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心脏病

心脏病

就诊科室: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心脏病治疗

心脏病的类型很多,患者自身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心脏病类型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介入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1,2]

心脏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包括:

1.降压药:

(1)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副作用:心律失常、低血压、过敏性反应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副作用:肾功能损害、皮疹、皮肤瘙痒、蛋白尿等。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副作用:低血压、肾功能损害。

(4)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副作用:电解质紊乱。

(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副作用:心动过缓。

2.降脂药:目前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副作用:肝功能损害。

3.治疗冠心病药物:

(1)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减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2)环氧化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而阻断血栓素A2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有胃肠道出血和消化道溃疡患者可考虑使用吲哚布芬。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警惕心动过缓。

(4)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警惕低血压。

(5)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降低冠心病病人的心血管死亡,改善预后警惕肾功能损害。

(6)降脂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需警惕肝损伤。

4.抗心律失常药物:

(1)I类:如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阻断钠通道。可能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II类(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心率慢、眩晕等症状。

(3)III类:如胺碘酮:适用于心律失常尤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有视物不清、皮肤光过敏等不良反应。

(4)IV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出现头晕、头痛。

5.改善心衰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手术治疗[1]

  1. 心律失常患者: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或长停搏导致的晕厥等,需要起搏器治疗;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鉴别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及室速困难者),需要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 
  2. 心脏瓣膜病患者:当瓣口重度狭窄且伴有症状,尤其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应用手术方法扩大瓣口面积,减轻狭窄;如肺动脉高压明显,即使症状轻,也要及早干预。
  3. 心肌病患者: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心功能不全病人,若存在严重流出道梗阻,需要考虑行室间隔切除术;可行酒精室间隔消融术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病情严重者需行起搏治疗。
  4. 严重冠心病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择期或急诊手术治疗,同时根据基础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术者经验选择以下两种血运重建方式。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心脏搭桥手术)。如患者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有多支血管病变、症状显著、左心室功能不全时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获益更大。

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风险:皮肤红肿、麻药过敏。适用于以下情况:

  1. 有明显症状,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70%,或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者;
  2. 突发急性胸痛,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急诊介入治疗查看冠脉病变情况。

治疗周期[1]

本病绝大多数情况需终身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1]

心脏病的预后与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程度、疾病进展程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病变涉及心、脑、肾病等重要脏器病变则预后不良。经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未经规范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症状反复出现,轻者影响日常活动,重者可出现猝死、病情恶化,即使经临床治疗后愈后会更差。

多长时间复诊[1,2]

  1. 未手术者: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如患者症状较重,复查时间尽量不要太长,每1~3个月复诊1次,需要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
  2. 手术患者:不同的心脏手术会有不同的要求。术后3个月后需要每月复查1次,此后每3个月复查1次,如无明显不适症状,则半年复查1次。安装起搏器术后3~6个月复诊,进行起搏器程控。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