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脊柱微创手术?!

什么是脊柱微创手术?!
发表人:主治医师周超

当前,对脊柱微创外科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夸大疗效、过度地追捧,另一种则是过度地怀疑,甚至盲目的排斥。

在脊柱外科门诊,经常碰到患者对脊柱微创手术的认识存在误区:

  • ① 把微创手术等同于不需要开刀
  • 一般来说,“不开刀”指不需要手术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为主。微创手术也是手术操作的一种,需要对人体内进行穿刺或切开等操作,只是相比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操作更小。

  • ② 微创手术等同于小切口手术
  • 微创手术,广义概念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狭义概念是指利用内窥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外科手术要求医生无论在传统手术及微创手术时,都必须在最大程度去除病变的基础下,尽量少损伤人体正常组织。这才是微创手术的精髓所在。无可置疑,手术切口小,符合美容、微创的原则。小切口只是微创手术的优点之一,但是,脊柱微创手术核心要求是对肌肉和正常的骨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

  • ③ 微创手术不需要“打钉子 ”
  • 脊柱微创手术与内固定(即“打钉子”)的使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使用介入治疗和内镜手术时,一般不使用螺钉内固定;但当采用微创融合技术时,需要使用植骨融合和螺钉内固定。微创固定融合相比介入和内镜手术的好处是可以处理更复杂的病例,手术更彻底,复发率更低。

  • ④ 微创手术没有任何手术风险
  • 虽然微创手术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是,与传统开放手术一样,脊柱微创手术同样有其并发症。

  • ⑤ 脊柱微创手术等同于介入治疗
  • 开放脊柱手术多需要剥离肌肉、损伤韧带,而脊柱微创手术则通过经皮穿刺技术、经肌肉间隙入路等来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显著减小手术入路的相关损伤。

广义上,脊柱微创手术包括各种经皮手术、显微手术、通道手术以及各种组合。介入手术(如臭氧消融、化学髓核溶解、经皮激光)是经皮技术的一部分,这一类技术看不到内部的细节,往往疗效不太确定,仅适合病情较轻的病例,适应证比较窄。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多指脊柱内窥镜或显微镜下的各类手术,这些手术是在经皮穿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通道,可在内窥镜直视下的直接切除病变,疗效确切。

⑥ 微创手术能治疗所有的脊柱疾病

脊柱微创手术包含一系列的技术,针对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它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结核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都有很多应用。但是,任何一种医疗技术不能“包治百病”。一些复杂的脊柱疾病,比如脊柱畸形、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开放手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都可以行微创手术。不过,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脊柱微创外科适应症将会进一步扩大。

⑦ 脊柱微创手术费用便宜

许多病人认为脊柱微创手术是“小手术”,费用必然低。事实上,脊柱微创手术需要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微创手术较同级的常规手术费用会高一些。并且,手术费用与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病人病情特点直接相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医院推荐专家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不需要手术的病人怎么保守治疗?

     

    必须做到:

     

    1.祛除病因,这是根本之根本,比如你就是因为抱小孩抱出来的腰椎间盘突出,那么,不能再抱小孩。

     

    2.休息,选择软硬合适的床垫及腰枕,因为所有的治疗基础就在于此,休息好,让椎间盘压力小了,才有髓核回缩的可能,我们不必要整天躺在床上,我们可以带着腰围在平地上慢走,不建议坐,还是要多躺少走!好多人和我解释,我上班就是坐坐,或者我上班也可以一直站着,那么不好意思,只要去上班,估计治好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本来就不重。这也是很多人治不好的原因所在。

     

    3.口服消炎镇痛药物,这是必须的,因为有的疼痛是炎症刺激引起的,所以这一项是必须的,而且它的止痛作用可以让你更能坚持下去!其实想想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让疼痛缓解,有足够的时间给髓核回纳进去吗?我们也可以加一些脱水药,也能帮助回去一点。

     

    以下选做:

     

    4.肌力锻炼,比如小飞燕.游泳等,急性期不能做!!缓解期做做锻炼肌肉可以有助于维持腰部的稳定性!

