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在糖尿病整个基本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持血糖平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学会这4个方法。
1. 学会管理糖尿病的方法
每位糖尿病病人均应接受全面糖尿病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学会测定尿糖或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掌握医学营养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使用降血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
2. 坚持医学营养治疗
总的原则是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理想体重的估算公式为:理想体重(kg) =身高(cm) -105。
总的要求:少油少盐,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具体饮食如下:
1.保证主食的摄入,主食有米饭、面条、玉米、馒头、烙饼、小米、土豆、红薯、芋头、山药、藕等,成年病人每日主食摄入量为6两左右,约2个拳头大小就差不多了,而且要粗细搭配,干稀搭配。早中晚三餐具体分配比例为2:3:1。
2.蛋白质每天摄入约为成人1掌心大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肉类、蛋、奶、豆制品。
3.蔬菜:每天1~2捧,大约有500 克。绿叶菜类为主,包括白菜、油菜、卷心菜、菠菜、苋菜、茼蒿等。
3. 坚持运动治疗
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久坐时应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短暂的身体活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调整饮食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近期频繁发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心、脑、眼、肾等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依照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最好采用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进行。
4.病情监测
包括血糖监测和并发症的监测。
血糖监测基本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建议糖尿病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开始治疗时每3个月检测1次,血糖达标后每年也应至少监测2次。也可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来评价近2~3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测量血压;每年至少1次全面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眼底等情况,尽早给予相应处理。
糖尿病患者学好糖尿病相关知识,管理好饮食和运动,做好病情监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一定能管理好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可怕吗?既可怕又不可怕。
经常在后台看到糖尿病友留言说,科技这么发达,为啥就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技术呢?
其实糖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跟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太少有关,如果清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等相关的知识,一般就能了解其中的缘由,了解治愈糖尿病的难度,了解并发症的可怕。
大部分的糖尿病友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何谓慢性病?通俗点说,就是长期患有而且很不容易治愈的疾病,比如我们很熟悉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终身调理的疾病。
虽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害也很大,但跟糖尿病相比,似乎就显得没有“突出”了。
糖尿病可怕吗?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它基本不会像癌症一样,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生命就只剩下了倒计时。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胰岛功能受损,身体存在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变差,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正常人因为胰岛功能正常,血糖总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受损,与正常人相比,很可能会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等等血糖波动大的情况。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血糖,对于身体的伤害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那么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各种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重时可以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致残!
目前已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一百多种!对心脏、脑部、眼部、肾脏、脚部和身体其它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等。
所以可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论您是否已经确诊糖尿病,都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防治糖尿病的。
预防糖尿病,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
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不用多说,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平日要避免久坐不动,要控制体重,每周至少坚持5次左右的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走路、慢跑、打球等等都是可以的,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好。
保持精神愉悦,现在的人压力大,加班也多,难免会比较浮躁郁闷,要学会劳逸结合,多给自己找一点小乐趣,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身体也是很有益处的。
建议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年最少监测2-3次血糖。对于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肥胖、久坐不动等等人群,也可以定期监测一下血糖。
总之,健康正常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也可以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到来时间。
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那么,糖尿病就是很可怕的一种疾病,它会引起多种急性、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身心的伤害。
大多数中药就是靠“苦”治病的……尤其是一些去“火”的中药。
中药大多数是苦的,但并不是所有中药都是苦的,他有五味:酸,苦,甘,辛,咸。 即使如此,因为中医病证很复杂,很难保证一付汤药中用不到苦味的药,只要有苦味药,就表现为苦味。中药能否加糖服用?有的中药可以加糖服用,有的则不行。
补益药多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清热药多味苦,糖浆剂除外。成人对于苦口中药的依从性较好,即使苦也一口喝下了事。所以想要中药加糖,掩盖中药苦味,多数是针对儿童。
糖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常见的红糖、冰糖、蔗糖等,了解他们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就比较容易知道喝中药加糖的对与错了。
糖的性味归经
红糖,性温味甘,归脾经,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的功效,但糖尿病、痰湿者、肥胖者忌服用。
白砂糖(蔗糖),性平味甘,归脾经,具有润肺,生津的功效,但糖尿病、肥胖者、痰湿者不宜使用。
冰糖,性平味甘,偏于凉性,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但糖尿病者、肥胖者、痰湿者不宜使用。
小结
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使用中药治疗时,均不能加糖,任何糖或者含糖的食物都不可以,蜂蜜也不可以,这也算是常识。
有痰湿者,或者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也不宜加糖服食中药。红糖含铁钙等元素较多,很容易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从而影响药效。另外,有报道称,中药与糖一起饮,会抑制药物的吸收速率,使药效发挥延迟。
考虑药性方面
冰糖作为偏凉性的药,红糖作为偏温性的药,是不建议与与其药性相左的中药一起使用的。蔗糖的药性较平,一般不会影响药物药性。像制成中成药的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益母草颗粒,银黄颗粒、蒲公英颗粒、柴黄清热颗粒,小青龙颗粒等均分含蔗糖和不含蔗糖,普通人用药品辅料中是含蔗糖的。但要说中药汤剂中改加多少糖合适,目前尚无科学定论。
怎么才能让中药喝起来不那么苦呢?
