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清除血肿,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出现。
内科治疗
1.调整血压:常用口服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包括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硝酸甘油等。
2.止血药:可于出血8小时内使用,一般不超过48小时。
3.预防应激性溃疡:早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4.抗血管痉挛治疗: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使用对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5.呼吸道管理:疑有肺部感染者,应早期作痰培养及药敏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排痰不良或者存在肺部感染,那么可考虑行气管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排痰防治肺部感染。
6.严密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7.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抬高床头约30度,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8.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患者需要定期常规做血生化检查,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9.抗癫痫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癫痫发作。
手术治疗
1.血肿清除手术:立体定向骨孔血肿抽吸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可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
2.脑室钻孔外引流术:一般行侧脑室额角钻孔外引流术。适应症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丘脑实质血肿较小,但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并继发颅内高压患者。
其它治疗
保持充足适宜的营养、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劳累等。病情稳定后,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
通常以0.5~1个月作为一个治疗周期。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刘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波
主治医师
中医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