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家庭内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病人怎么做?预防新冠肺炎有特效药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很强的传染性,在医院常常有这样的病例:一人感染入院,过了几天他的家人也会陆续入院。那么家庭内部有成员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症状应该如何应对呢?目前有预防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吗?就这两个问题,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给大家科普:
预防新冠肺炎有特效药吗?
- 答:从治疗到预防,目前都还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新冠肺炎不像流感,流感在 48 小时内用奥司他韦可以预防,而新冠状肺炎目前虽说有一些推荐的药物,但它们都是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在实验室里面通过病毒去感染细胞,然后用一些药物作用在上面,以此发现了一些药物有效,比如一些中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都发现有抑制作用,但这些药物都只能证明它们在体外有效,作用在人体究竟有没有效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官方的结论也是说现在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的药物。
家庭内出现疑似病患怎么做?
- 答:如果在家庭内出现患者,那么第一时间要做的肯定是送到就近的、定点的医疗机构去治疗、隔离。对家庭成员这些密切接触者,社区方面要采取密切的随访,因为新冠状病毒很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个患者在医院住了两三天,他的家人也陆续进来了。
家庭内出现疑似患者,送到医院后,家人自己要做好居家隔离,首先要做好消毒,对病人用过的餐具、衣服,尤其是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毛巾要用高温蒸煮,活用 84 消毒液泡一泡,房间也要注意多通风。我们注意到一般房间做好两个小时左右的通风,病毒就没有传染性了。做好这些也是给家庭其他人最好的保护。
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了疑似症状,要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做进一步筛查,然后千万不要自己到医院,更不要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应该联系 120,医院会派有防护的专用车来。
要点总结:家人出现疑似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医院,让家人去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居家隔离经常关闭门窗不可取,应该要保持屋内通风。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
(新型肺炎常常有四个标志,发热最常见,第四个提示病情很危险)
每天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是各种文章,听人说,只要发热,就是感染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得尽快去医院治疗,不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全家。其实这是人们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不了解和恐惧所致。
我们对于普通人出现发热,保持警惕是对的,但也不能过于惊慌,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它可能会有以下四个信号。
第一,发热最常见,虽然不是所有的发热患者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最常见的症状,的确是发热,有人说只有高热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不一定,有些患者可能是低或中等的发热,也有的患者可能根本没有发热。
所以如何判断发热究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普通感冒至关重要,如果你在大半夜出现发热,又不想去医院,或者你离医院很远,交通不便,这个时候怎么办?给大家一个建议,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在线问诊,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靠谱的平台,打开 UC 浏览器,搜索在线问诊,里面有全国的发热门诊指引,方便你尽快就医,而且你也可以通过在线问诊平台,疑似症状在线问医生,既方便快捷,减轻了外出感染的风险,也能减轻一线医疗负担。
第二,鼻塞,流涕,咽痛症状少见,这里倒是可以和感冒鉴别一下,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和感冒都可能引起发热,但是前者引起的鼻咽部症状很轻微或者没有,后者则非常常见。
第三,干咳为主,咳痰很少见,可能伴有腹泻。
第四,呼吸困难,普通的感冒不去治疗,3-4 天可能自行痊愈了,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 1 周后常常出现呼吸困难,而普通感冒则不会,这是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如果你出现呼吸困难,则一定要高度警惕,这提示病情在加重,很危险,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此时会有生命危险。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常识,包括出门戴口罩,多洗手,保持居住房间的通气,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暖,不要熬夜,让自己的免疫力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肺部CT为什么是全白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我们说明一点的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了以后,并不是所有患者肺部的 CT 都是"全白"的,只有少数的重症患者,才会出现"大白肺"的 CT 这一表现。
我们从全国各医疗单位治疗的患者上面来看,多数的患者预后比较的良好,儿童的症状相对比较的轻,少数的患者病情比较的危重。死亡的病例多见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以及免疫力低而且治疗不及时的人。
对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肺 CT 全白的这一问题,指的是我们在 CT 片子上面看见患者肺部弥漫性的高密度影。这主要还是由于重症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了以后,身体肺部广泛的炎症反应、渗出等相关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肺部的"透光度"(X 射线穿透力)下降所导致的。
X 线之所以可以使我们人体组织结构形成了影像,除了 X 线的穿透、荧光效应以及感光效应之外,还基于我们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以及厚度的差别。