     

    5.多趴一趴,椎间盘压力小了以后靠重力作用让髓核回纳,虽然不是主要作用,但是有好处。

     

    6.牵引,十分有效,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你要走很多路去做牵引就不行了,好不容易牵松了,走很多路又回去了,所以家门口的牵引才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效果好有人效果不好。

     

    7.理疗,按摩,针灸,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之前我说过了,我们的任务就是缓解症状,等待髓核的回纳,因为你不做手术不可能有个东西伸到身体里面去拨一下髓核,所以,这些都可以尝试,只要能让症状有所缓解都是好治疗。

     

    8.推拿,不推荐!因为我们的讨论前提是你就是椎间盘突出,并没有关节错位。

     

    9.小针刀,封闭,不推荐,有创的治疗不推荐用在普通人的椎间盘突出症。当然,如果是个老年人,突出很厉害,然后又不能耐受做手术,我们打个骶管封闭解除老年人的痛苦也未尝不可。

     

    10.中药,有些中药效果是有效果的!作用估计和消炎镇痛药加脱水药差不多,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症状,消消肿,真正的回纳还得等待时间。

     

    11.激素,疼痛厉害可以用些激素,不能长期大量用,比所有药物和治疗都管用!如果残留疼痛怎么都治不好,可以用激素吃几天,说不定有奇效!激素一定要遵医嘱,因为用得好是治病利器,用不好就是毒药了。

     

     

    12.膏药,不过敏可以贴,过敏就算了,不要追求膏药的性能,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治好你,也就是辅助帮助止痛的东西,能缓解症状的,你觉得效果好的就行了。

     

    13.好心态,这个我要特意讲一下,因为很多超过一个月的疼痛会有痛觉记忆的,也就是说心态好的人痛过就忘了,心态不好的人即使病好了,总觉得还痛,这个就是心病了,靠自己心态调整!还有就是心态不好的人会放大疼痛,本来不很痛,因为心态不好,在他身上这个疼痛越想越痛,这个医生也无能为力帮助!

     

    手术怎么做?

     

    对于老百姓来讲,只有两种手术:

     

    一种是追求小切口,微创,把压迫神经根的髓核拿掉,通常可以得到很满意的结果。适合于突出严重的年轻人,腰椎稳定性好的病人。

     

     

     

    另一种是追求腰椎稳定,不再复发,那么就要把髓核拿掉以后用钉子固定,并于原椎间盘位置放置融合器。效果也很好。这种适合于腰椎不稳定的病人,通常年纪较大,反复腰痛。这种病人光做髓核摘除,腰椎更不稳定腰痛不能缓解。所以并不是越微创越好。

     

     

     

    至于这两种术式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小切口有椎间孔镜,直接开窗减压等,没什么好不好,都有优缺点,建议是看主刀医生精通什么样的就做什么样的,熟练最为重要,结果都差不多!

     

    做手术会瘫吗?

     

    其实,现在做这个手术对于经常做的医生来说已经没有难度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瘫痪,坦率的讲,概率肯定有,但是在我们医院我就没有见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开瘫痪的!

     

    那些瘫痪的大多是肿瘤等,其实有些术前就很重而且不开刀也势必瘫痪。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开机、调整机械臂与病人体位、手术开始,如今,在瑞金医院手术室,一台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手术(一种胰腺癌根治手术)两小时能完成,追平同类的传统腹腔镜手术时间。

     

    本文作者:沈柏用

     

    01

     

    机器人手术,简单说,医生在一个机器平台上操纵,另一端接受到信号的机械臂根据医生指令“钻”到病人肚子里手术。手术机器人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医生则拓展了机器人手术的应用范围。 

     

    机器人和人

     

    机器人手术给手术带来了新优势,精准缝合、更完美的解剖操作,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机器人手术一大优势好比把身体深部结构“放到了医生的眼睛前”。

     

    在错综复杂的身体结构内部,看得清楚与否,对外科医生意义非凡。

     

    02

     

    2010年前后,国内陆续批准医院采购机器人系统,现在上海、北京等全国多地,机器人手术已应用于心脏外科、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等领域,参与肺癌等多类高难度手术,它正与开放式手术、微创腔镜手术等,列入外科主力手段。

     

