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刘庆雨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2********467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98%
好评率
65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二)群体动力学

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有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被研究。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群体动力学研究亦即群体动态运转过程研究。包括群体内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勒温与其领导的小组自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直到他 1947 年去世,一直致力于研究群体动力问题。勒温所做的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和方向。该研究证明了不同的领导方式会诱发群体不同的心理气氛,并进面引起人们不同模式的行为,民主的领导方式不仅有利于群体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给成员带来最大满足。而专制型、放任型都不是理想的领导方式。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癲痫所致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大致分为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种。前者可发生在癫痫发 作前、发作时、发作后,成为癫痫发作组成部分或单独发作。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感觉、知 觉、思维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也可为情绪恶劣及短暂分裂样发作。发作有突然性、短暂性、 反复性的特点。癫痫发作多年后可产生持久性精神障碍,主要为慢性分裂样障碍、人格改变及 智能障碍等。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动机

动机 (一)定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可 以通过任务选择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来判断个体 动机强度的大小。 (二)动机产生的基础一需要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 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2.种类 (1)生物性需要:如饮食、睡眠、性等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 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如交往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 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3.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由低到高的5个层次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动机与效率 动机的不足和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另外,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 不同而不同,对于较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对于较难的任务,较低的动机水 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四)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认为特定的活动是先天内在安排好的 2.驱力降低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引起紧张或者造成驱力状态,有机体必须做某些事以满足 需要才能使驱力降低。生物性需要促进活动,因为身体倾向于保持恒定的内部环境或体内的 平衡 3.唤醒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人们总是被唤醒,并 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该理论 4.诱因理论强调外部条件作为动机起因的重要性。它们可以是使有机体趋近的阳性诱 因,或者使有机体躲避的阴性诱因。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引导行为 (五)动机种类 1.生物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等。 2.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等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2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距离一近,就要探问隐私 如果我们观察人生初期的友谊,除了兴趣一致、志同道合外,还有一个经常被大家忽略的的因素——共同的秘密。 比如张三告诉我他找到了家里不可描述的碟片;李四看到了我放了数学老师的车胎气;王五跟我聊过班上哪个女生最好看…… 这就像“不讲武德”、“起飞”这些网络热梗,为我们创造了共同的默契和话题;也有点类似于推理剧中的某个秘密,把两个人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这种有意无意的「暴露」,像是某种可以交易的「货币」,让我们保持了一段关系的熟悉和稳固。 于是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对话: 听说你最近换工作了,收入怎么样啊? 看你发了朋友圈,谈了对象怎么不告诉我呀! 听说你们上次吵架挺凶的,是什么原因说说呗? 你怎么不说话啊,上次我失恋可是第一个告诉你的…… 除了满足内心的猎奇欲,也是渴望从对方的反馈中,获得一种安全感——如果对方告诉我,那就是信任我,如果不愿意说,那就是没把我当朋友…… 从始至终,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却全然不顾对方的处境和感受。 但是友谊,并非只靠秘密来维持。 长大以后,我们的时间和情绪都成了稀缺资源,交朋友的成本变得很高。 能够一起玩上一天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要去陪家人、陪对象、陪客户…… 我们希望在经历工作和学习的消耗后,能跟朋友好好放松。而不是背负着社交压力,在下班后继续营业。 因此每一次相处时的感受,就变得分外地重要了。 正如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朋友之间,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 这个回答看似肤浅,但我十分认同: “每次见面,都让人感到十分舒服。” 我们可以聊聊最近追的剧、最新的爱好、假期的打算,但千万别在对方面露不快的情况下,还继续追问别人的隐私。 感情和耐心,是经不起消耗的。 即使是以前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一起上厕所、打游戏,好到不行的朋友,也可能因为累积的一点点不满,带来友谊的雪崩。 更不用说很多没那么熟的朋友了。 各自都留一点隐私的友谊才更真实,千万别为了一些闲言八卦,让彼此成为两个熟悉的陌生人啊。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2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为何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2)

