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冻疮好发部位?
好发于体表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鼻、颜面等。
2、冻疮表现什么样?
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烂为主要表现。
3、如何治疗?
(1)未破溃者,外用复方肝素钠软膏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冻疮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涂。
(2)破溃者,外用5%硼酸软膏或1%红霉素软膏或红油膏掺生肌散或用生肌玉红膏外敷或者外涂湿润烧伤膏。
(3)严重者需要去医院住院。
4、如何预防冻疮
(1)寒冷季节外出时需戴手套、口罩、围巾、耳套等防寒保暖用品,避免被寒邪侵袭。
(2)适当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例如慢跑、爬山、跳绳、舞蹈等。
(3)中医预防,常用的中药有桂枝、艾叶、红花、苏叶、当归、花椒、肉桂、干姜、甘草等,煎煮之后取汁水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水温不可过高,坚持治疗1个月左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一、如何预防“冻疮”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是防治冻疮的重要环节。同时注意在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这些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及冻疮膏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有些人有手脚冰冷时用火烤、热水烫等复温习惯,这并不利于冻疮的预防。冬日手搓手、捶打等方式御寒也不可取;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易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已经有冻疮,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促进愈合、防止感染。
二、“冻疮”的分类
第一类红肿型,时有痒感,较轻,治愈快。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每天用消毒棉球蘸冻疮膏擦涂患部及周围2~3次即可;也可用冬瓜皮10克、桂皮10克、尖椒5克捣碎,加香油适量调匀敷部,每三天更换一次,但以上两种方法患处如有破伤不可用。
第二类青紫肿胀型。遇热痒痛感觉强烈,因受冻时期长,比较严重,治愈时间长。所以,首先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如每天做2~3次局部按摩,从大腿根部开始揉摩至足趾部,再从足趾按摩至大腿根部,往返数次。特别是患部及周围要增加次数,反复按摩直到感觉患部温热为止。同时做一些室外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外敷生干姜9克、生附子6克,研末加1~2克七厘散,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敷患部,每2天更换1次,直至痊愈。
第三类溃疡湿烂型,血水渗透疮口蔓延,疼痛难忍,时又发痒,因受冻时期长,误时不治最为严重。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口服消炎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因此类冻疮治疗方法比较复杂恢复期较长,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冻疮在治愈后如遇冷容易复发,凡属上述第一、二类型冻疮,治愈后还应采取上述外敷药法、按摩疗法,在原患部敷药,按摩保持一个冬天,至立春日止,这样可以防止反复。同时,应加强适当的运动锻炼,配合饮食营养疗法,使体质不断增强,经络、气血畅通了,就可以抵挡住寒冷对人体的困扰。此外,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防止寒气聚之手足反而产生冻疮或其他疾病。
冻疮是寒冷季节的常见皮肤病,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在户外工作的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得冻疮。冻疮也好发于早春季节,以儿童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等处。
人们一旦患上冻疮,即使治好来年也容易再发生,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这个,一到冬天手就冻成了红萝卜状,痛苦不堪。
冻疮的三大症状
一、冻疮所致的瘙痒、疼痛以及漫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让人不甚苦恼。部分患者有水泡和溃疡形成,治疗不当常引发感染,其发生的重要环节是长时间在低温潮湿环境所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
二、儿童、少年和女性更易患冻疮就是因其神经血管对低温较敏感所致。所以湿冷环境是冻疮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皮肤神经血管对低温的反应性过强则是间接原因。
三、冻疮发生有较强的选择性,在同样的冷湿环境中只有部分人发生,这部分人可称之为具有“冻疮素质”,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过强,在不太低的温度下血管就可发生痉挛性收缩。
冻疮的治疗:抗炎、镇痛与止痒
低温直接导致血管收缩,同时使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冷感受器在低温下激活形成冷觉,而冷觉间接引起血管收缩。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血管层次”如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冻疮膏等,同时,使用胰激肽原酶和维生素E治疗冻疮也常有良好效果。
生活中如何预防冻疮?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遇寒冷季节,要注意个人保暖防冻、防止潮湿。因为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不论干什么家务,或者什么其他的工作,洗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潮湿很容易引起冻疮,并且爱美的女性朋友尽量不要穿过紧鞋袜。
