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主要以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若症状不明显或病情可控的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行保守治疗,此外一般治疗亦有一定效果。
治疗目标
及早发现、及早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一般治疗
避免高强度运动、适当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积极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1.心脏瓣膜修补术:
(1)适用于瓣膜穿孔、破裂者。主要用于修补损坏的瓣膜。
(2)优点:不用更换人工瓣膜,减少了机体排斥反应的可能,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3)缺点:瓣膜损坏严重(如增厚、狭窄、变形严重等)者修复效果不理想。
2. 心脏瓣膜置换术:
(1)适用于瓣膜受损严重者,用于给心脏提供新的瓣膜,有助于心脏的射血功能的改善。
(2)优点:可有效纠正瓣膜损伤严重的情况。
(3)缺点:更换人工瓣以后,需要长期抗凝,或者不久后将面临二次手术。
介入手术
经皮心脏瓣膜球囊形成术:
1.经皮二尖瓣球囊形成术:
(1)适用于解剖条件尚好的,风湿热引起的二尖瓣狭窄患者。
(2)优点: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恢复比较快,安全性高。
(3)缺点:不能具体看到二尖瓣交界位置、二尖瓣瓣下腱索形态结构,所以有一定盲目性,可能会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给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2.经皮主动脉瓣球囊形成术:
(1)主要用于先天主动脉瓣狭窄或狭窄伴心衰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前的过渡。
(2)优点:可明显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
(3)缺点:狭窄复发率高,不久后面临二次手术。
保守治疗: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出现高血压应用卡托普利降压、出现高脂血症多食用鱼肝油等),注意预防感染,定期随访直到出现手术指征(主动脉瓣狭窄有效瓣口面积<0.7 cm2,跨瓣压力阶差>50mmHg,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劳力性疲倦、心绞痛、胸痛等症状、二尖瓣狭窄出现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小于<0.7 cm2或出现活动后的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二尖瓣关闭出现心衰症状,伴有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等)。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定,若症状不明显或病情可控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行保守治疗长期持续药物控制原发病即可,病情严重者应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左右应及时复诊,进行凝血酶的复查,此外应注意抗凝(如适当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以保证瓣膜的健康。
治疗后效果如何?
- 通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预后良好。
- 若治疗不及时或未接受正规的治疗,则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出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视物模糊、呕吐、晕厥等症状,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行保守治疗患者应定期复查,一般每月1次即可,直到出现手术指征为止;手术患者应在术后一周左右来医院复诊,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水平。
童传凤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吴双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罗杰
住院医师
普通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