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不孕不育,习惯流产,难治性反复流产
暂无
康复医学科患友问诊
  • 上周咨询过您的,湿疹和毛周角化|这种情况考虑湿疹的可能比较大,您给宝宝用药了吗这种情况可以配合外用药治疗,可以外用氧化锌软膏看一下红色的湿疹部位可以继续服用******,配合外用氧化锌软膏,脸颊侧面考虑是毛周角化症

    总交流次数

    20

    医生回复次数

    3
    患者:

    男 8岁

  • 脚扭了,有淤青肿了|您好多长时间了我看足背软组织有肿胀目前建议24小时之内可以进行冰敷24小时之内再行热敷同时可以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进行涂擦改善循环,**止痛不客气啦,冰敷时候冰袋要用毛巾包裹,不然会冻伤的哦不客气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37岁

  • 糖尿病,己有六年|你好,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具体需要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这次请问需要开那个药哈?好的您好,处方已开好,药师审核通过后就可以购买了请问您是否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男 41岁

  • 上周咨询过您的,湿疹和毛周角化这种情况考虑湿疹的可能比较大,您给宝宝用药了吗这种情况可以配合外用药治疗,可以外用氧化锌软膏看一下红色的湿疹部位可以继续服用******,配合外用氧化锌软膏,脸颊侧面考虑

    总交流次数

    20

    医生回复次数

    3
    患者:

    男 8岁

  • 脚扭了,有淤青肿了您好多长时间了我看足背软组织有肿胀目前建议24小时之内可以进行冰敷24小时之内再行热敷同时可以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进行涂擦改善循环,**止痛不客气啦,冰敷时候冰袋要用毛巾包裹,不然会冻

    总交流次数

    13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37岁

  • 糖尿病,己有六年你好,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具体需要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这次请问需要开那个药哈?好的您好,处方已开好,药师审核通过后就可以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9
    患者:

    男 41岁

  • 您好!孩子青春痘用什么药比较好?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493,很高兴为您服务!孩子多大了为了您孩子的用药安全,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如:(其他慢性病史、是否有过敏史),如果没有则回复“无”方便发张照

    总交流次数

    25

    医生回复次数

    16
    患者:

    女 0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足踝外科你好,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有足踝外科,一般是放在四肢骨骨科里面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忙好的把片子和检查结果一起发过来你这个有积液,有点韧带损伤,但是没有出现断裂这个可以先考虑保守治疗

    总交流次数

    46

    医生回复次数

    23
    患者:

    男 25岁

  • 中年妇女乳腺炎有硬块不痛您好报告发来看一下发现多久了皮肤有无红肿发烧吗可以查乳腺彩超看看有没有化脓需要手术不能不会别客气,亲。要是没问题,欢迎您给我一个“满意”评价(评价按钮在页面右上角,问题关闭后页

    总交流次数

    22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50岁

  • 前段时间的丘疹性荨麻疹没吃药,不痒了但是疙瘩没消,今天下午腿上突然大片泛红,然后中间是硬的透明的小疙瘩您好,我是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立红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您这种情况具体多长时间了?皮

    总交流次数

    33

    医生回复次数

    17
    患者:

    女 20岁

  • 脚底受伤且呈红色发现多久了这样的情况看到了痒不痒做剧烈运动了么看着是摩擦或者硌的可以碘伏消毒一下然后抹点***预防感染抹点*******促进愈合嗯不客气

    总交流次数

    22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女 14岁

  • 睾丸鞘膜积液能做无痛的吗您好当然可以可以全麻就无痛了是的费用2000多这是麻醉费用手术约1小时左右问这个没有意义与医生的手术水平有关不客气

    总交流次数

    22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男 31岁

  • 头晕,头脑不清醒,不能集中精神晚上好多长时间了?一开始是如何引起的。睡眠怎么样?睡眠不好,是引起这一类现象的主要原因。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建立一天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在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保持正常

    总交流次数

    28

    医生回复次数

    15
    患者:

