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层心理防御模式

深层心理防御模式
发表人:杨霖娜
 

写在前面

 

 

 

 

深层心理防御模式:指的是,为了保护深层的自我,你是否会启用婴儿期使用的保护方式。最初的婴儿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区分自我和外界,所以这一类方式通常是原始且简单的,而这里的“自我”是最柔软的,最真实的。

 

 

全能感:潜意识深处,你觉得自己比其他任何一个人对你的评价都要更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世界上的事情都应该如你所愿。因此,你不必面对自己的缺陷,甚至你会觉得自己是没有缺陷的,完美的。

 

01
你的深层心理防御模式

 

在意识层面,你会计划好自己的事情,甚至会在脑海中想好要做的每一步。有时,你还会幻想自己很厉害,什么都会,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一学就会。

 

你期望能够控制所有事情的发展,期望自己能做到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然后在心里面告诉自己:看看我多棒。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鲜活的生命力。你能够抛开头脑层面的理性计算,不顾代价地追求心中所想所愿。你感到自己势如破竹,一往无前。

 

这样一来,你可以把真我包裹在“我很棒,我很好”的密闭空间中,从而在心理层面上给自己持续且稳定的安慰和价值感。

 

所以,即使遭遇沉重的打击,当下你的内心依然是怀抱希望的。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抱持着这种强大的信念,你能创造更好的成就。

 

02
深层心理防御模式的形成

 

这种全能感源自婴儿早期的原始心理状态。那个时候的你只照顾自己,只关注自己,认为外部世界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

 

这是一种原始且简单的深层心理防御模式,从心理上构建一个全能的、完美的自己去抵御外界的风暴。但这是一种理想的幻梦,因为客观世界里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世界也不会围绕着你转。

 

现实不符合想象,事情没有按照你期待的方向发展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全能是个幻觉,你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全能,然后你会从全能感跌落,体验到自我和整个世界都破碎了,随即陷入彻底无助感。你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表现得非常糟糕。

 

所以,越是觉得自己是全能的,就越容易痛苦。物极必反,越是强大,实际也越是脆弱

 

从最深层次上讲,这是对死亡的惧怕。因为自我破碎的感觉让你体验到了死的力量,你感觉自我正在慢慢逝去,你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

 

当你无法承接住现实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滋生出摧毁欲,恨不得把那些破坏你全能感的人或物全都毁掉。

 

于是表现出暴力的行为,如怪罪别人、贬低别人等。也可能你会向内攻击自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是差劲的,不好的,没用的。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全能感得到了完全的满足,父母对你有求必应,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也可能是因为全能感严重没有得到满足,即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照顾,以致无法形成一种整体的掌控感,那么你会滞留在全能感的原始心理中。

 

03
深层心理防御模式的影响

 

总的来说,全能感让你更能将内在原始的野性能量展示出来,但长期以往,你会逐渐形成虚假的、空的自我。

 

每一次的打击都会引起情绪的惊涛骇浪,都会把你的内心拍翻或掏空。在某个时刻,你就会被击垮而一蹶不振。

 

 

如何适度使用深层心理防御模式:

 

1、正反两面看自己

 

保持对自己的积极看法,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功,但同时你需要看到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用“足够好”的标准替代不切实际的“全能标准”,在面对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多看到自己背后付出的努力,试着为“足够好”而庆祝。

 

2、全身心投入

 

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全能感,展现自己的生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而不是停留在对全能的幻想中。

 

3、诚实地对待自己

 

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承认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看见自己的内在。你可以试着自我催眠,这是与你的内心、与你的身体建立连接,所以这是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

 

首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关掉所有点子设备,找到一个坐着的舒适的姿势,脊背挺直,把注意力带到你的身体,跟自己说:到我返回内在意识的时候了,到我回家的时间了。

 

接着,呼气,吸气,感受所有的紧张,然后呼——释放,放松。接着,张开双臂,你感觉自己回到了过去,感觉到自己从许许多多的存在那里获得滋养,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微风轻轻,阳光正好,爱你的人在你的身旁,他们爱你,他们保护你,他们关心你。温柔地收回双臂,给自己一个好好的拥抱,让自己感受那个感觉:我看到了你,我感受到了你,我接纳你,我支持你,我爱你。

 

做完这个练习之后,你会平静许多,也能够更好地看见自己的内在,并从中获得力量,更好地面对深埋在心中的“秘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与心理社会情况有关的问题 NOS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与心理社会情况有关的问题 NOS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咨询个案

     

    许风,现在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尖子生,但是为人比较严肃,做事很认真负责,所以,老师让他担任了班上的纪律委员。

     

    作为一名纪律委员,免不了会和班上的同学有矛盾,而许风每次处理违纪的同学都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因而得罪了班上的不少同学,和同学们的关系很紧张。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差点和班上的同学打起来,为此,许风觉得很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理解他。

     

    有一回家里被盗了,最后出门的是许风,于是妈妈就随便问了许风一句“有没有锁好门?”许风虽然知道妈妈只是随便问的,可是心里却忍不住在埋怨自己,后来每次出门他都会反复检查门锁好没有。

     

     

    谁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许风出门时锁好门下楼,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我把门锁好了吗?要是没锁好又会丢东西的,要是锁了,返回去又挺麻烦,锁了,没锁,没锁,锁了……”许风心强迫的原因造成强迫障碍的原因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个体本身的因素,等等。

     

    归结起来大概有这几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强迫障碍的人中,他们的父母和同胞有21%~37%显示强迫性格特征。至于强迫障碍的发生是否与遗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个别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超过普通人群。

     

    国外有人进行双生子的强迫状态一致率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单卵双生子和0%的双卵双生子一致出现某种强迫障碍。

     

    也有一些家系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中,焦虑障碍、强迫性人格等明显高于正常人。以上发现说明,强迫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可能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强迫性格的关系。

     

    第二,强迫性人格是强迫障碍的内在原因

     

    有人统计,约有2/3的强迫障碍患者具有强迫个性特点。例如,拘谨、犹豫、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准确,缺乏灵活性。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要求十全十美。喜爱整齐、清洁、有条理和有秩序,但总觉得不完善、不安全、不确定。

     

    第三,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尤其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强迫障碍患者的父母常对子女的教育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要求子女遵守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在生活上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要求井井有条,如有违背常会受到责难。

     

    长期生活在这种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严谨的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性格,从而容易促使强迫障碍的产生。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事件,如童年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都会成为强迫障碍的导火线,引发强迫障碍。

     

    二、强迫的心理疏导策略

     

    强迫障碍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障碍,在处理的时候也颇为棘手,因此,当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个案时,应转入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这里,介绍一些治疗强迫障碍常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脱敏疗法

     

    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治疗恐惧症,也治疗强迫症。本疗法的简单原理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增强适应力,最后达到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

     

    例如,强迫洗涤是与怕脏、怕细菌等的恐惧心理有关的,通过脱敏方法可使患者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先规定严重的强迫性洗手患者在第一周内,每次洗手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5次;

     

     

     

    第二周内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以后再依次递减。若有焦虑不安时,教给全身放松法。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坚持,强迫性洗手会逐渐减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决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不能坚持那就会前功尽弃。

     

    (2)暴露疗法

     

    主要也是治疗恐惧症和强迫症的,治疗原理是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恐惧的某事实面前,且不允许回避,从而使患者对此事实的恐惧反应逐渐适应而取得效果。进行这种治疗的时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大。

     

    (3)厌恶治疗

     

    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自行治疗可采取物理方法,如出现强迫性观念或行为时,就立即给予物理性刺激,常用的方法有:电刺激法,当出现强迫现象时,给予电刺激。橡圈弹痛法,先把橡皮圈套在患者的手腕上,当出现强迫症状时,令其立即用力自行拉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强迫症状,同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为止。

     

    以后再次出现时再次拉弹,如果拉弹次数逐渐减少,表明已取得治疗效果。操作要求:拉弹必须用来使腕部有疼痛感;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计算拉弹次数;每天写治疗日记,记录拉弹次数。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就是让患者顺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强迫症状上,因为当存在某种疾病时,患者往往会对此过分关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而且对这些感觉越集中,感觉“症状”也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而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承认“症状”的存在,把一切思想、情感变化都看作是自然的东西,接受并肯定其存在,对“症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任其自然,不当一回事。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症状”上,从而使恶性循环不复存在。

     

    接受自己的“病症”后,带着自己的“病症”去积极生活,努力去做该做的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实际行动中。实践证明,如果强迫症病人能真正做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事务上,其治疗效果会很不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心理冲突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表现,那么什么样的心理冲突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心理冲突已经达到了心理疾病的级别呢?

