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几个部位做好保暖,冬天不怕冻疮

这几个部位做好保暖,冬天不怕冻疮
发表人:急诊科吕医生

冬天一不小心不注意,手被冻伤了,冻疮就开始不知不觉发生了。

 

开始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触碰一下就冰凉、发痒或刺痛,随后出现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

 

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而且冻疮还容易反复发作,“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一不小心就成了“老冻疮”。

 

 

冻疮的两大诱因

 

引起冻疮的原因主要是寒冷的气候,潮湿或冷风的刺激会使症状加重。

 

因为人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会发生收缩,久而久之动脉血管因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冻疮。

 

其次,有些人本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会更差,所以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也就是手指、脚趾等位置。

 

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是冻疮的“易感人群”。

 

冻疮按照冻伤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第一度:产生红紫色的红斑。

 

第二度:形成水泡。

 

第三度:坏死(细胞组织冻死而出现溃烂)。

 

遇到冻伤时,尽可能用随和而慢慢的方法令冻伤部分逐渐得到温暖而回复正常状态。

 

如果手足部分受到冻伤,不要把患部直接烤火或者一开始就用较热的热水浸泡。

 

可以将患部浸在约摄氏37度的微温水中4~5秒左右再伸出来,这样反复地取暖,直至受冻伤的部分回复温暖为止。

 

如果是全身冻伤,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与温暖的饮品,尽量使患者得到全身的保暖。

可用比体温低摄氏10度左右(27度前后)的温水进行淋浴,慢慢地令全身状态回复正常体温。

 

不同部位的冻疮护理

 

身体有四个部位最容易长冻疮,除了按时敷药,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耳部

 

耳廓有寒冷感觉时,应轻轻摩擦,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过猛,以免擦伤皮肤继发感染。冻疮初期,可局部热敷,对局部已严重红肿或出现水疱时,可涂抹药物。

 

手部

 

在冻疮红肿部位采用按摩治疗,用手进行、摩、按压,先轻后重,促使红肿消散。每天做两三次,每次10分钟。按摩时切忌用手指抓,以免损伤皮肤造成溃烂。患处已破溃,不适于按摩。

 

面部

 

有的人特别是小孩脸上容易长冻疮,可以用指尖或手掌轻轻施压,以刺激肌肉神经系统,这种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冻疮的出现。

 

 

如果生有冻疮,应避免敷刺激味重的药物,以免辣伤眼睛,可每天两次涂擦冻疮药,并口服补充维生素E,这样能防止面部出现瘢痕。

 

脚部

 

主要是睡前泡脚,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缓解冻疮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冻疮疾病介绍:
冻疮是一种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循环不良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耳背、耳廓、鼻尖等处。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瘙痒、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溃烂。冬季发病,气候转暖后可自愈,可局部对症治疗,病情重者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斑痕,来年易复发。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严冬时节,寒冷的天气对人体露出部位及保暖性差的部位有一定刺激。如果此时穿鞋过紧、保暖不好或很少运动,气血凝滞,可以引起局部血瘀而形成冻疮。妇女、儿童和体弱者的手背、手指、足趾、足缘、足跟、面、鼻、耳轮、耳垂等处易患此病。冻疮给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严重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别再“冻疮”“冻伤”傻傻分不清

     

    冻疮是与寒冷、潮湿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皮损常表现为红斑或结节,严重时皮损部位可见水疱、溃疡,以及自觉瘙痒、肿胀或疼痛。病情严重时可损伤肌肉、骨骼,引起全身症状。常发于冬季及初春天气寒冷季节,且易来年复发。

     

    而医学上把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为冷伤,冰点(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

     

    容易形成“冻疮”的因素

     

    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出击的时间,潮湿的环境是它的“帮凶”。

     

    除了寒冷与潮湿的外界环境,自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不过,在相同环境下并非每个人都会生冻疮。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也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被冻疮“盯”住不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冻疮患病与否与遗传也有关系。基因使得个体对寒冷和潮湿的反应存在差异,让某些人天生易感冻疮。

     

    温暖环境里更难受

     

     

    虽说冻疮是常见小病,但要赶走它却并非易事。冻疮有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往往连续几年都会在同一部位发作。更恼人的是,冷时还好,一旦进入温暖的环境,冻疮部位就会变得红肿、刺痒无比,严重时刺痒变为疼痛、局部出现青紫团块甚至溃烂,久久不愈,很令人心烦。温暖的环境之所以会让冻疮更折磨人,是因为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当进入温暖环境后,动脉受热扩张,同时会伴血管通透性增加,就造成了皮肤组织发红水肿,而组织水肿又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痒痛感。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温暖环境后冻疮导致的痒痛才“发作”。

