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环孢素应用经验谈

环孢素应用经验谈
发表人:李洋

环孢素是药物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第二主角,它与第一主角 ATG 联用称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疗法。

虽然环孢素地位不如 ATG 或干细胞移植重要和吸睛,但是药物应用时间长,个体疗效及副反应差异大,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及疑问。下面仅依据说明书、文献及个人经验就常见问题做一个简答,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对环孢素的应用有一个初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将另文表述。

1、环孢素的适应症问题:

环孢素首先是作为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患者抗外来器官)和抗 GVHD(外来器官抗患者)预防和治疗的药物,也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部分种类的药物说明书未提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该药治疗再障在国内和国际已经很成熟并列入治疗指南,不必疑问。目前部分省市医保是可以对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报销的。

2、环孢素剂型问题:

环孢素目前有胶囊和口服液两种剂型,胶囊有新山地明、田可、丽珠环明、新赛四平等产品,口服液有川抗制药的口服液,成分和疗效相当,目前感觉没有明显差异。如遇到浓度不理想、副反应较大等情况,可以考虑更换剂型或品牌,试试无妨,万一合适呢。。

3、环孢素治疗方案问题:

单独应用环孢素治疗重型或极重型(中性粒细胞<0.2)再生障碍性贫血,仅小部分患者有效果,而且多为部分缓解(也就是指仅能够脱离输血或血象略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环孢素联合 ATG 治疗重型再障疗效要比单药环孢素要高的多,故一般只要经济情况允许,都建议进行两药联合治疗。

4、环孢素治疗浓度问题:

环孢素治疗有效药物浓度依据血药浓度判断,分为谷值(C0)和峰值(C2)。谷值为服药前最低的血药浓度,峰值一般指服药后 2 小时的血药浓度,即一天内最高值,所以患者血药浓度 24 小时内理论上是应该在 C0 至 C2 之间波动。C0 一般维持在 150-250NG/ML 为宜,C2 一般在 700-1000NG/ML 为宜(各医生说法略有出入,文献报道也略有不同),具体标准还应结合患者疗效、副反应综合判断,不能过于机械,所以就出现了 A 医生提供 A 方案、B 医生提供 B 方案,而 A 不等于 B、患者产生疑惑的情况。例 1:患者治疗效果好,3 月内血象升高脱离输血,此时虽然患者环孢素浓度虽然偏低,但已经取得不错疗效,药物可不加量或略增加(增加原因将单文表述)。例 2:患者 6-12 月内疗效不好,环孢素浓度理想,但无干细胞移植条件,建议无明显副作用基础上可加量以适当超越浓度要求(C0 接近 250,C2 可略超越 1000),但需要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例 3:减药期间,血药浓度不是必查项目(药都减了,浓度会随减药逐渐下降很正常吧?)注意!!这里的减药不是指调整药物,而是指应用环孢素 1 年后有计划的持续减药。

5、环孢素用药频次问题:

具体是间隔 12 小时还是间隔 8 小时应用的问题。当然间隔 8 小时会对患者生活起居有不利影响,但这是根据血药浓度变化决定的。如果间隔 6 小时服药是不是有些过分?所以这种情况很少。举例:患者甲 C0=100,C2=1100,此时环孢素适宜改为三次,单次剂量<原来单次剂量;患者乙日服药三次,C0=300,C2=400,就合适改为日 2 次用药,单次用药>原单次剂量;患者丙 C0=100,C2=400,当然先加量再说啦!患者丁日两次用药,C0=300,C2=350,没法调,难不成改成日单次用药?还是换个牌子看看吧。

6、环孢素浓度异常问题:

我院出现过 C0>C2 的情况,患者问医生原因,医生无语。如果真是这样吃药做甚???也就此问题反复和检验科沟通,答复经质检显示机器检测过程无异常,汗。。。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于部分患者吸收药物峰值不在服药后 2 小时,而是提前或滞后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如果有意可进行全日 24 小时浓度动态监测(1-2 小时复查一次),可客观评估其浓度变化,缺点有 2: 1 是疼很多次;2 是 300 的单次浓度费用×N。

本来觉得没啥好说的,一说起来也没完了。其他关于环孢素的事项再单列专题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环孢素中毒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患有白血病或淋巴瘤的儿童患者,以及接受造血细胞移植(HCT)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很高,感染后会进一步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感染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癌症类型(例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阶段(例如,诱导治疗阶段的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巩固治疗阶段)。

     

    根据不同的研究数据, 这些患者的血液感染发生率可能超过50%,总体死亡率超过6%。与成人的情况类似,儿童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在增加,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来自39个欧洲血液病学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率为15-24%,耐氨基糖苷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率为5-14%,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为5-14%。抗生素耐药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HCT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不利影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高发率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导致 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在增加,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为了优化抗生素的使用,一些学会组织为免疫力低下的癌症患者或HCT患者制定了循证指南。不过,这些指南并不是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而他们在一些方面可能与成年患者不同。

     

    儿童患者的常见癌症诊断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也不同,剂量强度多数较高。此外,儿童的合并症通常比成人少,儿童和成人的造血和免疫恢复情况也不同。此外,许多抗生素对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作用还有待观察。所有这些因素对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近日,《柳叶刀·肿瘤》刊登了一篇文章,阐述了在第八届欧洲白血病感染共识会议(ECIL-8)上制定的一些建议,聚焦于患有癌症或接受HCT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抗生素使用。

     

    细菌感染的预防

    ECIL-8专家组 不建议对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儿童患者或HCT移植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常规进行抗菌预防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抗菌治疗

    ECIL-8专家组建议,最初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为:

    1. 建议对 临床稳定的耐药感染风险低的患者,使用(非碳青霉烯类)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方案,或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这类患者包括:没有耐药菌定植及既往感染史的患者,或在耐药病原体发生率较低的机构治疗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考虑到附带损害和耐药发生风险, 不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2. 对于 临床不稳定的患者,即使耐药感染的风险很低,也建议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同时使用或不使用第二种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也可以同时使用或不使用糖肽类药物。