     

    我们今天从心理学疾病的角度来看心理冲突:

     

    一、常形与变形冲突

     

    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两种,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的是判断个体异常行为是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的重要指标。

     

    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到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生活事件。

     

    例如:高考前想发挥好,不想让不良心态影响自己,不过压力比较大,又有考试焦虑;夫妻关系不和,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内心痛苦;

     

    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比如婚姻绝不只是个人的事,它涉及夫妻双方以及孩子的切身利益。不论你对离婚持什么观点,都不可能完全丢开道德。你可以认为离婚是道德的,也可以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

     

    总之,丢不开道德判断。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种: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不值的为它操心,没有心理疾病的人觉得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饭后就陷入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中;吃药怕肝硬化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这在不懂精神病的局外人看来不是问题,想吃就吃,不想吃拉到,实在决定不了就问医生;

     

    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如上例,吃不吃药都和道德没有什麽关系。

     

    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如果陷入心理冲突的常形,甚至并没有痛苦的心理冲突,那么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

     

    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或内脏功能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很容易出现变形,例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再例如某学生期末考试没考好,原来只是一到考试前就紧张、心慌。

     

    可是,近一个月以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人多时,就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睡眠也不好。这一例子就是伴随生理和失眠症状出现的典型的心理冲突变形。这一例子就是伴随生理和失眠症状出现的典型的心理冲突变形。

     

    二、评定方法

     

    心理冲突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技巧一般可以用容易掌握的方法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1,病程:不到三个月的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设法主动摆脱,评1 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痛苦,需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 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 分。

     

     3,社会功能: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的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 分;

     

    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能力或人际交往效率明显下降着,不得不改变工或减轻工作或只能部分的工作,或者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 分;

     

    重度社会功能受损或完全不能工作或学习的,不得不请假休息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完全回避的,评3 分。

     

    如果总分为3 分,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 ,神经症诊断是可以确立的。4分——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诊断。补充的是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要三个月以上才行,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三、案例分享

     

    大约有半个月之久,某女眠食不安,工作无心。一天上午在把重要文件放进保险柜锁好后发现抽屉里还落下一份文件,病人十分恐慌。当她把这份文件锁进保险柜后,感到不放心,怕没有锁好,便打开重新再锁。

     

    就这样,她陷入了开了又锁,锁了又开的强迫动作之中。从此,病人一上班就纠缠于保险柜是否锁好了的强迫观念和反复锁柜的强迫动作之中。 这个病例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常形,第二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变形。

     

    一开始我们还很好理解,为了确定有没有锁好,所以回去确认。就算第二次回去从新确认也不算不符合逻辑,因为有时我们明明回去确认了,却突然有一件事发生,从而冲淡了先前的确认结果,造成二次确认。

     

     

    但是后来多次就不符合正常逻辑了,不能被人理解而且严重的影响的正常的生活,自己不能自拔。有一些严重的变形心理冲突会合理化自己的犯罪的动机,例如一个人心理冲突变形后就会觉得我打人,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认可,所以这样是变形的。

     

    四、形成过程

     

    首先是冲突事件的产生,冲突事件引起了常形心理冲突和正常的行为反应,例如:焦虑,情绪低下等。

     

    再经过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渐渐的就会压到人的潜意识中去,在潜意识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回到意识层面后便成为了变形心理冲突和不合逻辑行为的体现。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人又不能从现实中改变这种变形的心理冲突,只能通过改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想法,回到之前的常形心理冲突。

     

    然而已经从变形心理冲突回到了常形心理冲突,如果不能更好的解决,时间一长则又会产生变形心理冲突,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矛盾情感的事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这位当事人有—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

     

    在催眠状态中,她叙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道德观的影响,只好将这种厌恶压抑。

     

    在催眠状态(寻找到这个问题的难度是很大的),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

     

    面对自己厌恶的女家庭教师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和尊敬师长的道德观之间无法协调,心理的防御机制为了减少现实的不适和意识上的痛苦,只有将这种冲突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因而,冲突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综上所述:精神动力学对变形心理冲突形成的解释更能够说明问题,此外在形成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保护自己就得将其受到的冲突变相的转化,有一些则形成常形心理冲突,另外一些便为变形的心理冲突。

     

    综上所述,心理冲突达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的冲突有持续的常型冲突,和变形冲突。如果还是不明白或者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就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攀比消费行为的咨询案例

     

    晓薇来自一个中等富裕的家庭,爸爸妈妈都是中学老师,对晓薇都很宠爱,晓薇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爸爸妈妈一般都会满足晓薇的要求。

     

    但是,最近妈妈发现晓薇越来越爱打扮,而且要求越来越多,老是缠着妈妈给她买首饰、买头饰,如果不同意就又哭又闹的,把妈妈弄得没办法。

     

    前段时间,晓薇又缠着妈妈要买一个头饰,妈妈这回坚决不同意,所以晓薇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星期都没有理妈妈。妈妈被气得哭笑不得,正想和晓薇和解的时候,接到了晓薇班主任陈老师的电话。

     

    陈老师在电话里告诉晓薇的妈妈,晓薇今天把班上一位女生的一个漂亮的水晶头饰弄坏了,结果和那位女生吵了起来,还差点打起来,幸好被同学们拉住。

     

     

    妈妈一听吃了一惊,乖巧的晓薇竟然差点和人家打起来了,这怎么可能呢?妈妈匆匆赶到学校,看见了低头玩指甲的晓薇,而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被弄坏的水晶头饰,妈妈一看,这个头饰跟前段时间晓薇吵着要的那个头饰几乎一模一样,妈妈似乎明白了。

     

    晓薇的诉说证明了妈妈的猜测,被弄坏头饰的女生叫清清,是班上一个很张扬的女生,她家境很好,总是带着很多漂亮的东西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为了笼络人心,还经常请同学们吃东西。

     

    晓薇很看不惯清清,但是也很羡慕清清总是有那么多漂亮的东西,于是她也开始学会了买首饰、买头饰来打扮自己,因为在学校里要穿校服,所以她们都在一些装饰品、文具、手表等上面做文章。

     

    最近,清清的爸爸又给她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水晶头饰,晓薇看见了,又是妒忌又是羡慕,于是回到家里也缠着妈妈给她买,但是妈妈怎么都不同意。

     

    今天,清清又把她的水晶头饰拿出来炫耀,晓薇气不过,借口拿来看的时候把它弄坏了,清清很生气,骂了晓薇,于是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了在校园里不同档次的消费水平,处在下游的同学难免会出现自卑、不满的心理,而处在上游的同学却也会出现相互攀比消费的恶性竞争行为,因此,像晓薇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校园里也不乏少数。

     

    一、攀比消费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现在有些初中学生早已学会了“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他们身上穿的是上百元的衣服和鞋袜,上学放学有车接送,身上披金戴银,其消费水平和消费档次都让人吃惊。

     

    很多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赶时髦、讲攀比。“

     

    别的同学喝饮料,我当然不能喝白开水”;“你有手机、iPad,当然我也不能跑在后面”。学校似乎成了他们的竞赛场,可是他们比的不是学习、才华、能力,而是自己父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

     

    如果家里有了这样的爱攀比、赶时髦的孩子,那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会不堪重负;

     

