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抓住事件关键点,跨过鬼门关

急性心肌梗死:抓住事件关键点,跨过鬼门关
发表人:范书英

韩先生来随诊,一切正常,看不出曾经的痕迹。

七年前,三十五岁的韩先生有一周间断出现心前区发沉,干活休息都有发生,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到了第八天晚上在和朋友们喝酒时这种感觉再次出现,程度明显加重,压榨样疼不能忍受,半小时也没能缓解。慌乱之下韩先生拨打了120,正是这个电话救了他一命,突发室颤时若不是已在急救车上,估计韩先生早已跨过了鬼门关。

韩先生到达抢救室时距离胸痛发生约3小时,医生诊断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出急诊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的建议。经历生死之劫的韩先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签字。造影显示前降支近端血管几近完全堵塞,只剩下“一线生机”,在一番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抗血小板药物、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后,前降支血流恢复正常。

与无常擦肩而过的韩先生彻底放弃了烟酒人生,开始作息规律、饮食定量、少盐少油、戒烟戒酒、定期随诊、遵嘱服药、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至今七年过去了,韩先生与常人无异。

韩先生的经历在众多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再平常不过,但简单的故事从来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亚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亚急性心肌梗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尽管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也无法阻挡亲人团聚的热情和喜悦!然而,在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春节期间也潜伏着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及其家人应该提高警惕,开心之余,也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安全警报。

     

     

    1.突发胸闷、胸痛

     

    如果家人在活动过程中或休息时,突然出现心脏部位剧烈疼痛、胸闷,或是左侧肩背部疼痛,同时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产生一种濒死感,且这种情况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很可能是心绞痛发作。如果持续时间更长或持续不缓解,就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急救tips:

    应让家人立即停止活动、取平卧或半卧位休息,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如果发病者没有任何禁忌症,家属可以立即帮助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让患者情绪保持镇静,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2.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

     

    如果有家人在过度疲劳后,出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等情况,可能提示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

     

    急救tips:

    发现以上突发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帮助发病者仰卧,头偏一侧,头肩部垫高,有助于脑血流和脑灌注压的改善,同时还可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如果发病者口鼻中有呕吐物,应设法清理,有活动性假牙应去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病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比如用手电筒观察其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果发病者意识清醒,应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在急救人员尚未到达之前,切勿擅自给发病者服用药物。

     

    3.心慌、头晕、冒冷汗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和家属,节日期间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血糖仪监测血糖低于3.9 mmol/L即为低血糖,这时常常会伴有心慌、头晕、饥饿,手抖、冒冷汗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失常,甚至昏迷。低血糖是糖尿病昏迷的主要原因。

     

    急救tips:

    对于神志清楚的低血糖患者,应立即口服10~15g含糖饮料或食品。进食甜食后,如症状不能改善或出现昏迷倾向,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协助患者平卧、抬高下颌、解开衣领,保持气道通畅,注意保暖。发生呕吐时让患者侧卧,以防误吸。

     

    非医疗专业的成年人也应该掌握下述的急救技能:

     

    1.心肺复苏(CPR)

     

    确定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后,将病人仰卧于硬平面上,施救者位于其右旁侧。胸外按压部位在胸骨下半段,胸骨正中间。记住按压位置,下次按压选择同一位置, 以节省按压间隙时间。

     

     

    按压手法:施救者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十指紧扣,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持续、有力。要求施救者 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按压深度成人5cm,儿童5cm,婴儿4cm,或≥1/3胸部前后径。

     

    每次按压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压暂停间隙施救者不可双手倚靠患者,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非医务人员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也可在急救调度员指导下操作直至使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2.学会应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如果施救者判断伤病员出现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应尽早使用AED;如果现场有2名以上施救者,一人进行CPR,另一人取来AED。

     

    AED操作步骤:

     

    1. 打开AED盖,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开机;
    2.  将电极板准确地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装有植入性复律除颤仪的患者应将AED贴片避开植入装置;
    3. 离开患者,让AED分析心律;
    4.  如AED建议电击,施救者大声警告“离开”,确定已无人接触患者后按“电击”键;
    5.  如无需电击以及电击完成后,请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6.  约5个心肺复苏循环或2min后,AED会提示重复步骤③和④。对小于8岁的儿童除颤建议使用儿科剂量减量系统,大于等于8岁的患儿使用普通AED。在心脏猝死发生的一分钟内进行电除颤,存活机会可达90%,但每延误1min抢救成功率降低7%~10%。

     

    提醒大家要防患于未然:节日期间应该保证休息,尽量避免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贪杯、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有不适症状出现,不要因为过节,延误就诊。

     

    最后,祝大家节日期间,健康快乐!

