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血糖高产生的皮肤瘙痒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神经末梢病变也有可能是由于皮肤干燥,经常使用某些肥皂等等引起了皮肤瘙痒的情况:
第一、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首先应该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甲钴胺及维生素B12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也可应用于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经痛。
第二、皮肤干燥应当改变生活方式,不要进行过频繁的洗澡会加重皮肤瘙痒,尤其是老年瘙痒症。减少生活压力,当人的精神压力很大的时候,皮肤瘙痒也会加重。因此,当因为生活工作紧张的时候加重皮肤瘙痒,要适当调节情绪,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第三、建议到皮科专科就诊。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刘佳
高血脂会诱发冠心病。
高血脂又称血脂异常症,高脂血症可以损伤动脉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肿胀和剥脱,血管通透性增加,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胆固醇可以通过受损部位在动脉内膜中沉积,成为稍隆起的病灶,继而动脉内膜的纤维组织增生,将病灶包围固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深层可以发生软化和溃疡,形成黄色的粥样物质。纤维帽包裹大量脂质所形成的斑块使得体积增大向管壁中膜扩展,可破坏管壁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并代之以结缔组织和增生的新生毛细血管。斑块表面可以发生溃疡,其粗糙的表面易产生血栓,附壁血栓的形成可以使管腔狭窄或闭塞,纤维帽薄而脂质核大的斑块为不稳定斑块,易破裂而促发血栓的形成。
同时高脂血症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之一,也是促进血小板活性增高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脂升高,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增加,而且血脂升高的幅度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呈正相关。高脂血症患者较血脂正常者其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也是所有冠心病病人中常伴有高脂血症的原因。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鲁梅花
甲状腺囊肿一般是较小的良性囊肿,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观察。如果囊肿超过1.5公分或囊肿流血、恶变的倾向,则需要及时手术。
甲状腺囊肿患者术后应注意:
一、手术后早期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流食,比如小米粥等流食,方便患者吞咽。
二、手术后患者饮食要清淡,多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胡萝卜、白菜、芹菜、绿叶蔬菜等,水果中可以吃梨、苹果、橙子等,可以充分的补充患者身体里面的水分,也是可以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
三、手术以后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蔬菜粥或者是瘦肉粥等都是可以的,平时是不可以吃油腻的东西,或者是少吃油腻,尤其是一些油炸的食品,还有膨化食品,都是要适当的去选择食用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鲁梅花
甲状腺囊肿需要做的检查有:
一、甲状腺超声波的检查:B超可以明显的辨别甲状腺肿块属于囊性还是实质性。彩色B超还可以观察肿块的血流的情况,以此为诊断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血流丰富的患者有恶变的可能。
二、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无论良、恶性肿瘤,甲状腺吸碘率多为正常,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可以偏高。
三、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腺瘤常常可能表现为热结节或温结节,而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或体内出血表现为常常可能是凉结节或者是冷结节,一般轮廓清晰,边缘规则。
四、颈部X线检查:当甲状腺肿瘤巨大的时候,可以见到气管受压或移位,部分瘤体内可见钙化影像。甲状腺淋巴造影显示网状结构中有圆形充盈缺损,边缘规则,周围淋巴结显影完整。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鲁梅花
甲状腺小囊肿不能自愈,但甲状腺小囊肿一旦发生之后,考虑体积比较小,对周围组织没有相应的压迫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预防甲状腺小囊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生活中尽量避免利用碘剂,或者吃过多的碘含量过高的食物,这都是对健康不利的。另外,患者在日常里不要挑食,注意均衡饮食搭配。
二、预防甲状腺囊肿疾病,需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是乐观向上的,需要注意调理自己的情绪,不要出现很多的负面的情绪。
三、每天慢跑半小时有助于调节心情,长期面对电脑伏案工作,缺乏运动,会使颈部血运障碍,还会影响甲状腺的血运循环,跑步可以有效改善脏器功能,恢复人体自愈能力。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刘佳
血脂异常症可能会引起脂肪肝。
因为肝脏是合成脂肪的重要场所,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够储存脂肪,脂肪合成后需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入血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脏合成脂肪不能够及时进行转运,会形成脂肪肝。
血脂异常和脂肪肝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比普通人更高,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与饮酒有关,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血脂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两者互为恶性循环,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发生脂肪肝,而肝脏是脂质代谢的场所,如果出现脂肪肝而不进行干预,肝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脂质代谢的效率会相应的下降,会进一步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
因此,针对合并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应该进行药物的干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刘佳
