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耳道发炎常以耳朵疼伴耳朵周围疼痛为临床主要表现,患者可以出现听力下降、发热等等相关的改变。一般对于外耳道炎建议患者上耳鼻喉科门诊,让医生检查耳道的情况。临床上可以给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耳道耳浴治疗,建议每日3次进行滴耳治疗。同时一般选择口服或者静脉应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果患者头孢青霉素不过敏,选择头孢或青霉素类的效果可能会更佳,但前提是不能存在药物过敏。像这样的患者一般治疗7-10天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有的患者如果是急性局限性外耳道炎应用抗炎治疗之后,局部可能形成脓栓或脓肿等改变。临床需要进行局部的切开引流处理,并且每日换药才能治疗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佩戴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在外头,我们佩戴耳机可以不影响到别人,也能够自娱自乐,有些耳机特别酷,戴起来很炫酷,而且晚上,如果睡不着,听听音乐缓和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长期佩戴耳机,其实是有危害的,究竟长期佩戴耳机会导致我们发生什么呢?
一女孩长期戴耳机,听音乐减压
对于不少人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减压方法,当我们压力很多,又没有时间去和大自然互动,朋友们也抽不出时间聊天的时候,在自个儿减压的方法当中,这是一个挺好的减压方法,最起码比喝酒减压要好很多。
但是,如果我们长期用这种方法减压,也是有不少隐患的,一位女孩,就是因为长期佩戴耳机听歌减压,导致耳聋,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已经造成了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
长期佩戴耳机的危害
第一:长期佩戴耳机,很容易会让耳朵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耳鸣,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耳鸣,而且听力下降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是否佩戴耳机时间过长,并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第二:当我们因为长期佩戴耳机而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听力下降,或者比较长时间耳鸣,没有重视,那就有可能会因为耳朵发炎,或者耳道封闭等等原因而导致耳聋,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逆转了。
戴耳机,有讲究
第一:成年人戴耳机,不建议超过60分钟,如果达到了60分钟,就要把耳机摘下来让耳朵休息一下,如果是未成年人,戴耳机的时间建议砍一半,也就是30分钟即可。
第二:播放的音量也是要注意的,最高不要超过百分之70,最好是越小声越好,以免声音的过高,造成比较强烈的震动,伤害到耳朵。
第三:如果周边的音量比较大,比较吵杂,就不建议戴耳机了,而且也不建议在过度吵杂的地方待太久,以免对自己的耳朵有损害。
无可避免的耳机,怎么办?
第一:有些职业,或者有些人群避免不了戴耳机,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戴包头的耳机,或者是骨传导的耳机。
第二:长期佩戴耳机的人群,建议不要选择入耳式或者压耳式的耳机,这两种耳机不仅对耳朵伤害大,而且长时间佩戴耳朵也会有疼痛感,所以并不建议。
第三:如果平常需要长时间佩戴耳机的人群,平常休息的时候,或者想听音乐的时候,不建议佩戴耳机,在家可以用音响播放,或者买个小音箱,尽可能在休息时候减少使用耳机的频率。
这些常识也要传输给我们的孩子,这次耳朵导致出现严重后果的女生才14岁,我相信大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失去了听力,所以一定要做好常识方面的教育,不要让孩子再次发生悲剧。
正常人的听阈是在25分贝或者30分贝以下的,当出现电视调大声、左右耳代偿性的听声音等的时候,就代表的出现了听力下降的问题,而且这种下降已经挺严重了,如提问者所说的听力下降的确很受嘈杂工作环境的影响,一般是工地、车间这种的,但是在排除了这类因素外,就得考虑别的原因了。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的,声音是通过耳廓的收集进入外耳道、鼓膜的振动、通过中耳的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内耳的耳蜗、然后传入大脑的听觉神经、最后成为了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所以4个部位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听力。
外耳:常见的是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中耳:常见的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内耳:耳蜗毛细胞的病变、膜迷路积水等。神经:听神经瘤。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因素会引起听力下降:
1、外耳中耳耳蜗的先天畸形,鼓膜及锤骨柄未发育或内耳功能障碍,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
2、老年性的耳聋,器官功能的老化就是机体的衰退,耳周血液循环变差及耳蜗毛细胞的退化,听力也会下降。
3、外伤,比如耳廓外伤、颞骨骨折、鼓膜外伤等。
4、服用耳源性药物导致的药物性听力损伤。
5、长期佩戴耳机,长期音量过大,会损伤耳蜗的毛细胞,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用耳机能损伤听力是真的吗?
