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脂正常了,就不用服药了?

血脂正常了,就不用服药了?
发表人:京东健康

一般说来,如果胆固醇水平只是靠药物改善的(饮食、运动和吸烟习惯等没有改变),停药后不久,患者的血脂数值就会很快回到以前水平。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各项指标达到了医生认为的目标值,则可根据整体情况,由医生确定是否调整药物。

处于一级预防阶段的患者,如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获得实效,有可能不再需要持续服药,但二级预防(已患有冠心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防病情复发或加重,大多应坚持服用中小剂量他汀,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血脂异常疾病介绍:
血脂异常是指脂肪代谢或者运转异常使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异常,临床常见和有意义的血脂异常一般表现为血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出现高脂血症。该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一些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很多,可引起黄色瘤。高脂血症难以彻底治愈,但是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控制血脂水平。不加以重视和治疗,可增加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发病率。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脂血症属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不是所有高脂血症患者都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超标,血压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高脂血症和摄入热能食品过多,运动量不足,以及脂肪代谢紊乱有关。血脂升高,进一步影响到血液粘滞度,使血流速度变慢,心脏需增加收缩力保持有效循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也会增加。高脂血症还可诱发动脉硬化,容量血管弹性下降,可诱发血压升高。但高脂血症对血压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血脂升高对血管壁和血液粘滞度影响不明显,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高血压病属多发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高脂血症,不一定诱发高血压病,但高脂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患者,都应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 我们不止一次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人喜欢一直吃药,所以总是希望能不吃药,但是放过支架以后需要终生服药,只是,前提是并不是因为支架而终生服药,是冠心病本身需要长期服药。

     

     

    一、冠心病本身需要长期服药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一旦确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几乎是需要终生服用的,这是因为冠心病确诊以后,可以明确的就是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此时患者不管用不用放支架,或者用不用搭桥,对于已经出现的冠心病,都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避免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

     

    二、支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支架只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放支架,还有的不需要,还有的需要搭桥,所以,不必拿支架说事。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支架植入后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更需要严格的药物服用依从性,因为支架的植入,不高强度的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板块,那么支架内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的形成,会出现新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三、该支架的情况都有哪些?

     

    事实上,需要支架植入的冠心病,都已经是比较严重或者是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病变,此时的支架植入的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而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植入的支架,则是挽救心肌的最好的办法,所以,无论哪种需要支架植入的情况,冠心病的情况都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或者程度,此时的冠心病和比较轻微不需要植入支架的冠心病相比,更需要我们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不管怎样,支架植入也好,支架不植入也好,一旦确诊冠心病,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药吃好,避免更不好的情况出现,才是最基本的道理。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含量异常升高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此外,还可能受疾病和药物的影响等。

    1.遗传因素:某些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LDL受体基因突变而导致LDL胆固醇无法正常清除。

    2.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环境因素。(1)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如动物内脏、脂肪肉、奶制品、油炸食品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2)缺乏运动:这会降低脂质的代谢率,增加血脂的合成和累积。(3)肥胖: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特别是腹部肥胖,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和HDL胆固醇降低。(4)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降低脂质的清除,进而导致高脂血症。(5)吸烟:吸烟会降低HDL胆固醇,增加血脂的氧化损伤。

    3.疾病和药物因素: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出现高脂血症的症状或风险因素,请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 在不少人眼里,盖浇饭简直是懒人救星。

     

    鱼香肉丝盖浇饭、地三鲜盖浇饭、土豆回锅肉盖浇饭……光是各种盖浇饭就能让你一个月不重样。

     

     

    可你知道吗,高油高盐盖浇饭,只吃一顿就可能会影响血脂。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给你一套在外点餐的“黄金法则”。

     

    受访专家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专业学科主任  郭艺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王小希

     

    不推荐盖浇饭的3个理由

     

    虽然盖浇饭美味方便,但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说,盖浇饭有三大缺陷,应该少吃。

     

     

    1.热量高

    排骨、卤肉、牛肉、猪肉等脂肪含量本就较高,在制作盖浇饭的过程中,大多通过油炸、煎等方式进行烹调。较清蒸等烹调方法,热量会提高60%~100%。

     

     

    调料强调重口味,常添加酱油、生抽、蚝油、糖、盐等。与勾芡的汤汁一起下饭,会不知不觉比平常多吃,长期食用可能升高血脂。

     

    2.蔬菜少

    多数盖浇饭中蔬菜的量很少,往往是一大盘米饭上面覆盖着薄薄的一小层菜,远远达不到每顿半斤蔬菜的要求。

     

    同时盖浇饭中蔬菜的种类比较单一,长期吃某一种盖浇饭可能会造成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

     

    3.缺粗粮

    目前盖浇饭的主食大多是白米饭,缺乏粗粮、豆类和薯类。

     