高脂血症准确的说法是血脂谱异常症,一般称为血脂异常症,是指血浆中的各种脂蛋白异常,通常关注的最多主要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病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原发性血脂异常症,属于基因缺陷所致的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症是由系统性疾病所致,比如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疾病、胆道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等。
第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高脂饮食、大量饮酒,对血脂异常症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血脂异常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进一步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因此,一旦确诊为高脂血症,应该进行饮食控制,必要时进行规范的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山东省立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刘佳
女性血脂高,建议将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再进行受孕。
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饮食影响,很多孕妇在孕期会出现高脂血症,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可以导致孕妇在孕期发生急性重症胰腺炎,危及生命。而且在孕期由于降脂药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孕期高脂血症基本通过饮食控制。
在饮食上,孕妇应该注意限制总脂肪的摄入量,调整饮食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食物中脂肪的产能比应该小于总摄入能量的30%,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全脂、奶、奶油、肉类等,烹调用油禁止用猪油、牛油等动物性油脂,宜选择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玉米油、橄榄油等。另外,每日用油量不要超过20克。
同时建议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建议轻度胆固醇升高者,每日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300毫克,中度及重度升高者应小于200毫克,若效果不明显,可将食物中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比例降至7%,胆固醇小于200毫克每天,禁食肥肉、动物内脏以及蛋糕、中式糕点等高油点心。
憋尿不一定会尿道炎,憋尿次数多、频率高、个人卫生差、体质弱时,更易引发尿道炎;而偶尔憋尿、频率低、卫生好、体质强时,相对不易引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1、憋尿次数
若憋尿次数频繁且较多,比如每天多次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在膀胱内积聚,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细菌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滋生繁殖,当细菌数量增多后,就有可能沿着尿道上行感染,引发尿道炎。如果偶尔憋尿一两次且憋尿时间不长,身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可能能够应对,不一定会直接引发尿道炎。
2、憋尿频率
高频率的憋尿如每隔几天就频繁长时间憋尿,会使尿道和膀胱长期处于尿液潴留的不良状态,这会反复刺激尿道和膀胱黏膜,降低黏膜的抵抗力,使得细菌更容易侵袭并引发炎症。
较低频率的憋尿如一个月内仅有几次短暂的憋尿情况且身体整体状况良好,平时又注重饮水和个人卫生等,那么相对来说引发尿道炎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但即使是低频率憋尿,也不能完全排除引发其他泌尿系统问题的风险。
3、个人卫生
当憋尿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相结合时,更容易引发尿道炎,如果憋尿后不注意尿道口的清洁,细菌容易在尿道口滋生并进入尿道。
若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即使有偶尔的憋尿行为,在排尿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如用清水清洗尿道口,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勤换内裤等,那么憋尿引发尿道炎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4、身体体质
对于身体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憋尿更容易引发尿道炎,这类人群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不足,当憋尿导致细菌有机会滋生繁殖时,身体可能难以迅速有效地清除这些细菌,从而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身体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人,相对而言对憋尿引发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憋尿,只是在相同的憋尿情况下,他们可能比体质差的人更不容易患上尿道炎。
预防尿道炎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憋尿,有尿意及时排尿,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及尿液反流,多喝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停留机会。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还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
抗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多汗等,往往在服药的前几天明显,随着服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在最初阶段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的发生率,且大多数患者描述恶心是一个短暂的不良反应。
服药的前 2 周是最容易停药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不良反应可能先出来了,患者主观感觉用药后"更糟糕了"。那么开怎么办呢。
如患者在服药第 1 周出现诸如胃肠道反应、困倦、焦虑等不严重的不良反应时,这是很普遍的且多是阶段性不持久的;
若服药后不良反应长期存在但程度不重,如出汗、便秘、体重增加等,如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明显则继续用药,同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如不良反应明显时,比如严重的性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等,需要评估不良反应是否抗抑郁药物所致,必要时尽快减药、换药。
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部分或完全消除时,患者往往会担心长期用药可能成瘾,或由于病耻感,觉得吃药就意味着有病,于是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病情复发,这个阶段建议多跟医生沟通,获得专业支持和帮助,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