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如何急救?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如何急救?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脏急症一旦发生如是不能及时处理,会出现严重后果,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或者是猝死的可能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该如何急救:

 

第一、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要及时的拨打120,最好是与最近的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使用救护车进行转运。现在强调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最好转移到胸痛中心。

 

第二、尽量要保持病人的情绪不要激动,情绪要稳定可减少病人的紧张、恐惧,从而降低心肌的氧耗量,避免心肌梗死的面积,进一步的扩大。

 

第三、如果病人平时已经有冠心病或心绞痛这样一些基础的心脏病,家里有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可以进行含服。有条件的患者有可以给予吸氧等其他的处理。当然严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病人的有意识丧失,是要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也进行心肺复苏。

 

第四、在搬运的过程中间,要保持病人平卧,有条件进行吸氧,最好是要把病人送到有能力救治的一些医疗机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周亮

     

    有些病人如果是发生在医院里,那么有医务人员去处理。发生在家里,那么我们要根据情况。第一个如果有些人是独居的一个人,那么这个时候建议患者马上打电话联系120,告诉他们你的情况。那么120会马上抓紧时间会派车子过来,打完电话以后病人应该坐下来休息或者躺下来休息,提醒病人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开车到医院。为什么?因为心梗的病情发病是很快的,如果在这个当中自己驾车当中出现意外,那不光是这个病情,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如果家里有人的话,那相对会好一点。家属主要是先打电话,然后安抚病人,让病人躺下来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第二个去找找药,如果有相关的药,包括硝酸甘油,包括阿司匹林等等。这个时候可以给病人服用,这个是一个术前应该要用的药,等下到医院里来,我们也会给他服用类似的药。然后密切观察病情,万一病人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如果说经过培训的那最好那么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等到120专业人士到场。如果没有经过培训的,也可以打电话,这个电话当中会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那么马上做这些事情,千万不要等到医务人员来了再做,那样会延误病情。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目前可以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是比较多方面的。

    有很多的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的喜好,比如像大量的吸烟、情绪激动、过多劳累、像暴饮暴食,尤其是吃了一些含脂肪高的食物 。还有一些天气变化,比如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春冬季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较高。除此之外还有过多劳累,情绪紧张。有一些合并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人群,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的病人,血压没控制好,都有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这个病人紧张、情绪激动的因素,都可能会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些诱发因素。

  • 本期主题:心肌梗死,如何急救自救?

     

    本期嘉宾:杨士伟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内科

     
    内容:我国每年超过50万人死于急性心梗,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梗;而且大部分的心梗都发生在院外。那么,如何急救就显得十分重要! 已经确诊冠心病和存在心绞痛的患者,才可以使用硝酸甘油。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心肌梗的发病率近年来是逐年增高,一定要在生活方面要特别注意,要注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第一、控制危险因素,常见的就是戒烟戒酒,因为吸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戒烟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而且吸烟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第二、健康的饮食,多吃一些谷物类、蔬菜或者水果,少吃一些油的、油炸的一些食物,或者胆固醇含量高的一些食物。

     

    第三、进行一些锻炼,要进行合理的锻炼。锻炼可以增加、增强心脏的功能,建议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冠心病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合并三高的一些人群,要定期的进行一些合理的运动。

     

    第四、针对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要进行早期的干预,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发生和进展。必要的时候要进行一些药物的治疗,比如长期口服的一些降血压和降血糖的药,控制体重,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等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或者是持续的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合并有胸骨后的疼痛,休息或者含服用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同时伴有心肌酶的增高,心电图的改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合并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于猝死。

     

    目前,在我们国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所以有时候在病人,一旦出现有胸前区疼痛的时候,要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及时休息。往往劳累、情绪激动或者是天气变化等等这样一些情况下,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老年人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有可能不表现为胸痛,但是表现有胸闷、呼吸困难,少数情况下可能表现为牙痛、咽痛、上肢痛等等,尤其是左上肢疼痛,这个疼痛持续不缓解,就要怀疑急性心肌梗死。要及时就医,明确是什么原因造成疼痛,及时给予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保持病人的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持续的心电监护,观察病人的心率和血压的一些变化。