1、控制饮药温度,喝中药,一般要求温服。我们的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较为敏感,所以如果中药熬制后立即饮用,温度太高就会觉得更苦些,若中药饮用温度控制在35℃-37℃之间,则温热适宜。因为这个温度区间,人体对苦味的味觉是最不敏感的。
2、吞咽有讲究,研究表明,味蕾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根部,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一般喝一大口中药迅速上扬下颌即可,自然咽下,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3、喝药速度,中药在口中存留的时间越长,越感觉苦得难受,所以喝中药时,不要“流连忘返”,动作麻利干净利索,这样苦只是暂时的。
4、服药后喝杯温开水,服药后喝适量的温开水,即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5、若有必要,可与中医师沟通是否可酌情配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9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可能每10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病人,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社会负担。尤其是目前糖尿病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十分低下,这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出现,进而带来更加沉重的社会负担。
因此,笔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糖尿病的治疗,以帮助广大糖尿病病人更好的管理血糖。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我们强调“五驾马车”的治疗原则。
第一大原则就是教育,糖尿病病人需要了解什么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性。
糖尿病首先它是不能被治愈的,但是如果你控制血糖平稳,你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可能短期内并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可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我们说治疗糖尿病就是控制好血糖,而一旦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那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糖尿病,积极治疗糖尿病。
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很早就发现血糖高,最初的糖尿病,血糖往往并不很高,因此很多病人并没有重视,也没有治疗,等到几年后血糖高了来住院治疗,有些病人往往已经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我们说糖尿病病人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有些刚刚发现血糖高的病人往往住院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后血糖可以维持正常水平一段时间,甚至不用吃药。
第二大原则就是饮食治疗,控制饮食是最基本的治疗,这是血糖平稳的基础。
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那么不论是使用药物还是胰岛素,血糖都不可能控制平稳。糖尿病病人强调定时、定量,也就是说每顿饭主食的量得固定,不能忽多忽少,也不能随意加餐。除此之外,重点的原则就是少吃含糖高的、油腻的食物,尽量吃清淡的,干的食物。
第三大原则就是运动,适度的运动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辅助改善血糖、减轻体重和情绪等。
第四大原则就是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好血糖的话,那么一定尽早就医,适当选用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关于这部分就要遵医嘱进行,不能随意的停用药物和胰岛素,但是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谈到第五个原则了。
第五个原则就是病情监测,最基本就是血糖监测。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将血糖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因此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需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和胰岛素的剂量。另外,我们还需要监测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综合措施之一,与运动治疗并称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性治疗。
作为医务工作者,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存在迷惑或误区,现总结如下,希望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对控制饮食认识不足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尽管医生谆谆告诫,患者早期就诊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血糖高也不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医生您看,我现在能吃能干的,少吃少喝太亏了。”
这类年轻患者真的是拿着青春赌明天,易诱发并发症,往往进展速度很快,有些人不用3~5年就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也进展得很快,完全失明者临床并不鲜见。
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缺乏,外周葡萄糖利用障碍,血糖升高。
如果糖尿病患者想饱饱地吃一顿饭,因为胰岛素的量有限,多吃的饭只能从体内以尿糖的形式流出,且血管内升高的血糖浓度又对血管内皮造成了损害,久而久之,体内所有血管组织的脏器就会发生病变。
因此,对于早期胰岛尚有一定代偿功能的患者而言,控制饮食是为了保护尚有的部分胰岛功能。
把握不好主食的量
由于糖尿病饮食是一种与重量有关的饮食,吃多吃少关系着给疲劳的胰岛带来多大的负担,吃多了,血糖难以正常,吃得太少会发生低血糖。
因此,掌握食物的重量对于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主食在传统意义上,是指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常见的主食有大米、面粉类(如面条、饺子等)、玉米、小米等。医生经常告诉患者,每日100克主食就可以了。
许多患者(尤其是农村的患者)把握不好100克饭的量。比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告诉医生,他听说水饺的血糖生成指数低,经常吃水饺,每顿才吃一平碗,餐后血糖却控制不好。