  • 临床上除了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胸痛外还有好多疾病可以引起胸痛,因此学会鉴别是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既不会延误疾病的诊治又不会导致过度的恐慌。今天我就带大家进入第五站,了解一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一、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心脏神经官能症

    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病人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于疲劳之后出现,而非疲劳当时。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 10 多分钟后才"见效" 。常伴有心悸、疲乏、头晕、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 2.肋间神经痛

    疼痛常累及 1 -2 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

    • 3.反流性食管炎

    疼痛为胸骨后烧灼痛,常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 4.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超过半小时甚至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 1.心绞痛

    疼痛部位相仿,但心绞痛胸痛时间一般持续 1-5 分钟,不超过 15 分钟,经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 2.主动脉夹层

    胸痛呈撕裂样,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

    • 3.急性肺动脉栓塞

    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伴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出现 I 导联 S 波加深, III 导联 Q 波显著,T 波倒置典型改变(SIQIIITIII)。

    • 4.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可协助鉴别。

    • 5.急性心包炎

    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急性心梗严重。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不难看出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如果疼痛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都提示病情危险严重,是必须尽快线下医院就诊的,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就是常见的引起胸痛的一些疾病的鉴别要点,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心梗后的相关并发症,或者是再梗死,就时刻威胁着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并发症呢?

     

    1.药吃好

     

    一旦罹患心梗,患者需要几乎终身服用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把药吃好是预防心梗后并发症或者再梗死的最好方法,吃药没有捷径,许多人口服药物两年三年之后,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停药者不在少数,而停药后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再梗死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勤复查

     

    心梗后复查尤其重要,因为心梗后并发症的发生也不是随时出现,比如心功能不全,可能有部分病人要到1到2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3.会运动

     

    心梗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是什么运动都不能有,心梗后的运动处方,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会对心梗的愈合有着良好的作用,而适量运动也会有助于减少心梗并发症和再发梗死的可能。

     

    4.戒烟酒

     

    戒烟戒酒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改变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定期作息和规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性别,为什么别人没有心梗,而你发生了心梗,需要找到原因,加以预防,如果心梗后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熬夜抽烟等不改变,那么下次心梗或者并发症就离你不远了。

     

     

    5.懂生活

     

    适度的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生活压力,保持愉悦心情,对于预防心梗后再梗死和相关并发症也尤其重要。所以,发生心梗后,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更应该懂得拿得起和放得下,方能减少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和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其实预防心梗后并发症,还有其他一些小小的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只有更加注意,才能更加安全。

     

    预防并发症,我们需要一直去努力!

  •  

    24岁的小文是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士,在上班的时候,同事发现她的脸色很难看,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小文说胸口痛的厉害,同事让她到医生办公室休息一下,顺便找医生看一下,但科室呼叫铃此起彼伏,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小文说没事,再忍一忍,等下班再说。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去病房为患者换吊瓶的时候,小文突然用手捂着胸口,然后整个人向后倒了下去,失去了意识。

     

    闻讯赶来的同事立刻对小文进行了积极抢救,很快,医生发现导致小文胸痛的罪魁祸首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而小文就属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生说,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开始的时候主要表现为难以缓解的胸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如果不及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甚至是心力衰竭。

     

    正因急性心肌梗死的诸多并发症,所以它的死亡率很高,在胸痛疾病里,它与主动脉夹层,肺血栓栓塞综合征一起被称为三大杀手。

     

    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24岁的年轻人,为何竟突然罹患急性心肌梗死?

