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也会得强迫症?儿童强迫症的成因与治疗

孩子也会得强迫症?儿童强迫症的成因与治疗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有奇怪的遐想,比如蚊子飞进自己嘴里了,或是骑车撞到了小狗,多数人的反应是小朋友果然天马行空。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这样的遐想总是反复出现且无法自制,甚至已经产生了焦虑的情绪,那么就要当心是不是儿童强迫症了。

 

 

据报道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患病率为1%-2%,终身患病率约为2%-3%,平均起病在年龄10岁左右,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1]。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强迫症的产生呢?

 

一、遗传因素

 

儿童强迫症具有遗传易感性,20%患者的一级亲属,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等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二、父母不良性格和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部分患儿的父母自身就有过分谨慎、遇事优柔寡断、事后反复检查等不良性格特征。而父母对于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如生活刻板规矩、清洁卫生要求高等,都可能是诱发儿童强迫症的原因。

 

三、脑损害

 

脑损害被认为是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现强迫症与小舞蹈病之间存在关联,在有小舞蹈病的儿童中强迫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尽管强迫症的病因不明,但是许多线索提示与基底节功能失调、额叶、边缘叶等有关。

 

 

四、神经递质异常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能有效地治疗强迫症,由此推断强迫症存在5-羟色胺功能紊乱。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可能也参与了强迫症的发病过程。

 

五、心理因素

 

 

儿童强迫症状源于性心理发展固着在肛门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家长要求儿童顺从,而儿童坚持不受约束的矛盾在内心引起冲突,导致产生敌对情绪,使性心理的发展固着或部分固着在这一阶段,而强迫症状就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

 

一旦患上强迫症,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造成影响,而大部分未经系统治疗或未治疗的儿童在数年之后或到成年期仍有强迫症状,甚至可能发展出现焦虑、抑郁等其他类型疾病。那么,孩子出现了强迫症状该怎么办呢?

 

1、 树立信心

 

多陪伴孩子,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培养他们坚强果敢、大度随和、外向活泼的性格,鼓励孩子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意念训练

 

当孩子出现无法自控地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进行对抗,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努力分散注意力。这个过程非常需要毅力,但只要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多数孩子的强迫现象会逐步消失。

 

 

3、 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纠正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性格,如过分地干净、谨慎、过于刻板严厉等,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行为疗法

 

治疗儿童强迫症还要注重行为上的矫正。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疗法是“行为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的刺激和强迫行为进行反复多次结合,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强迫症如果从小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所以,切莫抱有等等看或可能是孩子闹情绪、坏习惯等想法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及时识别强迫症,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03):238-240.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强迫性神经症疾病介绍:
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会耗费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患者能意识到不必要或不正常但是无法摆脱,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焦虑痛苦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其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确定为全球非致命疾病的主要病因。强迫症一般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病程多迁延[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强迫症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或摆脱而焦虑痛苦。强迫症的病程一般是慢性进展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情绪、强迫冲动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病情多迁延,较难治愈。

     

     

    一、强迫症都有哪些原因呢?

     

    强迫症的主要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5-羟色胺缺乏或多巴胺系统异常有关。直系亲属患有强迫症人群、谨小慎微性格人群为强迫症的好发人群,心理动力学因素、认知因素为强迫症的常见诱因。

     

    1、遗传因素:强迫症同遗传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65%~85%,面异卯双生于则为15%~45%。

    2、神经生物学基础:强迫症有特定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是强迫症发生的神经解剖学结构基础,其病变引起了丘脑水平的门控功能缺陷,从面导致了即额皮质和前扣带回的高度激活,表现出强迫性思维和继发性焦虑。强追症的发生与脑内5-HT功能异常的联系也较为密切。

    3、心理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强迫症状的产生和维持,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因素、负性情绪、生活事件及家庭因素等。约2/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通常表现为做事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条不素;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难以通融,固执而灵活性差;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拘泥细节,甚至生活顼事也要“程序化”。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包括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不佳,责任加重,家庭不和、亲人丧失和突然的惊吓等。

     

     

    二、强迫症容易由哪些因素诱发?


    1、心理动力学因素:统的精神分析认为强迫症的核心心理冲突与攻击性有关,自我功能不足以解决超我与本我的矛盾冲突,且往往采用隔离、抵消、反向形成和置换等防御机制,最后形成相应的强迫症状。
    2、认知因素:强迫症的强迫性思维往往是持续的、侵入性的、引发焦虑的。大部分健康的人都偶然体验过短暂的侵入性想法,多数只是转念一想的工夫,并无特别令人痛苦的感受。强迫症患者对这些想法的解释方式是病理性的,会导致强迫症患者的特征性焦虑、抑郁和内疚感,甚至导致强迫性焦虑和仪式动作。

  • 强迫症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性治疗、家庭治疗等。

     

     

    一、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1、氟西汀:大多数患者对氟西汀的耐受性较好。常见的副作用有口干、头晕、性欲降低、嗜睡、颤抖、打哈欠、出汗;偶尔有食欲缺乏,体重下降。约40%~60%的强迫症患者使用氟西汀治疗有效。持续用药8~12周,之后根据病情缓解情况,逐渐减量,每次剂量调整至少间隔两周。
    2、氟伏沙明: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常见的副反应包括恶心、困倦、无力、头疼、口干和失眠,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作用。老年人使用氟伏沙明时剂量与年轻人并无显著差异,但滴定时剂量增加要更缓慢,如果症状稳定一段时间后,可以减低剂量。
    3、舍曲林:舍曲林是一种治疗强迫症有效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头疼、失眠、恶心、腹泻、性欲下降和食欲下降。性功能障碍也是舍曲林的副作用之一。

     

    二、关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哪些?