医生问他,一平碗能有几个水饺,他说15~16个吧。医生说,你可能吃多了。糖尿病患者可以将水饺店及家里自己包的水饺用电子秤称一下,对比后会发现,去了饺子皮,大约7~8个水饺就差不多100克了。
将外面的包子去掉包子皮后发现,大多数包子馅与饺子馅一样,占自身重量的1/3。当然,每个饺子大小不一,饺子皮的厚薄不一,这只是大致参考。
建议糖友们买一个电子秤,将自己经常吃的主食称重计量,以控制好饮食量。如此操作,久而久之,规律用药,配合适量运动,血糖就平稳了。大米和白面做熟之后,因为饱含了一定的水分,重量肯定会有所增加,一般主食经过处理做熟之后,熟重和生重之间的差别是1.5倍。
营养师所说的100克是指干重,做成水饺或者烫面饼,一般以140克计算,馒头以150克计算;至于米饭,水分不同,可能差别较大,建议糖尿病患者做米饭时可以先称重一下干大米的量,然后根据习惯做法,算算自己做成了多少克米饭,换算一下。久而久之,对自己应该吃多少主食就有把握了。
不敢吃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水果。其实,血糖平稳时,在两餐之间适量加餐水果是完全可以的。
1个150克红富士苹果的含糖量在15%~20%之间,也就是25克左右的糖分,餐后3小时加餐适量水果是完全可以的。糖友可以吃完50~100克水果后测量一下餐后血糖。
不敢喝稀饭
有的糖尿病患者喝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或米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因此,许多患者不敢喝稀饭。
其实,可以在做稀饭或米粥的时候多放一些豆类等杂粮(如红小豆、绿豆、芸豆或豌豆),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少吃或不吃主食
将高蛋白类食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主食可以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也是最经济的人体营养来源,少吃或不吃主食,过多摄入蛋白质类食物,可能导致摄入的蛋白质超标,加重肾脏负担,而总能量却不够,导致能量利用出现问题,以至于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国际营养协会对成年健康个体的蛋白质推荐量为0.8克/千克/天。蛋白质不仅
可帮助替换和形成新的组织,在血液和细胞中运输氧气和营养,调节水和酸的平衡,而且还是产生抗体所必需的物质。
然而,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消耗过量,会导致心脏疾病、卒中、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提倡吃动平衡,合理用药,维持健康的体重。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杂粮类,最简单的办法是一餐食用拳头大小的米饭,粗粮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常吃鱼、禽类,蛋奶天天有,肉类选瘦肉且一天大约掌心大的量。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做好自我管理。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措施,《黄帝内经》中说人要“饮食有节”,医生们说的“饮食六七分饱”的原因也在于此。
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同时注意不仅食物种类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水平,进食习惯也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糖尿病患者可坚持少食多餐,按需分餐,定时定量进餐。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抗拒使用降糖药治疗。问其原因,都说一旦用了降糖药,就必须终身使用停不了,就好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笔者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误区之一。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的确需要终身治疗,但并不代表需要终身用药。上周,内分泌科门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停用了降糖药。
这名患者林某,今年47岁,1年前体检时被查出患了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高达23mmol/L。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连医生也吓坏了,幸亏发现及时,不然什么时候发生意外都说不定。林某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这1年里开始了包括服用降糖药物在内的降糖治疗。就在上周,在连续多次复查血糖都达标的情况下,医生建议林某把降糖药停了。林某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4个方法降血糖,不亚于降糖药的功效
1. 控制饮食
由于日常从事体力工作的缘故,林某在发现糖尿病之前饭量相当大,几乎每顿都要吃三两饭,而且特别喜欢喝粥。医生告诉他,首先要在饮食方面做出改变,例如食物宜粗不宜细,饮食宜少不宜多。具体来说首先是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就是以荞麦、玉米、红薯和芋头等粗粮来代替米饭、面包等细粮,而米粥由于经过熬制更容易被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也会上升过快,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同时在饮食量上也要控制,可以升高血糖的主食如米饭,最好不要超过二两,而可以多吃蔬菜来增加饱腹感。
2. 增加运动量
林某工作之余特地坚持每天锻炼,通过持续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组织动员起来,哪怕只是轻运动的散步,都能够在消耗热量的同时,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增加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提高身体里分泌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研究显示,肥胖者降低5%的体重,可以降低70%的糖尿病发病率,所以控制体重也是有效降低血糖的方法之一。
3.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林某以前很少吃蔬菜水果,生病后开始注意多吃新鲜蔬果了。通过改善饮食,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其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血管硬化,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什么食物维生素含量丰富?其实就是蔬菜水果类食物,适当增加蔬菜的摄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有限度地添加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
4. 多喝水
