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抗淋巴癌的中药

抗淋巴癌的中药
发表人:曾沣

对于淋巴癌,咱们需要辨证论治,只有辨证论治,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从中医角度讲,淋巴癌可以分为肝郁气滞型,气血不足型两种证型。下面咱们就简单的论述一下吧。

肝郁气滞型的淋巴癌患者,平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容易着急上火,或者有轻微的焦虑症,舌质比较暗,苔薄黄,脉象弦。咱们中药调理以疏肝理气解郁为治则。中药包括:

  • 北柴胡
  • 香附
  • 郁金
  • 白芍
  • 当归
  • 黄芩
  • 黄连
  • 炒栀子
  • 白花蛇舌草
  • 半枝莲
  • 枳壳
  • 乌药
  • 川芎
  • 生姜
  • 炙甘草
  • 大枣

服药期间尽量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

气血不足型的淋巴癌患者,平时就有气血亏虚的症状,比如面色苍白,不红润,容易气短,乏力,舌质淡,少苔,脉象细弱。咱们中药调理以补气养血为治则。中药包括:

  • 生黄芪
  • 当归
  • 赤芍
  • 防风
  • 炒白术
  • 白芍
  • 鸡血藤
  • 阿胶
  • 龟板
  • 鳖甲
  • 石菖蒲
  • 白芷
  • 柏子仁
  • 生姜
  • 大枣
  • 炙甘草
  • 白花蛇舌草
  • 半枝莲

服药期间尽量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尽量不要熬夜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淋巴管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恶性淋巴瘤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本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细胞来源或同一细胞来源的各个亚型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扩散及转移方式等)、临床表现、对治疗的反应以及预后都有很大差别。本病对化疗、放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都很敏感。对于分期早、病理分型恶性低的患者,可以治愈;分期晚、病理分型恶性高的患者,一般预后不佳,生存期较短。
推荐科普文章
  •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淋巴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医学名词。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严重的恶性肿瘤会威胁人类的生命。


    恶性淋巴瘤严重威胁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专家认为淋巴瘤的形成跟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以及自身免疫病等因素有关。由于受到恶性淋巴瘤的长期折磨,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身体消瘦等情况。患者的体质愈加虚弱的同时,癌细胞的大范围转移,引起其他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恶性淋巴瘤的危害极大。

     


    中医认为淋巴瘤是由于寒痰凝滞、毒陷阴分、寒凝气滞或风热血燥引起的。淋巴瘤的中医治疗强调温阳开结,同时要保护胃气。中药对患者的毒副作用较小,因此采用中药治疗淋巴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推荐几个治疗淋巴瘤的中药方剂


    方剂一

     

    党参12克,焦白术9克,全当归9克,炒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蛇舌草30克,蛇六谷30克,蛇莓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黄药子12克。水煎服。此方具有益气养血,化痰散结,解毒软坚的功效。

     

    方剂二

     

     

    丹参24克,血竭花9克,川芎9克,莪术15克,地鳖虫9克,蜈蚣9克,赤芍12克,鳖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乌骨藤40克。水煎服。此方具有益活血破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方剂三

     

    黄芪、太子参、白术各15克,大枣6颗,当归、生地、麦冬、枸杞个10克,阿胶15克,牛膝12克、补骨脂15克。水煎服。此方具有温化阴凝,软坚化痰,补益气血的功效。


    以上就是治疗淋巴瘤的中药。中药调理不仅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能够全方面地进行治疗。中药调理的见效相对来说比较缓慢,患者要有耐心和恒心。淋巴瘤患者通过中药的调理,能够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 报道显示,在194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后的2年内,患者开始出现对青霉素的耐药,自那时起,众多抗生素都出现了耐药性。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管理, 预计到2050年将有近1000万死亡是由于耐药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癌症患者的诊疗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感染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他们依赖有效的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癌症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会增加败血症发生率、败血症相关死亡率和败血症相关诊疗费用。英国最近的一项研究称,46%的肿瘤科医生担心,由于耐药性感染的出现,化疗将变得困难。

     

    2021年9月21日,著名肿瘤学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508.702)刊登了一篇文章,着重介绍了 抗生素耐药的ESKAPE病原体感染的管理和预防策略(ESKAPE是由数个细菌名称的首字母组成,包括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

     

    抗生素耐药与癌症患者的结局

    抗生素耐药对癌症患者有不利影响,因为癌症患者依赖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随着现代癌症诊疗策略的成功,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使得这些患者容易受到感染。Teillant等人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 在化疗后感染中,26.8%的病原体对处方中的标准预防性抗生素方案存在耐药性

