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亿中国母亲身体里的“环”,该取了

1亿中国母亲身体里的“环”,该取了
发表人:京东互联网医院

大家好,我是吴颖岚,是一名妇产科医生。

 

 

 

我的诊室鲜少见到男性,今天来了一位先生,不听劝说硬要进来。

 

这位先生出生于1982年,是带着他六十多岁母亲过来的,想要弄清楚三十多年前,放在母亲身体里的节育环该如何取?

 

图片来源:everyday health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段历史,2015年以前,中国实施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为了落实这项政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一胎上环,二胎绝育“政策。

 

尤其是在农村,如果第一胎生的是男孩,那就必须落实长期避孕措施——上环。

 

这位先生的母亲绝经近10年了,近期隐约感到下腹不适,就开始担心放在身体里的节育环会不会有问题。

 

在超声的探头下,只看到萎缩的子宫,金属环还有些变形,已经嵌入肌层。

 

取出来还是大费了些周章。

 

完善检查,预约好麻醉和手术,几天后终于在宫腔镜的帮助下取出来了

 

其实如果这个妈妈早一点来,可能就不会如此遭罪了。

 

当年上的环该取了

 

1970年,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生育时代,由于宫内节育器简单易操作,而且能够达到长期的避孕效果,“让女性们使用宫内节育器” 成了计生官员们主要推行的人口控制政策。

 

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比例高达54%。

 

图片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查阅了《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中记载的数据,当年育龄期女性上环的比例为41.8%,根据当年人口数据情况,当年上环的女性超过1.1亿。

 

 

图片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

 

算算时间,70-80年代那批上环的女性大多进入了更年期或者已经绝经,当年上的节育器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

 

图说:各式各样的节育环

 

早期的节育环大多是金属材质,一般使用寿命为15~20年。

 

后来经实践发现,这类惰性节育环的避孕失败率高达10%,从1993年开始,中国不再生产,这类节育环也是时候从母亲们的身体里取出来了。

 

不取会怎样?

 

不取出来有可能引发出血、感染,甚至穿透绝经后变薄的子宫壁。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子宫看成一个倒放的皮质瓶。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子宫体积开始萎缩,也就是我们的皮质瓶子开始慢慢变小。

 

 

而被遗忘在体内的节育环体积不会发生化,但这个时候,节育环对子宫来说已经太大了。

 

子宫已经萎缩,但节育环依然在子宫里,就可能嵌入子宫肌层,甚至穿破子宫进入腹腔。

 

其他材质或形状的节育环长期未取,引发的副作用可能更大。

 

材质老化、断裂、部分脱落等问题,容易引发疼痛、点滴或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

 

不锈钢金属环一般可放15~20年,硅胶、塑料或其它类型的节育环可放置5~7年。

 

绝经后的女性,取环最佳的时期是闭经后半年到一年内,最好不超过三年。

 

有研究表明, 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围绝经期,尤其是绝经2年后取器困难率可达6.2%~52.7%。

 

目前绝经后取环已经被纳入高危的计划生育手术。

 

取环的注意事项

 

取出宫内节育器是较为简单的手术,比如带尾丝的节育环,消毒后用器械轻轻牵引尾丝,不用1分钟就可完成。

 

但是对于绝经后的妇女来说,取出宫内节育环是较为危险的手术,妇科疾病的发生率会更高,必要时还需要麻醉或宫腔镜下取环。

 

所以在准备取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选择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

 

在取环医院的选择方面,建议选择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这些医院具备急救能力,也能处理突发事件,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2. 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在取环之前需要做一个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了解能否进行节育器的取出。

 

3. 两周以上没有性生活

 

在准备去医院进行手术之前,至少要有两个星期没有性生活,一个星期之内没有做过宫腔其他的手术,如果术前检查发现有阴道的炎症,应在治愈后再手术,避免感染。

 

4. 出现阴道出血要及时和医生说明

 

如果在绝经后还有阴道的出血,建议要向医生进行说明,取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子宫内膜的刮取,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既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有些节育环放置时间太长,手术风险高,如果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也可以不取出宫内节育器,但是需要定期来医院来检查,以防发生意外情况。

 

2015年,中国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谁来提醒那些已经老去的女性取出身体里的节育环呢?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心妈妈的儿女们,母亲节快到了,假如妈妈有需要,记得带她来医院取环。

 

参考文献:

[1] 吴尚纯,邹燕.宫内节育器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第10期).

[2]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技术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第10期).

[3] 张媛媛,王一男.麻醉镇痛技术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专家共识(2018)[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第9期).

[4] 殷丽丽,杨清,王玉.宫内节育器类型及置器年限与女性生殖道感染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第6期).

[5] 黄茹飞,刘小芹,陈建平,张燕尔,柴丽萍,苗茂华,袁伟,梁红.2054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年限及取出情况调查[J].生殖与避孕,2014,(第1期).

[6] 杨秀兰,庄留琪.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去留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7,(第1期).

