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颤,让卒中风险高3—5倍!医生教你如何正确对待

房颤,让卒中风险高3—5倍!医生教你如何正确对待
发表人:张银刚医生

近年来,发生房颤的患者不在少数,但很多人对于房颤的认知非常有限。

 

“医生,房颤对健康影响大吗?”房颤这种病到底严重吗?“医生,房颤如果没啥症状,是不是就不用治疗了?”

 

鉴于大家对该病的各种疑问,今天我就来详细讲一下这种疾病。

 

 

到底什么是房颤?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房颤,它的全名叫做心房颤动,是最为严重的房性心率失常,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那么,房颤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心脏其实是分为四个“房间”,分别是:左边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右边为右心房和右心室,而位于右心房附近,还有个窦房结,它是指挥心脏波动的“司令部”。

 

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的收缩和舒张,都是由窦房结发出的电流信号来指引完成,顺序是左右心房→房室结→左右束支→左右心室的心肌,这样一个完成的传导就完成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但是,一旦心房内发生病变,心房电的节奏开始紊乱,从正常时候的有规律的搏动,变成了纤颤,也就是我们口中的房颤。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房颤的发生呢?

 

临床经过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其实跟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关:

 

第1:疾病的影响

 

比如患者本身就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者甲状腺等,很容易诱发房颤的发生。

 

第2:不当生活方式的影响

 

如果我们频繁熬夜、经常处于高压状态,甚至经常暴饮暴食,都会使得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如果发生房颤时,对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呢?

 

房颤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这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脑卒中,临床有数据显示,患有房颤的患者,他们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出5倍。

 

这主要是因为,房颤虽然病在心脏,但最大的危害却在心脏之外,因为房颤时,我们都心房是杂乱无章的收缩,这就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不停的打转,极易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往往会随着血液进入全身其他部位,而脑部在心脏以上,加上特殊的结构,因此最容易导致脑部被栓塞,形成脑卒中。

 

 

而且,房颤所引起的血栓,就好像埋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脱落,严重的甚至会瞬间致命,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如果发生房颤,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预防卒中

 

针对房颤的治疗,虽然其他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药物治疗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房颤本身的药物治疗,通过控制房颤的心室率,让心跳变慢,另一类则是预防血栓的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胺碘酮,伊布利特等,但这些药物要么不能长期使用,要么会导致心律失常,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盐酸索他洛尔片,作为一个重要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也兼有Ⅱ类的抗心失常的作用,既有口服制剂又有静脉制剂,适应证涵盖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在国内外多版文献中均受推荐。

 

 

因此,盐酸索他洛尔片也被视为临床上抗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信赖。

 

2、非药物治疗

 

而针对非药物治疗,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射频消融,经导管消融等。通过这些手段的治疗,能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维持窦性心律,但是否能使用该方法治疗,往往要经过医生的综合评估。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房颤及时没有症状,也要积极接受治疗,因为房颤的危害性跟症状的轻重无关,及时没有任何症状,仍然有非常高的栓塞风险,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简单解释房颤是指心房泵血的正常节律被打破,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由心房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房律紊乱。通常表现为心率不规则且频率很快,可见于多数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引发脑梗塞的风险很高。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是一种老年人常有的一种疾病,因为房颤和年龄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生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有人也说房颤是一种老年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房颤呢?

     

     

    一、预防原发病

     

    能够引起房颤的原发病有很多,比如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所以,预防房颤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积极预防这些原发病,因为这些都是使得房颤发作的主要因素,所以,能够减少房颤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减少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相关心律失常并发症。就会减少房颤的发生。

     

    二、减少烟酒刺激

     

    房颤还和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报道显示,抽烟和饮酒,不仅仅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还会增加房颤的相关不良并发症。所以,房颤病人戒除烟酒,似乎更有意义。其次不仅仅是烟酒,一些刺激性的饮料等,也会使得房颤的发病率增高。

     

    三、避免情绪刺激

     

    加班熬夜、精神紧张、喜怒哀乐等情绪刺激,也会导致房颤的发生,因为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张力升高,这些都是房颤容易发生的一些诱因,避免这些诱因,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病率。