    男 31岁

展开更多

康复医学科科普文章
  • 心脏病目前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随时寒露的到来,气温继续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的情况也常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2 血压波动大可能因为情绪、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造成,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3 血脂升高在秋冬时很常见,气温下降了人们开始管不住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应对策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4 维 D 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已被多个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5 静止时间过多是另一个天冷的常见不良习惯。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久坐或者久卧,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血栓不但会阻断了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血液淤积导致相应的部位疼痛、肿胀,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应对策略:在心肺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动起来,不一定要是运动,也可以在家里走一走,做点家务。6 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进ICU抢救的案例也不少,仅从流涕、鼻塞、咽痛、头晕头疼、发热、乏力等早期症状看,难以与感冒区别,但是在2周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慌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及时就医。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7 忽略早期症状,耽误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做法。大部分突发心脏病都是瞬间感到心脏难受,脸色煞白,满脸虚汗这些普遍症状,但每个人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事实上有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肚脐以上原因不明的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有人胸疼,有人感觉憋气、心慌,还有人表现为后背疼,甚至牙疼。应对策略: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应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来说硝酸甘油的药效更明显。同时尽量保持平卧姿势,放松身心,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即联系急救医生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审稿专家:陈牧雷主任,从事心脏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多项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颇有心得。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有一位家住河北省73岁的男士,一周之前出现痰中带血丝的情况,同时隐约的感觉左侧胸部不适。他之前有过冠心病,心肌供血不好,所以以为是心脏的问题。他到医院看心脏科,接诊的医生除了给他检查心脏之外,又给他安排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发现了在左肺门有一个占位。 我看到了他在我们医院拍的胸部CT,这个病灶首先考虑是恶性肿瘤,我问他之前拍过胸部CT没有,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拍过CT,六七年前曾经照过胸透,结果说没事。我了解到他之前一直吸烟,至少得有二、三十年,每天吸一盒烟。按照这样的吸烟量,他属于肺癌高危因素人群,在超过40岁以后,应该每年做胸部CT排查肺癌。 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您和家人长期大量吸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每年也要到医院来做CT排查肺癌。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心脏病目前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随时寒露的到来,气温继续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的情况也常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2 血压波动大可能因为情绪、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造成,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3 血脂升高在秋冬时很常见,气温下降了人们开始管不住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应对策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4 维 D 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已被多个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5 静止时间过多是另一个天冷的常见不良习惯。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久坐或者久卧,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血栓不但会阻断了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血液淤积导致相应的部位疼痛、肿胀,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应对策略:在心肺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动起来,不一定要是运动,也可以在家里走一走,做点家务。6 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进ICU抢救的案例也不少,仅从流涕、鼻塞、咽痛、头晕头疼、发热、乏力等早期症状看,难以与感冒区别,但是在2周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慌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及时就医。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7 忽略早期症状,耽误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做法。大部分突发心脏病都是瞬间感到心脏难受,脸色煞白,满脸虚汗这些普遍症状,但每个人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事实上有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肚脐以上原因不明的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有人胸疼,有人感觉憋气、心慌,还有人表现为后背疼,甚至牙疼。应对策略: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应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来说硝酸甘油的药效更明显。同时尽量保持平卧姿势,放松身心,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即联系急救医生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审稿专家:陈牧雷主任,从事心脏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多项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颇有心得。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 有一位家住河北省73岁的男士,一周之前出现痰中带血丝的情况,同时隐约的感觉左侧胸部不适。他之前有过冠心病,心肌供血不好,所以以为是心脏的问题。他到医院看心脏科,接诊的医生除了给他检查心脏之外,又给他安排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发现了在左肺门有一个占位。 我看到了他在我们医院拍的胸部CT,这个病灶首先考虑是恶性肿瘤,我问他之前拍过胸部CT没有,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拍过CT,六七年前曾经照过胸透,结果说没事。我了解到他之前一直吸烟,至少得有二、三十年,每天吸一盒烟。按照这样的吸烟量,他属于肺癌高危因素人群,在超过40岁以后,应该每年做胸部CT排查肺癌。 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如果您和家人长期大量吸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每年也要到医院来做CT排查肺癌。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抗病毒是关键。然而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患者对长期治疗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常因为错误的认识而中断治疗,导致治疗失败或病情急转而下。那么抗病毒治疗中有哪四大常见误区呢?1 病毒抑制 ≠ 病毒清除乙肝抗病毒药物的首要目标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核苷(酸)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 会下降,肝功能也恢复正常。这时候患者往往非常高兴。有些患者误认为病毒被清除了,疾病治好了,于是私自停药,或没有之前那么重视,造成漏服、减少服药剂量。 实际上,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后,DNA会钻入肝细胞核里“扎根”。用抗病毒药物只能暂时抑制病毒复制。而由于肝细胞核外面坚韧的膜,病毒的“根”很难被彻底清除。一旦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病毒的“根”就会重新“发芽”,复制出新的病毒。 因此,病毒抑制 ≠ 病毒清除。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必须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保持耐心。 2 病毒耐药 ≠ 治疗白做抗病毒需要长线作战,但是长期服用核苷(酸)类药物(尤其是选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容易耐药的药物)往往会导致病毒变异,产生耐药性,表现为 HBV DNA 数量反弹,甚至再次出现肝功能异常。遇到耐药的患者常常非常沮丧,“治了那么多年,白治了!”其实这个治疗过程,能够防止反复炎症,从而防止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也能防止肝细胞过度增生诱发基因突变,导致肝癌。 所以,看似“回到原点”的治疗,实际上延缓了肝病的进展。 耐药后,改用其他有效药物,患者仍有可能获得恢复。 3 不能停药 ≠ 吃药成瘾病毒抑制后,停了抗病毒药物之后,病毒可能再度开始复制,并且伴随转氨酶升高,个别病人甚至会发生严重的肝病。这种情况叫做“停药后反弹”,一些患者误认为,这种“反弹”是抗病毒药物“吃上了瘾”,像吸毒的戒断反应一样。甚至因此不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事实上,毒品导致的成瘾是一种精神依赖,跟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由于病毒未能完全清除而复发的情况完全不同。 4 长期服药 ≠ 终生治疗“吃上药还能停吗?”“是不是就得终生服药了?”“天天吃药,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们首先要有明确的阶段性。一期目标: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具体指标包括转氨酶指标趋于正常,病毒DNA下降。最终目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只有实现最终目标,才能停药。 但是,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一是要治的早。最终目标的实现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如果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则需要终生服药了。 二是要坚持。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在“抗战”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丧失信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也有益于病情恢复。病情判断,用药指导↓点击下图↓,三甲名医低至1元