    而一旦家庭无法满足孩子,他们会片面地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好,父母没有能力,从而影响亲子关系,拉大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另外,当学生的不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不合法的途径,如偷、抢、勒索别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可见,攀比消费行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造成学生攀比消费行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榜样作用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社会环境,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而言更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有些家庭里,父母本身是爱虚荣、爱攀比的人,总爱在自己的朋友或亲戚中炫耀自己的财物或成就,那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爱虚荣、爱攀比的性格。

     

    第二,学校忽视消费教育

     

    这些年来,很多学校都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消费能力、生存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尚未有足够的力度。

     

    政治经济学是在高中才开设的课程,但其中涉及的内容多抽象理论,少现实生活;多概念原理,少实际操作,对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不大。

     

    所以,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方面的教育就是空白。有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政治课及形势教育课、社会调查活动对提高他们的商品活动能力没有帮助,28%的学生认为稍有帮助,而23%的学生认为上述课程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与此同时,即使有些学校开设有关方面的课程也是从节约方面去谈消费的问题,这明显已经跟不上形势,是不全面的。从我国目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来看,学校的消费教育应着眼于让学生会花钱,即该花的不应吝啬,不该花的绝不浪费,而不是仍旧片面地强调勤俭节约。

     

    第三,社会风气不良所致

     

    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多元的价值观冲击下,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不乏高消费、盲目消费的现象。

     

    而对于尚未完全具备判断力的初中生来说,社会风气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把这些风气带到班集体,形成了攀比的班风时,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如果不善加引导,就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初中生的性格使然

     

    初中生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在他们的性格里保留了儿童期的幼稚与纯真,但也出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冲动与叛逆。

     

    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会因为自己的漂亮衣服而表现出艳羡的神情时,就会为之陶醉,为了让别人的目光总是停留在自己身上,他们就会不断地用这些物质来填充自己。

     

    这种片面地追求他人的评价而获得自我肯定的不健康心理是导致学生虚荣、爱攀比的重要原因

     

    二、攀比消费行为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预防性策略

     

    1.净化家庭环境

     

    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把外界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带入家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

     

    同时父母要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按天、星期或按月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而且要定期检查其用途,不允许私自改变用途或超支,避免其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

     

    还有要注意延缓满足孩子的需要,当孩子提出购物需求的时候,家长若不是觉得非常紧迫的,可答应迟些再买。利用这段时间的冷却,可避免购物的冲动,而且到时可换个方式如把其作为学习的奖励送给孩子,这样能真正体现礼物的意义。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强化一些有益行为,例如,孩子付出了什么劳动,作出了什么贡献,取得了什么成绩,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形成劳动所得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

     

    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理财计划,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了解赚钱的艰难,学会有原则地花钱。通过这样一些教育,形成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2.进行适当的消费教育,引导学生消费

     

    首先,学校消费教育要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消费理论来引导学生,不能用模糊的、短期的经济观点给学生以片面的认识,更不能向学生灌输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思想。

     

    同时,这些内容要通俗易懂,不要用抽象的、生僻的、概念化的理论向学生灌输,要尽可能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深入浅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并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注意以小处着眼,以小事做起,启发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参与消费活动,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消费活动,在消费实践中培养消费技巧。例如,利用节假日去交易会、展销会了解交易情况,鼓励学生在亲友的帮助下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家庭物品等。通过实际锻炼,可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商品的质地、款式、价格等知识、技能,从而增加学生的生活能力。

     

    另外,还要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例如,要求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少领孩子去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等。

     

    3.建立良好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对于学生的成长,家庭、学校环境很重要,但是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同样也不能忽视。

     

    社会舆论在鼓励人们消费的同时,也应告诉人们要理智消费,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否则,就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判断。

     

    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在一些公益宣传上也要考虑到这一点,考虑到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地鼓励民众消费。

     

    (二)即时处理策略

     

    1.开展相应活动

     

    引导正确消费观当老师发现班上出现攀比消费行为的时候,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可以调动班干部开展系列的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班集体的氛围,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例如,老师可以把班上出现的情况作为案例,让学生在班会课上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相应的勤俭节约的道德教育和理财教育,以此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消费观。

     

    2.家长应对孩子进行金钱管理教育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攀比消费行为的时候,应首先检讨自己是否曾经有榜样作用,如果有,应及时更正,并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家长要控制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有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能轻易满足,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收获都是要付出的,表明人们不能不劳而获的观点。一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要和孩子一起拟订消费计划,严格控制孩子的消费。

     

    3.引导学生阅读名人奋斗史等文学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奋斗史等文学作品,介绍一些正确的理财观念,纠正他们不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以明确其行为的负面影响,培养正确消费观,并给予生活指导,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消费和理财。

     

    4.及时教育

     

    因攀比出现偷窃等不良行为的,要及时处理并给予帮教当学生因为攀比而出现偷东西、勒索他人等不良行为的时候,要抓住不良行为的原因、源头,耐心与学生沟通交流。

     

    对于其不良行为,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罚,并根据前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对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加以澄清、纠正。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闭锁的咨询案例

     

    开完家长会之后,张老师被七八个家长“堵住”了,根据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越来越不爱讲话了,对学校中的事情也一概不提,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

     

    吃饭的时候“速战速决”,似乎是为了减少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跟他讲话,常常只以眼光回应一下……看着眼前七八张已经不年轻的脸,听着这些人的不满和失落,张老师对孩子的情况已经有了把握——闭锁心理。怎么处理呢?

     

    张老师耐心听完每个家长的反映之后,找个借口走开5分钟,并让家长们互相吐吐苦水。5分钟之后,张老师回来,发现不少家长的脸色有了稍微的缓和,毕竟,知道了有不少的孩子有同样情况,家长们就不会太强烈地觉得“孩子出了问题”。

     

    然后,张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们的变化是闭锁心理的表现,并将产生闭锁心理的原因,尤其是针对“成人的对待方式落后,会加强孩子的闭锁心理”进行分析。

     

    这么一来,家长们就已经能够理解孩子的那些“怪表现”了。接着,张老师又将闭锁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告知家长,这下,家长们刚刚才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上来,纷纷问:“那应该怎么疏导?”看到家长们紧张的样子,张老师相信,他们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动机已经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将准备好的几个策略传授给了家长。

     

     

    包括:放大孩子的交流、交往欲望,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成功地成长等,并当场让大家讨论具体的做法。第二天,有的家长打电话来说“有点希望了”,也有的家长说“怎么没效果的?”

     

    于是,张老师让这些家长相互之间再进行交流。张老师找了这些孩子,告诉他们“闭锁心理没错,但长此下去,也没有什么建设性,你们考虑看看是否到了开锁的时候了”,并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也传达给他们,以便他们能对父母的引导作出更好的反应。过了几天,不少家长说:“孩子的锁开了,我们的心更加接近了。”

     

    一个月后,在张老师班里,一群孩子将父母协助自己“开锁”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在此气氛下,不少的“闭锁儿”开始说出自己其实也已经“闭锁”得很累的实情,开锁的先锋队员们马上充满真诚地支招。

     

    一、闭锁心理产生的原因

     

    据调查,日常讲话最多的一类人是中年妇女,而日常讲话最少的一类人就是青少年了。

     

    这一结果与青少年容易出现闭锁心理的规律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会那么普遍呢?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由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阶段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研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危机,青春期出现的危机是同一性的角色混乱,如果危机能够被充分解决,在青春期结束之时,个体将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但在这之前,危机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这个时候,个体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处于这种混乱不定的自我感觉状态中,让青少年如何去开放自己?他们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闭锁也许就是这个阶段的唯一选择了,就像蚕要化蝶首先就是织一个密不透风的茧把自己给封起来。

     

    2.用以表现自己的“成人感”

     

    闭锁心理是“成人感”的一种表现途径,闭锁关系是两代人之间形成新型关系的起始阶段。中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渐长大成人,产生了“成人感”。

     