     

    其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非常多,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但是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用力排便,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进食较多脂肪后均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小文的工作是护士,其实非常辛苦,最近天气转冷,科室的床位更是全部住满,很多年轻的护士都累哭了。

     

    神经内科又是一个危重病特别多的科室,护士们的压力特别大,很多护士都出现了心悸等不适,但科里人手又不够,大家几乎天天要加班。

     

    同事说,小文最近压力特别大,前几天因为一个针没打好,还被患者家属威胁了,弄的她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上夜班都心惊胆战。

    医生分析,正因为巨大的压力,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所以才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万幸的是,通过四个小时的介入手术,小文转危为安,现在住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

     

    其实,护士的职业非常辛苦,她们往往要承担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所以希望整个社会都更能理解和包容护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肌梗死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是会让人猝不及防的,最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就是疏通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流通,而心导管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项技术是通过针刺的方式通过皮肤进入血管,通过特殊的软管顺着导管,在X光机的透视引导下,到达心脏或血管进行检查和治疗,这与传统手术中开胸的方法不同,需要开胸才能完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经皮肤穿刺将周围动脉(股或桡动脉等)沿动脉流向心脏的介入材料,如气球导管或血管支架植入有阻塞的冠状动脉,在阻塞处进行扩张和疏通的心导管治疗技术,于1977年由医生实施了第一个使用改进的气球导管完成的PCI手术,使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开始接受植入式心血管手术。

     

     

    PCI研究进展情况。

    从最初的气囊扩张术(PTCA)发展到40年前,PCI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其中包括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涂层支架(DES),这些支架能够产生适度的支撑力量,防止斑块剥离,血管弹性回缩和内膜过度增生,以保持血管通畅;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膜架(BVS),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完全吸收型血管膜架?

    该生物模架于2014年7月正式在台湾上市,在药物释放后,它取下金属材料,可被人体吸收,使其恢复血管的正常弹性,加快血管愈合的能力。可吸收生物模架材料主要有四种:镁材料、乳酸胶酯聚合物材料、聚酐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等,BVS材料可将长期植入金属支架的潜在风险降低到最小,使血管恢复原有弹性。

     

     

    完全吸收式生物血管膜支架的应用现状。

    为何最新的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问题是费用高昂,而且目前还没有健保付款,而且是完全自费(大约12万元),再加上生物支架主体相对金属支架来说比较厚,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将支架推入阻塞的难度,此外还需要更精密的影像辅助,这也可能导致病人暴露在更多的X光辐射下。因此在临床施行血管阻塞处有严重钙化,过弯,阻塞处分支过多,血管管径过大,阻塞处过长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而跟踪使用生物血管支架患者的研究发现,由于没有金属支架的支持,更容易发生再阻塞。

  • 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凄惨的哭声,原来是5床的35岁男子林某在抢救3天后终无效离世了。

     

    林某有高血压病史3年,3天前的深夜,林某胸部突然出现压榨性疼痛,同时伴有窒息感、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疼痛难以忍受。

     

    主管医生见此情状,含泪叹息:都是一个动作害的!原来,由于林某平时在网上看到有文章说发生心绞痛时通过深呼吸和大力咳嗽自救,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达到心肺复苏抢救生命的目的,于是他就照做了,但十分钟后症状并没有丝毫缓解,反而越来越重。

     

    最后被120送医院抢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但由于心肌细胞坏死面积大,病情严重,近3天来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期,最后遗憾地在入院第3天离开了人世。

     

     

    发生心梗时深呼吸或用力咳嗽可以自救吗?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示范,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在某些诱因下使冠脉血管发生堵塞,相应部位的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从而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由于此时心肌细胞已严重缺氧,所以任何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动作都会加重病情。

     

    如果这时再进行深呼吸和用力咳嗽的动作,会进一步增加心肌耗氧,使原本就严重缺氧的心肌细胞雪上加霜,进而造成更大面积的细胞坏死,还可能会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跳骤停。

     

    另外,心肺复苏实施的前提是突发的心跳停止,但急性心肌梗死时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心跳停止,所以也不需要采用深呼吸和用力咳嗽的方法来达到心肺复苏的目的。因此,发生心梗时深呼吸或用力咳嗽并不能自救,相反那是等于自杀。

     

    发生心梗时如何正确地自救?