[7] 金勤,康建中.常用IUD的种类、结构与性能[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第11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取出宫内避孕装置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取出宫内避孕装置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参考文献:
    [1]李太生.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临床医学 感染性疾病学[M]. 北京: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 226-227.
    [2]赵宁达, 徐子悦.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百亿市场,关注居家自检产品放量表现[R]. 安信香港, 2022.
     
    专业审核:李文娟-京东健康全职医生-消化内科
  • 现在特别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现在已经用到了新生儿身上了,看,现在居然有一种婴儿专用的头盔,2.8万元变美婴儿头,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头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开局就比别人先迈一步,这简直是胡闹,这种婴儿头盔个人并不推荐。

     

    佩戴23小时,定型帽


    这一种“头盔”,是一种石膏头模,这一种石膏头模的推广语的大概意思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完美的头型,哎呀,这个方法真的非常不可取,大家千万不要这么折腾小孩子,我们哪怕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这么折腾孩子的脑骨发育呀,这是大家都要注意和重视的。

     

     

    这个石膏头模还建议佩戴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睡枕头,相信不少人都会选择一个软的,舒服的枕头,这样有助于入眠,你说,这么一个小婴儿,弄个石膏头盔带那么久,而且小婴儿是整天都需要睡觉的,真让人心疼。
     

    儿科医生提出


    这种做法,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非常不好,孩子的脑骨正在发展,我们刻意地进行改变,改造,这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而且孩子的脑骨他会正常发展,我们这样一折腾,如果不幸把孩子的脑骨掰弯了,那不是后果更加不可想象吗?


    而且有带过这种石膏头盔的家长反应,孩子脑袋起了一个包,脑袋还有不同程度的凹凸,这不是祸害孩子吗?所以我们不要让心爱的孩子受罪了,这种看似华丽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推广吸引,我们就看着广告语奔去的,这样并不适合。
     

    头型无需矫正


    第一:如果我们头型不矫正,其实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也会正常的,所以不用过早担心,而且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稍微有一点点不相同,其实也不用过多担心,就好像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书法一样而已。

     

     

    第二:如果后天头型和同龄人实在不一样,就可能是孩子患有疾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


    第三:头型异常的孩子,有可能是脑积水,又或者发育不良等等的情况,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头型和同龄人不同的时候,就能及时发现孩子有可能出现某些状况,做出调整,甚至医治,而不是纠正头型。
     
    孩子如果使用这种“头盔”,实际上,是满足了父母的心理,但是真正对于孩子的健康,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家长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盲目去挑选不适合孩子发育和未来健康发展的方式去调整孩子的现状,这样会反行其道,所以,最后再次请求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受这些没有必要的罪,不然孩子长大以后,心理或者身体发生了异常,我们恐怕会一辈子后悔莫及,但是,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一个100人的公司一旦体检,就能查出30个「甲状腺结节」来。

     

    得到这一结果的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看医生。

     

    其实,「甲状腺结节」发生在近3亿的中国人身上,问题说大不大,但不重视也绝对不行!

     

    到底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就是细胞异常增长在甲状腺内形成小肿块,可通过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

     

    在检查时,医生通过手指抚摸结节,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还有的结节比较小,不痛不痒也摸不出来,甚至没有什么感觉。

     

     

    但部分病人甲状腺结节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等),会出现多食、多汗、体重下降、易怒、心悸、月经失调等症状。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时候,会出现压迫周边脏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肿块就是「肿瘤」?

     

    大部分结节都属于良性,但不能排除结节恶化的可能。大约有1-5%的甲状腺结节发展成了癌症。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说:“你的甲状腺结节没啥大问题,不需要治疗!”毕竟多数的甲状腺结节并不会有特别症状,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而少部分患者如果是较大的结节,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因此,一旦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定期随访、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需要手术的情况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切除部分:如果可以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仍旧可以维持其功能。

     

    ·全部切除:可以有效的避免甲状腺结节恶化,但没了甲状腺,患者就要终身服药,以药物替代甲状腺的作用。

     

    因此,是否手术、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根据病情来综合判断。

     

    最挣扎、最担心的就是颈部会留下明显疤痕,尤其是「蟹足肿」体质的人无法避免。所以很多人尽管肿瘤压迫,还迟迟不愿意接受甲状腺手术。

     

    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微创手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术后的痛苦及疤痕问题并不严重。

     

    饮食6大注意

     

    1.科学吃盐:

     

    发生甲状腺结节时,要看有没有合并甲亢、甲减等。

     

    如果伴有甲亢,就需要忌碘饮食;如果伴有甲减,则可以适当补碘,可以吃加碘盐。

     

    但期间要注意监测病情,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2.营养均衡:

     

    需要注意热量及营养物质的均衡。甲状腺激素控制着人体的各类代谢,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人体代谢也会失常,此时更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3.多吃高蛋白:

     

    高蛋白的食物对甲状腺结节有益,包括肉类、蛋奶类、豆制品类。

     

    4.多吃蔬果:

     

    蔬果对人体的作用很大,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帮助甲状腺结节患者尽快康复。

     

    5.摄取「散结」食物:

     

    患者要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的食物。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猕猴桃、香菇、赤豆、薏米、大枣、等软坚散结的食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6.忌烟忌酒:

