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北湖卫生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叶子冠
叶子冠

京东健康2022年度好医生。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承担多项风湿专科全国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研究工作。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内科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关节炎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田微
田微

201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擅长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的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血管炎 骨关节炎 痛风 骨质疏松 干燥综合症 银屑病关节炎 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等疾病的诊治 常见的症状有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关节不适 关节酸痛 口腔溃疡 脱发 手指遇冷变色 肌肉疼痛 乏力 尿酸高(高尿酸)等
谷丽梅
谷丽梅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主任医师。从前临床工作24年,现任四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四平市风湿免疫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动脉炎、血管炎、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SAPHO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蒋雨彤
蒋雨彤

蒋雨彤,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毕业留校,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多次在欧洲抗风湿联盟年会、美国风湿病年会、中华风湿病学年会做口头报告及壁报展示。常任广东省风湿免疫学县市级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讲师。对风湿免疫病的疑难杂症和危重症病例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荣获2023年“年度好大夫”称号。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复发性多软骨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赵敏菁
赵敏菁

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掌握风湿免疫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对早期脊柱关节炎的磁共振阅片及超声有深入研究。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参与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等风湿病早期诊断及治疗。
郭晓锋
郭晓锋

福建医科大学风湿免疫专业临床型硕士毕业,曾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从事风湿免疫专业11年,对常见及疑难风湿病症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到宜昌市新冠隔离病区工作,参与新冠病人救治工作。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食物嘌呤含量查询,高尿酸血症,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硬皮病,皮肌炎,多肌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结节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免疫性复发性流产,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结节性红斑,IgG4相关性疾病,白塞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带状疱疹,天疱疮,免疫抗体结果解读。
刘宏磊
刘宏磊

复旦大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瑞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在研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际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上海风湿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抗磷脂综合症(相关习惯性流产、胎停及多发血栓 )。成人斯蒂尔病(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干燥综合症(口干、眼干、龋齿);皮肌炎(皮疹,肌肉酸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阳性);强直性脊柱炎(B27阳性、腰背痛);痛风(高尿酸血症)。
杨铁生
杨铁生

杨铁生,男,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主任医师,曾任检验科副主任,硕士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免疫学、风湿病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工作。主要专业工作:1.风湿免疫病、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治。2.临床免疫学检验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检验研究。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风湿病学、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检验医学等,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已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20余本著作。包括《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弓形虫病学》、《实用免疫学》、《医学检验考试指南》、《现代免疫学》、《再度肆虐人类的传染病》、《关节炎概要》、《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现代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现代风湿病诊疗手册》、《实验诊断学》、《热带医学(第二版)》等,以及参与翻译《牛津临床医学手册》、《结肠与直肠外科学》、《哈里森内科学》、《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等医学著作。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
方利平
方利平

1993年7月医学本科毕业,98年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风湿免疫专业,之后一直从事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张光峰
张光峰

1998-2003济宁医学院就读本科 2004-2007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攻读内科学风湿病方向硕士 2012-2013加拿大西安的略大学访问学者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 比如皮肌炎性肺纤维化,硬皮病性肺纤维化,类风湿关节炎性肺纤维化等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 2018年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家共识主要撰写人。 对常见 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症、 肌炎,皮肌炎,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发热查因 白塞病 等疾病经验丰富。
风湿免疫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风湿免疫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风湿免疫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肾细胞癌(RCC)患者在确诊时,近30%的患者已发生了转移,而30%的根治性切除患者最终也会发生转移。RCC是一种激素治疗和化疗临床获益较小的疾病。随着对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靶向治疗的进展,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尤其是前者,改变了mRCC的治疗现状。

     

    近几年来,免疫治疗策略的引入,如程序性死亡-1(PD-1)或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抑制剂和靶向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治疗,进一步增加了mRCC的治疗选择。这些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已经在一些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探索。

     

    细胞因子的联合治疗

    一项II/III期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了白介素2、干扰素(IFN-α2a)或其联合治疗策略在mRCC一线治疗中的作用。425名患者被纳入研究,以1:1:1的比例随机分到白介素2组,IFN-α2a组或联合治疗组。总体缓解率(ORR)是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期(OS)是次要终点。

     