     

    多项研究表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癌症患者的结局有广泛影响。Bodro等研究者报告说,与其他细菌病原体相比,耐抗生素的ESKAPE病原体感染的癌症患者,其菌血症(25% vs 9.7%)、转移性感染(8% vs 4%)和早期病死率(23% vs 11%)显著增加。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 患者的合并症、先前的抗生素治疗、有导尿管和尿路感染源

     

    在109名接受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分析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的30天总生存率。在由耐多药细菌(MDR)引起的感染患者中,生存率明显低于非MDR引起的感染患者。最近的许多研究支持 抗生素耐药与恶性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不良结局存在相关性。在一家儿童三级医院开展的研究显示,2010年到2014年,在有血液恶性肿瘤且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儿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相比碳青霉烯类敏感性感染,前者的菌血症持续时间更长(3.8天vs 1.7天)、入住ICU风险更高(44.4% vs 10.1%)、死亡率更高(33% vs 5.8%)。

     

    预防抗生素耐药的策略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是预防癌症患者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感染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做法。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出现发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癌症患者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死亡率可高达11%,在严重败血症情况下可高达50%。

     

    根据一些研究的结果, 预防性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减少发热、潜在感染、住院率和总死亡率。但这些益处必须与以下情况相平衡:接受长期抗生素的癌症患者有可能发生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既往使用过抗生素已被认为是一些癌症患者发生抗生素耐药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肿瘤学领域, 对一些癌症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预防的总体使用策略或持续时间仍然存在争议,因为一些研究显示,其并未能降低总体死亡率,并增加了耐药感染的发生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发生,为癌症患者或手术患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机会。美国癌症协会和NCCN为防止癌症患者感染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包括教育患者和护理人员学习良好的日常实践,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或早期发现感染。

     

    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认识到抗生素耐药性存在着地域差异。对抗生素的耐药经常起源于一个地区,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例如,1987年在欧洲发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0年内,它已经占据美国住院患者中血液感染相关肠球菌的25%以上。Arcilla等人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847名来自荷兰的旅行者中,有34.3%的人在国际旅行期间感染了ESBL肠杆菌,并有在家庭中传播的例子。

     

    抗生素治疗所需的持续时间并不明确,在肿瘤学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导致抗生素疗程过长,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使用存在差异。应进行全面研究,制定明确的指南,确定抗生素的最佳使用时间,从而减少抗生素在肿瘤科的过度使用。例如,万古霉素就已被证明是不合适的经验性抗生物治疗处方。

     

    美国传染病协会发布的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指南指出, 不建议将万古霉素作为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初始抗生素治疗方案。此外,这些指南还强调了在没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情况下停用万古霉素的重要性。

     

    当患者病情稳定或确定了致病菌后,应考虑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或停止使用。在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中,早期停止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新出现的数据表明, 继续使用经验性抗生素直到中性粒细胞计数完全恢复是不必要的。在患有癌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风险患者中,抗生素降级和停药策略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管理

    抗生素管理是指以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最佳临床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小毒性,且对后续耐药性的影响最小。

     

    抗生素管理对癌症患者和/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尤为重要,这些人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接受多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这些患者最有可能从抗生素管理中受益,因为既往使用过抗生素是发生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如上所述,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癌症患者比抗生素敏感性感染的患者预后更差。Rosa等人评估了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抗生素管理相关的患者结局,特别是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死亡率。研究表明, 坚持抗生素管理与患者死亡率降低存在相关性。然而,根据Pillinger等人在2020年发表的综述,癌症患者群体经常被排除在抗生素管理的研究之外,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不同管理策略对这一患者群体的广泛影响。

     

    参考文献:

    CA Cancer J Clin. 2021 Sep 21. doi: 10.3322/caac.21697.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人们对抗生素的信念赋予医生独特的权力,对于有侵犯性的细菌感染的危险,抗生素是极其重要的治疗。

     

    但是抗生素绝非万灵药,它的许多副作用和疾病的症状相似,任何过高估计抗生素的利益和危险,都将导致过度使用。

     

     

    然而,不少医生并不知道,滥用抗生素可能造成的后果,甚至促使感染复发,而且以难以治疗耐药性细菌的形式出现,病人和医生也不了解这种趋级细菌引起的感染,正是先前使用抗生素所结下的苦果。

     

    抗生素并非安全

     

    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治病的良药能伤害或致人死命,即使通过临床试验的药物,有时也并不安全,只有在药物上市大范围使用后,才知道它是否危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但有时候情况也难以判断对错,一般的医生认为多数病人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例如,咽喉炎无需用青霉素,但其中如有病人是链球菌引起,漏用抗生素,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因此有理由认为治疗的危险将大于预期的利益。

     

    那么,医院还为何使用抗生素?