在路上我们经常会看见年轻人耳朵里塞着耳机,一边听歌身体一边跟着舞动,所过之处周围的人也能听到耳机的声音,非常的嗨呢。当然很多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上下班路上的寂寞,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严重的情况就是发生车祸,另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听力下降。
声音是通过耳廓的收集、经过外耳道的传播、鼓膜的震动、经过中耳传导至内耳耳蜗,最后到达大脑神经反射。耳机对听力的损害目前持有的说法是:在声音传递过程中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耳蜗,耳蜗里生长着毛细胞,其实用来感受声波并向大脑传递信号的,戴上耳机后,耳朵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而我们正常耳朵是接受85分贝的声音,而耳机可达到120分贝的的声音,长期戴耳机会损伤到毛细胞,耳机发出的声音越大、时间越长,对毛细胞的损害越大,则听力发生改变。
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运用耳机:
1、戴耳机时间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且得间断使用。
2、注意耳机的音量,在安静环境下,耳机音量能听到或者稍微有点低也无所谓,在嘈杂环境,音量最好不要超过60%,或者就不要戴了。
3、不要在睡觉时戴耳机。
如果你是长期戴耳机的人士,请立马摘掉耳机,如果出现耳鸣的情况,就得小心注意,如果直接出现了听力损伤,则赶紧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总让别人再重复一遍刚说过的话,老听错话,老爱「打岔」……
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小声听不见、大声听不清……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甚至发生于我们自身。有人说「听不到好,落得耳根清净」,其实不然。
当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
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为此,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听力障碍」的知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各级听觉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从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地减退。
听觉障碍常见的临床症候有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及听觉失认。正常情况下外界声音经外耳、中耳、内耳,由听觉神经传入大脑,该过程中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听力障碍。
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听不到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听力障碍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导致残疾的主要问题之一。
根据发生的部位与性质,可将听力障碍分为以下三类:
听力障碍分类
● 传导性听力损失
因声波传导通路中的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
●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因声波感受与分析路径,即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病变引起,感音神经性聋按病变部位还可分为以下几种——
● 混合性听力损失
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
听力障碍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根据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级如下:
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听力障碍来说,其具体病因可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病因的听力障碍应具体分析。
听力障碍的原因
导致不同年龄人群的听力障碍的原因不尽相同,简略如下:
● 婴幼儿
婴幼儿的咽鼓管又直又短,最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很容易把鼻咽部的炎症带到中耳里面去。
尤其是婴幼儿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得感冒,一旦感冒嗓子、鼻子可能会发炎,细菌也就会到中耳里去。
● 年轻人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年轻人经常出没于KTV、酒吧等娱乐场所,长时间处于音量过高的噪声环境中,也会对听力产生极大损伤。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长时间紧张疲劳,也容易引发突发性听力障碍。
● 老年人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衰老的生理现象,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器官功能也会逐步地衰退,这种伴随年龄老化而发生的听觉系统退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除此以外,掏耳朵时用力不当、耵聍、某些药物对听觉感受器或听觉神经通路有毒性作用,均可导致听力障碍。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手术,能使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完全恢复听力,所以保护我们的听力需要遵循「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 不同种类的传导障碍有不同的病因,部分听力传导障碍的预防难度较大,开展成人和儿童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2. 降低音量、不要长时间戴耳机、远离噪音场所,避免噪声损害。
3. 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避免幼儿往耳朵里乱塞东西。
4. 避免外伤,采取正确的措施清理耳垢,保持耳内清洁、干燥。
5.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宜过于激烈,调节情绪,避免神经紧张和劳累。
6. 正常饮食,合理均衡膳食,注意营养,多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7. 日常避免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同时加强用药期间的听力监测,一旦出现听力受损征兆,应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
8. 有家族听力障碍的患者,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9. 若发现听力下降,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保护听力健康十分重要!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希望大家常关注爱耳知识,每天爱耳多一点!