     

    除此之外,要忌烟、忌酒、忌肥腻、忌油煎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甲状腺结节若是任其发展会有致癌风险。

     

    所以,要积极治疗,良性结节目前治疗手段和效果都不错,预后通常较好,患者们可放心选择。

  •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窄,血流不足,引发冠心病等。

     

     

    坏胆固醇指标越低越好吗?一个新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癌症风险可能会翻倍。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新研究,并教你科学调控胆固醇。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翻倍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近期刊登我国一项新研究称,胆固醇过低是个危险信号,或可导致癌症风险倍增。

     

     

    为了评估血清胆固醇、血糖状况和癌症风险间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于2014~2016年对中国心血管代谢病与癌症队列研究项目进行了再研究,对涉及全国16个省份、20个社区站点的13.8万名参试者展开平均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人员监测参试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

     

    参试者接受了相关病史、用药情况及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久坐行为、运动及饮食习惯等)的问卷调查。

     

    随访期间,平均1710人确诊偶发癌症(所有部位任何类型癌症的首次发生)。

     

    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00毫克/分升的参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最大。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既差,而且LDL-C<100 mg/dl,则会增加42%的癌症罹患风险。其中尤其是胰腺癌风险最高,增加197%。

     

    有无糖尿病患者不同LDL-C水平的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参与,以激活免疫信号传导,调节免疫功能。

     

    如果同时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癌症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坏胆固醇过低,提示3个问题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坏胆固醇”正常值:

    如果没有冠心病、脑梗,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坏胆固醇应该不高于3.4毫摩尔/升。反之,则需要积极管理坏胆固醇,通常应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好胆固醇”正常值:

    男性为1.16~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1.55毫摩尔/升。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下面这3种问题: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药物或饮食导致的胆固醇过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胆固醇过低并且消瘦,就要考虑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

     

    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比如,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饮食习惯

    坏胆固醇过低,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过度减肥者,都有可能因摄入脂肪过少而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自然也会偏低。

     

    肝脏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会因为肝脏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功能障碍,造成坏胆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现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总之,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不同人群,这样调胆固醇

     

    不同的食物胆固醇含量如何?生命君为你总结一张表,看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一套调胆固醇的方法。

     

    年轻人

    “坏胆固醇”水平超标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针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预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 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动物的脑部,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中年人

    中年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关键阶段。

     

    防治重点是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总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选择玉米油等。

     

    严格将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时配合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控制摄入胆固醇以外,还应重点摄取一些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水果、燕麦、洋葱、黑木耳、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成分。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饮食要注意几个细节:

     

    • 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汤;
    • 每天一两肉或一两鱼,不要煎炸和红烧,多用蒸或炖,并去掉浮油和肥肉;
    • 蛋白质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过多的主食、零食和肉类砍掉,换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杂粮,特别是多喝杂粮豆粥;
    • 多吃少油烹调的蔬菜,绿叶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个即可,坚果每天一小把;
    •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选用不粘锅,改爆炒为蒸、煮和凉拌,烹调油减半,或改用玉米油。
     
    参考资料:
    Li M, Lu J, Fu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and joint effect of serum cholesterol, glycemic status 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4C)-study.Am J Cancer Res. 2020, 10(3): 975-986. eCollection 2020.
  • 小时候,父母把你捧在手心,视若珍宝;长大后,他们把所有艰辛担下,只为让你追逐梦想。

     

    当你终于长大,他们却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耳朵背了……

     

     

    九九重阳之际,你是否也想对父母表表孝心?《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为老年人打造一份专属体检计划,老人不妨这样做体检加项。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原主任  李小鹰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董纪元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  姚海延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小燕

     

    为6类老人定制体检方案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需要的检查也不一样。下面这六种类型的老人,各有一份“私人订制”的体检清单。

     

     

    有心脑血管病:心电图+心脏彩超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心电图:

    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的老人,至少半年查一次心电图,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者最好1~2个月查一次。

     

    彩超:

    最好每年做一次超声心动图。

     

    抽血检查:

    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在内的血生化检查也很有必要。

     

    肥胖人群:血糖、血脂、血压

     

    身材胖瘦可用体质指数(BMI)衡量,BMI=体重(kg)÷身高^2(m)。

     

    老人的BMI在18~24属于正常,80岁以上老人可放宽至18~25,25~28属于超重,超过28就是单纯性肥胖了。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高危因素之一,应遵医嘱定期查血脂、血糖、血压情况。胖人心脏受累比率高于其他人,定期查心电图可以早期发现心脏异常。

     

    骨质疏松:查骨密度

     

    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尤其是女性。

     

    如果50岁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痛或腿痛,就应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骨密度检查。骨密度能反映骨质疏松程度,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长期吸烟:查肺功能

     

    烟民老年时患慢性支气管炎、咽炎、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许多。

     

    在爬楼梯、做家务时比同龄人更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做肺功能检查、DR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有慢性病:胃肠肝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

    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生化全套指标,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眼底。

     

    乙肝患者:

    每半年查一次肝脏超声,看是否发生病变。

     