  • 随着现代女性朋友独立意识的加强,打拼自己的事业,努力工作成为很多女性目前的生活状态。对于妇科疾病,很多女性由于认识不够,往往生病了也不知道。 附件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情况下容易得附件炎。 一、附件炎可能是“坐”出来的,白领女性需警惕 临床上部分患者是由于久坐不运动而引发的附件炎。小编就曾遇到一位女性,由于工作原因常常熬夜加班,在一次熬夜后,第二天出现严重的腹痛,之后只要坐的时间比较久,就会腹痛。 因为她长时间处于久坐状态,又没有足够的运动调节,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相应的盆腔静脉回流受阻、造成大量瘀血,诱发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疾病。 二、不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是会导致附件炎这类疾病的发生的,比如不注意经期卫生。另外,身体的某些部位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是会引发附件炎的。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上附件炎?附件炎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呢? 出现以下不适,女性朋友们就要高度注意了: 一、月经失调患有附件炎的女性,月经会推迟、周期缩短,或者持续过长时间、月经发黑且粘稠,同时伴有异味等现象。而由于患者病原体、体质差异等因素,现象也不相同。 二、全身症状不论是急性附件炎还是慢性附件炎,一旦发生往往会出现高烧或低热现象。 三、白带增多女性朋友发生附件炎时,白带经常会有异常情况,通常会表现为粘稠或脓性粘液,也有时白带会带血。 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愿每一个努力你都有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心情~ 如果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快来咨询医生吧~