马冬什么?马冬梅!
什么冬梅?马冬梅!
马什么梅?马冬梅!
相信看过《夏洛特烦恼》的人,一定对电影里的这个桥段印象深刻,耳聋大爷的三个连环追问让人捧腹之余,也让我们想到了海伦.凯勒的那句名言:「失明使我们与物隔绝,而失聪使我们与人隔绝」。
其实,现实生活中,耳聋不仅仅影响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还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发生——
英语听力测试时听不清,成绩出来不理想
别人打招呼「置若罔闻」,被误以为没礼貌
过马路时车辆的鸣笛声没有听到,差点出事
……
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须臾离不开听力,然而,很多因素都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
在听力产生的路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让我们听不到声音。让听力受损的有后天性因素,也有先天性因素。有些人认为耳聋是先天的,事实上,后天性因素导致的耳聋占比更高。
● 噪声
长期处于各种噪声中,如装修带来的噪声,听音乐、打游戏时被开大的声音,处于矿山等噪声大的工作环境中,都会对耳蜗毛细胞带来伤害。
有些伤害是暂时的,休息一阵子就能复原。但有些伤害却是永久的,只不过症状不明显,因为剩余的耳蜗毛细胞还可以应付听力的需要,只是可能会出现耳鸣或听音较模糊等现象。
由于有些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发觉听力下降,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常出入噪声过大的环境时,应提前做好耳朵保护措施。K歌、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看电视时,最好让声音保持在85分贝以内。
● 外伤
外伤是导致后天性耳聋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后天性耳聋中有1.9%是耳外伤引起的,如颅骨骨折,被扇耳光,不良的擤鼻子习惯等,都可能导致内耳出血,毛细胞、耳蜗神经等受损。
脑外伤造成的听力损害,也可能继发于血供障碍,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内耳缺血、缺氧,诱发自由基反应、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加及毛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进而产生听力损害。
外伤性神经性耳聋如同脑梗、心梗,有着非常严格的治疗时间窗,自受伤至耳聋治疗开始,间隔时间的长短与治疗效果紧密相关——间隔时间越短,疗效越好。如果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听力减退。
● 药物
一些药物会导致前庭功能失调,耳蜗神经、毛细胞受损,产生药源性听力损伤。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是引起耳聋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如常见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等。此外,利尿剂,抗肿瘤药物,水杨酸类药物,抗疟药奎宁、氯喹等,也会给听力带来损害。
有些药物可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停服药物后,积极干预,听力即可恢复。另有一些药物可导致永久性内耳损伤,即永久性听力损失。
因此,服用这类药物前,首先需要医生正确判断病情,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及使用时长;同时,患者也应关注服药后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对于有家族耳聋基因的,需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 疾病
多种疾病都会引起听力下降,如外耳道炎和急慢性中耳炎等,病情反复发作加重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此外,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遗传性肾炎、原发性与继发性神经病变等也会使听力下降,这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内耳脂质代谢紊乱、血液粘滞性升高、大脑听觉中枢受到了波及等相关。
因此,患有上述病症的患者,一旦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控制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听力下降。
● 老化
老年人发生听力损失很大程度是由于听觉器官的老化,目前没有确切的方法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健,可以让听力老化的进程得到有效延缓。
多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激动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状态;戒烟限酒,不让尼古丁和酒精损伤听神经;加强体育锻炼等,都可以延缓听力老化的进程。
● 先天性因素
遗传因素:在4岁以下的听力障碍患儿中,遗传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占了71%,随着耳聋相关基因的不断发现,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加。每100万个听力正常的父母中,就有6人携带了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会将耳聋基因传递给孩子引起聋病。
遗传性听力障碍的预防主要分为三级预防——
母体感染或分娩时医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新生儿耳聋:母亲如果在孕期发生宫内风疹、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在脐带打结时操作不当造成了婴儿窒息;婴儿吸入大量羊水造成了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导致婴儿先天性耳聋。
宝宝出生后,应及早进行听力筛查。如果诊断有听力损伤须及时干预。听力损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
