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概述
- 多见于老年女性
-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
- 肾功能减退前,及时治疗可治愈
简介
长期大量滥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肾脏有不同程度损伤,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非甾体抗炎药物抑制环氧化酶,导致前列腺素合成障碍,损伤肾脏,包括肾毒性损伤、缺血性损伤、免疫性损伤。发生本病时首先应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包括停止局部使用该类药物,大部分患者在停药后病情好转。止痛药肾病的病程取决于发生临床表现时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和药物治疗是否继续,如继续用药肾功能恶化可持续进展。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比较难发现。本病主要采取对因治疗,发现后立即停药,增加药物排泄,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肾功能损伤,常表现为迅速发生少尿性或者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如蛋白尿(尿蛋白含量>100mg/L或150mg/24h尿液,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的尿液)、血尿(肉眼观察到小便成血色)、肌肉痉挛、肌无力等。
诊断依据
患者尿液分析正常或有无菌性脓尿(没有尿道感染或尿道分泌物时发现有脓尿)、血尿、蛋白尿,临床表现可为轻度蛋白尿,也可为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可超过3.5g/d。CT检查或静脉肾盂造影可见患者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的肾乳头坏死、肾脏缩小、肾盏变钝等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的改变,既可考虑本病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常见。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可治愈。在肾功能减退前,及时施治可治愈。若肾功能严重下降时,可能会转化为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治疗,不可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