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天气冷了之后,江苏的许女士每次出门前,都会在身上贴几片暖宝宝贴来保暖。但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腹部微微发红,还有些疼痛,就去医院看了一下。
图片来源:我苏视频
诊断结果为:低温烫伤。
又是低温烫伤,前几天Dr.京为大家科普“取暖神器”时,就曾提到过关于低温烫伤的概念(点击红字复习《取暖神器?使用不当秒变夺命神器!》)。简而言之,这是指我们的身体长时间接触45℃以上的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往往表面看起来并不严重,实则可能伤及肌体深处。
很多朋友私信问Dr.京,低温烫伤出现后要怎么处理呢?
那么,今天咱们就先说一说出现低温烫伤之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当然还有暖宝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和Dr.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低温烫伤后的处理
首先是确认情况:
如果在长时间使用暖宝宝后,在接触的地方出现了红肿、脱皮或水泡,那很可能就意味着出现了“低温烫伤”的情况。如果真的不幸遭遇了,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水冲洗,用流动、缓和的冷水冲洗20~30分钟,至少要冲到不痛为止。如果出现表皮溃破或者水泡,那最好可以去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另外,关于皮肤烫伤后的处理,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比如:有些人会在烫伤或者烧伤后选择立刻冰敷、或是立刻涂抹药膏,这些其实都是不对的——在烧伤之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了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而抹药的话,则会把热量包裹在里面,等于任由其继续伤害皮肤,所以这些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
还有些人不太清楚:如果被烫出水泡的话要不要把水泡挑破?
其实这个要分情况看待:
如果水泡的直径小于2cm的话,那说明问题并不严重,就不用挑破了;
但如果比较严重,水泡很大,或是位于活动频繁、摩擦频繁的地方,有意外弄破的风险,那就应该考虑主动将其挑破:可用无菌针头刺破水泡后,用棉签棒吸干里面的液体,然后用碘酒灭菌,最后盖上纱布。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能撕下水泡的表皮。
当然了,这一过程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来进行操作。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烧伤尽管面积不大,但损害范围通常都比较深,所以处理时间也就会相当长,有时二、三个月还无法痊愈,一些较为严重的病人甚至还必须进行手术。有时痊愈后会存遗留下疤痕,但遗憾的是,目前对此还没有特效药。
正确使用暖宝宝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其实,要避免低温烫伤也很简单:在使用暖宝宝时,一定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特别是不要贴在手脚处,因为手脚暴露在外,更容易处于麻木的状态,因此可能很难感受到疼痛。正确的用法应该是贴在衣物上,而且不要夜间睡觉时使用,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造成低温烫伤。
另外,婴幼儿、老年人这些生活难以自理的人,以及其他感觉功能障碍者,都应该分外小心,用的时候,尽量确保身边有人照顾。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还有一些功能性的暖宝贴,如有些商家将艾草等中药与暖宝贴结合起来,创造了具有类似“艾灸”效果的暖宝贴,如果是有相关需求的朋友们,是可以酌情选择的,但一定要在正规商店或者平台购买,可别随便使用“三无产品”。
总而言之,暖宝宝虽好,但那是在正确小心使用的前提下。
我们千万不要一着不慎,把温暖变成灾难。
参考文献:
[1]凌峭;鞠斐.高龄老人低温烫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
[2]继东.谨防“暖宝宝”引发低温烫伤[J].保健与生活.
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今冬第三轮大范围寒潮来袭,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速冻,我省迎来一波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平均气温降幅达10度以上,很多老年人将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等五花八门的“热宝贝”请了出来,那么,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接触这些产热产品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今天,太原市中心医院s内分泌二科创面修复中心范学敏医生就和大家聊一聊居家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烫伤。
什么叫做烫伤?
烫伤分为高温烫伤和低温烫伤。
高温烫伤:由高温液体(如热饭、沸汤、沸水、热油)、高温固体(如烧热的固体)、高温蒸汽或光源等所致的烫伤叫作高温烫伤。
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不易被察觉的低温烫伤,也就是皮肤接触70°C的温度持续1分钟或接触60°C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作低温烫伤。
人们或多或少都有被烫伤的经历,只是烫伤不太严重,过几天就康复了,因此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如果发生严重的烫伤,一定要学会烫伤的现场急救,最大程度的减少损伤。根据组织损伤的深度不同,烫伤分为三度:
Ⅰ度烫伤为轻度烫伤,表现为皮肤表层受损,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
II度烫伤为中度烫伤,皮肤真皮受损,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疼痛剧烈;
III度烫伤为重度烫伤,皮下组织受损,严重者脂肪、肌肉、骨骼都可能被损伤。此时疼痛可能并不明显,局部呈灰或红褐色,伤口渗出液较多,很容易继发感染。
为什么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意外烫伤?