    胃病患者:

    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及时掌握病情发展,适时调整用药。

     

    长期服药者:

    长期服用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精神类病药的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肝损伤,建议定期查肝功能。

     

    身体健康者:常规体检+眼底检查

     

    50岁后,人体机能开始衰退,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全身体检。此外,下面几项体检也建议做。

     

    眼底检查:

    可提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

     

    前列腺检查:

    50~75岁的男性每年应接受一次前列腺抗原血检和一次直肠指检。

     

    如果患有慢性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体检,可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一表教你做防癌筛查

     

    肿瘤发病率在50岁以后快速上升,对老人来说防癌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老人体检注意5件事

     

    老人行动不便,因此体检之前从穿衣、饮食,到经常服用的药物都有讲究。

     

     

    衣:方便穿脱,不带配饰

    体检前应准备穿脱方便的服装、鞋袜,方便进行各项检查。勿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不穿有扣子或金属饰物的内衣,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食:正常饮食不喝酒

    体检前3~5天,老人的饮食可以保持正常,不要饮酒,不喝浓茶、咖啡或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尽量以清淡的素食为主。

     

    体检前一天的22点后应禁食禁水,保证空腹10~12小时。

     

    休:睡眠足,不剧烈运动

    体检前要放松,建议体检前3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对体检结果造成影响。

     

    药:不可贸然停服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需要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应区别对待。

     

    高血压患者应服药后再测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可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忌:随意放弃体检项目

    体检指引单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如果因怕麻烦或害羞而放弃某些体检项目,可能让疾病成为漏网之鱼。

     

    建议大家尽量长期选择同一家体检机构,这样体检报告能有连续性。

     

    重阳节,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

  •  

    26岁的小薇在两个月前产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全家人都格外开心,但产后小薇身子非常虚弱,而且奶水特别少,望着饿的大哭的孩子,婆婆那叫一个急啊,为了让小薇的身体尽快恢复,婆婆专门买来了新疆大红枣,每天都要小薇吃一些。

     

    小薇说她不喜欢吃红枣,婆婆的脸色一下就变了,还说饿坏了我的孙儿怎么办,我问了一个老中医,这红枣补血提气,就是要多吃。

     

    这天,小薇像往常一样正准备喝婆婆熬的红枣鸡汤,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起初以为是胃受了寒气,丈夫赶紧拿了一个热水袋给她敷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薇的症状并没有因此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情急之下,一家人赶紧拨打120求助。

     

    十五分钟后,救护车返回了医院,此时小薇已经痛的在病床上辗转反侧。

     

    丈夫特别着急,婆婆独自在家中照顾孩子,不停打电话来催说孩子饿的又哭了,这边,小薇又痛的这样厉害,一时乱了分寸。

     

    小薇入院后,通过检查,医生发现情况有些糟糕,小薇的腹肌紧张,如同一块坚硬的木板,医学上称之为板状腹,腹部根本无法触诊,压痛反跳痛都很明显。

     

    医生初步考虑为消化道穿孔,一听医生这么说,小薇的丈夫立刻有了质疑,怎么可能,小薇平时身体很好,根本没有什么胃肠病,怎么会有消化道穿孔。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腹部CT检查,医生很快发现,在小薇的回肠中段,有一个高密度异物影,非常尖锐,刺破了两端的肠壁,导致了肠穿孔。

     

    可这个高密度异物到底是什么呢?

     

    很快,小薇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打开腹腔后,医生发现情况非常糟糕,整个腹腔有明显的渗出,穿孔处肠粘连非常严重,医生小心翼翼地将粘连的肠管分开,而穿孔的部位几乎挨着一条动脉,大家也都高度紧张。

     

    最终,通过三个小时的急诊手术,参与手术的医生,手术衣全都都被汗浸湿了,万幸的是小薇转危为安,医生将切除的标本送给小薇的丈夫过目,这个男人惊讶地说不出话来,那个致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个枣核……

     

    三天后,小薇已经能够在丈夫的搀扶下床走路,婆婆来医院看她,她却根本不理。

     

    小薇心里埋怨婆婆,是因为婆婆逼着她吃了那么多红枣,结果吞进了枣核引起了小肠穿孔,住进医院挨了一刀,伤口痛,心也痛,婆婆走后,小薇情绪又失控了,一直骂自己的婆婆只管孙子的命,只把她视为生产的工具,似乎积怨很久,即便当着老公的面,她也说婆婆没人性,可是事已至此,这个男人又能说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大家好,我是李侗曾,是一名感染科医生。


    中国约有7000万乙肝感染者。


    但是当前,仅有只有200-300万乙肝患者被确诊,由于没有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很难察觉。


    200-300万——意味着,将会有2%~10%的人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硬化的死亡率可达52%。


    在疾病面前,一串数字,一个百分比,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座大山。


    对于早已接种过疫苗的90、95后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仅仅在他们出生的前几年,乙肝疫苗并未全民接种,乙肝病毒曾在中国大陆肆虐,感染了千万中国人。

     



    中国仍是乙肝大国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引发中国乙肝感染人数大爆发,感染者近8000万。


