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CFDA吴利雅讲话实录:药品管理法为什么要修订

CFDA吴利雅讲话实录:药品管理法为什么要修订
发表人:健康饮食指南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国对《药品管理法》进行了修订。本文将围绕修订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修订背景

1. 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药品安全事件,如疫苗事件、中药注射剂事件等,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

2. 药品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现行《药品管理法》已实施30余年,部分规定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修订目的

1. 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通过修订《药品管理法》,强化药品监管,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安全风险。

2.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通过修订《药品管理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和发展。

三、修订主要内容

1. 强化药品监管。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将进一步加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2. 严格药品审批。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将提高药品审批门槛,确保上市药品符合安全性、有效性要求。

3. 加强药品追溯。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将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

4. 加强法律责任。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总之,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改良药物引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改良药物引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我国庞大的中医药市场,其中德国产中药便是其中之一。

    据相关报道,目前世界天然植物药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中药产品仅占到3%-5%的市场份额,其中年出口额约1亿美元。与中药出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对天然植物药的年进口额已经超过6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在增长。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指出,上述数据在表述上存在很大问题,其中“我国中药产品占世界天然植物药市场3%-5%”实际指的是我国中草药的出口量。目前,我国中草药出口比进口高出许多,应引起注意的是我国进口中成药已经接近出口中成药的数量,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意识还需加强。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出口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国不接受中药复方治疗的方法,这是医学文化的差异。因此,打开中药出口的瓶颈是让西方接受中医理论。而中药现代化不仅仅是借鉴西药的标准化,更需保留中药自身的传统。

    此外,国内众多中药企业专利保护的观念十分淡薄。据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制剂未在国外申请专利保护,目前国外已有20多家企业仿制,其专利也被抢注,致使中国同类产品药品出口时还须补交专利使用费。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呼吁,国内中药企业应加强专利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药物研发和审批流程成为各国医药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2年推出的突破性药物认证(BTD)政策,旨在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却引发了争议,有人质疑其带来的潜在问题。

    突破性药物认证的目的是为了加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根据FDA的解释,这一认证仅授予那些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于现有疗法的药物。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认证可能会被误解为药物的突破性创新,从而夸大药物的功效。

    事实上,获得突破性药物认证的药物并不能保证其最终能够获得FDA的批准,甚至不能保证其疗效。近年来,一些获得突破性药物认证的药物在后续临床试验中表现不佳,甚至宣告失败。例如,Seres医药公司的微生物组疗法SER-109和Celldex公司的脑癌疫苗Rintega都曾获得突破性药物认证,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尽管如此,突破性药物认证政策在加速药物审批、促进药物研发进程方面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医药产业需要警惕由此带来的夸大宣传问题,避免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加速药物研发,FDA还致力于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了解和认知。为此,FDA推出了药物标签更新政策,要求制药公司在药物标签上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药物的功效、副作用和适应症。

    总之,突破性药物认证政策在加速药物研发和审批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医药产业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药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跨越。

    中药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低三高’上,即工艺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中药制造业的绿色、智能制造,首先需要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这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研发智能控制系统等方式实现。同时,要注重中药材的质量,提高药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此外,中药制造业还需要加强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绿色制造是指在保证产品功效和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制造模式。智能制造则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中药制造业实现绿色、智能制造的具体策略包括:

    1. 夯实基础,标准先行。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标准体系,规范生产流程。

    2. 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3. 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将制药工艺和设备、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4. 移动互联,创新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个性化生产。

    5. 培育引进,强化人才。加强中药制药人才队伍建设,为绿色、智能制造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中药制造业要实现绿色、智能制造,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工艺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美国和欧盟对中药的承认,并不意味着我国中成药出口畅通无阻。

    专家指出,西方国家目前认可的是那些成分单一、质量可控的单味草药,而我国中药企业生产的多数品种为历史流传下来的复方中成药,一般含成分在8种以上,很难按西医理论来检测有效成分。

    因此,若想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成分简单的中药“小复方”品种将是国内中药企业今后的生产方向。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的植物药包括中国植物基源的草药。这表明,FDA已承认植物药是药品,为我国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开了一个“门缝”。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指出,欧盟出台《传统草药法案》,为中药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量化标准。美国也开始采取“现实主义”做法,降低对中药的限制。

    然而,受用药习惯等因素影响,欧美国家对中草药设定了许多具体限制,通过FDA认证程序非常复杂,费用也非常高。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中药品种通过FDA认证。

    国内中药主要生产企业对此抱谨慎乐观态度。同仁堂集团宣传部负责人金永年表示,生产单方药可能是中药企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真正想通过FDA或欧盟的认证,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