    3. 对于有耐药菌定植或曾经感染过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或在耐药性病原体高发的地方,应根据耐药性检测结果调整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感染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1.ECIL-8专家组建议,如果确定了致病的病原体,应根据该致病病原体,用较窄谱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治疗应以体外药敏试验为指导,包括可获得的最低抑制浓度。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临床情况不稳定或以前有耐药病原体定植或感染史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1.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临床情况不稳定(例如,有败血症或败血性休克的迹象),并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后病情稳定,建议 不改变初始治疗方案,即使血液或其他培养物仍为阴性。

     

    2.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临床情况稳定,是根据已知的耐药菌定植或耐药菌感染史选择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则应在72-96小时后考虑初始治疗方案的降级,包括:

    - 如果是联合用药,停用任一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粘菌素或任何直接针对耐药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抗生素;

    - 对于最初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改用较窄谱的抗生素(例如,非碳青霉烯类的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方案)。

     

    对不明原因发热、临床情况稳定、以前没有耐药性病原体定植或感染史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即没有临床或微生物学感染),在静脉注射抗生素≥72小时后,如果患者自发病以来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在24-48小时内不再发热,甚至可以在出现血液学恢复迹象之前,只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监测,就可以考虑采取降级治疗:

    低风险患者或部分高风险患者可以改用口服抗生素;在低风险患者或部分高风险患者中,停止所有经验性抗生素方案。

     

    未来的研究重点

    ECIL-8专家组确定了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全球范围内出现的 细菌耐药是一个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的出现。幸运的是,抗生素管理已经进入儿科肿瘤学领域,靶向和非靶向的抗菌治疗已经显示出临床获益。

     

    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以确定哪些患者的抗菌预防益处超过潜在不良反应,并确定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低患者的特征,对这些患者初始进行门诊管理和口服抗菌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对此, 需要进一步开发和评估用于诊断和监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需要比较不同的降级治疗策略(如改用口服抗生素或停止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对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此外,早期降级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须在细菌感染高风险患者中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Lancet Oncol. 2021;22(6):e270-e28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患有白血病或淋巴瘤的儿童患者,以及接受造血细胞移植(HCT)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很高,感染后会进一步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感染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癌症类型(例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阶段(例如,诱导治疗阶段的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巩固治疗阶段)。

     

    根据不同的研究数据, 这些患者的血液感染发生率可能超过50%,总体死亡率超过6%。与成人的情况类似,儿童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在增加,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来自39个欧洲血液病学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率为15-24%,耐氨基糖苷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率为5-14%,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为5-14%。抗生素耐药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HCT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不利影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高发率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导致 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在增加,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为了优化抗生素的使用,一些学会组织为免疫力低下的癌症患者或HCT患者制定了循证指南。不过,这些指南并不是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而他们在一些方面可能与成年患者不同。

     

    儿童患者的常见癌症诊断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也不同,剂量强度多数较高。此外,儿童的合并症通常比成人少,儿童和成人的造血和免疫恢复情况也不同。此外,许多抗生素对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作用还有待观察。所有这些因素对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近日,《柳叶刀·肿瘤》刊登了一篇文章,阐述了在第八届欧洲白血病感染共识会议(ECIL-8)上制定的一些建议,聚焦于患有癌症或接受HCT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抗生素使用。

     

    细菌感染的预防

    ECIL-8专家组 不建议对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儿童患者或HCT移植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常规进行抗菌预防。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抗菌治疗

    ECIL-8专家组建议,最初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为:

    1. 建议对 临床稳定的耐药感染风险低的患者,使用(非碳青霉烯类)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方案,或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这类患者包括:没有耐药菌定植及既往感染史的患者,或在耐药病原体发生率较低的机构治疗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考虑到附带损害和耐药发生风险, 不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2. 对于 临床不稳定的患者,即使耐药感染的风险很低,也建议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同时使用或不使用第二种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也可以同时使用或不使用糖肽类药物。

    3. 对于有耐药菌定植或曾经感染过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患者,或在耐药性病原体高发的地方,应根据耐药性检测结果调整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感染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1.ECIL-8专家组建议,如果确定了致病的病原体,应根据该致病病原体,用较窄谱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治疗应以体外药敏试验为指导,包括可获得的最低抑制浓度。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临床情况不稳定或以前有耐药病原体定植或感染史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1.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临床情况不稳定(例如,有败血症或败血性休克的迹象),并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后病情稳定,建议 不改变初始治疗方案,即使血液或其他培养物仍为阴性。

     

    2.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临床情况稳定,是根据已知的耐药菌定植或耐药菌感染史选择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则应在72-96小时后考虑初始治疗方案的降级,包括:

    - 如果是联合用药,停用任一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粘菌素或任何直接针对耐药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抗生素;

    - 对于最初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改用较窄谱的抗生素(例如,非碳青霉烯类的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方案)。

     

    对不明原因发热、临床情况稳定、以前没有耐药性病原体定植或感染史患者的降级治疗策略

    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即没有临床或微生物学感染),在静脉注射抗生素≥72小时后,如果患者自发病以来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在24-48小时内不再发热,甚至可以在出现血液学恢复迹象之前,只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监测,就可以考虑采取降级治疗:

    低风险患者或部分高风险患者可以改用口服抗生素;在低风险患者或部分高风险患者中,停止所有经验性抗生素方案。

     

    未来的研究重点

    ECIL-8专家组确定了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全球范围内出现的 细菌耐药是一个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的出现。幸运的是,抗生素管理已经进入儿科肿瘤学领域,靶向和非靶向的抗菌治疗已经显示出临床获益。

     

    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以确定哪些患者的抗菌预防益处超过潜在不良反应,并确定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低患者的特征,对这些患者初始进行门诊管理和口服抗菌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对此, 需要进一步开发和评估用于诊断和监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需要比较不同的降级治疗策略(如改用口服抗生素或停止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并对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此外,早期降级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须在细菌感染高风险患者中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Lancet Oncol. 2021;22(6):e270-e280.

