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感染志贺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
- 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多发
- 有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简介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里急后重(急迫想要排便,但无便排出或排便后仍有大便未排干净症状)及排粘液脓血便,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主要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部分志贺菌可破坏直肠、结肠、肾小球微血管中的内皮细胞,诱发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等并发症。目前该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治疗7~14天即可痊愈。
症状表现: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如高热、惊厥、畏寒、寒战、头痛、头晕、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除根据流行病学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外,还需通过血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培养等检查确诊。
细菌性痢疾有哪些类型?
基于病症病理分型,细菌性痢疾可分为:
- 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慢性细菌性痢疾[2]。
按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可分为:
- 急性菌痢[1]。
按毒血症和肠道肠道症状轻重可分为:
(1)普通型(典型)菌痢
(2)轻型(不典型)菌痢
(3)重型菌痢
(4)中毒性菌痢
- 慢性菌痢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 慢性迁延型
- 急性发作性
- 慢性隐匿性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 直接传播:细菌性痢疾可通过物理接触患者或携带者生活用具直接传播。
- 间接传播(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志贺杆菌可经粪便排出,如饮用污染的水或进食受污染食物,还可通过苍蝇、口沫等间接传播。
怎么预防?
口服细菌性痢疾疫苗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青壮年及生活卫生条件较差人群,夏秋季多见。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细菌性痢疾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一般患者经过7~14天的及时规范治疗可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患者从昨天开始出现拉肚子、黑褐色水状大便、肚子胀等症状,怀疑是细菌性腹泻,需要了解如何判断和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9
肚子疼、拉肚子,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问题,需要及时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
宝宝32天,细菌性腹泻,已使用头孢克洛颗粒,咨询蒙脱石散的使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文章 拉肚子拉水是怎么回事?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拉脓血便,肚子不舒服,怎么办?
药事通
文章 妈妈57岁,面黄肌瘦,一天拉四五次肚子,可能是胃肠问题,需要帮助
健康管理专家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方霖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