     

     

    四、其他原因

     

    比如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也会诱发心房颤动,所以,避免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严重干扰,或者是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后,预防房颤的发生也尤为重要。

     

    当然,即便发生了房颤,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或者对因的治疗,不管是控率还是控律,都会有适合你的房颤的治疗方法。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说脾胃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损伤脾胃很严重,避免湿热上身,还要注意情绪,避免伤脾胃。

     

     

    关于湿热病,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所以防治湿热首养脾胃。

     

    曾见过这样一位女性患者,年龄30岁,已婚4年,没有孩子,因为老公时运不济,再加上双方父母体弱多病,这位患者天天焦虑,浑身不舒服,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干什么都不顺心,意志消沉,一大家子都陷入愁云修雾中。

     

    又有一回,这患者因二便不畅,且尿黄便溏腹胀来找我。一搭脉,一问诊,脾胃湿热引起的,给她开了健脾胃除湿热的汤药,建议她注意保持好心情,注意饮食卫生。

     

    听说这话,患者又长呼短叹起来,说自己的家事如何如何,天天心里不舒服。她也知道自己近几年来的确是患了很多“毛病”,全都是自己的“心病”,可就是解脱不了。我劝她想开点,注意保持好心情,她说她明白,也会慢慢调整。

      

    之后再给这位患者看病,努力做到心身同治。时至半年,患者的确淡然了很多,身体也更健康了,之前一些湿热的症状也消失了。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讲了情绪与脾胃的关系,他说:“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在内伤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尤其是使脾胃之正气受伤,这种危害是很严重的。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了54岁,就是因为他过于操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对孤独生活的疑惑,对家庭或同事的恩怨,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等,这些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果经常出现,则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动气后脘腹胀满、疼痛、纳呆等,如果长期脾胃不好,则可能累及其他脏器,导致身体正气不足,待招惹湿热等内外邪时,诸多湿热症会出现。所以防治湿热症时,养好脾胃也要注意情绪问题。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是要有一平常心,有一句话说“你的烦恼,都是你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别太追求美好,把生活看得平淡些,修炼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人与事能充分理解,遇事能泰然处之,镇静自若,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情绪牵制,减少坏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②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性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在一个环境中,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友爱、互助、需要,那么充满快乐的人际关系就有利于清除不良心理。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和诸”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同时要学会尊重和奉献,学会感恩和真诚,当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就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子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伤害人更深。

     

    ③ 适当发泄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时不要一直憋着,找个可靠的人,找个可靠的环境,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也可以在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另外,要注意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培养你的信心和乐心态、更有愉悦的心理感受,有益于培养好心情

     

     

    总之,“气为百病之首”,为了保持身体气血平和,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情绪,避免精神状况不佳久之影响脾胃产生疾病,同样也避免湿热的产生。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情绪不好会伤脾胃,而脾胃是维持一身正气的基础,所以保持好心情,有助脾胃安健,有助防治湿热袭身。

     

    ② 保持好情绪要有方可循,后面我们将给大家普及一些保持好心情的诸多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上图来自于儿童流感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

     

    如何预防流感?不是难题,答案是现成的。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人体对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抗体滴度会下降,另外流感疫苗组份也会更新,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个月及以上的人接种每年流感疫苗。奥司他韦虽然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重要药物,但不是流感疫苗的替代品。

     

    生活中防护

     

    勤洗手,医院回来别忘洗鼻孔。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冬天了。空调房也要早晚通风。没有科学依据说室内熏醋能防流感,相反空气中醋的味道会刺激呼吸道,所以就免了吧。

     

    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出门戴口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黄医森就遇到小病人因为打疫苗后发热就医,结果染上了轮状病毒腹泻,看完腹泻,又得了流感。非必要,医院少去。

     

     

    一旦家中有流感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最好单独一室隔离。切勿滥用抗生素治疗,挂水也不能缩短病程。流感发高热了,去挂水仅仅是寻求心理安慰,没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地区患病率及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目前多国的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约为1%,并呈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纪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

    一、房颤患者心律与正常人有何异常?