    结果显示,相比单药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的ORR和无事件生存率均有显著改善,然而,没有观察到组间的OS差异。总的毒性和3-4级毒性在白细胞介素2组中更常见也更严重,发热是唯一一个在联合治疗组中出现的3-4级毒性事件。

     

    细胞因子联合VEGF抑制剂

    两项大型随机III期试验研究了贝伐珠单抗+ IFN在未经治疗的mRCC中的疗效。多中心随机III期AVOREN试验纳入了649例未接受过治疗的mRCC患者,并随机接受IFN-α2a (皮下注射9MlU,每周三次)+贝伐珠单抗(每2周一次,10mg/kg)或IFN+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试验的最终分析显示,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贝伐珠单抗+ IFN组的中位OS为23.3个月,而对照组为21.3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贝伐珠单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PFS(10.2 vs 5.4个月)和ORR(31% vs 13%)均显著改善。总结来说, 该研究未能证明联合治疗组在OS方面的显著优势,但这可能是由于在疾病进展时,患者交叉至IFN+贝伐珠单抗组,而且两组均广泛使用了TKI作为二线治疗等原因所致。

     

    在CALGB 90506试验中,732名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接受IFN+贝伐珠单抗或单独接受IFN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OS,次要终点是PFS和ORR。贝伐珠单抗+IFN组与单独IFN组相比,OS无统计学差异(18 vs 17.4个月)。试验显示联合治疗组在PFS(8.5 vs 5.2个月)和ORR (25.5% vs 13.1%)方面显著改善。在这两个试验中,贝伐珠单抗+IFN比对照组出现了更多的3级或更严重的毒性,包括高血压、出血、厌食、疲劳和蛋白尿。

     

    mTOR抑制剂联合VEGF抑制剂

    一项II期临床试验对新型多激酶抑制剂 乐伐替尼+依维莫司的疗效进行了试验。研究将乐伐替尼单药(每日24 mg)、依维莫司单药(每日10 mg)或乐伐替尼+依维莫司(分别为每日18 mg和每日5 mg)作为mRCC的二线治疗策略,主要终点为PFS。联合治疗组和乐伐替尼组的PFS比依维莫司组显著更长,但联合治疗组和乐伐替尼单药组的PFS没有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乐伐替尼单药、依维莫司单药组的3级和4级毒副反应分别为71%、79%、50%。联合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疲劳和高血压。基于该试验的结果, 乐伐替尼和依维莫司的联合用药策略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并在NCCN指南中列为二线或三线的治疗选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

    Ib/II期试验Checkmate 016的结果表明,针对RCC患者,抗CTLA-4依匹单抗联合抗PD-1纳武单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之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CheckMate-214试验的结果表明,IMDC评估为风险中等和风险不佳的患者中, 依匹单抗联合纳武单抗优于舒尼替尼

     

    这项III期随机试验对依匹单抗(1 mg/kg,每2周一次,共4个疗程)+纳武单抗(3 mg/kg,每2周一次)的联合用药策略与舒尼替尼进行了比较。共有1096名患者被纳入试验,847名患者为风险中等和风险不佳。OS、PFS和ORR是试验的主要终点。

     

    在第一次中期分析中,联合治疗在2个主要终点上明显优于舒尼替尼:OS(联合组未达到,舒尼替尼组为26个月)和ORR(联合治疗组42% vs. 对照组27%),虽然PFS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数值上来看,联合治疗组的PFS更高,为11.6个月,舒尼替尼组为8.4个月。

     

    VEGF抑制剂联合PD-1/PD-L1单抗

    抗PD-1抗体+TKI药物 (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此前已在I/II期CheckMate 016试验中进行了检验。联合治疗组的ORR有所改善(纳武单抗+舒尼替组54.9%,帕佐帕尼组45%),但联合治疗组的所有级别毒性和严重级别毒性的发生率更高,3 -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达20%,特别是胃肠道和肝毒性。而3-4级肝毒性的增加也限制了对帕唑帕尼+派姆单抗的进一步研究。

     

    总结

    近十年来,mRCC的治疗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联合治疗似乎比单一治疗更有效。近期研究表明,在mRCC的一线治疗中,联合治疗策略对OS和PFS有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的毒性率与单药治疗相当或略差,但TKI联合免疫治疗的不良事件风险影响了其使用。

     