     

    第一,是病人希望或要求使用抗生素,也很难说服病人,既然是感染为何不使用抗生素?

     

    第二,医生也考虑门诊病人不能随时观察,怕有意外。

     

    第三,如病人得到某种治疗,即使症状未好转,一般也不会再找医生,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和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西方,抗生素属于处方用药,多数医生也很难抵御来自病人或家属的压力,医生虽有良好的愿望,但事与愿违。

     

    医生可能会想,即使抗生素不起作用,至少是无害的,为了提高疗效,甚至给予更大剂量和更长时间。

     

    真的有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中成药吗?

     

    中药一直是我国经典文化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体现,中药之间的组成配伍能够治疗疾病,而哪些中成药可以用来代替抗生素呢?

     

    治疗感冒类的药物

     

    1. 银翘解毒片,具有清热解表,疏风退热的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有恶寒发热,四肢酸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2.羚翘解毒片,具有疏风散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发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等。

     

    3.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用药简单效果显著,主治风热感冒引发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等。


    清火泻火类的药物

     

    1. 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气,散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内热火盛引发的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大便干燥,小便色黄。

     

    2. 牛黄解毒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火热内盛引发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类药物

     

    1. 板蓝根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2. 抗病毒口服液,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流感。

     

    医生提醒:不要滥用抗生素,即使中成药,也需要遵照医嘱用药。

  •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根据病理、临床特点以及预后转归等将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类。

     

    霍奇金病

     

    放疗效果较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为佳,照射方法以“斗篷式”或倒“Y”式照射野应用较多。一般4周内给予组织量约4000cGy,治疗时重要器官给予保护,皮肤反应轻,可出现骨髓抑制。

     


    对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其类型,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其症状表现会不同,而其治疗方式上同样是如此,目前来说,最常见的就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但在确定其类型的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患者实行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对于结内恶性淋巴瘤患者,手术主要用于活检行病理或用于分期性剖腹探查术。对于原发于脑、脊髓、眼眶、唾液腺、甲状腺、肺、肝、脾等处的结外恶性淋巴瘤常先作手术切除,再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原发于肾脏、膀胱、睾丸、卵巢、子宫、皮肤、乳腺等处的恶性淋巴瘤宜早期手术切除,术后再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二、化学治疗


    极大多数采用联合化疗,要争取首次治疗即获得完全缓解,为长期无病存活创造有利条件。


    三、放射治疗


    (1)霍奇金病

     

    放疗效果较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为佳,照射方法以“斗篷式”或倒“Y”式照射野应用较多。一般4周内给予组织量约4000cGy,治疗时重要器官给予保护,皮肤反应轻,可出现骨髓抑制。


    (2)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及网状细胞肉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放疗也敏感,但复发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原发病灶如在扁桃体、鼻咽部或原发于骨骼的组织细胞型,局部放疗后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长期缓解。


    四、细胞免疫治疗


    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更能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

     


    五、自体骨髓移植


    对5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放、化疗的联合治疗,结合异基因或自体骨髓移植,可望取得较长缓解期和无病存活期。目前国内外研究自身骨髓移植对弥漫性、进展性淋巴瘤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40%~50%以上获得肿瘤负荷缩小,18%~25%复发病例被治愈。自身骨髓移植尚存在自身骨髓体外净化问题需要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恶性淋巴瘤具有复发的特点,并且根据其伤害性来说,其复发率比较高,一般来说能够达到1/3左右,这不仅仅是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淋巴瘤的类型,主要就是指惰性淋巴瘤。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淋巴瘤基本无法彻底根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年近半百的王叔叔,最近身体感觉不适,吃完午饭的时候,本来想睡个觉,让下午更有活力,结果,身上感到热,虽然不明显,但是也没法无视,连觉都睡不好。

     

    除此之外,脖子也感到有点肿了,起初王叔叔也不在意,以为是上火了,结果这种症状一直没有消失,吃降火药也没有功效,王叔叔就到医院检查,等王叔叔检查完了之后,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医生确诊为淋巴癌。

     

     

    从这一事例之中,我们可以知道,身体出现的症状,一定要注意,你如果不是医生,就要好好找寻原因,不要妄加推断,否则就会耽误病情治疗。

     