     


    1、认知行为治疗:想象暴露可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处在害怕的环境中及其后果。真实暴露则是将患者置身于引起其焦虑、痛苦的环境之中或是与其极力回避的物体共处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那些害怕灾难性后果发生的患者。让其想象整个过程,在想象中不采取任何仪式化动作,也不回避,直至其痛苦程度从高峰回落。在实际操作中,更多患者愿意接受循序渐进的方式。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痛苦程度和回避程度分级设置。
    2、心理动力性治疗:强迫症患者不宜进行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因后者需要患者有较好的内省力,否则有加重患者强迫性心理冲突的危险性。但这并不妨碍医生或治疗师对患者有深入的心理动力学理解,特别是对患者核心心理冲突和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的了解,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患者症状形成的心理机制,也可以指导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的顺利进行,并促进远期疗效更好。
    3、家庭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家庭系统治疗需按阶段进行。治疗师采取中立的、客观的态度以避免自己卷人家庭的三角关系中。在对家庭进行干预之前,首先通过一系列的会谈评估和测量技术,试图评估家庭和过去的情绪系统。

  • “我儿子35岁了,他小的时候,在语言,情感,社交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障碍。而且他不仅仅有自闭症,还伴有多动、智力障碍等等,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肯定是属于重度自闭症。”

     

    这是一位35岁大龄自闭症孩子楠楠妈妈的自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自闭症在国内仍鲜为人知,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摸索出了一条属于楠楠成长的道路……

     

    作者|楠楠妈妈(化名)

    编辑|嗨脑仁

    No.01

    80年代,陌生的自闭症

           

    1985年,我的孩子出生了。

           

    孩子是爷爷家族里的长孙,他长得漂亮又可爱,全家老少都很喜欢他!

           

    由于我们夫妻都是文革下乡的知青,当时大学都不招生,我们只能乡下劳动,根本没有读大学的机会。回城工作后,两人都近30岁了。但我们两个人都很努力,边工作边读大学,生活过得向上而充实。

           

    我们的宝贝出生后,周围的同事和亲友都说,就凭你俩的智商和能力,这孩子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我们也在心里默默地憧憬着孩子美好的未来!

           

    但是,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他在很多地方比同龄孩子落后,比如:说话晚,走路晚,对亲人很冷淡等等,实际上,几乎所有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他都符合。

           

    但因为当时国内大部分医生还不完全了解“自闭症”(孤独症),我们带他跑遍了城市的各个大医院,都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明确的诊断。

           

    一直到他成长到八岁,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我们送他去了很多学校(包括小时候去了很多幼儿园),但是孩子异于同龄人的行为、以及没有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几乎所有学校都拒收。

           

    至此为止,我们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探索真相的渴望也愈发强烈:孩子肯定是有某种病,可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到底能不能上学……没有人能告诉我们。

           

    情急之下,我们带孩子来到了北京检查,诊断后,被告知孩子属于儿童自闭症。听到这个诊断,我们犹如五雷轰顶,万箭穿心,真想带着孩子一起结束生命算了......但是在没有任何专业机构和专业知识的支持下,我们只能慢慢摸索着对孩子进行干预。

           

    那时候的我们,极度渴望能够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机构、老师能帮助到孩子。因为应该怎样对他进行训练……所有的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

           

    每当夜深人静,看着身边熟睡的漂亮宝贝,我就会泪流满面,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命运为什么要给我这样一个孩子?宝贝,妈妈需要怎样做,才能帮助和引领你走出孤独?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医学界刚刚引入“自闭症”这一概念,对这种病了解地还不够深入,对普罗大众而言更是极其陌生,更别提专业地康复机构了。

           

    就诊后的十年里,我们只能在家进行干预。与其说干预,不如说是在黑暗中摸索,陪伴孩子成长

           

    经过我们夫妻反复研究认为,在目前没有任何人能指导帮助我们的前提下,我们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只管给孩子吃饱穿暖,不对他进行任何训练,只当“傻子”养着,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另一种是破釜沉舟,我们自己去干预训练孩子,努力引领他走出孤独。这后一选择,无疑会给我们的身心和经济上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不知道孩子未来能否康复成功?

           

    两种选择摆在面前,我们感到身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论他得了什么病,我们都应该对他负责到底,陪伴和引领他,克服困难,努力前行!基于这种思想,我们逐渐坚定了自己干预训练孩子的决心!

           

    直到孩子长到十多岁,我们当地终于开了第一家自闭症机构,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想让他尝试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没想到,我们又一次因为“年龄太大”而被拒收了——机构只收学龄前的孩子,尚无能力帮助大龄的孩子。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求助于书籍。

           

    令人绝望的是,几乎跑遍了城市的各个书店,却依然买不到一本关于自闭症的书。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老公去日本,我赶紧委托他帮我买一本自闭症训练书籍,他真帮我买了一本纯日文的书,回国后又夜以继日的帮我翻译。

           

    等到我拿到了这本厚厚的如获至宝的书一看,当时就傻眼了,因为里面几乎全是介绍婴幼儿自闭症症状及训练内容的,我的孩子当时已经10多岁了,此书对我来说根本没用!我捧着历经磨难才拥有的我的第一本自闭症书籍,真是欲哭无泪。

           

    那时,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都还没有引进国内,网络也不如今天发达,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照,也没有任何老师、医生和机构来帮助我们进行指导。

           

    当时的我们仿佛处身孤岛,孤立无援。

           

    从北京诊断回来后,已经八岁多的孩子不能再不上学了,我们带着他跑遍本市的几所特教学校,但都拒收:我们从没接收过自闭症学生,不知道怎样教育他......