    Checkmate 214研究中,具有中等和不良风险特征的患者显示出了依匹单抗联合纳武单抗策略的显著获益。这些新的联合用药会带来PFS和OS的增加,但一些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发生进展。目前,还没有关于首次联合用药后后续治疗效果的前瞻性数据。使用非交叉耐药药物可能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乐伐替尼+依维莫司可能对之前接受过依匹单抗联合纳武单抗治疗的患者特别有效。为确定mRCC的最佳治疗策略,需要一线联合治疗的长期随访资料。

     

    参考文献:
    Semin Oncol. 2020;47(6):361-366.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 平台服务指南-京东互联网医院

  •  

    参考文献:

    [1]丁盛玲.盆底重建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04):445.

    [2]张志霞,顾雪敏,李怀芳.加速康复外科在盆底重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06):846-852.

    [3] 张园红.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08):25-26+29.

    [4]石俊静,职梅,路萍.围术期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的干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6):877-879.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21.06.016.

    [5]张晓丽,陈海燕.中老年女性全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3,43(12):41-42.

  • 有网友在网上平台咨询:病人确诊晚期肺癌,肺穿刺病理是小细胞肺癌,但有腺癌成分,是否可以靶向治疗?

    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小细胞肺癌(SCLC),占了 15%~20%。而在小细胞肺癌中有部分是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分相混合的,称为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其中的非小细胞肺癌成分可以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等等,以混合鳞癌最常见,混合成分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复合型小细胞肺癌总的发生率(活检+手术)占小细胞肺癌的2%-24%。在小细胞肺癌的术后病理诊断中,复合型小细胞肺癌为12%~28%,而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标本中仅为8.6%,这是由于支气管镜和肺穿刺所取标本太少,导致复合型小细胞肺癌诊断率不高。可见标本采集数量和完整性对于发病率不高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十分重要。

    复合型小细胞肺癌临床特点与纯小细胞肺癌相似,常见于中老年伴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男性约占发病总人数的 70%,中位发病年龄60岁,中央型肺癌约占80%,处于晚期约占80%。目前发现复合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有更为紧密的组织联系和起源关系,且两者均来源于鳞状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层,发生部位一致,多表现为中央型团块病灶,且合并纵隔、肺门多组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可压迫纵隔内动脉、静脉、食管、肺组织及周围组织等重要器官,造成上腔静脉阻塞、食管受压及肺不张等表现,少部分患者的肺部病灶呈孤立结节或浸润性改变,亦可合并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2014年美国NCCN推荐把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列入小细胞肺癌的分支中,在治疗复合型小细胞肺癌方面无明确及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的各大指南都将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归为小细胞肺癌的范畴,采用相同的治疗模式。

    1.对于早期(T1-2N0M0)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主要治疗为手术联合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患者在生存率上获益。

    2.对于高于T1-2N0的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标准化疗方案为EP(依托泊苷+顺铂)及EC(依托泊苷+卡铂)。效果较好的患者可考虑预防性脑部放疗。

    3.广泛期患者首选联合化疗,体力状况较差的患者选择最佳支持治疗。由于混杂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成分,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低于纯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在50%左右。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对于混杂有腺癌成分的小细胞肺癌能否考虑靶向治疗,首先必须先进行基因检测。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在纯小细胞肺癌中发生率是4%,而在复合型小细胞肺癌中,可达到15%~20%,一般发生在无吸烟史且混合腺癌成分的患者中。对这类患者靶向治疗可能能够获益,但目前无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支持。如果病人体质弱,拒绝化疗,在有敏感基因突变的前提,可以使用相对应的靶向治疗。如果没有敏感基因突变,也可以考虑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安罗替尼,但使用期间需密切关注出血风险。

  •  

    参考文献:

    [1] 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撰写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21, 44(4): 311-321.

    [2] 梁艳等.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概述及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8, 6(31):173-176

    [3] 冯明发,张薇.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0):2461-2467.

    [4] 彭翠兰.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病原菌分布及咯血原因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3):119-120.

    [5] 徐小勇,施毅.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7,16(02):186-190.

    [6] 杨妹,霍建民.支气管扩张病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04):607-611.

    [7] 刘雪健,王佳贺.支气管扩张症微生物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03):263-266.