    报道显示,在国外,机器人手术多用于泌尿外科的前列腺类手术,在我国,机器人手术参与的手术类别更广泛,手术难度也更高。尤其在胰腺部位开展高难度手术,中国医生的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

     

    世界累计病例数较少

     

    瑞金医院已经完成超过100例机器人辅助胰中段切除术,这类手术风险很大,世界上极少有医疗中心积累到如此规模的手术病例。瑞金医院已成为国内外同道来访不能错过的一站,先后有新加坡、香港、荷兰、德国、美国等地的医生团前来观摩手术。

     

    2020年3月,国际外科学顶级期刊JAMA Surgery在线发表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沈柏用、彭承宏教授团队机器人胰腺手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瑞金医院胰腺中心完成的机器人胰腺微创手术,重点分析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最高难度的普外科手术,通过配对比较了450例机器人和634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发现机器人胰腺手术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获益: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外科医生

     

    同时该研究也证明了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并不增加包括胰漏,胆漏和胃排空障碍在内的手术并发症。

     

    该研究全面系统分析并证明了机器人微创胰腺手术在肿瘤根治性、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保存等方面的优势,为推广机器人胰腺手术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依据。

     

    03

     

    机器人手术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原本认为难解的医疗问题,可能因为一项新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是新技术带来的更深远意义。

     

    比如随着数据传输和通讯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手术可以实现异地远程手术,第一例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已在法国实现,医生身处美国的手术室,给在法国的病人完成胆囊切除术。

     

    这将意味着更大程度地利用医疗资源,打破地域、时间限制,缓解分级诊疗等问题,患者不需要远赴千里奔波劳顿,就可以获得外地专家的手术治疗,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影灯下的手术操作

     

    机器人手术可以实现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将取代传统手术?

     

    “我们认为不存在谁替代谁,在可预见的未来,多种手术方式将并肩效力,因为它们各有利弊。如今有不少病人跑到医院指名‘要机器人做手术’”。

     

    “严格地说,现在还是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者还是医生。我们还没进入到按一个按钮,输入疾病种类,机器人自动完成全部手术的地步,这一场景现在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呈现。

     

    希望广大用户不要过度“神化”机器人手术,当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是否适合机器人手术,还是要以医生的意见为准,选择机器人手术也建议选择年手术量比较大的,开展机器人手术较为成熟的医疗单位,获得更大的手术与长期治疗获益。

  • 如今,脊柱侧弯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话题,很多青少年的书包越来越重,长时间的弯腰写作业。还有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平板、每天都用葛优瘫的方式度过,这些行为都是直接导致脊柱侧弯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脊柱侧弯呢?通常脊柱侧弯都有以下症状:

     

    1不对称姿势

    你是否发现孩子穿衣服领口一边高,一边低,不是衣服裁剪出了问题,是孩子可能已经有脊柱侧弯的现象了。肩部倾斜可使双肩高低不对称,导致患者两个胳膊不一样长。盆骨出现倾斜,会使患者下肢不一样长,导致身体在走路时偏向弯侧,以上这些因素会使患者在站立或者行走时出现不对称姿势。

    2驼背

    脊柱侧弯由于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总是驼背, 严重患者会压迫到心脏,造成心肺功能的影响。脊柱侧弯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以及消化功能,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以上就是脊柱侧弯最基本的症状,脊柱侧弯影响着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不仅外形不美观,对身体的健康能够状态影响也是很大的:

    脊柱侧弯的危害

    1影响心肺功能

     

    脊柱侧弯主要影响胸、腰这个地方的器官,这类患者胸腔容积减小,容易造成呼吸障碍、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

     

    2影响生理健康

     

    脊柱侧弯就是导致腰部、肩部、顽固性疼痛,严重患者出现神经压迫,肢体感觉障碍。大小便异常等情况。

     

    3影响心理健康

     

    绝大部分脊柱患者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不愿意参加体育课,不愿意游泳,甚至不愿意社交,害怕被别人嘲笑。脊柱侧弯的严重患者,通常都拒绝走出家门,甚至仇恨健康人群。对患者心理危害是非常大的。

     

    4影响胃肠道系统

     

    脊柱侧弯对内脏有一定的压迫,会引起内脏的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何预防脊柱侧弯?