    1979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中国大陆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地区,乙肝携带者的比例达到8.83%。


    乙肝病毒是有传播性的,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中国30%~50%的乙肝患者,是从母体中带过来的。


    受限于当年的医疗技术,很多母亲并不清楚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直到1989年,美国默克公司以700万美元的价格将当时最先进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工艺转让给中国。


    1997年,中国终于具备了每年四千万剂乙肝疫苗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当时全中国每年新生儿的总数。


    直到2005年6月1日,新生儿乙肝疫苗完全免费。与1997年相比,中国新生儿的乙肝感染率下降了96.7%。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新生儿终于摆脱了乙肝病毒的威胁。


    可惜,当年那些年龄较大的孩子错过了全面接种时机。


    当前,中国乙肝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5-29岁年龄段。

     

     

    如何判断是否有乙肝


    判断自己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最常用的手段是抽血化验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乙肝两对儿半”,其中包括:

    • 乙肝表现抗原

    • 乙肝表面抗体

    • 乙肝e抗原

    • 乙肝e抗体

    • 乙肝核心抗体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正好一对儿,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正好是一对儿,那个“半”就是乙肝核心抗体。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则说明有乙肝病毒感染了。


    乙肝疫苗应该如何接种?


    乙肝疫苗的接种原则是出生后越早越好。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 3 针。


    按照 0、1、6 个月的程序。


    即接种第 1 针疫苗后,从当日算起,在1个月和6个月后注射第2针和第3针。


    如何判断接种疫苗有效?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可以通过检测乙肝五项来判断。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这是因为接种了乙肝疫苗的结果,说明疫苗有效,也不用再担心感染乙肝病毒了。


    根据最新的文献资料,这种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所以接种乙肝疫苗后一旦确定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一般人群以后就没什么必要定期复查乙肝五项了。


    但是,如果家庭成员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谈谈乙肝患者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想聊聊两件事,一个是有关乙肝的传播,另一个是有关乙肝患者的医疗费用的问题。


    只要没有血液接触,就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各种吸血昆虫也不会通过叮咬传播乙肝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和乙肝患者一起学习、工作、吃饭是安全的。


    临床中,遇到过很多孩子,是从小就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一辈子不仅要全力对付病毒,还要时刻面对来自社会、同学、就业的歧视和孤立,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经过乙肝相关的知识学习,我相信大家是一个理性的、善良的人,不会那样做。


    乙肝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


    以前乙肝病人的抗病毒药物由于是进口药,价格很高,而且需要长期服用,对于很多病人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其实,目前已经有很多国产抗病毒药物获批,药物效果和进口药物相似,价格也相对低得多,大家可以选用国产的药物治疗。


    除了抗病毒治疗,对于已经存在肝脏炎症的患者,也需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保肝治疗。


    目前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和双环醇等药物。


    但是,当出现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时候,这类药物可以酌情使用,更没必要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9,37(12):711-736.[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26(3):204-208.[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5):291-299.

     

    作者 | 李侗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癌症,是一种尚未被人类攻克的疾病,恶性肿瘤具有高致死性的特点。

     

    通常来说,人体的细胞是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的,老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增生,遵照严格的秩序来运转机体功能。

     

     

    然而,一旦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到了影响,二者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机体局部的组织就会开始不正常的增长。

     

    根据增生组织的分化程度,我们将其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都有包膜包裹,不会侵袭周围组织,只有在压迫神经和重要血管时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

     

    对于恶性肿瘤来说,变异的细胞会伪装成正常细胞,不断地攻克周围组织,我们在消灭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损失大量的正常细胞。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中国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分析这三种癌症与中国人生活作息的关联。

     

    一、肺癌

     

    肺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中更高些,这与城市环境中的工业大气污染有着密切的关联。

     

    普遍来说,人们肺癌的出现通常与吸烟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仅仅会对吸烟者本人造成严重的肺功能损害,还会在抽烟的同时让周围人增加患肺癌的几率。

     

     

    另一方面,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她们由于长期接触油烟,导致某些地区的肺癌发病率甚至比男性还高。

     

    这就是我们的家庭主妇。炒菜、油炸、烧烤的油烟都会直接的污染室内的空气,而家庭主妇就成了室内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受害者。

     

    二、胃癌

     

    通常来说,胃癌的发病率在农村中更高些。

     

    这与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联,农村人喜欢聚群吃饭,也喜欢吃咸菜等食物,遇到放的不新鲜的食物,也会舍不得丢掉。

     

    除此之外,胃癌的出现也与患者自身的情绪有关。


    相关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如果患者长期处在抑郁、低沉、焦虑的情绪状态中,就会触发机体的应激反应,进而刺激胃肠道。

     

    长年累月下去,就有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胃癌还具有腹腔种植的功能,这也是胃癌治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三、肝癌

     

    在我国,肝癌的发生与酒精和乙肝病毒有着直接的联系。

     

    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以及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疾病,都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癌疾病。

     

    发霉食物的黄曲霉素,也会导致肝癌的出现。

     

    胃癌、肺癌、肝癌这三种疾病,是目前中国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防止癌症的出现,就要尽可能地做好一级预防,从源头上避免癌症的发展。

     

    首先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夹菜给别人,也不吃别人家的菜。在参加宴席聚餐时,减少暴露几率。少喝酒、少吸烟,在家内安装吸力更强的抽油烟机,多多种植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这一天的门诊刚刚开始,我就接到医院电话中心的电话。

     

    “主任,您今天能加个号吗?”