  •   

  • 好朋友的妈妈患上了乳腺癌,大学室友患上了乳腺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患者。是的,乳腺癌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增长,全球每年的新发病例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文胸与乳腺癌究竟有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乳腺癌主要和激素有关

    胸罩变成了“凶罩”,这样的论断一直的传播,在微信上,很多人在说,有钢托的文胸,会阻止淋巴液流向腋下的某个区域,而胸部的细菌和其他废物通常在那里清除,于是乳腺癌发生了。 

    还有人佐证说,中国女性这些年为什么乳腺癌高发?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很少人带胸罩,所以以前发病率很低,现在的女性,整天戴胸罩,才出现了这个问题。也有人继续“联想”,非洲女性就很少得乳腺癌,就是因为他们不戴文胸。难道乳腺癌高发,是因为这么多年在穿胸罩?

    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著名乳腺外科专家王水教授说,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正因为网上有太多类似的流言,早在 1991 年曾经也有过佩戴文胸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不戴文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较少,但这种差别在统计学上差异性不大,也就是说,这种假设不成立。后来,研究人员分析结果时考虑,可能是因为那些女性较瘦,而众所周知,肥胖是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近期,又有专家研究,文胸与任何一种乳腺癌的发病都没有关系,乳腺癌的发病和体内激素异常有关系。


    胸罩佩戴不好,会有怎样的弊端?

    胸罩佩戴不当会诱发皮炎

    乳腺增生、乳腺癌和佩戴文胸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不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胡浩霖主治医师认为,胸罩佩戴不当会诱发皮炎。如果胸罩佩戴不当,的确会引起一些不适,比如过紧过窄的文胸会导致皮肤瘙痒,甚至是接触性皮炎。医院的皮肤科会收到因为文胸佩戴不当导致的皮炎女孩。16岁的小丽(化名)最近跟同学一起逛街时,看到内衣店里款式漂亮、“效果显著”的加厚钢圈文胸,忍不住就买了几件。但是没穿几天,胸部老是痒痒的。于是,妈妈带着小丽来到中大医院皮肤科看看。结果是皮炎。

    乳腺癌和大胸有关系吗?

    乳腺癌面前,大胸小胸是平等的

    现实生活中,一些“太平公主”很得意,总觉得自己得乳腺疾病的风险较小,得乳腺癌的机会就更少了。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殷咏梅教授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乳腺癌面前,大胸小胸是平等的。  

    乳房大小和乳腺癌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乳腺是由二十到二十五个小叶组成的,而乳腺癌就是在这些小叶的腺上皮上长的肿瘤,乳房大是因为有脂肪和纤维集体组织。乳房大得乳腺癌的机会更多,这是不科学的。

     
    什么人才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45-55岁的高压人群、高龄未育族

    中大医院自2003年启用江苏省第一台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以来,目前已接诊乳腺检查者约10万例,其中发现乳腺癌5千例,统计显示其年龄分布特征符合年轻化特点,高发年龄段主要分布在45-55岁。 

    王水教授说,国外曾经对未婚未育的女性与正常生育女性做过比较,发现未婚未育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专家指出,其实,乳腺癌变多,和很多因素有关系,现在营养好了,女性的乳房发育提前了,但结婚的年龄普遍在推迟。结婚后,很多女性为了保持身材不愿生育,做丁克族。有的女性虽然生了孩子,却不愿意哺乳,或者只哺乳一两个月就算完事。这其实都“助长”了乳腺癌发生。另外,压力大的白领人群也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穿胸罩的几个细节要注意

    1、肩带过细或导致肩背疼痛

    对年轻女性来说,佩戴较细肩带式的胸罩,会显得窈窕健康,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胸罩穿不对还会伤颈椎。胸罩带过紧、过细可压迫颈部肌肉、血管、神经,使其受累,可诱发颈椎病,产生上肢麻木、颈部酸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2、合体舒适最重要 

    医生提醒,胸罩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保护乳房,在选购和佩戴时一定要以合体、舒适为原则,选择内里最好是纯棉的胸罩,易吸汗。如果清洗文胸的方法比较好,用中性的洗衣液,不伤害它的纤维,不放在阳光下暴晒。 

    3、戴胸罩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小时 

    戴胸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个小时,一般情况下下班回到家后,要尽量释放胸部,尤其是晚上睡觉,一定要解下胸罩,保证淋巴液的正常流动。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介绍:李颖,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讲师 , 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处理方案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和处理。擅长个体化超促排卵方案的制定;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孕不育症。