           

    特校不收,我们只好咬牙送他进普小并向校方提出陪读,学校的回答是:如果能独立上学可以来试试,家长进校陪读绝对不允许。

           

    当时我们心里十分清楚,论能力我儿子与同龄孩子(其实当时他已比同班同学大了1-2岁)天差地别,但如果再不硬着头皮让他去上学,他这辈子就将永远失去上学读书的机会了。

           

    因此,我们只能咬紧牙关,胆战心惊的把他送进了普小。

           

    入学后的事实证明,因为他不会理解和表达,各方面能力都较弱,经常出现各种状况,没有朋友,饱受欺凌,最后只能在小学没毕业时就提前离开了学校。

     

     

    No.02

    困难中摸索

           

    尽管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持,但是我们经过对他的观察,总结出一个道理:虽然他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孩子,智力水平也比较低。

           

    但是,只要认认真真的手把手的教他,他还是能学会一些东西。

           

    楠楠上小学后,我们开始摸索着对他进行训练。但因为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影响,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比同龄人差很多,只能一步一步来,孩子哪方面能力弱就训练哪方面。

           

    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没有任何资料、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到我们,所以我们就只能自己动手,自己去摸索总结积累,于是我们研究出了一些认为可行的、适合我们孩子实际情况一些干预方法。比如:

     

    1、降低任务难度

     

    因为孩子病情的特殊性,教育他的方法不能跟他的年龄去相吻合。

     

    比如,尽管他当时已经八岁了,但他的智商和能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智商,因此只能降低任务要求。

     

    2、分解步骤、适当地给奖励等

     

    比如系鞋带,对于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学习的难点。起初我们教了好长时间,楠楠就是学不会,弄得孩子发脾气我们也要崩溃了。

     

    这时,孩子爸爸突然想到系鞋带需要几个步骤,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确实难度比较大,于是我们改变了教法,分解步骤,每一步骤反复多次熟练掌握再进入下一步。这样,楠楠终于学会了系鞋带。

     

    总之,这都是我们在这个干预孩子的过程当中自己总结出来的。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当时对孩子的干预方法与现在机构和专家所说的一些方法不谋而合。这说明,我们当时走的路还基本上是对的。

     

     

    No.03

    关于语言表达,我的独家心得

           

    语言障碍,是大部分自闭症孩子正面对的问题,楠楠也是如此。

           

    我们夫妻两个人经过反复的分析研究,觉得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在于:他听不懂话,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话,以至于他更不可能理解别人的话。对别人说的话不理解,他自己怎么能说出来呢?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想让他“说话”,首先得训练他“听懂话”,然后再一点点的让他尝试说简单的话。

           

    可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楠楠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也不愿意听别人说话。

           

    怎么办呢?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想了一些方法:

     

    1、给他编很多很简单他爱听的故事 

     

    起初,我们也试图给他讲一些儿童故事,但是他根本听不懂,他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听故事”,所以只能自己给他编一些很简单的小故事

     

    比如他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电视中的广告或天气预报,我们就在自编的小故事中加入广告和天气预报,这样,我们一讲故事,他就乐呵呵的跑过来,这就达到了我们提高他的注意力和喜欢听故事的能力的目的。

     

    另外,每次编完故事之后,我们会很夸张地讲给他听,以此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的,他从不爱听故事到特别喜欢听故事,但这整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在他愿意听故事开始,我们尝试加入少量且简单的提问;再后来,就让他复述故事;最后,就是我们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后来他长大了,我们便培养他看一些幼儿的读物,比如说绘本或者是动画书等。

     

      2、带他看电视剧 

     

    先从动画片开始,边看边讲,后来逐渐变成情节比较简单的电视剧(比如农村生活的片子),一点点地培养他说话。

     

      3 多聊天、多提问、多回答他提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培养他看电视剧的习惯,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都会看电视剧,我们陪他一起看并给他讲解剧情,逐渐地帮他理解别人说话。

     

    电视剧相当于一个小世界,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孩子通过看电视剧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样孩子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No.04

    在绝境中重生

           

    回顾走过的路程,我们对他进行了30年的干预训练,全部都是居家干预,没经过一天的机构。

           

    经过了为期30多年艰难的干预,我们从对自闭症一无所知到现在摸索出了一条属于楠楠成长的道路。而对比楠楠干预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干预前 

     

    1、不会表达

     

    我们曾一度以为,他是不是个聋哑孩子,带他到医院去做检查后,医生说不是聋哑。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说话了,但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不能完整的说出一句话。

     

    直到了7岁该上小学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旧很差。

     

    2、与家人没有情感联结

     

    我们明明是他最亲近的人,但他的表现总让人觉得我们对他而言只是“陌生人”:

     

    他从不与我们对视,即便我们叫他名字,他仿佛没听到般不会应答。跟我们一点儿都不亲,不让人抱也从来不粘人。甚至在我伤心流泪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只会自己在一个地方自言自语,无缘无故地笑。

     

    面对他的“冷漠”,我们焦灼、生气,更多的是无奈。

     

    3、不懂社交,屡次遭受校园欺凌

     

    在他小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多次送他到公立的和私立的幼儿园。但是,哪个幼儿园都呆不长,上学没几天就会被退学。

     

    因为老师们都说:“我们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我们带不了。”

     