  • 疾病会被自己给患上都是因为没有注意正确的对待这种病,也没有注意好的预防,对不同风湿的出现要及时的注意不同的预防方法来应对这种病,患者要注意合理的预防比较重要,那么,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心理能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心理一、恐惧和焦虑:由于风湿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且治疗过程非常漫长,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残疾,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使风湿病患者处于恐惧之中,使患者感受到无助和恐慌,当听说其他患者残疾时更会加重恐惧心理,这时需要给予适当安慰。 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心理二、抑郁:风湿病带给患者的不仅是生理上的损害,还包括金钱、时间等损失,患者活动受限,生活受影响,自尊心和事业都受到严重损害,面对这一些,患者极易出现消极抑郁情绪,此时可以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 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心理三、疲倦:风湿病患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疲倦和乏力,并伴随着肌肉疼痛、失眠、贫血等症状,这时不仅需要充足的休息,还要注意心理调节。 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心理四、习得性无助:由于风湿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会认为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此极易造成消沉情绪,不配合医生的治疗。 以上就是风湿病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家属和朋友一定要谨记。只有了解患者的心理,才能体会到其痛苦和无助,这样才能在交往中给予患者需要的安慰和帮助,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 十年前,一个 14 岁的女生,因为全身多个关节肿痛,按广告购买了抗风湿的「XX 胶囊」,按照说明用了 3 个疗程,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来到我们医院风湿免疫门诊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右侧股骨头早期坏死,股骨头坏死原因可能与广告药里含有大剂量的糖激素有关。当小姑娘得知情况后,咬牙切齿地说:「我想把那些造假药的人都给杀了」,她那悲愤的表情至今令我难忘。 作为一个医者,对这种情况,既痛心,又无奈。想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只有让大部分人正确认识风湿病。 风湿病,跟「风」「湿」无关 受到传统医学的影响,很多人还认为风湿就是受凉受寒导致的关节炎。现代医学中,风湿病里面的「风」和「湿」,跟传统医学里的风寒、湿气等没有任何关系。 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病是指一组与免疫、遗传、代谢等因素相关,发生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还有血管、神经、结缔组织等部位的一组疾病,包括十大类近两百个疾病。 病因大多是各种因素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本来该攻击外来入侵者的免疫系统,转而攻击自身的组织。由于风湿病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所以,好多医院的风湿科也叫风湿免疫科。 症状多样 前面说了,风湿病包括十大类接近两百个疾病,所以表现也多种多样,基本身体上各种不舒服都包括了。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表现,包括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肌肉疼痛,常常早上起床或休息后加重,还伴有四肢僵硬、不灵活; 皮肤表现:在风湿病中也很常见,像久治不愈的皮疹、口腔外阴溃疡、面部红斑,手、足肢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变白、变紫; 其他多种表现:不明原因的口干、眼干,肌无力,胸腔、腹腔、心包腔同时积液,长期反复发热,多次流产、大量脱发等。 凡是出现以上表现,要警惕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 各种偏方信不得 很多风湿病起病于壮年,且病因不明,迁延不愈,治疗起来见效慢,疗程长。有人甚至将风湿病比喻成「不死的癌症」。 受到这种极端说法的影响,很多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寻求一些民间偏方「祖传老中医」等。 这些偏方,没有疗效的还好,有效果的很可能是违规添加了不明剂量的止痛药、糖皮质激素。虽然短期内症状得到了缓解,但由于不知道安全剂量,得不到及时的随访、复查。长期用药风险很大,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姑娘,就是因为服用了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 还有种民间说法是:得了风湿病,「发物」不能吃,比如米酒、牛肉、羊肉、海鲜、动物内脏等。 这种说法也是不可取的,首先,现代医学中没有「发物」的概念,其次,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除痛风病人需要限制嘌呤的摄入外,大部分风湿病患者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如过分控制饮食,造成营养不良,反而对治疗疾病不利。 耐心和信心最关键 风湿病治疗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心态好疗效就好」。患者的耐心和信心很重要。 开始治疗,见效慢,需要及时复诊: 一般需要 1 ~ 2 个月才会见效。部分药物需要严密监测药物副作用,在治疗之初需要每 1 ~ 2 个月到风湿病专科复诊一次。 疾病稳定,停药别着急: 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 病情反复,别灰心: 如果病情反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完全可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绝大部分风湿病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 终身用药,别太在意: 需要终身用药的病人,不要太过于在乎自己的病没有「除根」,太过于追求「治本」。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控制在最小,也一样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很多风湿病目前是没办法治愈的,必要为了虚假的「除根」,去尝试各种偏方、土方,影响正常治疗,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风湿病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理性就医,积极治疗,遵从医嘱,就一定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快乐的人生。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薛永峰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薛永峰
薛永峰
主治医师

已认证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