  • 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周期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将目光转向药物制剂的研发领域,希望在这片‘蓝海’中寻找新的机遇。

    然而,在这片看似火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人们对药物制剂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长期以来,我国存在‘重原料,轻制剂’的倾向,导致制剂研发投入不足,制约了制剂工业的发展。

    其次,辅料研究相对滞后。我国辅料工业发展缓慢,长期依赖国外发达国家,导致国内制剂品种少、附加值低、技术差。

    此外,转化途径有待畅通。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工业化生产,需要搭建‘桥梁’,但目前我国在制剂工程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最后,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待遇等原因,很多优秀人才选择进入外企,导致国内制剂研发人才匮乏。

    尽管如此,我国创新药物制剂研究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转化途径等措施,我国创新药物制剂研究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近年来,中国医疗改革对医药与医疗设备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项显著变化是分销渠道的整合。过去,医药企业寻找合适的分销合作伙伴相对容易,但随着医改的推进,这一过程变得越来越困难。

    医改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药物目录(EDL)及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的实施,导致价格压力增大,迫使医药企业寻找更有效的分销渠道。

    2. 公立医院资金不足,导致医院过度依赖药品和手术收入,医药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医院的实际需求。

    3. 医疗采购权的集中化,使得医药企业需要与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4. 地方基层改革措施,如安徽模式,对医药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分销渠道的整合,将进一步提高医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效率。

    为了应对医改带来的挑战,医药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与医院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医院的实际需求。

    2.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3. 优化分销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

    4. 积极参与地方基层改革,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5.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防治、健康养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税收问题。

    中药企业在增值税方面承担着过重的负担。以摩罗丹药业董事长陈致慜为代表的人大代表指出,中药企业增值税税率高达17%,远高于其他行业,甚至超过国外医药行业。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税务负担,也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我国自1994年起便实施民族中成药增值税条例,其中中药材原材料以农作物抵扣3%,而中成药却以工业品17%的税率征收。这种不合理的征税政策,使得中药企业在同等增值的情况下,额外承担了4%的税负。

    税收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陈致慜认为,这种不合理的征税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中医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应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中药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其次,要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此外,还要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税收问题是制约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解决好税收问题,才能为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在医药研发领域,中国正面临着人才短缺和经验不足的挑战。一种新药从理论到产业化再到临床应用,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环节。为了提升中国医药研发水平,北大与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研发模式。

    北大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学科资源。赛诺菲作为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中国医药研发的进步。

    合作项目将围绕新药研发、转化医学、临床研究等方面展开。双方将共同建立产学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双方还将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医药研发人才。

    此次合作,源于双方对医学事业的共同追求和对人类健康的高度责任感。北大与赛诺菲的强强联合,将为中国医药研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合作项目将聚焦以下方面:

    • 新药研发:共同开展新药筛选、药效评价、临床试验等工作。
    • 转化医学: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临床研究: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医药研发人才。
    • 产学研平台建设: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制药巨头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巨头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专注化发展。

    近年来,众多国际制药巨头通过资产置换、瘦身等方式,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例如,诺华、葛兰素史克和礼来等巨头进行了高达250亿美元的资产置换。这些交易反映了现代制药企业生存环境的日益艰难,即使是像诺华、葛兰素史克这样的大集团,也需要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长的业务。

    除了资产置换,制药巨头们还通过“瘦身”来换取“专注”。例如,百时美施贵宝将糖尿病业务出售给阿斯利康,赛诺菲出售旗下成熟药物资产,默沙东将健康消费品业务出售给拜耳。这些举措旨在降低风险,将主要精力放在更有优势的领域。

    专注于特定领域不仅可以帮助制药巨头降低风险,还可以提高研发效率,进一步优化发现真正有价值新药的技能。在当今医药市场中,专注化已经成为制药巨头们的重要战略。

    然而,专注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制药巨头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此外,如何确保专注化发展不会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也是制药巨头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为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近日印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了22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提高审评审批质量:通过完善审评机制、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等措施,确保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提升审评审批能力:加强审评机构建设,提高审评人员素质,提升审评效率。

    3. 提升仿制药品质量: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鼓励企业提高仿制药质量。

    4. 鼓励支持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给予政策支持,加快其上市进程。

    5. 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

    《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

    1. 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对创新医疗器械和小微企业实施首次注册申请免费、延续、变更申请费用减半等优惠政策。

    2. 对省内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允许在说明书和标签上予以标注,并在临床应用、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方面给予支持。

    3. 简化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药品技术转让程序,加快药品技术转让审评速度。

    4. 鼓励省内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创新,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加强高端诊疗器械研发。

    5. 加大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核查力度,确保临床试验科学、规范、真实、可靠。

    《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河北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