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角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呵护和支持。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关爱超出了适当的范畴,甚至演变成了过度关注。
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何种影响?如何避免家长过度关注带来的负面影响?
京东健康特邀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内科主治医生 曾少鹏为您解答↓
问题一:儿童的成长中,家长的"过度关注"对幼儿有哪些不利影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曾少鹏:
专家观点1:被动的喂养,会使儿童独立性变差,还可能带来疾病
老一辈的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孩子不吃追着喂、咬碎了食物给孩子吃等。而孩子独立吃饭是自主的体现,追着喂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能力,还会使孩子饥饿饱胀的感觉失衡。而在每次喂饭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孩子被烫伤,有的家长要么用嘴尝一下,要么直接嚼好了给孩子吃;这都是极不卫生、很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也很容易经口腔、鼻腔将病菌或病毒传染给孩子,同时不利于孩子口腔的发育。
专家观点2:"吃太少"和"穿太少",真有可能是家长的"幻觉"
有句俚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但是,因为孩子幼小,很多家长做不到。相反他们总是觉得孩子"是不是吃得太少"、"会不会穿得太少",网上也流传着很多"觉得你冷"的段子。但关于喂养,如果规律饮食,孩子也不会因为饥饿而哭闹的话,尽量避免让其出现积食的情况;而穿得过多,会让孩子失去环境适应的能力,反而更容易发烧、感冒。
问题二:作为家长,如何平衡在喂养过程的干预、引导与放手?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曾少鹏:
专家观点1:符合年龄的饮食方式,才能保障孩子的正常发育
宝宝从出生开始喝奶,4-6个月添加辅食,这很正常。而临床上,不少家长在孩子1-2岁时,仍会给孩子过碎的饮食,这可能会非常影响牙齿萌出、咀嚼能力、口腔周围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专家观点2:经常出现便秘的孩子,吃的食物可能过于精细
家长疼孩子的方式很多,不少家长会把食物做的很精美,精选细粮,蔬菜去梗去纤维,这种养育方式,孩子会经常出现便秘。家长可能不知道,粗纤维的食物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胃肠蠕动,保证大便的通畅。
问题三:如家长出现了"过分关注",需要如何调整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曾少鹏:
专家观点1:孩子的啼哭和撒娇,像是对家长的“PUA”
亲子关系容易变成对家长“PUA”的“场所”。孩子的各种哭闹、撒娇,自然会引发家长和身边人的关注;但若是避免关注,在孩子成长发育的阶段,可能会意外频发,所以,不少家长容易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
专家观点2:我们不知道,有些孩子可能"来之不易"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看到有些孩子是来之不易的,有的妈妈可能做过数次试管、夫妻可能备孕多年、有基础疾病的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育、孩子在幼年可能出现过重大疾病。这些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养育,很难不是"过分关注"的。但出于对咨询者负责的态度,我还是会经常提醒家长,适度的宠爱才有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过分娇惯,大概率会让孩子降低对抗挫折的能力。
宝宝拉绿色的大便,正常吗?
辨别宝宝大便的好与坏
正常大便
1、胎便
新生儿出生3天内排胎粪,性黏稠,色墨绿或深绿、无臭,是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组成,若喂乳充分2-3天即转为正常婴儿大便。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
未加辅食的人乳喂养婴儿是黄色或金黄色,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偶尔稍稀而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呈酸性反应(PH4.7~5.1),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逐渐增加固体食物后,大便次数减少,1周岁后降至每日1次。
3、人工喂养婴幼儿的粪便
配方奶喂养婴儿粪便为淡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大便每日1-2次;鲜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内易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
4、混合喂养婴幼儿的粪便
人奶加配方奶喂养婴幼儿粪便与配方奶喂养者相似,但较软、黄,若同时加喂淀粉类食物,则大便增多,稠度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加重;若增加蔬菜、水果等固体食物,大便外观即近似成年人。
粪便的肉眼检查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经肉眼检查粪便,可大致了解小儿的消化情况。
1、有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
2、带酸味、多泡沫——表示糖类消化不良。
3、外观似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4、粪便中的奶瓣(即乳凝块)——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如量不多无临床意义。
5、粪便的颜色与其中所含胆汁引起的化学改变有关。