  • 冬天除了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令人烦恼的冻疮。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到冬季就会长冻疮,冻疮发作时不仅奇痒难忍,还有关节不利,难以弯曲等不适。一些对冻疮有防治经验的人,都有自己的调理方法,比如经常泡热水,或者是涂一涂冻疮药膏。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了解一些防治冻疮的小妙招,但还是只能得到一时的缓解,终究是缓得了一时,缓不了一世,时间一久还是会复发。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找一些“土方”,比如将萝卜切片,加热后敷在冻疮处,不过这种方式未必管用,还是少用为好。


    那么,为什么会长冻疮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肉被寒邪给冻坏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明都是一样的环境,“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其实这就跟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自身的阳气充足,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到了一点风寒,身体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那些阳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冻疮的目标,同样是对雪景的喜爱,看来终究还是错付了。

     

    患过冻疮的人都知道,这个病症,来一次可能会落下病根,以后的冬季只要寒风凛冽,身体要是扛不住,就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想要“根治”,还得内调外治,以补充阳气和补益气血为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冻疮呢?这3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不妨了解一下。

     


    1.内调药方

     

    将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大枣同用,正常煎水服用,在冻疮发作之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其实资深的中医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5味中药的不凡之处,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汤”的基础上,将生姜换成了当归,这个方子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要不然说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甚至毫不吝惜的说,世间有很多病症,都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来调理。

     

    既然冻疮是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所致,桂枝汤可以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地化生阳气,再加上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从根源上解决冻疮的麻烦。同时这个方剂药性温和,其中的药材药性跟食物也差距不大,所以,针对有冻疮的人士,在冬季的时候服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

     

    2.艾灸

     


    嫌弃喝药太麻烦了,想要更简单的方式,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既然是风寒所致,将体内的风寒驱散,或能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特有的调治方式——艾灸,轻度的冻疮一般都能通过艾灸调理好,而且操作也很简单,采用回旋艾,在冻疮伤患处回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

     

    3.冬病夏治

     

    提到“冬病夏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冬天的疾病,夏天来调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调理方法。像冻疮这种冬天的病症,想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期其实是在夏季,这非常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夏季的阳气旺盛,无论是外在还是体内,阳气都是充足的,这也有利于病邪的化解,可以在夏季的时候,将大蒜捣烂之后,涂抹在以前被冻伤的地方,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趁热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擦柔。

     


    其实调理冻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病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冻疮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避免手脚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并且在受寒之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浸泡或者烤火,这样有可能让寒邪入里,更难宣发。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加快自身气血的流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不要一味地依赖取暖设备。

     

  • 一、如何预防“冻疮”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是防治冻疮的重要环节。同时注意在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这些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及冻疮膏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有些人有手脚冰冷时用火烤、热水烫等复温习惯,这并不利于冻疮的预防。冬日手搓手、捶打等方式御寒也不可取;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易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已经有冻疮,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促进愈合、防止感染。

     

     

    二、“冻疮”的分类

     

    第一类红肿型,时有痒感,较轻,治愈快。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每天用消毒棉球蘸冻疮膏擦涂患部及周围2~3次即可;也可用冬瓜皮10克、桂皮10克、尖椒5克捣碎,加香油适量调匀敷部,每三天更换一次,但以上两种方法患处如有破伤不可用。

     

    第二类青紫肿胀型。遇热痒痛感觉强烈,因受冻时期长,比较严重,治愈时间长。所以,首先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如每天做2~3次局部按摩,从大腿根部开始揉摩至足趾部,再从足趾按摩至大腿根部,往返数次。特别是患部及周围要增加次数,反复按摩直到感觉患部温热为止。同时做一些室外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外敷生干姜9克、生附子6克,研末加1~2克七厘散,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敷患部,每2天更换1次,直至痊愈。

     

    第三类溃疡湿烂型,血水渗透疮口蔓延,疼痛难忍,时又发痒,因受冻时期长,误时不治最为严重。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口服消炎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因此类冻疮治疗方法比较复杂恢复期较长,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冻疮在治愈后如遇冷容易复发,凡属上述第一、二类型冻疮,治愈后还应采取上述外敷药法、按摩疗法,在原患部敷药,按摩保持一个冬天,至立春日止,这样可以防止反复。同时,应加强适当的运动锻炼,配合饮食营养疗法,使体质不断增强,经络、气血畅通了,就可以抵挡住寒冷对人体的困扰。此外,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防止寒气聚之手足反而产生冻疮或其他疾病。

  • 这个叫青春痘的小妖精,本名痤疮。因为青春年少时多发,故名“青春痘”,导致过了青春期的人长了痘还要悄悄窃喜一番。

    实际上25岁之后,还有一半的成年人会长痘痘,直到40岁之后,这个数字才会降到5%以下。

    痘痘的本质是皮肤发炎导致的凸出,一般不太影响健康,但是会有微微痒痛。

    很多人对于痘痘的认识都停留在皮肤油了、皮肤脏了或者荷尔蒙太旺盛了导致的,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看痤疮的病因

    1 遗传,多种基因可能与痤疮相关;

    2 激素,因为月经周期、青春期、怀孕、服用药物等因素导致体内激素变化,使雄激素增加,引起皮脂腺腺体肥大并分泌皮脂;

