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目前国内外治疗肾病、尿毒症的现状及误区(一)

目前国内外治疗肾病、尿毒症的现状及误区(一)
发表人:张建强

目前所有的肾病、肾衰、尿毒症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无不在为提高疗效、节省花费和治疗时间而苦苦思索。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从亚太地区到欧美各国,均束手无策,而国内虽然也在不断创新,但仍不能让肾病患者满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众多误区的存在,下面就与大家共同探讨国内外肾病、肾衰、尿毒症治疗的现状及误区。

病因误区

对于一个肾病患者,如果祛除了病因,就等于堵住了病源,病情就等于好了一半,甚至不治自愈!但令人遗憾的是,全国大量肾病患者四处求医数年,竟然不知引起自己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甚至还错误地认为肾病是由于感冒、劳累、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原因所致,其实感冒、劳累、炎症等只是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因素。那么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对数万例肾病病人的调研与临床总结发现主要病因是“内环境紊乱、免疫失调”的问题,也就是一个人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只有当一个人对环境不适应时,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全身免疫调节系统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导致免疫失调,即阴阳失衡,最终导致百病丛生,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发现病情误区

通过大量的临床调研,我们发现肾病患者平常对肾病没什么认识,等到发现肾病,开始重视时,肾病已进入晚期。这是由于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基本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加上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当肾脏损坏达 75%以上时机体才会出现不适感觉,所以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等到肾病已进入肾衰竭、尿毒症期,表现的症状往往以长期反复的恶心呕吐、手脚抽筋、口有氨味、皮肤瘙痒等等症状较为常见,病人就诊时往往不考虑肾病,甚至许多临床医生按照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等进行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大或病情加重再进行全面检查时,才确诊肾脏病,但这时肾病已进入晚期,也就是说当患者出现感觉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况且此病的后果是致命的,所以临床上称之为“温柔的杀手”。

检查误区

要想肾病发生根本性变化,肾病的检查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许多患者将检查尿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囊肿大小等表面指标作为判断肾脏损坏程度的指标,而忽视了肾脏内部血流灌注及肾脏病理结构变化的检查。目前国际上针对肾脏有两种特色检查,一种是肾活检,对于诊断肾脏病理类型有很大的价值,但由于此项检查只是针对单侧肾脏的某一部位,而不能反映整个肾脏的损害程度,况且肾活检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我们曾观察过一千余例做过肾活检的病人,做肾脏专用 ECT 检查时,发现穿刺处的肾脏其功能明显低于未做肾活检的对侧肾脏!由此可见:肾活检对肾脏产生的损害远远大于诊断带来的益处!那么肾脏专用 ECT 检查有什么作用呢?肾脏专用 ECT 检查可断层照像,准确测出肾脏血流灌注、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排泄情况。国家自 2005 年推行“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中明确以肾小球滤过率(肾脏 ECT)的数值做为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事实证明,尿蛋白、尿潜血转阴时,肾小球滤过率仍在继续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即使在正常范围,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显示肾脏有明显的损伤。因此,望患者早采用肾脏专用 ECT 检查,以免耽误病情诊治的最好时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毒症疾病介绍:
尿毒症脑病,是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继发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本病较常见,在肾衰竭中的发生率大63%以上。该病的发作与肾衰竭有关。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幻觉、扑翼样震颤等。治疗上综合治疗为主。预后情况一般,大多数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可治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尿毒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邻居家的一位哥哥就是因为得了尿毒症,没过多久便离开了。在儿时的印象中,尿毒症就跟死亡联系到了一起。相信的多数人都跟我小时候一样认为得了尿毒症就是得了绝症,意味着死亡。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小伙子,20来岁的模样,进门就问:“大夫,我会死吗?”经过一番询问,医生得知小伙子是一位有着十几年肾病的患者,前几年规律的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是自觉疾病没有好转,症状也不太明显,因此就没有坚持治疗。这次是因为觉得乏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才来医院就诊。

     

    查肾功能,血肌酐已经超过了1000mmol/L,已经到了尿毒症阶段,急需要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小伙子对于血液透析很是抗拒,在他看来,开始透析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因为在他周围有很多肾病朋友,都是在开始透析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因此,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也不会太久了,很害怕。显然小伙子的做法是不对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不速之客——尿毒症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肾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肾脏的功能基本丧失,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对于尿毒症的治疗,因为肾脏无法再生,因此只能依靠透析和肾脏移植。肾脏移植因为肾源有限,且费用昂贵,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透析的机器越来越精细,透析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生存年限也越来越久。因此,只要治疗得当,尿毒症患者还是可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