平常应多喝水,这里说的水是指白开水或者纯净水,而不是饮料或者酒精。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中糖分,同时多喝水多排尿也可以使糖分从尿中多排出,从而可以降低血糖,所以每天最好摄入1.5-2L水,但这个方法不适合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有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如果你也不想吃药,可以坚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或许能够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没有糖尿病,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保持健康。
人们总是对糖尿病只闻其名不见其病,其实糖尿病是一个总称,它还分有四大类型,每种类型的病因和治疗都有很多的差别,所以首先要了解了这几种糖尿病的分类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辨别与预防。
1型糖尿病源自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抗体的辨别发生了紊乱,分不清敌我,开始无差别的攻击体内的细胞,其中就包括了胰脏细胞,胰脏细胞正好是控制和产生胰岛素的重要细胞,最后导致了胰岛素分泌大量减少以及无法分泌的情况。
1型糖尿病的患病年龄相对于比较低,在三十岁以下一般居多,为什么导致年纪轻轻就有这个疾病呢,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子两者的互相作用,从而不幸患病。病患人数相对较少(约占总病患人口5%以下),这类的患者看上去弱不禁风,体型消瘦,之前胖胖的人突然瘦了很多,尿液变得异常多,常感到口干舌燥,等等明显的症状,这类情况就需要长期的从体外注射胰岛素加以控制。
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百分之90甚至更多的患者是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往往是后知后觉,前期并没有明显的不适和症状,通常是长期患病导致身体变化,或产生糖尿病并发症时,才惊觉被糖尿病缠身。
此类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患者通常大于40岁,且经常有肥胖的外在特徵。
2型糖尿病患者多半是因为自己的作息和生活不规律,饮食太偏激等原因,身体的机能发生了变化,迫使身体对胰岛素的产生出现了抑制的作用,自然的胰岛素分泌量变得非常低。为了能正常的维持胰岛素,除了体外注射或服用药物外,也必须要改变生活习惯。
大概有百分之5的妇女在怀上孩子以后,出现了暂时性的糖尿病症状,原因是在怀孕时身体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体内荷尔蒙也会随之变动,迫使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抗拒,但这样的情况再生产完之后会慢慢消失。
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妊娠期间没有重视,不及时的治疗,最后可能会影响到胎儿,使胎儿出现高血糖的状态,提高胎儿先天畸形、死胎、巨婴症的机率。曾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有15%至50%在未来会患2型糖尿病,如果曾在怀孕时罹患妊娠糖尿病,应在产后定时检测血糖。
还有少数的一部分是因为其他的内分泌疾病引起,这里就不细说因为非常的少。
糖尿病作为我们现在慢病的代表之一,变得非常的高发和普遍。不仅是老年人才会患上糖尿病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平常的多见疾病。并且糖尿病的危害并不只是自身身体健康的危险信号,另一方面这个病带有遗传的因素,可能会让下一代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一般来说,只是因为糖尿病这个体质是一个会遗传的体质,若是父母或是爷爷奶奶患有糖尿病,在子女的身上也就很容易患病。
糖尿病不仅仅只是遗传因素的影响,绝大一个条件还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过度的肥胖和长期高油脂的饮食、不爱运动、心情长期受压等都会导致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还可能缠生其他并发症,当身体出现三个变化,就要当心了:
变化一、腿脚发麻——足病
一直处在高血糖的人群,身体的神经和血管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腿部的神经末梢会发生病变,发疼和溃烂,这就是所谓的糖尿病病。
脚趾也会发热发麻,脚上经常出汗,脚趾的颜色变白,皮肤干裂粗糙。
变化二、蛋白尿——肾病
糖尿病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若是患者出现了在尿液里很多泡沫,还不会散去的现象,这就属于蛋白尿,身上的脚和眼睑可能就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这是肾部恶化的表现,也可能是肾衰竭的前兆,要注意对身体做一个检查。
变化三、视力模糊——眼病
血糖一直升高,血糖导致眼部的血管也会被影响,出现改变,影响视网膜。导致出现糖尿病眼病,持续这样的现象或许还会引起失明。
降血糖有方法,中医10个小妙招,帮你远离糖尿病,减少疾病压力
控制碳水的摄入
在美国的大研究课题里,糖尿病跟日常的饮食中大量的碳水有着关系,日常饮食中若是控制碳水的摄入会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并且根据控制的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吃素食
哈佛大学有研究,吃素食,里面的膳食纤维很多,升高血糖的物质较少。可以帮助减少2型糖尿病的危害风险。
吃麸质食品
麸质的食物就是杂粮谷物这样含有麸皮的食品,麸质就是谷蛋白,经常吃这类食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在稳定的范围之内,预防糖尿病的侵袭。
改变烹饪方式
用蒸煮的方式代替煎炒和油炸,可以帮助充分发挥食物的营养,增进人体的吸收,并且对于胰岛素抵抗的人群来说,可以改善和提高这类人群的胰岛素接受度。
少吃外卖
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饮食上吃外卖或者外食的占比比较多。在自己家吃饭更容易减少患上糖尿病的概率,还能限制摄入的加工类食品。
间歇式高强度训练
英国有研究,发现没有处在肥胖疾病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更低。因此要不断的坚持运动,既能锻炼肌肉还能帮助改善血糖,防止身上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减肥
维持正常的体重可以帮助减少患上疾病的概率,并且防止其他并发症的现象,因此要学会早早控制体重。
维持心率
心率太快的话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正常保持平稳和较低的心率。
重视肠道调理
把肠道的菌群平衡好,重视肠道功能对身体的重要作用。若是不好好保护肠道,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的肠道疾病,出现病上加病的现象。
喝咖啡
适当的喝咖啡可以帮助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为咖啡中含有很多的活性物质,更能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日常做好降低血糖的工作,防治身上的糖尿病现象,维持正常健康的良好习惯,常吃蔬菜像胡萝卜、苦瓜这类食物维持血糖,避免糖尿病给我们的生活加重负担。