    在学校,他没有任何朋友,即便别人欺负他,他也不会告诉老师或家长。被欺负了之后更不会反击对方,只能任人欺负,连老师都替他着急。

     

     干预后 

     

    1.生活及社交方面

     

    现在的他,能够已经与人流畅对话、也能够独自外出购物、交水电费、去社区办理残疾人事宜、接受记者采访等等。

     

    目前他是我们城市的大龄自闭症孩子当中比较优秀的、也是能力比较靠前的一个。不论在生活自理,还是家务劳动、还是学习才艺等各个方面,都还不错。

     

    如今孩子已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重度自闭症儿童逐步学会了购物、做饭、洗衣、收拾卫生(包括处理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独立外出乘公交、地铁、打车、在火车站独立购票、候车、检票上车、在旅馆办理入住手续以及自己陪伴父母去看病、去药店买药、交水、电、煤气费等等。

     

    2.康复及个人发展方面

     

    他还在几位爱心老师的培养下,学习了声乐、朗诵及太极拳等才艺,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等舞台为观众演出(他还担任了声乐老师的小助教)。

     

    连他的声乐老师都说,我的儿子是他接触过的所有自闭症孩子当中,语言表达能力最好的。

     

    No.05

    回顾过去艰难的30年,

    作为大龄自闭症儿童父母,我想说

           

    回顾过去的35年,困境和挑战几乎是一步一个坎儿。

           

    经历数次被拒收,或者饱受欺凌后无奈退学后,我们始终坚持着,事实也证明:只要家长不放弃,孩子的希望就一定不会消失。我常和我身边的小龄自闭症家长说,总结我们夫妻30多年走过的与自闭症抗争之路,我想送给家长们八个字--科学干预,持之以恒!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老去,剩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他们还要在短暂的时光里面临大龄儿童训练、没有机构、找不到正式工作等挑战——这也是所有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父母所担忧的。

     

    他的未来,怎么办?

           

    目前楠楠和本市一些大龄自闭症及残障青年一样,拥有一个公益性岗位(残联安排的),这个岗位工作不累,每个月给少量的工资,并缴纳社保。

           

    这对于一些大龄自闭症孩子来说,已经有了一些生活保障。但是我们当地,最近已经下发文件,3年以后残疾人的公益岗位就全都取消了。此刻,恐慌焦虑的情绪也逐步在我们城市的大龄残疾人家长群体中蔓延开来——

           

    3年以后,孩子的生活来源没有了,我们又一天天地老去,身体越来越不好,他的工作没有了,该怎么生存下去?

           

    另一方面,大龄自闭症人群缺乏干预训练机构,这也是中国所有大龄自闭症家庭都苦恼的问题。

           

    自闭症人士是需要终生接受干预训练的,但目前国内训练机构绝大多数都针对小龄儿童,能够帮助大龄青年的机构几近空白。

           

    所以说,很多大龄家长都期待能有专业的大龄训练机构能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进步和提升。

     

    他能被社会接纳吗?

           

    尽管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自闭症,也越来越多人愿意理解、包容自闭症孩子,但“就业”及“托养”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这些大龄自闭症青年家长,尤其是孩子属于高功能的或者是康复的比较好的家长,都期待孩子能够在社会上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找个工作,能够自力更生。

     

    我们老去后,他如何生存?

           

    在经济压力方面,我们为了陪伴和干预孩子,夫妻二人40多岁就先后都辞职了,辞职离开单位回家照顾孩子这20多年的生活压力确实不小。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干预训练,现在孩子干预情况很不错。现在我们夫妻虽然有少量退休金,再加上医药费(我们夫妻两个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支出,需要常年吃药,已经入不敷出了。

           

    当我们老了,孩子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时,他们该如何活下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长们的终极问题--我们死后孩字怎么办?

  • 抑郁是心灵的感冒,每人都有抑郁情绪,不及时调节就会患抑郁症。抑郁症会成为病人沉重的负担,并带来严重的精神、情感和身体煎熬,对家庭、工作和社会都会带来损害。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此,家长、学校、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儿童行为突变应警惕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行为的异常突变就成为儿童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标准。那么,儿童抑郁症有那些表现呢?

     

     

    性格突变。当一个外向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内向、退缩时,或当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突然变得急躁、容易激动、没礼貌,以及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就应考虑患抑郁症的可能。

    学习突变。当一个一贯成绩优良,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心,作业完成困难,成绩急剧下降,以及自暴自弃时,一定要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诊治。

    失眠。儿童一般很少失眠,若一个孩子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经常辗转反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日间精神萎靡不振,这就应警惕患抑郁症的可能。

     

     

    二、及时治疗是关键

     

    儿童抑郁症和成年人有较大的不同,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因此,重视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导致儿童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我们仍可从儿童的生活经历中找出某些原因。根据患儿发病的有关因素和症状特征,可以采取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暗示疗法等。同时要对患儿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患儿克服情绪上的障碍,逐步培养其坚强健全的性格。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与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家长要学会正确地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必要的时候,须在医生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家长切勿随便给孩子乱用药物。同时,家庭治疗必须贯穿治疗全过程。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配合,父母对孩子不要总是抱怨、打骂,对患儿的进步要满怀期待,并充满信心。坚持不断给患儿加油,而且要能够耐心地看待患儿的“过错”,给予宽容与引导。虽然治疗的过程中难免有反复,但只要坚持“给孩子尊重,多鼓励孩子”这条原则,就能还孩子一片明朗的天空。      

  •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当儿童出现抑郁症的时候要及时的治疗,那么为什么儿童会得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有那些表现呢?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此,家长、学校、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原因,千万不能被忽视了。

     