3、如果手脚或其它部位受冻后,切记不要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这样反而会使冻疮加重。如特殊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4、对于每年反复发作冻疮者,可以在每个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从而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
中医认为阳虚之人容易受寒,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不注意保暖,血虚寒凝就可能形成冻疮。西医认为对寒冷敏感的人,如果受到强烈的寒冷刺激,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的损伤。天气寒冷人体皮肤的血管自动收缩,目的是想保住体温,由于手、脸、耳、足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血流也比较缓慢。因此容易出现冻伤。
冻疮常见于冬季,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冻疮的表现是:双手、脸面、鼻子、耳朵、脚趾、足跟等处出现紫红色的冻伤肿块,伴有瘙痒、灼痛。
冻疮发生后不要着急,你家厨房里的一种调料就可以治疗冻疮。方法是:用花椒50克,水煎二次,每次20分钟,共煎取半脸盆药水,趁热洗患处(注意勿烫伤),每次洗半小时左右,凉了可以热一下再洗。连用七天为一疗程,严重的可以用两个疗程。
一次冻伤后,第二年再次出现冻伤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患者应该在第二年冬季到来之际,注意保暖,加强防范。这里介绍一个预防冻疮的方法:在温水中加少量啤酒,浸泡二十分钟,可以预防和治疗冻伤。因为啤酒中含有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具有抗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预防冻疮,中医还有一个“冬病夏治”的小偏方:就是在盛夏季节,用紫皮大蒜捣烂,晒热后,经常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
阳虚体寒之人,为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可以在冬季使用张仲景的当归羊肉生姜汤加花椒。药物组成:当归30克、羊肉500克、生姜15克、花椒3克。水煎食用。
保暖防冻的措施还包括:出门时要戴手套和暖耳、穿棉鞋和厚袜子。易冻部位另做护垫包裹。平时经常进行跑步、打球等运动,洗手、洗脸用冷水,逐步增加适应寒冷及抗寒的能力。
冬天一不小心不注意,手被冻伤了,冻疮就开始不知不觉发生了。
开始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触碰一下就冰凉、发痒或刺痛,随后出现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
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而且冻疮还容易反复发作,“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一不小心就成了“老冻疮”。
冻疮的两大诱因
引起冻疮的原因主要是寒冷的气候,潮湿或冷风的刺激会使症状加重。
因为人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会发生收缩,久而久之动脉血管因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冻疮。
其次,有些人本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会更差,所以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也就是手指、脚趾等位置。
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是冻疮的“易感人群”。
冻疮按照冻伤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第一度:产生红紫色的红斑。
第二度:形成水泡。
第三度:坏死(细胞组织冻死而出现溃烂)。
遇到冻伤时,尽可能用随和而慢慢的方法令冻伤部分逐渐得到温暖而回复正常状态。
如果手足部分受到冻伤,不要把患部直接烤火或者一开始就用较热的热水浸泡。
可以将患部浸在约摄氏37度的微温水中4~5秒左右再伸出来,这样反复地取暖,直至受冻伤的部分回复温暖为止。
如果是全身冻伤,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与温暖的饮品,尽量使患者得到全身的保暖。
可用比体温低摄氏10度左右(27度前后)的温水进行淋浴,慢慢地令全身状态回复正常体温。
不同部位的冻疮护理
身体有四个部位最容易长冻疮,除了按时敷药,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耳部
耳廓有寒冷感觉时,应轻轻摩擦,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过猛,以免擦伤皮肤继发感染。冻疮初期,可局部热敷,对局部已严重红肿或出现水疱时,可涂抹药物。
手部
在冻疮红肿部位采用按摩治疗,用手进行、摩、按压,先轻后重,促使红肿消散。每天做两三次,每次10分钟。按摩时切忌用手指抓,以免损伤皮肤造成溃烂。患处已破溃,不适于按摩。
面部
有的人特别是小孩脸上容易长冻疮,可以用指尖或手掌轻轻施压,以刺激肌肉神经系统,这种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冻疮的出现。
如果生有冻疮,应避免敷刺激味重的药物,以免辣伤眼睛,可每天两次涂擦冻疮药,并口服补充维生素E,这样能防止面部出现瘢痕。
脚部
主要是睡前泡脚,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缓解冻疮症状。
冬天将至,气温骤降。很多小伙伴都会出现一个十分烦心的情况,那就是长冻疮。
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的时候,手上或脚上又冷又痒,怎么捂都捂不热。有些皮肤娇嫩的人,尤其是小孩子,甚至脸上也会红肿又粗糙,非常影响美观。这就是冻疮。
冻疮,是由于气候过于寒冷所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该病症常发生于冬季,患处大多位于耳朵、手脚等位置。
那么,患上冻疮会有哪些症状呢?