宝宝出生后6至12个月是语言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有听力障碍的患儿如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缺少有效的声刺激,将错过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
要想挽回受损的听力,首先要明确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对因治疗。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人工助听装置治疗等,使听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或能够保留听力,避免有害因素得不到有效遏制,使听力进一步损伤下降。
然后,预防有害因素对听力的进一步伤害。
在听力恢复过程中,人工助听装置,如助听器、辅听耳机、人工耳蜗等,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属于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
● 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种电子产品,是针对听损人士进行听力补偿的一种听力辅助设备。
听损者通过佩戴助听器后,不但能接收到正常的声音信号,延缓听力衰退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坚持佩戴,听觉中枢能接受到正常声音信号的刺激,从而保护现有的分辨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言语分辨率。
助听器主要有耳背机和耳道机两种类型。
需要根据听损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类型以及年龄、个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助听器验配师等专业人士的建议下,选择适合的助听器。
● 辅听耳机
辅听耳机是一种新兴的电子产品,介于助听器与普通耳机之间,为轻中度听损者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辅听耳机的外形和普通耳机没有区别,可以避免听障人士的社交尴尬。而且,辅听耳机颈挂佩戴舒适牢固,符合人体的脖颈曲度,运动时也不用担心会跌落损坏;视力不佳的老人也能轻松佩戴。
与传统助听器一样,辅听耳机也是根据听损情况进行科学补偿。
与之不同的是,传统助听器需要听损者亲自到验配门店,由验配师连接电脑软件后,才可以进行原位测听。
而辅听耳机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进行听力检测,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测试结果应用于耳机,基于全声音频率调整技术,定制适合的声音。
●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及深度耳聋的患者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需要手术植入,手术相对成熟、安全可靠。
人工耳蜗可以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分布在那里的听神经纤维,再由大脑产生听觉。
患者在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时候,应选择大型正规医院,设备比较先进,医生经验也较丰富,可以有效提高术后的整体恢复效果。
术后要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工作,不要用手过度揉搓,以免造成血肿感染。
总之,助听器、辅听耳机和人工耳蜗各有特点和适用人群,并没有优劣之分。听力下降时,千万不要放任不管,这样听损会越来越严重,干预后的效果也越来越差。
因此,发现听力下降后,应尽快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听设备。
作者 | 张伟
文章首发于 | 耳鼻喉科张医生
家里有宝宝的爸妈应该深有体会吧,宝宝从小到大、从不会坐到满地跑、从咿呀学语到练习乐器,会带来很多很多的“声音”,其中不乏打扰到邻居的噪声。
可能就会有邻居来敲门来提醒,也可能会有邻居发出“异样”声响表示抗议,为此邻居间不睦甚至吵闹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这回门诊碰到的例子,是个八十七岁的“老小孩”被邻居小朋友“投诉”的事。身为老小孩,老先生是位退休的工程师,和图纸、工具尺打了一辈子交道。
扰到小邻居不是因为发脾气扔东西叫嚷嚷,也不是因为走来走去有噪声,而是电视声音太大,吵到了小朋友做作业。小朋友于是奔上楼敲敲门,又立刻跑下去。待到家人开门门口却空空。一来二去老人子女也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小朋友原来是以此表示抗议。
老小孩就以这种方式被小朋友“投诉”了。
其实很多照顾老人的子女可能都有这种体会,电视、广播声音开得很大,震得人听不到敲门声。这种情况,可能是老人正在遭遇着“耳聋”的问题。
这时做一个初步的听力检查就可能发现问题所在。如果听力下降得比较明显,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以考虑配戴助听器辅助听力。
但助听器不是高音大喇叭,不会像许多老人认为的那样可能伤害听力。频率特异性高、功率适当的助听器,可以补偿下降部分的声音刺激,有效利用残余听力。方便老人沟通,也减少被邻居投诉的情况。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毛姆说
阅读是一座
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要我说
耳机才是
然而这种沉浸式的自嗨
可能会逐步毁掉你的耳朵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
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
听力损失
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约占全部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经常戴耳机听音乐
竟是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
音量每多加一格
世上就少一只灵敏的耳朵
如果把耳机当做避难所
那耳机起的
不过是雨天一把伞的功能
听力受损
是个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除非受损非常严重
否则没什么异常感觉
一般人很难觉察到
自己听力受损
除非通过
专业的听阈测试