    第二、要镇静止痛,补充调整他的血容量,处理恶性心律失常,这是一般的处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处理是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所谓心肌再灌注治疗,就是恢复心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目前比较最常用的方法叫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尤其是 PCI,老百姓可能知道的是放支架,目的是要让梗死的血管,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它疏通、恢复血流;第二种治疗手段就是溶栓治疗,在周围血管静脉里面注射一种溶解血栓的溶栓剂,溶解在心脏里面,形成了一个急性的血栓。最关键的治疗就是急诊PCI,其次不能在第一时间急诊,做介入治疗,就应该给病人在没有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 视频简介

     

    作者: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中医师 郭泉滢

     

    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用吸氧、心电监护、药物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除颤、安装起搏器等,但是以上所说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医院才可以进行。如果是患者在家里边或者在室外突发疾病时处理:1、患者突然的心前区疼痛,伴汗出,大汗淋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打120。在120到来之前,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平时服用的药物,及时的给患者含化消心痛、硝酸甘油以及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在含化药物之后应该给患者行穴位的按压,比如合谷穴的按压以及人中穴的按压等。另外如果患者面赤,应该想到是不是有血压升高的情况,这时候,可以按压他的曲池穴,以缓解高血压的一个急症。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不可以坐飞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如果心肌梗死在一个稳定的、又处于恢复期,或者是既往很多年前得过心肌梗死,现在没有心绞痛、没有梗塞和心律失常、血压也是好的、没有心衰,在这些情况下坐飞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有冠心病,得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可能会注意一点。出差可能会带一些急救药,比如说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这些就以备万一病人坐飞机的过程中,或者是长途旅行的过程中间出现不适,他也可以随时进行一些急救,自己进行一些急救处理。

     

    得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在长途旅行或坐飞机中,万一病人出现不舒服,要及时跟相关的一些人员进行汇报、请求帮助。总而言之,得过心肌梗死以后的病人,一般都是可以坐飞机的,没什么太多影响。如果本身病情不稳定是另外一回事,建议不要坐飞机。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马礼坤

     

    近年来在我们国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还有生活方式的转变,吃得太好了,运动太少了,那么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的人群有:

     

    一、冠心病的一些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像本身存在动脉硬化的病人,本身有血管狭窄,容易发生就是斑块不稳定,造成心肌坏死,血栓形成这样一些可能性。

     

    二、血压高病人也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血压过高,就容易造成斑块不稳定,引起血栓形成,而造成的血管闭塞,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三、血脂高的人群,动脉硬化的形成是由于血脂过高,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间的浓度过高,容易造成在血管里面沉积,造成斑块的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四、家族中有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机会就比较多。

     

    五、一些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有糖尿病的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也比较高。还有吸烟的病人,生活没规律等等,这些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就越高。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肺心病是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急性发作的肺心病,临床上通常会表现为突然发作性的呼吸困难、紫绀、剧烈咳嗽,心悸、咯血和胸痛、胸骨后不适等,伴有血压急剧下降,皮肤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甚至是休克、心力衰竭,心脏骤停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肺心病发作时,其急救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面半卧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头稍低,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如果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可以告诉患者紧急口服安定剂,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心跳过快的现象,然后及时的呼叫120。

    第三、肺心病患者平时要进行有效的休息,这样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可以喝点水或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白菜、橘子等等。

  • 丹参滴丸作为一款常见的心血管药物,其功效和适用范围一直备受关注。虽然丹参滴丸在影视作品中常被描绘为“救命药”,但实际上,它在急性心梗等紧急情况下的作用有限。本文将深入探讨丹参滴丸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款药物。

    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和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丹参滴丸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脏功能,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它常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慢性稳定性疾病。