    从营养角度来说,主食应尽量粗细搭配,营养素配比均衡,而多数盖浇饭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制作盖浇饭的外卖小店隐藏在居民楼内,不能得到有效监管。

     

    在食材和餐具方面,可能存在不新鲜或不卫生的情况,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一顿盖浇饭,血脂高2~3倍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专业学科主任郭艺芳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平时我的血脂化验结果还算正常,最近一次(两个月前)检测甘油三酯为2.2毫摩尔/升。某天中午需要加班,于是我点了一份鱼香肉丝盖饭,外观看着并没有多少油。下午利用工作间隙,去附近的献血点准备献200毫升全血。采血前化验发现血液里油太多了,不符合献血要求,只好择日再去。没想到,一顿外卖竟对血脂有这么大影响。”

     

     

    吃一顿油性大的饭菜,餐后两三个小时期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会升高2~3倍,大约需要8小时候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不同的医院正常参考范围有轻微的差别,大都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参考标准,可以据此测定一下。

     

     

    实际上,高脂饮食不仅会导致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还会诱发血管的炎症反应,增加血小板聚集力,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重度甘油三酯增高还会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

     

    此外,油的热量较高,长期吃油性太大的食物容易肥胖,进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5类食物对血脂有好处

     

    为了更好地保护肠道、调节血脂,这5类食物平时应该多吃点。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有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降低血脂。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鲜果蔬、杂粮、坚果、豆类等。

     

     

    2.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类胡萝卜素能防止“坏”胆固醇的氧化,保护血管,避免斑块和血管病变的产生。

     

    黄色、绿色、红色果蔬都是类胡萝卜素的优质来源,比如木瓜、芒果、西红柿、南瓜、红薯、胡萝卜等。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能增加“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胆固醇代谢,并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速率,从而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

     

    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比如猕猴桃、鲜枣、青椒、绿叶菜等。

     

    4.富含钾的食物

    适量摄入钾有利于调节心跳、降低血压、减少脂质附着、预防血管受损和硬化。

     

    花生、木耳、黄豆、口蘑、西红柿、豌豆等都是膳食中钾的优质来源。

     

    5.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

    植物固醇在分子结构上与胆固醇很类似,但不会产生胆固醇的生理影响。临床试验显示,如果每天摄入两三克植物固醇,血浆胆固醇含量能降低 10% 左右。

     

    植物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植物油、豆类、坚果等。

     

    健康点餐的“黄金法则”
            


    即便日常血脂正常者也要管住嘴,如果迫不得已在外就餐或点外卖,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少用菜汤泡饭

    一些人喜欢用菜汤泡米饭,感觉特别香,或直接点盖浇饭。殊不知,菜汤里有较多脂肪,不利于控血脂。建议吃饭时把菜吃了,少吃或不吃菜汤。

     

    2.少吃“三高菜”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健康的危害人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餐桌上有些家常菜也是“三高”(高油、高盐、高糖),一定要少吃。

     

    比如糖醋里脊等糖醋菜、水煮鱼等水煮菜、番茄炒蛋等需要多次放油的菜、地三鲜等红烧类、干煸豆角等油炸类。

     

    3.吃前涮一涮

    如果菜品较油腻,最好过滤掉表面的多余油脂。吃饭时可以准备一碗热水,将菜在其中涮一涮再吃。

     

    4.荤素搭配

    建议多点绿叶蔬菜,吃肉时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肉,比如排骨、五花肉等,以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 年龄大了,冠心病就容易“找上门”!它的危害可不小,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吸烟等都容易诱发冠心病,除此之外,血浆中还有一种物质也容易伤害我们的心脏,它就是脂蛋白α。

     

     

    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学名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血泵,能为全身的器官提供血液和营养;然而,心脏自身也需要血液的“滋润”,而这种“缠绕”在心肌壁上,能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了。冠状动脉如果发生狭窄,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功能障碍,这时我们就是出现了冠心病。

     

    一般什么原因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狭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所谓粥样硬化,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一种血管壁上长了粥糜样纤维斑块,因而变硬变厚的疾病。这一粥样斑块如果长在冠状动脉上,就会引起冠状动脉的狭窄,造成冠心病,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种临床症状[1]

     

     

    2.  什么是脂蛋白α?