     

    急性心肌梗死虽然是一种十分严重、凶险的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发生会就必然会死亡。有研究显示,发病后的第1个小时是最为关键的时刻,这段时间至少应该及时开展院前和院内的急救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由于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医院外发病,所以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十分重要。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的家属必须第一时间拨打120,并要描述清楚患者出现的症状,以便急救人员预先识别,为抢救争取时间。在等待120到来时,患者必须做到两个字:静、卧。

     

    首先静即安静、冷静和镇静,尽量做到放松,避免精神紧张,因为紧张的情绪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其次是做到绝对卧床休息,切忌用力和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更不能自行送患者到医院,这样也会让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增加心肌耗氧。如果身边有药物,可以立即给患者服用300mg阿司匹林,如果没有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时,也可以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可以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因此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不当急救措施,以免使病情加重,并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参考文献:

    [1]《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2]《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 去年,某公司董事长在演讲时突然倒地不起。据悉,该名男子在活动现场致辞时,突发心肌梗塞当场离世,让人唏嘘。

     

    心梗的死亡率极高。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时,我国心梗患者将达到2300万人,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的确,提到心梗,谁能不怕?突发心梗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救治,1-6小时内就会出现猝死。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如果血管堵塞在20分钟内顺利开通,心肌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血管堵塞如果超过一小时,部分心肌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

     

    大部分患者在突发心肌梗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这个疾病易慌乱无措,最后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因此丧命。

     

     

    虽然心肌梗来势汹汹,但实际上,约有70%的心肌梗塞病人都有先兆症状。这些关于心梗的“夺命信号”,你千万不要忽略了!

     

    (1)胸痛

     

    如果左前胸发生压榨性疼痛,与此同时还伴有大汗淋漓的情况,持续5分钟以上还未缓解的话就要怀疑可能是心梗了。

     

    (2)心绞痛

     

    发生心绞痛并持续30分钟以上的,或是65岁以上、有三高病史的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后出现心脏疼痛现象,需要即刻就医。

     

    (3)咽喉痛

     

    除了胸痛,咽部紧缩也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突然嗓子眼不舒服,不要觉得多喝水就没事了。

     

    (4)胃痛

     

    一般来说,过度肥胖、有三高且平时没有腹部不适感的人群,突然出现了严重胃痛和胃部灼烧感,这种时候要格外注意。

     

    (5)牙痛

     

    出现短时间的牙痛,每次持续时间达3分钟左右,并在一周内反复频繁发作。

     

    (6)焦虑失眠

     

    如果你在深夜突然毫无理由地感到焦虑,半夜还会突然惊醒,整个人慌张害怕,也有可能是心梗的信号。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些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患有心梗,不要等到发病了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事实上,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心梗,主要是由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暴饮暴食,或者高油高脂,都会增加人体血管的负担,加速血管老化,容易导致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七分饱最佳。

     

    抽烟、喝酒也是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导火索。烟草中含有2000多种对人体有伤害的物质。

     

    我们最为熟知的尼古丁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从而破坏血管健康。所以,能戒烟戒酒的话就戒了吧,对身体健康总是好的。

     

    此外,平时还要多喝水。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及时补水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心梗固然可怕,但人若没有预防意识更可怕。平时应多留意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异常,切勿让小事引大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脏是我们人体的主要供血器官,负责把血液迸发到全身每个角落,因此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近些年来,心脏病患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并且由于心脏病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对于心脏病的预防和急救是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方面。

      

     


    心脏病突发如何急救?懂得这些急救常识是关键,看完别忘

    有发病迹象前

     

    通常在心脏病发作前,病人会有身体上的不适。往往表现在呼吸困难、气短、以及心口痛等方面。这时患者身边的人一定要让患者就地平躺下来,并且解开上身衣物,大口呼吸,来给心脏和大脑足够的供氧量。同时,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或者患者日常服用的心脏类药物。

      
    此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胸口按压或者心肺复苏等动作,否则在此状态下会起到反作用,影响患者正常呼吸节奏,从而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等现象的出现。

     

    行走途中

     

    如果心脏病人在行走或者运动过程当中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应当立即躺下,并且呼唤救援人员。因为这时可能是心律不齐或者心脏出现病症的前兆,患者在平躺之后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药物。不可以自行缓解,认为没有事情了再继续行走,这样很容易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

      
    心脏骤停

     

    据数据统计,心脏骤停是近年来致死率最高的心脏类病症。因为其发病快,致死率高,并且来不及抢救等特点,是医疗急救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但是若在生活中遇到了心脏骤停的患者或者家人,等待救护车或救援人员来的时间是远远不够。

     

    如果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并且口吐白沫,应当迅速让患者平躺,清除口中异物。施救人员跨坐在患者身上或者跪坐在患者一侧,双手重叠或者叠拳用力按压患者左胸口处,按压的深度大约在3-5厘米左右,按压的频率应当是每秒钟3次。