才能判断听力受损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听力会下降得更快
当完全听不到
这个世界的声音时
才能真正体会
与世隔绝地的孤独
当你戴上耳机
摁下播放键的那一刻
声波就从耳机里传出来
首当其冲的
就是外耳道
在耳机的长期压迫下
外耳道很容易血液循环不畅
肿痛感随即而来
长期反复刺激
会导致耵聍腺分泌异常
不认识耵聍腺不要紧
只要知道它能分泌耳屎形成保护膜
还能吸附外来物就可以啦
一旦分泌过剩
耳朵就会瘙痒难耐
严重的还会造成耵聍塞
引起强烈疼痛和耳鸣
耳机一塞
你两耳不闻窗外事
耳朵却失去了唯一的呼吸口
耳道潮湿闷热的环境
给各种细菌提供了温床
如果这个时候
外耳道出现皮肤破损
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很有可能会直奔血液
引起外耳道炎
声波抵达中耳
经过耳道引起鼓膜振动
震动随着3块听小骨
传入内耳
再经由内耳的耳蜗
接收这些震动
说到耳蜗
就不得不提听力毛细胞
这个特别的细胞
属于著名的神经细胞
死一个便少一个
它们能将震动转化为
大脑可识别的神经信号
在听觉中枢的大力协助下
处理成我们能听到的声音
如果声音过大
听力毛细胞就会
被震得失去原有的模样
毛毛也一旦没了就真没了
这意味着听力一旦受损
便无法治愈
长期戴耳机
习惯性地调至最大音
受伤的听力毛细胞就越多
大脑就越难感知到声音的存在
耳机党
还是赶紧调低音量吧
对毛细胞好一点
保住听力要紧
坚持“60-60”原则
就是戴耳机时
音量最好不要
超过最大音量的60%
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
不宜超过60分钟
另外
每天戴耳机的时间
不要超过3~4小时
有种在开处方药的赶脚
耳机只戴一边
这个行为并不酷
雨露均沾呀
厚此薄彼的行为不可取
睡觉的时候
取下耳机
让耳朵也歇歇吧
耳机也是需要
经常清理的
油脂耳屎等附着在耳机上
滋生各种细菌
再整出个外耳道炎
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提醒大家
如果耳机使用频率较高
尤其是喜欢在公交地铁上
戴耳机自嗨的注意啦
尽量选择降噪耳机
这样在嘈杂的环境下
也可以使用较小的音量
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不要在20岁的年纪
坐拥50岁的听力
……
耳朵声音一边大一边小可能是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引起的,若是疾病引起的,需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
1.正常现象:可能是声音发出的位置比较靠近一侧耳朵,就会感觉一边声音大,无需特殊处理。
2.外耳道炎:由于外耳道内进水或免疫力下降等,导致细菌入侵引发炎症,外耳道黏膜会充血水肿,如果一侧外耳道发生炎症,会导致听力下降。可由医生指导局部涂抹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有抑菌消炎的作用。
3.中耳炎:当中耳腔内发生炎症时,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对外耳道造成堵塞,影响到正常的声音传导。可由医生指导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例如诺氟沙星滴耳液、妥布霉素滴耳液等。此外,也有可能和鼓膜破裂有关。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查明原因并针对性治疗。
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会突然出现耳朵后面的神经一跳一跳的痛这种情况,因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治疗。但疼痛症状反复发作,对正常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很多影响,而可引起耳朵后面的神经一跳一跳的痛的原因也非常多。
1、耳朵后面的神经一跳一跳的痛,在临床中被称为神经性疼痛,可导致耳朵神经性疼痛的原因非常复杂。而精神压力过大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比如有些人在情绪过于烦躁或者过于焦虑、紧张时,就会引起耳朵后面的神经一跳一跳的痛,等到精神放松时症状就会明显缓解或消失,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导致耳朵后面神经一跳一跳的痛的原因。
2、如果耳朵后面的神经着凉受寒,同样也会出现一跳一跳的痛这种表现,尤其在秋冬时节,天气比较寒冷,如果平时没有做好局部防寒保暖措施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因此在这里建议平时容易出现耳朵后面神经一跳一跳的痛的患者,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3、休息不够,如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或者熬夜,同样也会引起耳朵后面神经一跳一跳的痛这种症状。可能因为休息不够会导致血压升高以及身体自我恢复能力受到影响有关系。
4、有些人如果抽烟喝酒,吃了过于辛辣的食物或者生冷的食物,也会导致身体受到刺激,同样也会引起耳朵后面神经一跳一跳的痛这种情况。因此在平时就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尽量多吃一些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
耳朵后面神经一跳一跳痛的患者在平时应根据自己的病因积极做好保健保养措施,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最好去医院做一下检查,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和治疗。
慢性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的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外耳道疼痛、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1.症状:外耳道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可导致外耳黏膜出现水肿、肿胀等不适,进而出现外耳道疼痛、灼热感以及刺痛感。同时还可出现黄色或脓性的分泌物,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的刺激,可引发瘙痒的现象。另外因为分泌物以及耳道肿胀等现象,可导致耳道堵塞,进而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下降。
