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急性心肌梗死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
- 可导致急性心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 及早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简介
室间隔(为左心室和右心室间的心肌组织)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7天,通常2~4天。室间隔穿孔可导致心脏负荷(射血的压力)突然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扩大,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并伴有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具体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尿量减少,呼吸困难等。室间隔穿孔病情危急,需及早手术挽救患者生命。如未及时进行手术或术前已经存在心室功能下降、心源性休克和肾衰竭等情况,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周内死亡率高达50% ,6周内达87%[1]。
症状表现:
患者出现剧烈胸痛、伴有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具体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尿量减少,呼吸困难等。
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再次加重的剧烈胸痛等症状,超声心动图发现室间隔穿孔的存在与具体部位,可诊断室间隔穿孔。其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达100%。
室间隔穿孔有哪些类型?
无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少见。室间隔穿孔是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0%~2.0% ,好发于女性、第一次发生心肌梗死、病变部位为冠状动脉粗大的前降支(为心肌重要的供血血管)时。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患者可治愈。室间隔穿孔病情危急,需迅速抢救。早期进行手术,死亡率可下降到25%以下,术后5年生存率为75%~89%,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随诊约有10%~25%的患者心室仍有残余的左至右分流或室间隔破口缝合后再次破裂,分流量较多者需再次施行手术[1]。如未及时进行手术或术前已经存在心室功能下降、心源性休克和肾衰竭等情况者,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周内死亡率高达50% ,6周达87%[1]。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张晔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朱新生
主治医师
胸外科
上海市肺科医院
李波
主治医师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