     

    来过我门诊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门诊是提前预约制的,而且总是早早就约满了。偶尔会有宝宝问题比较严重或者家长比较着急的情况,这时候就只能加号。

     

    我向电话中心问明情况,得知这是一个在家里摔伤的宝宝。这个宝宝很奇怪,已经到了可以正常走路的月龄,却因为走路不稳3天之内2次在家里摔伤。所以妈妈非常着急,想让我帮忙判断一下孩子的运动发育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你让她在上午号看完之后过来吧。”

     

     

    作为2个孩子的妈妈,我太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了。加号对于我不过是牺牲一些吃午饭的时间,但是可以给家长朋友缓解极大的焦虑。

     

    临近中午的时候,这位妈妈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来到了诊室。

     

    孩子的右脸颊上有一块摔伤的痕迹,同一侧的眼睑也有些红肿。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可以正常、自由地走动,因此我基本判定孩子的运动发育没有问题。

     

    我继续向家长询问:“那他平时都在哪里活动?”

     

    “在儿童房,地板上给他铺了保护垫,就怕万一他摔倒了磕伤自己...”

     

    “儿童房之外呢?”

     

    “那我们基本不敢让他自己走,都是先把他抱到附近再扶着他走。”

     

    听到这话,我马上明白这个孩子会接连摔跤而且摔得比较惨的原因了。

     

    孩子长时间只在儿童房内走路,保护垫很软,摔在地垫上没有任何的危险,也不会感觉到疼痛。所以孩子不知道在即将摔倒的情况下应该伸出双手支撑身体,保护自己。

     

    这就导致他在儿童房外光滑的地板上,依照以前在儿童房内的经验,站不稳或者走不稳的时候就直接摔在了地板上,不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摔伤了自己。

     

    这位妈妈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爱孩子了。给孩子太多过度的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

     

    孩子一岁以内,从翻身独坐、爬行到直立行走,大运动进步飞速。这个过程不只是锻炼孩子肌肉骨骼的力量、四肢协调的能力,更是在锻炼大脑指挥四肢运动的能力,同时也在锻炼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能力。

     

     

    所以我给这位妈妈提出了这样几点建议:

     

    1.要适当的保护下,增加孩子的活动范围,包括室内户外各个场所;

    2.要让孩子和同龄的其他孩子多交流,让他看一看其他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是采取什么姿势保护自己的;

    3.家里存在危险隐患的地方,比如桌角,要进行防撞保护;

    4.孩子走路的时候不要时刻不离手。当他出了一些磕碰的时候,要告诉他没关系,下次这种情况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听完我的这一番话,这位妈妈明白了之前对孩子保护太多,反而造成了他自我保护能力的建立受到了影响。她表示也会把我的建议转达给家里所有的看护人一起让孩子尽快完成完全独立行走的训练。​​​​

  • 在门诊曾接诊了一名中年女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婆媳关系又不大和睦,不幸患上了抑郁症,精神萎靡,脸色蜡黄,弱不禁风。

     

    去医院就诊时,我给她开了中药,并嘱咐她配合西药,多食黄花菜,再加上精神疏导,三管齐下,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经过一段治疗后,抑郁症状大为缓解。她自述现在经常食用黄花菜,并笑言,何以解忧,唯有黄花。

     

    为什么要建议抑郁症患者多吃黄花菜呢?

     

    黄花菜即萱草,又名金针、忘忧草、疗愁等。作为一种常见蔬菜,黄花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除烦镇静的作用。古人在游子出门之前,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种上成片的萱草,以减轻母亲思念游子的忧愁。

     

     

    同时,人在抑郁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肝脏往往会受到损伤。而黄花菜具有抗氧化和护肝、保肝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从萱草根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甾体皂苷、黄酮类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起到镇静,改善睡眠,缓解肝脏损伤,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

     

    黄花菜是一种低脂、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富含各种无机物和维生素,而且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主要选取萱草的嫩叶和花。黄花菜就是萱草的花蕾晒干来作为蔬菜的。老幼皆宜,经常食用黄花菜,可以起到降脂、抗氧化、抗肿瘤、镇静、安眠等作用。

     

     

    萱草性甘、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相传李时珍行医来到大同县,见当地村民多患浮肿。于是上山采药,见到满山的黄花,仔细辨认,是萱草。便以萱草根煎药给村民服用。七天后村民的浮肿消失,身体恢复了健康。这正是萱草的清热利尿功能起了作用。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物质,经过胃肠道吸收,在体内会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

     