    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看书、写作业还是看手机等,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坐、站、立腰部平直,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应当经常做幼儿体操,并且经常晒太阳,多补钙。

     

     

    睡合理的床垫:就是睡不太硬也不太软的床垫。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了。睡太软的床垫对儿童的脊椎起不到承托的作用,而经常睡太硬的床垫,也会磨损儿童的脊椎,所以一定要选择合理的、软硬适中的,床垫才是对儿童脊椎最好的保护方法。

  • 门诊上,经常有患者会问:“大夫,宫颈锥切术是治疗什么的?和宫颈糜烂的手术有关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宫颈锥切术不是用来治疗宫颈糜烂的。

     

    很多女性去医院检查时会被告知患有宫颈糜烂,然后患者就很紧张,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严重的妇科疾病。身边一个女性朋友,那天来门诊找我,说体检时被告知是中度宫颈糜烂,听医生描述的还挺严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茶不思、饭不香后决定来医院做手术。

     

    其实,大家关于宫颈糜烂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宫颈糜烂这个词早在2008年就在教科书上消失了,现代研究表明宫颈糜烂不是病,是女性柱状细胞外移的一种生理现象,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对宫颈糜烂“谈之色变”了。也就是说,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宫颈糜烂”都被过度治疗了。同时,绝大部分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家要重视的是每年的宫颈癌筛查(HPV、TCT检查)而不是宫颈糜烂。

     

    其次,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宫颈锥切术。

     

    顾名思义,宫颈锥切就是将宫颈的一部分组织切除下来,有诊断性锥切和治疗性锥切之分。宫颈锥切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TCT阳性而阴道镜及活检阴性、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宫颈癌进一步明确是否有浸润。

     

    什么叫诊断性锥切呢?

     

    诊断性锥切是将切除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它的病理性质。如宫颈癌前病变,如果多次TCT结果发现恶性细胞,但阴道镜和活检显示阴性,此时应该进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以进一步详细地辨别其性质。除此之外,如果阴道镜和活检已经确诊了宫颈高级上皮内病变(CIN2、3级或者原位癌),或者显微镜下发现有浸润癌,为了明确手术范围可以先切下部分宫颈组织做进一步的判断,以指导临床手术范围的选择。

      
    理解了诊断性锥切,治疗性锥切就好解释了,就是将确诊的有病变的宫颈组织切除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性锥切的组织理论上也是要送病检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组织的病变程度,以指导后续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锥切后的病理送检是很有意义的,如果病变范围过大,锥切术便不再是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宫颈或者子宫切除术。

     

    综上所述,宫颈糜烂不是病,不需要治疗,而宫颈锥切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的早期。

  • 脊柱裂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属于一种天性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孩子的健康,目前专家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平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积累,这些小编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脊柱裂该怎么治疗?

     


    囊性脊柱裂几乎均须手术治疗。如囊壁极薄或已破,须紧急或提前手术,其他病例以生后1~3个月内手术较好,以防止囊壁破裂,病变加重。如果囊壁厚,为减少手术死亡率,患儿也可年长后(1岁半后)手术。手术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壁,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粘连,将膨出神经组织回纳入椎管,修补软组织缺损,避免神经组织遭到持性牵扯而加重症状。对脊膜开口不能直接缝合时,则应翻转背筋膜进行修补。包扎力求严密,并在术后及拆除缝线后2~3日内采用俯卧或侧卧位,以防大小便浸湿,污染切口。


    1.显性脊柱裂


    (1)单纯脊膜膨出或神经症状轻微的类型:应尽早施术。如因全身情况等原因推迟施术时,应对局部加以保护,尤其是对脊髓外露者,应防止感染。


    (2)手术原则:是将后突的脊髓或神经根放归椎管(先分离松解四周的粘连),之后切除多余的硬膜囊及修补椎板缺损处(植骨等)。


    (3)因脊髓神经发育不全所引起的下肢症状:可在修补术后选择相应的矫形术或矫形支具治疗,亦可同时进行。


    2.隐性脊柱裂


    (1)一般病例:99%以上的病例勿需治疗,但应进行医学知识普及教育,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不良心理状态。