1、老年人动脉血管老化、运动减少、血液循环缓慢、肢体供血不足,加上一些基础慢性病的影响,容易出现持续性肢体寒冷感。持续用热后,组织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老年人就会感觉舒适一些。因此,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更"喜暖"。
2、糖尿病患者全身并发症多,最先出现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下降,皮肤对温痛觉会变得迟缓或消失,严重者足底扎了一枚图钉而不自知,热水泡脚时,一旦皮肤有烧灼感或痛感,往往烫伤已经形成,发生溃烂,经久不愈,变成慢行创面。
发生烫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一旦不小心被烫伤,本人和施救者都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记住“冲脱泡盖送---烫伤急救五步曲”,首先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尽快脱离热源,防止持续烫伤。然后小心脱去或剪取衣服,将烫伤部位泡入水中15分钟以上,同时判断烫伤程度,待疼痛得到初步缓解以后,用干净毛巾或纱布覆盖创面,烫伤严重时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轻度烫伤的紧急处理
如果烫伤的部位穿着衣裤或者鞋袜,应轻轻脱去,不易脱下时用剪刀剪开,轻轻褪下,避免皮肤随同衣物一起脱落造成二次伤害。尽快采用"冷却治疗",以减轻热力对皮肤的损害。具体方法是将受伤部位浸入冷水中,或者用自来水持续冲洗,保持15分钟以上。若烫伤部位不是手足,无法将伤处浸泡在水中,可用干净毛巾轻轻覆盖受伤部位,并在上面喷洒冷水降温。不建议在患处涂酱油、牙膏、香油等土方法,以免造成更深一层伤害。
中度烫伤的紧急处理
中度烫伤时皮肤会出现水泡,此时不要弄破水泡,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没有生理盐水可用纯净水喷洒创面,然后用纱布或无绒毛的毛巾轻轻覆盖,及时送医院诊治。若水泡破裂,不要自行剪掉水泡表皮,更不要用各种有色药液(碘伏、红药水等)自行涂抹,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及时送医院诊治。
重度烫伤的紧急处理
如果烫伤的部位穿着衣裤或者鞋袜,千万不要着急脱去衣物,可以小心剪除已经贴在创面上的衣物、袜子,避免皮肤的二次伤害。然后用干净毛巾轻轻覆盖伤口,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最后用一首顺溜口教大家了解烫伤之后该如何急救。
烫伤之后要降温,
冷水冲洗几分钟,
食品药物别瞎抹,
保持清洁才是真。
范学敏,主治医师,硕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创面修复分会复杂创面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创面修复分会第一届理事,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创面修复科教学基地(上海)特聘讲师。擅长于全身各种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诊治,包括糖尿病足,压疮(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癌性溃疡,疤痕溃疡,各类慢性窦道创面,感染性创面,痛风石创面,烫伤相关创面,各种医源性创面(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合,皮肤软组织缺损,钢板外露,排异等)。每周一至五上午在汾东院区创面修复专科门诊出诊。
今天是119消防日,是第30个全国消防日,让我们对广大消防员道一声辛苦了。
常言道,水火无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增强防火意识,掌握逃生的常识。
当然,日常生活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烫伤的情况,出现烫伤后,如果受伤的部位出现破溃等严重情况时,千万不要犹豫,简单处理后尽快赶往医院处理。
如果是没有出现破溃的伤口,仅有红肿热痛的症状,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口表面,注意水流速度缓慢一些,水温不宜太低,避免引起冻伤。然后可以使用碘伏消毒,同时在局部涂抹一些药膏。不建议使用牙膏来进行处理,因为涂抹牙膏,虽然短时间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同时也很有可能会造成烫伤部位毛细血管损伤,进而出现感染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膏药来治疗,比如常见的有京万红软膏,红霉素软膏或者如意金黄散都有不错的效果。此外,对于烫伤恢复后的瘢痕消退时间一般会因为个人的体质不同,消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是一个月以内。这段时期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尽量不要食用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冬季来临,意外总是在猝不及防的瞬间发生。
你可能很难想象:
家中随手搁置的一杯热茶,足以造成一个婴儿大面积烫伤;
一盆刚出锅的热汤,可能毁掉一个7、8岁孩子的人生;
还有常被用来取暖的暖手宝、暖贴和热水袋,使用时稍有不慎就能造成低温烫伤……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在中国,每天被烧伤和烫伤的儿童就有2万余名。要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就要让家长和孩子们知道如何预防烧烫伤、如何在烧烫伤发生后进行急救。
一个无意识的举动 救了孩子一命
每当回忆起出事那天的情景,小涵妈妈都心如刀割。
为了不让3岁的小涵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小涵妈妈带着女儿来到深圳生活。一直以来,小涵妈妈边工作边照顾孩子,倾尽了心血。
百密总有一疏,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天,小涵妈妈提起一个刚灌好开水的暖水瓶,准备放到桌子上,谁知暖水瓶的内胆突然爆裂,滚烫的开水夹杂着银晃晃的碎玻璃渣倾泻而下,一股脑全淋到了蹲在桌子旁边的小涵身上。
孩子的身体像是火烤的石头上被泼了一瓢水,瞬间冒起了热气。她惊慌失措地尖叫:“妈妈,疼!”
