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胆囊结石?

什么是胆囊结石?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张大方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是指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可合并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通常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多见。胆囊结石在初期对身体的影响较轻,胆囊结石患者可无不适症状,或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厌油腻等症状。随着结石存留存时间的延长,其对胆囊的损害和功能的影响逐渐加重,可形成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水、胆囊萎缩、胆囊癌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如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继发性结石,还可引发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有时候病情十分凶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宋继中

    胆囊结石可以引起胰腺炎,但是并不是所有胆囊结石都会引起胰腺炎。

    胆囊结石往往还是小结石,特别是胆囊管的结石引起胰腺炎更多,而并不是胆囊里面的大的结石引起。

    引起胰腺炎的胆囊结石往往都是一些小结石,泥沙一样的结石。因为胆总管和胰管是一个共同通道,如果胆囊小结石正好卡在奥迪括约肌上,这个共同通道上面就会引起疼痛、痉挛、炎症、水肿,导致胆汁排流障碍,然后胆汁逆流到胰腺里面,让本身没有活性的胰淀粉酶变成有活性的胰淀粉酶,发生了自身消化诱发胰腺炎。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张大方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是否患了胆囊结石。

    第一、胆绞痛。当患者发生胆绞痛之后,患者的胆囊部位即右上腹部,会出现痉挛性疼痛,还会向右肩背部放射。随着病情的发展,胆绞痛症状,还有渐进性加重的趋势。

    第二、在发生胆绞痛之后,还会出现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疾病,很多人之所以会患胆结石,而没能及时发现,是因为对这一胆结石症状不了解的缘故,总以为是因为胃肠疾病,才导致这些不良反应。

    第三、在患胆结石之后,很容易并发有胆囊炎,出现发烧寒战的现象,发热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当患者出现化脓性胆囊炎,甚至是坏疽性胆囊炎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40度高烧和腹膜炎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危害相当大。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王红玲

    慢性胆囊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症状、体征常常不典型。约7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无症状,较为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右上腹不适或右上腹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疼痛程度不一,有时会放射到右肩背部,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因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诱发胆囊、胆道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引起胆绞痛。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胆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厌油、嗳气、饭后饱胀、腹胀、恶心等。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阳性体征,小部分患者有上腹部压痛。

    因此建议患者一旦出现慢性胆囊炎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王红玲

    胆结石有可能引起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属于慢性胆囊炎的主要诱发因素。当胆结石出现后会导致胆囊管反复梗阻的情况,并且会造成胆囊粘膜损伤,长期以往就容易反复出现胆囊壁的炎症反应。如果胆结石已经引起了慢性胆囊炎,这时一般会采取一些利胆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

    第一、熊去氧胆酸,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细胞保护、调节免疫等功能。对于胆固醇性胆结石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可以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第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其含有利胆成分的阿嗪米特,可以高效地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增强胰酶的活性,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还含有3种胰酶及二甲硅油,能有效促进消化,快速消除腹胀。

    第三、茴三硫,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一定的促胆道动力作用,可以用于胆囊炎、胆石症和消化不良等。其他的一些治疗药物还有如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叶下珠胶囊、托尼萘酸片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段斌炜

    胆总管结石顾名思义,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

    胆总管是胆汁从肝脏分泌出来,从毛细胆管会到小胆管,再到肠腔内发挥消化作用的最后且唯一的通道。大多数胆总管结石为胆色素结石,或者以胆色素结石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动管结石和继发性胆动管结石。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多为胆色素类结石,形成诱因为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管节段性扩张、胆道异物,如蛔虫的残体、虫卵、缝线等,继发性胆囊管结石多为胆囊结石排进胆管,并停留在胆总管内所致。多为胆固醇类结石或黑色素结石,少数胆总管结石来源于肝内胆管结石。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段斌炜

    胆囊管结石大部分都属于继发性的结石,也就是继发于胆囊结石。胆囊通过一个胆囊管和肝总管连接,然后汇入胆总管,因此,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都有可能通过胆囊里面的石头排出,进入胆总管所形成,所以一般情况下,出现的胆总管结石极有可能是胆囊结石所继发形成的,这个时候不单要治疗胆总管的结石,还要同时进行治疗胆囊的结石。如果只是单纯的把胆总管结石取出,没有进行胆囊切除,那么后续很有可能会使胆囊结石排出进入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

    因此,对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而言,应该同时进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徐智

    胆结石会引起急性胆囊炎。

    患者出现胆结石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在胆汁排出的过程中,使结石随着胆汁排出,就可以造成结石阻塞胆囊管或胆囊颈部,使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壁血管受压,血供不足,降低了对化学刺激和细菌的抵抗力。再加上胆汁中本来有细菌,胆汁淤积在胆囊中,胆汁中的细菌就会繁殖,而出现胆囊感染。根据胆囊管梗阻时间的长短,对胆囊的影响也不同,进而出现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并可以出现胆囊周围炎症浸润,胆囊周围脓肿或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胆囊炎建议去医院的普通外科或胆道外科,通过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的检查进行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平时应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多以清淡的食物为主,注意休息,遵医嘱服用药物。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徐智

    胆结石有可能引起胆囊癌。

    国外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占54%~96%;国内占20%~97%,多数在50%~70%之间。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结石病人的7倍;结石大于2公分是结石小于1公分的6倍;结石大于3公分是结石小于1公分的10倍,提示胆囊结石数目和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胆固醇和混合胆固醇类胆囊结石危险度更高占82%~90%;胆色素结石仅占7%~15%。结石刺激胆囊黏膜,出现胆囊黏膜的非典型增生,再发生为胆囊癌。有研究表明,从不典型增生到胆囊癌的时间大概是5~15年。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段斌炜

    胆总管结石属于一种消化道系统疾病,主要是患者的胆总管内出现了结石。

    胆总管结石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主要是指患者的胆道出现了感染或者胆汁瘀滞引起的,属于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胆总管结石可能是因为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吃高脂肪、胆固醇量相对较大的食物。也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若出现该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累及到患者的肝脏、胆道、胰腺等各个器官,通常会使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随着疾病的持续加重,可能还会伴随腹部疼痛、黄疸、身体高热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张大方

    胆结石与胆囊结石的区别主要在于胆结石是胆道系统结石的统称,包括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所以胆囊结石只是胆结石的一部分,两者是包含关系。

    胆结石又叫做胆石症,主要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的结石,是普外科和肝胆外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当患者体质肥胖、血脂代谢异常、运动较少、经常吃油腻食物、暴饮暴食等时候,都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发生。

    很多患者认为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胆结石会对胆囊和胆管粘膜产生慢性刺激,影响身体健康。胆结石和胆囊炎、胆管炎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胆结石的机械刺激,可以加重胆囊炎和胆管炎,而一旦形成严重,也可以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