    3 感染发炎,如一种叫做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菌感染;

    4 吸烟、高糖饮食、高油脂饮食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痤疮形成;

    5 处于较大压力之下,精神高度紧张也会导致或加重痤疮。

    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来,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后,冬天痘痘高发的原因就是由于饮食造成的啦。

    天一冷,我们就控制不住要“吃点好的”,一不小心, 糖分油脂就摄入过多,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冒出了痘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冬天了有些人就偷懒 没做好面部清洁,如果皮脂腺堵塞或发炎,就会冒出痘痘。

    这时候痘痘不但出现在额部、两颊,还可能出现在胸背上部这些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表现为粉刺、红色丘疹、小脓疱,严重的可发生暗红色硬结或囊肿。部分患者愈合后遗留瘢痕。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冒了痘痘怎么办呢?

    如果去看医生的话,医生会根据严重情况和病因进行抗角化、抗雄激素、抑制皮脂分泌、抑制微生物增殖、抗炎等处理。

    必要的时候需要内服、外用药物,或者用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轻中度痤疮一般会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效果更好,常用的就是过氧化苯甲酰与抗生素和局部维A酸的组合。因为过氧化苯甲酰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有多重优点:

    (1)可对抗痤疮丙酸杆菌,有助于预防形成微粉刺并具有抗炎的功能;

    (2)具有表皮剥脱作用,可以去除过度角化的上皮;

    (3)具有与抗生素同样的效果,但却不会产生细菌的耐药性。

    治疗中重度的痤疮,和所有痤疮治疗中的药物组合情况,都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皮肤情况来判断和建议。

    在这里我主要想盘点一下物理方法的靠谱程度。

    (1)物理清除粉刺:医生会用粉刺压出器将开放性粉刺挤出,对闭合性粉刺用注射针头挑开后再挤压,在过程中会温柔保护毛囊,而如果我们自己操作的话,不具备专业技术、也不具备卫生条件,切勿随便操作。

    (2)夏季痤疮减轻的患者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治疗。

    (3)局部炎症严重的,可以使用激光疗法,或者叫红蓝光治疗。

    (4)中重度痤疮和难治性痤疮,可以使用艾拉光动力疗法,虽然价格昂贵,但是确实有疗效。

    (5)对痤疮愈后遗留的表浅瘢痕也可以采用磨削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秋冬季预防痘痘

    1 抵制诱惑,少吃刺激性的辛辣甜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大便通畅。

    2 避免熬夜、长期接触电脑。

    3 仍然做好防晒、清洁、保湿,特别是在秋冬季节。

    秋冬季紫外线依然存在,暴晒会让痘痘严重。

    长痘痘的人通常皮肤屏障功能都有受损,要做好保湿,早晚温水清洗,适当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比如一些含有 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或三氯生等成分的洗面奶,切忌过度清洗。

    所谓把油脂显得干干净净的想法和肥皂类强力清油脂的产品可是不对的。

    洗净皮肤后,涂好保湿霜,最好是靠谱品牌的针对痘痘肌的产品,比如含有 烟酰胺、醋酸锌成分的有助于控油; 含有 乳酸乙酯、植物鞘氨醇、烟酰胺或白藜芦醇成分的有利于抗炎杀菌;含有 维 A 酸、乙醇酸、乳酸成分的有利于溶解粉刺、促进药物吸收。

    但是会堵塞毛孔的BB 霜、粉底霜或粉饼这一类的化妆品最好少用。

     

    点击下图咨询本文作者

    超极受欢迎的五星好评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冬天将至,气温骤降。很多小伙伴都会出现一个十分烦心的情况,那就是长冻疮。

     

    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的时候,手上或脚上又冷又痒,怎么捂都捂不热。有些皮肤娇嫩的人,尤其是小孩子,甚至脸上也会红肿又粗糙,非常影响美观。这就是冻疮。

     

    冻疮,是由于气候过于寒冷所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该病症常发生于冬季,患处大多位于耳朵、手脚等位置。

     

     

    那么,患上冻疮会有哪些症状呢?

     

    (1)皮肤发痒

     

    冻疮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局部皮肤会奇痒难耐。

     

    是因为皮肤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等到了温暖的环境中,血管慢慢发热重新扩张开,皮肤就会极度发痒。

     

    (2)皮肤冰冷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处皮肤总是很冰冷,这意味着这一片的皮肤血液循环不畅,无法自己发热,就很容易出现冻疮。

     

    (3)皮肤表面发黑

     

    皮下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收缩,局部皮肤无法正常进行血液循环,就会直接导致淤血。肉眼看上去,这一块的皮肤色泽较黑。出现这一症状的时候,意味着冻疮已经要出现了,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此外,冻疮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水疱、溃疡等等。

     

    千万不要小瞧冻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折磨”你一整个冬天,而且长此以往,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复发,简直是“阴魂不散”。

     

     

    趁现在还来得及,教你几招提前预防冻疮找上门!

