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刘庆雨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2********467

刘庆雨

主治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98%
好评率
65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所恐惧的社交情境较为有限,只对一两种社交情境有恐惧之感。例如患者可能只害怕当众进食,或者只害怕在大厅广众之下表演节目或发表演说。不过,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与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有一定的重叠,例如,有 80%的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当众讲话,而这正是几乎所有广泛性社交恐惧症患者也都害怕的情境。 一般而言,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可能只对某种特定的社交情境有明显的恐惧情绪及回避行为,或者只在与某些有特定身份的人交往时才出现明显的恐惧及回避行为。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只害怕在舞台上表演或在讲台上讲演,而对其他社交场合则无明显恐惧。另一些患者可能只对某些处于某个年龄段的异性有恐惧及回避,或者只在有威严的长辈或有权威的上司面前表现出相应的恐惧症状与回避行为,这些多属于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的表现。 在我本人诊治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有一些人即具有这类非广泛性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我将其中部分表现具有特征性的非广泛性社交恐惧根据其基本特征分别命名为“操作恐惧”(operation phobia)和“特殊关系恐惧”(special relationship phobia)。 操作恐惧的患者表现为在他人注视或在场的情况下实施某些操作时出现明显的焦虑,例如不敢当着他人的面书写或签名、不敢在他人注视下操作电脑或其他电子或机械设备等,或者在上述情况下出现明显的焦虑而使其操作动作变得更为笨拙或走样。类似的社交恐惧还可以表现为不敢在公共厕所解手,我诊治的一位患者在客厅有人甚至是患者父亲在客厅的情况下,都不敢在家中的洗手间解手,或者不能排尿。 特殊关系恐惧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只对在某些特定人士面前有社交恐惧表现,而在与其他人交往时并无此类现象,例如他们可能在某些位高权重的人士面前局促不安,不敢在这样的人面前进食、发言、对视等。也有些患者只在长者在场的情况下有社交恐惧,不敢发言或表演,即或发言也嗫嚅难言,一旦长者离开,患者便如释重负,言行自如。 日本的学者曾经提出一种所谓“taijin kyofusho”的社交恐惧表现,认为这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特别是社交恐惧的表现形式,其中的 offensive subtype(冒犯他人亚型)亦应属于广泛性社交恐惧。这样的患者在人际交往中担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会触怒某人或某些人,因而在社交场合中畏首畏尾、局促不安。但实际上澳大利亚研究者在该国的 SAD 患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表现,因此,日本学者关于文化差异导致这一亚型的假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在关系里容易吃亏的,往往是这一类人(2)

回到开头说的《秋日奏鸣曲》这部影片, 在伊娃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理想化和镜映需要,都没有被满足。 伊娃的妈妈是出名的演奏家,受人崇拜。 同样地,伊娃也十分崇拜她。 图片 理论上,伊娃妈妈是伊娃的“理想化”对象,但很可惜,她没有满足伊娃与“理想化”对象产生联结的需要。 儿童期的伊娃希望妈妈能陪伴自己,但妈妈经常只顾自己练琴和休息,让伊娃独自去一边玩。 图片 并且妈妈时常飞去外地演出,把伊娃扔在家里。 理性化需要的满足,要求我们和与信任的人亲近或融合,在这个亲近的过程中,理想化对象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力量。 没能和强大的母亲产生有力的联结,这也就造成了伊娃的虚弱感。 同样地,伊娃妈妈也没能为她提供“镜映”功能。 需要镜映,可以理解为需要正向的回应。 我们都需要妈妈眼里的光,来确认“我是好的”这么一种感受。 但伊娃感受到的,却只有妈妈的挑剔。 儿时的伊娃,驼背、丑陋、牙齿不整齐、肢体不协调,妈妈希望纠正她这些“缺点”,于是对她进行“改造”。 面对母亲对她的改造,她感到厌恶,又不得不服从。 小时候被忽视、被挑剔,使得伊娃的自体成长还停留在早期的阶段。 以至于在成年后,她再次在妈妈面前弹琴时,她表现得仍然像那个 10 岁的孩子—— 在母亲面前,她既不敢轻易表现自己, 但在内心,又极度想听到母亲的肯定。 图片 尽管现在的伊娃已经结婚生子,但她仍然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十分无力—— 成长时的她孤僻、自卑;长大后的她不懂得如何爱别人,也无法相信丈夫对她的爱。 于是在多年后的这次会面里,她对妈妈倾倒出过往她所有的不满。 而片中妈妈,其实也是个自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人。 图片 妈妈辩解说,她自己也未曾获取过爱,所以只能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钢琴演奏上。 她对于亲密关系,根本毫无办法。 她完全不懂要怎样回应伊娃的需要,她只想从伊娃身上,获得无条件的爱和追捧—— 就像她作为一个演奏家,渴望获得观众的爱和追捧。 图片 妈妈没有能发挥她作为理想化对象和镜映对象的功能, 反而是小时候的伊娃,她不得不去满足一个心理还没有发展完全的妈妈的需求。 图片 这其实也是一类常见且典型的关系—— 母亲的自体没有力量,并且把自体需要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自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循环着母亲经历过的悲剧。 因为没有得到母亲合理的回应,最终,伊娃成长为一个自体感不足的人。 所以她才会在书里写到道“如果有人爱我,我才能正视自己”。 “需要别人来爱我,才能看见自己”,这就是自体功能的并没有发展完善的表现——她始终渴望遇到一个理想的人,来支撑她自体成长的需要。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在关系里容易吃亏的,往往是这一类人