     

     

     

  • 美国癌症学会(ACS)在2020年发布了一项关于癌症预防的最新指南,针对降低癌症风险的健康行为,提出了详细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并同时给出了证据支持,下文对相关建议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以指导。

     

    维持健康体重

    建议:终身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避免成年时期体重增加。

     

    2014年一项报告显示,10.9%的女性癌症病例和4.8%的男性癌症病例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某些癌症归因于肥胖因素的占比较高, 60.3%的子宫癌和>30%的胆囊、肝脏、肾癌/肾盂癌和食管腺癌可归因于肥胖。身体脂肪过多会增加癌症风险,然而,肥胖率普遍增加对癌症负担的全面影响,包括儿童时期肥胖的长期影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体育锻炼

    成人每周应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或75至150分钟高强度活动;达到或超过300分钟上限为最佳。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或高强度活动。要限制久坐行为,比如坐着、躺着、看电视或其他形式长时间盯着屏幕的娱乐活动。

     

    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 (WCRF/AICR)和美国锻炼指导咨询委员会(PAGAC)的报告一致性显示, 充分且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锻炼与结肠癌风险降低存在相关性。对于其他肿瘤,两个报告并不一致。

     

    PAGAC报告显示,除结肠癌外,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还有6种癌症,包括乳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食管癌(腺癌)和胃癌(贲门癌)与锻炼有关。肺癌的证据强度为中等;血液肿瘤、头颈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证据有限。

     

    WCRF/AICR报告则显示,绝经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证据很强,食管癌(腺癌)、肝癌、绝经前乳腺癌和肺癌的证据有限。尽管对于证据的强度存在一些分歧,但不变的是,越来越多证据支持中到高强度锻炼在癌症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饮食模式

    建议所有年龄段都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 健康的饮食模式包括:能够帮助达到和维持健康体重的高营养食物;各种蔬菜——深绿色、红色和橙色,富含纤维的豆类(黄豆和豌豆)等;水果,尤其是各种颜色的水果;全谷物。健康的饮食模式应减少或不包括以下食物:红肉和加工肉类;含糖饮料;高度加工食品和精制谷物。

     

    蔬菜和水果

    2018年WCRF/AICR报告称, 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可能”预防几种呼吸及消化系统肿瘤,包括口腔、咽、喉、鼻咽、食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针对肿瘤亚型的研究表明, 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与更具侵袭性的乳腺肿瘤(包括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全谷物

    WCRF/AICR报告显示, 100%全谷物“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据估计,每天食用30克全谷物可以降低5%的结直肠癌风险。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每天食用3份全谷物可降低6%的总癌症死亡风险。

     

    WCRF/AICR报告认为,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能”与体重增加、超重或肥胖风险降低有关。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建议 饮食中至少一半为全谷物,因为有中等证据表明,富含全谷物的饮食模式与BMI、腰围、体脂占比或肥胖风险降低相关。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存在于植物类食物中,包括豆类、全谷类、水果和蔬菜、坚果和种子类食物,“可能”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以及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可能性降低有关。在纤维补充剂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未发现纤维补充剂可以降低复发性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因此, ACS建议从全植物性食物中获取大部分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

     

    红肉和加工肉类

    红肉和加工肉类增加癌症风险的证据已经存在几十年,健康组织建议限制或避免食用。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指出,中等证据表明,红肉和加工肉类含量较少的饮食模式,与成年人肥胖、2型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降低相关。2015年,IARC专家组得出结论,加工肉类是Ⅰ类致癌物质,红肉是“可能的(probable) ”人类致癌物质(2A类)。最新的WCRF/AICR报告表示, 加工肉类确定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而红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钙、维生素D和乳制品

    WCRF/AICR报告显示,高钙饮食和乳制品“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高钙饮食降低乳腺癌风险的证据被认为是“有限的(limited)”;钙和乳制品增加前列腺癌风险也被认为是“有限的”。研究显示,每摄入400克牛奶 (相当于每天2杯牛奶),前列腺癌风险增加11%,长期高钙饮食(>2000mg钙)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成人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由于乳制品可能降低某些癌症风险,也可能增加另一些癌症的风险,因此,ACS没有就食用乳制品预防癌症提出具体的建议。