    新鲜的黄花菜,食用前用开水焯过,就可以完全消除毒性。市售的干黄花菜可以放心食用,因为经过处理已经没有毒性。至于它的根部入药,萱草的根具有毒性。毒性大小因为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药用必须听从正规医师的,绝对不能自作主张乱用。

     

    西方的母亲花是康乃馨,而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母亲花,那就是萱草。唐朝诗人聂夷中《游子吟》云:“ 萱草生堂偕,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因此,萱草因为母爱在中国被尊称为母亲花。

  • 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因为最近遇到了一些烦心的事情。我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咨询,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给了我很多帮助。

    我向医生咨询了关于避孕套脱落在里面的情况,医生给我详细解释了情况,并且告诉我不需要过于担心,这让我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另外,我还向医生咨询了一些其他的疑问,医生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并且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同时也对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表示感谢。

  • 服务已开始,我满怀期待地打开了我的互联网医院账号,准备咨询一位专业的计划生育科医生。医生的提醒事项让我对这次线上咨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儿童用药和特殊药品的规定,让我感到医生的责任心和专业性。

    医生您好,我有些担忧想要咨询您。昨晚我和伴侣在性行为过程中,由于避孕套意外脱落,导致部分精液进入阴道。我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怀孕。

    您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医生回复说。既然避孕套脱落了1/3,那么确实存在精液溢出的风险。

    医生建议我使用紧急避孕药作为补救措施。我了解到,紧急避孕药虽然有效,但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我询问了医生,如果之前已经服用过一次紧急避孕药,是否会造成伤害。

    医生告诉我,如果这个月已经服用过紧急避孕药,那么再服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他建议我等待月经来潮后再考虑。

    我决定在八天后去查HCG,以确定是否怀孕。医生告诉我,HCG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来检测。我询问了如何查看HCG值,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报告单上的内容。

    如果HCG检测结果显示怀孕,医生建议我根据孕囊大小考虑终止妊娠。我感到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建议和关心。

    服务结束后,我感到心情舒畅,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解答让我感到安心。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获得医疗咨询和服务。

  • 女性在生育过程中,避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避孕环作为常见的避孕手段之一,被许多女性所采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避孕环的取出也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么,取环对子宫有伤害吗?答案是肯定的,取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伤害,但这种伤害通常并不严重。在取环后的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和下腹部不适等症状,但随着身体的恢复,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在进行取环手术之前,女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建议在月经过后3-5天进行取环手术。

    2. 注意个人卫生:取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感染。

    3. 避免同房:取环后两周内禁止同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恢复。

    5. 休息:取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除了避孕环,还有许多其他避孕方法可供选择,如避孕药、避孕套、避孕贴等。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妇科疾病。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4.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总之,取环对子宫的伤害并不大,但女性在取环前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身体恢复。

  • 那天晚上,我和伴侣同房时,意外地发现避孕套脱落到了阴道内。第二天早上,当我上厕所时,竟然发现避孕套自己出来了。这让我非常担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且这是第一次体内有精液射出。

    我立刻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但心里还是不放心。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在医生咨询环节中,我详细描述了我的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倾听我的描述,并询问了我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情况。

    医生告诉我,由于避孕套脱落,我怀孕的几率是存在的。他为我介绍了两种紧急避孕的方法:一种是服用紧急避孕药,另一种是在5天之内放置含铜的宫内节育器。由于我因为个人原因不能服用避孕药,医生建议我选择后者。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宫内节育器的放置。虽然手术过程有些疼痛,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术后,医生还为我提供了详细的术后注意事项,让我感到非常贴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性。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 皮下埋植避孕剂作为一种常见的避孕方式,在女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女性可能需要取出埋植剂,以适应自身的生活变化或避免潜在的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下埋植避孕剂的取出过程,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注意事项等,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皮下埋植避孕剂取出术的适应症。当埋植剂使用期限已满、计划妊娠、改换避孕措施、不需要继续避孕、因不良反应要求取出、避孕失败或患有其他疾病不宜继续使用时,均可考虑取出埋植剂。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合进行埋植剂取出术。以下情况为禁忌症:患病急性期(除非因埋植剂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局部皮肤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严重出血性疾病等。

    皮下埋植避孕剂取出术的手术步骤如下:术前咨询并签署同意书、进行体格检查、摸清胶棒的分布及深浅、注入麻醉剂、切开皮肤、剥离胶棒、取出胶棒、消毒伤口、包扎止血。术后需注意休息、保持局部干燥、随访观察等。

    在取出埋植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钳夹时一定要夹住胶棒末端、避免胶囊壁断裂、取出困难时不要勉强、全部取出后清点埋植剂根数等。

    总之,皮下埋植避孕剂取出术是一个相对简单、安全的过程,但在进行手术前,建议女性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那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在昏暗的灯光下享受着彼此的温暖。然而,就在激情之后,我忽然发现避孕套不小心脱落了。女朋友顿时慌了神,她问我:“这种情况,我们还会怀孕吗?”