     

    虽然引发儿童抑郁症的病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压力。不少患者幼年时期心理素质较差,自尊心很强,但又很脆弱,心理不稳定,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如果儿童长期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那么一个微小的挫折就有可能摧毁其精神,让他们患上抑郁症。

     

    1、学习方面的压力

     

    大体上说,每一种学习障碍都会导致情绪问题,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自己的信心发生动摇,并感到沮丧和忧愁。而这些情绪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儿童,由于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也可能发生抑郁症。

     

    2、父母或老师管教方式不恰当

     

    当孩子出现成绩滑坡或犯错误时,没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谅解、鼓励,而是遭受到严厉的教训、责骂,甚至体罚,这样极易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重创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害怕见到父母或老师,陷入过度担心、害怕的状态,这样就容易发生孤僻、沉默、自卑等抑郁情绪。

     

    3、理应激事件也是诱因

     

    如失去亲人、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以及遭到虐待、抛弃等。

     

    4、家族遗传性因素

     

    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约50%的抑郁症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抑郁症儿童在发病以前,个性往往比较倔强、违拗,或表现被动、无能、依赖和孤独。

     

     

    5、性格因素

     

    孩子的性格因素会产生儿童抑郁症,在所有的抑郁儿童中,那些性格过于内心、自尊心过强、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那些活泼开朗的儿童,这些儿童一旦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其内心的精神压力就会过大,长期下去,很容易引发儿童抑郁症。

     

    6、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会使儿童产生抑郁症,有调查显示,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其所受的来自外界的刺激要高于正常的儿童5倍之多。如过度的惩罚受虐、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离异、死亡、遭受意外灾害等对儿童的强烈刺激,使得儿童稚嫩的心灵和臂膀乃至生命之无法承受,导致儿童精神抑郁甚至失常,引发儿童抑郁症。

  • 孩子活泼好动,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活泼好动原本不是错,但是如果得了多动症,那家长就需要留神了。

     

    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活动过度 

     

    部分在婴儿早期就开始,格外活泼,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走。

     

    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注意力集中困难 

     

    注意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玩游戏时往往也不专心。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

     

    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 

     

    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要求非得立刻满足,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哭闹,又无耐心。

     

    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的症状可减轻。

     

    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要求要合理

     

    家长对于多动症的了解一定要充分,对于这些小孩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的要求,要适当的降低你的标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就是很不错的进步了,不要有太多的要求。

     

    要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出来

     

    对于有多动症的小孩,要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通过运动来发挥出来,这个方法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来完成的,在日常可以让小孩多去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可以经常跑步打球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帮助孩子释放精力。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这类患儿来说,应该要在生活中逐渐去培养他们注意力几种的习惯。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逐渐的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变长。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和睡眠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让小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不要太过迁就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长时间看电影看动画片到深夜,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睡眠。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消除孩子存在的紧张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可以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更加有信心。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要及时发现,不要过分苛责孩子,慢慢把孩子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习惯。

     

  • 别认为只有成年人会有肾脏疾病,儿童也有可能有相关的症状,肾病症候群经常发生在两到六岁的儿童身上,而此称为小儿肾病症候群,而且男生得到的比例较高,常见于具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身上。肾病症候群本身并不是疾病名称,而是许多症状的合称,包含水肿、体重增加、高胆固醇血症及血液中的白蛋白低下等,本文带你认识小儿肾病症候群的成因、前兆和治疗。

     

    小儿肾病症候群成因

    大部分的肾病症候群的形成原因仍未知,可能是肾脏本身的疾病,例如肾丝球肾炎、膜性肾病变,或是系统性疾病,如红斑性狼疮,而有些是因为服用药物,例如非固醇抗发炎药物、家族性的过敏史等,这些可能都属于最常见的成因。

    小儿肾病症候群的症状

    简单来说,肾病症候群是指肾脏功能不佳所引起蛋白由小便中流失,在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果爸妈发现孩子早上起床后,眼睛周遭有些肿胀,这通常都是肾病症候群的第一个病症,这样的肿胀会持续一整天,接下来脚踝、脚和肚子也会开始肿胀,此外,小孩也可能出现疲惫、不安、食欲下降,甚至脸色苍白,而且小孩可能会因为身体肿胀使穿衣服不方便。

     

    当孩子出现身体水肿等征兆时,建议爸妈可以先带去医院检查,医师会做尿液检测,确认 尿液中的蛋白质总量,当 24 小时每小时尿液中蛋白质总量 >40 mg/m2时,即为严重尿蛋白,而每 100 毫升的 体液 <2.5 公克,即为低白蛋白血症,两者皆是诊断小儿肾病症候群的指标。除了血液检测可以检测出孩子的肾脏运作情形,有的医师也会采用肾活体检查,也就是用一个或多个小片的肾脏组织,放在特殊显微镜下观察。

    小儿肾病症候群治疗

    小儿肾病症候群的治疗方式会依形成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尿液中的蛋白质,并增加体内排出的尿液量。治疗可以分成支持性疗法和药物治疗:

     

    支持性疗法

     

    鼓励正常的活动,除非严重感染及水肿期才卧床休息。饮食方面,严重水肿期需限制盐、水分的摄取,踩低盐饮食;若出现氮血症与肾衰竭,应限制蛋白摄取量,并踩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物,以免增加肾脏的负荷量。

     

     

    药物治疗

     