    然而,对于急性心梗等紧急情况,丹参滴丸并不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在急性心梗发生时,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或支架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丹参滴丸虽然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但并不能阻止心梗的发展。

    长期服用丹参滴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冰片成分可能刺激肠胃,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此外,对丹参或三七过敏的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以及严重肝病患者应避免服用丹参滴丸。

    总之,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非万能。正确认识丹参滴丸的适用范围和潜在风险,对于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丹参滴丸,还有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例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并定期进行体检。

    总之,正确认识丹参滴丸的作用和适用范围,以及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它通常由心脏功能衰竭引起,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将介绍心源性休克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高危人群以及预防措施。

    一、心源性休克的病因

    1.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当心脏血管阻塞时,心肌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源性休克。

    2.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弱,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最终可能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3. 心律失常:某些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可能导致心脏泵血能力急剧下降,引发心源性休克。

    4.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源性休克。

    5. 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指心包积液压迫心脏,影响心脏功能,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

    二、心源性休克的症状

    1.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缩小。

    2. 周围组织灌注不足: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汗、尿量减少。

    3. 精神症状: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昏迷。

    4.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发绀。

    5.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

    三、心源性休克的高危人群

    1. 高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更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

    2. 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3.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者。

    4. 长期吸烟、饮酒者。

    四、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措施

    1.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

    2. 戒烟限酒。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5. 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以35岁~44岁的中年人居多。然而,10个心梗9个可防,心梗的发病并非不可控。

    心梗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大量饮酒、吸烟无度、压力过大、缺少运动以及营养搭配不合理等。

    这些不良习惯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一旦控制不到位,都会大大增加患病的风险。

    心梗的疼痛并非总是明显,有时症状与胃肠炎、肩颈疼痛以及牙疼等相似,容易被忽视。因此,当出现胸部不适、肩颈痛、牙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

    预防心梗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将血压控制在149/9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3%以下。

    肥胖症患者应加大运动量,控制体重,男性腰围要<90厘米,女士腰围最好别大于80厘米。

    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排解压力、饮食清淡、低盐低油、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都是预防心梗的有效方法。

  • 近年来,阿斯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备受关注。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03年12月8日的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否决了将阿斯匹林用作心梗一级预防用药的申请。

    委员会的否定表决结果是压倒性的,11票反对,3票赞成。这一决定基于拜耳公司提供的研究数据,该数据显示阿斯匹林在中等危险度心梗患者中(冠心病超过10年)能够降低危险程度。

    尽管拜耳公司提供了5个研究的结果来支持这一观点,但FDA顾问委员会认为目前扩大阿斯匹林的适用范围是不合适的。其中,华盛顿大学的Thomas Fleming教授表示,现有证据不足以建立支持性的结论。

    会议回顾了5个关于阿斯匹林对于低中度心梗患者作用的研究,共涉及5500名患者。但研究结果显示,阿斯匹林对低度危险患者的效果并不明确,且不良事件频发。此外,研究没有达到基本观察终点,且出血性中风和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尽管5个研究显示阿斯匹林将心梗死亡率降低了32%,但这些并非致命性心梗,并且只有一个研究中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对心脏猝死和中风的发生也没有显著效果。因此,FDA顾问委员会认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阿斯匹林的效果。

    对于这一决定,部分专家表示认同,认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阿斯匹林的效果。但也有专家表示,阿斯匹林在防治非致命性心梗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研究结果支持。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鉴别诊断以及一些相关知识点。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

    1. 典型的心电图动态演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和病理性Q波。这些变化通常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演变。

    2. 明确的心肌酶学序列变化:心肌酶学检查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或cTnT)等心肌酶在心肌梗死后升高,并呈现特定的序列变化。

    3. 病史: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包括胸痛、胸闷、出汗等。但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牙痛、肩背痛等。

    4. 其他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1. 心绞痛:心绞痛的胸痛性质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但持续时间短,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无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变化。