“我平时很注意养生,不吸烟不喝酒,也几乎不熬夜,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有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平时明明身体很健康,也很注意生活习惯,比同龄人都要注意养生,咋就得了这么一个慢性病?
1、什么是糖尿病?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糖尿病,它属于代谢紊乱性的疾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血糖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胰岛素作用缺陷和分泌不足。
糖尿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平时注意养生……所以不会得糖尿病”,它的发生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原因,所以如果你病了,那基本就代表身体内部代谢出问题了。
当然,咱们不能否认环境因素在引起糖尿病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比如肥胖、运动量减少、摄食过多等等,这是可以干预的因素,而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说有家族史的朋友,尽量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2、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患病人数也最多,而临床表现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无力以及肥胖等等。
糖尿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那么迟早会引起并发症,比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等,像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等,每一种病咋听之下都能让人“为之颤抖”,毕竟这些课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病,但凡得了一种,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寿命。
所以,得了糖尿病, 就要把控制血糖作为终身任务,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坚持从饮食、运动、糖尿病学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平时要多总结控制血糖的方法,这样才能稳定病情,远离并发症!
3、5个控血糖的好方法
第一,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
注意忌口;不吃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含糖量高的水果甜点,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腰花、肝、肾等,也要注意少吃。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这些含油脂高的食物。
粗细粮搭配:不要吃单纯的大米或馒头等主食,尽量粗杂粮搭配细粮,如荞麦、黑米、小米、燕麦片、玉米面等等, 都可以搭配着吃。
饮食尽量多样化:糖尿病人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兼顾血糖,所以肉类、蛋类、奶类、蔬菜、主食等等,都要适当摄入。
第二,远离烟酒,保证健康
吸烟喝酒危害大:吸烟喝酒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糖尿病人吸烟喝酒危害更大:得了糖尿病后,吸烟喝酒,那么各种伤害只会加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促进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加重病情,损害健康。
请戒烟戒酒:如果实在戒不掉,那么也要尽量少吸烟,少喝酒,比如每日饮酒量以 1~2 个酒精单位为限,为了健康,不多饮。
第三,合适时机,适当吃水果
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它的营养价值很难被其他的一些食物所取代。
合适时机吃水果: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情况还算可以,就可以在两餐之间吃100-200g水果,尽量选择水分多的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么用蔬菜代替水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
尽量选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柚子、樱桃、梨子、猕猴桃等,荔枝、桂圆、菠萝蜜、大枣、甘蔗、红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浅尝辄止。
第四,坚持运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能动就要动起来:只要没有运动禁忌,比如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足等等,那么只要您的身体还算允许,就要抓住机会,每周都进行5次左右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并不一定要高强度,相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即可,比如你喜欢跳广场舞,那么每周去跳几次,喜欢散步的,在小区或家里走动,都是可以的。
第五,坚持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换药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降糖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等,而1型糖友还得使用胰岛素,所以不同的患者用的药是不同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餐后血糖高,适合的药物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奈类等,合理用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不要随意换药:有些糖尿病人久病成医,自己可以合理地调整降糖药剂量,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大部分糖友,咱们还是建议您听从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候复查再换药或停药。
一般医生会根据糖尿病人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尿糖,尿微量蛋白,体重,年龄,患病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用药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每个糖尿病友保持足够的耐心,长期慢慢调理,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并且不断学习糖尿病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生活习惯,才能与疾病长期和谐共处,希望每个糖尿病人都能加油控血糖,远离并发症!