    这种“成人感”使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从成人保护中解放出来的需要,所以无论在认识、态度或行为方面接受成人影响的范围、强度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成人建立新型的相互关系。对中学生来说,最容易操作的变化就是拉开距离(这是不同于以往的依恋关系的新型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中学生的这种变化,成人开始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他们仍常常把已经具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要求得到尊重的中学生当作孩子那样进行教训、监护,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与成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不愿向成人透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因而选择向成人闭锁。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是部分闭锁,即只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而在同龄人之间仍然是亲密的、相互开放的。

     

    3.受团体中某些舆论的影响

     

    大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但也有部分的学生连对同龄人也是闭锁的,特别表现为面对异性时候的闭锁。

     

    产生这种闭锁心理的最大原因是舆论的压力,在很多地方,只要男生和女生稍微多讲几句话,老师也许就会多加警惕,家长甚至还会追踪调查,同学间也会有风言风语……在这种多方面舆论压力下,选择闭锁、保持距离或许就是封住别人嘴的好方法。

     

    4.个别原因

     

    再闭锁的中学生,往往也会有一两个“闺中密友、知己弟兄”,但假如这些都没有,比较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曾经因开放心理而受到过伤害,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防人之心过重,要以闭锁的方式来自我保护。

     

    同时,有些学生好猜疑的偏激个性也容易导致闭锁心理。充分把握中学生闭锁心理的表征,就有可能做到见微知著,及早进行心理疏导。

     

    全面认识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形成原因,根据个体真实情况找到影响其闭锁心理、刺猬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对方,而理解正是消除闭锁心理的极佳方式。

     

    二、闭锁的心理疏导策略

     

    安娜·弗洛伊德写道:“青春期的正常就是通过不正常表现的。”对于中学生闭锁心理的疏导,承认其合理性是很重要的。

     

    对成人来说,只有承认了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及其表现是具有合理性的,才能真正客观地、不带个人情绪地去面对闭锁中的个体。

     

    对中学生自身来说,承认闭锁心理具有合理性,才会真正有勇气去探索闭锁的原因,从而为成功的疏导提供保证。当然,闭锁心理的时间持续过长、拒绝范围过广,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有句俗语: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对于人的成长和智慧的进步,接触、沟通、互相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闭锁,思维容易闭塞;拒绝与人接触,将自己锁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正常的反应会退化。闭锁,影响最大的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不打破闭锁,人将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就像不突破蚕结,就不能化成真正的飞蛾。

     

    因此,闭锁心理只能是初中学生的一种过程状态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伴他度过难眠的深夜……不应该长期持续下去,经历过一定的闭锁阶段之后,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闭锁心理的疏导策略有:

     

    (一)放大当事人的交流

     

    交往欲望不管多么顽固、多么强烈的闭锁者,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也就会有渴望交流的时候,身边的人可以在平时通过言语暗示的方式,放大与人交流、交往的愿望。

     

    例如,有意无意地在当事人面前说:“好久没跟朋友聊天了,真想去找找他们。”或者,在打电话的时候有意说给当事人听“你们就好了,那么多人在一起,我一个人好孤独啊”。

     

    作为当事人,只要感觉到有些孤独,想要打破闭锁的局面,也一样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自我暗示,将这种孤独感放大,就能够有更强烈的动机去主动交流了。

     

    (二)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

     

    有闭锁表现的中学生,其内心反应丰富、强烈。而且往往只是闭住了嘴巴,但眼睛、耳朵都是高效运作着的。

     

    想要采取对话的方式与闭锁的中学生交流,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

     

    相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寄给他,这封信被看的次数不会少于两次;把片言只语或者温情的话交给即时贴,贴到对方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你会发现,他的表情柔和了很多;家人七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她度过难眠的深夜

     

    (三)引导其学会如何成功地成长

     

    闭锁中的个体,思维容易被局限,缺乏对自身长远目标的考虑。家长或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在人的一生中,成功成长的秘诀就在于,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一个人的损失。

     

    那么,如何成功地成长呢?就是使用选择、优化与补偿。选择,就是选择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优化,就是在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领域锻炼或训练自己;

     

    补偿,指用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应付损失。将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引导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帮助其学着去分析自己的当下状态是否“优化”,协助其寻找、开发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补偿”。

     

    (四)组织小团体辅导

     

    利用团体动力许多时候,家长和教师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往往不如同龄人的片言只语有效。多让初中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让当事人从其他闭锁学生的言语、表现中反观自己的表现,可以让当事人真切地认识闭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人际孤独的咨询案例

     

    小雯,女,15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生性胆小、多疑、内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不合群,孤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与同学基本上没有交往;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话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小雯的父母都是个体户,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小雯不再对父母说实话。

     

    一、人际孤独产生的原因

     

    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孤独感

     

    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心理特征。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

     

     

    同时,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

     

    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这种找不到“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着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个体心理上有缺陷也是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他们自我评价太低,极度自卑,不敢与他人交往。有些个体则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出口伤人或过度要求在同学交往中提高自己的群体地位,造成人际关系恶劣,被群体孤立。

     

    另外,重症孤独症患者往往从幼儿时期就已经有明显的症状,孤独症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往往比一般儿童要高,有其器质性因素。

     

    2.家庭因素

     

    有些患者的父母都是聪明人,同时又具有强迫性的个性特征,总是用某一种模式对待孩子、要求孩子,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要求,以致孩子缺乏温暖,越来越孤僻、冷漠;

     

    有些则是父母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包办了孩子的大小事情,压制了孩子的主动性,孩子感到自己没用,极度自卑、自闭,不愿意、不敢和别人交往,尤其是如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重大的挫折,他们会更加自闭;

     

    有些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极少关注,孩子从小缺乏关怀,容易造成孩子孤独。家庭不和或家庭破碎。父母关系不和睦,家里经常硝烟不断,容易造成子女强烈的孤独感,产生自卑、逃避、退缩行为,不愿和他人交往。

     

    3.学校因素

     

    学校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应该具备的心理知识知之甚少。

     

    有些教师重智育而不重人文关怀,对学生一味地加强智力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获得高分,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有些班级风气不良,个别学生受到同学的孤立、漠视甚至敌对,造成学生在人际方面的退缩。

     

    二、人际孤独的心理疏导策略

     

    ( 一)开展亲子心理辅导

     

    组织亲子共享体验活动,和亲子一起参加辅导活动,一同感受、体验、成长,如共同读书、一起参加团体游戏,从而转变家长原本不好的教养方式,协调亲子关系。

     

    没有这样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等惯用的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改变教育方式,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增加亲子间的了解。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班集体中开展团体心理游戏,如龙头龙尾,培养班级团队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营造轻松活泼、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使人际孤独个体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逐渐融入集体,也可在活动中观察人际孤独个体在活动中的反应,及时给予帮助。

     

    平时鼓励他们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并为他们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

     

     

     

    有些同学只有在小组里才敢发言,就多让他们参加小组活动。请班级同学合作,运用社会性强化(称赞和认真倾听)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克服孤僻的心态与行为。

     

    也可以在社交困难的学生中,开展小团体心理辅导,如采用PIEAS的“绕圈子”心理治疗技术,对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都有显著的疗效。 

     

    (三)个体心理辅导

     

    1.行为主义肯定性训练法

     

    教导当事人一项能与他人有效互动的方法,使其能正确有效且肯定地表达自己。

     

    先教导当事人哪些是他人所期望的,例如,眼睛接触、大声说话等,每教导完一组行为后,立即评估当事人行为表现的改变,以积极评价为主;

     

    以真人或录像示范,然后让当事人模拟实际情况,当事人反应适当时,随即加以赞扬,然后让当事人把新学得的交往模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加以记录。

     

    2.意象对话治疗

     

    引导学生放松,进入想象,引导当事人描述意象,治疗师以高超的技巧来诱导当事人产生建设性的新意象。当事人越能调动自己的资源来产生新意象,疗效也就越明显和稳固,反之亦然。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

     

    可见,「精神心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状态是如何左右健康的。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  孙洪强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四科主任  陈景旭

     

    20%的疾病由心理问题导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

     

    心理有问题不总表现在心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70%以上的心理障碍会“攻击”身体器官,其中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是“替罪羔羊”的前三甲。

     

     

    陆林分享了两个真实的病例:

     

    一位男性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

     

    这两位病人都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心理健康的人有长寿优势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在排除了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慢性病等因素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今年2月,发表在著名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早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中年身体疾病多发并加速衰老。

     

    预防精神疾病、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衰老迹象,有助降低疾病发生率,甚至延长健康寿命。

     

     

    自测:你的心理状态健康吗?