     

    1、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将手脚先浸泡在15度低温的水中,五分钟后再浸泡在45度的高温水中,一天三次。

     

    这一办法可以在冬天锻炼四肢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抹经常患冻疮的局部皮肤,连搽数日可以有效防止冻疮再生。

     

    如果是已经长了冻疮的情况,可将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将其放凉后涂抹到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情况会缓解不少。

     

    3、将长冻疮的地方洗干净,涂抹少量的风油精。然后用指腹轻轻揉搓,直至局部皮肤开始发热,每日3次,坚持3周。

     

    不过,该法只适用于冻疮初期患者,仅仅只有局部皮肤红肿硬痛的情况。如果是冻疮严重,甚至皮肤破溃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4、用“十滴水”外擦冻疮患处。每日6-10次,这种办法也更适合冻疮初期患者。如果是皮肤破溃糜烂,可以先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擦,等到炎症好了之后再使用“十滴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冻疮方法,不过,如果情况过于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很烦恼,烦恼之一就是脸部皮肤总是露在外面,北风一吹就很有很大的刺痛感,然后再进到室内,脸就会很烧,很不舒服,更有甚者就是在很冷的北方,会有一部分人脸部比较敏感,会有被冻伤的危险,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预防和治疗脸部冻伤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果冬天脸部皮肤露在外面时间久了导致冻伤产生,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可以选择迅速回复温度,不要继续在外面暴露,因为时间越久,冻伤的程度就越重,那样就更不容易恢复了,为了自己的皮肤,还是尽量脱离寒冷的环境。

      当我们脱离了低温的室外,回到室内该做的就是怎么处理已经冻伤的皮肤,我们可以选择快速水浴,水浴可以帮主脸部皮肤快速的恢复温度,水温要始终,不要过热,过热的水反而会使皮肤不适加重,37度左右为好。记住不要用冰块擦拭皮肤,这样会导致皮肤的损伤加重。

      再有就是选择去药店买一些冻疮类的膏药,把脸洗干净以后可以涂抹上一些冻疮膏,可以有效帮助皮肤缓解不适,还能起到一定的消炎和滋润的作用,记得要每天按时涂抹,不用几天,脸就会慢慢恢复了。

      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饮食来慢慢调节,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是不错的选择,饮食上不要太过油腻,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一面刺激脸部皮肤,饮食以清淡为主,当然,这段期间最好不要接触冷空气,以免加重病情。

      冬天有时候就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寒冷的空气,会刺激我们的皮肤,或者是呼吸道等,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出门的时候可以多穿一些衣服,围巾和口罩也是必需品。也可以通过运动来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带来更多的热量。饮食上要均衡,保持好的习惯,那样,冬天就没有那么让人烦恼了。

  • 在中医理论中素有“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说法,按照五行归属,夏季和心属性均为火,所以夏季是养心的好时候。养心该怎么养?心脏好不好,从外表能不能分辨?今天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心脏好不好,这3个地方或许能提示

     

    1、摸手腕、看脉搏

     

    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2、看耳垂

     

    耳垂的位置是主心的,在这个位置如果有横纹、斜纹等,都认为是有心脏病的可能。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垂作为身体末端部位,得到的血较少,对缺血相当敏感,因而在耳垂上出现了皱纹。

     

    3、舌头

     

    舌头如果呈暗紫色,或者舌底部有两条青筋溢出,则认为是淤血的表现,提示可能会有心血管疾病。类似的查看方式还有拇指的指根处这个地方,如果青色的血管很明显的话,可能是心脏有一些问题。

     

    夏季养心的四点建议

     

    1、要注意常饮水

     

    夏季炎热,水分丢失太多,所以容易造成人体内缺水,这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尤其中老年人,盛夏时节,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保持每天定时饮水的习惯。

     

    2、多食用红色的食物

     

    中医理论任务,红色食物入心,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像红椒、胡萝卜、番茄、红枣、红豆、红樱桃等等。

     

    3、注意饮食,补充钾镁

     

    炎热夏季,很容易缺少钾镁,往往人会感觉倦怠无力、精神头、体力都降低不少,严重的还会引起心率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饮食中补钾镁是最方便的,新鲜蔬果比如毛豆、油菜、菠菜、芹菜、紫菜、海带、香蕉、新鲜玉米等,都会有效的提高钾镁的摄入量。

     

    4、夏季除了防暑降温,改善居室通风条件也很重要,有的朋友整天的关在空调房里,窗户也不开,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同样是祛除水湿,经方与时方,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个经方中祛湿热的方子,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一些朋友指出,用“三仁汤”更好,三仁汤更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出自汉代的《伤寒论》,“三仁汤”出自清代的《温病条辨》,一为经方,一为时方。

     

    那么,两者谁祛除水湿的效果更好,谁的立意的更高远呢?对不起,从下面开始,我也许会说一些与“常识”相去甚远,似乎“离经叛道”的内容。

     

     