  • 一、 种植体松动

     

     

    种植体松动现象的本质为种植体与其周围骨床之间未形成骨结合,取而代之的是纤维组织包裹种植体。纤维组织无力承受负荷,且易感染,最终将使种植体松动。

     

    1. 产生原因:未严格遵循种植外科原则进行种植手术,手术创伤过大导致种植体和种植窝不吻合或在愈合阶段粘骨膜穿孔,造成骨愈合不良。因修复体设计制作问题,局部负荷过重,造成种植体周围的骨质发生细微骨折和吸收。由于持续性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超负荷等原因,导致种植部位发生进行性骨吸收。

     

    2. 处理:已松动的种植体应予去除。 去除之后,若剩余的其他种植体足以支持义齿,可不必再次种植。否则在取出种植体的同时,需要彻底清创、植骨。如果取种植体区域骨量充足,也可采用大直径种植体即刻原位植入,但要评估风险。

     

    二、种植体周围病

     

     

    1. 产生原因:种植体周围病为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的统称,包括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炎症仅累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种植体周围炎(除软组织炎症外尚有深袋形成及牙槽骨丧失)。种植体周围炎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种植失败。吸烟是种植体周围病有关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其它有关因素还包括:患者全身和局部健康状况较差、不当的外科手术、因修复体吻合精度差导致的持续性静负荷、力因素等。单纯因创伤引起的种植体周围炎,如外科创伤,义齿设计不良,负荷过重等,可以只有咬合疼痛,而并发感染者种植体的龈下细菌与成人牙周炎的龈下菌斑相似。

     

    2. 处理:通过自身维护和定期的专业洁治去除种植体周围菌斑。患者自我维护的方法有:局部用0.12%~2%洗必太等含漱剂含漱或擦拭,应用自我维护种植体清洁的工具(间隙刷、单束牙刷、牙线等)。戒烟或控烟(10支、天)。专业洁治去除牙石及菌斑时宜采用硬度与种植体相仿的工具,以避免在种植体上造成划痕而使菌斑易于附着。重度的种植体周围炎需采用手术治疗,包括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骨移植术等。如果骨的破坏快速进展,出现一壁骨缺损,种植体周围骨丧失超过种植体长度二分之一以上且出现松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无效者需去除种植体。

  • 作者 | 郝志军
    文章首发于 | 营养医师郝志军

     

    蛋白质在营养健康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充足的蛋白质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非常重要。从来源上,蛋白质可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大豆蛋白是产量最大的植物蛋白,大豆及其制品也是我们传统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植物蛋白的优势

     

    1、 控制体重、降血脂

     

    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有更多健康益处,包括降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的风险等。比如,牛奶蛋白有控制体重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而大豆分离蛋白与牛奶蛋白相比,降血脂作用更明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能降);大豆蛋白还有降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等的作用。

     

    已有包括美国FDA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部门做出认证: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有降低心脏病风险的作用。

     

    2、 节能环保,可持续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相比,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例如,生产1公斤大豆分离蛋白,向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4公斤,而生产同量牛肉蛋白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178公斤!鸡肉和猪肉等其他动物蛋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都远远高于大豆。生产1公斤大豆分离蛋白要占用8平方米的耕地一年时间,牛肉蛋白则是1311平方米!

     

    过去一年中,亚马逊雨林燃烧、澳大利亚大火、欧洲夏季高温、南北极冰川融化等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性!

     

    3、富含膳纤、异黄酮

     

    从蛋白质在食物中的存在状态看,植物蛋白往往与碳水化合物(非淀粉多糖和膳食纤维)结合在一起,动物蛋白则主要与脂肪共存。

     

    这些因素都会带来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营养价值上的差异。比如,动物蛋白的摄入,常常伴随大量饱和脂肪的摄入;食用大豆,既有大豆蛋白,也包括膳食纤维、异黄酮、大豆磷脂等功能性成分。

     

    二、植物蛋白的劣势

     

    1、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更齐全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

     

    植物蛋白一般缺少一、两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而动物蛋白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与人体所需相符。

     

    在摄入蛋白质时,如果某一种或者几种氨基酸缺少,食物蛋白质合成我们人体自身蛋白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

     

    2、动物蛋白消化吸收率更高

     

    衡量蛋白质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越接近,消化吸收率越高,对人体越好。一般鸡蛋蛋白常被用作参考蛋白,其消化率为100%。

     

    植物蛋白常常与植酸、蛋白酶抑制剂、植物血凝素和鞣酸等影响蛋白质消化的抗营养因子共存。加上结构上的差异,植物蛋白的消化率往往比动物蛋白要低。所以,食物加工对于提高植物蛋白的消化利用率特别重要。仅只是将食物煮熟,就能将蛋白质的消耗率提高18%。大豆粉的蛋白消化率只有80%,而大豆分离蛋白能达到98%。

     

     

    三、2020全民营养周:合理膳食免疫基石

     

    2020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针对蛋白质而言,不同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对这些差异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用蛋白质,更好的维持和改善健康。某些情况下,挑选适当来源的蛋白质和合理搭配更有利于营养均衡。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搭配;多种植物蛋白(比如多种豆类)或多种动物蛋白(畜、禽和鱼类)之间的搭配等等。不管以动物蛋白为主还是植物蛋白为主,都应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植物蛋白是人们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目前,人类食用的蛋白质还是以植物来源为主,在亚洲和非洲尤其如此。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饮食中动物蛋白多于植物蛋白,但近年来,植物蛋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一股强劲的膳食“植物风”已吹遍全世界。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植物性膳食历史和优良膳食传统的国家,我们研究和利用植物蛋白的意义更加重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自古民间有端午节在自家门窗插艾叶祛病、杀菌、祈福的风俗。小小艾叶,它到底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呢?其实,艾叶是用途很广的一味中药。其用途远远不止艾灸,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成药如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