     

    心律正常时,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规律的激动和收缩,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高达常人的7倍。房颤者,尤其是发生初期,心率往往比正常窦性心律时快而不规则,因此患者常有心慌、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不适,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胸闷、气短;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就诊,才发现心房颤动。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脉搏不规则、胸痛气短或者头昏目眩、思维迷糊等。

     

    其他症状表现为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如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三、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脑卒中: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20%的几率致死,60%的几率致残,应引起重视。
    心衰:由于房颤时导致心排血量减少25%或更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高,心衰的发生率增高。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房颤有增加患者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 房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房颤的并发症,如心衰、脑卒中、冠心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同时与患者原发性疾病、年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脑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非房颤患者高。房颤治疗能减少房颤发生的频率,很难根除房颤,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经过心内科系统的治疗后,房颤的复发的几率也越来越低。导致房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

    一、房颤患者需要定时复查

     

    房颤患者一旦出现心悸、乏力、气短不适,应该复诊。如果房颤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在家没有不适症状,但摸脉搏发现不齐也应尽早复诊。如果房颤患者在家更换房颤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药物后再次应用时,也应到医院进行复诊,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再次规范用药。平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及体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内科体检。

     

    定期体检,做好监测,如做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心室、心房的大小;复查心电图了解自身心率及心律的情况,以及有无缺血的情况等;定期复查凝血象,尤其是应用抗凝剂华法林时。

     

    二、房颤患者的日常护理

     

    房颤大多数是由于心脏性疾病所引起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养成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习惯,要保持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了解口服房颤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减少引起心率增快的因素,如咖啡、浓茶、饮酒等。极治疗能引起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时间静坐及过度运动会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要适当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注意房颤药物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应用抗凝剂治疗时要做好房颤的卒中的评分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此外,抗凝治疗对于有瓣膜病并置换金属瓣的房颤患者只能使用抗凝剂华法林。

     

    三、房颤的日常预防

     

    房颤的预防包括没有出现房颤时对房颤的预防,以及出现房颤,但经过治疗后房颤已经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后,需要预防房颤的复发。

    1.早期筛查:心电图的检查是早期诊断房颤最有利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该检查。

    2.预防措施:在生活方面,要减少喝咖啡、浓茶,少吃巧克力,禁烟,少喝酒,因为这些可以导致心跳加快。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劳、过累,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房颤发生的几率。对于高血压及心衰患者,应用ACEI及ARB类药既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控制,也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同时对于导致房颤的原发性疾病要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防止或延缓房颤的发生。

  •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美国在影响着近600万人,并且每年有15万新确诊病例。

     

    Gaurav Upadhyay(医学博士)是一位电生理学家,专门对心律失常(包括房颤)进行检测和治疗。以下是他针对房颤问题的回答:

     

    "我的执业内容就是诊断和治疗房颤。对我们的患者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和识别房颤,这对于防止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的诊疗团队可以与您一起,寻找一种有效缓解和长期改善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房颤?

     

    简而言之,房颤是心脏电信号出了问题,发生在当心脏上腔出现异常、快速、不规则的心跳时。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进出心脏的血液流动不良,最终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房颤有哪些症状?

     

    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心悸,包括心跳漏跳、“额外的”心跳、感觉心脏被重击或者心跳加速。需要记住,发生房颤时,整个过程往往很快,会感觉不舒服。虽然心悸是最典型的症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迹象。

     

    房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房颤可能会恶化,这会让您在做以前毫无困难的日常活动时感到疲惫。例如,您可能在爬一段楼梯时上气不接下气,或者在做简单家务时感到头晕目眩。房颤可能会导致严重状况,例如心力衰竭、中风或心脏病发作。因此,如果您遇到类似的症状,请联系您的初级保健医生进行测试,以确认您的情况。您的医生可能需要通过心电图(EKG)或动态心电图监护仪来检测房颤。

     

    房颤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还没有确定房颤的单一病因,我们也不相信有一个绝对的病因,因为这种病涵盖所有年龄段的人,不论是否患有心脏病。房颤最常见的原因是年龄增长,而不是做错了事或有不良的健康习惯。

     

     

    虽然房颤没有一个根本原因,与该病相关的常见风险因素和症状包括: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结构性心脏病。此外,如果您有心脏病发作、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病等现有疾病,那么您患房颤的风险就会增加。如果您出现心律不齐、胸痛、疲劳、头晕或呼吸急促等症状,您应该去看医生。

     

    如何治疗房颤?