2.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定期清洁外耳道,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水进入耳道。避免使用耳塞、耳机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炎症。(2)药物治疗: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可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软膏等;如果存在鼓膜穿孔,则避免使用。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如环丙沙星溶液滴耳。其次也可采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可减少局部炎症和瘙痒。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外耳道炎,又称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灼热感和分泌物等。
一、症状表现
1. 耳朵疼痛:外耳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朵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或说话时疼痛加剧。
2. 灼热感:患者会感到耳朵灼热,有时甚至难以忍受。
3. 分泌物:早期阶段,耳朵会流出水样分泌物。严重时,分泌物会变成脓性和黏性,并伴有异味。
二、治疗方法
1. 局部涂抹药膏:常用的药膏包括红霉素眼膏、白多邦眼膏和金霉素眼膏等,可以缓解急性炎症。中药如意金黄散也可用于局部涂抹。
2. 抗生素治疗:外耳道炎常常伴有细菌感染,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其他治疗:根据病情,医生还可能建议使用抗炎药物、止痛药等。
三、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耳朵清洁干燥,避免脏水进入耳朵。
2. 避免挖耳:不要经常挖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
3. 游泳时佩戴耳塞:游泳时佩戴耳塞,避免脏水进入耳朵。
4.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洁耳朵。
四、就诊科室
外耳道炎患者可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五、总结
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耳根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耳根疼痛的常见原因:
1. 颞下颌关节问题:颞下颌关节是连接颅骨和下颌骨的结构,负责下颌的运动。颞下颌关节问题可能导致耳根疼痛,这通常是由于关节损伤、关节炎或其他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2. 外耳炎:外耳炎是指外耳道皮肤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外耳炎可能导致耳根疼痛,并伴有耳部瘙痒、红肿和分泌物。
3. 淋巴结炎:淋巴结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抵御感染。当淋巴结发炎或肿胀时,可能导致耳根疼痛。这通常是由于感染或病毒引起的。
4. 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腔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中耳炎可能导致耳根疼痛,并伴有耳部堵塞、听力下降和耳痛。
5. 牙痛:牙痛也可能导致耳根疼痛,因为牙齿和耳部之间有神经连接。牙齿问题,如龋齿、牙周病或牙髓炎,都可能导致耳根疼痛。
6. 神经痛:神经痛是指神经受损或受到压迫引起的疼痛。神经痛可能导致耳根疼痛,并伴有放射痛或刺痛感。
如果您经常出现耳根疼痛,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耳朵发胀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将介绍一些可能导致耳内发胀疼痛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外耳道和中耳炎
外耳道和中耳炎是导致耳内发胀疼痛的常见原因。外耳道炎可能由于挖耳不当、进水等引起,表现为外耳道炎症、充血、肿胀和耳道变窄。中耳炎则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炎症逆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急性炎症,甚至急性化脓性炎症。
二、耳部感染
耳部感染,如细菌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耳内发胀疼痛。感染可能导致耳道肿胀、红肿、分泌物增多,并伴有疼痛和听力下降。
三、耳石症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由于耳石脱落进入耳道,导致耳道堵塞和发胀感。患者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眩晕、恶心等症状。
四、耳部肿瘤
耳部肿瘤,如耳道肿瘤、中耳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耳内发胀疼痛。肿瘤生长可能导致耳道堵塞、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症状。
五、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一些其他因素,如耳部外伤、耳部畸形、耳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耳内发胀疼痛。
预防和治疗方法
1. 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挖耳、进水等不良习惯。
2.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耳部感染的机会。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
4. 如出现耳内发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耳部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选择。常见的耳部恶性肿瘤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外耳道耵聍、中耳恶性肿瘤等。