    若极度缺乏白蛋白或极度水肿,可以考虑给予白蛋白注射,并小心配合使用利尿剂,因为极度水肿下过度使用利尿剂,可能增加血栓的机会。皮肤照顾上,也必须预防感染,并发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另外,类固醇是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抗发炎药物,也是肾病症候群主要之治疗药物,它可压抑体内不正常的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控制尿蛋白的效果,但使用类固醇期间,免疫力会降低,所以应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咨询个案

     

    许风,现在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尖子生,但是为人比较严肃,做事很认真负责,所以,老师让他担任了班上的纪律委员。

     

    作为一名纪律委员,免不了会和班上的同学有矛盾,而许风每次处理违纪的同学都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因而得罪了班上的不少同学,和同学们的关系很紧张。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差点和班上的同学打起来,为此,许风觉得很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理解他。

     

    有一回家里被盗了,最后出门的是许风,于是妈妈就随便问了许风一句“有没有锁好门?”许风虽然知道妈妈只是随便问的,可是心里却忍不住在埋怨自己,后来每次出门他都会反复检查门锁好没有。

     

     

    谁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许风出门时锁好门下楼,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我把门锁好了吗?要是没锁好又会丢东西的,要是锁了,返回去又挺麻烦,锁了,没锁,没锁,锁了……”许风心强迫的原因造成强迫障碍的原因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家庭社会因素、个体本身的因素,等等。

     

    归结起来大概有这几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强迫障碍的人中,他们的父母和同胞有21%~37%显示强迫性格特征。至于强迫障碍的发生是否与遗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个别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超过普通人群。

     

    国外有人进行双生子的强迫状态一致率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单卵双生子和0%的双卵双生子一致出现某种强迫障碍。

     

    也有一些家系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中,焦虑障碍、强迫性人格等明显高于正常人。以上发现说明,强迫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可能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强迫性格的关系。

     

    第二,强迫性人格是强迫障碍的内在原因

     

    有人统计,约有2/3的强迫障碍患者具有强迫个性特点。例如,拘谨、犹豫、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做事认真仔细,力求准确,缺乏灵活性。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要求十全十美。喜爱整齐、清洁、有条理和有秩序,但总觉得不完善、不安全、不确定。

     

    第三,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尤其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强迫障碍患者的父母常对子女的教育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要求子女遵守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在生活上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要求井井有条,如有违背常会受到责难。

     

    长期生活在这种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严谨的环境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性格,从而容易促使强迫障碍的产生。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事件,如童年经历、一些创伤性事件都会成为强迫障碍的导火线,引发强迫障碍。

     

    二、强迫的心理疏导策略

     

    强迫障碍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障碍,在处理的时候也颇为棘手,因此,当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个案时,应转入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进行治疗。在这里,介绍一些治疗强迫障碍常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脱敏疗法

     

    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治疗恐惧症,也治疗强迫症。本疗法的简单原理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增强适应力,最后达到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

     

    例如,强迫洗涤是与怕脏、怕细菌等的恐惧心理有关的,通过脱敏方法可使患者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先规定严重的强迫性洗手患者在第一周内,每次洗手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5次;

     

     

     

    第二周内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以后再依次递减。若有焦虑不安时,教给全身放松法。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坚持,强迫性洗手会逐渐减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决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不能坚持那就会前功尽弃。

     

    (2)暴露疗法

     

    主要也是治疗恐惧症和强迫症的,治疗原理是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恐惧的某事实面前,且不允许回避,从而使患者对此事实的恐惧反应逐渐适应而取得效果。进行这种治疗的时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大。

     

    (3)厌恶治疗

     

    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自行治疗可采取物理方法,如出现强迫性观念或行为时,就立即给予物理性刺激,常用的方法有:电刺激法,当出现强迫现象时,给予电刺激。橡圈弹痛法,先把橡皮圈套在患者的手腕上,当出现强迫症状时,令其立即用力自行拉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强迫症状,同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为止。

     

    以后再次出现时再次拉弹,如果拉弹次数逐渐减少,表明已取得治疗效果。操作要求:拉弹必须用来使腕部有疼痛感;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计算拉弹次数;每天写治疗日记,记录拉弹次数。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就是让患者顺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强迫症状上,因为当存在某种疾病时,患者往往会对此过分关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症状”上,而且对这些感觉越集中,感觉“症状”也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而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承认“症状”的存在,把一切思想、情感变化都看作是自然的东西,接受并肯定其存在,对“症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任其自然,不当一回事。

     

    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症状”上,从而使恶性循环不复存在。

     

    接受自己的“病症”后,带着自己的“病症”去积极生活,努力去做该做的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实际行动中。实践证明,如果强迫症病人能真正做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事务上,其治疗效果会很不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什么是儿童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好发季节常可见到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或小学校中流行。 

     

     

    手足口病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全身症状较轻微,可能有低热、困倦、头痛、咳嗽、流涕及食欲不佳等症状;之后在口腔内颊部、齿龈、硬腭、舌、唇及咽部等处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水泡,其周围绕有红晕,水泡可互相融合,并迅速破溃,形成白色的糜烂面及浅表溃疡,由于溃疡疼痛而影响孩子吃奶或进食,口水增多;皮肤病损常和口腔损害同时或稍后出现,呈散在或密集分布于手掌心、足底及臀部,表现为斑疹或丘疹,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中央为小水疱,呈黄白色椭圆形,水疱像米粒或豌豆大,孤立而不融合,疱壁厚而紧张,一般数日后干燥结痂。本病经1-2两周可痊愈。有个别患儿可同时伴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病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与其它疱疹类疾病如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口炎及多形红斑等病鉴别。

     

    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是什么?