“我平时很注意养生,不吸烟不喝酒,也几乎不熬夜,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有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平时明明身体很健康,也很注意生活习惯,比同龄人都要注意养生,咋就得了这么一个慢性病?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糖尿病,它属于代谢紊乱性的疾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血糖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胰岛素作用缺陷和分泌不足。
糖尿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平时注意养生……所以不会得糖尿病”,它的发生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原因,所以如果你病了,那基本就代表身体内部代谢出问题了。
当然,咱们不能否认环境因素在引起糖尿病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比如肥胖、运动量减少、摄食过多等等,这是可以干预的因素,而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说有家族史的朋友,尽量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目前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患病人数也最多,而临床表现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无力以及肥胖等等。
糖尿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那么迟早会引起并发症,比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等,像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等,每一种病咋听之下都能让人“为之颤抖”,毕竟这些课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病,但凡得了一种,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寿命。
所以,得了糖尿病, 就要把控制血糖作为终身任务,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坚持从饮食、运动、糖尿病学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平时要多总结控制血糖的方法,这样才能稳定病情,远离并发症!
第一,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
注意忌口;不吃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含糖量高的水果甜点,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腰花、肝、肾等,也要注意少吃。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这些含油脂高的食物。
粗细粮搭配:不要吃单纯的大米或馒头等主食,尽量粗杂粮搭配细粮,如荞麦、黑米、小米、燕麦片、玉米面等等, 都可以搭配着吃。
饮食尽量多样化:糖尿病人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兼顾血糖,所以肉类、蛋类、奶类、蔬菜、主食等等,都要适当摄入。
第二,远离烟酒,保证健康
吸烟喝酒危害大:吸烟喝酒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糖尿病人吸烟喝酒危害更大:得了糖尿病后,吸烟喝酒,那么各种伤害只会加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促进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加重病情,损害健康。
请戒烟戒酒:如果实在戒不掉,那么也要尽量少吸烟,少喝酒,比如每日饮酒量以 1~2 个酒精单位为限,为了健康,不多饮。
第三,合适时机,适当吃水果
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它的营养价值很难被其他的一些食物所取代。
合适时机吃水果: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情况还算可以,就可以在两餐之间吃100-200g水果,尽量选择水分多的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么用蔬菜代替水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
尽量选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柚子、樱桃、梨子、猕猴桃等,荔枝、桂圆、菠萝蜜、大枣、甘蔗、红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浅尝辄止。
第四,坚持运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能动就要动起来:只要没有运动禁忌,比如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足等等,那么只要您的身体还算允许,就要抓住机会,每周都进行5次左右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并不一定要高强度,相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即可,比如你喜欢跳广场舞,那么每周去跳几次,喜欢散步的,在小区或家里走动,都是可以的。
第五,坚持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换药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降糖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等,而1型糖友还得使用胰岛素,所以不同的患者用的药是不同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餐后血糖高,适合的药物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奈类等,合理用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不要随意换药:有些糖尿病人久病成医,自己可以合理地调整降糖药剂量,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大部分糖友,咱们还是建议您听从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候复查再换药或停药。
一般医生会根据糖尿病人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尿糖,尿微量蛋白,体重,年龄,患病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用药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每个糖尿病友保持足够的耐心,长期慢慢调理,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并且不断学习糖尿病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生活习惯,才能与疾病长期和谐共处,希望每个糖尿病人都能加油控血糖,远离并发症!