    那么,为什么会得淋巴癌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找寻淋巴癌幕后的四大“凶手”


    1. 物理辐射

     

    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下,低剂量的射线对人体无明显的致癌副作用,而大剂量的辐射对人体则具有肯定的致癌作用。

     

    在原子弹爆炸幸存人群中吸收辐射剂量小于100 厘戈的居民,淋巴瘤的发病率无明显改变,而在广岛吸收辐射剂量超过100厘戈以及在长崎吸收辐射剂量超过200厘戈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临床发现,如果你认为年纪大的发病率高就错了,实际上,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

     

    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要只是以为辐射离你很远,实际上重金属如铀、镭等,如果居住地下方有重金属则对人体损害是潜移默化的。

     

    2. 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引起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不少见,在农村中,我们日常使用的化肥实际上也是会致癌的。

     

    据报道,在频繁接触杀虫剂的人口中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较高。


    实验证明杀虫剂可能通过损害免疫系统而引起恶性淋巴瘤的发生。

     

    这也告诉我们尽量少让化学药物接触我们的身体,更不能被吸入人体,施肥时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做来减少化肥对人体的伤害,种种的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3.免疫因素

     

    恶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之一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监视体内的细胞,当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时,免疫细胞就清除这些癌变突变的细胞,但如果机体有着免疫缺陷,那么发生癌症的几率是普通人的很多倍。

     

    4.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相关有许多方面的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根据报道,家族内患有淋巴癌的人,一级,二级亲属中,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数倍。


    通过细胞遗传学研究,近九成的恶性淋巴瘤都可发现有染色体方面异常,显然这个能够体现出遗传对于淋巴癌的巨大影响,这也让我们更加注意,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此病,那么当身体出现症状时,就不能像王叔叔一样不在乎,不能拖延。

     

    我是一名医生,如果大家有关消化系统的健康疑问,可以私信咨询,希望能用毕生所学帮助更多的人。

  • 鳞状细胞癌也可以简称为鳞癌,早期可呈溃疡,又常继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口,或瘢痕部的溃疡经久不愈而癌变。此疾病可因日光长期暴晒,放射线过量照射,化学物质刺激,遗传因素等等原因引发。


    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常见于面部、头皮、下唇、手背、前臂、阴部等处。尤其是皮肤与粘膜交界处更易发生。初起为暗红色坚硬的疣样小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中央有角质物附着,不易剥离,用力剥后可出血。皮损逐渐扩大,形成坚硬的红色斑块,表面有少许鳞屑,边境清楚,向周围浸润,触之较硬,迅速扩大形成溃疡,溃疡向周围及深部侵犯,可深达肌肉与骨骼,损害互相粘连形成坚硬的肿块,不易移动,溃疡基底部为肉红色,有坏死组织,有脓液、臭味,易出血。溃疡边缘隆起外翻,有明显炎症,自觉疼痛。如发生在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固潮湿与摩擦更易出血,发展更快,可形成菜花状,破坏性大,有明显疼痛,易转移,预后不良。

     


    如何诊断?


    表皮角化,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所组成,不规则地向真皮内浸润,棘细胞呈瘤性增生,呈条索状或巢状细胞团,边缘以基底细胞层,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细胞团内有很多分裂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1.临床表现早期皮损常呈小而硬的淡红色结节,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但常演变为疣状或乳头瘤状,有时表面有鳞屑。
    根据肿瘤发展的快慢,肿瘤中央迟早会发生溃疡,发展迅速的肿瘤直径达到1~2cm大小之前就发生溃疡,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有坏死组织,易出血,溃疡边缘宽而高起呈菜花状,性质坚硬,伴恶臭。发生于口唇的鳞癌90%发生于下唇,常为单个结节溃疡性皮损,较皮肤鳞癌发展迅速,预后差。一般来讲继发于放射性皮炎、焦油性角化病、瘢痕、溃疡、窦道者,其转移远较日光损伤,如日光性角化病为高;发生于口唇、阴茎、女阴者亦易于转移。


    原发性鳞癌少见,早期为一小的丘疹,结节状或呈疣状突起,淡红色,表面粗糙,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多见于头顶部。继发性鳞癌多见,常在原有头皮的慢性溃疡、瘢痕等损害基础上癌变所致。

     


    2.临床分型根据临床形态,通常有两型:


    (1)菜花样(乳头状)型:初起为浸润性小斑块、小结节或溃疡,继而隆起成乳头状以至菜花样,淡红至暗红色,底宽,质硬,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附以鳞屑和结痂,顶部中心区常有钉刺样角质,若将其强行剥离,底部容易出血。此型多见于面部和四肢。