     

    其次,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得了尿毒症后都会拒绝,拒绝接受治疗,拒绝了解自己的病情,甚至是拒绝配合医生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更是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记得曾经也有位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幸被查出了患有慢性肾脏病,且已经到达了尿毒症阶段,只能接受透析治疗。因为患者年轻,可以在家自己做腹膜透析,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但是患者自己在家,不认真做腹透,没有半年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再次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患者情绪低落,极度烦躁,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生活质量很差。其实,患者若是能积极治疗的话,作为年轻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还是能保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的。

     

    最后,尿毒症虽然是个不治之症,但其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

     

    其依赖透析或者肾脏移植可以大体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它不同于肿瘤、癌症等疾病会直接威胁我们的生命,且生存期较短。只要积极治疗,生活还是能看到曙光的。

  • 尿毒症大家都不陌生,一般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但是对于尿毒症具体是什么,早期尿毒症有哪些症状,诱发尿毒症的因素等问题都是非常迷茫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尿毒症的相关问题。

     

    尿毒症是什么?

     

    尿毒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疾病,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说正常的肾脏功能有100%,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肾功能衰竭到仅剩10%以下时,尿毒症。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井井有序的城市,那么肾脏就是这个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如果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发生了意外,导致下水道系统发生了严重的堵塞,届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这个城市也会变得难以生存。

     

    尿毒症虽然可怕,但是“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尿毒症在早期就已经展现出了一些症状,只是这些症状或许不曾被你留意,又或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下面这些细小的蛛丝马迹,就是尿毒症的“前兆”。

     

     

    尿毒症的“前兆”是什么?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很难被发现,经常被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特征,不以为意,耽误了治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这几个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

     

    1、精神不振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繁忙,睡眠不足等,本来就非常难以和尿毒症联系在一起,稍微休养过后症状减轻,更加难以发现。

     

    2、面色发黄

     

    尿毒症病人在患病早期通常都会发生面色发黄的情况,这是因为尿毒症患者体内积聚的毒素过多,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很容易误诊为贫血,导致治疗方向错误,耽误患者的治疗。

     

    3、身体浮肿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障碍,许多水分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从而储留在身体内,导致水肿。这里和肥胖的症状很类似,都是身体逐渐“圆润”了起来,但是和肥胖那种“弹性的圆润”不同,水肿的部位受压后会出现长时间的凹陷。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脚踝发生浮肿,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4、胃口不佳

     

    由于肾脏病变加剧,尿素等原本需要经由尿液排出体外的有害物质潴留体内,当有害物质侵入消化道时,便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胃口不佳的症状。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治疗,后续还可能出现口腔方面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等。

     

    5、呼吸不畅

     

    尿毒症早期会造成机体心肺功能减弱,如果你在呼吸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地叹气或者深呼吸,那可能就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不妨去医院检查一下肌酐,尿素等指标。

     

    以上就是尿毒症的5个“前兆”,如果我们及时注意到了这些症状并及时治疗,就能一定程度上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这时候我们回头仔细想想:到底是哪些因素会诱发尿毒症呢?我们又应该如何针对性地去调理呢?

     

    诱发尿毒症3大因素

     

    致病因素一:高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可谓是“狼狈为奸”,肾病也是引发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肾脏主要由肾小球组成,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造成内壁损伤和血管硬化,引发肾脏出血,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又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血压就会持续升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成为了治疗肾脏疾病,预防尿毒症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减少每日盐分摄入量,减轻体重等多种方式控制自身血压,从而减小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另外也要注意每年做一次的尿常规检验。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尿蛋白,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如果发现自己有尿蛋白,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致病因素二: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各个国家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变化大,内分泌代谢紊乱,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肾病,进而引发肾衰竭,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最终可能进入肾衰竭终末期变为尿毒症

     

    因此,如果自己确诊为2型糖尿病之后,至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的筛查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都是医生重点了解的项目;此外还需要通过控制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等方式积极控制血糖。

     

