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颤是个可能伴随终身的慢性病,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需要定期做一些检查。具体有下面这些。
心电图
房颤已经确诊了,为什么还要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对于诊断房颤确实非常有用。但即便已经确诊,心电图还需要做,用来评估药物疗效,导管消融术后房颤是否复发等。实际上,一份普通心电图除了发现房颤,还有很多信息值得研究,比如心电图上波形的改变可以帮助判断心房结构的变化,增大的左心房或右心房在心电图上都是有反映的。
除了普通心电图,还有动态心电图和手机心电软件,这些检查都属于心电图范畴,但是各有用处。这就像开车的司机在公路上最担心被交警“贴罚单”,但实际上,最多的违章不是交警检出的,而是公路上的摄像头,因为摄像头是 24 小时工作的,而交警的执法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制。对于房颤筛查,普通心电图就如同公路上执法的交警,能“抓”出的违章是少数的。为了更全面、不遗漏地筛查,动态心电图(相当于 24 小时摄像头)就派上用场了。此外,还有一种执法手段,就是公民见到违章司机会主动报警,这个就相当于新型手机心电软件。当房颤患者有心慌等不适症状时,软件随时可以捕捉心电图。
因此,房颤的筛查有时候需要重复进行,甚至联合检查。作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要求完成检查,而不要怀疑,抗拒医生的建议。
超声心动图
心脏好比房子,“硬件”基础是墙和门窗,而水、电是基本的生活条件。心电图相当于排查房子的电路故障,冠脉造影和 CT 片等主要用来排查房子的自来水管道是否有堵塞。
而当房颤发作时,评估病程进展的重要一点就是看心房结构有什么变化,如同发生地震后,得看看是不是造成了墙面开裂、门窗松懈等问题。要看这些内部构造,就需要心脏超声检查,主要是观察心房心室的大小、瓣膜活动是否正常、心脏功能以及血栓问题。
常做的心脏超声检查有经胸和经食管两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更好地观察心房血栓,尤其是左心耳血栓,而左心耳血栓是房颤继发脑卒中的“罪魁祸首”,所以这项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血液检查
房颤的发作有很多诱发因素,也与人体和心脏整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血液检查往往用来排查这些方面的潜在病因。例如: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特殊的血液指标判断是否患有甲亢;血脂、血糖水平检测,判断是否有高血脂、糖尿病等,这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还会检查一些能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例如 BNP(B 型脑钠肽)等。
头颅 CT 或核磁检查
房颤患者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的风险大,尤其小栓子脱落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为了进一步探明这种情况,有时候需要头颅的影像学检查,例如 CT 或核磁等。
急性期脑卒中,头颅 MR 更敏感些;如果继发了脑出血、或口服华法林以后出现脑出血,头颅 CT 相对更敏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房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房颤的并发症,如心衰、脑卒中、冠心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同时与患者原发性疾病、年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脑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非房颤患者高。房颤治疗能减少房颤发生的频率,很难根除房颤,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经过心内科系统的治疗后,房颤的复发的几率也越来越低。导致房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
一、房颤患者需要定时复查
房颤患者一旦出现心悸、乏力、气短不适,应该复诊。如果房颤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在家没有不适症状,但摸脉搏发现不齐也应尽早复诊。如果房颤患者在家更换房颤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药物后再次应用时,也应到医院进行复诊,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再次规范用药。平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及体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内科体检。
定期体检,做好监测,如做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心室、心房的大小;复查心电图了解自身心率及心律的情况,以及有无缺血的情况等;定期复查凝血象,尤其是应用抗凝剂华法林时。
二、房颤患者的日常护理
房颤大多数是由于心脏性疾病所引起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养成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习惯,要保持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了解口服房颤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减少引起心率增快的因素,如咖啡、浓茶、饮酒等。极治疗能引起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时间静坐及过度运动会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要适当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注意房颤药物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应用抗凝剂治疗时要做好房颤的卒中的评分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此外,抗凝治疗对于有瓣膜病并置换金属瓣的房颤患者只能使用抗凝剂华法林。
三、房颤的日常预防
房颤的预防包括没有出现房颤时对房颤的预防,以及出现房颤,但经过治疗后房颤已经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后,需要预防房颤的复发。
1.早期筛查:心电图的检查是早期诊断房颤最有利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该检查。
2.预防措施:在生活方面,要减少喝咖啡、浓茶,少吃巧克力,禁烟,少喝酒,因为这些可以导致心跳加快。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劳、过累,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房颤发生的几率。对于高血压及心衰患者,应用ACEI及ARB类药既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控制,也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同时对于导致房颤的原发性疾病要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防止或延缓房颤的发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以上,所以,房颤抗凝可预防心源性卒中,也是房颤治疗的关键。
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需是目前抗凝的常规方法,也占据了抗凝治疗的大多数,心源性卒中也随着抗凝大幅度减少。
对于房颤引发的血栓,我们预防有哪些方法呢?