     

    在血液中,脂质由于不能溶于水,往往不能单独存在运输;它会被组装成一种特殊的形式——脂蛋白,即脂质和蛋白质的结合体,我们就把这一能“运载”脂质的蛋白质叫做在载脂蛋白。

     

    我们常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脂蛋白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运输人体内自己合成的胆固醇。脂蛋白α则是LDL的“亲戚”,相比于LDL,只是多了一种载脂蛋白——载脂蛋白α。这种载脂蛋白和人体内的纤溶酶原同源,可以和纤溶酶原“抢夺”结合位点,进而影响纤溶酶原的溶栓功能[2]

     

     

    3.  脂蛋白α和冠心病的关系

     

    脂蛋白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脂蛋白α较高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冠心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原来,LDL是一种小而致密的颗粒,容易“渗入”血管壁而沉积在其中。脂质沉积会吸引巨噬细胞迁移过来进行吞噬清扫,形成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如果“吃撑”了,还会破裂崩解,释放出其中的脂质。泡沫细胞和泡沫细胞的“尸体”堆积起来,就会最终形成粥样斑块,引起动脉硬化。

     

    和LDL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脂蛋白α也容易穿过血管内皮屏障,形成脂质斑块,引发动脉粥样硬化[3]。除此之外,由于脂蛋白α含有特殊的“武器”——载脂蛋白α,能对抗纤溶酶原的溶栓作用,促进冠脉内血栓的形成。这一血栓也会造成冠脉的狭窄,引发冠心病[4]

     

     

    “臭名昭著”的LDL常常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与之类似的脂蛋白α也不遑多让,可能诱发冠心病!

     

    了解了它们的危害,就要行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增强运动,来阻止这两类“坏”脂蛋白伤害我们的心脏!

     

    【参考文献】
    [1]步宏,李一雷主编;来茂德,王娅兰,王国平,陶仪声副主编.病理学 本科临床 配增值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2]李瑞香,刘恩桥.脂蛋白(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S1):30-31.
    [3] Heermeier K, Schneider R, Heinloth A, Wanner C, Dimmeler S, Galle J. Oxidative stress mediates apoptosis induced by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oxidized lipoprotein(a)[J]. Kidney Int. 1999;56(4):1310-1312. 
    [4]吴春芳,陈良华,陆国平,龚兰生.脂蛋白(a)对HepG_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03):71-73.
  • 上周,医院急诊室紧急送来了一位32周的孕妇,突发持续性腹痛,还伴随着呕吐的症状。后来经医生检查才发现,该孕妇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简单的输液已经无法缓解孕妇的症状,医生不得不紧急进行剖宫产,取出婴儿后把产妇送进ICU治疗。

     

     

    那么,这个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究竟是什么呢?竟然会严重地同时影响到这位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涉及到多个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腺消化酶被激活从而对患者自身胰腺组织进行消化的急性炎症。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产妇怀孕时可能会患的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这种病大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数病情较轻,经过治疗就可以痊愈;但也有少数情况较重,发病急、反应剧烈,增加了孕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发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有很多种,与妊娠期孕妇自身的身体情况和体内激素及代谢水平等因素相关。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高脂血症

     

    大量实证病例显示,患有急性胰腺炎的孕妇大多都有严重的高脂血症。主要是因为,孕妇一般在孕期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会明显升高,出现生理性高血脂状态。

     

    同时孕妇为了保证营养摄入,会进食大量高脂高热的食物,但相对的,日常的运动量却减少了,这更使其血脂水平升高,增加了其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不过,这种生理性高血脂状态不足以单独致病,但如果碰上孕妇本身存在高龄、肥胖等情况,其可能会成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2. 胆囊结石

     

    妊娠期间,孕妇的胆道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容易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形成胆石;而如果孕前便有胆囊结石,怀孕期间为了消化油腻的饮食,胆囊会强烈收缩排空胆汁,这可能引起胆囊内结石排出困难从而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还有,由于孕晚期子宫增大对胆胰管产生压迫,也可能进一步加重胰液排出受阻情况。


    若胰液无法正常排泄,就可能会渗入到胰腺组织中,从而激活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导致胰腺组织出现自身消化情况,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3. 暴饮暴食

     

    很多孕妇为了保证自身营养和母子健康,认为在孕期就必须吃多吃好,殊不知大量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也可以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导致胰管内压力增高,内胰液外溢,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难判断,容易误诊,因此孕妇们需要密切关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信号”来分辨自身状况。


    除了要了解相关的发病症状,孕妇们还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概率。

     

    对于孕前有胆囊结石的女性:可以考虑在准备怀孕前吃点利胆的药物,降低胆囊排石受阻的可能性,预防孕期急性胰腺炎。若有过胆绞痛情况的,可以考虑治疗胆疾后再怀孕。


    血糖、血脂异常或是高龄等的孕妇:更要定期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严格控制自身饮食,预防高血糖、高血脂情况发生。

     

    饮食科学:孕妈们也不能为了补身体一味地进食高脂高热的食物,大量的营养不一定对孕妇的身体有好处,反而可能会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此一定要适当地摄入。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更是走访亲友、大吃大喝的好时候,此时孕妇们更是要时刻记住切勿大吃大喝,要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不给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带来可趁之机!