     

    艾叶,又名艾蒿、艾草等,为菊科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通十二经。”艾叶具有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

     

    原来,传说中能驱邪避毒的艾叶,其原理是把艾叶里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在端午前后,洗艾叶澡也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皮肤瘙痒症状。如在流感盛行期间,用干艾叶烟熏30分钟,之后开窗通风,还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艾叶泡澡防湿疹

     

    别误解,这里的“泡”可不是泡茶,而是泡澡。艾叶虽可泡茶喝,但艾叶的味道比较刺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把艾叶熬汁,然后对水稀释沐浴,可除身上长得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夏天已经到来,不妨用艾叶泡个澡吧!

     

    烟熏艾叶杀病菌

     

    民间曾流传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但对人畜无害。

     

    需要提醒的是,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并非艾叶对此类疾病有害,而是很多患者对各种烟熏都会过敏而使症状加重。

     

    服用艾叶调月经

     

     

    艾叶可以吃?没错,艾叶因为出众的药用功效,被制成了许多妇科用药。

     

    医圣张仲景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前者取艾叶温通暖宫作用,治疗胞宫内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诸症;后方取其止血作用,主治妇科多种出血不止症候。

     

    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成药如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大家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这些中药来调理身体。

     

    “懒人版”艾叶水泡法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艾叶水能引火下行,通过脚底的涌泉穴,让上越到头部的火气向下,退回正常位置,发挥它原有的温煦作用。

     

    早晨起床后,将艾叶放在隔汤渣的袋子里,勒紧袋口并放入热水瓶,再把烧好的开水直接灌进去,泡它一整天。等晚上要泡脚时,直接倒出水渣分离的艾叶水来泡,这样既省时方便又节省煤气,不妨一试哟!

     

    使用艾叶泡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既去了寒又不泻气。​​​​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甲亢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甲状腺疾病,而且是多发性的。由于患者年龄、病程及病理改变的不同,各脏器的异常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甲亢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所以必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精神亢奋。大多数疾病是由气、火、痰、瘀交织而成,其中以“火”最为突出。

     

    临床多见心、肝、胃之虚火及阴虚火。真正的火也被称为强火,“强烈火吃气”,这可能会导致阴损伤和天然气消费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但它会导致气血两虚、阴阴不足的肝脏和肾脏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缺阴和阳多动综合症和杨多动,所以有症状,比如怕热、出汗、心悸、暴饮暴食、消瘦、手指和舌头颤抖,等等。

     

    一般的饮食原则是添加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蔬菜和水果,营养瘦肉、鸡、蛋、淡水鱼等,同时添加银耳、香菇、贻贝、燕窝等。此外,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药对甲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人有很好的滋阴补阳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中医食疗的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生石膏要熬制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黄、山药、山茱萸、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酚,加水煎煮,每日1剂,对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化祛瘀的功效。更适用于阴虚、多动、心悸、出汗、易怒、过敏、体重减轻、舌红脉黄的甲亢患者。

     

    生地黄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地黄、何首乌、何首乌、何首乌、水煎剂,每日1次,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抑阳的功效。一般适用于心悸、出汗、消瘦、乏力、腰膝无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消遥散合六君子汤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根茎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养肝健脾,化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精神抑郁、吞咽困难、乏力、便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状。

     
    茯苓

     

    4、山药鹅汤

     

    材料:山药30克、鼠尾草15克、竹15克、鹅肉250克。调味:葱3克,姜3克,精盐3克,味精1克。将鹅肉洗净,放入砂锅中煮滚,去掉汁。所有药品装入纱布袋中以满足良好的需求。砂锅放在火上,放入鹅肉、药袋、葱、姜、盐,小火炖至肉熟,放入味精熬开。食汤,阴益气,止渴。鹅肉益气补虚,胃止渴。适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患者服用。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和“防病”,所以甲亢的治疗和预防同等重要。从中医治疗的整体来看,治标治本,修复肝脾肺脏腑功能。调节免疫,减少自身免疫损伤,加速甲状腺素的降解,降低甲状腺激素靶器官和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实现内脏功能的恢复,促进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修复,实现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以及患者自身心态的调整,从而正确认识病因,治疗注意事项等。

     

    本病多因阴虚肝郁,肝阳上亢,心阴不足所致。治疗原则是滋阴平肝潜阳,同时也要养血安神。这些都是甲亢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 谈到基因治疗的原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一个是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包括:

     

    ①待研究基因的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源。

     

    ②该基因遗传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清楚。

     

    ③基因已经被克隆,且表达调控机制较为清楚。

     

    ④转移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最好能够完整地、稳定地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并能适量表达功能性蛋白质。基因治疗中选择的目的基因可以来自染色体的基因组,也可以来自mRNA的互补DNA(cDNA),而且以后者居多。

     

     

    另外,目的基因必须置于合适的启动子控制之下,且必须含有完整的信号肽,只有这样,目的基因才可能获得适当的表达。
    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包括:

     

    ①最好选择组织特异性细胞,以便使外源基因只在该特异性组织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很低。

     

    ②细胞要易于从体内取出,有增殖趋势,且生命周期较长。

     

    ③离体的细胞应能接受外源基因转染。

     

    ④细胞经过体外基因操作后能够存活下来,并能安全输送回体内。


    我国基因治疗现状如何我国基因治疗的研究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早,1991年开展的B型血友病的基因疗研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在基因导入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恶性脑胶质瘤、恶性肿瘤、梗死性外周血管病等6种基因治疗方案已进人末研究。