1.新型抗凝药物
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因服药后药理作用可预测而不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且相关研究证据表明,新型抗凝药物在预防卒中方面不劣于华法林,而且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更少,起效和失效快,所以新型抗凝药物被寄予厚望。但目前上市的新型抗凝药物价格不菲,也影响了其在患者中的应用。
2.房颤射频消融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非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它可以通过介入射频消融的方法将引起快速心律的异常心脏电传导通路破坏掉,大多数房颤可以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得到根除。房颤消失之后其产生血栓的环境消失,血栓随之消失,从而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但其有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且因开展技术要求较高,仅限于国内较大心脏中心可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3.内科介入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结构独特,是一个带钩的长管状结构,因其独特结构以及内膜面丰富的肌小梁决定了其结构内容易造成血流淤滞,从而形成血栓,研究显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90%以上存在于左心耳,而通过内科介入封堵左心耳可消除其形成血栓的场所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而引起的卒中风险,所以,左心耳封堵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但因其刚刚起步,有待于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4.外科途径封堵左心耳
外科途径封堵左心耳机制和内科相同,因其创伤较大,所以单纯为封堵左心耳的外科手术尚未开展,多见于患者需要行心脏外科手术同时封堵左心耳,故常在心脏大手术时被提及。
当然,为何华法林抗凝仍然备受推崇,主要还是其临床证据最足,相关临床试验最多,也是最为经济适用的方法。而其他相关方法,随着相关试验证据的越来越多,相信其成功推广或者应用也指日可待。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以下就是颈椎病的检查介绍: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二、颈椎病的X线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后:
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三、侧位
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
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
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
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
6、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四、斜位
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五、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小用力收缩时,多相电位正常,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振幅为1~2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
六、颈椎病的CT检查
CT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房颤,又称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率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和年龄是呈现正相关的,年龄越大,其发生房颤的概率也就越高。
科学的讲,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心律失常;通俗地讲,就是心房的心肌细胞通过折返等原因,使得其自律性超过窦房结,从而使得心脏乱跳的一种疾病。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永久性心房颤动。
怎样识别房颤呢?
一、通过症状
房颤患者可有心悸不适等症状,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来到医院行心电图的时候,已经是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根据患者发病时突发心慌等情况,可以考虑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可能。
二、通过听诊
房颤患者的听诊特点尤其具有特征性,“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是房颤患者心脏听诊的标准答案,也是特征性改变,通过听诊可以考虑患者房颤的诊断。
三、通过心率和脉率
房颤患者的心率大于脉率,是因为房颤患者的心跳中,有一部分是无用功,也就是其虽然有心脏跳动,但射血较少,未形成一次对外周血管的冲击,从而没有出现脉搏跳动,从而可以轻松考虑房颤可能。
四、通过心电图
其实,房颤的诊断,以上三点只能是考虑患者房颤,如果患者有发病时的心电图,我们可以轻松的诊断房颤,也就是说,房颤的确诊,是需要有心电图证据证实的,否则,我们也仅仅只能是猜测。有时候,如果患者发病时心电图正常,我们甚至需要带动态心电图来抓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来确诊房颤。
五、通过其他检查
比如心电监护、比如心脏彩超等,我们都可以看到患者心脏跳动时的不规律,从而判断患者房颤。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实,如果发病时有心电图,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的诊断患者房颤了,最简单的诊断方法就是——心电图!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张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
一、房颤有哪些分类呢?