     

    怎样的状态才属于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如果你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那就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愉悦。

     

    ■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 5.适度地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以下迹象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报警信号:

     

    • 疲劳,即使一夜好眠也无法电力“满格”;
    • 失眠,劳累一天的你很想倒头大睡,明明睁不开眼皮,大脑却无比清醒;
    • 健忘;
    • 总爱生病;
    • 慢性疼痛;
    • 情绪异常,安全感、自尊、自信心降低,而自卑、恐惧、焦虑、冷漠等负面情绪放大;
    • 性格改变,某段时间突然性情改变,疑心重重,甚至对亲人、伴侣、好友都漠不关心,不愿多交流。

     

    4种心理障碍各有破解方案

     

    职场压力、育儿焦虑、各行各业的竞争……催生了现代人更多的紧张、焦虑、抑郁。针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分别给出了破解方案:

     

     

    焦虑倾向

    “很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不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状态。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发展有益。过度和持久的焦虑,可能引发焦虑症,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消化不良等。

     

    建议:有焦虑倾向的人,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有助减轻拖延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安排好时间能帮人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平时不妨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

     

    抑郁障碍

    抑郁症与通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患者有典型“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降低。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者当面沟通,再配合一些心理问卷测评综合诊断,并非符合几条症状就算是抑郁症了。

     

    建议: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确定是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有研究证明,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的方法。

     

    可以试着向朋友倾诉,别把事情总憋在心里。让自己忙起来,去户外散散步,也可以做些家务。

     

    尝试不去为睡不好而担心,即使不能入睡,躺下来让身体休息一下都是有益的。

     

    失眠障碍

    失眠≠失眠障碍,健康人偶尔也会失眠。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就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判断是否为“失眠障碍”:

     

    “睡不着”,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不好”,容易醒;“醒得早”,醒后30分钟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

     

    建议:入睡难时,睡前1小时不剧烈运动,不抽烟喝酒;每天固定入睡、起床时间,培养睡眠节律,周末也不例外;午睡别太久,20分钟即可。

     

    睡不香时,室温控制在20℃~24℃,低于18℃容易醒;盖厚一点的被子;试试裸睡;床别太软,以免身体下陷醒后更累。

     

    醒得早时,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遮光;睡前泡泡脚;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白天多做一些运动;多晒太阳,积累天然的褪黑素。

     

    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十分极端:开心时很自信和兴奋,伤心时会很绝望,一会像冰一会像火。

     

    建议:有规律的睡眠和活动对患者的恢复尤其重要。

     

    很多双相患者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会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学会修正成就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患者的家属、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有信心去恢复情绪与重建人际网络。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今天起,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社交恐惧的咨询案例

     

    小惠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从小性格内向,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经常灌输比较传统的思想。

     

    初一年级开始,由于自己对好朋友的好出风头很反感,很排斥,尤其是好友在上课时常常左顾右盼使得某些同学的回头率增加,便觉得那些同学也在关注自己,因此心里很烦,很排斥,常常避开那些也许存在的关注目光。

     

    即使在那位同桌好友换了位置后,该同学在上课时偶尔理头发也会吸引自己的目光,因此感到很烦恼。到了初二,仍然与那位女同学同班,但她开始发现自己对于周围的声响很在意,也很容易烦恼排斥。

     

    渐渐发展为觉得自己的目光有问题,会伤害别人,于是不敢看人,也看不进书,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之后泛化到怕在人前讲话,怕见人,强迫自己见人时,也会脸红耳赤,不敢抬头,更不敢说话,去检查身体并无异常。分析与诊断:小惠有怕见人、见到别人脸红耳赤、不敢说话等症状,很明显是社交恐惧症。

     

    引起社交恐惧的原因是,小惠已经到了青春期,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尤其是异性的关注,但是,由于小惠从小比较内向,受的教育就是“枪打出头鸟”和“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思想,因此一再压抑自己的渴望。

     

    针对小惠的情况和表现,咨询师采用了暴露疗法。第一周时,要求小惠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去,站在那里看行人的脸至少20分钟。最初每天一次,以后增至每天两次。

     

     

    开始时,她会感到内心慌张,浑身发热出汗,不敢抬头。但咨询师鼓励其坚持,并让其反复默想:这没什么可怕的!并用深呼吸的办法使其放松,以克服恐惧的情绪。

     

    从第二周开始,症状有所减轻,咨询师让其逐渐增多到人群中去的次数,并延长看人脸的时间,同时训练小惠朗诵预先准备好的诗文或小说。

     

    最初一个人读,以后到人群中去朗读。从第四周开始,要求她在看陌生人的脸的同时,尝试和陌生人有表情上的交流。并开始主动和同学打招呼,紧张时深呼吸放松自己。

     

    经过近5周的训练,恐惧症状基本消失。

     

    一、社交恐惧的表现

     

    (一)社交恐惧的具体表现

     

    1.害怕与异性交往

     

    有些学生在与异性接触时,紧张、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初中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正在从朦胧逐步走向清晰。他们渴望受人欢迎,被人接受,而且越来越渴望受到异性的欢迎。

     

    但是,有些学生却在与异性交往时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我很想像×××那样受女生欢迎,可是我一再努力就是不行。

     

    我一面对女生就紧张,浑身冒冷汗,说话也口吃起来,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有就是脸红,我尽量克制让自己不要脸红,但是越害怕脸红,就越是克制不住……我现在基本上都不敢直接和女生打交道。”

     

    2.害怕与陌生人视线接触

     

    “我不喜欢人多,害怕和陌生人对视,尤其是有许多人注意我时,我表现更糟糕。”“我和别人视线相对时很紧张,尤其是许多人注视我的时候我更不自然,总感觉别人能看透我的内心,所以我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尤其对陌生人和异性,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为此我总希望任何人都不要看到我,别人越不注意我,我的情况越好,表情越接近自然。”为班级风气不良,受到同学的孤立、漠视甚至敌对,造成学生在人际方面的退缩。

     

    二、社交恐惧的心理疏导策略

     

    虽然有人际恐惧的一些症状,但还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的同学,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社交困境。

     

    (一)了解个体生理发展的状况

     

    如果有异常现象如口吃、体态异常等情况,应正确对待,并及时加以矫治,减少心理异常反应。学习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接受自己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消除内心的困扰。

     

    (二)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可以写下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肯定优点,对于可以改变的缺点如不会打篮球则努力改变,而对于不能改变的缺点如眼睛太小则接受。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优点,也可以叫老师和同学来说说自己的优点。

     

    另外,不时提醒自己,可以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得体,不过求全责备是没有必要的。

     

    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盯住我,注意我一个人。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要记住: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也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

     

    (三)改善自己的性格缺陷

     

    害怕社交的人一般比较内向,可以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四)掌握交往技巧和知识

     

    尽管都懂得开展社交的重要意义,但是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知识却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心病是大有裨益的。

     

    社交恐惧比较严重的同学,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系统治疗方法。

     

    具体说来有如下方法:

     

    1.暴露疗法

     

    反复接触使自己感到恐惧的情景或对象,直至恐惧与焦虑消失为止。在治疗开始时,当事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但随着治疗的进行,恐惧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倾向于趋利避害,所以人们一般会回避那些令其感到恐惧的情境,并以此减轻恐惧带来的焦虑。