    (2)症状轻微者:应强调腰背肌(或腹肌)锻炼。以增强腰椎局部的内在平衡。


    (3)症状严重并已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者:应先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有无合并腰椎椎管或根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突)出症及椎弓断裂等。对伴发者,应以治疗后者为主,包括手术疗法。


    (4)浮棘症者:不应轻易施术,单纯的浮棘切除术早期疗效多欠满意,主要是由于浮棘下方达深部的纤维组织多与硬膜囊粘连,此常是引起症状的原因,而企图切除此粘连组织多较困难,应慎重。一般在切除浮棘的同时,将黄韧带切开并翻向两侧。


    (5)吻棘症:可行手术将棘突尖部截除之。


    对于长期排尿失常或夜间遗尿或持续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的隐性脊柱裂,仔细检查后,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压迫神经根的纤维和脂肪组织。


    对于出生时双下肢已完全瘫痪及大小便失禁,或尚伴有明显脑积水的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后通常难以恢复正常。甚至加重症状或发生其他并发症。


    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囊内常有神经根及脊髓受压,因此可有运动及感觉方面障碍,预后欠佳。而隐性脊柱裂,一般预后较好。


    神经管畸形需要及早的治疗,因为这可能会发生比较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出现骶神经受损,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检查和营养需求,以保证胎儿的健康。

     

     


    总而言之,脊柱裂该怎么治疗的相关知识,我们这种疾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预防着疾病的发生,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病人时,我们可以建议他们做手术治疗。

  • 由于随着年纪增长,脊椎椎间盘由年轻时富含水分与弹性的状态,会逐渐退化而流失水分,减少缓冲避震的功能。再加上由于3C产品普及、线上影音串流媒体与手游休闲活动蔚为风潮,导致人们长期经常性地低头注视电脑或手机荧幕增加颈椎椎间盘的耗损,进而产生颈椎退化性病变。

     

     

    根据临床经验,发现颈椎病患者多数是长时间低头工作者,例如外科医师、牙医师、钟表师、裁缝师、厨师、装潢工人或工厂作业员等需要长时间专注工作导致疏忽定时舒缓颈部压力的人士。剧烈运动或意外伤害也可能引发椎间盘病变甚至破裂,一般会产生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无力或瘫痪等症状。

    30%以上40岁人口有颈椎椎间盘病变 复健可改善症状

    根据国外文献报导,超过40岁以上的人约有30%以上会有颈椎椎间盘病变,而且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增加比例,大部分的人通常经过保守药物或复健治疗症状会逐渐改善。

     

    会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适当的治疗项目,常见如热疗及电疗可促进颈部肌肉血液循环、使颈部肌肉放松及减缓发炎。此外,也可以使用短期消炎止痛药物,并改良姿势与适度的休息,让症状更缓解。

    传统手术复原慢 微创手术当天即可下床

    但是如果保守治疗不见成效,而且经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则可评估是否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压迫神经导致的疼痛与麻木不适症状。

     

     

    传统的脊椎手术伤口大,出血多、脊椎肌肉筋膜损伤多,感染率较高;术后恢复慢(平躺3~5天穿背架可起床,1个月到6周后各项日常生活较自如,约3到6个月才渐渐恢复正常)。但主要的是背部肌肉筋膜因为切开剥离后又缝合造成肌肉纤维化和萎缩可能生成持续之背痛。

     

    颈椎内视镜手术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手术时间仅约2小时,过程需全身麻醉,伤口大约0.7公分,术后当天即可下床、隔天出院返家,恢复期间建议戴颈圈保护一个月并避免剧烈粗重活动与劳务。不过,颈椎如果椎间盘空间过于狭窄、椎体稳定性不足导致滑脱、骨刺增生过于严重、后纵韧带钙化或脊髓受压迫严重等状况,便不适合以颈椎内视镜手术进行治疗。颈椎内视镜手术属于健保给付,唯特定医疗耗材需要自费。

  • 由于老龄化和肥胖人口的增加,骨科手术市场不断增长,全球市场的脊柱手术预计每年超过一百万次。也带动微创脊柱手术的比例逐年增加。与传统脊柱手术相比,脊柱导航的优点是可以提高螺钉放置的准确性,减少辐射暴露。