情急之下,小涵妈妈一把抱起孩子冲到水龙头下,用凉水不断冲她的头部。“被滚烫的热水直接浇下,我知道她一定很疼,那种疼痛我根本不敢想象。”小涵妈妈回忆,“我当时就想着冲了水她会凉,身上会舒服。”
直到小涵被送去医院,妈妈才知道,正是这个无意识的举动让她救了孩子一命。
经诊断,小涵全身多处被开水烫伤,烫伤面积达32%,住院期间,医生还给小涵下过几次病危通知,经过抢救,她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小涵面部恢复情况
事后,医生对小涵妈妈说:“孩子的命是你救的。如果不是你把她抱到凉水下冲,她很有可能坚持不到来医院。”
因为小涵头部被冲了凉水迅速降温,孩子的头部、脸部都没有留下任何瘢痕。但在没有冲到凉水的背部,瘢痕就很严重了。
急救不当 伤害将伴随孩子一生
相比之下,田田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有一次,奶奶将刚炖好的汤放在了地上,好动的田田玩着玩着,一不小心跌进了汤锅里。
家人们慌乱地从锅里捞起田田,此时,孩子身上已经起了一层被灼热的红色。邻居闻讯赶来,告诉田田的爷爷奶奶“面碱可以治烫伤”,于是,一把把白色的食用面碱就这样抹在了田田被烫伤的皮肤上。
在农村,很多人被烧烫伤后都会采取偏方土法进行治疗,比如用醋、酱油、蜂蜜、草灰等涂抹伤口,比如紧紧地将灼伤的部位包住,保护起来。
然而很多时候,这些错误的急救方法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田田被送进医院时,伤势已非常严重。他不但被滚热的汤烫伤,抹在皮肤上的面碱也造成了更严重的化学灼伤。即便是治愈后,孩子臀、腰和背部也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瘢痕。这些暗红色的瘢痕像盔甲一样把田田幼小的身体裹住,让他无法挣脱。
紧紧“裹”在田田身上的瘢痕
在偏远山区,因缺乏急救知识导致的烧烫伤,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还不仅仅在身体上。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的创始人、烧伤整形科医生孙便友曾经遇到一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小男孩,他在摩托车修理铺玩耍时,淘气地把汽油弄到了身上,结果一回家烤火取暖,身上便着了火。
“孩子和家人没有现场急救知识,导致烧烫伤后果非常严重,留下了严重的瘢痕和肢体残疾。”孙便友说。
即使后来,小男孩到北京做了急救手术,手部和肩膀的活动功能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他脸上的疤痕始终无法消除,给孩子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因为给他治疗,我们相处了好长时间,他没有主动跟我说过一句话,也不爱抬头看人。”
预防 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烧烫伤意外的频频发生,也说明中国的家长和儿童普遍缺乏正确的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
2015年,孙便友曾到中国台湾的长庚医院参观,当他走到烧伤科时,却发现走廊里的灯没有开,病房的门也是关着的。
“我当时非常惊讶,我在北京的门诊每天都要接几十个烧烫伤者,这里的烧伤科却没有病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接待人员告诉他,台湾在1988年就成立了儿童烧烫伤基金,宣传烧烫伤急救五步骤:冲、脱、泡、盖、送,台湾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习这个知识。
“台湾这几年很少发生烧烫伤了,这个科室已经收不到病人。”
联合国健康组织也曾发表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挪威普及“儿童烫伤预防教育”7年后,挪威儿童的烫伤率减少至一半以下。
预防,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2016年,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同台湾儿童烧烫伤公益基金会签署了“冲、脱、泡、盖、送”的知识产权授权协议,并组织专业团队为孩子们开发了儿童预防烧烫伤的课程——《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
这套课程不仅教孩子们如何正确认识烧烫伤、鉴别生活中的热源、烧烫伤急救的正确方法,也教他们如何与烧烫伤患者做朋友,让孩子学会自救,也学会帮助他人。
4年来,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已走进全国28个省,1027所学校、幼儿园、社区、机关单位及公共场所,通过线上和线下共培训志愿宣讲师2800人,直接受益人数近24万人。
一次烧烫伤意外的发生,不仅让孩子身心重创,高昂的手术费用往往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支持“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让预防烫烧伤的科普教育惠及每一个家庭,让孩子们不再遭受烧烫伤之苦。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关于“两只熊爪”