如果当 X 线透过我们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组织结构的时候,被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从而达到胶片上面的 X 线量出现一定的差异,即产生了一定的对比,在 X 片上面就形成了明暗或者是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X 线图像主要还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的,这是属于灰阶的图像。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主要还是以光学密度反映出我们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以及病理的状态。我们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与 X 线图像上面影像的密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指的是我们人体组织之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后者则指的是 X 线图像上面所显示影像的黑白。同样厚度的组织结构,密度高者,吸收的 X 线量比较的多,影像在图像上面呈白影,密度低者,吸收的 X 线量比较的少,图像上呈现的是黑影。
因此,图像上面的白影与黑影,除了与厚度有关之外,主要是反映出我们身体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
我们或许都知道,呼吸是身体肺部的主要作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当身体肺部出现大面积炎症反应的时候,身体的呼吸功能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比如像"大白肺"这种重症的患者,往往都需要我们 ICU 强有力的生命支持的手段,才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呼吸机、人工肺(ECMO ),有的时候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肺部含有气体,密度比较的低,X 线吸收比较的少,所以在 X 线之下显示的是黑影。肺部 CT 是全白预示着身体肺部有被炎症所侵润,密度比较的高,X 线吸收多而呈现的是白色。
白肺在重症肺炎之中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医学界的一个诊疗难题,需要充分地利用最新的诊疗技术,积极的进行治疗。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粪-口传播
据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发现,在新型肺炎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也发现病毒核酸。
研究团队据此提出,在前期国家权威指南提出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基础上,新冠病毒还存在一定的粪-口传播。
临床医师特别是消化内科医师应高度关注新冠肺炎不典型症状,针对患者呕吐物、粪便等做好个人防护。
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时,应格外重视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手卫生,同时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肆虐之际,老幼孕在怀疑新冠肺炎何时就医?
2020 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肆虐之际,当怀疑新冠肺炎时候:
孕妇、小孩、老人什么情况要去医院?
1、孕妇如何就诊?
- 如果孕妇在 14 天内接触过疫区患者,体温超过 37.3 ℃,伴有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 如果孕妇在 14 天内接触过疫区患者,体温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闷,应及时就诊;
- 没有接触过疫区患者,体温超过 38 ℃,应该及时就诊;
- 伴有宫缩、出血或其他因素的,需要及时就诊者。
2、孩子发烧咳嗽,要不要送医院?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建议根据情况暂时在家观察,对症缓解症状。 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 出现呼吸急促;
- 面色、口唇发青,出现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 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对周围食物兴趣降低,反应能力减退;
- 尿量减少,脱水。
3、 老人有感冒症状,要不要去医院?
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尤其是有心脑肝肾基础疾病的老人,如果出现持续发热以及感觉有明显的气短乏力症状,建议就医。
你了解了吗?面对疫情,不造谣,不信谣,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帮助,勤洗手,戴口罩,预防感染,有病情及时就医。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等系列问题详解
对于新冠肺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1. 新冠肺炎到底是怎么治疗的?
2. 怎么样才可以出院?
3. 会不会有后遗症?
对于这些问题,安徽医科大学胸外科周晓医生收集最新资料,来一一解答。
一、目前新冠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 主要的治疗原则还是分层治疗。
- 轻症型:临床症状很轻微,表现为咽痛、低热、咳嗽,但是 CT 影像没有明显变化;
- 普通型: 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影像学可以看到面积不太大的局部病变;
- 重型: 缺氧呼吸窘迫,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
- 危重症型: 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支持。
对应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大部分轻症患者来说,隔离观察加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即可,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不用药。
二、新冠肺炎患者,怎么样才可以出院?
答: 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 1 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关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三、本次新冠肺炎治疗后遗症严重吗?
答: 如果你只是一个轻症、普通型患者,治疗后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重症、危重症在最后恢复的过程中可能会遗留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将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可能部分患者是终生无法恢复。
并且,随着肺功能下降,劳动能力和运动耐量也会下降。病人的危重症程度越重,恢复到原来水平的可能性越小。
四、自己在家每天早中晚量体温都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吗?