①人乳喂养时——粪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
②配方奶喂养时——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③如配方奶喂养儿排绿色大便,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
④大便呈黑色为上部胃肠道有出血或服用铁剂所致。
异常大便
1、泡沫样大便
特征:棕色水样大便,带有泡沫。
形成原因:宝宝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
应对措施:给宝宝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多饮水。
2、奇臭难闻大便
特征:奇臭难闻。
形成原因:宝宝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
应对措施:避免让宝宝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3、发亮大便
特征:淡黄色液状,量较多。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在便盆内滑动。
形成原因:宝宝进食脂肪过多,使肠子蠕动增加。
应对措施:控制宝宝脂肪摄入量。绿色大便
4、绿色大便
特征: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哺乳时或哺乳后宝宝啼哭。
形成原因:宝宝进食太少而造成的饥饿性腹泻。
应对措施:不要过分控制宝宝的饮食量或只饮汤水。
5、蛋花汤样大便
特征:黄色蛋花汤样,并带有白色小块,伴少量黏液。
形成原因:可能是受凉、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泻,也可能是患病毒性肠炎或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应对措施:控制宝宝饮食,主张低乳糖饮食,如果精神可,尿量正常,可口服补液盐。若是病毒性疾病出现脱水,常见的如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需及时就医。
6、豆腐渣样大便
特征:黄绿色带黏液,呈豆腐渣状。
形成原因:可能患霉菌引起的肠炎,多见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宝宝,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宝宝,常有鹅口疮。
应对措施:需带宝宝去医院做大便检查,对症下药。
7、鲜红色血便
特征: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
形成原因:可能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或直肠肿瘤等引起出血。
应对措施:及时送医院就诊。
8、果酱样大便
特征:血和黏液混合,红色黏胨样,有时为深红色血水。
形成原因:宝宝可能患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等。
应对措施:一般宝宝会发生阵发性剧烈哭吵,不能安抚,频繁呕吐,面色苍白,如患儿同时出现以上情况,特别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需尽快就医。
9、黏液脓性鲜血便
特征:呈血样状,可混有黏液。
形成原因:宝宝可能患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等侵袭性细菌感染。
应对措施:若宝宝排便时哭闹,并有里急后重的症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人工喂养的宝宝,一般 1-2 个月时每天吃奶量为 500 毫升-750 毫升,分 8 次,每次为 60 毫升-90 毫升;3-4 个月时每天吃奶量为 700 毫升-800 毫升;5-6 个月时每天吃奶量为 800 毫升-1000 毫升,为了预防肥胖发生,不主张超过 1000 毫升;7-8 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 800 毫升,同时添加 1-2 餐碎末状食物,宝宝在吃奶前可以加 1-2 次强化铁的米粉;9-10 个月时每天吃奶的次数可以减少 1-2 次,但奶量每天最好保证 700 毫升-800 毫升;11-12 个月每天喝奶量 600 毫升-800 毫升。
提倡母乳喂养到宝宝 2 岁。1 岁后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应该保证喝 500 毫升配方奶。食欲不佳且生长发育不良的宝宝,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2-3 岁的宝宝每天应摄入乳类 350 毫升-500 毫升。
第一,价格最贵的不见得是最好的
家长给孩子选择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的奶粉必须要适合孩子,最贵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过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家长也不要为了省钱而忽视了质量。比较昂贵的奶粉中,可能有更多的营养元素,家长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进行慎重的选择。
有些家长会给孩子买国外的奶粉,认为国外的奶粉质量更好一些,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国外的奶粉有可能不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
第二,购买的途径很重要。
家长给孩子选购奶粉的时候,一定要去大型的孕婴店,这样的奶粉质量才能够有保障。
如果从个人手里购入奶粉,或者从一些非正规的官方渠道购入的话,极有可能购买到假货或者是质量不达标的东西,希望各位家长能多多关注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代购国外奶粉,更要提醒大家,代购的途径一定得靠谱,最好选择亲朋好友代购,如果没有正规渠道的话,不要轻信他人的宣传。
第三,尽量选择大品牌的商品
大品牌的商品出现问题的几率是比较小的,毕竟多年才积攒下来口碑和信誉,大众也比较认可,并不是说小品牌小厂家的东西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在春季,断奶的宝宝特别多,这期间选择奶粉是新手爸爸妈妈的一个大难题,妈妈说选择生牛乳奶粉,爸爸说要选择脱盐乳清奶粉,各持己见。那么我们到底选择哪一款配方奶粉会更好呢?