     

     

     

    但这种做法在减轻恐惧与焦虑的同时又会使得人们的回避行为得到强化,即人们会尽量避免到相似的情境中去,如此反复,从而产生更大的恐惧。其实,真正去接触这些情景时,恐惧反而会逐步降低。

     

    2.系统脱敏法

     

    一般做法是:写下自己惧怕的一些场景,并把这些场景按惧怕的程度从弱到强依次排列。

     

    先从惧怕程度弱的场景开始,独自对着镜子练习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没有不适感觉了,就到实地场景操作。

     

    只要自己害怕的程度比原来弱就鼓励自己,奖励自己,当紧张、恐惧得厉害的时候就用深呼吸放松自己,待到完全没有恐惧感时,再挑惧怕程度高的场景演练,最后达到消除社交恐惧的目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柳依&孙丽敏 

    本文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微信号

     

    随着国内本土连续无新增,新冠疫情终于在祖国人民齐心协力下得到了缓解。这一场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危机。

     

    在大型传染病面前,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感染有巨大的压力,与爱的人永久分离也是巨大的创伤;一线工作人员,例如医务人员、社区排查人员,在一个普通人的基础上还需要处理高负荷的工作和压力。

     

    在全社会都恐慌的情况下,给予心理急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埃博拉疫情爆发时,WHO曾提供了一份埃博拉期间的心理急救指导手册,可以为今天的新冠或是将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参考。

     

    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旨在正在煎熬、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人道的、支持性的帮助。这不是只有专业人员可以做的专业咨询,它包括:

     

    · 提供非入侵的、实际的关心和支持;

    · 评估人们的需要和担忧;

    ·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食物、水、信息);

    · 倾听,但不强迫他们说;

    · 安慰、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 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 保护他们,防止其他伤害。

     

    通过心理急救,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感到安全,感到自己与他人是有联结的,能够得到平静和希望。心理急救也提供社会、生理和情感支持,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有帮助自己的能力。

     

     

    心理急救的三原则

     

    提供心理急救需要我们遵守三个原则:看、听、联结。

     

     

    ① 确保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我们需要做好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对方不被感染,也不能触碰对方的身体和体液。我们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健康的,告诉他们做好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要确保环境中没有可以伤人的东西。

     

    ② 查看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如食物、衣服,有没有需要保护以防止被歧视和暴力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需要特殊帮助的人,如果有人暴露于疾病中或产生一些症状,我们要鼓励他们去定点治疗中心,如果他们无法自己去,则需要联系社区。

     

    ③ 查看处于严重痛苦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处于严重痛苦之中,例如一些人会极度伤心,甚至无法对其他人的行动进行反馈。一些常见的身心状况还包括:

     

     

    对于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的人,我们需要提供额外的心理支持。

     

     

    ① 接近需要帮助的人

     

    在接触可能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需要尊重地接近,保持安全距离。找一个安全、安静的地方交流,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组织,并和他们说,虽然不能触碰他们,我们仍可以倾听、关心他们的感受。

     

    询问他们的生理情况,同时让他们知道你是健康的,能够确保安全。还需要询问他们的感受和对现状的处理,提供可能的帮助。如果他十分痛苦,在寻找额外帮助时不要让他独处

     

    ② 询问需求和担忧

     

    尽管有些时候需求看起来很明显,例如护士需要休息,但也需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找到优先事项。也可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任何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提供的东西。

     

    ③倾听,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我们不应该强迫他们说,而应该随时保持倾听,也可以通过唱歌、阅读、讲故事来宽慰他们,消除恐惧。如果他十分痛苦,我们需要用冷静轻柔的声音、适当的眼神接触,帮助他们平静下来,不要让他独处,也要提醒他们你在那里帮他们,告诉他们他们是安全的。

     

    如果有人感到脱离、不真实,可以教导他们与环境接触:感受脚和地面的接触;用手指或手拍膝盖;观察四周,觉察环境,并说出来;鼓励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呼吸。

     

     

    联结

     

    ①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和获取服务

     

    需要帮助人们得到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也要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例如被消毒毁掉的基本生存物资。一些脆弱的、容易被边缘化的人很容易被轻视,例如老人、其他疾病患者,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我们向他人做出承诺,则需要保持跟进。

     

    ② 帮助人们学会解决问题

     

    痛苦中的人们可能会充满担忧和恐惧,需要帮助他们考虑最紧急的需求,如何优先化和处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识别生活中的支持,朋友、家人;如果他们因为疫情失去了很多家人朋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额外的支持,例如宗教领导者、社区成员。

     

    当被倾诉了问题时,我们可以询问他们为了解决问题已经做出的努力,肯定他们处理现状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避免消极策略,给予能够满足需求的实际建议。

     

    ③ 给予信息

     

    对于确诊病人来说,他们想要了解关于疾病和病毒的信息、家人的安危、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自己接受治疗、被尊重对待的权力和接受当地权威机构和医务人员指导的责任。

     

    在提供这些信息时,我们需要解释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保证信息尽可能简单准确、在有必要时重复以保证人们能听懂。只说知道的,而不伪造信息或给错误的保证。

     

    ④ 和爱的人、社会支持接触

     

    在危机发生后得到社会支持的人会有更好的应对。由于人们可能会失去家人,所以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可以获得社区的社会支持,社区再融合有助于帮助减少污名化,消除其他人对痊愈患者的恐惧;组织精神卫生和心理工作者拜访可以帮助增加社会支持。

     

    其他注意事项

     

    还有一些人群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包括儿童、青少年、有其他健康状况、残疾的、有被歧视和暴力风险的。在提供帮助时,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应性的调整。

     

    在提供一切心理服务前,我们都要牢记,我们应该诚实、可信任,尊重他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时刻觉察并放下自己的偏见;尊重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根据对方的文化、年龄和性别考虑做出行动,而不应该滥用作为帮助者的关系;要求报酬;给出错误的承诺或信息;夸大自己的技能;不强迫他人接受帮助和说他们的故事;也不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Organization, W. H. , & Organization, W. H. . (2014).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during ebola virus disease outbreaks.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很多人聚德心理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抑郁症”和“精神病”等症状明显的精神疾病上,很少会注意到普通人可能会犯的一些心理疾病。事实上,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虽然表现轻微,但也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有很多人病情不明显,在不知不觉中自愈了。换句话来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表现就是心理疾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个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正常癖

     

    或许大家刚看到这个词心中会充满疑惑,什么时候正常也是疾病的表现了。通俗点来讲,有正常癖的人会痴迷于遵守很多规则和习俗,而且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严格遵守标准,没有一点个性可言。正常癖患者的生活就像提线木偶一般,每一步都踏在既定的轨道当中,丝毫不容许自己有半点越轨行为,非常枯燥和机械化。而且一旦有人和突发事件打破他们内心遵守的这种严格规律,他们就很容易崩溃,陷入极端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强迫性重复

     

    心理专家发现,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重复的能力。当他们感受到深刻的开心或痛苦之后,会接下来的时间中刻意去寻找这种感觉,希望能够重复这种情感体验。就像很多人在分手之后常常感到过度悲伤,明明知道是对方给自己制造了这种伤害,还是希望与他(她)重修旧好,继续之前的感情。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熟悉的事物和人会比真正温暖的新事物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他们会一次一次甘心被伤害,并且重复体验这种伤心的感觉,直至这种病态的重复感再也不能被满足,才能使他们清醒过来。

      
    分离性落魄

     

    分离性落魄与人格分裂的症状有些相似,有些人在经历突然变故或重大事件,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内心会生出极端恐惧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发展成习惯性的自我怀疑。落魄症患者心中的归属感严重缺失,脑海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在盘旋“我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吗”“我究竟属于谁,谁又属于我?”。

      


    我们内心中最原始的归属感来自于我们的父母,这种极端怀疑一旦产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与父母的亲密联系,心中温暖的归属感也会慢慢流失。

     