房颤分5类,具体如下:
1.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房颤。
2.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需要药物或电复律转复。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可以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5.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药物或电复律终止房颤无效或终止房颤后又复发。
二、引发发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房颤发作。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房颤。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病变者。
三、房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如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四、如何确诊房颤?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2.查体: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房颤又成为心房颤动,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也是老年人非常容易罹患的一种疾病。房颤的危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房颤最大的危害是什么?怎样预防这种危害?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和讨论一下。
一、房颤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最大的危害便是心房内血栓形成尤其是左心耳的血栓形成。这主要是因为房颤以后,患者的心房率非常高,进而导致心房内形成涡流,而这正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良好温床,当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以后,一旦脱落便会发生脑栓塞等各种各样的血栓性疾病。这也是房颤最大的危害。
二、所有的房颤都会形成血栓吗?
房颤一旦出现,只要房颤的时间够长,几乎所有的房颤都会形成血栓。这也是为什么房颤的患者,预防血栓性疾病,就成为房颤并发症预防的重中之重。血栓在患者左心耳内不脱落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但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导致栓塞性的并发症。这也是房颤血栓并发症的危害之处,可怕之处。
三、怎样预防房颤的血栓并发症?
既然房颤的血栓并发症如此之多,那么怎样预防房颤的并发症呢?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一个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华发林和新型抗凝药物。其次,左心耳封堵是一个患者无法抗凝时的次选方法之一。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在房颤无法恢复为窦性心率时代一个选择,如果能够预防房颤的发生,绝对是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最好方法。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地区患病率及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目前多国的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约为1%,并呈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纪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
一、房颤患者心律与正常人有何异常?
心律正常时,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规律的激动和收缩,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高达常人的7倍。房颤者,尤其是发生初期,心率往往比正常窦性心律时快而不规则,因此患者常有心慌、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不适,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胸闷、气短;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就诊,才发现心房颤动。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脉搏不规则、胸痛气短或者头昏目眩、思维迷糊等。
其他症状表现为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如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三、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脑卒中: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20%的几率致死,60%的几率致残,应引起重视。
心衰:由于房颤时导致心排血量减少25%或更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高,心衰的发生率增高。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房颤有增加患者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如果患者出现渐进性发展的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干咳、咯血、胸痛。或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无力、消瘦、口干、眼干、肌肉痛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检查以尽快明确疾病诊断,积极就医。
1.体格检查
肺部听诊:最早期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肺部听诊可为阴性。80%以上的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捻发音,常被描述为“Velcro啰音”或爆裂音,位于吸气末,于两肺基底部明显。部分累及间质并引起肺纤维化的疾病可闻及捻发音,但在肺部肉芽肿性疾病很少见,如肺结节病。偶尔可闻及喘鸣和湿啰音,如哮喘样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多提示疾病影响到气道。由于肺进行性纤维化和低氧血症作用可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时,临床表现可发现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
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提示肺结构破坏和肺功能受损。
2.肺功能检测
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测定、肺容积测定和肺CO弥散量测定。肺功能检测不能明确具体的病因诊断,但在排除其他疾病,病情的严重度分级,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可提供客观评价的指标。最常见的肺功能检测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典型的限制性通气障碍表现为肺容积减少,肺总量、功能性残气量、残气量<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同时减少,FEV1/FVC比值升高。
3.X线平片
早期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以两肺中、下野明显,后可见网状及小斑片状影。由于细支气管的部分阻塞,有时伴有弥漫性肺气肿表现。若肺门周围出现间质性炎症浸润,可表现为肺门密度增高、轮廓模糊、结构不清。
4.CT
由于CT的分辨率较X线高,故能比X线片更能发现早期病变,尤其是HRCT(高分辨率CT)。不同病原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其CT征象也有不同的特征,但特异性不高。
5.纤维支气管镜
部分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或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可以得到明确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诊断特异性感染(如结核、肺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真菌感染)和部分非肺感染疾病。而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学检查对于缩小诊断范围有重要作用。
6.外科肺活检
患者经上述检查无法确诊时,外科肺活检可列为最后考虑的诊断方法。可行电视辅助下胸腔镜肺组织活检和常规开胸肺组织活检。鉴于潜在的风险(较低的病死率),应特别注意权衡利弊,对极度虚弱或老年患者不主张使用。
7.实验室验血
检查是否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检查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物,例如某些蛋白质或抗体;检查是否存在针对环境污染因素的某反应标志物。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年龄、心脏疾病、其他疾病等。按照房颤发作的时间和是否能够自行转付,房颤又分为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对因治疗
很多房颤,其发作是有原发疾病的,比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等所导致的阵发性房颤。我们在治疗房颤的同时,还需要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果基础疾病控制不好,那么患者的房产很有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二、控律治疗