1. 耳廓和外耳道恶性肿瘤:这类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外耳道炎症、湿疹、慢性刺激等都可能导致外耳道恶性肿瘤。因此,及时治疗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避免接触刺激性射线,对于预防耳廓恶性肿瘤至关重要。
2. 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灰白色小结节或皮肤硬斑,患者往往无任何不适。肿瘤逐渐增大,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突出,形似火山口。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放射治疗对局部扩大切除后的基底细胞癌治疗效果较好。
3. 外耳道耵聍:外耳道耵聍腺癌生长缓慢,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耳痛,后期可能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扩散至颞部及耳周。肿瘤阻塞外耳道可能导致耳鸣和传导性听力下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耳漏、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4. 中耳恶性肿瘤:中耳恶性肿瘤通常由鳞状细胞引起,与中耳、鼓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中耳胆脂瘤是形成中耳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
治疗耳部恶性肿瘤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避免复发。手术切除后要注意伤口卫生,预防感染。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持患处清洁卫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放疗、化疗等治疗。
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耳道红肿、疼痛、瘙痒和耳部分泌物增多。对于外耳道炎患者而言,除了及时就医接受治疗外,合理的饮食保健也非常重要。
一、外耳道炎食疗方
1. 肾阳虚型
肾阳虚型外耳道炎患者常表现为耳部脓液清稀、听力下降、畏寒腰酸痛等症状。以下食疗方可供参考:
(1)蛤蚧鹧鸪:鹧鸪1只,蛤蚧1对,生姜2片,酒少许。将蛤蚧和鹧鸪剥开洗净,去内脏,切成小块,用酒浸洗,然后与生姜置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加入调味即可服用。
(2)鹿茸枸杞水鸭汤:水鸭1只,鹿茸5片,枸杞20克,生姜2片。将水鸭去毛与内脏,切块,与鹿茸、枸杞、生姜同炖3小时,加入调味食之。
(3)巴戟苁蓉羊肉汤:羊肉60克,巴戟15克,苁蓉15克,薏苡仁20克,生姜3片,大蒜3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上同煮,煮时先武火煮开,改文火煮3小时,调味服用。
2. 肾阴虚型
肾阴虚型外耳道炎患者常表现为耳内脓液色白或可见黄稠、听力下降、腰膝酸软等症状。以下食疗方可供参考:
(1)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200克,熟地15克,生地15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3)熟地海参汤: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二、外耳道炎饮食建议
1. 平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如猪肝、马蹄(荸荠)、莲藕、西红柿、苹果、提子、红萝卜、菠菜、雪梨等。
2. 术后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避免过硬等刺激性食物。
三、外耳道炎饮食禁忌
1. 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2. 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耳道肿痛发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那么,耳道肿痛发炎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了解耳道的结构非常重要。耳道分为外耳道和内耳道。外耳道是一个S形的通道,从外耳道口开始,到鼓膜结束。外耳道由软骨和骨头组成,内部覆盖着皮肤、皮脂腺、耳垢腺和汗腺。内耳道是一条贯穿颞骨的骨管,与桥小脑角相连,内部有面神经和听神经通过。
耳道肿痛发炎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外耳道异物等。治疗耳道肿痛发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耳道肿痛发炎,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对于真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软膏进行外用擦拭。
2. 切开引流:如果耳道形成脓肿,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治疗。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切开脓肿,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促进伤口愈合。
3. 日常保养: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掏耳朵。洗澡或游泳后,应及时用无菌棉签或消毒纸巾擦干耳道。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洗发水,以免加重炎症。
4.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烟草和酒精的刺激。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5. 就医指导:如果耳道肿痛发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耳道肿痛发炎是一种可治之症,只要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耳道疾病的发生。