(1)皮肤发痒
冻疮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局部皮肤会奇痒难耐。
是因为皮肤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等到了温暖的环境中,血管慢慢发热重新扩张开,皮肤就会极度发痒。
(2)皮肤冰冷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处皮肤总是很冰冷,这意味着这一片的皮肤血液循环不畅,无法自己发热,就很容易出现冻疮。
(3)皮肤表面发黑
皮下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收缩,局部皮肤无法正常进行血液循环,就会直接导致淤血。肉眼看上去,这一块的皮肤色泽较黑。出现这一症状的时候,意味着冻疮已经要出现了,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此外,冻疮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水疱、溃疡等等。
千万不要小瞧冻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折磨”你一整个冬天,而且长此以往,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复发,简直是“阴魂不散”。
趁现在还来得及,教你几招提前预防冻疮找上门!
1、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将手脚先浸泡在15度低温的水中,五分钟后再浸泡在45度的高温水中,一天三次。
这一办法可以在冬天锻炼四肢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抹经常患冻疮的局部皮肤,连搽数日可以有效防止冻疮再生。
如果是已经长了冻疮的情况,可将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将其放凉后涂抹到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情况会缓解不少。
3、将长冻疮的地方洗干净,涂抹少量的风油精。然后用指腹轻轻揉搓,直至局部皮肤开始发热,每日3次,坚持3周。
不过,该法只适用于冻疮初期患者,仅仅只有局部皮肤红肿硬痛的情况。如果是冻疮严重,甚至皮肤破溃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4、用“十滴水”外擦冻疮患处。每日6-10次,这种办法也更适合冻疮初期患者。如果是皮肤破溃糜烂,可以先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擦,等到炎症好了之后再使用“十滴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冻疮方法,不过,如果情况过于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疾病~
每到深冬,寒风来袭,冻疮随之而来,不但影响外表,且给患者带来肿胀、疼痛、瘙痒甚至皮肤的溃烂等不适之症。那么冻疮是怎么来的?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关于冻疮而言又有哪些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呢?
说到“冻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的北方,其实不然,这些年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更是冻疮的多发地带。另外由于缺少运动、长期户外运动以及鞋袜过紧也会导致冻疮的发生。少年、儿童和女性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性过强,更易患冻疮。
一般低温潮湿环境所导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冻疮的最根本原因。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肿胀、疼痛以及瘙痒,局部皮损呈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边缘一般呈鲜红色,皮损表面呈紧张状态,按之柔软,压之可褪色,撤压颜色可逐渐恢复原色。多见于手、足、鼻、耳廓、脸颊等部位。还有一些发生在大腿以及臀部的深在性冻疮。一般多见于“冰冻美人”不穿“秋裤”的女性。
冻疮的预防:
1、每天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是预防冻疮重要的也是有效的方法。
2、遇到极冷的天气时,防护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如手套、围巾、衣服等,切忌鞋袜过紧,防止挤压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
3、有冻疮病史者,每年进入冬季后要及早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4、一旦出现冻疮症状,切忌使用热水浸泡,这样不仅使血液不能及时回流,且会加重组织损伤,可以用37℃左右的温水浸泡。
关于冻疮的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指征有抗炎、镇痛、止痒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以及常年反复发作者最好就诊皮肤科,在专科大夫指导下用药、正规治疗。
1、其实大多数冻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保暖一般会自然痊愈。
2、物理疗法治疗冻疮有紫外线照射、氮氖激光局部照射等。
3、冻疮初起者可将冻伤部位用温水浸泡,涂擦适量药物在患处,用手轻轻搓,直至患处发热。
4、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以用适量药粉加适量黄酒调匀揉搓患处;对于已经溃破者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可以将药粉撒在患处,并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
最后提醒广大朋友:冻疮不可怕,关键是保暖!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一、何为冷疗?