    在部分时方医师看来,祛除水湿,首先就是要理气,宣畅气机,然后,就是清热利湿,利小便。于是就应该用一些理气,行气的药物:比如用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用白寇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半夏,厚朴行气化湿;薏苡仁渗利湿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尿。

     

    于是,功用为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三仁汤”,就呼之欲出了:杏仁15g 、飞滑石18g、 白通草6g、 白寇仁6g、竹叶6g、 厚朴6g、 生薏苡仁18g 、半夏10g。


    临床上,我也用过这类方子,发现效果还是有一些的,但是,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停药一段时间,舌苔又再次厚腻起来了,身重困倦,大便便溏,脉滑这些症状又出来了。这类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则是经方中祛除湿热的方子,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方子:湿热弥漫于患者的肌部,肉中,所以患者出现了“翕翕发热”的现象;还出现了水邪内停,故患者“心下满微痛”;湿气太重,导致心下升降出入失调,“肌→心下→小肠→膀胱”这条气的通路受阻,所以患者出现了“小便不利”。

     

    于是通过“芍药,茯苓,白术”这个“利小便”铁三角,将皮、肌、肉中的湿邪,引导到膀胱之中,最终将心下的湿邪通过利尿从膀胱排出。

     

    但是,我们继续端详这个方子,会发现一个似乎“匪夷所思”的事情: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切)三两 、白术三两、茯苓三两 、大枣(掰开)十二枚。

     

    汉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15.625克,大家使用时,记住比例即可以,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不等,也可以按照一两等于3克,或一两等于6克来进行换算。

     

    上六味,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也即将水煮至原量的37.5%),去滓,温服200毫升,小便利则愈。


    反复研究这个方,或许满脑子都是问号:用“芍药,白术,茯苓”这个利小便铁三角倒还好理解。可是,既然身体有湿热,为什么要大剂量用炙甘草?为什么要大剂量用生姜?为什么要用大枣?这就是经方与时方思路上,截然不同的地方了,从中可以窥见经方最深的秘密。

     

     

    从鼓舞“人体胃气”到鼓舞“人体阳气”

     

    理解经方,一定要从理解“桂枝汤”开始。经方严谨,丝丝入扣的用方思路可以从“桂枝汤”中窥之一二。在“桂枝汤”中,大枣固守胃津,生津;甘草守护胃气,也有生津作用;而生姜能促进胃气的生成,并将胃气全方位地输出。这三味药宛若生成胃气的“发动机”,而桂枝的药力向上,向外,如“传送带”般,能推动胃气从心下向肌部供给。

     

    于是,我们可以理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个方子了:原来,祛除水湿,不仅仅是用通过清法 汗法,下法,以祛除水湿,更重要的是要鼓舞人体的胃气,如同停电后就会停水一样,只有通过充电,让抽水机重新动起来,水湿停滞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所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保留了“生姜,大枣,甘草”,此间有深意在。但是,当患者身体内水湿停滞的情况更加严重时,光鼓舞胃气,已然不够。

     

     

    《伤寒论》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形:

     

    情形一、患者虽然经过了发汗等治疗,但是病情未愈,依然有发热,心下部位悸动明显,眩晕,身体哆嗦发抖,抽动痉挛,走路时摇摇晃晃欲倒地。


    这是因为水气上凌于心则心下悸;水气上蒙清阳则头目眩晕;水气浸渍肌肉则身体筋肉跳动,全身振颤不定。

     

    情形二、患者出现腹痛,小便减少,四肢沉重、浮肿、疼痛,有腹泻,有的会出现咳嗽,呕吐等症候。


    这是因为水液在体内大量停留,水湿困于下焦,则小便减少;水湿,浸淫于四肢,则四肢沉重疼痛;水留肠间,则腹痛,腹泻;心下有饮,则会咳嗽,呕吐。

     

    这个时候,光鼓舞胃气已经不够了,因为患者不仅仅有气虚,而且出现了脾、肾阳虚,阳气不足,无法蒸腾水液,水液便在体内各处大量潴留,于是便引发疾病。应对这种严重情况,我们要保留“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芍药,白术,茯苓”这个利小便铁三角。配伍能鼓舞胃气,全方位输出胃气的生姜;再加上有振奋阳气,温补肾气,温通气血之效的附子。

     

    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治疗阳虚水饮最有效果的方子,在阴雨连绵之地,它既能用“利小便铁三角”决渎排涝,又能用“附子,生姜”拨云开日,多管齐下,治理涝灾。

  •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是一位天仙般的美女,小说中她是这样出场的: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

     

    小龙女的雪白肌肤除天生丽质以外,常年居于地下古墓不见阳光也是主要原因。但是现代美眉们不可能居于古墓,整天呆在房间也会有折射进来的紫外线,况且不出门晒太阳,一来容易缺钙,二来缺乏锻炼身体差。

     

     

    那么问题来了,炎炎夏日,如何防晒,做一个雪肌美人?除了必要的防晒霜、衣服、帽子、阳伞之外。还有中草药为您助力。

     

    下面为你推荐一水、一面膜、一粥,防晒美白,每日进行中!