    因此,不要认为心理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它其实就在你我中间。平时要认真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毕竟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人际敏感的表现

     

    (1)由于过度封闭,他们容易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他们希望拥有“知心人”,但是又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所以也就缺少知心朋友。

     

    (2)敏感多虑,和别人相处谨小慎微。与人相处很不自在,不自然,经常小心翼翼,害怕带给人麻烦,害怕别人嫌弃自己。有时候表现得特别有礼貌,实则给人距离和拘谨。

     

    (3)多疑焦虑,“小心眼”,对小事情容易耿耿于怀,且久久难以释怀,爱钻牛角尖。

     

    (4)自我意识强烈,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关注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

     

    (5)特别害怕与异性交往。

     

    二、人际敏感产生的原因

     

    (1)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生理机体的形态、功能都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性意识已经萌芽,自我意识迅速觉醒,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

     

    由于生理、心理的巨变,他们越来越注意他人给予的评价,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烦恼或欣喜。“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止或言语,有可能让初中生感到愤怒、忧郁或悲伤。

     

     

    特别是有些学生的神经系统活动多是弱而灵活型,天生感情脆弱,疑虑重重,多忧思,经不起强烈刺激和猛烈打击,微小的刺激就会引起紧张反应。

     

    (2)对他人的消极期待和强烈的尊重需求之间的矛盾

     

    初中阶段,正是探索自我的关键期,他们对“我是谁?”感到好奇,力图对自我进行全面清晰的认识。

     

    在他们的脑海里,常常盘桓着这些对自我的疑虑:“我究竟是谁?”“我有什么优缺点?”“别人会怎样看待我?”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疑虑,就需要积极地和身边人——父母、教师、同学、朋友、邻里等进行交流,通过身边人的积极评价来得到尊重和满足,愉悦自我;

     

    通过他人的负面评价来不断修正、完善自我;通过积极的交流,青少年渐渐形成了对自我稳定的全面的认识,不会再轻易改变。而具有人际敏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脸皮很薄”,他们的自我认识十分不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渴望得到他人尊重,一旦受到批评或嘲讽就会“很受伤”。

     

    为了让自我不再受到打击,他们采取“鸵鸟政策”——做好最坏打算,同时尽量避免和人交往。一旦不得已要和他人交往,他们就会事前作出以下假设:“我很有可能做错事情”、“他很可能看不起我”、“他可能会故意打击我”,即对他人的消极期待。

     

    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越是对人际交往没信心,越容易交往受挫,受挫的经验往往又更加肯定了消极期待:“我就知道我肯定说错话了”、“我就知道他肯定会嘲笑我”……因此就更不愿意展开新的交往,更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三、人际敏感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正视自己的缺点

     

    如果你在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也许你会立刻跑掉,不敢看那个令你摔倒的坑;也许你会喃喃自语,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做个自我安慰;

     

    也许你会破口大骂,嘲笑政府的形象工程;也许自己很开心欣赏那个坑,回头还把自己的事情当笑话告诉你的朋友。无论你的反应是什么,你都再也不敢走那条路了。

     

    敏感的人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在遇到让自己感到难堪的时刻,会退缩,不敢面对。因此,需要一些对自己的嘲笑,让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加可爱。

     

    (二)建立自己的积极形象

     

    过于敏感的人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消极期待。

     

    由于对自己有消极期待,人际敏感的人在别人没有说话之前,就已经“肯定”了别人的任何议论都是针对自己缺点的。听不到别人的话,就“猜测”别人话语的消极成分。

     

     

     

    这样,不是别人为难自己,而是自己为难自己。因此,需要学会给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形象。其实,自信就是对自己积极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声音,在她面临对自己的形象威胁的时候,就会支持自己。简单地,可以利用想象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一个自我形象。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比较祥和的音乐中,想象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包括自己的外表、个性、行为特点等,而且可以反复多次想象。

     

    (三)提高人际的“敏感度”

     

    这里的“敏感度”是正确分辨别人话语的意思,即了解别人背后的含义,理解别人的立场。

     

    同一句话根据不同的语气和环境,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这一句话,当强调的语气落在不同的词上,含义完全不一样。如果别人在开玩笑,你会不会以为他在嘲笑你呢?

     

    对方在跟你闹着玩,你会不会和别人较真呢?这就是一个“敏感度”的问题。

     

    因此,人际过于敏感的人,需要培养更多的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别人就一定是那样想的?”“他会不会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意思呢?”“是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加强自己对情况的把握,而不至于把问题都想偏了

  • 近年来,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些男性却对过于“乖乖女”的女性表现出不满。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男性不喜欢过于贤惠的女性?本文将从心理学、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现象。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于贤惠的女性往往缺乏自我意识,过分依赖男性,容易陷入“良家妇女综合征”。这种状态下,女性容易失去个人魅力,降低对男性的吸引力。

    其次,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传统观念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男性可能认为,女性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容易导致女性失去自我,也容易让男性感到压抑。

    此外,过于贤惠的女性容易成为家庭的“保姆”,忽视了个人追求。长期以往,女性容易失去时尚感和魅力,而男性也容易感到厌倦。

    那么,如何避免“良家妇女综合征”呢?首先,女性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与男性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其次,女性要注重个人成长,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个人魅力。最后,家庭中要实现男女平等,共同分担家务,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总之,男性不喜欢过于贤惠的女性,并非因为女性不好,而是因为这种状态下,女性容易失去自我,降低对男性的吸引力。因此,女性要注重个人成长,保持独立,才能在婚姻中赢得幸福。

  • 我曾经做过一些选择,现在感到后悔。每天都被这些事情困扰着,真的太痛苦了。我现在正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我该怎么释然呢?

    我现在正在上初三,但是学校的生活我还没有适应。请问几个月能够适应过来呢?我还害怕回答问题,在学校里每天都感到非常焦虑,不想别人注意到我。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在,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我甚至害怕别人听到我的声音。在学校里,走路也被别人说成异类。我妈妈还说我整天都是低着头,真的没法活了。我真的想快点逃离农村,但是又有病耻感。

  • 在繁忙的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其中一种便是心理奴隶。所谓心理奴隶,指的是那些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导致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

    那么,如何识别和摆脱心理奴隶的状态呢?以下列举了五种常见的心理奴隶类型,并分别给出了应对策略。

    1. “别人怎样想”的奴隶

    这种类型的心理奴隶,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他们害怕犯错,害怕被嘲笑,因此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应对策略是,理智地面对别人的看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要不违反社会规范,不伤害他人,就可以勇敢做自己。

    2. “注定失败”的奴隶

    这类心理奴隶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注定会失败。他们往往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应对策略是,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并寻找成功的案例,从中汲取力量。

    3. “安全感”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害怕冒险,宁愿选择安稳的生活,也不愿尝试新的事物。他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陷入舒适区。应对策略是,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尝试新的事物,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 “过去错误”的奴隶

    这类心理奴隶容易陷入过去的错误中,无法自拔。他们害怕再次犯错,因此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应对策略是,将失败视为一种经验,从中吸取教训,并勇敢地面对未来。

    5. “为时已晚”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认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无法再追求自己的梦想。应对策略是,不要被年龄限制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从生活中寻找榜样,不断努力。

    总之,摆脱心理奴隶的状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

  •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性与爱的观念不断演变。正如李敖先生前半生风流倜傥,后半生与小屯相伴二十余年,幸福美满。这不禁让人思考:男人是否真的不好色?女人是否真的不好过?

