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别名: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外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介绍
  • 主要由病原菌经血运、肠壁等侵入腹腔
  • 常见高热、持续性腹痛、全腹压痛、恶心呕吐等
  • 以抗生素和支持治疗为主,延误治疗可发生休克

简介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又称为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即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的腹膜炎,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经血液循环、淋巴管、肠壁或女性生殖道等侵入腹腔。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占儿童急腹症的2%,成年人中女性相对多见[1]。本病多与原发疾病如慢性肾病、肝硬化腹水、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l0%~47%,病死率48%~57%。该病主要表现为高热、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治疗关键是处理原发疾病,但一般由肝硬化或慢性肾病引起的细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容易复发。

症状表现:

该病症典型表现是高热、腹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

诊断依据:

可依据有慢性肾病、肝硬化腹水、免疫功能低下等病史,结合腹痛、发热、腹膜刺激征等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发现腹水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积液来确诊。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哪些类型?

本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5型:

1.I型为普通型:有典型的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者等急腹症样表现。

2.II型为顽固性腹水型:腹水进行性增多,利尿效果差,腹水顽固不易消退。

3.III型为休克型: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

4.IV型为肝性脑病型:以肝昏迷为主要症状。

5.V型为无症状型:腹水检查支持SBP但无腹膜炎的临床症状[1]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临床上相对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占儿童急腹症的2%。成年人中女性相对多见[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主要通过及时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部分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而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引起的腹膜炎则容易复发,且预后较差,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问诊记录

我有慢性扁桃体肥大,最近出现化脓现象,体温37.1~37.3度,早晨刷牙时有黄色痰,能否吃细菌溶解产物?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5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症状,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是合理的。建议使用阿莫西林、枇杷露和喉痛灵颗粒来治疗。同时,细菌溶解产物胶囊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请注意,服用药物时要空腹,并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生冷和酒精的摄入。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我有一个硬块,挤破了有脓水血水,可能是毛囊炎。可以用盐酸多西环素片吗?需要搭配其他药物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对于毛囊炎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病原菌的类型和敏感性。只有在病原菌对多西环素敏感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挤压或摩擦患处,以防止感染扩散。同时,及时就诊并遵医嘱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详情

19岁女性,内裤发黄,下边疼痒,感觉有异味儿,疑似外阴炎。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根据症状,初步判断为细菌性外阴炎。建议使用洗液进行清洁,注意用量和用法。同时,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并在经期暂停使用。

查看详情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肝硬化腹水管理

腹水(ascites)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肝硬化腹水的管理是当前肝硬化临床研究常见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近日,英国胃肠病学会(BSG)联合英国肝脏研究协会(BASL)共同发布了肝硬化腹水的管理指南,回顾和总结指导肝硬化腹水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证据,并根据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 管理指南强调对所有新发腹水患者应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水分析应包括总蛋白浓度和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检测,对腹水细胞学、淀粉酶、脑利钠肽(BNP)和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治仍面临诸多挑战,该管理指南提供了详尽建议,临床应通过诊断性腹腔穿刺以诊断或排除 SBP,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mm3 是诊断 SBP 的金标准;适当考虑 SBP 的患病背景(社区获得性或医疗保健相关)、感染严重程度和局部细菌耐药性后,应立即确定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头孢噻肟已被证实有效,但抗生素的选择应考虑局部耐药情况和个体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效果明显不佳或怀疑继发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应考虑在治疗开始后 48 小时进行第二次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抗生素治疗疗效;胃肠道出血和潜在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应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腹水蛋白 5L,在放腹水后应输注白蛋白(20%或 25%溶液),每放腹水 1 升输注白蛋白 8g;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或穿刺后急性肾损伤高风险患者,当穿刺放腹水<5L,在放腹水后可考虑输注白蛋白;SBP 和血清肌酐升高的患者,建议在诊断后 6h 内输注白蛋白 1.5 g/kg,随后在第 3 天输注 1 g/kg。 指南建议,脐疝患者应通过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外科医生和麻醉师)讨论后,确定脐疝手术修复的适当性和时机;肝性胸水(HH)患者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考虑接受 TIPSS,未接受 TIPSS 和/或肝移植评估的 HH 患者,应考虑替代姑息治疗—LVP 和姑息性长期腹腔引流(LTAD)。 该指南针对临床肝硬化腹水所有的临床问题提出了详尽的处理意见,也对肝硬化腹水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这对于临床肝硬化腹水的规范管理、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国内同道学习借鉴。

