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哪些因素会诱发焦虑症?

哪些因素会诱发焦虑症?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曲姗

诱发焦虑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环境诱因,如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

第二、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可能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第三、药物因素:对一些慢性病患者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可能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第四、患者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患者较易患上焦虑症。

第五、饮食:如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也可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卜力

     

    焦虑症目前是在轻性精神疾病的范畴,在临床上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慢性焦虑病人常会在一种没有原因的情况下,经常会感觉到身上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每天紧张、害怕 、坐立不安,有的老人可能长期处在,慢性的这种不良环境中,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但是持久的,总是感受到这种害怕、紧张,身上莫名的不安感,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一种慢性的焦虑的一种状态。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要预防焦虑症就要在情绪紧张的时刻学会调节。在平时也要多做一些户外活动,舒缓自己的压力,释放身心。平时就要多调节身心,遇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可以选择听音乐,放松身体。或者是通过看书,看电视,这都能帮你抒解焦虑情绪,不要过多的想烦心的事。

  • 视频简介

     

    作者: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胡春蓉

     

    焦虑症是情感障碍的一类疾病,是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的紧张、出汗、心悸、头疼、坐卧不安等症状。焦虑状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惊恐的发作,此外可能会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反复的头痛、咽不适、胃疼、气竭、胸闷、四肢疼等。所以当出现了这些症状,又不明原因的时候,可以到心身医学科和精神科进行专科的早期筛查。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受不良环境因素影响的人群,不良的环境中引起焦虑情绪也是正常的现象,从而引发焦虑症的呈现,这种表示会令人在生活中感到有所压力发生焦虑的原因。遗传因素是一定得有的,亲属血缘当中发病率为20%,高于正常的居民当中的,而决定遗传的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15%,而单卵双生,则为50%的焦虑症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环境因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曲姗

    自我缓解焦虑症的方法如下:

    第一、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必须先要自信,减少自卑感。

    第二、自我松弛,即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

    第三、做最感兴趣的事情

    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面临焦虑时,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来缓解焦虑。

    第四、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第五、自我催眠

    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数数或数羊等促使自己入睡。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焦虑症是有一些遗传,家族聚集倾向的焦虑症的发病率,机体素质,所处的环境,均有密切关系,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5%高于其他全部的神经症。精神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也有重要作用,长期面临威胁或处于不利环境之中的人,更容易发生焦虑症。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焦虑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疾病,他们经常会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中,可能出现没有明确对象的。一、在平时要有乐观的心态。第二个要有自信,多增加对自己的信心,遇到困难的事情,一定要肯定自己。不要总觉得自己不行,这样就会有紧张压力大的心理,在平时要多给自己信心就会降低自己的焦虑状态。三、要预防焦虑症,就要在情绪紧张的时刻,学会调节。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焦虑。首先要明确长期睡眠不足或者说失眠是由于失眠本身引起的,还是说表现为焦虑或抑郁的,一个症状。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失眠,那么这部分患者,如果说同时存在以下症状,那么就是应该高度的怀疑抑郁或者焦虑。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卜力

     

    焦虑症目前是在轻性精神疾病的范畴,在临床上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慢性焦虑病人常会在一种没有原因的情况下,经常会感觉到身上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每天紧张、害怕 、坐立不安,有的老人可能长期处在,慢性的这种不良环境中,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但是持久的,总是感受到这种害怕、紧张,身上莫名的不安感,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一种慢性的焦虑的一种状态。

  • 视频简介

     

    作者:吉林省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刘臣

     

    如果抑郁患者在大部分时间,存在以下症状中的至少两个,则符合焦虑痛苦的标准,比如紧张不安,因担心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害怕可能发生事情,感觉可能失去自我控制,临床中存在,明显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十分常见。流行病学研究,40%到50%个抑郁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个时点,出现了焦虑症状焦虑障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