冷疗是物理治疗方法的一种,其在体育运动和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有大量研究证明冷疗(冰疗)对 急性软组织损伤和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缓解肿胀,增大关节肌肉活动范围,同时降低骨骼和肌肉疾病引起的疼痛,减低骨化性肌炎等创伤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冷疗的生理作用为通过引起血管收缩而减少组织的血流量,进而降低组织代谢、氧输送、炎症和肌肉痉挛。同时,冷疗还能通过神经和血管机制对(应用部位)局部和脊髓层面产生影响。局部冷疗可以将2至5厘米深度的皮肤和下层组织的温度降低,降低组织伤害感受器的激活阈值,并使疼痛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减缓。这将诱导局部麻醉反应,这被称为低温诱导性神经障碍。
二、从物理治疗专业的角度来讲,冷疗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如下:
1.冰敷
冰敷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冷疗方式,通常使用冰块作为媒介填充冰袋,形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在0℃,冰袋携带方便快捷,不受场地和受伤部位限制。一般建议一次冰敷时间10~20mins,每隔1h观察患处情况,避免冻伤。
2.冰水浸泡
冰浴是指人体在6℃~15℃的水中局部浸泡,通过 低温刺激,缓解肿胀和疼痛 的扩散,冰水浸泡可以在训练前也可在训练后,浸泡位置可以膝盖以下、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下,每次浸泡时间可持续6~15min。
3.冷热水浴
冷热水浴,又称冷热交替水浴,是指交替在冷水和热水里浸泡,冷水水温0℃~15℃,热水水温40℃左右,冷水浸泡1min,热水浸泡2~3min,持续循环3~4次。 冷热水浴的效果优于冰水浸泡,同时,反复刺激血管收缩和舒张,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清除,提高外周神经功能。
4.冷喷雾
冷喷雾是填装液化氯乙烷的喷雾剂,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喷出的液化氯乙烷瞬间气化,从外界吸收大量热量,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感到冰凉的原因。同时氯乙烷有麻醉作用,受伤部位在经过冷却降温、轻微麻醉后,受伤部位的肿胀和疼痛便会缓解。使用冷喷雾时一般喷头与患处距离保持在20~30cm,喷射持续6~10s。这是目前运动训练和竞技中处理 急性运动损伤的常用方法,在各种比赛的急救中都会看到这样的处置方式。
5.全身冷冻疗法
全身冷冻疗法是近年来被引入体育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物理治疗手段。全身冷冻疗法通过压缩制冷或液氮,使受试者短时间(2mins左右)内处于-100℃左右的环境里。研究表明,全身冷冻可以增加肌肉耐力,减少运动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缓解运动性疲劳。同时,全身冷冻疗法也被证实是安全和可耐受的。当然,这样的方式也需要有 更安全的设备和更专业的理疗人员,所付出的成本也很高。
6.冰按摩
冰按摩能比冰敷更快地降低肌肉温度。在一次临床试验中,实验者使用冰敷法和冰水涡流治疗法以相同的速率降低小腿肌肉温度治疗20分钟。20分钟后,冰水涡流治疗组的肌肉组织温度继续下降,但用冰敷治疗受试者的肌肉组织温度渐渐上升。该结果表明,当需要 长期组织降温时,冰水涡流治疗法更合适。此方法同样需投入高昂的设备,并进行指导和维护,目前不适合运动队和相关康复机构使用。
三、冷疗在各种损伤方面的应用:
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运动还是普通大众健身过程中,由于热身不足或者动作不标准,肌肉拉伤、韧带撕裂、挫伤等,特别是踝关节扭伤等是常见软组织损伤,损伤症状为红、肿、热、痛。目前经常使用的 急性损伤治疗一般遵循POLICE原则:保护、适当负荷、冰敷、加压包扎、肢体抬高,其中 I和C分别代表了冰敷和加压包扎。一般建议,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发生之时,可以用冰喷雾进行局部喷射,48h内,依据POLICE原则,用弹性绷带对患处加压包扎后,每隔2~3h冰敷一次,每次15~20min为宜。