  •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以分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症,这类疾病一般建议静养,是否运动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去判断。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隐匿型冠心病等类型,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要立即休息,缓解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隐匿型冠心病临床上缺乏胸痛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未治疗之前静养为主,治疗后病情稳定可适当运动,注意避免过量运动,每次运动到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即可。

    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此类患者在发病期间都需要立即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和顾虑,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有猝死的风险。在经积极治疗后比如置入支架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等。

    冠心病患者是静养还是运动,可以去医院检查身体情况,再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 血脂升高包括很多项内容,我们常见的,临床工作中所检测的血脂升高主要包括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边不乏血脂升高的,正常人和罹患疾病的人群。那么血脂升高以后,怎样才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清除血管垃圾呢?

     

     

    一、哪些药物能降低血脂?

     

    能够降低血脂的药物也有很多种,比如降低甘油三酯的,降低胆固醇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等等等等。但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烟酸类药物等等。各自的代表药物,常见的他汀类代表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贝特类药物代表的如非诺贝特等;烟酸类药物如阿西莫司;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等!


    二、降脂药物为什么能稳定斑块软化血管?

     

    很多人有疑问,这些降低血脂的药物,为什么能稳定斑块软化血管,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事件呢?这主要是因为血管斑块的形成,血管的不稳定血管的急性事件,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延伸而来的。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而我们常用的这些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汀类药物,以及其他类降脂药物可以有足够的临床证据稳定斑块、软化血管、减少事件的原因。

     


    三、除了药物还需要干什么才能减少事件?

     

    事实上,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指南中,无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所有的指南中均把生活方式的干预放在头等位置。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你是否需要口服降脂药物或者其他药物,都需要把生活方式的干预先进行,可见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减少相关并发症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所以除了药物以外,我们还需要戒烟、限酒、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才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事件。


    看懂了吗?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减少事件,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还需要其他各方面的全面配合!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当今社会,冠心病病人越来越多,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人会患上冠心病,主要是因为如今的人十分不注意保健,由此身体素质一天天下降,冠心病也就应运而生。很多冠心病患者都很在乎这么个问题:得了冠心病是否还能做外科手术,下面就来听听专家的见解。

     

     

    一般来讲,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有心电图缺血型迹象的隐性冠心病病人,由于心脏病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可以承受较大的手术,危险性也较小。对一般冠心病病人,如心脏病病情稳定,近期无反复心绞痛和心律失常,而且心功能较好,可以考虑手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患者,做较大手术时可使心肌缺血加重,易发生严重的心律紊乱甚至心室纤颤、心力衰竭及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达10%~20%。

     

    因此,对此类病人,除非急症,一般不宜进行较大的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一般要在3~6个月以后,最好在梗塞两年后进行手术;手术与急性心肌梗塞相隔的时间愈短,术后再发心肌梗塞的机会愈大。对于只需要局部麻醉的小手术和简单的眼、耳、鼻、喉科等手术,不论病人患哪种心脏病病和心脏的程度如何,都可以耐受。对一些可选择的手术,如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体内的良性肿瘤等,则要选择在心脏功能最佳的时机做。而对那些病情紧急,不动手术就要危及生命的急症,如大出血、内脏穿孔、恶性肿瘤等,不论心脏病的性质和程度如何,都要在严密的心脏监护下进行手术。

     

    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手术问题,需视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来决定。一般说,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如仅有偶发早搏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但频发早搏或阵发性心动过速,严重的心跳缓慢及传导阻滞时,应先适当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有些病人手术时应给予相应的保驾措施。冠心病合并慢性房颤的病人,只要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左右,心功能尚好时,并不明显增加手术的危险性。

     

     

     

    看来,得了冠心病,如果需要做外科手术,需要分情况而定。这就要求患者在做外科手术之前必须先做下身体的检查,通过检查,来查看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否符合手术标准,如果符合,则可以进行手术,如果不符合,就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途径。

  • 银杏叶茶是否有副作用,目前还尚未可知,该茶为中药代茶饮,实际功效一般,不能代替药物治病,且不要盲目使用,实邪者忌用。

    银杏叶茶是用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制成的代茶饮,银杏叶是一味中药,其味道苦涩甘,药性平和,主要可入心肺二经,有敛肺平喘、止痛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常用其治疗肺虚咳嗽、高脂血症、胸痹心痛、瘀血阻络等疾病。

    由于银杏叶的副作用目前还缺乏权威研究资料,因此银杏叶茶是否存在副作用,现在还并不是很清楚,不过作为一款中药代茶饮,实际功效较为一般,通常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若患者存在实邪症状,则不能饮用此茶。中药代茶饮使用不当对身体并无益处,因此患者不能盲目乱服此茶,若需用药治病,还需严格遵从中医医师指导。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