答: 人的体温一天中都有波动。早上量 36.5 度,晚上量 37.1 度,其实都正常。
因为人一天中的体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波动,比如用餐后、运动后、喝了热水后,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都有一些体温波动。
超过 37 度,需要稍微观察一下,但也不用特别担心。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警惕以腹泻为首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典型症状
令人闻风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一定会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吗?
据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介绍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组 1 月 24 日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在武汉抗击新冠的前线医院消化科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武汉某三甲医院报道了一个「不典型」病例。
45 岁男性因腹泻 3 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 CT。
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上述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
经过总结,截止目前,不典型的症状包括:
- 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即食量减少)、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 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 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上述以非呼吸系统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易至相关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特别是消化内科接诊患者较多。有报道称,此次冠状病毒的感染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 2,而包含这种酶的细胞多存在于黏膜中,嘴唇、口腔、鼻腔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而肠黏膜细胞和呼吸道黏膜细胞一样,均可被新冠病毒侵害,引起感染部位的炎性反应,这应该是为何某些患者会有消化道症状的原因。但更详细的致病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印证。
由于这部分患者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与其他疾病造成混淆,并易至除呼吸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如消化内科)就诊,容易造成漏诊或者误诊,更增加传染的机会。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儿童怎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随着疫情发展,儿童感染病例逐渐增多,目前已知最小的感染患者仅 1 个月,最大的 13 岁。
从最初报道的“儿童不易感”,到目前接连出现确诊案例,这提示家长必须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的感染情况。
2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疫情当前,不少家长开始犯愁:
儿童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去医院就诊?
孩子出现发热就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到底是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还是普通医院进行就诊?
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防护?
儿童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通过患者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的飞沫传播;或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被污染的手接触口鼻部或眼结膜)。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母乳传播。
由于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功能低下等缘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无法准确表达,又受家长识别力等条件限制,年龄越小越不容易被发现,且发病后进展迅速。故做好防护、注重观察很重要。
出现什么症状需去医院就诊?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为 2~14 天,一般为 3~7 天。
病初主要表现与感冒症状类似:发热、乏力、咳嗽,可伴鼻塞、流涕、咳痰、腹泻、头痛、结膜充血等。体温多为低中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等,常于病后 1 周出现,可伴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喂养困难、少吃、少哭、少动等。病情进展迅速的,可在 1~3 天内出现呼吸衰竭,提示为危重病例。
呼吸困难的表现为:?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过深或浅表:婴幼儿或新生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呻吟、鼻翼煽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口唇、面色变紫或发灰;?胸骨上窝凹陷等。
呼吸频率增快标准为:平静不吸氧情况下,小于 2 月龄≥60 次/分,2 月龄-12 月龄≥50 次/分,1-5 岁≥40 次/分,5 岁以上儿童≥30 次/分。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
请注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若孩子体温超过 38℃,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情况时,请直接前往发热门诊:
- 发病前 14 天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
- 发病前 14 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 有家庭聚集性发病者。
小于 3 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烧(腋温 37.5℃以上),应去医院就诊;3~6 个月婴儿,体温低于 38℃,吃奶和精神如常,可先监测体温,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后再考虑是否去医院。如果体温超过 38℃,随时就诊;6 个月~2 岁的孩子,如果仅发热时精神稍差,但体温降至正常后玩耍自如,可予观察。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 3 天时,均应立刻就诊。
防疫重要提示
冬春季节是普通感冒、流感的流行期,孩子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并不代表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很多呼吸道疾病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带孩子就诊的时候,除了要加强个人防护以外,还应如实向医务人员提供接触病史,千万不要隐瞒病史,为医护人员的诊断提供有利条件,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治。
如无明显接触史,可到普通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如果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则会转往定点医院去进行救治。
现在很多互联网医院开设了发热门诊供家长进行网络咨询,家长可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再决定选择何种就诊方式。目前医院和很多公共场所都设有体温检测设备,请各位家长配合和体谅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担心感染新冠肺炎?去医院看病又怕被交叉感染?广东 57 互联网医院开发热门诊)
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防护?
儿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自主防护能力低,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呢?