      
    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是被国际医疗统称为“黄金4分钟”,因为在这4分钟内,是决定了患者生死的时间,如果心脏停止跳动超过4分钟,那么人体的大脑就会因为严重缺血而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导致脑死亡的后果。

     

     

    生活当中

     

    心脏病患者或者有心脏骤停经历的病人,应当随身携带急救类药物。并且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在装这些药物时,应当选择瓶口较大,或者方面拿出的药瓶。

     

    因为市面上很多心脏类药物的瓶口设计的会比较狭窄,平时虽然比较便捷,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就会影响服药的速度。毕竟在发病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

     

    那么普通人在生活中应当如何避免被心脏病所困扰呢?

     

    少喝酒

     

    有很多心脏病患者在患病前都有着酗酒的习惯,喝酒多,因此就会很容易患上高血压的病症。然而患得高血压后,往往这类患者并不会在意,因此就离心脏病“敲门”不远了。

     

    健康专家指出,少量的喝酒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以及身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大量的饮酒会给我们的肝脏造成很大的压力以及损伤。“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爱喝酒的朋友,一定要管住自己,不要贪杯。

      
    不熬夜

     

    熬夜是造成心脏类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因为熬夜会首先损伤我们的大脑,人体的大脑到了一定的时间就需要得到休息,如果经常熬夜就会使得大脑压力过大,同时心脏也会受到损伤。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有效地预防身体突发类疾病或者潜在类病症。专家建议,每年至少1-2次的全面体检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体检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和家人负责任的表现。

  •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见识了心肌梗死的可怕以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抓住急救的最佳时机呢?

     

    一、不有心存侥幸的心理

     

    许多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症状初发的时候,因为坚信自己身强力壮,而且年纪轻轻,再加上症状不典型,往往会心存侥幸的认为只是简单的胸部不舒服,心梗不会找上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出现持续的不舒服,尤其是颈部及以下,腹部以上的持续不适,更需要警惕。

     

     

    二、简单识别是否为心梗

     

    心肌梗死的识别,需要记住心梗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持续的心前区或者后背的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而且伴有大汗淋漓,有可能您已经是心肌梗死了,但不是所有的心梗都这么典型,也不是这么典型的症状都是心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需要更加重视。

     

    三、呼叫专业医生到场

     

    如果考虑心梗,一定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切勿自行前往医院,因为心梗后的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会随时要了尔卿卿性命。如果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在场,会大大提高救治能力。但如果真的距离医院很远,救护车或者医护人员不能赶到现场的话,自行送医也一定要和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搬运。

     

    四、学会心肺复苏很重要

     

    心肌梗死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者猝死的人多得很,因为心梗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这些。所以,学会如何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毕竟心梗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院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之前,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心梗后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

     

    五、相信医生勿盲目自信

     

    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一定相信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许多人听到心肌梗死要急诊放支架,做的最多的就是打电话找熟人,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急诊支架啊?”。如果问道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还好说,如果问到一个其他专业的医生,耽误救治时机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把性命交给离你最近的那个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够了。

     

     

    心肌梗死,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或者救治方法,没有任何一个偏方和简单的救治方法可以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会溶栓的医生,和能做介入治疗的医生团队。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 心肌梗死是一种相当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病,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如果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容易导致患者失去生命。

     

    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发病后,由于没被及时辨别清楚,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因此,能清楚分辨心梗症状,对于心梗救治也是意义重大。

     

     

    心梗来临前,这5个症状会发出“求救”信号:

     

    1、胸部疼痛

     

    疼痛是心梗发病的首要症状 ,而发作的时间常在睡眠时或者安静时,而且这种疼痛发作起来程度比较重,一般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数小时以及数天都有可能,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在休息后,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2、发热

     

    心梗发病期间,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现象,并且会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患者的体温会达到38度左右,而且这种现象也会大概持续一周左右。

     

    3、心律失常

     

    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会出现心率失常的现象,多半是在发病前的1周—2周左右,此外,还会伴随着心跳加速的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4、胃肠道症状

     

    还有一部分的患者,在发病的早期,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比如:呕吐、上腹胀痛、恶心等,一旦出现这种症状,最好及时就医并做进一步检查。

     

    5、其他部位症状

     

    除过上面的这些症状以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衰竭等问题。如果频繁出现这些症状,日常一定要多多注意,预防心梗的到来。

     

    而一旦心梗突发,身边人如果能及时辨别,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救助,而在临床上,很多人在救助过程中,却因为一些错误的救治误区,导致患者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机,最终错过了黄金救治期。

     

     

    一旦心梗突发,这3件事,奉劝大家千万不能做!