     

    最常见的需要脊柱手术的疾病是椎间盘突出。

    脊柱椎间盘突出症(俗称骨刺)是最常见的需要脊柱手术的疾病。它会导致病人的神经受到压迫。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但仍有少数患者,神经压迫过重或过长,导致感觉、运动甚至大小便功能受损的现象。这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防止病程恶化。

    传统脊柱手术。

    由于人体的骨骼被肌肉、韧带、皮肤等软组织所覆盖,形状不规则、不方,无法知道人工关节和钢钉的角度和位置是否与要植入人体的部位一致。过去传统的手术是通过X线确定种植体的位置,然后进行调整,会产生两个问题。首先,植入物需要调整几次才能定位,影响骨骼的稳定性。因为位置是通过x光确认的,所以患者和医生都受到辐射剂量的影响。此外,如果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手术植入物可能会松动。

     

    脊柱微创手术导航。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医疗系统也取得了进步。其中许多是基于医学图像,通过软件技术和定位技术的改进,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手术辅助信息,并进一步将信息提供给机械臂进行“精细”的手术动作,这已经成为新一代手术治疗系统的发展轴线。

     

    通过获得专利的透视光学系统装置,结合医生头部的红外摄像头,方便医生使用红外投影,导航数据如脊柱的三维纵横切面图像,经过图像分析、高级可视化系统、场景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软件处理后,可以及时投影到医生的视网膜上,医生可以立即查看患处,进行手术。

     

    微创脊柱手术导航系统提供术前手术计划、术中图像对齐、手术指导等辅助。其特点是利用专用的2D/3D图像配准软件,提供3D脊柱图像分割和术中正片图像,无需昂贵的术中成像设备,即可应用于一般手术设备。导航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一.什么是强制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有眼睛、肠道、心、肺等关节外表现。

    二.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僵硬以及关节肿痛,病程呈慢性进展性。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晚期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我国有近4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高峰在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发病现象。

     

    在发病初期,由于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该病常被忽视,一旦症状明显,往往已是疾病的中晚期。一些晚期患者终日只能与病床为伴,而有的患者由于脊柱弯曲畸形,腰部逐渐弯成90度,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脚,被称为“折刀人”。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均可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达到完全缓解,跟正常人无异。

     

     

     

    背痛:背痛是本病的常见症状,不同于普通背痛,强直性脊柱炎的背痛通常在40岁之前发病,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常伴有臀部疼痛和腰背部僵硬感。特别是早晨起床时,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这种现象被称为晨僵。

     

    背部晨僵:晨僵持续的时间与病情轻重有关,轻者数分钟可缓解,重者则长达数小时甚至全天。由于下腰痛发生缓慢,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往往被诊断为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而耽误治疗。当胸椎受累和出现胸肋关节或胸骨柄附着点病变时,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感到胸痛。

     

    三.如何自我改善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等来对药物治疗进行补充,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站、坐、行、睡都应注意保持适当的姿势。站立时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双眼平视前方;需要坐着时也应尽可能挺胸,使用硬背椅;行走时为了减轻活动对脊柱的冲击,要选择合适的鞋,并时刻注意站直,让脊柱保持垂直;睡觉时最好选择低枕或无枕的硬板床,采取仰卧位入睡。

     

     

     

    2.可以进行走路、游泳、球类运动等全身锻炼,也可以做维持胸廓活动度的深呼吸练习和扩胸运动。一些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进行热疗、频谱仪治疗等物理治疗。 

     

    注意:锻炼主要针对疼痛发僵部位,如腰部、颈部、髋部等,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不能急于锻炼,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加强营养,多食用新鲜蔬果、牛奶等,等疼痛缓解后再适当进行锻炼。

     

    3.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很多患者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后,觉得不可能治愈,心情低落,甚至拒绝治疗。这是一个错误的心态,其实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疾病还是有痊愈的希望的。所以患者应多和医护人员和家人沟通,讲述自己的顾虑,尽快消除负面情绪。

  • 作者 | 北京天坛医院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但似乎大家对它有所“误解”认为是抽脊髓,容易留下后遗症。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腰椎穿刺术。

     

       

     

     

    什么是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将腰椎穿刺针通过腰椎间隙刺入蛛网膜下腔进行抽取和注射的一种临床诊疗技术。临床上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腰椎穿刺术操作简单、安全。

     

    哪些病人需要做腰椎穿刺术?