    还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也应该适量减少,可以用低蛋白米饭代替家常主食;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吃足够的蔬菜(至少每天1斤),为了更好地吸收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叶酸等有害物质的摄入,最好可以水煮5-10分钟后再吃。

     

     

    致病因素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我国,慢性肾小球炎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二大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外界的细菌无关,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具体的病理原因目前仍未可知。可能会伴随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临床症状。对于此种疾病,医学界还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只能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来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

     

    通常医生会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药物,也会和一些降血压药物,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用药来控制病情。

     

    如果发展到了后期,大部分肾小球丧失功能后,就只能通过透析来进行治疗,到那时治疗的难度和费用都将直线上升,而且会出现很多难以治疗的并发症,非常不划算。

     

    尿毒症是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早期可能会出现几种鲜少被人注意的症状,但是不要掉以轻心,及时的治疗可以极大地延缓疾病发展,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我们也要注意引起尿毒症的三种致病因素,及时处理,对症下药,改善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用最小的成本把尿毒症扼杀在摇篮中。

  • 生活中我们比较混淆的就是身睡觉和尿毒症的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肾衰竭和尿毒症的区别,还有哪些症状就是代表我们的身体是出现了肾衰竭?

     

    尿毒症和肾衰竭的区别

    尿毒性与肾衰竭的差别在于病情的发展程度,尿毒性是各种肾脏疾病病情发展的最终阶段。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肾排毒功能减退,导致体内毒素积聚,引起体内各种代谢紊乱而出现各种症状,这些毒素主要有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其中以血中肌酐为主,根据血肌酐的数值,能够把肾衰竭分为四个阶段:代偿期:肌酐133-177单位;您所说的尿毒症是指在肾衰竭过程中,肌酐数值大于707的情况,这段时间建议透析,同时不要在生活中劳累,饮食要清淡,尽量少吃红肉,能够多吃鱼,控制好血压。

     

    肾功能衰竭与尿毒症相比对肾脏功能的损害较小,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肾功能衰竭会很快发展成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分为四期,尿毒症为期中晚期。

     

    能够看得出,肾衰竭与尿毒症还是要有差别的,当然,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病人病情等发展情况的不同。肾功能减退比尿毒症要好一点,但是也没有什么好转。提示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应尽早接受良好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那些症状是肾衰竭?

    1.浮肿

     

    出现在眼皮、脸、小腿等部位的轻微水肿(患者会误以为是喝水过量,体重增加,缺乏睡眠等原因引起)

     

    2.没有效果

     

    精力充沛、疲倦、乏力等无劲儿(病人会认为是工作过度,或其他原因)

     

    3.腰疼

     

    我们有时候会感受到腰部出现疼痛。那是因为我们的肾的位置位于我们腰部的两侧脊柱,所以肾脏功能有问题时,它就会出现疼痛。

     

    4.不想要任何食物

     

    食欲差,食欲差,甚至恶心呕吐(有些病人总是先去消化科或肝病科,看是否患有胃病或肝病,如果没有胃病或肝病,就把它放在一边)

     

    5.尿蛋白与尿潜血

     

    6.尿上有泡沫

     

    蛋白由肾漏到尿中,尿中产生许多泡沫。

     

    7.尿多,尿少者

     

    频繁排尿及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一天要排4-6次尿,尿量在800-2000毫升左右。

     

    8.尿道感染

     

    常患尿路感染、治疗不彻底、时间长,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9.贫血症

     

    我们出现贫血时也是因肾功能受损时引起。因为肾脏功能不仅有代谢废弃物的作用,也有内分泌的作用,能够帮助分泌出造血的激素。

     

     

    10.糖尿病

     

    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

     

    11.高血压

     

    血压性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血压如果过高,要小心是否是肾结石。

  • 1、一次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一次的空腹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你是安全、没有糖尿病,首先如果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也属于糖尿病。其次这次血糖正常,可能就是你胰岛拼命努力分泌胰岛素的结果,而且很有可能,在努力出这么个健康结果之后,胰岛就进入虚弱甚至衰竭状态,从此开始血糖升高了,之前的一次血糖正常不能代表之后也正常,甚至可能是最后一次正常了,尤其是当你具备肥胖、三多一少症状时候。而且大部分中国人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看是否为糖尿病需要做糖耐量实验结合糖化血红蛋白。