我们为何总爱上伤害我们的人? 这问题本身就有充满张力的孤独感,有无可奈何的愤怒。 有这么句语:“每个女性在得到真爱以前,总会遇到几个渣男”,男性也一样。 我反馈 3 点: 第一,所谓渣男渣女并不渣,而是你念念不忘的吸引; 第二,你排斥的不是那个男人女人,而是“渣”; 第三,更难以接受的是“你居然爱上了他”。 这些故事我以前谈了太多,浓缩总结就是:原生家庭影响。 当然这并非全部原因,还有遗传特质、后天修养、以及无法说明的因素。 但,站在心理动力学的角度,你与异性关系模型: 来自你与异性父母的相处模式; 来自他对待你的一切态度所引发的感受; 来自他本人的人格; 来自父母之间相处带给你的影响。 你遇见的每个“爱人”,都是原生家庭模式的重现,或翻版。 有人可能与你纠缠一生,有人可能伴你一程,给你提个醒、上个课、练个习。期间种种,复杂又冲突: 譬如你渴望温暖,却被温暖灼伤;渴望力量,却被力量击倒;讨厌酒鬼却嫁给了酒鬼;讨厌暴力却频频受虐。也许温柔浪漫会变得道貌岸然;温文尔雅会变的懦弱无能;誓言旦旦会变成移情别恋…… 这绝不偶然,也不是直觉,而是潜意识爱恋模式的推动。 需要特别强调几点: 模式指的是“养育底色”。 是高频率、长时间的整体感受,期间当然会有快乐、安全时刻,但总体而言是伤害占比较高。 指的是孩子本人感受。 或许父母不这样以为、或父母本身没有爱的能力、或父母可能觉得这没什么、或认为是为孩子好…… 但我不以此为导向,而是注重“孩子就是这么觉得的”,就是觉得受到了伤害,在此,标杆以孩子为导向。 指的是心理现实,不是物理现实。 譬如父母不在身边,但每天视频或在身边时很关注孩子,孩子心理现实也许就是安全的、被重视的;相反父母在身边却看不见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现实也许就是“被忽视”的。 之所以早年经验难以改变,是因为时间让思维变得僵硬,阻碍了接受新的体验,容易用旧眼光审视新事物。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为何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1)

先谈谈在“爱情与孤独”这个话题中的感性与理性。 比如上个篇章就很感性,甚至有些文艺。也许“爱情”这个东西一旦陷入理性漩涡,就无法安然感受,就势必带有功利。 我有时感慨,我们明明处在和平时代,周围不会有炮火声,不像民国那般动荡,但人们内心却如“备战状态”: 急匆匆逃避危险,无意识屏蔽情感,最大限度保留理性。 无论听课、学习、读书,都急切希望得到一种方法、一个建议,好像吃下它们能快速缓解焦虑。 这让人更不愿去体验、去感受、去反思、去感觉自己的感觉,即便这些方法不管用,我们还是乐此不彼。大家都忙着吃退烧药,很少有人从病原体慢慢调理。 而真正疗愈是建立在“领悟”基础上的,领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足够的时间就是成长本身,也称为“修行”。 任何学习途径,要去领会让你有点情绪、有点感动、有点触动的东西,而不是只关注方式方法。 所以,为了余生不那么拧巴,你要给自己时间,心灵苏醒需要时间,也是不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得到的,不久就会失去它所有价值,让你沮丧不已。 今天这个主题,我可能会多些理性剖析,目的不是让你觉得“这很有道理”、“这说得不就是我吗”,而是让你通过分析链接感受,能连接多少都可以,链接不上说明关于“伤害”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为何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6)