    2. 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发热、心包摩擦音等。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

    3. 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休克等。心电图表现为肺性P波、电轴右偏、S1QIIITIII型,胸部X光片可见肺梗塞阴影。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表现为剧烈撕裂样胸痛,可放射至背部、腹部、腰部等。心电图无典型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5. 急腹症: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与急性心肌梗死混淆。但急腹症有局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无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变化。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

    1.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2.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 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等。

    4. 抗心绞痛治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5. 血管重建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 在繁忙的医院里,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身着沉重的铅衣,在手术台上与医生并肩作战,他们就是“铅衣玫瑰”——心内科导管室的护士们。

    每天,他们要身着15-20多斤的防辐射铅衣,在手术台旁站立6小时以上,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在肿瘤介入科,潘碧未护士为粒子植入病人进行床边护理治疗;在神经外科,姚菁护士为颅内支架置入术做准备;在放疗科,邱菊护士在抽取核元素药物准备为病人进行注射;在导管室,谢文毅护士长穿起笨重的铅衣准备进入导管室配合介入手术。

    心内科导管室护士长谢文毅带领着6名护士,完成全年8000例的导管介入工作量。她们不仅要完成常规的介入手术,还要承担日间手术和急诊介入手术的工作。其中3名护士要实施轮流值班的24小时oncall制度,谢文毅护士长也经常参与其中。

    穿着20斤左右的铅衣,连续6个多小时守在手术台旁,对纤弱女子而言并非易事。然而,她们却毫无怨言,因为她们深知,每一次的坚守都关乎患者的生命。

    2017年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仁济医院医生张琪赋诗一首,向“铅衣玫瑰”们致敬:“木兰著重甲,昼夜平心病;玫瑰非铿锵,自有仁济心。”

    这群在特殊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护士们,就像风雨中的彩虹,铅衣下的玫瑰,因汗水浇灌而绽放得更加美丽。

  • 心脏病发作时,及时拨打‘120’寻求救援至关重要。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患者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如开车去医院或被搬动。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颠簸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纤颤,这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迅速引发大脑和心脏缺血缺氧,甚至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

    路边发病时,患者应立即咳嗽,并口服硝酸甘油。1个半小时内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心梗患者在被颠簸送医的过程中,会因并发症突发死亡。因此,一旦怀疑是急性心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急救车不仅速度快,而且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能够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并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吸氧、口含硝酸甘油等。在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会妥善安排患者前往医院,并在途中进行持续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除了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外,患者还应了解冠心病的预警信号,如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减轻、平卧时加重,经常感到疲劳乏力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均衡膳食、保持心情舒畅、不吸烟、不喝酒等。此外,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等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心脏病发作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0’寻求救援,并了解冠心病的预警信号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疾病因素最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常见导致心脏骤停的疾病:

    1. 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最常见的心脏骤停原因之一,主要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或低钾血症,会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异常,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3. 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引起心脏骤停。

    4. 心脏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脏衰竭,进而发生心脏骤停。

    5. 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肌肥厚性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脏骤停。

    针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可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

    2. 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3. 心脏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等,可改善心脏功能。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3. 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互救。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发病时,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最终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完成了手术,并逐渐康复。

    患者54岁,突发心前区压榨样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然而,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在病情加重后,患者家属才同意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心脏骤停,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成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经过连续30分钟的抢救,患者最终恢复心跳。

    术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并接受了二次心脏介入手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高危疾病,患者发病时,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就医,接受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冠心病等疾病,也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 夏季气温升高,人们喜欢吃冷饮、冷食,导致腹泻现象增多。然而,对于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来说,腹泻可能并非简单的消化问题,而是心梗的先兆。

    腹泻会导致人体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影响酸碱平衡,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相对较弱,腹泻可能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诱发心梗。

    心梗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腹泻并伴有上腹部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心梗的可能。

    预防心梗,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冷、过硬的食物。
    •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此外,夏季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同时保持室内通风,预防空调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