         

    2、早期阶段糖尿病不需药物治疗

    糖尿病发病早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称为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受损,也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大多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早些年治疗指南中鼓励采用生活改变来治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达到标准体重来控制血糖。一般观察3-6个月,血糖不达标后才开始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大部分人不能达标,而且可能延误胰岛细胞恢复时机。

                           

    新版糖尿病治疗指南提出一旦确诊糖尿病就需积极药物治疗,以防糖尿病病情快速发展,针对药物控制血糖无效的病例,推荐加用基础胰岛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听信广告宣传、他人经验

    目前医药保健市场关于糖尿病的药品、保健品种类繁多,抓住患者怕得病、怕终生用药的心理,打着特效、根治幌子的各种虚假广告铺天盖地,抓住患者想试一试、大不了再到医院治疗心态,导致患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血糖大幅波动,甚至病情加重。正规的药物、医院是不让做广告的。

                       

    还有部分人或是利益驱使、或是心态作祟,到处宣传自己或谁谁就是糖尿病,吃了某个药物病救治好了,也许他当时就不是糖尿病,只是一过性血糖异常;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糖尿病,只是误导患者。糖尿病根据每个人分型不同、阶段不同,治疗不一样的。

               

    4、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在不发生显性、隐性低血糖情况下,血糖控制越低越好,为防治远期并发症。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是渐进的过程。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发现时,血糖持续在很高水平,有些人可能数年都没有正规治疗,对于现阶段高血糖水平有一定耐受性,部分患者会误认为自身的血糖的升高是短时间出现,急于在短时间内将至正常血糖水平,而应用过量降糖药,导致自身无法耐受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甚至带来生命威胁。

                

    5、症状不明显就无需用药

    针对糖尿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主要依据静脉血糖水平,症状只是疾病一种表现,很多患者明确诊断糖尿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认为只要自身无不适症状,就意味着血糖控制良好,全凭着感觉自行停药或加减剂量,不做血糖监测。

                

    实际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即使血糖水平很高,也无明显症状。这种凭借症状、自我感觉、自我治疗所带来的风险、危害甚至大于持续性的高血糖,同事带来发生冠心病、蛋白尿、白内障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6、相同作用的降糖药合用 

    药物的联合应用是临床常用方法,目的是达到治疗目标,减少大剂量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但相同作用的降糖药合用相当于单一品种药物超剂量应用,会造药物不良反应、毒性增强而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7、胰岛素会“成瘾”

    胰岛素是人体内存在的正常激素,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是需要外源性的补充,血糖控制稳定后据病情可以减量,甚至有的病人可改服口服药物。一旦确认为缺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病人,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其目的是防止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那种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会“成瘾”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

            

    8、单纯依赖药物

    糖尿病规范治疗,称之5驾马车:

    • 糖尿病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法,需要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
    •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的原则,要控制总热量,同时要营养均衡,合理分配主食和副食;
    • 运动治疗,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
    • 血糖监测,通过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变化,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 药物治疗。不难看出,药物治疗只占到一小部分。囯际糖尿病联盟提岀单纯应用药物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有效健康教育、饮食调节、适度运动、自我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更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乙肝的治疗会有哪些常见误区呢?乙肝这种疾病在我国非常的常见,在生活中,大家一说到乙肝这种疾病,很多人就会很害怕,在很多人的眼中,乙肝就是一种不治之症,如果患上的话,大家就不能恢复健康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乙肝的治疗会有哪些常见误区呢?


    1、肝功能正常者无需治疗:


    因为肝功正常的病人,虽然DNA比较高,在治疗时机上不太合适。我们讲抗病毒治疗强调契机和时机,比如有轻度转氨酶升高有轻度的炎症,转氨酶在两倍到四倍,病毒高的,当然是治疗时机。像这样转氨酶升高而且DNA阳性,我们的治疗可能看到效果比较明显,肝功达到正常,DNA转阴的概率比较高。

     


    2、病急乱投医:


    很多患者治疗乙肝时迷信一些所谓的“家传秘方”。然而那些“几个月消灭乙肝”的秘方其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乙肝是慢性病,慢病不能“急治”。


    3、乙肝为不治之症:


    乙肝是可以治疗的,目前虽然没有特效的药物,但是还是有有效的药物。对它的治疗大家还是有信心的。另外,长期慢性肝炎的病人来自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压力特别大,甚至有人就产生一些轻生的想法,当然全社会都给他们关注,现在乙肝患者也受到政府和医务工作者关注,关爱每个乙肝患者,给他更多的支持,心理支持,包括治疗上的支持,都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4、乙肝治疗保肝药用得越多越好:


    乙肝患者常常吃很多所谓的“保肝药”,或者还要吃各种保健品或偏方。其实这样有百害而无一利。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的根本病因,所以抗病毒治疗是对因治疗,犹如釜底抽薪,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很多“保肝药”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过多服用只会加重乙肝患者本就脆弱的肝脏负担。


    大家如果对乙肝的治疗存在误区的话,很容易影响疾病的治疗,所以各位患者一定要重视上述的内容,希望那些已经走入乙肝治疗误区的患者,可以早日的走向正确的治疗之路,平时患者还要注意个人物品的卫生,避免把乙肝传染给亲人。

  • 肝癌是一种我们很常见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肝癌的疾病。可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很了解这个疾病,并且对肝癌疾病产生了认识的误区。那么下面我就来说说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是什么吧。


    误区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

     


    该项包括29个国家、29925名成年参与者的国际性调查显示,在高收入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人们往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有42%的人认为饮酒不增加癌症危险。


    与此相比,低收入国家(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中15%的人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黎巴嫩、乌克兰、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等)中26%的人持相似观点。在高收入国家,59%的人认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过量饮酒更危险。而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


    误区二:精神压力和空气污染的危害作用被夸大

     

     


    在高收入国家,57%的人认为精神压力的致癌作用比酒精强,78%的人认为空气污染是比酒精更强的致癌危险因素。而实际上,并没有证据显示精神压力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污染与过量饮酒相比,也只是一个较弱的危险因素。


    误区三:癌症=绝症


    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更加悲观。在低收入国家,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


    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误区四: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


    在低收入国家,75%的人认为在制定治疗癌症的方案时全都是医生说了算,仅8%的人同意患者应该与医生一起做决定。与之相比,经济发达国家中72%的人认同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的模式。


    以上介绍的就是对于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并且在生活中的时候,患者应该积极的去治疗疾病,争取早日将疾病治疗好,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天天健康快乐的生活。

  • 1 与肝炎患者共餐会传染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五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含有约一般血液含量的病毒,如果其血液病毒载量超过105 IU/mL,共用同一餐具可能传播乙型肝炎

     

    2 肝炎患者不应限制特定食物

     

    病毒性肝炎患者,无论急性或慢性肝炎,在发病期或活动期,如果有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暂时限制患者感到厌恶的食物如果没有进食相关的症状,应当遵循“跟着感觉走”的原则合理摄食,食物种类不受限制。

    急性肝炎恢复期,受肝脏代谢功能的限制,不宜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否则,可能会发生脂肪肝;但食物种类不应受限制

    长期限制特定食物的后果,会导致某些营养要素特别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造成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受损肝脏的修复,而且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不稳定。

    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摄食原则是“跟着感觉走”和“食物多样化”而非限制特定食物。

     

    3 肝炎患者应适当体育锻炼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遵循“避免超负荷”的原则。

    急性肝炎需要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患者,运动不受限制,但应避免超出自身体力负荷的长期体育锻炼。

    慢性肝炎,无论活动期或非活动期,运动均不受限制。但应避免超出自身体力负荷的长期体育锻炼

    注意一个误区,慢性肝炎应当避免“过度疲劳”不等于“注意休息”。

    其实,慢性肝炎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应视为“健康人”,活动期患者应让专科医生决定需要住院治疗还是继续工作。就慢性乙型肝炎而言,不仅要“避免过度劳身”而且要“避免过度劳心”,但不等于“不能劳身”或“不能劳心”。

     

    4 肝炎患者应合理使用保肝药物

     

    保肝药物是一类缓解肝脏炎症、促进肝病恢复的药物,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有一定或有限的治疗作用,属于对症治疗之列。

    虽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转归机制尚未阐明,事实上也不可能最终阐明,但同时其自我恢复或修复机制也未阐明。作为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产物,保肝药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急性自限性肝炎的对症治疗;但它们不能代替有试验医学背景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主要是慢性持续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病因治疗。