      孔子曰:“食色,性也。”男人好色,女人爱美,都是人的天性。然而,好色男人和好色女人在表达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好色男人往往直接表达对女性的欣赏,而好色女人则可能更加含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男性,他们热衷于观察和欣赏女性,关注时尚潮流,甚至乐于为女性提供穿搭建议。这样的男性,我们称之为“好色男人”。他们并非单纯的追求感官刺激,而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然而,也有一些男性,他们表面上看似规矩忠厚,实则内心充满欲望,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这样的男性,我们称之为“伪君子”。他们婚前婚后判若两人,让人防不胜防。

      对于女性来说,找到一个“色而不淫,光明磊落”的伴侣至关重要。这样的男性,他们懂得尊重女性,珍视女性的价值,不仅欣赏女性的外在美,更懂得欣赏女性的内在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她们独立自主,自信大方,她们不依赖男性,也不惧怕男性的追求。这样的女性,她们追求真爱,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好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 是否尊重女性,懂得尊重女性的意愿和选择;

      2. 是否懂得欣赏女性的内在美,而不仅仅是外在美;

      3. 是否对女性充满关爱,关心女性的身心健康;

      4. 是否有责任心,愿意为家庭付出努力。

      总之,男人是否好色,女人是否好过,关键在于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只有找到合适的伴侣,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 标题:富或穷?看脸!

    描述:最近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真的不需要任何这些线索来认识人的社会阶层:脸、文章内容

      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脸可能会为他自己的社会阶层提供线索,尤其是那些懂得如何看的人。一般来说,人们通过寻找明显的标记,如衣服、手表、举止、说话的方式,通过这些暗示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有学术研究证明,高阶层的人与低阶层的人打交道时,更倾向于冷静和随意。

      但最近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真的不需要任何这些线索来认识人的社会阶层:脸就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导。

      富人如何看待世界不同

      首席研究作者、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Nicholas O. Rule说:“我们知道人们使用面部信息可以做很多事情。如面对面判断人的种族、性别、年龄、甚至更微妙的东西,如性取向、政治关系或宗教。事实上,对我们来说,人们通过看他们的脸可以得到社会阶层的信息,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Rule和合著者、多伦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R. Thora Bjornsdottir招募了81名大学生,来看18岁至35岁之间80名白人男子和80名白人妇女的照片。照片来自美国各大城市的约会网站,研究人员删除了面部所有识别符号,并对其进行了裁剪,将其标准化,并将其置于灰度级。所有的脸部也没有纹身,穿孔或其他标记。

      重要的是,观众--在研究中描述为“主体”,都属于那些年收入超过150000美元的人面临着相同数量的(指定的上层阶级的作者)和下一年35000美元(其中作者指定的下层)。主体被要求基于每个单独的照片--谁属于哪个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能够把人脸分类到正确的类别大概是68%的几率。Rule说:“我并没有认为效果会相当强烈,特别是考虑到面对差异的微妙之处。这是我最了不起的研究部分。”

      是的,你真的看起来像你的名字

      对于大学生如何能够如此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好奇,Rule和Bjornsdottir接下来分离出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面部特征可能提示收入状况,并进行了另一个测试。嘴被认为是最好的财富线索,尽管眼睛也是收入的强大指标。然而,作者最后发现的是,整个脸部的明显幸福比任何一个特定部分更重要。他们得出结论,即使是一个脸上积极性的最微小的迹象,也是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强烈的指标。

      Rule说,“一旦我们知道这是一些微妙的情感表达,那么嘴巴会显示出大部分的意义,因为嘴巴是你最常用的,尤其是积极的情绪,就像微笑一样,这很有意义。眼睛也是幸福的强大指标,特别是作为反复过去幸福的指标。眼睛周围鱼尾纹是指眼其网状肌肉收缩,当人微笑时,它们被激活。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即使保持一个所谓的“中立”的表情,他或她也会看起来很开心。而广义上来说,收入较高的人往往比那些低收入的人生活得更快乐,压力更少。花时间看脸的人

      - 以比机会好得多的速度 - 能够看到这种反复的幸福,从而将这个人评为更高的社会阶层。

      要活得更久,富有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环节,Rule和Bjornsdottir将照片的笑脸放在另一组志愿者面前。这一次,面对面地快乐而不是中性的,主体无法识别类的任何更好的机会。

      研究人员认为,看起来很开心,阻碍他人识别你的阶级的能力,因为它会覆盖出现在更无表情状态的可见标记。

      虽然这些发现本身是有趣的,但它们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更为重要。

  • 狂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脑结构异常以及药物或物质滥用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环境调整等。患者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在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进行医疗咨询和问诊,方便快捷。作为一名医生,在互联网医院工作,我经常遇到各种病例和患者,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我始终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一位患者咨询我,他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但遇到了一些同学纪律不好且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况。他讨厌这两个同学到了极致,甚至感觉周围空气都是脏的,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我与他沟通后,发现他内心缺乏安全感和自信,需要建立信心和安全感。我向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他应对这种情况,鼓励他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学会尊重他人,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技术人员,更是患者心灵上的支柱和指引者。在互联网医院工作,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沟通能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怀。

  •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没有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 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 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 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 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 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 正视恋爱中的问题

      ☆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 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 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 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

  •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人们往往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缺失”,包括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这种对“缺失”的敏感导致人们产生恐惧,进而渴望拥有更多的金钱、安全感和确定性。

    然而,社会学家研究发现,拥有更多金钱和更稳定的工作并不会使人更加快乐。

    “幸福定位点”

    心理学家罗伯特·霍尔登是英国最著名的“幸福感”专家。他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定位点”,而这个定位点与我们的银行余额无关。过去20年的心理学研究显示,由金钱改善的生活环境只会在幸福感层面引起短暂提升,但很快人们就会回到先前的幸福感层面。

    霍尔登认为,能够提升生活的是真诚的内心,而非金钱。因此,他创办了“更现实”工作室,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更现实的东西。

    列出渴求

    霍尔登组织了40人参加他安排的“两天实验”,目的是让实验对象发现自己生活中“更现实”的东西。这些实验参与者包括商人、白领女性、歌手、平面设计师及催眠疗法师等专业人士。

    实验参与者开始思索自己的梦想和渴求,并列举出自己还需要得到的事物。答案各种各样,从“更多金钱”到“更大成就”。

    心灵升华

    霍尔登引导实验参与者思考为什么生活中还需要更多的这些东西,以及如果没有获得这些东西,正在得到的又是什么。他鼓励人们审视自己的欲望,并重新思考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

    在实验的最后,参与者重新列出一张“渴望清单”,这份清单与之前的清单有所不同,似乎更为现实。有人把“更大房子”从清单中划掉,因为她发现自己已经住在宽敞的别墅里,并在清单上添加了“幸福”、“所爱之人快乐”等新愿望。

  • 在当今社会,离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许多女性对离过婚的男性抱有偏见,导致她们在婚恋时可能会错失优秀伴侣。事实上,离婚男性在经历了一段失败婚姻后,反而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1. **自我反省能力增强**:离婚男性在经历婚姻破裂后,往往会反思自身缺点并努力改正,例如改善家庭关系、提高沟通能力等。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成为更好的伴侣。

    2. **沟通与合作能力提升**:离婚男性在婚姻中积累了与伴侣共同生活、处理家庭事务的经验,这有助于他们在新的恋情中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3. **勇于承诺**:离婚男性不会回避婚姻、爱情等话题,他们愿意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并勇于做出承诺。

    4. **构建稳固婚姻的决心**:离婚男性通常对婚姻充满期待,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建立一段幸福的婚姻。

    5. **坦诚自我**:离婚男性在寻找伴侣时更加坦诚,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浪费时间。

    6. **丰富的性经验**:离婚男性在性生活上更加成熟,他们懂得如何取悦伴侣,并带给对方愉悦。

    7. **对婚姻有合理的期望**:离婚男性对婚姻的认识更加成熟,他们更注重婚姻的质量而非形式。

    8. **对伴侣需求更加敏感**:离婚男性在上一段婚姻中吸取了教训,他们更加关注伴侣的需求,并努力满足。

    9. **家务能力更强**:离婚男性在婚姻中积累了家务经验,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

    10. **理解母亲的责任**:如果有孩子的离婚男性,他们更能理解母亲的责任和艰辛。

    11. **经济独立稳定**:大多数离婚男性事业有成,他们比单身男性更有经济实力和理财头脑。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