     

    在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靶向内客效非病毒型导入系统、通用型病毒载体-AAV、HSV载体、人造血干细胞的博、定向分化及基因导入技术。

     

     

    目前,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基因治疗已从实验金阶段过渡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用于治疗的包括恶性肿瘤、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病等疑难病症。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治疗现已在黑色素瘤、镰刀状贫血、LDL(低胆甾醇血症)、囊性纤维变、血友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基因治方还被用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和肿瘤,以及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如肥胖、秃顶、疲劳、衰老等。


    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甲型血友病)或凝血因子IX(乙型血友病)基因缺陷引起的X性染色体隐性疾病。因抗血友病因子蛋白无须精确调节及不要求组织特异性表达,血友病很可能在遗传性疾病中最适合基因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蔡令波

    文章首发于 |  蒲荷孕育公众号

     

    在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中,囊胚培养和单囊胚移植,已经成为常规技术普遍应用,但对于囊胚培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弊端,关注的往往较少。医生和胚胎师会根据您的个体情况、多方的因素、参照国际共识,为您推荐最佳的囊胚培养策略,请信任他们。

     

    囊胚期是胚胎发育到第5天的阶段,在形态上经历了细胞融合、囊胚腔的出现和囊胚腔扩张的过程,在基因调控上从母体的控制转向胚胎自我的基因调节,所以只有“好”胚胎才有发育到囊胚的能力。因此,囊胚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都是很高的。

     

    但是,在试管婴儿体外受精中,并不是所有的受精卵都能发育到囊胚。受精第3天的卵裂期胚胎如果无法形成囊胚,究其原因,是胚胎的自然选择造成的淘汰?还是培养条件的不理想所致?是普遍存在的质疑。

     

    即使高明的胚胎师也难以给出精确的回答,因为体外囊胚的形成,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患者自身或本周期的卵子质量不佳、临床促排卵药物和方案的影响、胚胎培养室的技术和硬件条件、质量控制水平,培养液的质量,等等。在实验室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普遍认为患者的自身条件是囊胚形成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和报道,体外培养囊胚的形成率在50%~60%左右。

     

    图 胚胎发育过程

     

    一.囊胚培养的优势

     

    在一个成熟而经验丰富的生殖中心,对于多于4~8枚胚胎的周期中,一般均会建议进行囊胚培养,它的优势是明显的。

     

    1.有利于胚胎发育潜力的评估,和移植胚胎的选择,囊胚培养可以选择更具发育潜能的胚胎,囊胚移植的种植率更高。

     

    2.囊胚移植与子宫内膜的发育更同步,更符合生理状态。

     

    3.囊胚移植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

     

    4.囊胚移植常常只移植一枚胚胎,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

     

    5.囊胚细胞数目多,尤其是滋养外胚层细胞,冷冻复苏损伤后修复能力强,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小。

     

    6.对于PGD/PGS治疗周期,囊胚细胞数目多,便于胚胎活检获取更多的细胞,使胚胎遗传学检测更为精准。

     

    7.对于有多枚(>8枚)可移植胚胎的周期,或>4枚高评分胚胎的周期,通过囊胚培养的筛选,将减少移植周期,避免延迟受孕的时间。

     

    二.囊胚培养的弊端

     

    许多患者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囊胚的移植成功率要高于卵裂期胚胎,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患者想将妊娠成功率尽可能最大化,新鲜囊胚移植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即使是国际一流的胚胎学家,也无法准确预测哪个卵裂期胚胎能够继续发育形成囊胚。

     

    1.如果将胚胎较少(<4~6枚)的周期全部行囊胚培养,囊胚没有形成、无胚胎移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虽然这样的概率较小,但也会偶然发生。

     

    2.尽管单囊胚移植后可以在不降低妊娠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多胎率,但囊胚移植中单卵双胎的发生率较有所增高。

     

    3.人类早期胚胎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体外受精的培养液对早期胚胎发育的长期影响需要更多的、更长期的研究来证实。有的研究发现囊胚培养可能增加胎儿出生体重,并且使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所以不建议所有胚胎都进行囊胚培养。

     

    三、囊胚培养的策略

     

    究竟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囊胚培养呢?2013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提出以下囊胚培养策略:

     

    1.“预后良好”的患者,例如年龄相对年轻、卵巢储备好、获卵数理想的周期,其囊胚培养的风险较小,建议行囊胚培养。

     

    2.反复失败患者,囊胚培养可以进一步筛选胚胎,增加囊胚种植的几率,减少多次移植失败的压力;

     

    3.“预后较差”的患者,囊胚移植不一定能增加活产率,有时界于中间状态的胚胎,也许早些在宫腔里反而更利于发育生长,因此不建议行囊胚培养。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一步优化了囊胚培养策略,根据梯度生育力保护原则,保证患者有少数高评分卵裂期胚胎(2~4枚)移植的前提下,将剩余胚胎全部行囊胚培养。这种选择性囊胚培养策略可以减少胚胎冷冻数目,和后续复苏周期的移植次数,并缩短治疗周期,为单囊胚移植提供较好的保证。同时,我们优化了囊胚玻璃化冷冻技术,使得我们中心的囊胚玻璃化冷冻后的复苏率高达98%以上,大大提高了复苏周期的成功率。这样我们把冷冻卵裂期高评分胚胎的数目降到2枚,其余进行囊胚培养。对于生育二孩的妇女,我们均采用单胚胎移植,因此全部囊胚培养的周期比例大大增加。

     

     

    目前,囊胚培养已成为本中心的常规技术,囊胚培养和囊胚冷冻保存技术也已经十分成熟,目前我们中心事物囊胚形成率可高达70%,移植一枚囊胚的成功率约为65%,2015年月22%的移植周期是单囊胚移植,2016年单囊胚移植周期约占40%~50%。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条件,给出科学的个体化治疗建议,从而保证患者在舒适安全的状态下,获得一个单胎、活产、足月、健康的IVF婴儿。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韩雪峰
    文章首发于 | 八大处韩雪峰博士

     

     

    线雕提升中小线实现紧致效果,其原理是通过将平滑线、螺旋线等线材埋入皮下浅层脂肪层,炎症刺激生成新的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形成新张力使得皮肤软组织具有紧致提升及改善肤质肤色的作用。

     

    相比大面积提升的长锯齿线,小线短小浅更易操作,且并发症少,不仅作用在全脸,在眶周、口周、下颌缘等精细部位都能发挥其独特优势,近年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本文根据临床操作经验将小线的常见疑问进行汇总,供临床医生参考。

     

    1.小线的适应症都有哪些?