     

    一水:桑叶甘草水

     

    在黑色素细胞里,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色素颗粒。美白剂的作用就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生成黑色素的途径。研究发现:甘草及桑叶中的物质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形成。每日用桑叶20克,生甘草10克煎水,早晚洗脸,可以防晒,并且修复晒后皮肤。

     

    一面膜:五白散面膜

     

    相传慈禧太后在老年时,依旧肤色白皙,得益于她常年使用珍珠粉敷脸,正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说: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

     

     

    白芷、白僵蚕在中医历来是美容除斑的要药。《本草纲目》认为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名医别录》中认为白及可以治面上皯(gan,皮肤黧黑枯槁)疱,令人肌滑。陶弘景认为茯苓:利窍而益肌,上品仙药也。

     

    白珍珠配合白芷、白僵蚕、白茯苓、白及为五白散。上药各20克,磨粉,每晚蜂蜜水调好,敷脸半小时,可以对晒后皮肤有很好的修复美白作用。上药敷脸前一定要在手腕内侧皮肤涂抹实验,以防止皮肤对其中某种药物过敏。

     

    一粥:百合薏仁粥

     

    中医认为,皮毛属肺,皮肤被晒伤,属于肺受热邪,可以用清肺养阴的药物内服。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中认为百合:作面最益人,取根曝干,捣细,筛,食之如法。意思是说清肺热补肺阴的百合可做面膜,也可服食美容。薏苡仁历来就是健脾养胃,补肺清热的食疗佳品。

     

    可以取用百合10克,薏苡仁20克,小米30克,每晚熬粥喝,对于夏日美白皮肤,防晒养颜大有益处。

     

    炎炎夏日,长裙摇曳,肤白胜雪,你约不约?

  • 冬季,严寒的气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威胁,因为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及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1]。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想要安然过冬,该怎么做呢?

     

     

    一、出门做好头部、颈部保暖

     

    天冷加衣这是冬天最简单、直接的保暖方式。可是,用棉衣、棉裤、棉鞋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并没有,颈部和额头还裸露在外呢,可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冬天里很多人喜欢待在有暖气或空调的屋内,有时甚至到头部微微出汗,若这时直接出门,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寒风中,瞬间的温差,血管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之下将经历一场巨大的考验,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而颈部同样有着很多重要的大血管,无论是颈动脉还是颈静脉,它们的位置都非常接近体表皮肤,且多数人的颈前部、两侧皮下脂肪都非常的少,这就意味着我们少了很重要的保暖条件。所以冬季出门,千万不要忘了为头、颈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二、晨练时间不宜太早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平时可能四五点就出门锻炼了,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冬季晨练的时间不宜太早,应选择太阳初升、气温逐渐升高后再出门,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较为合适。因为冬季里早晚的温差较大,而清晨与夜间时段人体的血压又比较紊乱,普遍较高,若是在这时候锻炼,脑部很容易发生缺氧,形成脑部血管堵塞,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起床前静卧5分钟

     

    冬天里要说最冷的时候,莫过于掀开被子,起床的那一刻,若是这个过程太过于迅速,就会在被窝里、被窝外形成一个不小的温差,刺激到患者的血管,发生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等问题。所以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清晨起床前,可以先在床上闭目养神5分钟,伸伸懒腰、搓搓脚心,做个干洗脸的动作,让身体舒展,并逐渐与环境温度有个适应的过程,再慢慢起床。

     

    四、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寒冷的冬天,不少人喜欢窝在温暖的室内,享受空调、暖气带来的舒适感,但未免与室外温度形成过大的温差,室内温度不宜设置的太高,保持在18-24摄氏度为宜。同时,尽管冷,但室内还是要多通风,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细菌的滋生。

     

    当然了,除了防寒、保暖工作以外,清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平和的心态也同样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服药,这些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防护工作,如此才能安然过好一个冬季。

     

    参考文献
    [1] 杨翠玲.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03):226-227.
  • 冻疮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尤其在寒冷地区更为多见。冻疮的发生与低温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红肿、瘙痒等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冻疮的成因、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冻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寒冷天气导致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使得皮肤组织受到损伤。常见发病部位包括手、脚、耳朵、鼻尖、脸颊等。冻疮的早期症状通常是皮肤苍白、发凉,随后出现红肿、瘙痒感。严重时,皮肤可能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甚至留下疤痕。

    预防冻疮的关键在于保暖和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在寒冷季节,外出时要注意保暖,穿戴适当的保暖衣物和手套。此外,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冻疮的发生。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红枣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治疗冻疮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一些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复方丹参片、川芎嗪等。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通过热水泡脚、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严重冻疮,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冻疮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摩擦和搔抓。可以使用一些润肤霜、保湿霜等护肤品,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冻疮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预防胜于治疗。通过了解冻疮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冻疮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很多人都会受到其困扰。那么,冻疮能否根治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冻疮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日常保养等相关知识。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常见于手足、面部、耳廓等部位。治疗冻疮的常用方法包括外用药膏、内服药物、红外线照射、激光穴位照射以及中医治疗等。