那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尽量避免伤害,却依然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 请注意,我把“爱上伤害”这四个字做了标记。 是因为这里有个误区,你误以为爱上的是“加害你的人”,其实不然,你爱上的只不过是“伤害”本身,准确的说是“被伤害的感觉”——“我爱上了被伤害的感觉”。 这就更悖论了,既然伤害那么痛,为何还要“爱”上呢? 答案同样悖论:是为了自我疗愈。 温尼科特说过,一切心理疗愈都是在延续曾经被中断了的体验。 弗洛伊德也说过,所谓“症状”就是在常态下某些心理过程没有进行完。 他们都指向一点:在当年受伤害时,本该有的情绪被压抑了。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它们总会有意无意冒出来,继续让这些压抑的情绪进行释放,这事儿才算完,否则就如鲠在喉,甚至死不瞑目。 比如被忽视会悲伤;被控制会愤怒;被虐待会恐惧。这些“悲伤、愤怒、恐惧”在当年没办法释放,能活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爱上伤害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释放它们。 现在被爱人伤害,你可以反抗、可以向朋友倾诉、可以伤害他!这都是释放的形式。 爱上伤害的第二个目的,是潜意识的复仇。 报复的是早年养育者,只不过现在转移到了爱人这里。报复越强烈潜意识越爽,尽管意识上很难过。 最直接的形式是:你会用自己早年被伤害的方式对待他人。这个“他人”往往就是伴侣、孩子。 潜意识在说:“看看,你也尝到了被伤害滋味吧?现在你知道我曾遭的罪了吧?你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了吧!” 然而事实,对方毕竟不是当年的你,他会抗争、会攻击你,极少有人冒着被伤害风险还依然坚持爱你,于是,强迫性重复就产生了。 爱上伤害的第三个目的,也是终极目的:你要“反转”当初的体验,你要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只不过证明的方式有些“极端”:各种“作”、各种伤害攻击,以此测试“对方是否真的爱你”。 到此,危险与机遇并存!会有 2 种可能: 第一种,对方没有通过测试并继续伤害你,如同早年一样; 第二种,对方通过了测试,宽容和接纳了你。 遗憾的是,第二种可能性很小。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心理治疗师了,心理治疗师就是充当第二个角色。但依然会有大量治疗师失败,承受不住。 最终能承受住的则对你起了疗愈作用,但依然会复发,还会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只是,你分清了哪些是测试,哪些是真的伤害。 所以,最终产生疗愈的是你改变了、“你成长了”,成长后的你更理解过去的遭遇了,并能够很好“照顾”你的内在小孩了。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近年来,因为兴趣所在,我对社交恐惧症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较为关注。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我对该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化,发现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起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疾病表现有非典型化的趋势。 近日因撰写公众号文章《在精神卫生法光芒照射不到的角落……》,提及社交恐惧症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问题,使我想起十多年前写过的一篇未发表的关于社交恐惧症的综述。为了更准确地将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及危害介绍给读者,我把该综述中的部分内容摘选出来,发在本公众号。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在现代精神病学分类和命名体系中称作“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属于焦虑障碍类别中的一种。但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中,人们更习惯于用“社交恐惧症”这个沿用较久的名称,本文也使用这个名称来介绍该种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对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处于被他人审视的场合这类社交情境有持续与过分的恐惧,患者害怕会在这种场合失态,导致自己出丑或尴尬,或让人看出自己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状。患者可能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进食,也可能害怕在众目睽睽下从事任何行为,甚至害怕与陌生人对视。患者为了避免这类恐惧,往往有意采取回避行为,甚至完全脱离各种社交活动。 根据患者主要害怕的情境,一般将社交恐惧症分为两种常见亚型,即广泛性社交恐惧症(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GSAD)和非广泛性社交焦虑症(Non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NGSAD)。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是最常见的社交恐惧形式,患者惧怕并回避多种社交情境。 这些患者不仅对当众说话或表演有明显的恐惧,而且还对参加聚会、开会、与陌生人交谈等社交情境有明显的恐惧。症状较轻微时,患者可能勉强或被迫参与这类活动,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会有某种“不自在”的感觉,只要条件许可患者就会寻找机会离开这样的场合。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则会以各种理由或手段拒绝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若被逼无奈不得已参加,患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会有“如坐针毡”、局促不已的焦虑体验,并可能伴有显著的心悸、面红、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患者会争取尽快离开这些场合,一旦离开则顿觉释然,焦虑症状一扫而光。症状严重的患者根本不可能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以各种借口和方式拒绝,甚至不惜以某些极端手段拒绝。 例如,有的严重的社交恐惧患者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通过攻击在自己身边的客人来驱赶陌生人,达到回避这一社交情境。这样的患者只敢面对家中最熟悉的亲属,对稍微生疏一些的亲属都采取回避接触或见面的行为。最为严重的患者根本不能与任何非直系亲属见面,将自己“自我拘禁”在自己家中,每当有客人进来时患者则只能将自己“拘禁”在自己的住房内,不能离开房间半步,成为彻底的社会隔离者。此外,部分社交恐惧患者除了有明显的社交回避行为外,还可能表现出严重的缄默表现。笔者诊治的一名社交恐惧症患者除了在家人面前有耳语样言语之外,在外人面前完全缄默,同时伴有不与他人对视的表现。该患者完全脱离了与非亲属的接触,呈严重的自我隔绝和退缩状态。 患病率和功能损害 美国学者估计符合 DSM-IV 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时点患病率或上一年的时段患病率约为 3~5%。此外,与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相比,一般而言,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精神科共病较多、功能损害程度较严重、生活质量也较差。有研究发现,病情中等程度的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患者从大学毕业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组成的对照组要低 10%、薪酬比对照组低 10%、从事一种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或管理工作的可能性比对照组低 14%。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期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起病年龄较小的精神障碍,约有半数患者于 13 岁前起病,90%的患者于 23 岁前起病。因此,社交恐惧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 与成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表现相似,多数儿童患者也主要表现为害怕一些社交情境,并可能回避这类他们所恐惧的社交情境。只是因为年龄相关的心理发展程度的影响,儿童期社交恐惧亦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形式为选择性缄默,即患儿在某些特定的社交情境中缄默不语,但在另外一些社交场合却又能言语自如。虽然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称,学龄期儿童患选择性缄默的比例不足 1%,远低于其他年龄组的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但多数专家都认为,选择性缄默是一种最早起病的、严重的广泛性社交恐惧。有人发现,选择性缄默患儿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较为严重,而且症状一般至少持续半年以上。但是,儿童选择性缄默的表现又很少有持续不变一直至少年期的,部分患儿可能会自发缓解,但多数可能会残留程度不等但却较显著的社交恐惧的症状,进入到少年期甚至到成年期。 儿童期社交恐惧症表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社交恐惧症起病之后,很多患儿紧接着会再患抑郁症。有学者在德国慕尼黑对社区少年和青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这些青少年患抑郁症之前,不少人曾患过明确的社交恐惧。而且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这些患过社交恐惧症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程不良(慢性或反复频繁发作)、疗效差、自杀意念强、自杀企图多。因此,对于儿童期起病的社交恐惧症及时诊治不仅对于社交恐惧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防止随后的抑郁发作也有重要意义。 如果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明显影响到患者在学校或工作环境的社交活动和适应行为,就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以避免病情渐进性加重,导致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受损。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刘庆雨医生寄语
希望我能为你拨开黑暗中的阳光,为你打开心中的一切美好!
刘庆雨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4338 次
总文章 2 篇
在线服务患者 458 次
患者评价 560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2-26 11:25: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