    手足口病多数发生在婴幼儿的身上,多数患者的症状比较轻,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目前多数的手足口病的患者是可以治疗的,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多通风等。但是也要找出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以后才可以对因治疗。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其传播途径是粪—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其感染部位是肠道。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由于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症状涉及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表现孤独症主要症状的同时,还可能伴有智力发育低下、情绪不稳、易激惹、多动、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等。

     

    因此,应运用多种方法,如中西医药物治疗、教育训练、行为治疗、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训练生活能力等对患儿进行治疗。

     

    儿童孤独症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可能需治疗数年至终身,主要视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而定。

     

     

    孤独症可以治愈么?

     

    儿童孤独症无法治愈,治疗得当可以改善症状。孤独症预后的好坏与病情、婴幼儿时期语言发育状况、智商高低、病因及训练教育状况等有关,约2/3的孤独症预后较差。

     

    孤独症由于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需要长期照管,因其没有独立社交能力,不能学会任何独立的生存本领,无法独立生活。若患者在5岁以前已发展了功能性语言,预后较好。

     

    如何照顾自闭症儿童?

     

    饮食。

    患儿宜饮食清淡,避食油炸食品。应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机体生理代谢需要,同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观察并记录进食情况,包括每天摄取的食物总量、品种,评估膳食中营养成分结构是否合适、总热量是否足够等。

     

    护理。

    孤独症患儿所在的居室及活动场所应安全、整洁、简单,室内严禁存放危险物品,制止一切影响患儿安全的活动。情感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情感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促进患儿的发展。

     

    家长需要鼓励患儿自主完善日常生活,并训练患儿的生活自理以及社交能力,同时鼓励患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详细记录患儿病情并交给医生,评估病情发展。

     

    注意患儿的心理特点,根据患儿智力低下的程度不同,教导患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躯体的疼痛以及心中的气愤,使患儿得到关爱。

     

    总之,家长要从观念上正确对待,正确面对现实,有正确的心态,帮助患儿享有正常儿童生活的一切权利。

     

     

    如何预防儿童孤独症?

     

    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孤独症,最关键而有效的措施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行为。

     

    孕妇围产期避免感染。如母亲孕龄高,母亲怀孕时父亲年龄较大,或者出现先兆流产、病毒感染、服药、羊水被胎粪污染、难产、胎位异常、宫内窘迫、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等情况,均会诱发儿童孤独症。


    避免婴幼儿出生后出现营养不良,幼儿营养不良亦会诱发儿童孤独症。

  •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孩子无法控制的、反复出现的思想或冲动,而强迫行为则是为了减少或防止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在成都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儿童强迫症的症状可能会加剧。以下是一些针对成都春季儿童强迫症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家庭预防措施
    1.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2. 增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自然,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3. 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压力,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4.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强迫症状。
    5. 避免过度溺爱和过度保护,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问题。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孩子识别和改变强迫思维和行为。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
    3. 家庭支持: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过程,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4. 社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5. 适时调整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外部压力。

  • 我曾经是一个快乐、自信的人,直到那一天,我开始被强迫思维所困扰。每次当我试图确定某件事情时,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种感觉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无法逃脱。

    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来摆脱这种状态,包括自我暗示、深呼吸、甚至是逃避。但是,所有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工作、社交、甚至是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我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仿佛自己被困在一个无底洞中,无法爬出来。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决定尝试。通过视频咨询,我遇到了我的医生,他耐心地听取了我的问题,并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他的话语温暖而有力,让我重新找回了希望和勇气。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并逐渐学会了如何管理和控制我的强迫思维。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我坚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个疾病。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乐。

    强迫症的治疗与调理 强迫症的常见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检查、计数、清洁等行为,或者是对某些事物的过度关注和担忧。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 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反应预防疗法等; 2.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3.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5. 如果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如SSRI类药物、Benzodiazepine类药物等。

  • 我总是担心转弯时会撞到人,修东西后反复检查,喝水前怀疑是别人的水...

    这些小毛病,似乎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次骑车,我都要反复确认周围是否有人,生怕自己不小心撞到别人。每次修理东西,我也会不厌其烦地检查好几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连喝水这种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产生怀疑,总是担心自己拿错了水杯,或者水被别人动过。这些行为让我感到非常困扰,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我总是因为过度焦虑而显得很紧张和局促。有时候,我甚至会因为这些小事而失眠,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相关症状,才发现自己可能患有强迫症。这个发现让我既惊讶又害怕,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困扰。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告诉我,这些行为确实符合强迫症的特征。医生建议我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我的症状,并推荐了舍曲林和劳拉西泮两种药物。医生还告诉我,治疗的时间可能需要1到3个月左右,但只要坚持下去,完全可以治愈。

    虽然我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意外,但同时也很感激医生的帮助和建议。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现在,我已经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期待着早日摆脱强迫症的困扰,过上更加轻松和自在的生活。

    强迫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例如反复检查、清洗、计数等。这些行为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焦虑和困扰,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药物治疗:舍曲林和劳拉西泮等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强迫症的发作。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适当进行运动和放松训练等都有助于改善强迫症的症状。

  • 我是一个13岁的男孩,最近半年来我总是入睡困难。每当考试临近时,我的心情就变得异常紧张,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甚至有时候睡得也不踏实。早晨起床时,我总是感觉很疲惫,好像一夜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学习压力大,成绩下滑,情绪低落,回家后脾气也变得很大,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窘迫和焦急。