2.闭合性骨折
冷疗在闭合性骨折损伤中的应用,主要用于骨折后急性期和手术后两个阶段:骨折后引起的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患处肿胀、疼痛;骨折行内固定手术后,患处的肿胀和疼痛会影响康复的进程,影响关节活动度改善。冰袋冷敷可以 缓解骨折急性期及手术后早期的肿胀和疼痛。研究表明,每天2次,每次20mins的冰敷,可以明显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3.关节镜等手术后康复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治疗关节运动创伤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的运动员,需要在关节镜手术后尽快康复,避免关节活动度降低、韧带黏连、肌力减退等现象的出现,但术后面临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是影响术后康复的一大障碍。研究证明,通过间歇冰敷、加压冷疗等方式可以 明显改善关节镜手术后出现的关节肿胀和疼痛。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术后48h间歇冰敷(20min冰敷,20min休息,反复循环)被证实对于术后缓解疼痛和肿胀效果更好。
四、冷疗的注意事项
冷疗对软组织损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果:
一般来说,冷疗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也有一些 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一个是关于浅表神经附近处,特别是将冷疗与压缩治疗相结合时。有文献提到过,冷疗后可能出现腓骨神经病变以及尺骨、腋窝和股外侧皮肤神经损伤。其他报道的冷疗副作用包括心血管效应(心动过缓)、雷诺现象、冷荨麻疹、冻伤以及由于代谢活性降低而导致的伤口愈合速度减慢。 寒冷异常性疼痛的患者不应使用冷疗。所有这些不良影响在治疗前和病人沟通时,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
五、冷疗的禁忌症
我们在应用冷疗时应注意以下禁忌症:出现大面积损伤的运动员,例如皮肤擦伤、开放性创伤的运动员不能使用冷疗;运动员慢性炎症或者出现化脓情况,为了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除,应选用热疗,其他体质较弱和对冷过敏的运动员慎用冷疗。
以上内容为冷疗的生理原理以及应用原则,合理的应用冷疗将会帮助我们更快的促进运动损伤的康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冷疗技术,为自己和患者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康复服务。
前几天,我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黄磊发文感慨女儿长了瘊子(疣疮),要去医院进行“冷冻治疗”。看到这,我突然就想起了我爸,“冷冻疗法”他也试过,并且是无数次地尝试,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止疼。
父亲今年67岁,退休前是一家仪器厂的质检员。
2011年5月,他从厂里回来后说腰上长了一簇簇的小水泡,疼得钻心。去医院一检查,确诊为带状疱疹,随后打了几天点滴。
可没想到过了一个月,疹子没了,父亲仍然感觉后背火辣辣的疼,睡觉也只能侧着睡。
再次来到医院得知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医生说,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
打这之后,父亲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有时痛的睡不着,有时睡着痛醒了……最痛的时候,和癌症晚期痛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减缓这种疼痛,他上半身能不穿衣服就不穿衣服,就算穿,也是那种轻薄透气的汗衫。总之,背部受不得一点刺激。
听人说,冰敷可以减缓疼痛,我家冰箱里便常年冻有冰块。实在疼得受不住,我妈就用冰块给我爸进行“冷冻治疗”,从而减轻背部那种火辣辣的“灼痛感”,数九寒天也是如此。
可用久了,效果也不好!
