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2型糖尿病?

什么是2型糖尿病?
发表人:陈哲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一种疾病。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常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不能正常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没有去路,进而使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定期接受宣教等等。首先是通过饮食、运动、减重等生活方式调理,饮食方面建议少吃热量高的食物,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体育活动。

药物方面有二甲双胍、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磺脲类、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等等。具体选择哪种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无法治愈,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可以长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

    2型糖尿病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是遗传因素、外界刺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胰岛细胞功能不断衰退,进而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导致糖代谢紊乱。对于道听途说的根治糖尿病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胰岛素水平过低或过高,都可以引起糖代谢的异常。

    总之,糖尿病一旦诊断明确,不可逆,胰岛功能的损害不可恢复,糖尿病的帽子可能将戴一辈子,但是通过饮食、运动,正常的监测血糖可以逐渐的将药物减量甚至停药。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等药物来控制血糖,但具体选择哪一种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肝肾功能等病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二甲双胍是比较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该药物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磺脲类的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奇特,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通过运动来减轻体重,但是有老年患者在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口服磺脲类药物时,要警惕低血糖的出现。

    第三、阿卡波糖,主要用于降低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第四、非磺脲类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等,降低参后血糖为主。

    第五、比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

    第六、SGLT-2受体抑制剂,可以从尿中排糖,从而降糖减重。

    第七、DPP4抑制剂抑制DPP4酶,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降糖,除了口服药物以外,还有胰岛素和JLP-1受体激动剂同时可以降糖。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在发病机理、发病年龄、症状和治疗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第一、发病机理,1型糖尿病多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使血糖持续增高,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等原因,造成胰岛β细胞受损。

    第二、发病年龄,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于成人发病。

    第三、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在血糖升高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第四、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只有通过注射胰岛素才可以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必要时再用胰岛素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减轻体重。

    饮食方面要控制碳水化合物,避免进食粥或者面条等半流食,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运动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任何运动,应该选择在饭后半个小时开始有氧运动,如快步走,不要空腹或在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或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每次的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每周3-5次,最好选择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上下楼、游泳等有氧运动。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要放平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作息时间规律,控制良好的心情进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需不需要终身服药,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是否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则需要长期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比如有些患者体检时发生了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这时候医生往往会建议首先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控制血糖,如控制饮食,增加适量的运动,如果这时候血糖仍不能达到要求的控制目标,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需要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必须配合饮食和运动,有些患者用药后不再进行控制进食量,结果不仅发胖,反而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的负担,药量会相应的增加,长期的食量过多、运动减少、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形成息息相关。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肥胖、长期摄食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第一、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亲当中与非血亲当中有明显的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

    第二、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和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身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

    第三、长期摄食过多,摄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功能下降的,胰岛β细胞负担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

    我们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运动、药物等方面全面控制血糖:

    第一、饮食方面,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用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芽糖、豆类及蔬菜等,但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第二、控制体重,如果你的体重已经超重,就要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你的体重,降低体重,将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你的血压和血脂。

    第三、运动,凡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均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

    第四、药物控制。目前降糖药很多例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等,部分人血糖升高用药物治疗,如果血糖过高则需要胰岛素治疗,因此具体应该用什么样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病人以及并发症不同,需要到专科大夫指导下进行完成药物的治疗和调整。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患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注射胰岛素:

    一、急性并发症或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二、感染、外伤手术等情况。

    三、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结核等等。

    四、肝肾功能衰竭,不允许吃口服降糖药。

    五、在饮食和口服药的基础上,血糖仍不达标需要加用胰岛素治疗。

    六、部分新诊断的患者早期需要强化治疗。

    七、糖尿病病人合并任何原因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时及其它的原因。如果对口服降糖药过敏,不能够及时接受口服降糖药等等情况下,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八、妊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血糖不能达到目标值,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伟

     

    糖尿病的药物简单的分成口服药和胰岛素。口服药我们经常用的就是第一类磺脲类的药物,如经常用的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或者格列吡嗪,这一类是我们经常用的。双胍类药物目前就只剩下了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其他的基本上没有用了。

     

    再就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就是我们代表的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两大类,再就是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现在只剩下吡格列酮,因为现在罗格列酮已经基本上在欧洲退市,但是在中国还有少部分使用。基本上我们在正规医院里用得少。

     

    我们现在用的多是DPP4抑制剂,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安立泽、沙格列汀,再就是我们现在的GLP-1、肠促胰素这一类的药物现在比较时行,它既可以降糖又可以减重。就是我们目前来说一系列的口服药,胰岛素我们就分为很多了长效 短效 预混,在我们中国经常用的就是,预混胰岛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孙秀芹

    糖尿病和吃糖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人体内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引起。对于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和胰岛素分泌充足的正常人,即便吃了糖也会被人体分解。但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应适当限制吃糖,以免血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限制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血糖,这样可以随时掌握病情。另外患者除需定期检测血糖外,还要定期量血压、体重、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脂和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