阵发性房颤其发作房颤持续时间不超48小时,所以我们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当中,预防期房颤发作,维持其窦性心律,减轻房颤症状,预防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的重中之重。
三、控率治疗
对于很多维持窦性心律效果不好的阵发性房颤,我们有时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必拘泥于患者一定是窦性心律,控制阵发性房颤时的心室率,也可以有效的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四、抗凝治疗
对于发作频繁,有明确的房颤血栓形成风险,而且具有危险因素的阵发性房颤也应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考虑抗凝治疗。
五、射频消融
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是否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以根治房颤,专家学者对此意见并不统一。但对于症状反复,对新功能,心脏结构影响较大的房颤,而且药物控制不佳的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也是一个绝好的治疗办法之一。
但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房颤的治疗不应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和一定要维持窦性心律,只要患者生活质量不受影响预期寿命不受影响,怎样的治疗,只要患者能够接受即可。你没说呢?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一、房颤是咋回事?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通俗来讲,就是管心脏跳动的窦房结自律性没有其他部位自律性高,导致心脏跳动需要听命于各个自律性高的地方,导致了心脏跳动的不规律。
二、房颤和什么原因有关系呢?
房颤是一个老年病,相同情况下,年龄越大,其发病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最常见的房颤的病因以高血压性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三大主要发病原因,约占房颤发病总数的75%以上。
其次房颤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炎、慢快快慢综合征等情况。有些房颤病人找不到明确病因,这类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三、房颤能做手术吗?
我不知道提问者的目的是问房颤病人能不能做其他手术呢?还是房颤本身能不能做手术治愈?所以我们两个问题都来回答一下。
房颤病人能不能做其他手术呢?
房颤病人也是能做手术的!当然,要看手术能不能做,需要评估的不是简单的有没有房颤,需要评估的还有年龄因素、合并症情况、肝肾功能、心功能情况、血管情况、肺功能情况等等综合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有无房颤。
就算患者没有房颤,如果患者合并症较多,而且其他脏器功能不好,患者也不能耐受手术。就算患者有房颤,如果其他脏器功能较好,也能耐受诸多手术。
房颤本身能不能靠做手术治愈呢?
房颤也是可以通过消融术的方式来治疗的。
主要有内科射频消融和外科消融两个方法,内科射频消融较为常见,而外科射频消融多是需要行心脏外科手术时,顺带行外科消融术。
四、房颤本身还有没有其他手术可做?
有,房颤最大的危害可能就是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不能耐受抗凝的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似乎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术式,因为左心耳是房颤患者常见的血栓产生地,左心耳封堵可降低血栓产生的几率,从而大大降低栓塞的发生率。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病诊疗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心脏病的复杂性,单一学科的治疗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运而生。7月14日,第二届哈特瑞姆心脏病MDT论坛在河北燕达医院成功举办,为心脏病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论坛上,来自北京朝阳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知名医院的专家就房颤的规范化诊疗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MDT模式在房颤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房收缩不规律,从而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MDT模式可以将不同学科的专家聚集在一起,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专家们认为,MDT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是国内首家致力于心脏病MDT的医疗机构,目前已与多家知名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刘兴鹏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广MDT模式,为更多心脏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此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心脏病诊疗领域MDT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相信在MDT模式的推动下,我国心脏病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房颤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这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合并疾病、心功能等。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房收缩不规律,进而影响心室泵血功能。对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华法林也存在出血风险,因此需要权衡利弊。如果血栓栓塞风险大于出血风险,则应持续服用华法林。如果出血风险增加,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或暂时停用。
除了药物,房颤患者的日常保养也很重要。饮食方面,应限制食盐摄入,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烟限酒。此外,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患者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心内科是治疗房颤的主要科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房颤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做好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房纤颤,也被称为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或乏力等症状。
并非所有心房纤颤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以及瓣膜病等。
房颤的主要危害包括脑栓塞和心力衰竭,还可能引发肾功能下降、痴呆等问题。针对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础疾病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复律或控制心室率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第一步,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和β受体阻滞剂,如地高辛和倍他乐克,用于控制心室率。此外,抗凝治疗也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等并发症。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心房纤颤。此外,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当控制体重,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等。
心房纤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心内科、心律失常科、神经内科等。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服务已开始,我感受到了来自医生的专业和温暖。医生***提醒事项后,他亲切地问我有什么需要咨询的。
我提到了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他询问了我是否有心动过速、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病史。我回答说他发过一次150的心率,但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医生根据我的病情,建议我进行射频消融术。我担心手术是否有生命危险,他告诉我,如果合并房颤,确实有生命风险,建议我择期进行消融手术以降低风险。
我对房颤这个名词感到好奇,医生耐心地解释说,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他还告诉我,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这种病症,但药物无法预防。如果心率快,可以吃倍他乐克。