2014年,父亲做了神经阻滞手术,但因为体质原因,只管了一年多。
2017年,尝试针灸和艾灸,这次时间更短,只管了几天。
为了让父亲不痛,全家人想尽了办法!
正规医院的治疗,江湖医生的偏方,手术、中药、西药、针灸、艾灸、麻醉,甚至吃蜈蚣蝎子,以毒攻毒的方式,我们都用过,可疼痛依然顽固地缠着我爸不放。
因为疼痛,父亲不到60周岁就从厂里退休了,脾气也变得易怒暴躁,朋友约他干啥他都不去。每次回家,不是他长吁短叹,就是见我妈皱着眉头。
2019年年初,我带着父母去旅游。来回一个星期,我爸一路上都在挑剔,热了不行,冷了不行,床软了不行,硬了也不行……
医生说这都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闹的,45%的带状疱疹神痛经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超过40%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干扰日常生活;60%的患者甚至曾出现过自杀的想法。
医生建议我们,尽量转移父亲的注意力,让他不要老纠结着“疼痛”这件事,把心态放开,多出去活动活动。
可我觉得疼痛这种事不在自己身上,外人说什么都不管用。除非找到有效的止痛方式,否则再多的安慰对于父亲来说也无济于事。
如果没能找到,那么父亲将只能一直疼下去。
医生说,临床上不少带状疱疹患者都曾陷入过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身上的皮疹好了,带状疱疹也就好了。
其实不然,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侵犯的是神经,得了带状疱疹后,一定要以疼痛好转为疾病好转的标志,疼痛完全消失作为疾病治愈的标志。
如果患者已经患上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需尽早到医院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西医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疼痛顽固者可以尝试局部的神经节阻滞,此外还可以配合超短波、微波、紫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加速神经功能的修复。
中医治疗除了口服汤药外,还可以配合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等。
同时需提醒大家:带状疱疹存在一定的反复性,得过的人还可能会再患病。
所以,养成正确的作息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则能有效直接或间接地避免带状疱疹疾病的侵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渐冻症,这种病最大的特征就是残忍。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发病即意味死亡,但在这种病症面前,死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起初是肺部被感染,一呼一吸都要用力,紧接着是最绝望的“冰冻”过程。 他们活着的每天,身体的控制权都在不断被蚕食。可能哪天醒来,就突 然发现身体某个部位不再动弹。到最后,全身只剩两个地方保持正常: 还能转动的眼球,以及完整的神智。
患者会清醒地看到自己被冰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患者会清醒的察觉到自己的生命走向终点。光明在渐冻症患者的眼中不复存在,只剩下绝望和痛苦在眼眶周围打转,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看着自己的的身体一步步走进坟墓,可最痛苦的或许还不是患者本人,而是患者的父母。试想一下, 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看着亲生子女逐渐僵化,而死期遥遥不可知,病情发展到后期,和子女一起活着的每一天里,父母都在准备丧礼,想着怎么让子女走的干净一点,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渐冻症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其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生命的长短对于渐冻人来说是残忍的,度日如年的长,一眼望尽的短,霍金的故事流传了好久好久,可冰桶挑战却只盛行了一时,当你有一天看到了渐冻症患者,你要记住,他正在经历着这世界上最大的残忍,如果你有一天见到了渐冻症患者的父母,你要记住,他正在经历着这世界上更大的残忍,没有希望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痛苦足以撼动天地,他们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心。
2016年1月20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生娄滔,被查出罹患运动神经元病,即渐冻症。患病后的娄滔,曾以口述形式立下遗愿,捐赠人体器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在历经各种治疗方式,病情反复波动后,2018年1月5日凌晨,29岁的娄滔在家中停止了呼吸。由于器官不符合捐献条件,她的遗愿永远成为遗憾。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亲眼目睹渐冻症也是很残忍的。
许多人害怕深冬的来临,不仅是因为天气寒冷,更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容易得一种痛痒难忍的疾病,那就是冻疮。除了末梢循环不良的人容易得冻疮之外,老人、儿童和妇女也是好发人群。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冻疮好发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如耳朵、手指、手背、脚趾、脚跟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皮损局限性紫红色水肿性斑,局部胀疼发痒,遇热后加重,严重者溃破疼痛。随着天气的变暖,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是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并且易于复发,给患者造成困扰。
得了冻疮的人往往会尝试很多方法,比如用茄子的根煮水烫洗,用生姜擦拭,热盐水浸泡,涂抹各种冻疮膏等等,但往往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冻疮自古就有,中医叫做冻风。古人也积极探求治疗冻疮的有效方法,经过实践,有一首用后多有良效的方子:当回四逆汤。我们可通过古人的记载感受一下。
《皇汉医学》中清川玄道说:冻风证,诸家有种种之治方,虽未必皆无效,然未闻有神方也。余壮年西游时,访远州见付驿古田玄道翁......见翁治冻风,用当归四逆汤,奏速效......余因大有所得,别后殆将三十余年,于冻风每用此方,必见效。意思是清川玄道曾治疗一妇女,一年前得冻疮导致左脚拇指和中指溃烂紫黑,疼痛难忍,寝食难安。为冻风中最严重的情况。清川玄道给她开了当归四逆汤,结合外贴破敌中黄膏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患者痊愈。可以看到此方的确切疗效。