     

    1、不可擅自服用药物

     

    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期,已经通过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感知到了危险,而为了缓解症状,会自行吃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以期能减轻症状,实际上,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因为一旦服药不慎,反而会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还有一些药物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严重的还会引发休克,对于患者的后续抢救非常不利。

     

    2、不能随意搬运患者

     

    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因为突发的血压升高或者降低,才会出现了头晕和摔倒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不能去随意搬运和挪动患者身体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原地躺着,如果随意搬动可能会导致血压的异常,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引发更大的意外。

     

    3、不要随意进行急救行为

     

    很多人发现心梗病人发病后,会热心地上前帮助抢救,而盲目地用自己所学的心脏复苏的方式进行抢救,但其实,这样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很可能导致操作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遗漏甚至做错一些动作,不仅起不到救治的目的,严重的反而会加重病情,耽误后续治疗。

     

     

    突发心梗,这几个急救措施一定要掌握!

     

    1、赶紧拨打120,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赶到;

     

    2、让给患者就地平卧,并且将患者的腿稍微抬高;

     

    3、千万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如有身边有供氧设备,让患者立即吸氧;

     

    4、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要及时做人工呼吸,等候120的到来

     

  • 预防猝死,从点滴做起

    一、运动与健康

    坚持规律的运动对于预防猝死至关重要。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耐力,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血糖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二、生活方式的调整

    1.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降低猝死风险。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

    2. 饮食健康: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猝死风险。

    三、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对心脏造成压力。

    四、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五、关注高危人群

    有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预防措施,定期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

    总之,预防猝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才能远离猝死威胁。

  • 近年来,中风和猝死已经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一项最新的研究指出,脾气暴躁的男性更容易发生中风和猝死,这一风险甚至超过了被称为A型个性的人。

    研究发现,脾气暴躁的男性更容易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这是一种可能导致中风的风险因素。在美国,大约有200万人患有心室纤维性颤动。虽然这种症状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构成很大威胁,但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脾气平和的男性相比,脾气暴躁的男性发生猝死的危险高出20%。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将心中的怒气释放出来,而不是将其压抑。然而,这项研究却表明,易发脾气和喜欢瞧不起他人的男性,心率不齐的发生情况比脾气平和的人高出30%。

    脾气暴躁和敌对情绪被认为是引发中风和心脏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项研究结果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降低中风和猝死的风险。

    除了情绪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中风和猝死的关键。建议男性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2.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3. 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疾病,如心肌梗塞和脑中风,这两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了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床头备上三样东西至关重要:一杯水、一根针和两颗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心肌梗塞的急救良药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梗塞都会出现胸痛症状,有时可能先出现恶心、大量出汗等征兆。如果在夜间发生心肌梗塞,60%的患者可能因没有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因此,床头备上两颗阿司匹林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疑似心肌梗塞的症状,应立即嚼碎两颗阿司匹林并吞下,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告知急救人员你已经服用了阿司匹林,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针:脑中风的急救神器

    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严重疾病。脑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头痛、意识丧失、肢体无力等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放血的方式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具体方法如下:

    1. 找一根干净的针,用火消毒或用口水消毒。

    2. 在患者的十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点)刺破,让血流出几滴。

    3. 在患者的耳朵上找到耳垂部位,用针扎两针,让血流出几滴。

    4. 等待几分钟,患者可能会逐渐清醒过来。

    水:预防心脏病发作的秘诀

    心脏病患者睡前喝一杯水,可以预防凌晨发生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因为夜间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喝一杯水可以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床头备上这三种物品,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急救知识,为家人和自己保驾护航。

  •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和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沉迷于追剧等娱乐活动,却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隐患。近期,就有新闻报道了一位潘奶奶因为通宵追剧,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险些丧命。这不禁让我们反思,过度追剧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教授指出,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天气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心情跟着起伏,从而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心血管处于危险边缘。

    除了心血管疾病,长时间看电视还可能引发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次看电视超过两小时,就会导致血管硬化。看电视时间越长,动脉就越硬。

