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颗粒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

别名: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肿瘤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颗粒细胞瘤概述
  • 皮肤隆起性肿物、疼痛、瘙痒、溃疡。
  • 可并发肿瘤远处转移,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 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

简介

颗粒细胞瘤,系指常发生于皮肤或皮下软组织的一种来源于神经鞘的施万氏细胞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颗粒细胞瘤的病因通常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营养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主要有皮肤隆起性肿物、疼痛、瘙痒等,可因肿瘤增大而破溃,常发生局部淋巴结或广泛内脏转移。局颗粒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可联合化学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得到治愈,预后较好,但本病易复发,需终生定期随诊 [1]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皮肤隆起性肿物、疼痛、瘙痒、溃疡。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皮肤隆起性肿物、疼痛、瘙痒、溃疡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发现皮肤单个或多个融合的大小约1 cm~12cm的隆起性肿物,皮肤组织病理活检显示肿瘤细胞较大,呈现巢状或者宽带状等多边形态生长,其核小且居中、呈圆形或者类圆形,胞质中充满细小的嗜伊红性微颗粒等可明确诊断颗粒细胞瘤 [2]

颗粒细胞瘤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通常使用Fanburg-Smith病理标准将颗粒细胞瘤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良性颗粒细胞瘤:系指以下Fanburg-Smith病理标准中未发现明显任何一点或者仅仅出现了局灶的核多形性,临床上较多见;
  • 非典型颗粒细胞瘤:主要是指其病理检查出现了1~2个的Fanburg-Smith病理标准;
  • 恶性颗粒细胞瘤:则是指病理检查出现Fanburg-Smith病理标准3个或3个以上特点,恶性颗粒细胞瘤临床上极为罕见:Fanburg-Smith病理标准:①核质比增多;②核多形性;③坏死;④瘤细胞梭形变;⑤核增大呈空泡状并可见明显核仁;⑥核分裂增加,≥2个核分裂像/10个高倍视野。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较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发病率约17%,临床上最常见的年龄段为30岁~50岁,而青少年及儿童患者相对较为罕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3:1。本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据统计,其中以头颈部多发,头颈部的颗粒细胞瘤约占70%,而15-25%发生于舌部,其余还可发生于乳房、四肢、呼吸道、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本病易复发,复发率约在15%~50%之间 [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患者通过早期及时、规范的手术切除以及抗炎药物治疗后,可消除肿物,缓解症状,多数患者可治愈。

是否遗传?

是,颗粒细胞瘤的病因通常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