     

    治疗房颤可以通过包括心律药物、电复律(使用电流重置心律)、微创消融手术、可植入设备(如起搏器)和手术的组合。您的治疗计划将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来量身定制,以尽可能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的治疗计划着重于控制您的症状并降低您中风的风险。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是没有房颤的五倍,因此我们使用血液稀释剂(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并降低中风的风险。

     

     

    为了治疗症状,要么需要控制您的心率,要么控制您的心律。我们使用每日一次的口服药物来控制您的心率,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这样您即使患有房颤也不会感到太疲累。对于心律控制,我们努力通过药物或消融术来恢复您的正常心律。

     

    什么是房颤消融术?房颤可以通过消融治愈吗?

     

    房颤不能被治愈,但导管消融可以治疗和控制高达70%的患者。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它使用特殊设计的导管穿过腿部进入心脏,找到不规则心跳的来源,并通过烧灼来消除。消融术在心脏内部进行有控制的“灼伤”,在心肌中形成疤痕组织,从而改变电结构,并将电活动区域隔开。

     

    房颤的消融通常是射频消融(用热来烧伤)或冷冻消融(采用冷方法使心脏组织被冷冻灼伤)。这种治疗快速有效,您在手术后4到6小时内就能够下床。

     

    为什么要对房颤进行消融手术?

     

    如果您患有晚期或复杂的房颤,如难治性房颤、复发性房颤,手术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手术控制您的心律失常症状,帮助您过上积极、充实的生活。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有一个综合性专科,可以协调电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因此可以为您提供广泛的治疗方法。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提供的创新手术是一种结合了机器人心脏手术和标准消融的杂交手术,可以使您从晚期房颤中得到解脱。使我们的治疗与众不同的部分原因在于,我们通过合作来为患者确定一种综合方法,无论是传统的心内膜消融术、心外膜消融术、微创机器人方法还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

     

    一、房颤有哪些分类呢?

     

    房颤分5类,具体如下:

     

    1.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房颤。


    2.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需要药物或电复律转复。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可以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5.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药物或电复律终止房颤无效或终止房颤后又复发。

     


    二、引发发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房颤发作。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房颤。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病变者。

     

    三、房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如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四、如何确诊房颤?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2.查体: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 很多老年人有风湿病,这很常见,但年轻人得风湿病的就很少见。年轻的时候家长总会说,那么早就把冬衣脱了,都什么天气了还不穿秋裤,等年纪大了风湿病肯定得找上你,那个时候家长总会唠叨,但唠叨里藏的都是爱,说的不无道理。大家都知道风湿,那么风湿到底有什么前期症状呢,年轻人为什么现在也会得风湿呢?真的是因为冻的吗?

      
    了解风湿

     

     

    因为个人体质的不同,所以风湿病在个人身上的症状也不同,而风湿病的症状又比较复杂,所以身上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注意风湿是不是已经找上自己了

     

    发热

     

    这个指的是身体发热。当然身体发热的原因会有很多种,而风湿导致的发热会于其他略有不同,就像发烧的时候身体也会发热,但我们会觉得忽冷忽热。风湿导致的发热则不同,体质关系,有些人会持续发热,热度比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稍微高一点,有些人则会持续的低热,且时间都会比较长一些。

      
    僵硬

     

    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自己关节有点僵硬,活动一会儿之后才会好转,当然一直保持一个睡姿睡一晚上也会僵硬,但感觉上是不同的两种。风湿关节炎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僵硬,时间长一点可以持续好几个小时。