    (2)深在型:初起为淡红色坚硬小结节,表面光滑,有光泽,渐增大,中央呈脐形凹陷,周围有新发结节。结节破溃后,形成火山口样溃疡。边缘坚硬、高起并外翻,溃疡底面高低不平,有污垢坏死组织和恶臭、脓样分泌物,发展较快,向深处浸润,可达肌肉和骨骼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很高,很早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但很少血源转移。预后较差。


    3.病理分类根据国际TNM(tumor,lymphnodemetastasis)分类,鳞癌可分为:


    T肉眼所见原发病灶


    Tis上皮内癌


    T0初发肿瘤


    T1肿瘤最大直径为2cm以下


    T2肿瘤最大直径为2cm以上,5cm以下(浸润至真皮浅层)


    T3肿瘤最大直径为5cm以上(浸润至皮肤深层)


    T4肿瘤侵犯其他组织(软骨、肌肉和骨骼)


    N肉眼所见淋巴结转移


    N0未扪及淋巴结


    N1扪及同侧所属淋巴结


    N2扪及两侧淋巴结,同侧淋巴结固定


    N3扪及两侧淋巴结,对侧淋巴结固定


    M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上述分类中,T1~T4处于N0M0者很少引起死亡。反之,处于N1M1者则预后不良。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病人,病变部位常原有损伤性瘢痕或溃疡。病变质地较硬,呈结节或斑块,边缘隆起,增长较快。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可以诊断。


    1.病史40岁以上患者原有皮损史,如烧伤瘢痕、慢性溃疡、角化病和着色性干皮病等。


    2.临床特征偶或外表正常皮肤上发生质地较硬的结节或斑块,边缘似隆起并向四周扩展、增长迅速,应疑为本病。


    3.组织病理检查见真皮内有分化程度不一的鳞状细胞组织。


    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因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而预防主要针对其可能的诱发病因进行,平时注意避免过度日晒和紫外线、X线照射,及频繁接触砷、沥青等化学物质。对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或黏膜白斑等要积极治疗并定期检查,有助于防止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焦虑和抑郁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主,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的核心;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精神障碍,心情郁闷和兴趣减退是抑郁症的核心。焦虑症和抑郁症如果同时存在,既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又可诊断为焦虑症。区别的关键是看这两种症状是否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状态。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该原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从发病年龄上看,抑郁症可发于任何年龄的人群,而焦虑症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青年,尤以老年人为居多。抑郁症患者对亲人、朋友表现的很冷淡,甚至毫无感情,对以往的爱好兴趣丧失,这是与焦虑症患者的显著区别。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害怕乘坐交通工具等。总之,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是惊恐向上的。

     

    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1)社会功能受损。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 类银屑病和银屑病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其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病程等。

    1.病因:类银屑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而银屑病则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2.症状:类银屑病通常伴有轻度瘙痒,但没有明显的疼痛或关节炎症状。银屑病则可能伴有明显的瘙痒、疼痛和关节炎症状。类银屑病的典型皮损是"母斑-子斑"型,即开始出现一个较大的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斑块(母斑),随后在身体其他部位出现较小的斑块(子斑),呈“圣诞树”样分布。银屑病的典型皮损是红色、厚鳞屑覆盖的斑块。

    3.病程:类银屑病通常是急性发作,持续数周至数个月,然后自行消退。银屑病则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可能持续数年。

    不管是类银屑病还是银屑病,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蛤蚧是壁虎科蛤蚧的干燥体,又称大壁虎,它的外形令人细看恐极,但它却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主要产于广西。蛤蚧的名字来源很有趣,唐代的《新修本草》中记载蛤蚧,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旦暮则鸣,自呼蛤蚧是也”,“旦”指早晨,“暮”指傍晚,大意是说这种动物快接近傍晚时,会自己叫自己的名字。实际上就是说蛤蚧这个动物发出的叫声有“蛤(gě)”这个声音,因此是根据这个动物的叫声而命名的。

     

     

    蛤蚧的药理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蛤蚧具有“补肺气,益精血,定喘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之功效。在中药分类中蛤蚧属于肺肾双补,主要是补肾阳,补肺气,止咳平喘。蛤蚧作为补阳药,可壮阳和治疗不孕不育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也把其作为一个补阳滋补类的补品服用。

     