     

    全脸:

     

    整脸紧致提升。针对由于衰老,导致浅层脂肪松弛下垂及韧带松弛引起的全面部轻微的松弛下垂及轻中度脂肪垂坠。

     

    针对“皮肉分离”型松弛皮肤效果佳。皮肉分离一般分为先天型和后天型。

     

    先天型主要由于真皮胶原蛋白天生含量低且疏松,出现皮肤松弛。

     

    后天的主要由于打肉毒素、磨骨等导致肌肉萎缩、骨骼体积减少使得皮肤失去支撑,或者不当的抽脂溶脂对于整体皮下脂肪的损害,出现“皮肉分离”的症状。

     

    而小线通过刺激皮下脂肪内的细微韧带,使之更致密紧致,从而达到紧致肌肤的作用。

     

    局部适应症:

     

    优势适应症:泪沟型眼袋、木偶纹、下颌缘松垂、颈部松弛

     

    对于因皮肤松垂和脂肪膨出堆积造成的上述适应症,使用小线可即刻收紧回缩膨出组织,实现局部紧效果,随着线材的牵拉紧致作用,远期可持续紧致提升松垂组织,改善皱纹凹陷。

     

    其它局部适应症:眉尾、眼角下垂、眉心凹陷、泪沟、法令纹、口角囊袋、颈纹、颏下脂肪松垂等。

     

    2.小线布线的层次及原理?

     

    小线作用在皮下浅层脂肪。植入早期,小线提供物理支撑作用。

     

    植入2-3个月后的中期,小线吸收过程中可以使组织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修复性增加胶原蛋白和毛细血管;

     

    且小线在皮下浅层网状布线,形成密集的强力支撑结构,将松弛的皮下脂肪“微韧带”进行收紧加固,从而达到紧致肌肤的作用。

     

    植入后期,降解材料可以完全分解,降解以后线材周围形成一个新的胶原包裹带,可起到收紧提拉的作用。且皮肤同步变得紧致、细腻、有光泽。

     

     

    3.小线全脸紧致埋线的顺序?

     

    先上后下:从上面部开始到下面部

     

    先外后内:以眉尾向下垂直线为界限,从外侧轮廓移至内侧表情区

     

    4.不同的线型针对的适应症?

     

    小线一般有3种类型:平滑线、螺旋线、螺旋锯齿线

     

    • 平滑线:紧致、皱纹皱褶处、面部色斑、面颊轻微凹陷
    • 螺旋线:针对表情区紧致,针对苹果肌、鼻唇沟、口周等脂肪较厚的位置提升
    • 螺旋锯齿:针对中重度松弛下垂,针对苹果肌、鼻唇沟、下颌缘等需聚拢提升的部位

     

    5.小线埋置的操作要点:

     

    • 捏起或伸平皮肤
    • 破皮要有落空感
    • 走针稍挑起缓慢行
    • 关注手感定层次
    • 保证线体全进皮肤

     

    6.小线全脸紧致提升布线的位置及作用?

     

    小线作用部位:

     

    • 眶外侧增厚区
    • 颧韧带走形区
    • 咬肌皮肤韧带走形区
    • 颈阔肌耳韧带附着区
    • 下颌韧带走形区
    • 上颌韧带面颊侧走形区

     

    埋置数量:每个部位网状埋植6-10根;每侧脸6个部位,单侧脸共36-48根;建议初使用的医生从少量做起

     

    【眶外侧增厚区】是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向外侧的延续,是一个三角形的组织,该结构是外侧的眼轮匝肌筋膜与下面的颞深筋膜之间的纤维融合,该三角形的增厚区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缩小。

     

    该处埋线作用:眶外侧收紧、提升眼角、眉尾。

     

    【颧韧带】颧韧带对维系中面部软组织张力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其起始端位于颧弓偏下或下缘,外侧较内侧更厚、更致密。

     

    该处埋线作用:改善“苹果肌”扁平、中面部松弛,颧袋、颧下凹陷,口角下垂。

     

    【咬肌皮韧带】该韧带的松弛对面部浅层脂肪下垂、下颌缘不清晰有很重要的影响。

     

    该处埋线作用:固定和支持面颊部皮肤。

     

    【颈阔肌耳前韧带】该韧带位于耳前约1.5到3cm左右的区域,是颈阔肌后上缘连于耳附近的一层结蹄组织。

     

    该处埋线作用:提紧颈阔肌,保持弓状后上缘形态。

     

    【下颌韧带】下颌韧带可分为内中外侧分支,起到固定悬吊下颌体部的面颈部皮肤,维持颈颌部的曲线,该韧带和下颌前沟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该处埋线作用:改善下颌缘松弛、赘颊、下颌皱褶、木偶纹。

     

    【颊上颌韧带颊部】该处埋线作用:改善法令纹。

     

    7.小线在局部的布线的位置?