    充分理解慢性持续性肝炎的自然转归机制是合理应用护肝药物的前提。

    因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而不建议患者自购护肝药物

     

    5 慢性肝炎可用免疫调节药物

     

    慢性肝炎慢性化或持续化的直接原因是机体免疫不能有效清除肝炎病毒,但并不意味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就慢性乙型肝炎而言,病毒与人体宿主之间存在及其复杂的关系,至今仍在探究之中,至少人体内分泌环境、肠道为群落构成与病毒、免疫之间的“神秘”关系;事实上,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只是人体免疫不能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而非不能有效清除其他病毒;换言之,慢性肝炎患者并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滥用对机体免疫的特定环节或某个层面有提升作用的免疫增强药物不仅不利于机体清除病毒,而且可能导致新的免疫不平衡。

    因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6 慢性肝炎不是均应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特效治疗,但是,抗病毒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因耐药会带来新的治疗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经历免疫耐受、免疫激活、免疫再耐受和免疫再激活四个阶段,其中免疫耐受期虽然有最高的病毒载量,但不发生肝炎或仅存在轻微的肝炎,无需抗病毒治疗;免疫再耐受期病毒载量很低,肝炎趋向恢复和肝病趋向修复,也不需抗病毒治疗。免疫激活期和再激活才是抗病毒治疗的合理阶段。

    抗病毒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免疫耐受与免疫激活、免疫再耐受与免疫再激活过渡期的合理使用

    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患者自觉接受医生随访。

     

    杨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94110237171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中组部第十八批博士团成员,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担任北京肝病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兼职20余项。主持我国16部肝病指南共识文件撰写,承担10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被邀请担任10余部国际及国内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 最近有患者朋友咨询:“糖尿病人怎么知道自己肾脏功能好不好?泡沫尿是肾衰早期表现吗?”这个问题非常好,有代表性,确实值得重视,因为肾脏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可以生成尿液还可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的平衡,还可以排泄体内废弃的产物,同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朋友,尤其需要注意肾脏健康,防止肾病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肾脏病变,急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应用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减轻肾脏负担,让肾功能有喘息的时间,以恢复自身的功能;慢性肾衰竭患者则需要长期应用血液透析或者肾脏移植才可能有生存的几率。有人说,肾衰竭来临总是“悄无声息”。其实不然,肾衰竭是患者的慢性疾病逐渐恶性发展的最后结果,通常情况下会有6个早期症状,可惜被很多肾衰竭患者忽视了。

     

     

    肾衰竭的6个早期症状,可能都被你忽视了

     

    1)身体出现浮肿

    如果一个人的肾脏出现毛病,就会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导致水分过多地流滞在体内,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一些部位(如脚踝、小腿、眼睑)在早晨出现浮肿。因此,如果患者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肢体浮肿而且难以消退,要警惕是否为肾衰竭。

     

    2)皮肤出现瘙痒

    肾脏的问题不是小问题,务必得重视。一般来说,皮肤瘙痒是因为皮肤清洁不恰当或者因为过敏等一系列皮肤性疾病所致,但是皮肤瘙痒还有可能是由于肾脏病变而导致内部环境严重紊乱,从而导致患者自身排出血液的毒素功能下降,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够正常排除,很多患者会感觉很多部位的皮肤挠痒难耐,甚至还有难闻的异味。

     

    3)腰部出现疼痛

    肾衰竭患者如果没有腰部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出现疼痛感,那么很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病变而导致腰部出现疼痛。

     

    4)出现贫血

    如果患者的肾脏出现了严重病变,尤其是出现了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会不断下降,然后会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肝脏系统分泌造血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面色苍白。

     

    5)胃口不好

    患者肾功能一旦出现障碍,会导致自身的泌尿系统功能不全,所以尿毒素滞留在患者的身体里面,进一步导致患者的消化系统受到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

     

    6)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小便异常

    当肾功能受损时,首先表现的往往不是泡沫尿,最先受影响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表现的就是夜尿增多,尿量、排尿次数都会增加。当然,每晚2次以内夜尿,上述正常,如果超过2次,特别是3-5次或更多的,这时需要警惕肾功能损伤可能,建议及早去医院检查。

     