最近,上海又火了一个网红咖啡馆
这个所谓“网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俊男靓女效应,也不是一般网红餐饮追求的口味品种新奇
而是这家店的无交互售卖方式,比较特别
店铺整个大门都是一面水泥墙,只留一个洞口送餐
店员会通过熊爪将做好的咖啡从“山洞”中递出,顾客在等待咖啡时可以与熊爪互动
据店长介绍,开这间咖啡店,是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
这个熊爪背后,是一位面部烧伤人士
山洞,熊爪,再加上一点温暖的光
既给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也给了他们同这个世界交流的窗口
没有异样的目光,没有不平等的对待,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刚好
实不相瞒,看到这个像童话般的新闻的时候,我真的挺动容的
因为就在那两天,另一个烧伤新闻正牵动着大家的心
广东茂名7岁的男孩小豪被自己的父亲烧伤,已经切除右手小指食指等坏死部分
但整只右手能否保,尚未可知
看到有网友说,那么瘦的孩子躺在病床上,手却包的像熊爪一样,真的令人心疼
那一瞬间,两个新闻中的两只“熊爪”意外重叠,但背后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关于烧伤,关于残疾,关于那些生命中突然来临的、无法承受的意外
“我妈工作忙,不要给她打电话”
记得小豪的事情刚被报道出来的时候,网友们非常愤怒,大家都在谴责这个残忍的不负责任的父亲
也有人说,这毕竟只是个别案例,与其一直纠结于如何斥责父亲,不如更实际的先想办法帮帮孩子
大家的出发角度都没有错,但我更想说的是,这并不是个别案例
无论是被虐待,还是意外受伤,幼童的伤害事故,已经是一个亟需重视的社会问题
就像前段时间,那个在菜市场爸妈的小摊下面上网课的姑娘,大家都夸她乖巧懂事,感叹她父母不容易
可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父母的陪伴和守护
而在这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城市中数以百万计的打工人与他们的子女之间,关于“生存”和“养育”的双重责任无法周全的窘境
每天浏览新闻,我最怕看见“幼童独自一人”、“阳台掉落”、“开水烫伤”、“触电烧伤”等相关字眼
可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小孩,放任他一人在家,或是送到小区的看育院
有的触电,有的坠楼,有的打翻电水壶……
有时候运气好,或是紧急关头遇到了伸出援手之人,避免一桩惨剧发生
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小孩们受伤了出事了,监护人才后知后觉,才意识到自己对于危险的预防意识有多薄弱
幼儿园里,明明一个老师可能要同时照看几十个孩子,本就精力有限顾暇不及
没办法随时看好每一个孩子的时候,至少严格把控危险源吧
这么滚烫的粥桶,直接放在孩子玩闹区的地上,我真的不敢想他坐进去的那一瞬间该有多疼
还有很多家长,在公共场合更是没有一点防范意识
明知滚烫的火锅和沸腾的热油有多危险,却放任小孩在火锅店内追逐奔跑
孩子被烫伤了,第一反应是追究火锅店的责任
赔再多钱又能怎样呢
孩子受的苦糟的罪能用金钱去衡量吗?
假如监护人有足够的责任心和防范心,管好自己的孩子,这完全就都是可以避免的伤害不是吗
“给烫伤的孩子,抹了点盐巴”?
很多人觉得养孩子容易,以前三五个孩子也随随便便放养着成年了,现在都是一个孩子,闭着眼睛都能拉扯大
可那都是在孩子不发生意外的前提下
没有哪个出事的人是盼着出事的
最可怕的是,很多孩子明明已经出事了,监护人却以为自己的养孩子经验,比医生要的诊断和救治更权威
6岁孩子脸和脖子被开水烫伤3天,到医院时整个创面长满了毛
医生一问才知道,家里老人听信“猫毛可促进伤口愈合”的偏方,把家里一只猫的毛剪下敷在创面上
送来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严重感染
5岁的孩子撞翻排骨汤被兜头浇下,妈妈听人说,烫伤后用白糖兑着蛋清抹上有效,便依法炮制
后来见伤情加重了才想起来应该去医院
据医生说,这样的现象还并不少见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烫伤或是烧伤的经历,如果你是幸运的那一个,可能就是起几个水泡的轻微伤
但就是那一点点的轻微伤,痛感都会让人记忆犹新
更遑论这些小孩严重到需要植皮的程度……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植皮需要取自己身上完好的皮肤给创面用
但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取皮前,需要先将扩张器植入皮肤下,不断地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容量
这个时候,你完好的皮肤会被液体撑起来,渐渐鼓起一个大包,直到撑到足够大了,才能将这里的皮揭下来移植到创面
而且这种手术还不是一次性的
是要伴随着患者的身体恢复和成长状况,不断地去做很多次手术
我去搜了一下相关的画面,实在太过残忍,这里就不放了
烧烫伤预防,其实很简单
我想要监护人们明白一个事实,儿童烧烫伤是后果最为严重的意外伤害之一