     

    眼周区域2部埋线法:

     

    • 第1步睑部横向平滑线埋线;
    • 第2步泪沟方向平滑线埋线。

     

     

    口周区埋线原则:

     

    鼻唇沟、木偶纹2步埋线法——第1步皱褶最深处进针方向用平滑线埋线填充;

     

    第2步褶皱垂直处用螺旋线进行网状布线聚拢提升。

     

    颈部埋线:用平滑线沿颈纹埋置填充。

     

    8.小线的疗程是多久?

     

    6-8个月/次,PPDO材质的小线是完全可降解的。

     

    线材在体内180天可完全水解被吸收,对周围细胞组织无影响,吸收时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对人体完全无害。

     

    所以一般6-8个月后需要根据求美者改善情况再次治疗。

     

    9.小线常用的联合方式及联合先后顺序?

     

    联合填充类玻尿酸顺序:可同次操作,先埋线后注射;

     

    联合真皮层赋活疗法顺序:可同次操作,先埋线后注射;

     

    联合声光电项目顺序:先使用声光电,一个月之后再埋线注射。

     

    10.小线的疼痛及淤青预防及处理?

     

    术前麻醉:敷麻药膏或者阻滞麻醉+浸润麻醉,术前还可服用止血药(例如云南白药保险子)减少淤青。

     

    麻醉药配方:2%利多卡因10ml+4ml碳酸氢钠注射液+10滴肾上腺素注射液+6ml盐水。

     

    术中:一波埋线,一波拔针,一波按压止血。

     

    术后:冷敷,应用修复产品和面膜;口服抗生素3天,必要时服用止痛药1天。

     

    11.小线的并发症及处理?

     

    感染:操作消毒不彻底或局部隐性炎症引起感染,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或服用抗生素。

     

    线头外露:埋线治疗后初期由于患者过度的表情会导致线头外露,可联系医师用消毒后的镊子取出,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

     

    血肿:埋植层次过深,导致穿刺血管,导致血肿,应及时就医。

     

    面神经损伤:埋植层次过深,损伤神经分支,多数情况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联系医生,但小线埋植层次浅,发生此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

     

    埋植层次过浅:禁止埋植在真皮层,容易造成凸起及增生。如出现尽早将线取出,避免产生增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我是西城区的一名患者,六月份被诊断出患有膜性肾病。之前因为肺慢阻的病史,医生给我开了他克莫司,但由于浓度过高,引起了一系列副作用。8月10日,我在网上向周医生咨询,周医生建议我换成环孢素每天两颗,早晚各一颗,激素6颗醋酸泼尼松。然而,最近的检查结果显示,我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整体指标都大于之前,脚肿也比之前更严重了。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周医生在详细了解我的病情后,首先询问了当地是否可以查环孢素浓度,并要求我提供目前的药物和化验结果。由于我还没有做化验,周医生建议我调整药物剂量,增加环孢素的用量,并添加达格列净和托伐普坦来帮助消肿。同时,周医生也推荐我服用黄芪颗粒来改善低蛋白和乏力症状,并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周医生始终关注我的身体状况,询问是否有感染等其他问题,并根据我的反馈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指导让我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感到安心和支持。

    膜性肾病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膜性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推荐科室 肾内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药物剂量,增加环孢素的用量; 2. 添加达格列净和托伐普坦来帮助消肿; 3. 服用黄芪颗粒来改善低蛋白和乏力症状; 4. 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 5. 定期检查环孢素浓度和尿蛋白定量,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灵芝孢子粉作为一种传统的滋补药材,近年来备受关注。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然而,任何药物或保健品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灵芝孢子粉也不例外。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灵芝孢子粉的副作用以及哪些人群不宜食用。

    1. 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灵芝孢子粉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腹痛、皮肤红疹等症状。如果您有过敏史,建议在服用前咨询医生。

    2. 增加出血风险

    灵芝孢子粉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不适宜以下人群服用:手术前后一周内、正在大出血的病人、以及有出血倾向的人群。

    3. 孕妇不宜食用

    孕妇服用灵芝孢子粉可能会诱发流产,因此建议孕妇避免食用。

    4. 注意辨别真伪

    市面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灵芝孢子粉,长期服用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产品包装和成分。

    5. 瞑眩反应

    部分人群在服用灵芝孢子粉后可能出现瞑眩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这是身体正在排除毒素的表现,通常在几天后自行消失。

    6. 灵芝过敏者不宜食用

    如果您对灵芝过敏,应避免食用灵芝孢子粉。

    7. 灵芝孢子粉的禁忌

    1. 不可与含铅等重金属元素食物同食,如松花蛋等。

    2. 忌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

    3. 与抗生素、西药等药物间隔1小时服用。

    4. 孕妇、儿童、大出血的病人、易过敏者不宜食用。

    总结

    灵芝孢子粉虽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在服用前,请务必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2024年9月4日,20:57:04,邢台市的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主诉肚皮和前胸长了红色硬颗粒,摸起来硬硬的,破皮,不是挠的,不疼不痒,已经持续了10天。医生详细阅读了患者的病情描述,并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经过多次的提问和观察,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银屑病,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医生还提醒患者,银屑病的治疗需要耐心和恒心,建议患者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喝酒、吃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患者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感谢,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理。整个线上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以患者的健康为重,体现了医生优良的品质和职业操守。

  • 我是一名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十年来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复方环磷酰胺、环孢素、激素、来氟米特、雷公藤和他克莫司等药物,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最近,我的蛋白尿又开始复发,医生也说在家维持就好,无法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网上搜索长尾词“多年肾虚能治好吗”,我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得到一些新的治疗建议。然而,我的体验却让我感到失望和心痛。首先,医生回复的速度非常慢,花了五十元只得到两次回复。其次,医生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只是简单地重复了一些肾病的基本常识,连药都没有开。作为一个每天都在与疾病斗争的患者,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我开始怀疑互联网医院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虽然它们提供了便利的线上问诊服务,但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及时的回复,那么这样的服务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真正专业、负责任的医生,帮助我战胜这个病魔。