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在饮食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往往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大意就导致了病情的加重,所以在患病的早期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那早期糖尿病的采取什么方法治疗才更有效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糖尿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于早期患者,除了预防以外,建议采用“糖尿病”的饮食与运动疗养法进行治疗。
1、控制体重:大家是否很想知道早期糖尿病的采取什么方法治疗呢,其实避免肥胖和超重,很多疾病引起的原因都跟肥胖相关,专家解析要从体重指数和腰围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预防糖尿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控制体重,既要关注血糖,也要关注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体重变化。
2、早预防: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提醒新旧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尽早对病情进行预防措施,。持之以恒的保证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药物治疗,尽早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3、双目标:兼顾血糖控制和心血管保护早期糖尿病的治疗,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既要在近期控制好血糖,同时也要考虑远期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当有糖尿病的症状时,大家要及时的治疗糖尿病,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糖尿病患者应怎样吃水果:
水果中含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血糖控制良好后再吃水果,而含葡萄糖较多的葡萄、香蕉、荔枝、枣、红果等不要吃,可以吃梨、桃、草莓、柚子等,每天吃1--2个水果便可。水果可作为加餐吃或餐前吃。如果能在吃水果前及吃水果后两小时测血糖或尿糖,对了解自己能不能吃此种水果,吃的是不是过量很有帮助。
三、糖尿病人的进食方法:
1.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少食多餐,有条件上下午安排间食及睡前进食,即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负担。
2.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
相信大家在看完上述介绍的内容之后对早期糖尿病采取什么方法治疗这个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是要药物和食物辅助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里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那天,我独自坐在吉林市的家中,对着电脑屏幕,心中满是疑惑。糖尿病,这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那天,我第一次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了一位内分泌科的医生,我迫切地想要了解我的病情。
医生***在屏幕的另一端,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我告诉他,我最近总是感觉口渴,经常要去厕所,而且体重也在下降。医生***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这些症状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随后,医生***让我提供了一些检查结果,其中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结果显示,我的血糖控制得非常差,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偏高。医生***告诉我,这表明我的糖尿病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
医生***的语气既严肃又温柔,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责备,只是告诉我,现在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血糖,并且要定期检查。他还给我提供了一些生活方式的建议,比如饮食控制、运动等。
虽然一开始我对病情感到焦虑,但是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耐心。他让我明白了,糖尿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我的生活质量依然可以保持。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感受到了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解答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如今,我已经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我的糖尿病治疗之路。我相信,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支持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接健康的生活。
那天晚上,疲惫的我刚从睡梦中醒来,手机上的一条信息让我突然紧张起来。京东内分泌科医生的回复提醒我,我的血糖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偶尔的波动,而是糖尿病的征兆。
起初,我对这个诊断感到难以置信。作为一名忙碌的上班族,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患上这样的慢性疾病。但随着医生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值,以及建议我进行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我意识到,或许我的生活习惯真的需要改变了。
内分泌科医生的回复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专业与关怀。他不仅详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类型和可能的治疗方法,还耐心地为我提供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他说,如果胰岛功能良好,但胰岛素抵抗严重,可以通过注射利拉鲁肽来管理血糖。这让我感到一丝希望,同时也明白,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还强调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他告诉我,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如蛋糕、冰淇淋、奶酪等。听到这里,我意识到自己的饮食习惯真的需要大改观。
内分泌科医生还根据我的身高计算了标准体重,告诉我理想体重应该是140斤左右。这让我意识到,为了健康,我必须开始减肥。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向健康。
最后,医生提醒我,他的回复只是建议,真正的诊疗还需要在医院完成。这让我更加感激他的专业和负责,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那天,我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家中,血糖高的困扰让我倍感焦虑。连续几天,我的血糖值一直居高不下,这让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一位内分泌科的专家。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他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并告诉我如何调整饮食和用药。
医生告诉我,要严格控制血糖,首先要从饮食入手。他建议我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此外,他还告诉我,要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天,我都会按时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和用药。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依然坚持着。
有一天,我在测血糖时发现,血糖值已经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这让我非常开心,也让我对医生充满了感激。是他,用他的专业知识,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的生活。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不仅得到了医生的专业指导,还感受到了他们的关爱。他们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在治疗过程中不再感到孤单。
三个月前,我被诊断为糖尿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我遇到了一位好医生,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是一个充满同理心的倾听者。
刚开始,我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用药一无所知,医生耐心地为我解释了病情和治疗方案。他告诉我,治疗糖尿病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和药物。在用药方面,他根据我的病情变化调整了治疗方案。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血糖波动较大,有些焦虑。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没有只是简单地说“别担心”,而是详细询问了我近期的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他告诉我,肌酐值偏高可能是因为我之前服用的药物不合适,于是为我调整了药物。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如何监测血糖、如何合理饮食、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他总是鼓励我,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血糖逐渐稳定,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关注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每次咨询,他都会详细记录我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以便更好地为我制定治疗方案。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与医生进行线上沟通,这种方式既方便又高效。感谢这位好医生,是他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登录了互联网医院,开始了我的线上问诊之旅。屏幕那头,一位来自内分泌科的医生,用温和的语气向我问好,让我感到一股暖意。
