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乳糜腹

乳糜腹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乳糜腹介绍
  •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营养不良
  • 严重者可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 可保守或手术治疗,预后好

简介

乳糜腹是腹腔内淋巴系统中的乳糜液异常漏出,导致腹腔内乳糜液的积聚。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乳糜性腹泻等。此病少见,发病原因较复杂,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也可由于后天因素导致淋巴管损伤引起。本病对患者的营养发育影响较大,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腹痛、腹部膨隆、恶心、呕吐、体重下降。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乳糜性腹泻等症状,结合腹腔穿刺(腹水性质乳白色,苏丹Ⅲ脂肪染色呈阳性反应)及影像学检查(淋巴管造影可见乳糜液漏出腹腔)可明确诊断。

乳糜腹有哪些类型?

  • 先天性乳糜腹:是腹腔淋巴管先天性异常所致,即胸导管、肠系膜淋巴总干或乳糜池等处发育不全、缺如、狭窄等,致使肠淋巴管内压增高、扩张及破裂,或有先天性裂隙。
  • 后天性乳糜腹:因外伤或手术损伤了淋巴管,或者因为腹腔内的感染,如结核性腹膜炎后可继发乳糜腹;此外,肿瘤或纤维束带压迫可使淋巴管阻塞,淋巴管腔压力增大,扩张、破裂,形成乳糜腹。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少见,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明确的患病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本病经手术缝扎淋巴管漏或行分流手术,多数能治愈,近远期疗效良好,很少有复发者。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乳糜腹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胸导管结扎术预后好吗?

胸导管结扎术的总体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胸导管结扎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乳糜胸或乳糜腹的手术方法,通过结扎胸导管,以减少或阻止淋巴液的外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胸导管结扎术后的恢复情况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个因素。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复发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出血、损伤周围组织等。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乳糜胸复发的情况。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术后仍需注意饮食控制和避免诱发因素,以防止复发。 胸导管结扎术的预后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仍需注意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控制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恢复健康。

医联媒体

4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淋巴管造影在复杂性淋巴管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淋巴管造影是一种用于诊断淋巴系统疾病的医疗检测手段。它可以提供关于淋巴管功能不全、梗阻、侧支化、乳糜反流和乳糜渗漏等重要信息,以评估治疗计划。对于复杂性淋巴管异常(CLAs),淋巴管造影尤其重要。CLA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具有重叠和可变的临床特征,使其诊断和管理具有挑战性。该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1岁男孩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患儿被诊断为儿童中央传导淋巴管异常,并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了淋巴管造影和肠旋转不良手术。淋巴管造影结果显示双侧腰干淋巴管屈曲扩张,胸导管未见显影,考虑肠旋转不良至梗阻可能。手术后,患儿的腹水明显减轻,症状得到改善。该病例强调了淋巴管造影在复杂性淋巴管异常诊断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对这种罕见疾病的更深入理解。

医疗故事汇

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乳糜腹的诊断、治疗和营养管理

乳糜腹水是一种在腹腔内积聚的乳状外观液体,富含甘油三酯、营养素和免疫球蛋白。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和免疫抑制。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乳糜腹水的根本原因是淋巴流动的破坏,而其乳状外观则是由于高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所致。 常见的乳糜腹水原因可以分为三类:获得性淋巴破坏、淋巴系统纤维化和先天性原因。其中,西方国家最常见的原因是腹部恶性肿瘤和肝硬化,而在发展中国家和东部国家,结核病和丝虫病等感染是主要原因。 对于乳糜腹水的评估和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获取血液和腹水中的参数。治疗的基石是纠正根本原因,并采取保守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复发并优化结果。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和补充中链甘油三酯(MCT)。当保守措施失败时,可以考虑其他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结扎、栓塞和肝硬化患者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进行临床工作时,中链甘油三酯的优点可以被应用到乳糜腹的饮食管理中。选择含MCT的奶粉时,需要由营养师制定具体食谱,以达到要求的MCT占总脂肪的比例并避免副作用。目前国内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高MCT奶粉种类有限,但国外有更多可选择的产品。 综上所述,营养优化和治疗潜在病因的保守治疗仍然是乳糜腹水治疗的基石。具有中链甘油三酯的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已被证明是有益的。

医疗新知速递

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