    如果患者在正常生活当中出现泡沫尿、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一系列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导致的泌尿功能不畅。这个时候,可能肾脏损伤已经比较严重了!更需要尽快地及时去往医院进行就诊。

     

     

    结语

    当然,最终确定有无肾脏损伤,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应通过去医院检查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通常需要进行尿液分析,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和细胞管型,进一步的检查项目包括蛋白尿定量、肾脏超声、转诊肾病科,以及肾活检。但我们日常生活中,首先可以通过上述肾脏病变的6个症状来初步判断。

  •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其诊断需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肾功能,此外尿液检查、肾活检等对尿毒症的诊断也具有辅助作用。

    1.病史、症状、体征:

    尿毒症患者既往常存在肾脏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且尿毒症患者常常出现一系列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如贫血、水肿、高血压、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黏膜瘙痒、尿量减少等。

    2.肾功能指标:

    确定肾功能衰竭的存在是诊断尿毒症的首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当肾功能出现严重异常,肌酐清除率降低至每分钟小于 15ml,血清肌酐升高至大于 707μmol/L(男性)或大于 618μmol/L(女性)时,可以诊断为尿毒症。

    3.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和类型。尿液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 值,以及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的异常情况。

    4.肾活检:

    肾活检是一种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方法,通过判断肾小球的病变类型和程度,可以进一步确诊尿毒症。肾活检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例如需要明确病因或判断透析治疗的适应症等。

    尿毒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患病后必须尽早接受治疗,如有条件可进行肾脏移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 有人说,如果把肾比喻成一个“锅炉”,那么身体燃烧后产生的“煤渣”都必须经锅炉排出。一旦“锅炉”出现问题,废物排不出去,不仅会损毁“锅炉”,整个系统也会崩溃。

     

    由此可见,肾脏非常重要,今天Dr.京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肾脏。

     

     

    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爱护自己的肾脏,过健康的生活。

  • 慢性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展速度和转归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从轻度肾炎发展到尿毒症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15-2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慢性肾小球肾炎会逐渐加重,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双嘧达莫、百令胶囊、黄葵胶囊等,以控制血压、减轻蛋白尿等。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肾毒性药物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复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

    慢性肾炎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肾炎通常由感染引起,治疗以抗感染为主。慢性肾炎则与免疫异常有关,治疗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肾盂肾炎是一种尿路感染,治疗以抗感染为主。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可能相对复杂,需要较长的疗程。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早上8点,我如往常一样,打开了我的手机,预约了在线的肾病内科咨询。我是一位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两次透析治疗,生活对我来说,总有些不如意。

    在等待医生接诊的时候,我紧张地回想起了我的病情。14天前,我感染了新冠病毒,那段时间,咳嗽不断,食欲不振。6天前,我在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有炎症。我遵医嘱输了三天液,但咳嗽和痰的症状并未完全消失,而且我发现我的饭量也大不如前。

    医生***很快接入了我的视频咨询。她耐心地听我描述病情,询问了我一些细节。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她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方案,并告诉我需要继续治疗肺炎,同时也要注意前列腺炎的问题。

    医生***不仅专业,还非常关心患者。她详细地解释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并告诉我如何正确服用。她还提醒我,如果有任何不适,要及时线下就诊。

    在结束咨询后,我感到心情轻松了许多。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在疫情期间,这种服务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性别和症状密切相关。以下将从疾病特点、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肾小球肾炎的特点

    1. 性别差异:男性患者病情通常较女性患者严重,男性患者在30-50岁左右出现尿毒症的比例较高,而女性患者发生尿毒症的概率较低,且多发生在50岁以后。

    2. 症状表现: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其中,血尿是最早、最常见的表现,蛋白尿在早期通常为少量,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3. 并发症: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肾脏疾病、耳部疾病和眼部疾病等并发症。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性耳聋,多见于男性患者;眼部疾病包括近视、斜视等。

    二、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控制。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肾穿刺活检、肾移植等。

    三、日常保养

    1.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膳食,限制盐分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四、就诊科室

    肾小球肾炎的就诊科室主要为肾内科。如需手术治疗,可前往泌尿外科就诊。

  •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患者常出现尿素含量升高的现象。这是因为肾脏排泄和排毒能力下降,导致尿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无法正常调节,导致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同时,毒素在体内积聚,最常见的毒素就是尿素。尿素浓度升高,说明患者的肾脏排毒能力较弱。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反映肾功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尿素氮升高,表明患者的肾功能存在损害。尿毒症患者的尿素氮增高,除了与本身的尿毒症有关,还可能受到饮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的影响。