    在中医理论中,我们人体的呼吸功能其实是由肺和肾共同调节的,蛤蚧虽能够补肺气,但是一般单独的肺气虚不用蛤蚧,而主要针对由于肾阳虚同时又有肺气虚出现的肾不能纳气造成的久咳虚喘,因肺肾同属水上之源,蛤蚧能使肺、肾皆得所养,从而治疗久咳。如 “人参蛤蚧散”中,人参补肺、蛤蚧补肾,对于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就有很好的疗效。那么若为风寒外邪所致咳嗽者(如感冒),或有实热病症者则不宜用。中药用药非常的精准,有最佳的适应症,不应人云亦云盲目服用,因此不可自行随意用药,而应当是在中医师指导下辩证选药。

     

     

    蛤蚧服用方法

     

    中药不仅讲究配伍,也讲究炮制方法,通过配伍和炮制来达到增效减毒的精准疗效。蛤蚧我们一般认为最好是作为丸剂或者散剂来服用,因其质地硬,煎汤效果不好,一般不用来煎水服用。并且蛤蚧属动物药,有腥味,口感不好。食疗可以用来炖肉,也是一味比较好的滋补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一些错误的养生观念造成这些滋补类药物的资源匮乏,导致供不应求,进而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伪劣品,如拿壁虎、红瘰疣螈、红点蛤蚧(背部有明显的小圆形红色斑点)等来冒充蛤蚧,还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参考文献:

    [1] 刘训红,王春根,陈彬.蛤蚧及其伪品的粘度鉴别[J].中药材,1992,15(8):20

    [2] 任仁安.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5.

    [3]邓明鲁.中国动物药资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3.

  •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淋巴细胞就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时,就会形成一种恶性肿瘤,我们称之为淋巴瘤。

    据媒体报道,一位名叫朱姓的妇人因为长期鼻塞不适,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原本以为只是一般的鼻炎,没想到经过检查,竟然确诊为鼻腔内淋巴癌。

    这位患者的症状与大多数鼻炎患者相似,包括经常性鼻塞、嗅觉丧失、头痛、鼻涕倒流,以及痰中带血丝等。特别是鼻塞问题,让她倍感困扰。

    医生表示,由于鼻腔与眼窝、颅底脑部以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相邻,无论是肿瘤本身的扩散侵犯,还是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都必须小心谨慎,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淋巴癌为什么会跑到鼻腔呢?事实上,除了少数器官外,人体全身几乎都有淋巴组织的存在。淋巴瘤作为一种遍布广泛的癌症,虽然不是最常见的肿瘤,但其发病速度却惊人。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高峰前移到20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平均死亡年龄低于45岁。

    别把淋巴瘤当感冒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淋巴结肿大是其主要特征,约占首发病例的60%,多发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坚硬而有弹性,无疼痛感。

    病变也可能出现在淋巴结外组织器官,如吞咽困难、鼻出血、腹痛、腹泻、腹水、肝脾肿大、肝痛、黄疸、咯血、胸水、骨瘤、病理性骨折、中枢神经病变、皮肤溃疡等。

    淋巴瘤的临床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不易察觉。很多时候,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相混淆,导致很多人确诊时已是晚期。

    淋巴瘤大多数情况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所发现,早期往往不痛不痒。到达一定阶段,患者会伴有发烧和体重突减、身形不正常消瘦等症状。如果平时体重变化不大,在饮食等不改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原体重的20%以上,则可能预示着患了淋巴瘤。

    需注意的是,感冒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病情会逐步好转;而淋巴瘤的发烧、盗汗等症状,吃多少感冒药也无法好转,甚至会反复发作。所以,如果一个月内出现两次以上发烧、出汗、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首先应考虑排查淋巴瘤。

    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有望治愈

    虽然很多人将肿瘤与绝症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淋巴瘤并非绝症。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望治愈淋巴瘤。

    世界卫生组织对淋巴瘤分类明确指出,每一种病理类型的淋巴瘤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采取的治疗也不相同。患者必须在全面的检查后,根据病情决定治疗策略。目前,大部分淋巴瘤患者仍然首选化疗。部分患者联合免疫靶向治疗能显著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期。手术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考虑选择。

  • 淋巴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淋巴癌化疗患者至关重要。

    一、饮食原则

    1.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淋巴癌化疗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对抗疾病。高蛋白食物如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可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可促进新陈代谢;高热量食物如坚果、蜂蜜等,可提供能量。