     

    疼痛

     

    这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了,会感觉身上的关节都在疼痛,还有肌肉也会肿痛肿痛的,包括身上一些部位,比如腰和足等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出现。

      
    关节

     

    有风湿病的人最难过的地方就是关节的损伤。在病情很严重的时候,自己的关节并不会很灵活,甚至可以说是死板,所以行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最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关节变形,会给患者带来非常痛苦的体验。

     

    其实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都以为风湿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疾病,但现在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也会患上这种病。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生活作息的关系会形成很多不好的饮食习惯。有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吃动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脂肪,而这些脂肪就是导致风湿的重要原因,已经患有风湿病的人经常吃动物性食物还会加重风湿。

      


    另外,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寒冷确实是导致风湿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春天很早就把冬衣脱掉了,就算是很寒冷的天气也依然穿得很单薄,而秋末冬初的时候,天气寒冷依然不穿厚衣服,长时间这样不注意保暖,寒气进入到身体里面,就会患上风湿。另外长期在空调房里的人也要注意保暖,长期待在空调房里还不保暖,这样很容易得风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长期待在潮湿的环境,也会存在患有风湿的风险,因为寒气会进入体内,又没有祛除,只能在体内不断的累积,长此以往就很容易患风湿。

      
    而已经出现风湿状况的人不要着急,只要调理好自己的饮食,只要懂得保暖,不让寒气继续堆积在自己的身体里,或者也可以去医院寻医问药,祛除身体里面的寒气,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不要太过劳累,抽时间去运动,慢慢的身体就会好起来,如果风湿严重,就尽快接受治疗,以免受风湿太长时间的折磨。

  • 说到中风后遗症,一般人都会想到肢体不协调、半身不遂等等,实际上,中风最经常受伤的部位,虽然确实是大脑的运动区域,但是当受伤的部位不同时,还有很多其它的症状可能会被忽视。

    中风的症状

    脑中风可分为脑部、小脑、脑干,而脑部又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等部分。额头是指额头的位置。如果受损,不仅可能导致偏瘫和肢体不协调,还可能影响推理、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导致情绪不稳定。头部的叶子是头顶的脑部部分,主要负责处理疼痛,神经感觉,所以这边受伤的人可能无法辨别冷热,变得迟钝。后脑勺枕叶则会影响视力,可能是看不清,也可能是视野变窄,顶叶则与记忆、视觉有关,会出现记忆混乱的情况。

     

    而小脑则是平衡感的器官,负责肌肉的运动能力,如果受到损害,就会感觉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全身肌肉无力等;脑干则是负责生命的中心,较少发生中风,但发生后会引起全身麻痹或意识混乱。临床表现为额叶受损,半侧偏瘫,半侧肢体不协调。由于脸部麻痹,导致说话不够清晰。

     

     

    发生吞咽障碍思考,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表现性失语心情不稳定,容易发怒,或者心情不好,整个身体有蚂蚁爬的感觉。丧失了方向感不能书写或计算。也许会失去空间感,走着走着就会碰到东西,或者拿不到身边的东西。前额叶的损伤会影响视力,可能是看不清,也可能是视野变窄。看不见事物的真面目。有幻视,复视的症状。眼肌不能转动。额叶损伤记忆障碍,失忆。感情不稳定,易怒。

     

     

    合并癫痫或失语的可能。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小脑伤后眩晕,头痛令人作呕整个身体的肌肉都没有力量,不能进行运动,甚至走路都不稳。脑干受损全身麻痹面部神经瘫痪,说话不清,口水不流。知觉混乱脑中风后遗症很多,需要注意的是,脑中风后遗症很多样,影响的层面也很广泛,不仅表现为明显的肢体障碍,还有情绪障碍、认知障碍等问题,甚至有吞咽、视力、知觉、失语、失忆等症状。例如中风患者因冷热疼痛而失去感觉,可能是被蜜蜂叮了,或者烫伤,自己不知道,也不表达,就会发展为蜂窝组织炎。而且中风后的康复,也不仅仅是肢体的康复,主要是通过运动锻炼,刺激大脑激活,虽然死亡的脑细胞无法修复,但能使暂时受损的脑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对吞咽、情绪、认知等功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假如缺乏恢复能力,不仅不能行走,甚至认知功能也会慢慢失调,最终导致失忆,丧失智力。因此在中风后,一定要把握好黄金调理的3个月,以将后遗症降到最低。不然也许隔几个月,随着大脑的退化,原本没有的症状就会慢慢出现,不管对患者和照顾者来说都是巨大的身心负担。

