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液排出不受主观控制
- 常可引起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确定治疗方案前需明确病因
简介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指尿液排出不受主观控制,可以简单定义为膀胱失控或无意排尿。临床常将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和完全性尿失禁[1,2]。
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女性尿失禁往往较男性更为多见,大约10%的成年妇女患有尿失禁[3]。
尿失禁虽不会对患者造成急性伤害,但持续的潮湿和特殊的气味刺激,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自卑、焦虑、抑郁、社会孤立感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常被称作是“不会致命的社交癌”。
因此,一旦发生尿失禁,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绝大部分患者经过上述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治愈,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尿失禁的典型症状为尿液不自主排出,伴或不伴尿频、尿急等表现。
诊断依据: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通过全面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X线尿路造影、盆底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膀胱压力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可以进一步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和病因。
尿失禁有哪些类型?
- 压力性尿失禁
- 急迫性尿失禁
- 混合性尿失禁
- 充溢性尿失禁
- 功能性尿失禁
- 完全性尿失禁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多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尿失禁的患病率在5%~70%之间不等,其中大多数国家在25%~45%之间。且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3倍。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绝大部分尿失禁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洪哲
主治医师
泌尿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杜广辉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许盛飞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