     

    根据目前的证据,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不建议广泛筛查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在癌症预防方面的作用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领域,有共识的是要避免维生素D水平缺乏。

     

    饮酒

    建议: 最好不好饮酒。饮酒者要限制饮酒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杯,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

     

    饮酒至少已确定是7种癌症的病因。1987年,IARC首次将饮酒列为致癌物。上呼吸道以及消化道肿瘤(UADT,即口腔、咽、喉、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肝癌,与饮酒的因果关系证据充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饮酒会导致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还有工作组发现“酒精饮料中的乙醇”对人类具有致癌性,因此,任何类型的酒精饮料都会增加患癌风险。

     

    2018 WCRF/AICR报告重申了上述证据,并表示饮酒“可能”增加胃癌风险。此外, 饮酒还与吸烟具有协同作用,增加UADT肿瘤的发生风险,比单独饮酒或单独吸烟的风险要大得多。还有证据表明,无论饮酒量如何,都会增加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尤其是乳腺癌。

     

    参考文献:

    CA Cancer J Clin. 2020;70(4):245-27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 无意中刷到一个粉丝在头条上写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她一直按照我写的科普文章里的随访方式来复查,两年内3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到五年间每半年复查一次。然而,她的胸外科主刀医生却说这个复查方式不对,两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两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就行,项目包括CT、MRI及肿瘤指标等等。所以她都不知道谁对谁错,比较纠结,评论区里还引起了热议。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全面系统的解答一下,以免我的文章给病友造成误导。

    以下是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所给出的肺癌随访方式。

    Ⅰ~Ⅱ期和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S R0切除术后或SBRT治疗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治疗结束后的前2年

    6个月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平扫CT±增强扫描、腹部CT或B超;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证据)。

    3~5年

    每年随访1次;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平扫CT、腹部CT或B超;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证据)。

    治疗结束后5年以上

    每年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平扫CT、腹部CT或B超;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推荐证据)。

    不可手术切除的ⅢA期、ⅢB期和IIIC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治疗结束后的前3年

    每3~6个月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证据)

    治疗结束后第4~5年

    每6个月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证据)

    治疗结束后5年以上

    每年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扫描。吸烟情况评估(鼓励患者戒烟)(2B类证据)

    Ⅳ期NSCLC患者全身治疗结束后

    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每6~8周随访1次;病史、体格检查、常规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合并有脑、骨转移者需复查脑MRI和/或全身骨扫描或症状提示性检查(2B类证据)

    症状恶化或出现新发症状者即时随访。

    从CSCO指南来看,凡是可根治性手术的病人,R0手术切除后,无论是I期、II期还是III期都是建议2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每12个月随访一次,前提是期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及疾病稳定。然而,即便是完全性切除术后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仍有20~40%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IIIA期肺癌病人复发转移概率更高,5年生存率只有36%。所以,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我们会根据病人具体分期,可能的复发风险,给病人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时间,而不是照搬指南。复发转移概率略高的病人,建议前2年,3~4个月复查,3~5年,6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我想防患于未然要好于亡羊补牢。CSCO指南中没有提到原位癌的随访,由于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手术治疗后治愈率接近100%,所以,这类病人和健康人群一样,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就足够了。

  • 那天,我躺在病床上,心中满是焦虑。口干得让我整夜无法入睡,喝水也无法缓解。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找到一线希望。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注册后,很快就联系到了一位来自风湿免疫科的专业医生。医生非常耐心,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包括口干、眼干、喉咙干等。我一一回答,尽量详细地描述我的感受。

    医生询问了我是否有其他症状,如皮疹、关节痛等。我告诉她,我确实有皮疹,并且牙龈经常发炎。医生建议我上传一些皮疹的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情况。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她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不排除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但她需要更多的检查结果来确诊。我有些失望,但我没有放弃,我决定继续治疗。

    医生建议我做唾液腺ECT检查,并告诉我这个检查不需要空腹。我感到一丝希望,决定尽快完成检查。

    几天后,我收到了检查结果,但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的抗体阴性。医生告诉我,这个结果并不排除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但她需要更多的检查来确诊。

    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感到非常感激。她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鼓励我继续治疗,寻找正确的诊断。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无论我在哪里,都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这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 我的线上问诊体验

