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们您们好,胆囊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约是男性 3 倍左右。胆囊癌的预后往往欠佳,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同时辅助综合治疗以便取得较好效果。
目前研究,针对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但是,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发现很多,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 胆囊结石:目前统计发现,胆囊癌患者大约 80%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越大其发生胆囊癌变的几率越高,其中大于 3 厘米以上的结石或者填满性结石其发生胆囊癌变的几率越是胆囊小结石患者的 2-3 倍左右。胆囊结石通过长久的反复刺激,摩擦胆囊内粘膜,尤其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壁会明显增厚,胆囊粘膜受损明显,同时受损的胆囊粘膜会分泌有害粘液样分泌物,诱发胆囊癌的形成。
- 胆肠吻合术:患者由于其他疾病行胆管和空肠吻合改道手术。这会造成碱性肠液以及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反流入胆管和胆囊内,长时间的刺激会导致胆囊粘膜癌变。
- 胆囊腺瘤:胆囊腺瘤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一种,目前证实这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另外,胆囊息肉大于 1 厘米,基地部较宽,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单发,60 岁以上女性,胆囊颈部息肉等等均是胆囊癌变的高危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癌病因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交流。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很多患者早期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现肿瘤性病变多处于中晚期,丧失手术的最好时机。很多患者带着疑问选择了放疗治疗,那么放疗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副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一般来说,胆囊癌的首选效果最好的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放疗治疗的总体效果欠佳,而且常见很多副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 胃肠道反应,放射治疗会引起患者出现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表现,放射性引起的损伤往往不容易短时间内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规律饮食,服药缓慢恢复。
- 放射性皮肤炎症,接受放射部位的皮肤会有疼痛,红肿,脱皮表现,随着放射治疗时间延长会有色素沉着,皮肤纤维瘢痕增生的情况出现。这时需要尽早用药治疗,以免引起进行性加重的感染。
- 神经系统的损伤,放射性损伤会导致颅脑水肿,继发性颅内高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的情况出现。
- 免疫系统的损伤,放射线会造成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患者容易出现感冒,全身高热,寒战等感染,病毒感染等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癌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副作用。患者朋友们欢迎您随时给我留言,我尽量帮你分析解答。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科普话题是胆囊癌的手术方式有哪些。胆囊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肿瘤性病变之一。目前对于胆囊癌的分期不同,手术方式也有差别。临床上常用的胆囊癌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仅行胆囊切除,若是胆囊癌细胞仅仅侵犯胆囊粘膜下层,没有肌层侵犯,没有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下胆囊切除就可以完整切除肿瘤,术中一定要主要不要切破胆囊壁。
2.胆囊癌细胞侵犯到胆囊肌层甚至是胆囊浆膜层伴有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同时肝脏部分楔形切除,肝脏切缘距离胆囊至少 2 厘米以上。术中可送肝脏切缘快速病理检查,确保肝脏切缘没有癌细胞残留。同时对于肿大的淋巴结进行轻松。
3.右半肝切除,对于胆囊癌侵犯右侧肝组织患者,局部切除胆囊达不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右半肝切除是比较常用手段,部分患者肿瘤侵犯右半结肠还需要行侵犯结肠切除,远端结肠封闭,近端结肠造瘘可能。
4.对于胆囊癌晚期,肿瘤细胞在腹腔及肝内广泛侵犯,没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情况下可考虑做胆管空肠吻合,解除胆道梗阻的情况。或者可考虑行胆管支架置入避免梗阻性黄疸造成的肝功能衰竭。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可以给我留言,我竭诚为您服务。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在患者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等疾病,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胆囊癌性肿瘤。这种情况,往往术前的常规检查并有发现胆囊恶性肿瘤,术中操作也没有发现胆囊明显异常,属于胆囊癌的早期。那么发现隐匿性胆囊癌后应该如何根治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主要以术后的病理切片结果为依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如果胆囊恶性肿瘤细胞仅局限在胆囊的粘膜,并没有突破胆囊肌层以及浆膜。手术切除的过程中胆囊并没有破裂,术中没有发现异常的淋巴结肿大,术后也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达到了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效果,患者不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每3~6个月复查胆囊彩超或磁共振即可。 2,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胆囊恶性肿瘤侵犯胆囊肌层或浆膜,或伴有胆囊三角区淋巴结侵犯。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二次手术,部分肝脏的楔形切除,并尽可能地清扫肝门部的淋巴结。避免恶性肿瘤细胞的残留,依据二次术后病检结果决定是否行放化疗治疗。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相对较低,因为胆囊恶性肿瘤早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大部分胆囊癌的患者,一旦发病均属于中晚期。但是隐匿性胆囊癌分期较早,手术根治率高,预后明显较好。
胆囊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具有淋巴结转移早、可直接浸润肝组织、易发生腹腔种植和血型转移的特点。其死亡率很高,五年生存率小于 5%。平均生存期为 5 到 8 个月,因远期疗效差于肝癌及胰腺癌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然而,确诊胆囊癌,并非不治之症,积极治疗,仍然可以获得治愈。下面介绍一个我们亲自诊疗的病例:
1、老年女性患者,69 岁,隐匿性病程,右下腹疼痛 16 天。
2、现病史:患者于 16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性质为持续酸疼,无伴放射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等,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行 B 超示未见明显异常,予口服抗炎药治疗,症状未见缓解。5 天前患者再于当地医院行腹部 CT 检查,结果示: 1、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考虑胆囊 Ca 可能性大,2、肝右叶钙化灶。腹部 B 超示: 1、肝内钙化灶;2、胆囊内低回声;3、胆囊壁粗糙。建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现患者为进一步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收入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可,睡眠可,胃纳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3、查体: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Murphy 氏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 次/分。
4、2017 年 04 月 15 日 CT 1、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考虑胆囊 Ca 可能性大,2、肝右叶钙化灶。
2017 年 04 月 16 日 B 超 1、肝内钙化灶;2、胆囊内低回声;3、胆囊壁粗糙。
MRI.jpg
MRI 诊断.jpg
1598168534575502.jpg
1598168542569007.jpg
MRI 诊断.jpg
术前核磁和增强核磁都确认高度怀疑胆囊癌,仔细分析核磁后,我们发现肿瘤没有侵透胆囊浆膜,决定为她施行微创胆囊+肝 V 段部分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发现,胆囊肿瘤未侵犯浆膜,于是按计划,我们进行了腹腔镜胆囊+肝 V 段部分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五天顺利出院。
病理.jpg
术后我们为其进行了一年的化疗、免疫加中医药治疗,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1598168910117468.jpg
1598168910841393.jpg
诊断胆囊癌并不可怕,配合治疗,仍然有治愈的可能。如果放弃治疗,耽误病情,甚至错过手术机会,才是最可怕的。胆囊癌的手术方式一般是要根据病人胆囊癌的分期分型来进行。胆囊的原位癌就是早期就局限于黏膜的,只把胆囊切除就够。如果胆囊癌侵犯到肌层这种情况,还需要看它的部位,要是位于胆囊床的就需要切除 2-3cm 的肝组织。如果不位于胆囊床可做胆囊切除,再加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就可以。淋巴结清扫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门静脉、肝动脉这三大管道以外的软组织、包括肝总管周围的淋巴结也应该做相应的切除。如果达到了 IV 期,有相应的临近器官的受侵的话,也需要做临近器官的切除,如癌肿侵犯横结肠,可加做横结肠切除术,如侵犯胆总管下段,加做胰十二指肠切除。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刘燕南 主任医师、副教授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临床上胆囊癌根据浸润深度、周围脏器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往往分为四期,I 期胆囊癌为第一期,表示胆囊癌局限在胆囊粘膜层,没有或很少有转移。这一期患者的手术效果非常好;II 期胆囊癌为第二期,表示胆囊癌已经侵犯到胆囊壁全层,可能已经有附近的转移。这一期患者接受手术后有 20-30%的概率会生存至 5 年以上;III 期胆囊癌为第三期,表示胆囊癌已经突破胆囊包膜,侵犯到胆囊外,或侵犯到肝脏、胆管、十二指肠等附近的器官,并且有附近的淋巴结转移,这一期患者中的一部分还能接受外科切除手术,但总体治疗效果不好,很少部分患者能生存至 5 年以上;IV 期胆囊癌为第四期,表示胆囊癌已经发生全身性扩散,病人的生存时间很少超过一年。所以当病人被诊断为胆囊癌后,这时的临床分期与治疗选择和病人的预期生存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 III 期胆囊癌患者病历,看看是如何获得长期存活的:
- 中年女性,60 岁,病程 1 周。
- 患者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偶发左侧肩胛下疼痛 1 次,无恶心、呕吐、发热,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心悸、胸痛、憋气,无大小便性状改变。就诊我院门诊。查腹部 MRI 结果提示:胆囊稍大,形态及位置未见异常,边缘光整,胆囊壁稍厚,胆囊底部可见不规则结节影,凸向腔内生长,大小约 2.1×2.7cm, T1WI 等信号,T2WI 高信号,DWI 高信号。诊断考虑胆囊癌可能,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脂肪肝。
- 既往史:脂肪肝,眩晕病史,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 5 年,绝育术后。
- 查体:体温: 36.3℃,脉搏: 72 次/分,呼吸: 18 次/分,血压: 138/80mmHg。
- 辅助检查:腹部 MRI: 胆囊癌可能,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脂肪肝。
术前 CT.jpg
1598245805537550.jpg
术前 CT、MRI 高度怀疑胆囊癌,考虑肿瘤突破包膜,决定为患者施行开腹胆囊癌根治,胆囊+肝 V 段部分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第一天下地活动饮水、第二天进食,术后由于伤口脂肪液化,多住了几天,术后 14 天顺利恢复出院。术后经过免疫治疗、化疗一年,目前随访已近 3 年,无肿瘤复发。
1598246342563257.jpg
1598246346204356.jpg
1598246396530031.jpg
1598246401894047.jpg
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涉及肝脏部分切除、联合器官切除或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淋巴结清扫、肝外胆管处理、胆囊管癌处理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判断和处理,建议在具有经验丰富的肝胆胰外科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的医疗中心完成。术后建议根据病理、分期,进行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有时候晚期患者还要接受放射治疗。
胆囊癌患者术后,应该详细记录流行病学、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手术方式、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肿瘤复发、随访终止时间及原因等,以便于随访。胆囊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建议 1 年内每 3 个月复查一次,1 年后每 6 个月复查一次;胆囊癌根治性术后需辅助治疗或胆囊癌姑息治疗的患者,应按治疗周期接受治疗和随访。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刘燕南 主任医师、副教授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