朱胜

副主任医师

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

12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的处理和预防

肝硬化患者存在一系列内在和外部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增加了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风险。主要内部因素是肝硬化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胆汁流量减少以及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据估计,约有三分之二的肝硬化和肝外器官衰竭患者有败血症,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间是无肝硬化的败血症患者住院时间的两倍,费用是后者的三倍,院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感染也使得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一项关于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全球性研究发现,48%的感染是社区获得性,26%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入院后超过48小时诊断)。只有59%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最常见的感染是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7%),其次是尿路感染和肺炎。 在最近的一项北美研究中,15%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了医院获得性感染,且与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这些患者中,有一半患者的院内感染是在治疗另一种感染后发生的。需要关注 耐多药(MDR)细菌感染的日益增多。 MDR感染在亚洲,特别是在印度,最为常见,其中70%的肝硬化患者的感染是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制定预防、早期检测和治疗的策略一直存在挑战。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综述,阐述了肝硬化患者感染管理中存在的挑战,下文主要总结了其中的管理建议。 一般管理策略 对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管理, 首先需要确定致病菌,包括真菌病原体;其次,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三,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最后,估计患者的预后。此外,还需要确认是否应将患者转到重症监护室、肝脏移植和临终关怀等。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诊疗环境(即患者是否在重症监护室),症状的严重程度,感染源(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以及当地的抗生素耐药模式。对于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来说,确定致病微生物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抗生素需要尽早使用,甚至在患者入院前就在急诊科使用,因为肝硬化患者的抗菌治疗每延迟一小时,死亡风险就会增加。根据治疗反应和抗生素敏感性,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尽早予以治疗降级。 重症监护 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可能没有严重并发症,但也可能导致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这种情况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感染可能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如果有肝硬化心肌病,心脏对低血压的反应可能受到损害。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高达65%,但比20年前要低得多。 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包括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在发病后1小时内使用抗生素、血管内容量复苏、通过乳酸清除监测血清氧饱和度、衰竭器官支持、对某些患者进行肝移植。 对于肝硬化患者,推荐的 目标平均动脉压是≥60mmHg或更高,而不是≥65mmHg,但不推荐对心室充盈度、血容量、乳酸水平或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设定具体目标。推荐在循环性休克患者中放置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通路,并在液体复苏期间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当腹腔内压力因紧张性腹水而升高时,通过中心静脉压力监测来评估血容量状况可能不准确。然而, 不建议将常规测量膀胱压力作为确定腹腔压力的手段,也不建议将膀胱压力作为是否需要进行穿刺的依据。 在进行了容量复苏和抗生素治疗24-48小时,但平均动脉压仍低于 60mmHg时, 此时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线用药。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脏前负荷和肌力功能,但长期使用可导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和组织缺血。 当低血压持续存在时,应使用氢化可的松,因为肾上腺功能不全在肝硬化和败血症患者中很常见。 糖皮质激素可使休克更快地得到解决,但没有长期生存的益处,而且可能与胃肠道出血有关。 在充分治疗后病情仍然恶化的患者可能适合进行肝移植。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应以器官衰竭评分来确定肝移植受者,或者说,是否应以该评分来确定器官分配的优先次序。 感染患者经过24至48小时的抗生素治疗后,可以考虑进行移植,而有肌肉疏松症、身体虚弱、血管阻力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需呼吸支持等情况时,一般都会将患者排除在移植受者之外。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应进行临终关怀。 感染的预防 预防性抗生素 在三类高危肝硬化患者中(急性胃肠道出血患者[一级预防],有感染高风险的晚期肝硬化患者[一级预防],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史的患者[二级预防]), 应考虑日常使用抗生素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在胃肠道出血的患者中,使用抗生素与减少感染和再出血率以及改善生存率相关。建议晚期肝硬化(Child-Pugh评分≥9分和血清胆红素水平≥3mg/dl)和腹水蛋白水平低(<1.5g/分升),伴有肾功能受损或低钠血症(血钠水平≤130mmol/L)的患者进行一级预防。建议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进行长期的二级预防,直至肝脏移植或死亡。然而,抗生素预防策略也伴随着抗生素耐药增加的风险。 疫苗接种 肝硬化患者需要 接种流感、肺炎球菌感染、带状疱疹、甲肝和乙肝、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疫苗。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与肝脏失代偿的程度成反比,针对甲型和乙型肝炎的免疫接种最好在肝硬化的早期阶段进行。Covid-19疫苗的临床试验没有纳入肝硬化患者,考虑为肝硬化患者接种疫苗是合理的,因为这些患者面临着Covid-19相关的高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N Engl J Med 2021;384:2317-3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李延龙,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业方向为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医咖会

11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如何规范化治疗与预防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0%),如大肠杆菌(47%),克雷白杆菌(13%)。 ① 由于SBP后果严重,如果临床上怀疑SBP或腹水中性粒细胞数>0.25×10+09/L,应立即行经验性治疗,抗生素首选头孢噻肟2g,每8小时1次,或者头孢曲松2g,每天1次,在用药后48小时再行腹水检查,如中性粒细胞数减少一半,可认为抗生素有效,疗程5~10天。 ② 已经发生过一次SBP或者腹水蛋白<10g/L的进展性肝硬化伴黄疸,低钠血症或者肾功能不全者是复发性SBP的高危患者,应该口服环丙沙星400㎎/d进行预防。 ③ SBP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肾综合征。如果患者Cr>1mg/dl,BUN>30mg/dl,SB>4mg/dl应该在6小时内给予白蛋白输注1.5g/㎏,48小时后1g/(㎏.24h),可以预防HRS,提高生存率。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10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阳市中心医院
胃炎(533例) 胃肠功能紊乱(476例)
专业擅长:擅长胃炎 腹泻,便秘,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94903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慢性胃炎(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
专业擅长: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痛、腹胀、腹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打嗝反酸、胆囊炎、胆结石、肠息肉、消化不良、食积、胃下垂、肿瘤预防及康复。对于妇科身心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也具有丰富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量:1149
李丹

副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三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虚劳(137例) 胃炎(105例)
专业擅长:1,慢性胃肠炎(脾虚,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寒泄泻,胃胀,胃疼,腹痛、嗳气、呕吐、烧心、反酸、便秘)。 2,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 3,慢性胆囊炎(胁痛、口苦,胆胃不和,胆结石)。 4,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5,慢性病、恶性肿瘤及亚健康中医调理。
好评率:99% 接诊量:6257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