我向他说明了我的症状——血糖偏高,心里有些忐忑。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然后让我上传了最新的检验结果。
很快,医生给出了诊断结果,并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案。他告诉我,除了血糖稍高一点,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他建议我可以服用一种名为利格列汀的药物,并强调这需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减重。
我听到这里,心里有些疑惑,便向医生询问了关于饮食的问题。医生告诉我,我现在的饮食控制过于严格,比如不敢吃水果,肉也吃得很少。他建议我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杂粮和荞麦面条的摄入,但要控制好总热量。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关心我的生活习惯,给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让我对线上问诊有了全新的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我深深感谢那位来自内分泌科的医生,是他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
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了内分泌科的***医生。我名叫小林,今年35岁,患有糖尿病家族史。最近,我的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一直在5.5到6.2之间波动。尽管饮食控制得一般,但我不吃甜食,还是担心血糖问题。
预约的时间终于到了,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在电脑前等待。很快,***医生出现在屏幕上,她微笑着向我问好,让我感到很温暖。我向她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包括血糖波动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医生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她告诉我,我的血糖波动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目前不需要用药,但需要通过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她还建议我每周至少监测4次血糖,包括餐前和餐后两小时的数值。
小林还特别提到了我的父亲,他今年73岁,也有糖尿病家族史。父亲目前的血糖控制在8.4左右,没有用药。***医生告诉我,尽管父亲年龄较大,但血糖控制同样重要。她建议父亲去医院做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功能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用药。
在咨询过程中,***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非常感动。她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关心我的父亲,让我感受到了医者的仁心。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控制血糖的决心。
如今,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得越来越稳定。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会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那天,我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医生”的头像。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医生很热情,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包括糖尿病的情况和近期的不适。医生耐心地倾听,不时地点头,偶尔提出一些问题,让我感到被重视。
“血糖控制怎么样?”医生问。
“不是太理想,时好时坏的。”我回答。
医生皱了皱眉,然后说:“血糖控制不佳,你目前情况和血糖关系很大,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
听到这个,我有些担忧,但医生的话也让我有了治疗的动力。
“治疗性功能的同时,必须积极治疗糖尿病。”医生的话让我明白,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痛,还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
“有药物过敏史吗?”医生又问。
“没有。”我回答。
“那么,降糖药必须天天吃吗?”我又问。
“你说呢,内分泌科的医生应该都交代过你的,怎么吃药?”医生反问我。
我有些尴尬,但也明白了医生的意思。之后,医生为我提供了药物治疗建议,并告诉我中药治疗需要辩证,需要根据我的病情描述和舌苔图片进行仔细分析。
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他不仅为我提供了治疗方案,还告诉我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何饮食,如何锻炼,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捷和专业。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向专业医生咨询,真是太方便了。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与医生的对话界面。我轻轻敲击键盘,输入了我的问题:“医生,我想减肥,可以打那个减肥针吗?”
医生很快回复了,他先是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然后告诉我:“这个药是给糖尿病人用的,普通人没有适应症。”
我感到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询问:“单纯减肥可以用吗?”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是药三分毒,看好适应症和副作用。单纯减肥不建议用,停了也反弹。”
虽然结果并不如我所愿,但我对医生的耐心和专业感到非常满意。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捷和专业性。医生虽然远在他乡,但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突然感到一阵疲倦袭来。意识到可能是血糖的问题,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我选择了内分泌科的***医生进行咨询。在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后,***医生耐心地为我解答了疑惑。虽然不能立即确定我是否患有糖尿病,但***医生的细心和专业让我感到安心。
会议结束后,我立刻进行了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测。结果显示,血糖值偏高,但并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医生的指导,我了解到这可能是糖耐量异常的阶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饮食,开始进行适当的运动。虽然过程艰难,但我始终坚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一定能战胜病魔。
如今,我的血糖值已经逐渐稳定,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感谢***医生为我带来的希望和信心,让我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
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有些沉重。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测血糖、打针、服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深知,要想控制好血糖,就必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那天,我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内分泌科的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耐心地询问了我最近的变化。我告诉他,最近血糖控制得不太好,早上正常,但吃完午饭两小时后血糖就会升高,晚上也是同样的情况。
医生***听了我的描述后,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用药情况。我告诉他,以前吃两片药就能控制,但现在吃三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拜糖平,血糖仍然控制不住。医生***安慰我说,胰岛功能减退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现象,不必过于焦虑。
在询问了胰岛功能的具体检查项目后,我得知胰岛功能主要包括C肽和胰岛素。医生***告诉我,如果胰岛功能减退,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听到这里,我感到一丝希望。我向医生***表达了我的担忧,担心长期服药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医生***告诉我,现在的药物肝损害都不大,而且医生会考虑这些问题,不会给我吃明确的有肝损害的药物。
在得知我的身高体重后,医生***建议我考虑使用司美格鲁泰或利拉鲁肽等药物。我了解到,这些药物是注射液,价格可能较高,但我相信,只要能够控制好血糖,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次线上咨询,我感到很温暖。医生***的耐心、专业和关心让我倍感安慰。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