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如果出现关节活动范围或者形态异常、肌肉无力等情况需警惕早期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是四肢肌无力,进行性加重,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肌腱受到刺激时的自然放射)减弱,部分病例可出现肌束颤动等,不同分类症状多有不同:
1.遗传性近端脊肌萎缩症:以肢体近端肌肉萎缩无力为主,可分为SMA-I型、SMA-II型、SMA-IV型。
(1)SMA-Ⅰ型:急性婴儿型SMA,出生后6个月内起病,患儿出生时或数月后肌张力低下,哭声微弱,吸吮无力,6个月仍然不能竖头、不能坐立。多于病后1~2年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2)SMA-Ⅱ型:又称少年型,于3~18岁起病,症状常始于下肢,逐渐累及上肢,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和消失,走路摇摆呈鸭步,有翼状肩胛(肩胛骨突出形似小翅膀),Gowers征阳性(骨盆肌肉力量减弱,导致患者由蹲姿或卧位站起时,不能直接站起来,需要翻身,用手支撑改为跪姿,然后再手扶膝盖站起来),部分病例有脊柱侧凸。
(3)SMA-Ⅳ型:又称为成人型,发病年龄20~50岁,男性较多,隐袭起病,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进行性上、下肢近端无力及肌萎缩,有肌束震颤,少数病例面肌及舌肌萎缩。通常预后较好,发病后可存活20~30年。
2.远端型脊肌萎缩症:有儿童期起病与成人期起病两类。儿童期多在10岁之前出现症状;成人期患者在20~40岁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肌无力伴肌萎缩,可从下肢或上肢起病,行走时步态异常,伴有弓形足等畸形,病程发展缓慢。此外,罕见类型可出现单独上肢或肩胛腓骨肌萎缩。
3.延髓脊肌萎缩症:见于男性,20~40岁起病,开始表现为运动后肌肉痉挛、乏力,数年后出现面肌、肩带、上肢远端肌力减退伴肌萎缩。之后可出现下肢近端肌肉无力伴肌萎缩。晩期可出现吞咽障碍及发音困难等症状。
其他症状
无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脊柱侧弯:当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患者不能行走后会发展为脊柱畸形,大部分的畸形位于胸腰部,且脊柱矫正法常不能预防或延缓脊柱侧弯,需要严密监测脊柱侧弯情况,防止因侧弯严重导致的呼吸衰竭。
便秘:大部分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患者都会因为行动障碍,引发便秘,大便次数减少,间隔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患者会间隔3-4天排一次大便,排出的大便非常干硬,但通过增加液体和纤维摄入,可减轻便秘。
肺炎:部分患者会因为肋间肌和膈肌的肌无力,引起通气不足以及咳嗽微弱,长期卧床可造成坠积,误吸也可造成肺炎,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咳痰,胸闷等。
营养不良和生长障碍:患者常由于吮吸乏力、气道不畅或容易疲劳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障碍。这种现象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或者体重下降,皮肤皱皱、皮下脂肪减少或者消失,同时还伴有全身组织脏器不同程度功能低下。
王建伟
主治医师
中医神经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胡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谭来勋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