易患冻疮的患者,除了可以服用当归四逆汤,也要注意平时的保暖,对易患冻疮的部位多加揉搓至发热,手脚部多做活动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花椒,生姜等偏暖的食物。这个方子需要注意的是:细辛有毒性,所以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这个方子,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解除病患,温暖过冬。
另外,易患冻疮的患者,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注意保暖防冻。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了一些看似普通却不容忽视的症状。比如,一些女性在寒冷的天气里,手指会出现变白、变紫的现象,这往往被误认为是冻疮。然而,有些情况下,这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的表现。
像丁女士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丁女士在冬天发现手指遇冷会变白、变紫,以为是冻疮,却没想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雷诺现象。雷诺现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手指或脚趾遇冷后颜色发白、变紫,保暖后转为红润,伴有局部麻木或刺痛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雷诺现象呢?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为了预防和治疗雷诺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雷诺现象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出现手指、脚趾遇冷变白、变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我,一个来自山东临沂市的普通居民,因为冻疮的困扰,踏上了线上问诊的旅程。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位温柔耐心的医生。他首先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了解了我冻疮的历史和症状。当我告诉他每到冬天,我的手脚就会变得红肿,痒得难以忍受时,他显得格外关切。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病史后,向我解释了冻疮的成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法。他提醒我要注意保暖,并为我开具了相应的处方。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语气,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当我收到医生的处方后,我感到非常安心。医生不仅为我提供了治疗方案,还贴心地提醒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线下就诊。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对医生充满了信任。
用药期间,我的冻疮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每当我想起那位医生,心中就充满了感激。他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朋友,一位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的温暖存在。
如今,随着互联网医院的普及,线上问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医生和患者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那天,我正在北京的家中,孩子突然脚上起了许多红点,不疼,但有点痒。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我心中焦虑不已。孩子才16岁,这么小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实在让我心疼。于是,我决定通过网络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看到了一位皮肤科医生的助理,她告诉我,医生正在线下忙碌,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咨询。于是,我详细描述了孩子的症状,包括起红点的部位、持续时间、是否疼痛等。
很快,医生回复了。她询问了孩子的居住城市、是否受冻等情况。我告诉医生,孩子有一次出门没穿袜子,穿洞洞鞋出门,就冻了一次。医生诊断孩子可能是冻疮,建议使用冻疮膏治疗。
医生还询问了我是否有严重药物过敏史或慢性疾病,我表示没有。随后,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提醒我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收到处方后,我立刻预约了药品。用药期间,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红点也消失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利和高效,也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深感敬佩。
如今,我家的孩子已经康复,但这段经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遇到了冻疮的问题。小编最近也被冻疮困扰,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问诊开始后,医生非常友善地与我沟通,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诊疗建议。医生告诉我,冻疮需要注意保暖,同时给了我一份详细的处方。我在药师的审核通过后,一键预约了药品。医生还耐心地回答了我的疑问,让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我相信在医生的治疗下,我的冻疮一定会很快好转。感谢医生为我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妨来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或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哦!