生牛乳也称为生鲜乳,就是经过巴氏杀菌处理后制成的巴氏杀菌乳。巴氏杀菌的温度在八十五度左右,温度不高,因此在灭菌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保留了牛奶的营养活性成分。
添加辅食建议:米粉添加做头阵,配方米粉加入宝宝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一过程被称为营养强化。合格的婴儿米粉均含强化钙、铁、锌等 20 多种营养素。宝宝消化系统尚不完善,胃容量较小,虽然成长所需营养较多,却无法摄入过多数量,特别是铁、维生素 D。配方米粉营养密度高作为辅食是明智的选择。切记它是辅食,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替乳类喂养,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
初添加辅食第一天只给宝宝喂一两勺,之后观察宝宝的情况,第二天、第三天可以增加至两三勺,慢慢增加。第四天时,可以在米粉里增加蔬菜泥,习惯之后可以增加蔬菜的种类,并适当地添加肝泥(铁吸收率 20%)、瘦肉泥、包括鱼肉。这个月龄的宝宝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母乳喂养宝宝,新鲜肉类的添加可很好纠正宝宝缺铁性贫血。
香蕉、苹果是家长常给宝宝吃的水果,要注意量。水果偏甜,过度喂食甜食会影响宝宝正常进食,导致挑食,偏食的毛病。实际上,红、绿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高于浅色蔬菜,应选择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的蔬菜水果给婴儿吃,尤其是深色绿色素,含纤维素多,利于咀嚼,可减少便秘。
过去蛋黄常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来推荐,蛋黄确实是好东西,其主要成分是 17.5%的蛋白质,32.5%的脂肪,还有大约 48%的水和 2%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蛋黄中有大量的磷,还有不少的铁,但蛋黄中的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 3%,鸡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蛋黄还可以作为鞘磷脂的来源,可影响婴儿生长发育期间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后者对大脑功能性结构发育必不可少。然而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不要过早摄入蛋黄,应在 7~9 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 1/4 个逐渐增加至 1 个(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④ 混合喂养或瓶喂的宝宝
对于这些宝宝,妈妈们要注意奶嘴出口的尺寸是否合适,避免奶的流速过快,还要控制一次的摄入量,避免宝宝吃太多,胃容量过大而诱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⑤ 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
比如不要过紧地抱着宝宝,换尿裤的时候不要把宝宝的腿抬得太高,尿布也不要穿得太紧,不要逗弄刚吃完奶的宝宝,避免摇晃或剧烈运动。
⑥ 吐奶后,及时更换弄脏的衣服、被褥,避免不良气味再次诱发呕吐。
⑦ 吃完奶的半小时内,尽量不要给宝宝换尿布或洗澡。
⑧ 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奶,也不要等宝宝很饿了才喂奶。此时宝宝吃奶比较着急,容易吸入空气,也来不及吞咽,当空气由胃内溢出时,容易造成呕吐。
⑨ 喂奶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冷天的时候,温度不适宜也容易引起呕吐。
①尽早开奶,生后生后 30 分钟吸吮母乳,
②按需喂乳:不严格规定哺乳的次数和时间间隔,以婴儿吃饱为度,一般开始 1-2 小时哺乳一次,以后 2-3 小时喂一次,逐渐延长到 3-4 小时一次。
③顺应喂养,婴儿喂养亦应顺应其消化道的成熟和生长发育进程,逐渐建立自己的进食规律,从按需喂养逐渐递进至规律喂养。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就是吃和睡,睡眠-饥饿-觉醒-哭闹-哺乳-睡眠的循环状态,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哭闹及母亲感觉奶涨均应时应及时喂哺,开始要不论时间和次数。
④哺乳时间:一次哺乳时间 15 分钟即可,开始哺乳的 2-3 分钟内乳汁分泌极快,占中乳汁的 50%,4 分钟时吸乳量占全部的 80-90%,哺乳时间不要超过 20 分钟。
⑤母乳充足的标志:婴儿体重增加满意,哺乳后能熟睡 2-4 小时,每日至少解小便 6-8 次;每天尿 6-7 次,尿呈深黄色,提示奶量不足;新生儿墨绿色的胎便转黄时间 3~15 d,粪便转黄延迟提示母乳量不足;体重下降超过 10%时应警惕可能为母乳摄入不足。
⑥喂乳体位:提倡母亲坐位,抱婴儿斜坐位,充分含接乳头,哺乳完毕竖抱拍背,排出胃内吞入的空气,采用右侧卧位睡眠,以利胃排空,防止反流误吸导致乳汁吸入性肺炎。
坚持 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保证婴儿早期健康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成年期慢性病风险、思想精神性疾病具有多重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