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6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儿童占30%以上,约800万左右
这800万儿童背后就是800万个家庭
养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家长,应该提高对于风险的预防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源
与此同时,如果不幸发生了烧烫伤,也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将伤害降至最低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在中国,烧烫伤死亡率仅次于交通事故。全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12岁以下儿童占30%—50%。
悲剧的发生,往往只在几秒之间。这几秒钟后,一个家庭的命运被改变,受害者也将在经历治疗、植皮,甚至截肢后,面对另一种人生。
近日,公益体验官王攀来到全球最大的烧伤救治机构之一,重庆西南医院烧伤科,探访了部分烧烫伤孩子,在亲历其痛苦的同时,也为正确预防、处理烧烫伤总结出有价值的意见。
啼哭声中的“烧伤楼”
6月9日到11日,重庆连续3天阴雨,闷热潮湿的街巷混杂着火锅、红油的味道,而我却无心走进这沸腾的生活。
作为公益体验官,我进入了西南医院烧伤科——因烧伤临床规模和世界领先的救治技术,它被称为“世界烧伤四大家族”之一,每年要接收700-800名烧烫伤儿童。
医院正门左手最显眼的位置,烧伤科占据了整栋10层大楼,被大家称作“烧伤楼”。这是此次体验开始的地方。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烧伤楼”门口看雨
一走进大楼,像是进入另一个季节。空调只开到20度上下,我加穿了一件长袖外套。烧伤病人最怕热,他们不能出汗,温度一高,伤患处就奇痒无比,忍不住抓挠皮肤。
阴天下午,病房里没有开灯,透过走廊窗户看进去,是坐卧姿势各异的烧烫患者,楼道里不时响起一两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
护士说,这算一天中安静的时候了,“每天上午换药,是才真让人心碎,病房里全是孩子们的哭声,一个哭,全都哭”,即使在这里工作多年,她依然不能平静对待。
全球每年有9.6万儿童因烧伤和灼伤死亡。中国每年约2600万的烧烫伤者中,0-12岁小儿占30%以上。
在西南医院烧伤科,儿童占门诊患者的50%以上,占住院患者的30%-40%。暑假是儿童烧烫伤事故的高发期,每年暑假至少有200个烧烫伤孩子被送到这里治疗。
最多的时候,“烧伤楼”同时住进了400多个小孩。
“悲剧,发生在几秒之间”
病床上的欣欣,注意陌生人的到来,她蜷着身体,本能地往墙边靠了靠,怀里紧抱着一只黄色的毛绒小骆驼。
3岁的欣欣来自贵州,长睫毛、圆脸蛋,除开脸上的疤痕,她和其他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去年冬天,她和妈妈在家中烤碳火取暖,母女俩二氧化碳中毒昏迷,欣欣滚落进炭火中。仅仅几秒钟,她的头部、面部、手部已被严重烧伤。
经过3次手术后,她脸上的瘢痕增生已开始显现,耳朵上仍裹着纱布,左边手掌已截肢,衣袖空空地耷拉在被子上。
看到我手里的相机,她悄悄地把失去手掌的胳膊往袖子里藏了藏。这个小举动,让我鼻子一酸。
欣欣躺在床上,手藏在袖子里
“第一次住了2个月,之后每次手术住院20多天,已经花了十几万了”,孩子的母亲,坐在我们旁边不停抽泣。她在医院照看孩子,丈夫在广东打工赚钱,维持着家庭的开支。
和她一样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还有病房里所有陪护的家长们,他们难过的,不只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更多的为孩子未来的命运担忧。
1岁零2个月的男孩阳阳来自重庆,我们见到他时,他的头上缠着纱布,脸上贴着药棉,手里拿着糖果,他是被奶瓶中的开水烫伤的。
提起当时的场景,他的妈妈几度哽咽,“奶瓶里放了刚烧开的水,倒下来时浇在了他的头顶”,她无数次责怪自己:为什么要在奶瓶里放开水,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为什么……
被奶瓶中的开水烫伤的阳阳
3岁的女孩晴晴,来自四川大竹,她的双腿缠着纱布,用裙子遮住了裸露的受伤部。她的妈妈说,烫伤后,晴晴曾在ICU里面住了20多天,“光头部全皮就取了三次,背部和大腿都取了皮,前后花了20多万”,现在烧伤基本好了,又面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晴晴妈提起孩子受伤的经过,和阳阳妈一样后悔不迭,“他老爸是厨子,锅里烧好油汤放在地上,事情就发生在一两分钟里,她上楼喊爸爸,侧身时,一下子坐锅里去了……”
在这里,你会发现,发生烧烫伤的场景千差万别,但都源自日常生活。在疏忽大意面前,危险无处不在。
“被烧烫伤的孩子,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留下畸形、容貌损毁和心理创伤”,西南医院烧伤科康复治疗师刘秋石说,身体上的疤痕,和心里的疤痕,都可能伴随他们一生。
“欣欣想不想去幼儿园?”有人问。欣欣没有回答,似乎没有听见。
我们即将离开病房时,她突然小声地嘟囔了一句,“我明天就要去幼儿园!”