    2. 清淡易消化:化疗期间,患者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豆腐等。

    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应尽量避免。

    二、具体食物推荐

    1. 滋阴清淡食物: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可帮助患者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2.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蛋黄、猪羊鸡等动物肝脏、胡萝卜、莴笋叶、油菜、白薯等,可增强患者免疫力。

    3. 增强免疫力的食物:香菇、蘑菇、大枣、桂圆、莲子、黑木耳、银耳等,可提高患者免疫力。

    4. 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活力的食物:荠菜、黄花菜、甲鱼、薏米仁、慈菇、白萝卜等。

    三、日常保养

    1.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2. 抑制脂肪:控制体重,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3. 保持乐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情绪管理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一位病理和免疫学教授指出,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么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这些习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情绪管理对癌症治疗至关重要。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如焦虑、抑郁等,会削弱免疫系统,影响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情绪管理的建议:

    1. 学会宣泄情绪,如倾诉、哭泣等。

    2.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3. 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康复能力。

    4. 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缓解压力。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均衡等。

    总之,情绪管理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整情绪,提高免疫力,有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因与治疗

    一、病因探秘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SIL)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其与免疫系统失调密切相关。长期慢性乳糜泻、免疫缺陷病、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免疫增生性肠病等都与PSIL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此外,病毒感染也可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一定角色。研究表明,EBV病毒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PSIL绝大多数属于B淋巴细胞来源,部分并发慢性乳糜泻的PSIL可能来自T淋巴细胞。

    二、病理类型与好发部位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分为成人型、儿童型、免疫增生型小肠病和肠病相关型T细胞淋巴瘤四种类型。

    小肠恶性淋巴瘤多起源于小肠黏膜下淋巴滤泡组织,可发生于小肠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最为常见,其次是空肠,十二指肠最少。

    三、病理学特征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息肉型:呈息肉状突入肠腔,易发生肠套叠。

    2. 溃疡型:溃疡位于浸润性肿瘤的中心部位,易发生出血和穿孔。

    3. 动脉瘤型:沿肠壁黏膜下浸润生长,呈动脉瘤样扩张。

    4. 浸润缩窄型:浸润肠壁引起增厚僵硬,肠腔变窄,最后缩窄成很小内径。

    四、治疗与预后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

    早期PSIL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晚期PSIL的预后较差。

  •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局部感染:部分研究表明,局部感染可能与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例如,EB病毒、HIV病毒等感染可能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2.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状态是诱发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常并发恶性淋巴瘤。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等,也可能增加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

    二、发病机制

    1. 组织学分类

    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约占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83%。

    2)霍奇金病:较少见。

    3)其他类型:如NK/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等。

    2. 免疫组化

    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如下:

    1)B细胞型:CD20、CD45RA、CD45RB、CD74和CD79a阳性。

    2)T细胞型:CD3、CD4、CD45RO阳性。

    3)NK/T细胞淋巴瘤:CD56和CD2阳性。

    4)霍奇金病:CD30阳性。

    3. 分子生物学

    部分B细胞型淋巴瘤中可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的重排。部分T细胞型淋巴瘤可检测到TCR基因重排。

  • 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

    一、手术

    手术主要用于诊断,一般采用阴道活检或部分阴道切除术。由于阴道恶性淋巴瘤多为局部侵犯,因此侵犯性手术一般不主张。如果可能,术中会进行盆腔淋巴结取样,以明确分期。

    二、化疗

    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均敏感。对于低度或中度恶性的、局灶(ⅠE期)和FIGOⅠ、Ⅱ期患者,可采用单纯盆腔放疗或结合化疗。而对于中度和高度恶性的NHL、ⅡE期、FIGOⅢ或Ⅳ期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常见的化疗方案包括COP方案、CHOP方案、BACOP和MBACOD方案等。以下是几种常见化疗方案的组成:

    (1)COP方案:环磷酰胺800mg/㎡,静注,第1天及第15天;长春新碱1.4mg/㎡,静注,第1天;泼尼松(强的松)100mg,口服,第1~5天。3周重复一疗程。有效率达80%以上。

    (2)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静滴,第1天;多柔比星(阿霉素)50mg/㎡,静滴,第1天;长春新碱1.4mg/㎡,静注,第1天;泼尼松(强的松)100mg,口服,第1~5天。3周重复1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

    (3)另外,还有BACOP方案(博莱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MBACOD方案(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等。

    三、放疗

    放疗是治疗阴道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局部控制。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化疗联合使用。

    四、预后

    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案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五、预防

    由于原发性阴道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赤峰市的互联网医院,心中满是忐忑。医生***,一位来自肿瘤内科的资深医生,温柔地向我询问了我的病情。