     

  • 一、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1、血栓风险

     

    房颤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其血栓产生的风险,而血栓的出现,多以左心耳为多,左心耳的血栓存在,就使得各种栓塞的风险大大提高,所以,房颤的患者其脑卒中风险是正常心律的5倍以上,其主要就是因为其血栓风险。

     

    2、栓塞并发症

     

    除外脑栓塞以外,其他部位的栓塞风险也非常的高,比如肠系膜动脉的栓塞,下肢栓塞,肾动脉栓塞等等,各种栓塞的高发,也是房颤的危害。

     

    3、影响生活质量

     

    房颤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阵发性房颤,会使得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而且会因为罹患房颤使得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

     

    4、影响供血

     

    因为房颤的心律绝对不齐,而且心率大于脉率,许多房颤的心室率,会在心脏尚未完全充盈的情况下射血,使得射血减少,影响心脏泵功能,各个脏器的供血会减少。

     

    5、影响心功能

     

    房颤时间久了,会出现心律失常性性心肌病,瓣膜关闭不全等一系列心功能受损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二、怎样预防房颤?

     

    房颤是一个和年龄正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病率也就越高,除了年龄以外,房颤的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三大主要发病原因,约占房颤发病总数的75%以上。所以,年龄是不可以改变的,但高血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把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控制好,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病率。

     

    其次房颤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炎等情况,对于这类病人,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甲亢、心肌病等原发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甲亢的出现。

     

    对于特发性房颤,是指找不到原因的房颤,这样的患者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等,也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生。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房性期前收缩,俗称房性早搏,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通常并不严重,但了解其成因、症状和防治方法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房性早搏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正常电活动规律被干扰,导致心房提前收缩。这种干扰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高血压等。

    虽然房性早搏本身并不危险,但长期存在或频繁发作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房颤。

    为了预防和治疗房性早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4. 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方面,应多吃富含钾、纤维素的食物,如豆类、鲜蘑菇、芋头、菠菜、韭菜、芹菜等。

    2. 适量摄入蛋白质,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3.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 避免前往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脏起搏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为您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最新进展,包括其自动化功能、适应症的拓展等方面。

    一、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

    1. 时间周期自动调节:根据患者的生理需求,自动调节起搏频率和时间周期,更符合生理状况。

    2. 起搏方式自动转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自动切换起搏方式,例如从DDD转换为DDI,保证心脏的正常节律。

    3. 自动阈值测定及自动夺获:自动检测起搏阈值,并根据阈值调整脉冲能量,提高起搏成功率。

    4. 起搏器感知自动调节:自动调整起搏器感知功能,保证起搏的安全性。

    5. 自动抗PMT功能:有效预防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二、起搏器适应症的拓展

    1.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生活质量。

    2. 心房颤动:通过心房起搏,抑制房早、消除短长周期现象,预防房颤的发生。

    3.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双心腔起搏可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

    4. 神经心源性晕厥:起搏治疗可刺激心脏,预防晕厥的发生。

    5. 长QT间期综合征:起搏治疗可提高心率,减少心动过缓依赖型心律失常的发生。

    6. 治疗性低血压:起搏治疗可纠正心动过缓,改善血压。

    7. 长P-R间期:起搏治疗可校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症状。

  •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CVD)的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我国CVD的现状,包括疾病谱的变化、主要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

    一、CVD疾病谱的迅速变化

    过去几十年,我国CVD的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卒中死亡人数较多,且以出血性卒中为主。

    二、主要危险因素

    CV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 高血脂: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CVD。