寒冷的冬天,除了注重身体保暖,也不要忘记呵护我们的双手。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手部皮肤粗糙、开裂,甚至出现冻疮等问题。那么,冬季如何保养双手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 选择合适的手霜
手霜是冬季保养双手的重要工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手霜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药妆品牌推出的手霜保湿效果较好,而以植物成分闻名的品牌,其手霜也具有出色的滋润效果。
在选购手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 选择合适的手套
手套是保护双手的重要工具。在寒冷的冬天,外出时佩戴手套可以有效防止冻伤。手套分为棉手套、绒手套、皮手套等,选择时应根据个人喜好和用途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选择手套的注意事项:
3. 注意日常保养
除了使用手霜和手套,以下日常保养方法也能帮助呵护双手健康: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您在冬季也能拥有一双健康、美丽的双手。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医生接待了一位患者,患者手上出现了冻疮,希望医生能够帮忙开具两种药膏的处方。***医生立即回复患者,告知其中一种维E软膏是可以直接购买的,无需处方。经过医生的审核,处方最终通过了药师的审核,患者可以一键预约所需药品。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以专业、耐心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服务,最终使得患者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我的手背和手指突然出现了奇痒难忍的小颗粒,它们像一个个小火山,红肿且不断扩大,甚至蔓延到了脚踝。我心中充满了焦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选择了线上问诊。我找到了一位皮肤科的医生,他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包括瘙痒的时间、是否有其他不适、是否去过医院以及治疗经历等。虽然他不能面对面地看到我的病情,但通过详细的描述和提供的图片,他迅速给出了诊断——冻疮。
医生为我开了冻疮膏,并提醒我要注意保暖,同时保持均衡的营养和生活规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虽然我从未见过这位医生,但他的专业和细心让我对他充满了信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按照要求用药,并注意了保暖和生活习惯。没过多久,我的症状明显减轻,手背和脚踝的红肿消退,瘙痒也消失了。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和高效。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温暖。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于这种便捷的医疗服务。
我去年十月开始发现手指缝隙中长出了刺猴,起初只是小米粒大小,但经过医生的冷冻治疗多次后仍未完全清除。我曾询问过医生是否可以尝试药膏治疗,但医生告诉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虽然冷冻治疗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但孩子也可以接受,因此冷冻治疗是目前最佳选择。在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指导下,我对冷冻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孩子使用咪喹模特没有了疑虑。最终,我决定继续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手指缝隙中的刺猴将很快消失。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安心,我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在此衷心感谢医生的关心和指导,祝愿早日康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会出现手凉的情况。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保暖不足、肾阳虚、气血亏虚等。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保暖不足
天气寒冷时,若老人未及时增添衣物,或者睡觉时被子不够厚,就容易出现手凉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身体热量流失过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建议老人注意保暖,适当增添衣物,并确保睡眠时被子温暖。
二、肾阳虚
肾阳虚是老年人常见的病证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肾阳虚的原因可能与遗传、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治疗肾阳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中药治疗:金匮肾气丸、四神丸、真武汤等中成药,以及鹿茸、附子、桂枝、白术、甘草、黄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怀山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中药材。
2. 饮食调养:适当进食牛肉、鸡肉、猪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及黑芝麻、核桃、枸杞子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
三、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是老年人常见的病证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气血亏虚的原因可能与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疾病等因素有关。治疗气血亏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中药治疗:补中益气丸、四物汤、四君子汤、人参健脾丸、气血和胶囊等中成药。
2. 饮食调养:适当进食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红枣、红糖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
四、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营养均衡。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患者向医生咨询了自己面部冻疮的情况。患者描述了冻疮的发病过程,以及之前用药的情况。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细节,对病情进行了初步评估,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医生建议患者使用中药外洗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来治疗冻疮,同时告诉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避免揉搓皮肤。在结束问诊前,医生再次强调了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希望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