    今天早上,我打开了我的智能手机,轻轻一点,便进入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您好,我的情况如下:今天体检显示尿酸偏高。

    医生很和蔼地问我:“这个需要重视和复检吗?”我回答:“是的,第一次。上次体检是去年10月份都是正常的。”医生又问:“而且你本身也很瘦,不是肥胖产生的?”我点头:“没错。”

    医生接着问:“体检之前有没有吃荤菜比较多?有没有吃夜宵?”我回答:“没有吃夜宵,体检前两天吃了火锅,前一天吃了烤鸭。体检前一晚失眠了,凌晨三点睡着的,早上七点半起来的。”医生听后说:“这个466是不是很高了?”我点头:“嗯嗯,那你这次结果可能与饮食也有点关系。”

    医生告诉我:“你这个指标是轻度增高。”我紧张地问:“需要复检吗?”医生安慰我:“严重吗?过段时间复检。”我又问:“要多久复检呢?”医生回答:“指标轻度增高,不用太担心,可能下一次就正常了。可以一个月以后再查。”

    医生又问:“平常喜欢喝饮料吗?”我回答:“是的,喜欢喝饮料。”医生建议我:“建议尽量不要喝饮料,容易引起尿酸高,糖尿病等疾病。”我感激地点头:“了解了。”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对尿酸偏高有了更深的了解。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沉重。我去年年底被车撞过,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就医之路。CT、核磁共振,我几乎都试过了,阳了以后,我又做了很多检查。现在,我有点不敢做了。

    今天,我又一次坐在了医生面前。医生是一个温柔的中年女性,她耐心地听我诉说,然后问我:“你最近有没有咳嗽?”我摇了摇头,说:“没有。”

    医生微笑着说:“那就好。我听说你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不是让你感到很担忧?”我点了点头,她接着说:“不用担心,这是一种慢性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医生告诉我,她让我吃甲氨蝶呤,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我有些担心,问她:“这个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吗?”医生安慰我说:“这个药的副作用一般比较小,你可以放心服用。”

    我还记得,那天医生给我做了一份详细的检查,然后告诉我:“你的胸部CT没有明显异常,但为了保险起见,你最好再观察两周。”我感激地点了点头,心里踏实了许多。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线上问诊。每次与医生的交流,都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他们不仅专业知识丰富,而且非常关心患者,总是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

    我非常感谢这些医生,是他们让我在疾病面前不再感到无助和恐惧。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 那天,夜幕低垂,我正为痛风发作的剧痛而辗转反侧。疼痛似乎从脚踝蔓延至全身,我挣扎着拿起手机,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屏幕那头,一位来自风湿免疫科的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详细了解了我的痛风病史。

    他告诉我,痛风发作时,以抗炎止痛治疗为主,并建议我可以服用塞来昔布或双氯芬酸钠。他还提到,局部可以外贴氟比洛芬巴布膏以缓解疼痛。这些话让我感到一丝安慰,因为我知道,这位医生不仅专业,而且非常关心患者。

    随后,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并告诉我,如果方便去医院,也可以肌肉注射激素抗炎止痛。这一建议让我深感温暖,因为我知道,医生是在尽最大努力为我提供帮助。

    在用药期间,医生还多次通过线上咨询了解我的病情,询问我是否有任何不适。这让我感到非常贴心,仿佛他就在我身边,时刻关注着我的健康。

    经过几天的治疗,我的病情明显好转。疼痛逐渐减轻,我可以重新享受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位医生的专业和关爱。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遵循医嘱,控制好病情,过上健康的生活。

  •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了电脑前,心中满是焦虑。痛风脚肿了,疼痛让我难以忍受。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屏幕那头,一位温柔的声音响起,让我感受到了一丝安慰。

    我详细地描述了我的症状,那位医生***耐心地倾听,并给我分析了病情。原来,痛风是因为尿酸过高引起的,需要长期控制尿酸水平。他详细解释了痛风的治疗方法,包括降尿酸药物和非布司他等。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医生的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他告诉我,只要长期坚持治疗,痛风是可以控制的。他还推荐了一些降尿酸的食物和运动方式,让我在治疗的同时,也能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非布司他,并且定期复查。虽然治疗过程中有过疼痛的波动,但在医生的关心和指导下,我逐渐适应了这种治疗方式。现在,我的痛风症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深深感激那位医生,是他让我明白了痛风并非不可战胜的疾病,只要坚持治疗,就能控制病情,过上正常的生活。我相信,在医生的陪伴下,我会越来越好。