    我向他讲述了我的困扰:脖子和腋下不适,曾经做过乳腺癌筛查,现在又检查出淋巴结肿大。他耐心地听我描述,然后告诉我,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牙周炎有关,需要结合化验和其他检查来进一步判断。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相应的检查。每次与医生的沟通都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的,医生总是那么细心,他会详细询问我的病情,为我提供专业的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了解了超声RADS2类是观察类,不需要穿刺。医生告诉我,一般10mm以上才需要穿刺,我的目前情况可以观察。他还提到了牙周病可以吃一些甲硝唑,随着牙周炎症消退,颈部淋巴结可能会好转。

    在医生的鼓励下,我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他告诉我,他与我的婆婆没有血缘关系,不属于直系亲属,所以,定期检查就行,放松心情。这让我感到很温暖,也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多的信心。

    终于,我收到了淋巴结穿刺的结果。医生告诉我,结果一般5-7个工作日出,这让我感到很安心。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将勇敢面对。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 纵隔囊肿和肿瘤是常见的纵隔病变,虽然它们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鉴别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纵隔病变鉴别诊断方法:

    1. 纵隔淋巴结转移瘤:多继发于肺、胃肠道、肾、睾丸、子宫颈、乳腺等恶性肿瘤,X线表现为中纵隔一侧圆形、卵圆形、分叶或不规则致密阴影,边缘锐利。鉴别要点为有原发瘤病史和其他临床表现。

    2. 胸内甲状腺:多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或腺瘤,良性居多。131I扫描有助于诊断。X线表现为前上纵隔肿物阴影,向上纵隔一侧或双侧突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鉴别要点为甲状腺相关症状和体征。

    3. 恶性淋巴瘤:多为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纵隔侵犯,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闷、胸痛、无力、盗汗等。X线表现为向纵隔一侧或双侧突出肿块阴影,分叶状,多位于中纵隔、前纵隔。鉴别要点为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4. 纵隔淋巴结结核:多见于中青年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乏力、咳嗽、盗汗、低热、食欲减低、体重下降等。X线表现为一侧上纵隔圆形、卵圆形阴影。鉴别要点为结核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5. 纵隔淋巴结炎或肉芽肿:引起纵隔淋巴结肉芽肿的原因很多,如结核、组织胞浆菌病、矽肺等。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头痛、寒战、呼吸不畅等。鉴别要点为原发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 外阴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多见于女性。对于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合理的饮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外阴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食疗方

    1.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如蛋黄、动物肝脏、胡萝卜、莴笋叶、油菜、白薯等。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组织正常结构、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等作用。

    2. 多选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大枣、桂圆、莲子、黑木耳、银耳等。

    3. 选择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荠菜、黄花菜、甲鱼、薏米仁、慈菇、白萝卜等,这些食物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活力,对抗癌有利。

    4. 避免进食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如油煎、炸食品以及芥末、胡椒等。采用少食多餐,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调配,刺激病人的食欲。膳食的烹调方法,宜采用蒸、煮、炖的烹任方法,以利消化吸收。

    二、适宜食物

    1. 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穿山甲、蟾蜍、田鸡、芋艿。

    2. 淋巴结肿大宜吃荸荠、芋艿、核桃、荔枝、黄颡鱼、田螺、羊肚、猫肉、牡蛎。

    3. 发热宜吃豆腐渣、无花果、大麦、绿豆、苦瓜、节瓜、菱、水蛇。

    4. 盗汗宜吃猪心、羊肚、燕麦、高粱、豆腐皮。

    三、不适宜食物

    1. 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 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 忌公鸡、猪头肉等发物。

    5. 忌海鲜。

  • 淋巴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生物治疗的应用,使得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副主任张军一教授表示,相对于其他实体肿瘤,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较好,生物化疗的应用使得弥漫大B型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60%以上。

    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淋巴瘤的分型已达到近100种,通过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等技术,可以对淋巴瘤进行精确的分型和诊断。

    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分子单抗类药物、细胞因子、体细胞治疗等。其中,美罗华作为针对B细胞CD20分子的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B细胞淋巴瘤的国际公认标准治疗方法。

    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通过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在体外培养和激活后,再回输到人体,可以杀灭癌细胞和突变细胞,预防肿瘤复发。

    除了传统的生物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近年来,新的生物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如PD-1/PDL-1抗体、CART细胞治疗等,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张军一教授强调,淋巴瘤患者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并在治疗后坚持随访和巩固治疗,以保持长期缓解。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