最后,医生提醒我,如果病情有任何变化或不适,请及时咨询或就诊。服务结束,我感到满意和安心。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搏动失去规律,心跳加速,常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房颤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吸烟等。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射频消融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形成;电生理治疗和射频消融则是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段修复心脏的电生理异常。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减轻病情,预防并发症。
房颤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心率和心律,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应重视病情,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房颤动,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困扰着许多患者。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心房颤动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式。
心房颤动是由于心脏内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具体来说,心房内存在一些异常的电传导路径,导致心房收缩不协调,从而引起心房颤动。这种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房失去泵血功能,引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心率、转复心律等方式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迷宫手术等。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电极插入心脏,破坏异常电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迷宫手术则通过手术方式改变心脏结构,达到治疗心房颤动的目的。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锻炼、保持良好心态等也是预防心房颤动的重要措施。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我慌了神,赶紧预约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医生进行了线上咨询。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症状后,耐心地询问了我以前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我回想起来,以前并没有发现过房颤的问题。
医生告诉我,为了确定房颤的原因,需要做一些检查,如心脏彩超、甲亢五项、冠脉CTA。我有些担心,但医生安慰我说,这些检查都是门诊就能做的,无需住院。
在进一步的咨询中,我提出了关于房颤手术的问题,包括疗效、手术时间和复发的可能性。医生详细解答了我的疑问,让我对手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提醒我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房颤的发生。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房内血液不能有效泵出。许多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和心衰等,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
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首先,房颤会导致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梗塞,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次,房颤还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研究表明,患有房颤的心脏病患者,其病死率是未患有房颤的心脏病患者的2~3倍。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呢?首先,要关注心脏健康,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病。其次,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体重等。此外,中药治疗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调节多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持续,缓解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同时,要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只有积极面对,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房颤,保障身体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节优势,可以同时对所有的离子通道进行调整,对心肌细胞钠、钾、钙等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西药相比,参松养心胶囊没有心脏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了解房颤的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房扑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们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扑。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快速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而有节律的电活动。房扑的频率通常在250次/分钟到350次/分钟之间。房扑常常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等。房扑会导致心慌、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晕厥。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颤。房颤是一种房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搏动次数可达300次/分钟到600次/分钟,且无规律。房颤会打破正常有序的心律,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房颤还会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持续性房颤患者有动脉栓塞的风险。
房扑和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在心电图上,房扑时正常的窦性P波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一的F波。房颤时,正常的P波也会消失,表现为心房波快速而紊乱。
治疗房扑和房颤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心律,减轻症状。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则可以通过消除异常电活动或修复心脏结构来治疗房扑和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措施也可以帮助控制房扑和房颤。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
总之,房扑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房扑和房颤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引起了越来越多医学专家的关注。在西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针对房颤的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介绍了国外新指南的相关内容。
首先,马教授对房颤的卒中危险评估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提出的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亚洲和欧洲人的卒中类型存在差异,该评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尚需进一步评估。
此外,马教授还介绍了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在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方面的应用。他认为,HAS-BLED评分对于我国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新型抗凝药物方面,马教授介绍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药物的应用。这些药物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方面,马教授介绍了决奈达隆等药物的应用。他指出,决奈达隆适用于部分房颤患者,但需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最后,马教授对导管消融治疗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导管消融治疗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和医生。
总之,马长生教授在西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对房颤的防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