    3. 糖尿病:糖尿病可增加CVD的风险。

    4. 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CVD的风险。

    5. 肥胖:肥胖可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CVD的危险因素。

    三、治疗方法

    CV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

    2. 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3. 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四、预防措施

    预防CVD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

    1.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

  • 心房颤动,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为1%。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引起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心脏房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阻断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窦房结部位,可以减缓心率,恢复正常跳动。近年来,心脏房颤手术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治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总之,心脏房颤手术成功率较高,患者无需过度担心。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节律不规律,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采用药物转复房颤并通过药物维持窦性心律,2年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仅为30%左右。此外,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头晕、恶心、乏力等。

    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术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新兴方法。该手术可以将房颤彻底根除,不需要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和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复律等。这些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

    总之,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患者应注重日常保养,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会导致心房搏动失去规律,血液无法有效泵出,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脑梗死等。据统计,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高达20%。为了控制房颤,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通过口服药物控制心率和节律,但需精确监控药物剂量,以预防副作用。

    2. 直流电复律: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使心脏恢复正常的搏动节律。但此方法对慢性房颤疗效有限。

    3. 永久起搏器:通过手术植入起搏器,刺激心脏有节律地搏动。但起搏器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4. 植入性除颤器(ICD):通过手术植入除颤器,消除房颤。但此方法对慢性房颤患者无效,且价格昂贵。

    5. 心内科导管消融:通过导管消融异常电信号,消除房颤。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且成功率有限。

    6. 心外科消融手术:在心脏直视下,通过手术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恢复心脏节律。此方法治愈率高,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治愈慢性房颤的方法。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眩晕、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心悸患者会感到心跳不规律、心跳加快,甚至出现体力疲乏或劳累的感觉。眩晕则表现为头晕眼花。胸部不适可能表现为疼痛、压迫感或不适感。在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房颤仍然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中风、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此外,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

    房颤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因素也有关。此外,房颤还可能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合并出现。

    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通过药物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此外,手术治疗和电生理治疗也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

    为了预防房颤,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也是预防房颤的重要措施。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肌不协调的快速收缩,导致心房内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心室。当房颤心率高达150次/分钟时,属于较为严重的状况。

    对于突发房颤,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心室率,避免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甚至引发心脑功能不全等问题。此时,医生通常会使用西地兰静脉注射等药物,将心室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

    房颤是一种复杂的心律失常,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脏功能、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因素。除了药物治疗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控制房颤也非常重要。例如,控制血压、按时服药、循序渐进地锻炼、减肥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作。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可以抑制心房内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抗凝药物也存在出血风险,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

    除了药物治疗外,房颤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心情舒畅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房颤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遵循医嘱进行用药和日常保养。同时,患者还需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房颤抗凝不足风险高:中风严重性增加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最新研究,如果患者在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无法将INR(国际标准化比率)控制在至少2.0的水平,这将会显著增加患者中风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中风严重性的增加。

    Elaine M. Hylek博士,来自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医生们通常担心抗凝剂可能导致的出血并发症。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将INR的目标值定在2.0以下可能并不合适,因为这不仅会增加中风的风险,还会增加中风的严重程度。

    研究涉及了1355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通过对他们的病历进行回顾,研究人员发现,与INR至少为2.0的患者相比,INR值较低的患者中风风险增加90%,且30天内死亡风险增加3.4倍。

    Hylek博士解释说,当INR低于2.0时,血栓可能会增大,这可能是导致中风严重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尽管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要求所有患者都将INR目标值定在2.0以上,但Hylek博士希望这一结果能够指导医生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此外,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总之,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在严格控制INR值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中风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

  • 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指的是心脏的房性起搏点提前激动,导致心跳提前出现。治疗房性早搏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

    对于症状轻微、发作频率较低的房性早搏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的摄入。此外,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或甲亢等疾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症状较明显的房性早搏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调节,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房性早搏的症状。其中,美托洛尔是一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它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房性早搏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对异常的起搏点进行消融,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除了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房性早搏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

    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