    那么,如何避免过度追剧带来的健康风险呢?首先,我们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超过两小时,最多不超过三小时。其次,看电视时不要过于投入,每看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应站起来活动10分钟左右,伸展一下胳膊、踢踢腿。最后,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选择轻松愉快的节目,避免观看惊险恐怖的影片和竞争激烈的体育节目。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护心血管健康:

    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 牛奶,这个看似普通的饮品,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除了众所周知的补钙作用外,牛奶还能降低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那么,牛奶究竟是如何发挥其神奇功效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揭秘。

    一、牛奶中的钙元素:强化骨骼、降低血压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中含钙约120毫克。钙元素可以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此外,钙元素还能降低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研究表明,每天摄入充足的钙质,可以有效降低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二、牛奶中的蛋白质: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参与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牛奶是补充蛋白质、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牛奶中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护心血管健康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帮助维持骨骼健康。此外,维生素D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四、牛奶中的其他营养素:抗氧化、降低患病风险

    牛奶中还含有其他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钾、镁等。这些营养素具有抗氧化、降低患病风险等作用。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多种疾病。

    五、牛奶的饮用建议

    1. 选择全脂牛奶、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根据个人口味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2. 每天饮用一杯牛奶,约200-300毫升,即可满足人体对钙和蛋白质的需求。

    3. 早餐饮用牛奶,有助于提高早餐的营养质量,提供一整天的能量。

    4. 牛奶不宜空腹饮用,最好搭配面包、谷物等食物一起食用。

  • 心肌梗死,这一可怕的疾病,时刻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生活中突然引爆。那么,当我们遇到心肌梗死突发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并向左肩臂、颈部等部位放射。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心动过速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等。

    当遇到心肌梗死突发的情况时,我们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保持冷静: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加重病情。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120,寻求专业救援。

    3. 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

    4.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以缓解疼痛。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日常保养: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

    3.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要积极控制血压。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心脏负担,要尽量避免。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疾病。

    总之,面对心肌梗死突发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积极预防,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研究发现,在月经来潮的五天内,女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这可能与经期情绪波动、焦虑和愤怒等情绪状态有关,这些情绪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增加心脏负担,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研究人员对28名患有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更年期前妇女进行研究发现,在月经来潮的三天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梗塞的妇女明显多于其他时间。这表明,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与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为了预防心肌梗死,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注意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此外,以下几种食物对预防心肌梗死有一定帮助:

    1.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2. 酸奶:富含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 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 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5. 豆类: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某医院连续两年对580例AMI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比例远高于女性,且冬季发病人数显著增加。本文将从疾病特点、发病规律、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AMI,帮助您了解这一疾病,提高防范意识。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

    1. 发病人群:AMI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比例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化、斑块形成等病理变化加重,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最终引发AMI。

    2. 季节性:研究发现,冬季AMI发病率最高,春季次之,夏季和秋季较低。这与冬季寒冷天气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有关。

    3. 时辰性:清晨是AMI发病的高峰时段,尤其是早晨6-9时。这与人体生物钟、血压、心率等因素有关。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

    1. 冬季:寒冷天气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此外,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2. 清晨:生物钟效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发AMI。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

    3. 遵医嘱用药: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等药物。

    4. 保持心理平衡:学会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5. 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四、总结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了解其发病特点、规律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率。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血管疾病风险。

  • 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因此了解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至关重要。情绪波动过大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因此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其次,适当的运动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此外,戒烟戒酒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尽快戒烟戒酒,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当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此外,患者还应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救或互救。

    总之,了解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在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适当的锻炼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冠心病患者在早晨能否进行锻炼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稳定、近期无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患者在早晨,尤其是上午6:00~10:00进行锻炼。这是因为早晨起床后,人体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此外,上午6:00~10:00也是一天中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期,血压的升高也会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风险。北方冬天早晨天气寒冷,冷空气刺激导致血管收缩,更容易引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

    那么,冠心病患者何时进行锻炼较为适宜呢?一般建议患者在下午或者晚餐后进行适当的锻炼。此时,人体血液循环较为稳定,有利于锻炼的进行。推荐的运动项目包括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需要注意的是,锻炼时要注意适量,不可运动时间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除了运动锻炼,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养也十分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方面要清淡、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此外,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适当的锻炼对于改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但需注意,锻炼时间和方式的选择应谨慎,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