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肌病概述
- 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肌肉病变
- 表现为肌肉疼痛、肌无力、行走困难等
- 一般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简介
药物性肌病是由于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干扰肌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些药物包括他汀类降脂药、激素类药物等。主要的症状是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等。肌痛和肌痉挛是药物影响骨骼肌正常功能和结构的一种早期症状,进而可发展成为肌病。一般无需处理,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症状明显或疼痛不能忍受者可给予止痛处理,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本病常见症状有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以及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在休息时出现小腿难以忍受的不适,伴烧灼感、刺痛)等。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有相关用药史,出现了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以及不安腿综合征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提示肌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提示肌病改变,通常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肌痛或者肌病后,即可确诊。
药物性肌病有哪些类型?
本病主要根据病理特点分为:
1.坏死性肌病。
2.横纹肌溶解。
3.线粒体功能障碍性肌病。
4.溶酶体性肌病。
5.微管性疾病。
6.肌原纤维性肌病。
7.Ⅱ型肌萎缩性肌病。
8.炎性疾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临床不常见,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多数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能治愈,治愈后无后遗症。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