     

    无明显颅内高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了解颅内压力高低、蛋白含量等;诊断可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病变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的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患者;需要实施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释放脑脊液,减轻炎性刺激的患者.......

     

    腰椎穿刺术在哪个部位穿刺?

     

    成人一般取第3-4腰椎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腰椎穿刺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体位?

     

    腰椎穿刺时医生和护士会协助您采取去枕侧卧位,背部齐床沿,头向胸前弯曲,两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要背尽量向后弓起,使椎间隙增宽,更加有利穿刺。

     

    腰椎穿刺术后我们可以下床活动吗?

     

    为了避免您术后低颅压性头痛的出现,腰椎穿刺术后您需要去枕平卧4-6小时,平卧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您可适当转动身体,可以进行翻身。

     

    腰椎穿刺术后,伤口需要注意什么吗?

     

    穿刺术后为防止穿刺点伤口感染,穿刺点24小时内尽量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如有特殊红肿需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一想到要做腰椎穿刺术我就紧张怎么办?

     

    请您别紧张,医生和护士都在您身边,腰椎穿刺时医生和护士会指导和协助您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消除您的紧张情绪,放松心情会减少您的不适感。

     

    最后给大家进行温馨提示:

     

    术后如您有头痛、恶心、呕吐、腰背痛等穿刺后并发症,请及时通知护士和医生;

    术后请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如有渗出液请及时告知医生和护士;

    术后患者要多饮水。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和骨刺赘压迫节段短(1-3间隙)的颈椎病,优点是直接切除病变,相对简捷,属最常见的常规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方法。

     

    2、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

     

    适用于椎间盘压迫数量多长节段的,及伴有椎管狭窄的颈椎病,另外也适用于前方压迫(后纵韧带骨化、间盘)严重的情况。它属于间接减压,优点是保留颈椎活动功能,相对安全。我科开展国际最先进的三种改良术式,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是重要特色之一。

     

     

    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适用于60岁以内的、短节段前方椎间盘压迫患者。 在减压解除脊髓压迫同时,保留了颈椎活动功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可能性,使患者在术后可以更早活动,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

     

    4、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固定手术

     

    减压彻底而安全,适用于严重的特殊的的颈椎病和opll。对于脊髓型颈椎病钳夹型或长节段椎管狭窄与前方巨大压迫同时存在的病例,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采取先取俯卧位行后路手术,再取仰卧位行前路手术,I期前后路减压。优点:后路减压后颈髓可向后方漂移,颈髓前方空间相对增大,椎管内压力降低,减少了前路手术风险;同期解除双向压迫,减压彻底,效果明显,并有助于脊髓功能恢复;减少了患者痛苦,患者易于接受,避免了患者两次住院、两次手术、病程周期长等缺点,节省了住院费用等。

     

    5、颈后路椎间孔减压间盘摘除术

     

    颈后路椎间孔减压术,与前路手术相比,不需要植骨融合,不丧失颈椎活动度。后入路后外侧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是在直视下操作,而且比较容易,所以安全确实。手术适应证:后外侧颈椎间盘突出、单节段椎间孔狭窄、不伴有中央椎管狭窄的多节段椎间孔狭窄、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仍持续性根性症状。

     

     

    6、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手术治疗

     

    颈椎不稳、颈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OPLL——均可伴发交感神经症状。保守治疗疗效难以维持或无效的,可手术治疗。 相对一般颈椎手术,术后处理时间更长,要求更高。减压与稳定同等重要。强调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重视高位硬膜外封闭,解决颈椎不稳定、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

     

    7、上颈病手术

     

    上颈椎伤病 可引起严重的脊髓功能障碍,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多数医院无法治疗。如寰枢椎骨折脱位、寰枕畸形、类风湿性上颈椎病变等,我科可采用前路松解后路固定的方法,使脱位复位,脊髓压迫解除,挽救生命。我们还在省内率先将Halo头胸支架应用于颈椎外固定,化繁为简,安全价优。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