第二次伤害
另一间病房里,住着3位不同年纪、不同烫伤程度的小患者,最小的只有9个月。小男孩鑫鑫,来自四川资阳,他在农村吃流水席时,不小心撞上了大锅灶上开水。
他穿着三排扣的压力衣,手臂和脸色呈现出紫色。这种紧绷的压力衣是为了不让皮肤上的瘢痕长起来,穿上非常难受。
鑫鑫站在病床上展示自己的压力衣
“农村老人多,没有防治烧烫伤常识,不知道开水烫伤了,要马上用凉水给他降温。半小时内都没人想到要给孩子急救降温”。
鑫鑫妈妈说,“甚至有的老人说要用酱油涂抹,有的说用菜油,我把孩子送到县医院,稍微处理后,再来到这里,路上又耽搁了一天”。
“如果当时处理及时,后果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她说,“你们一定要多宣传,不要再让别的小朋友吃这样的苦”。
家长在孩子伤处抹药
另一位家长,正在给孩子腿部擦抹药膏,她说,“孩子烫伤时,我们也不知道要用凉水去冲,还有不要用强力去脱衣服,我当时就去脱衣服了,手一抓,一下就把那些(烫伤的)皮肤抓下来了”。
刘秋石说,烧烫伤事故多发于农村、山区或城中村,被烧烫伤的多为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儿童,“一是疏于照顾,二是预防观念淡漠、不懂急救常识,错上加错,酿成严重后果”。
“人们出事时容易慌乱,只想马上去医院,但如果第一时间急救,用冷水冲的话,就可能不会到深二度,不会留疤。防烫伤急救5字口诀,冲、脱、泡、盖、送,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耽误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正确的烫伤急救五步法:“冲脱泡盖送”
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离开医院后,接下来的两天,我随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秘书长张代玉一起,探访了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设在重庆彭水的儿童安全课堂和科普空间,它们覆盖了社区、小学、幼儿园。
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烧烫伤,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在7年前率先发起了“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以“即使三岁孩子也能听得懂学得会”的趣味科普形式,走近孩子,走近父母。
在马峰社区的“皮皮小超人”安全科普空间,每周都有“预防儿童烧烫伤科普”安全教育课,课程由志愿者用重庆话讲解。
看着屏幕上触目惊心的烧烫伤画面,很多前来学习的家长摇头叹息,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甚至捂住眼睛不敢再看。
彭水马峰社区“皮皮小超人”安全科普空间,上课的家长和老人们
在新田镇小学的“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认识存在危险隐患的物件,汤锅、插座、燃气灶、电熨斗、烤箱……
为了让学生们对烧烫伤有更直观的了解,老师现场采用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研发的“烫烫小怪兽感温贴”进行演示。她将感温贴贴在杯子上,当杯子中倒入高于40℃的热水后,感温贴上的“烫烫小怪兽”瞬间由黑色变成红色,意味着杯子中的水有烫伤危险。
老师还鼓励孩子用情景剧的方式,演示烧烫伤急救五字口诀,3个孩子分别扮演伤者、路人、医生,对着空气做“冲脱泡盖送”的动作。
在表演身上着火该怎么办时,孩子在地上翻滚,演示“停躺滚”。
小学生用情景剧演示“冲脱泡盖送”
“我们有的时候做口头宣教,一些家长不在乎,他们觉得事不关己,没看到事态的严重性,也不会警觉”,张代玉说,而通过不同场景下的动漫化、具象化的科普,家长们能直观了解、学习烧烫伤预防及急救科普常识,并真切地认识到,“孩子多一份安全,家庭多一份幸福”。
此次探访,对我影响极深。3天的体验结束,回到北京的当天晚上,我就专门抽时间给7岁的女儿进行了一次“防烧烫伤教育”,教她识别客厅和厨房等不同生活场景中潜在的危险,教她什么是“冲脱泡盖送”。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长,也呼吁社会关注烧烫伤儿童的治疗与康复,给予烧烫伤儿童家庭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让更多孩子能接受正规治疗,减少伤残。
(为保护隐私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中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占总人口的 2%,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
烧烫伤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后果尤为严重,病死率高,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终身伴随局部畸形、容貌损毁和心理创伤。
同时,烧烫伤也将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医保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严重社会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儿童烧烫伤最主要原因是看护人缺乏警觉性、缺少正确的急救知识,对烧烫伤危害认识不足造成的。
与此同时,烧烫伤之后没有第一时间自行急救或是没有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也对烧烫伤者的治愈造成了阻碍。
当前,中国烧烫伤现状如何?造成烧烫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烧烫伤后,为什么要先急救,再去医院?