    不典型膜性肾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不典型膜性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和有家族史的人群。 推荐科室 肾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2. 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 3. 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降低蛋白尿; 4.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他克莫司; 5. 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灵芝孢子油作为一种从灵芝孢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独特的功效更是引人注目。

    灵芝孢子油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灵芝多糖、三萜类灵芝酸、有机锗等,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为人体带来诸多益处。

    首先,灵芝孢子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时双向调节免疫力,护肝作用显著。

    其次,灵芝孢子油中的三萜类灵芝酸具有直接毒杀肿瘤细胞的作用,防止其扩散,直至消灭肿瘤细胞。

    此外,灵芝孢子油还具有以下功效:

    1. 与手术、放化疗结合:促进术后康复,提高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

    2. 软化血管、净化血液: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软化血管、净化血液、消除细胞自由基的作用。

    3.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增进食欲,改善睡眠,镇痛等,延长生命,减轻痛苦,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4. 美容养颜:长期食用灵芝孢子油,对于顽固型雀斑、紫外线晒斑、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淡化的作用,对于皮肤红血丝、皱纹、敏感体质均有良好的辅助改善作用。

    5.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灵芝中的甾醇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6. 调节过敏体质:灵芝中的羊毛甾烷系列化合物具有抑制组织胺的作用,对于过敏和已经形成过敏体质的人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7. 降血压、降血脂:三萜类灵芝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具有降压的作用;抑制人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及体内胆固醇合成,起到降脂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过度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 我今年6月份被确诊为膜性肾病,自那时起,我的生活就被无尽的焦虑和恐惧所笼罩。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病情会不会恶化,是否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治疗过程中,我经历了多次用药调整,包括从他克莫司换成环孢素,但效果并不理想。尿蛋白指标反而升高,血肌酐也在逐渐增高,这让我感到非常绝望。

    在这个时候,我选择了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肾脏专家。我们进行了多次沟通,医生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环孢素浓度需要达到80-120之间才能有效治疗,否则就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也提醒我注意血压和肌酐的变化,避免因治疗不当而导致病情恶化。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增加了环孢素的剂量,并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终于有所改善。尿蛋白指标下降,血肌酐也趋于稳定。虽然还需要继续治疗和观察,但我已经可以感受到希望的存在。

    这次在线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还能连接患者和专业医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对于像我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音。

    膜性肾病就医指南 膜性肾病就医指南 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中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异常者。 推荐科室 肾脏内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来控制病情; 2. 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监测病情变化; 3. 注意血压和肌酐的变化,避免因治疗不当而导致病情恶化; 4. 合理饮食,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 我爸最近总是抱怨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出患有干眼症。医生建议使用眼药水来缓解症状,但我爸对各种药物的名称和用法一窍不通,于是我决定在网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联系到了一位眼科专家。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爸的病史和症状,并推荐了几种眼药水,包括玻璃酸钠滴眼液、复方右旋糖酐70滴眼液、泪然和环孢素等。医生解释说,这些药物都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的症状,特别是环孢素,它可以改善泪液的质量和数量,减少眼睛的干涩感。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爸开始使用这些眼药水,并且逐渐感受到症状的改善。虽然一开始他对网上问诊持怀疑态度,但现在他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便捷的就医方式。

    干眼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干眼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灼热感、异物感、视力模糊、眼红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因长时间使用电脑、空气干燥、年龄增长等原因而加剧。 推荐科室 眼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人工泪液或眼药水来补充泪液; 2.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3.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4. 戴防护眼镜或隐形眼镜时要注意清洁和更换; 5. 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 我在这家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

    我在问诊中向医生咨询了关于环孢素血药浓度的问题,医生很快就给出了专业建议,并要求我停止药物三天后再测量浓度。

    医生还询问了我的体重和用药时间,最终制定了合理的用药方案,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在问诊结束后,医生还提醒我,医生的建议仅为参考,如有需要还需前往医院就诊。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曾经历过三次人工流产手术,分别在2016年、2018年和2022年。每次都在大约6周左右进行。今年刚结婚,意外怀孕了。然而,我的hcg水平增长缓慢,引起了我的担忧。7月27日,我的hcg水平为245,8月4日为3400,8月11日为5800。生殖科医生建议我每天注射肝素并服用环孢素胶囊。8月17日,我的hcg水平上升到11000,但我仍然感到不安。我的例假周期长达40-50天,且月经量减少,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

    在深圳市的一家医院,我进行了免疫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抗核抗体1:80弱阳性,抗心磷脂IgM为63。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抗心磷脂综合症(APS)的迹象。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和反复流产。医生建议我继续用药,并在孕前再次复查抗心磷脂IgM水平。如果有必要,可能需要提前用药来预防血栓形成和流产。

    我很担心这次怀孕的结局,医生说大概率会胎停,但仍有可能正常。医生建议我做药流而不是人流,因为多次人流可能引起宫腔粘连,影响未来的怀孕。医生还提醒我,阴超不能检测宫腔粘连,但月经量减少可能是宫腔粘连的症状。

    抗心磷脂综合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抗心磷脂综合症(APS)的常见症状包括反复流产、血栓形成、皮肤紫癜和神经系统问题。APS主要影响女性,尤其是那些有过反复流产或血栓形成史的女性。 推荐科室 免疫科或生殖科 调理要点 定期复查抗心磷脂IgM水平,了解病情发展。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预防血栓形成。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来降低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 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密切监测,及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 我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直到有一天,我被诊断出患有结缔组织病。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逐渐恶化,尿常规检查显示尿酸、尿素、肌酐都高。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我开始四处寻找治疗方法,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终。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出于无奈,我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给我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按照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虽然治疗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始终坚持下去。现在,我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结缔组织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疲劳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科室 风湿免疫科 调理要点 1. 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2.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5. 合理饮食,增强体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