我们为你整理出 9 点“儿童防疫小知识”。
1
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带孩子出门
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儿童游乐场所等;不可避免的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1~2 米以上);
与人接触时,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家长应购买适合于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这些口罩可能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回家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废弃口罩,全身彻底洗漱清洁后再接触孩子。
2
好好洗手
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尤其是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大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与其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教育宝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手、不掏鼻孔、不揉眼睛。饭前便后或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以鼓励赞扬的方式让年幼儿主动快乐积极的正确洗手,以专业讲解的方式让学龄期孩子了解认识病毒,传播方式及自己感染后果,时刻给孩子“洗洗脑”。1 岁下婴儿由照护者帮助宝宝洗手。
3
家庭分餐
采用家庭分餐制,不与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
4
戴口罩
针对家中有不适合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都应主动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前臂遮挡自己口鼻,再使用流动水清洗前臂和双手。
5
居室通风
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 2~3 次,每次开小窗通风 30 分钟到 1 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穿堂风让小孩受凉。
6
玩具消毒
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注意每日使用酒精清洁消毒;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也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照射消毒。
7
增强儿童抵抗力
保持孩子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选择开阔的公园等地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居家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儿童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
8
均衡营养
给孩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尤其各种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鱼、豆制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欲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食半流食或流食类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瘦肉鱼肉粥、面片汤、鸡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饮水,以白开水为好,新鲜果汁蔬菜汁亦可,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避免给孩子进食辛辣刺激性或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类食物,如油炸薯条,油炸鸡块,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类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9
隔离防护
家中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尽量保证房间分开,避免和儿童接触,佩戴合适口罩(避免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正确佩戴合适口罩,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 N95 防病菌口罩,依次为外科口罩、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棉口罩,每 4 小时更换口罩。
疫情面前,孩子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家长要提高相应的防护意识,同时也不要过度恐慌,科学理性的对待疫情,做好孩子的防范工作。
立春已至,希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早日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副主任医师周晓
文章 小儿肺炎发烧几天
对于这个问题的话,可能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儿肺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就是细菌和病毒,这两种感染有可能导致小儿发烧,有的时候甚至还是高烧,一般来说 38 度到 39 度之间,有的时候可以达到四十度。对于小儿发烧这个时候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一般来说,在治疗七到十四天,这个发烧就可以退,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三至五天内体温就降成正常了。
同时的话,我们要看血常规,血常规的结果。如果说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发烧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说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高,那么可能就是病毒感染的情况。
主治医师侯争飞
文章 新型肺炎和感冒如何区分详解
冬季,刚好是流感高发季,但是面临 2020 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多人分不清楚自己患上的是普通流感,还是新型肺炎。
今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收集资料,教给大家 2 个关键点:
区分病情的 2 大关键点
- 1、 呼吸困难
流感和新型肺炎初期症状类似,都有发热、头痛、肌肉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难以区别。但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多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在「感冒」后,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的情况,应当警惕、及时就医。
- 2、 7 天潜伏期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提到另一个细节:
因此,如果最近去过湖北,或者担心自己接触过患者的,即使无症状,建议居家隔离一段时间,而第 7 天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发热 + 呼吸困难,应及时去医院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普通成人来说,发热达到 38 ℃,要提高警惕。
鉴于当下的疫情,如果出现发热+以下 3 种情况的任何一个,都建议及时去医院:
- (1) 伴有呼吸困难,或明显的胸闷、气喘、呼吸急促;
- (2) 近距离接触过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 (3) 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肾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
体温略超 37 ℃,不必恐慌。
人体的温度不是恒温的,根据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体温会出现波动,但波动范围不会超过 1 ℃ 。
如果体温略微超过 37.3 ℃,身体没有其他不舒服,可以先在家观察。观察后 如果体温逐渐正常,其他症状减轻,说明身体慢慢好转。
同样的道理,单纯有呼吸不适、胸闷的情况,也不一定是新型肺炎。
如果没有基础性的问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慢阻肺等慢性),就可以先放松放松,开开窗透透气,呼吸新鲜空气试试。如果胸闷还是没有缓解,则建议去医院就诊。
副主任医师周晓
李杰
主任医师
中医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骆长永
主治医师
中医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张鸿
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