    治疗尿毒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低尿素氮、改善肾功能等。透析治疗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体内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除了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平时要注意低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定期复诊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术后要注意减少活动,防止手术部位碰触,并严禁用手碰触手术切口,以免感染。术后会出现局部肿胀,四天后可以逐渐消退。避免负重,以免加重肿胀。

  • 尿毒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么,尿毒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尿毒症的治疗,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1.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一种将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通过腹膜对血液进行净化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家庭治疗,但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入体外,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尿毒症患者,但需要定期到透析中心进行治疗。

    3. 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是将健康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使其替代受损肾脏功能的方法。该方法治疗效果好,但手术风险较高,且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针对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如高血压、贫血、高磷血症等。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类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磷结合剂等。

    5. 生活方式调整:尿毒症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同时,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

    二、尿毒症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2.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

    4.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

    三、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2.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如饮食、运动、用药等。

    4. 定期进行家庭访视,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

  •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了解尿毒症的早期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消化系统症状

    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口腔异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尿毒症导致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二、心血管系统症状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尿毒症导致的体内毒素积累和电解质紊乱有关。

    三、呼吸系统症状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呼气有氨味、呼吸急促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尿毒症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四、浮肿

    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眼睑浮肿、踝部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尿毒症导致的体内水分潴留有关。

    五、困倦、乏力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困倦、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尿毒症导致的贫血和电解质紊乱有关。

    六、面色泛黄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泛黄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尿毒症导致的贫血有关。

    七、尿量改变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尿毒症导致的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有关。

    了解尿毒症的早期表现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 口臭,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许多人认为口臭只是口腔问题,如牙周病、龋齿等引起的。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口臭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如肺癌、肾衰竭、肝衰竭等。

    那么,哪些疾病会引起口臭呢?

    1. 肺部疾病

    肺部感染、支气管炎、肺脓肿、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甚至肺癌都可能导致口臭。肺脓肿患者常伴有腐酸性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则可能出现血腥味口臭。

    2. 上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会导致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分泌,当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腐败味。

    3. 胃肠道疾病

    胃幽门部狭窄或梗阻、反流性食管炎等胃肠道疾病会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酸臭腐败的气味。

    4.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其中的α-酮戊二酸会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

    5. 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或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

    6. 肝脏疾病

    肝衰竭时,肝脏代谢能力减弱,分解毒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氨升高,使口中出现略带甜味的排泄物臭味。

    面对口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

    2. 健康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

    3.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全身性疾病。

  •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发生在男性患者身上。男性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尿毒症最早出现的信号。

    尿毒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表现。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和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进而引发全身中毒症状。

    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尿毒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贫血、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评估是诊断尿毒症的关键,患者通常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水平持续升高等情况。

    治疗尿毒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保护残余肾功能等。药物治疗方面,白令胶囊等药物可以帮助保护肾脏功能。肾脏替代疗法,如透析和肾移植,是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尿毒症患者应注意休息和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如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定期优化生活环境,避免磕碰、外伤等意外,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控制率却不足10%。这让许多患者产生了疑惑,血压正常了是否就可以停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田锐教授指出,血压正常只是达到了降压的目的,但并不能说明可以停药。因为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伤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增加仍然存在,因此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用药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盛琴慧教授表示,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初始治疗时就对心血管总体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血压水平、吸烟史、年龄、肥胖、心血管家族史等因素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类,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阜外医院教授张健强调,降压药种类繁多,并非多和贵就是好。高血压的治疗是个体化的,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此外,人们应该长期监测自己的血压,了解高血压的标准临界值,并且像重视成人高血压一样重视青少年的血压监测。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田锐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长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病并发症,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为了提高公众对尿毒症的认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尿毒症早期症状,帮助大家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

    一、早期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尿毒症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毒素堆积,刺激胃肠道黏膜所致。

    2.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

    3. 循环系统症状: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4. 皮肤症状:尿毒症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瘙痒、干燥、色素沉着等症状。

    二、预防措施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戒烟限酒。

    2. 合理饮食: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4. 遵医嘱:对于患有慢性肾病的人群,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