为了得到最为专业的解答,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采访了中国烧伤领域的顶尖专家——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学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分会主任委员、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军教授。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目前,我国烧烫伤现状如何?儿童烧烫伤占比情况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吴军:从卫健委三级医院的数据和烧伤学会全国委员收集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我国特重度、大面积烧烫伤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全国整体的烧烫伤发生率并没有显著降低,每年烧烫伤病人数量仍然非常多。
在烧烫伤患者中,95%以上都是中小面积烧烫伤,但中小面积烧烫伤并不等于不严重。
如果伴随吸入性损伤,化学烧伤,即便是中小面积烧烫伤,也会对人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在所有烧烫伤中,16岁以下儿童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这其中5岁以下烧烫伤儿童占绝大多数。
可见儿童尤其是幼儿烧烫伤的占比很高,儿童烧烫伤形势很严峻。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在我国,造成成人及儿童烧烫伤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吴军:目前,造成成人及儿童烧烫伤最主要的原因是热水烫伤、火焰烧伤以及触电灼伤。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一直在大力宣传烫伤急救五步骤“冲脱泡盖送”,这个急救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让老百姓认可和认知此方法呢?
吴军:“冲脱泡盖送”烫伤急救五步骤是根据烧烫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来制定的急救方法。
烧烫伤发生后,人虽然脱离了致热源,但是皮肤仍留存着热量,导致损伤没有停止,这时需要尽快降温,让皮肤损伤不要继续加深,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冲水降温。
而“脱”,是指除去皮肤上的衣物,这一步是希望让皮肤尽快散热。
“泡”凉水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散热。
“盖”指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伤口,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感,另一方面可以隔离污染,防止感染等进一步损伤。
“送”是指送到专科医院。
烧伤是一个特殊专科,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所以“冲脱泡盖”后要及时将患者送到专科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从某种程度上讲,烧烫伤的发生率与生活水平有一定关联。在一些贫困地区,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比如安全插座等,这些地区的孩子因触电、打翻热水导致烧烫伤的情况相对较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导致的烧烫伤会有所下降。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联合媒体、政府等多方面力量来加大烧烫伤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大众认识到危险源在哪里,通过预防减少风险的发生。同时,通过我们对急救知识的宣传,让大众知道发生烧烫伤后如何急救,从而减轻损伤程度。
而这些正是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正在做的工作,可以说,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的“全民预防烧烫伤教育工程”项目意义非常重大,是利国利民的战略工程。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都可以用“冲、脱、泡、盖、送”这五步骤来处理吗?
吴军:是的,无论什么程度的烧烫伤,处理的步骤都应该是“冲脱泡盖送”。
现在已经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表明,发生烧烫伤后,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凉水冲洗,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所以对于大众来讲,烧烫伤后,第一时间冲凉水就是正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冲泡水时不能用太凉的水,使用温度为15℃-20℃的普通自来水即可。
在烧烫伤面积很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应该避免长时间冲泡凉水导致体温流失。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在很多老百姓的意识里,烧烫伤发生之后采用抹牙膏、酱油、香油、蜂蜜等土方法很有效。作为烧伤领域最为权威的专家,在您接触的病人中,采用这种错误急救方式的患者多么?请您为大众解答一下,发生烧烫伤后,抹牙膏、酱油等土方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吴军:在乡村及偏远地区采用土方法处理烧烫伤的比较多,城市的相对较少一些。
烧烫伤以后,我们要做的是避免感染,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加深,最后要促进创面愈合。使用抹牙膏、酱油等这些土方法,都不能实现以上这些目的。
而且牙膏、酱油等物质所含的成分会加深创面损伤,导致创面愈合困难。
此外,发生烧烫伤后,也不建议自行涂抹烫伤膏。首先,如果皮肤没有降温,第一时间涂抹烫伤膏容易造成深层烫伤。
另外,即便第一时间冲凉水后,也不能随便涂抹烫伤膏。因为普通百姓不能区分烫伤程度的深浅,无法判断应该涂抹哪种烫伤膏,错误使用烫伤膏可能会加重伤情。
所以经过“冲脱泡盖”紧急处理之后,除了极小极浅的烫伤外,其他程度的烧烫伤都需要送到专业医院,由医生来进行处理。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一直倡导烧烫伤发生后要“先急救,再去医院”。烧烫伤发生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自行急救么?
吴军:发生烧烫伤后,如果第一时间冲了凉水,就意味着患者在第一时间也是最佳时间里,阻止了烧烫伤深度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如果患者没有进行冲水等急救,直接送到医院,再进行处理,效果就会差很多,因为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这就是发生烧烫伤后要第一时间冲水的原因。
比如几年前的天津大爆炸,里面有很多化学物质。人接触到那些化学物质,皮肤马上就会发生溃烂。如果等到送到医院进行处理,伤情会非常严重,但当时马上用自来水冲洗,对人造成的损伤就会减轻很多。
我在南通大学医学院看过两个病人,他们是相同场景下发生的烧烫伤,一个人当时冲了水,另一个人没有冲水,最后冲水的人肢体得以保全,没冲水的人截肢了,这就是烧烫伤后是否正确急救的差别。
这里要再次提醒家长们,如果家里小孩烫伤后,第一时间让小孩到自来水下冲水,比直接送到医院处理效果好得多。
请大家记住,烧烫伤后,一定要先急救,再送医院。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急救知识专业性非常强,不容易学会。“冲脱泡盖送”这个烧烫伤急救方法,是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呢?