    外用药膏是治疗冻疮的首选方法,常见的药物有氧化锌软膏、尿素软膏等。内服药物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和激光穴位照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中医治疗则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药内服或外敷等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潮湿,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坚持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患有慢性贫血等疾病时应积极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手脚出汗和潮湿,穿着合适的鞋袜,也是预防冻疮的有效措施。

    冻疮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寒冷刺激、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等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上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冻疮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如果您患有冻疮,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冻疮,这个在冬天困扰着许多人的常见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虽然冻疮在天气转暖后会逐渐好转,但其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地预防冻疮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预防冻疮呢?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1. **热盐水浸泡**:将患处用热盐水浸泡15分钟,连续一周,可以有效改善冻疮症状。

    2. **十滴水外擦**:对于未溃破的冻疮,可以用“十滴水”外擦,每天6-10次,疗效显著。若皮肤破溃,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 **电吹风治疗**:冻疮初期,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症状即可缓解。

    4. **伤湿止痛膏贴敷**:对于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可以使用伤湿止痛膏贴敷。方法是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贴上药膏,一般贴24小时即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但皮肤破溃或过敏者不宜使用。

    5. **云南白药治疗**:冻疮未溃破者,可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 **正骨水治疗**:正骨水对于冻疮也有很好的疗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7. **风油精治疗**:将患处洗净,取少许风油精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

    8. **黄瓜蒂擦拭**:在夏秋季节,可以将黄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9. **香蕉治疗**: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0. **热醋涂抹**:冻疮初起时,可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

    11. **啤酒浸泡**: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素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手,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预防冻疮都有了一些小方法。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些方法,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预防,才能真正摆脱冻疮的困扰,安全度过冬天。

  • 手冻疮,一种常见于冬季和初春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手冻疮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帮助您了解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手冻疮。

    一、手冻疮的成因与症状

    手冻疮主要发生在儿童、青年女性以及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的人群。其成因与寒冷的气候、湿冷的环境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手冻疮的症状包括:

    • 红斑:手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
    • 结节:皮肤表面形成硬结。
    • 水疱:皮肤出现水疱,可能破裂。
    • 溃疡: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
    • 瘙痒:皮肤瘙痒难耐。
    • 疼痛:皮肤疼痛不适。

    若不及时治疗,手冻疮可能导致骨坏死、湿性坏疽等严重并发症。

    二、手冻疮的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改善环境、加强保暖、外出戴手套等,可以有效缓解手部不适症状。

    2.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E软膏、冻疮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硝苯地平、盐酸山莨菪碱等。

    3.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手冻疮是由于阳气不足、血凝气滞、肌肤失养所致。可采用中药外用洗剂、针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4. 激光治疗:氦氖激光治疗对手冻疮具有一定疗效,可促进伤口愈合、活血化瘀。

    三、手冻疮的日常护理

    1. 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手部过度潮湿,可使用干燥剂保持手部干燥。

    2. 适当运动:加强手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寒冷刺激:避免接触过冷的环境,如冷水、冷风等。

    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四、预防手冻疮的措施

    1. 加强保暖:在寒冷的天气里,注意保暖,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2. 适当锻炼: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手冻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若您出现手冻疮的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女性朋友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以免因着装不当引发各种疾病。

    首先,穿得少容易导致风湿性关节炎。寒冷的天气会刺激关节,使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因此,女性朋友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重关节保暖,避免穿得过于单薄。

    其次,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穿着过短的下装和过薄的袜子,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冻疮多见于手指、脚趾等部位,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女性朋友们要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避免冻疮的发生。

    此外,穿得少还容易导致痛经。女性对温度较为敏感,寒冷的天气会刺激子宫,导致痛经。因此,女性朋友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保暖,避免痛经的发生。

    除了以上疾病,女性朋友们还要注意颈椎病的预防。长时间穿着过短的衣物,容易导致颈部受凉,引发颈椎病。因此,出门时最好戴上围巾,保护颈部。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避免穿得过于单薄。

    2. 注意颈部、腹部、腿部的保暖。

    3. 避免长时间穿着过短的衣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那天,我独自一人坐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镜子中那张布满冻疤的脸,心中充满了无奈。我是一名来自河南南阳的小职员,冻疤是我从小留下的印记,虽然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改善它,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信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小儿皮肤科医生,开始了我们的线上对话。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病情,我告诉他冻疤已经有七八年了。医生询问了我是否有过冻伤的图片,我上传了几张小时候冻伤的照片。医生通过这些信息,初步判断我的情况符合疤痕表现。