  • 那天,我带着一丝忧虑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因为我的痛风症状似乎加重了。医生***温和的笑容让我放松了许多。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建议我做关节超声检查。当我提到我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时,他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推荐了非布司他。我了解到这个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肾脏影响小,但需要长期服用。我感到非常安心,因为医生的专业和细致让我确信我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指导调整了饮食,开始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每次与医生的线上沟通都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他们不仅专业,还非常关心我的感受。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病情逐渐好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也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京东互联网医院为我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治疗途径,让我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

  • 匿名患者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准备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互联网医院的问诊邀请。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解决我困扰已久的痛风问题的关键。

    自从去年第一次痛风发作以来,我就一直受着它的折磨。关节肿痛,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几乎每个月都会发作。我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明显。这次,我决定试试线上问诊,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医生非常耐心,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痛风石的发作情况、用药情况等。我如实回答了他的每一个问题。医生告诉我,痛风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他建议我控制饮食,多喝水,并强调了药物的重要性。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调整饮食,每天喝足够的水。同时,我也开始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刚开始,我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关节的疼痛有所减轻。这让我对线上问诊充满了信心。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反馈我的病情。医生根据我的病情变化,调整了我的治疗方案。现在,我已经很少受到痛风的困扰,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它不仅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让我在短时间内找到了解决痛风问题的关键。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 那天,我正在辽宁大连的家中,皮肤突然遇冷就红肿起来,这让原本就忙碌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温柔细致的医生,于是决定再次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我打开手机,拨通了那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很快,一位来自风湿免疫科的医生接听了电话。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从皮肤红肿到关节疼痛,每一个细节都问得非常详细。

    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与风湿病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他建议我去三甲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做详细检查。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我还是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

    第二天,我拿着医生开出的检查单,来到了医院。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焦虑。然而,当我再次联系那位医生时,他不仅安慰我,还告诉我这个症状只是早期,积极治疗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听到这里,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医生的话让我意识到,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是多么重要。我感激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为自己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而感到庆幸。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接受治疗。虽然治疗过程有些痛苦,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战胜病痛。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一部手机,我们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也让我们这些患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阳光明媚,我像往常一样在家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早晨。突然,我收到了一条来自互联网医院的问诊通知,告诉我我的尿酸值偏高。我心里一紧,因为我知道这可能与我的生活习惯有关。

    于是,我打开了互联网医院,联系了一位来自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医生非常耐心,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以及最近的身体状况。我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建议。

    医生告诉我,由于我不喜欢运动,喜欢吃肉类和饮料,这可能导致尿酸偏高。他建议我注意饮食控制和锻炼减重,并定期监测尿酸值。此外,他还提醒我,虽然我担心孩子的代谢问题,但根据他的经验,如果第一次尿酸偏高,问题并不大,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肉类的摄入,多喝水,增加运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尿酸值逐渐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专业。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里,我可以方便快捷地咨询医生,得到专业的建议。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会越来越健康。

  • 那天,我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家中,心情沉重。去年的湘雅之行,让我对病情的担忧加深。今年,我辗转武汉协和医院,却依然无果。医生建议我转诊风湿免疫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接到这个建议后,我立刻联系了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风湿免疫科的医生。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线上问诊。

    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讲述了病情,询问了我之前的治疗经历。尽管我不太熟悉打字,但他始终保持着温和的态度,鼓励我慢慢说。他说,这个病情确实有些复杂,但并不是疑难杂症。

    医生告诉我,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诊是卡斯特曼病还是IgG4相关疾病,但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他建议我查一下免疫球蛋白亚类,并且病理片子要送到北京协和医院会诊。

    听到这里,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他告诉我,北京协和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张文教授对这个领域非常擅长,建议我挂他的号。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下一步的检查。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我都尽力去配合。最终,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指标都升高了,igG也偏高。

    医生建议我住院点滴激素,因为口服的效果可能不理想。听到这个建议,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知道,医生已经尽力帮助我。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治疗。虽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我相信,在医生的专业治疗下,我会逐渐康复。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它不仅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还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院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