    我立刻冷静下来,决定用手机上网寻求帮助。我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情况。医生在了解了整个过程后,安慰我说:“几率不大,你们可以放心。”

    医生还告诉我,即使避孕套脱落,只要在事后一个半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怀孕的几率仍然很低。我听了医生的建议,立刻和女朋友去药店买了紧急避孕药。

    接下来的几天,女朋友的月经没有按时来。她开始担心,我们又上网咨询了医生。医生说:“这种情况很正常,是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之一。”

    在医生的指导下,女朋友按时复查,月经终于恢复正常。这一系列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也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服务深感敬佩。

    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让我们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医生的建议。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将会为更多人提供便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温暖。

  • 那天晚上,我如往常一样和伴侣享受着爱的温暖,却没想到,避孕套的不慎脱落,让我心头一紧。立刻,我拨打了***医生的在线问诊电话,她温柔的声音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包括月经周期、避孕套脱落的时间等。我如实回答,她根据我的描述,告诉我避孕套脱落后的精液量相对较小,紧急避孕药已经足够应对,但仍需注意,任何避孕措施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避孕效果。

    在咨询过程中,我了解到紧急避孕药对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医生建议我注意后续的避孕措施,并提醒我在月经延迟时需及时验孕。她还告诉我,事后五天内还可以选择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但已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我,没有必要再服用其他药物。

    此外,我还询问了关于益母草和运动对怀孕的影响。医生告诉我,益母草只是活血,对避孕没有帮助;而跳绳、蹦跳等运动对避孕也没有太大作用。至于多站一会儿是否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医生也表示这并无太大影响。

    咨询结束后,我感到心情舒畅,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感到非常感激。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也让我对自身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 安全套作为现代避孕工具,以其便捷、高效的避孕效果,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安全套掉入体内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安全套掉入体内的原因

    1. 尺寸不合适: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是预防掉入体内的关键。过大的安全套容易脱落,过小的安全套则可能引起不适。

    2. 使用不当:使用过程中,如未将安全套前端小囊内的空气完全挤出,或同房动作过于激烈,都可能导致安全套掉入体内。

    3. 避孕套质量问题:劣质安全套可能存在破裂、脱落等问题,增加掉入体内的风险。

    二、安全套掉入体内的应对方法

    1. 尝试自行取出:首先保持冷静,尝试自行取出。可先去厕所小便,利用肌肉收缩帮助取出;或尝试用手指伸入阴道,轻轻夹住安全套取出。

    2. 及时就医:如自行取出失败,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安全套长时间留在体内,引发感染等问题。

    三、预防措施

    1. 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安全套,避免过大或过小。

    2. 正确使用安全套:使用前,确保将安全套前端小囊内的空气完全挤出;同房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过于激烈。

    3. 注意安全套质量:购买正规渠道的安全套,避免使用劣质产品。

    总之,面对安全套掉入体内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加强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健康。

  • 网络医疗:远程守护,温馨诊疗

    那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温馨的客厅里。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为一次意外的避孕套脱落,陷入了焦虑。我知道,这是我生活中的一次小插曲,却让我对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的态度非常亲切,让我感到安心。她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包括避孕套脱落的时间、地点以及我的身体状况等。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医生根据我的描述,为我分析了可能的风险,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告诉我,虽然避孕套脱落了,但由于及时清洗,怀孕的风险并不大。她还告诉我,可以通过验孕棒来确认是否怀孕。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购买了验孕棒,并在家自行检测。结果让我松了一口气,一切正常。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疗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如今,我已经把京东互联网医院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在这里,我们不仅得到了专业的诊疗,还感受到了家的温馨。网络医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 避孕环作为一种常见的避孕方式,在已婚女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计划要孩子时,取环成为了许多女性的首要任务。取环后多久怀孕比较合适?取环当月怀孕了有影响吗?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女性。本文将从避孕环取环后的注意事项、怀孕时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取环后的生育问题。

    一、取环后多久怀孕比较合适?

    1. 取环后子宫内膜恢复时间

    避孕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变薄。通常情况下,取环后需要2-3个月的时间,子宫内膜才能恢复正常状态。因此,建议女性在取环后至少等待3个月再怀孕。

    2. 取环后月经恢复情况

    取环后,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或增多等现象。这是由于避孕环对子宫内膜造成的影响尚未完全恢复所致。在月经恢复稳定后,再考虑怀孕较为安全。

    3. 取环后怀孕风险

    取环后立即怀孕,子宫内膜尚未完全恢复,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因此,建议女性在取环后至少等待3个月再怀孕。

    二、取环当月怀孕了有影响吗?

    1. 胚胎发育风险

    取环当月怀孕,由于子宫内膜尚未恢复到最佳状态,可能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如果胚胎发育正常,没有出现先兆流产等症状,可以继续妊娠。

    2. 流产风险

    取环当月怀孕,子宫内膜较薄,容易发生流产。因此,建议女性在取环后至少等待3个月再怀孕,以降低流产风险。

    三、取环后的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卫生

    取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避免性生活

    取环后一周内,应避免性生活,以免感染。

    3. 注意休息

    取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查

    取环后,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恢复情况。

    总之,取环后怀孕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女性在取环后至少等待3个月再怀孕。同时,要关注取环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做好个人卫生和休息,以确保母婴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