耳朵外面发炎,医学上称为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通常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夏秋季节。根据病情发展,外耳道炎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
急性外耳道炎以浸润性炎症为主,症状包括外耳道皮肤水肿、发红、脱屑、瘙痒和疼痛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听力丧失。慢性外耳道炎则以脱屑为主,主要表现为耳道瘙痒、皮肤结痂、耳道潮湿或不时渗出,有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积聚。
外耳道炎的致病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治疗外耳道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清洁外耳道、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以及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方面,局部抗生素滴耳液或抗生素软膏可用于控制局部炎症反应。对于急性外耳道炎,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是常见治疗方法。对于轻度外耳道炎,可涂抹2%醋酸,并使用局部氢化可的松消除炎症。中度外耳道炎需要局部滴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新霉素。严重的外耳道炎可能需要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慢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以避免诱发因素为主,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少局部炎症和瘙痒。
患者日常要清洁外耳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应避免耳朵进水,洗澡时戴浴帽。此外,避免挖耳和过度清洁也是预防外耳道炎的有效方法。
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这种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那么,如何应对外耳道炎呢?以下是一些治疗和预防措施:
1. 药物治疗
针对外耳道炎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以便确定感染类型。根据培养结果,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外耳道炎反复发作、外耳道狭窄、鼓膜穿孔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
3. 日常保养
为了预防外耳道炎的发生,以下日常保养措施非常重要:
总之,外耳道炎是一种可治之病,关键是要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
耳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毛囊炎、外耳道炎、中耳炎以及耳内异物等。
耳朵的耳廓和外耳道等部位的皮肤黏膜表面,若发生炎症感染,可能导致毛囊炎,从而引起疼痛。毛囊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无需药物治疗,仅通过局部消毒和涂抹抗生素软膏即可缓解。重者或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也是耳痛的常见原因。外耳道炎可分为细菌性和霉菌性两种,分别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选用抗菌素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则可选用抗真菌药物或水杨酸酒精治疗。急性中耳炎的治疗需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以防止鼓膜穿孔等并发症。
耳内异物也是引起耳痛的原因之一。坚硬的异物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黏膜或鼓膜划伤或穿孔,引起明显的疼痛。此时,患者需及时就诊,通过专业器具或药物将异物取出。
为了预防和缓解耳痛,患者应注意休息,调整睡眠和生活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也是预防耳痛的重要措施。
当耳痛发生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常见的科室包括耳鼻喉科、急诊科等。
外耳道入口处出现按压疼痛,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炎症、感染、疖肿等。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方式,明确疼痛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耳内镜检查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因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
1. 急性外耳道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疼痛剧烈、耳朵肿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口服头孢类、阿奇霉素等。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进水。
2. 外耳道皮肤疖肿:对于范围较小的疖肿,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对于范围较大的疖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并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
3. 其他原因:如异物刺激、外耳道损伤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为了预防外耳道入口处按压疼痛的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2. 不要用不洁的工具掏耳朵,以免引起感染。
3. 及时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保持清洁。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