    在了解了病情后,医生给了我一些健康指导。他建议我可以尝试使用两种药物,白天涂,晚上贴,同时也可以使用芦荟胶。医生还告诉我,选择完美品牌的芦荟胶即可。

    按照医生的建议,我开始了治疗。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惊喜地发现,冻疤似乎有了一点点减轻。虽然变化不大,但我知道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他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方案,还在我遇到疑问时耐心解答。我对他充满了感激。

    现在,我依然在使用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法,虽然冻疤的修复需要时间,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会越来越自信地面对生活。

  • 冻疮,这个在寒冷季节常见的皮肤问题,给许多人的冬季生活带来了困扰。冻疮发生后,不仅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更令人烦恼的是,在冻疮痊愈后,常常会留下难看的痕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冻疮印。

    冻疮印虽然不会影响皮肤的健康,但确实会影响外观,让许多患者感到自卑和困扰。那么,如何去除这些难看的冻疮印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激光治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让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从而去除冻疮印。

    其次,涂抹芦荟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芦荟胶具有修复皮肤、保湿、舒缓等多种功效,对于冻疮印的淡化有一定的帮助。

    维生素E乳膏也是去除冻疮印的一个好帮手。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润肤、止痒等作用,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冻疮印的颜色。

    此外,饮食疗法也是去除冻疮印的一个有效方法。例如,多喝柠檬水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抗氧化、清除皮肤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护皮肤、美白皮肤等。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照射,以免冻疮印颜色加深。

    总之,去除冻疮印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相信可以恢复光滑的肌肤。

  • 冻疮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尤其在北方地区,儿童、青少年以及部分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冻疮对皮肤造成较大损伤,患处皮肤可能出现皲裂、破溃甚至流脓,护理难度较大。

    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专家指出,冻疮的发生与性别、体质、血液循环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女性、体质较弱、血液循环不畅、心脏病、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患冻疮。潮湿环境会加重冻疮症状。

    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作为一家专业的皮肤病医院,拥有一支由多位权威专家领衔的团队,包括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6名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主任医师及5名副主任医师。医院根据不同患者需求,进行精细分科,针对不同病因,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遵循“专病、专科、专治”的准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专业的诊疗服务。

    冻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日常保养。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外用药膏、口服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日常保养包括保暖、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等。

    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专家提醒,冻疮患者应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如有关于冻疮的疑问,可随时点击专家咨询,专家将竭诚为您解答。

    郑州哪个医院看冻疮好?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是您值得信赖的选择。

  • 小儿的耳朵红肿,线上问诊的温暖守护

    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安静的客厅里。小杰(化名)的耳朵已经红肿差不多两个月了,这让他的妈妈十分担忧。于是,她决定尝试互联网医院的服务。

    小杰的妈妈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儿耳鼻咽喉科医生。医生在详细了解了小杰的症状后,建议上传一张耳朵的照片以便更好地诊断。

    医生询问了小杰是否有外耳道流水、冻伤等情况,小杰的妈妈都一一回答。医生耐心地解答了妈妈的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指出,小杰的症状比较符合冻伤导致的耳廓软骨膜炎,并建议使用冻疮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交替涂抹,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

    医生还特别提醒妈妈,要注意保暖,出门时要戴好帽子,避免耳朵再次受凉。妈妈听了医生的建议,感到十分安心。

    经过一周的治疗,小杰的耳朵红肿情况有所好转。妈妈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表示满意,并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小杰的妈妈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专业。她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医院可以成为家庭医疗保健的得力助手。

  •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十方九甘草”的说法充分体现了甘草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及其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能够抗炎、抗毒素、抗过敏,并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因此,甘草在治疗多种皮肤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甘草在临床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案例:

    1.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用生甘草30克水煎,早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此外,有报道指出,用同等剂量生甘草水煎服,对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具有一定效果。

    2. 手足皮肤皲裂:将甘草30克切片,加入75%酒精100毫升浸泡24小时,取滤液加入等量的甘油和水混合涂擦患处,每日两次。

    3. 下肢皮肤浅表性静脉炎:患者可服用甘草流浸膏10毫升或生甘草50克水煎,每日分三次饭前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此方法可缓解下肢疼痛、浮肿等症状。

    4. 接触性皮炎:急性期患者可用2%甘草水溶液局部湿敷,每2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一般1-3天后,皮肤损害处的红肿即可消退,渗液停止,逐渐干燥结痂,糜烂面愈合。

    5. 冻疮:患者可用甘草9克、红花6克,加水2000毫升煎水外洗冻伤部位,每日三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

    6. 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可取甘草、甘遂各9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熏洗患处10-15分钟,每日三次,连用10-15天即可见效。

    7. 毛囊炎及初发的疖肿:患者可取甘草10克,鲜金银花15克,煎汤外洗患处,每日三次,用3-5天炎症即可消退。

    8. 皮肤溃疡:患者可用甘草15克研成细面加入白糖适量,外用撒溃疡处,每日一次,用药7-10天溃疡即开始变浅,逐渐愈合。

    9. 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炎症:患者可用甘草煎水冷湿敷皮损处,对红肿、糜烂、流水等症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甘草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使用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 如有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