吴军:烧伤本身确实比较复杂,但是“冲脱泡盖送”这五步骤是非常简单易学有效的,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人人都可以学会。
普通大众,只要记住“冲脱泡盖送”这五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可以减轻损伤的加重,为未来的愈合提供很好的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来说,烧烫伤后,半小时的冲水,意味着将来少花很多治疗费用,同时,患者伤口愈合的质量、外观、功能都会好得多。
所以烧烫伤急救的“冲脱泡盖送”五步骤非常重要,是人人都应该储备的急救常识。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很多人认为烧烫伤离自己很远,烧烫伤知识没必要学习,如何才能让大众意识到储备烧烫伤知识的重要性?
吴军:我们在宣传时要告诉大众,不学习烧烫伤急救知识后果的严重性。要通过发生烧烫伤后没有自行急救造成的瘢痕、畸形和截肢的图片等比较有震撼力的案例,让大众意识到储备烧烫伤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起的“全民预防烧烫伤教育工程”是专业性很强的公益项目,也是倡导型公益项目,您作为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请您谈一下如何调动更多的专家力量和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我们的项目?
吴军: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已经具备了一些专家力量,这是很好的基础。
我作为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烧伤康复学会的主任委员,很愿意把学会的专家、教授们都纳入到我们的专家委员会里。
从专家、教授的角度来说,他们也非常乐意参与到我们的事业中。这几年我一直在全国各种会议上宣传我们所作的工作,专家们都表达出想要参与的意愿。
其实,所有的烧伤专家、教授都非常希望自己失业,希望没有烧烫伤发生,所以我为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这个团队感到非常自豪。
政府方面,我们要抓住一些会对政府产生触动的重大事件的契机,配合相应的舆论,来推动政府把烧烫伤预防教育落实到全民教育中。
相信通过政府、专家以及公益等多种力量共同推动烧烫伤教育工作,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您作为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为烧烫伤公益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对于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未来工作的推进有着怎样的意见和建议?
吴军:很早之前,我和几个教授在全国做烧烫伤慈善。遇到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团队后,我发现他们做的非常棒,被他们专注于烧烫伤公益事业的精神深深打动,所以我加入了他们,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
对于未来,首先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这个项目的推进。广泛普及预防烧烫伤教育,让烧烫伤不发生是我们每个烧烫伤公益人的目标和愿景,而项目的持续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与此同时,烧烫伤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我们这些有情怀的公益人,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也将会与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一道,为烧烫伤知识的普及,为降低我国烧烫伤发生率全力以赴。
我们的愿景是:
少一个,再少一个烧烫伤者
多一个,再多一个幸福家庭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开水烫伤后,无论烫伤面积大小,一定要迅速用清水给烫伤部位局部降温,需要注意的的是,水温不能过低,不要低于 5 摄氏度以下,以免冻伤皮肤。
烫伤部位降温处理后,需要将烫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或剪开,根据烫伤面积的大小,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如果烫伤面积小于 9%以下,可以自行用消毒药品,如双氧水、碘伏等对创面进行消毒,随后外敷一些具有养阴生肌功效的药,如康复新液等,最后用无菌的医用纱布包扎好,定期换药。
换药时,还要注意创面的恢复情况,如伴有流黄水、化脓等发炎情况,还要及时涂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如果烫伤面积大于 10%以上,用清水简单清创处理后,应用干净的湿毛巾敷在创面上,及时去附近的医院普外科治疗,不建议自行处理。
前两天在京东医生接诊一位手烫伤患者,但我接诊后患者没有发任何信息给我,也许正紧急去医院治疗,也许别的情况,但是我很担心,怕患者急急忙忙去医院治疗,而错过刚烫伤时的应急处理,耽搁最佳处理时间或导致病情加重,我在想,也许将烧烫伤应急处理整理一番,普及一下,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在紧急烫伤时应当如何自救,从而减轻烫伤病情或者使病情不进一步加重。
本次给大家普及热力烧伤时的紧急处理及自救
热力烧伤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烧伤原因之一。热力烧伤是指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我们通常也将热液、蒸汽所致的烧伤称为烫伤。
下面我们进行分步自救
第一步,去除致伤原因:
尽快扑灭火焰、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衣物,衣物着火时不要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第二步,脱离现场:
迅速离开密闭或不通风现场。
第三步,及时冷疗:
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越早效果越好!适用于小面积烧伤、尤其四肢烧伤。方法:将创面在自来水下淋洗或浸入水中(水温 15-20℃),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于创面。一般至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 0.5 到 1 个小时。
第四步,保护创面:
用干净布料简单包扎,创面只求不再污染、损伤。创面不要涂抹有色药物,以免造成烧伤深度判定困难。
第五步,医院就医:
若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应避免长途转运,在 1~2 小时内转运到附近医院就诊。
希望对大家应急时有所帮助。下次为大家介绍电烧伤应急处理。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外科学 )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