    我和父母决定去看医生。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专家,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我们找到了一个三甲医院的专家,但由于特殊原因,我们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去看诊。于是我们提前一天去了一家私立医院,找了一位医生进行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并查看了我的检查单。经过一番分析,医生认为我可能存在焦虑和强迫症的问题,并建议我服用舍曲林和奥沙西泮来帮助我入睡。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虽然一开始我对药物有所抵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我也开始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焦虑。现在,我已经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学习成绩也在逐渐回升。虽然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有些困扰和挣扎,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自我调节和健康管理的知识。

    焦虑和强迫症的调理与治疗 常见症状 焦虑和强迫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低落、易怒、学习成绩下滑等。这些症状通常与过度压力、疲劳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推荐科室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于心理科或精神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如果需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交环境,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在合肥秋季,由于气候多变,儿童心理压力增大,强迫症的发生率可能有所上升。以下是关于儿童强迫症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预防、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儿童强迫症通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物品是否放好、重复某些动作等。这些行为会占用儿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创建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为儿童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儿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缓解心理压力。
    5. 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儿童参加社区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强迫症状,学会应对技巧。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儿童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抗强迫药物进行治疗。
    3.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儿童,共同面对疾病,共同成长。

    四、季节性预防措施
    1. 关注气候变化:合肥秋季气候多变,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增添衣物,避免感冒,减少疾病发生。
    2. 适度调整饮食:秋季气候干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增强抵抗力。
    3. 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 我曾经是一个快乐的人,直到那一天,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顺、健康的恶化,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我的心头。每天我都在挣扎,试图从这个黑暗的深渊中爬出来,但似乎越挣扎就越深陷其中。

    我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绪低落、焦虑、强迫症状、沟通障碍……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家人和朋友都劝我去看医生,但我总是找借口推脱,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

    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尝试一下。通过视频咨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起初,我还是有些紧张和不信任,但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逐渐放下了防备。我们聊了很多,医生不仅关心我的身体健康,还关心我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最终,医生给出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推荐我去当地的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情绪稳定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那次网上问诊,我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互联网医院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门。

    精神疾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强迫行为、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3.学习和实践有效的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4.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5.如果需要,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我曾经深陷在强迫症的漩涡中,生活被无尽的恐惧和焦虑所笼罩。每天都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深渊。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线上问诊。

    通过与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强迫症的治疗需要耐心和恒心。医生建议我服用度洛西汀,并逐步增加剂量。起初,我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但医生的专业解释和鼓励让我决定一试。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度洛西汀的治疗之旅。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明显,但我并没有放弃。医生不断地调整我的用药方案,直到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剂量。现在,我的强迫症状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也逐渐回归了正常轨道。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线上问诊无疑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选择。

    强迫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可能会经历重复的思想、冲动或行为,例如反复检查、清洁或计数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药物治疗:度洛西汀、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强迫症状。 2.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强迫症状。 3.家庭治疗:与家人一起参与治疗,增强家庭支持和理解。 4.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 我是一个35岁的女性,两年半前开始出现强迫症状。起初只是因为看到一张带血的纸而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被蹭到血,之后这种怀疑和强迫行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不仅在工作中,即使下班回家也难以摆脱这种感觉,总是担心自己没有洗干净或者是不是当时没看见什么问题。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我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告诉我,这是典型的强迫症,建议我首选药物治疗,并结合心理治疗。医生还给了我一些具体的药物使用建议和心理调整的方法,例如行为疗法和转移注意力等。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我的强迫症状已经有所改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回归正常。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疾病,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为我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我非常感激。

    强迫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强迫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洗手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社交障碍和抑郁等问题。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 首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氟伏沙明、丁螺环酮和阿立哌唑等; 2. 结合心理治疗,特别是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3. 学会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和运动等; 4.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 5. 加强社交支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帮助。

  • 我从小就有强迫症,总是需要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关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症状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次,我因为担心家里着火而在外面徘徊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发现是自己忘记关煤气了。这种经历让我感到非常无助和沮丧。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强迫症,包括心理咨询和自我调节,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决定试一试。

    通过在线问诊,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和耐心的医生。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给我开了8瓶氯氮平的处方单。起初,我对这种药物持怀疑态度,但医生解释说它可以帮助我控制强迫症的症状,并且在正确的用法下是安全的。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应对策略。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强迫症状有所缓解,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出现。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我感到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强迫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强迫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行为,例如反复检查、清洗、计数等。这些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焦虑和困扰,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药物治疗:氯氮平等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强迫症的症状。 2.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症状。 3.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5.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等,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 我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最近两个月来一直在服用兰释。起初,我是因为强迫症和焦虑症状去看医生,医生开了这个药给我。刚开始服用时,我的症状有所改善,出门不再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睡眠质量也提高了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经常忘记事情,甚至连吃饭都要提醒自己。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忧,毕竟我还年轻,不能因为药物而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

    我决定去找医生复诊,希望能调整药量或者换一种药物。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并不是药物的副作用,而是我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的问题。他建议我找一位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并且暂时不调整药量。我感到有些失望,但也明白了医生的意思。

    在等待心理医生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开车出去不喜欢下车走走,怕人多,晚睡,有点日夜颠倒。这些不良习惯可能是导致我现在状态的原因之一。我决定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多运动,早睡早起,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和冥想。同时,我也开始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虽然我仍然需要服用兰释,但我不再经常忘记事情,生活也变得更加规律和健康。这个经历让我明白,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真正的治愈来自于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指南 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治疗 强迫症和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以及过度的担忧和恐惧。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社交隔离和自我怀疑等问题。强迫症和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而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对于轻度的强迫症和焦虑症,改变生活方式和学习放松技巧也可能有所帮助。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药物治疗:如SSRI类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 改变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刺激等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建立支持系统:如家人、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