自体(Self )这个词,出自“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一系列内在体验的中心,它就像一个储藏室,里面集合了我们的抱负、动力、天赋、理想等。 而在关系中收获的良好体验,就是让自体健康成长的“养分”。 科胡特认为,要形成良好的自体感,其实和三种最基本的需要有关。 镜映需要:感到自己正在闪闪发光 镜映需要指的是,我们需要感到被肯定和认可、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欣赏的,尤其是当(个体)展示某些有关自身价值的事物的时候。 科胡特把这种需要称为“母亲眼里的光”。 比如小时候我们刚刚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时候我们会主动去搜寻父母的眼里肯定的光芒。 而来自父母的肯定对我们发展个人兴趣极为重要。 但如果父母用冷漠、嘲讽、过度批评的方式回应我们,我们就会感到不被重视和缺乏价值感。 理想化需要:感到安全、舒适和平静 理想化需要的定义是:需要感到与钦佩的他人相连接,进而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 它和我们与信任的人的融合或亲近的需要有关。 就像给婴儿闻到带有妈妈味道的衣服,他们就容易感到安全; 小孩子摔到了,妈妈安慰和抚摸,会立刻减少他们的疼痛感。 随着我们的成长,个体内在提供的自体-安抚的能力会逐渐加强,我们对理想化需要的需求强度会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成熟的自体会发展出安抚自己的能力,不在需要养育者立刻的安抚。 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再有理想化需要。 比如在紧张或惊慌时,我们会喊出“我的妈呀”,“老天保佑”之类的话,这就是理想化需要带给我们的影响。 另我或孪生需要:能够与人分享、得到理解 另我需要也叫「孪生需要」。 比如有些人会让你感受到:“Ta 的想法跟我很像!”,“世界上另一个我”……这就是一种孪生需要被满足的感觉。 它的定义是“从出生到死亡,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相似性共鸣”。 另我需要会带来一种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与社会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事实上,我们都需要和他人有共鸣,需要知己好友,需要能理解我们的伴侣。 否则我们就容易产生无归属感、孤独感。 另我需要典型的表现有: 小女孩会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偷用妈妈的化妆品; 小男孩会模仿父亲刮胡子的动作。 在长大后,我们会去跟家庭之外的世界建立「同一性」。 学校的社团、豆瓣小组、参与微博话题、明星粉丝团、对自己的职业有自豪感……这都是自体另我需要的体现。 融入团体,也意味着建立同一性成功,随之而产生的是强烈的认同感和兴奋感。 除了以上三种重要的需要之外,自体的成长还有以下需要: “我能帮你”——效能需要 需要体验到能对重要他人施加影响,并且能够唤起自己的被需要感; “我不要、不认可”——对抗性需要 通过反对依恋对象,并因此获得肯定以及至少部分自治,同时依恋对象还能继续给予支持和回应的需要; “我感觉…我想要…”——自体-界定需要 能够清楚表达知觉和情感体验的需要; “我是正常的吗?”——确认需要 需要确认个体主观感受的真实性(比如我感到冷,你也会感到冷,以此确认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在成长的早期,我们会经历高度依赖养育者的阶段,通过和他们的互动来满足自体的心理发展需要,这也是我们心理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 但如果这个过程受到干扰,就可能造成缺乏安全感、情绪调节能力差、低自尊、空虚、无目标感等问题。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的性格底色,决定了你所过的生活 (3)

90%的人存在职场焦虑,这源于我们对自我认知的缺乏,职场定位的不准,生涯规划的模糊,才在本该坚定完成事业成就的年纪,因为迷茫而止步不前。 如何能够像克里斯实现职业生涯的弯道超车,不妨问问自己: 自己是否一直在无效努力,盲目坚持,重复度日。 你对自己有多了解? 你最擅长的能力是什么?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有没有看清自己,并勇于作出改变。 一旦你能够回答出这几个问题,关于职业的一切困惑,都会烟消云散。 那么如何看清自己,判断自己的选择呢?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潜能和天赋,往往深藏在水面下,难以被觉察和发现。 图片 MBTI 职业性格测试就像一个探测仪,在最深处去挖掘你的个性特质、潜能和优势。同时它更符合中国人的职业习惯,准确率克高达 94%;从四大维度以及十六个子维度入手,全方位精确的分析你的性格特点,并依据此,给予你更全面的职业建议。 本测试不仅帮你判断合适的职业,还能为你提供针对性的改善方案,帮助你收到令人心动的 offer。 很多时候,只需要改变一小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3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在关系里容易吃亏的,往往是这一类人(3)

科胡特认为,自体感完好的人,他们能拥有人生意义感,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比起自体感不足的人,他们果敢而自信,并且更有活力,更有目标感,更能掌控生活,对自己的感觉更好。 而自体感虚弱的人,他们—— 不知道作为人应该怎样生活,每天艰难地练习; 反复舔舐过去的伤口,拼命想回到过去,重新过一个有爱的童年; 或者是渴望遇到一个能拯救自己的完美对象…… 图片 那些自体功能发展停滞在早期的人,出于对自体需求的渴望,他们常常会对关系有很大的需要。 正因为太渴望得到别人的回应,所以他们会有关系“粘稠”的问题,比如: 他们可能会过于“善良”,对谁都一样好; 也可能会很“圣母”,认为自己应该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他们可能会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对别人和盘托出; 也可能很容易产生想和别人发生关系的想法…… 虽然要改变对自体需求的渴望,并不是一时三刻的事,但是也不用感到绝望。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建议: 承认自己需要被关注,这并不可耻。 科胡特一直强调说,无论成长到什么程度,我们都需要滋养性的关系,就好比植物不会长着长着就不需要氧气。 拿大家都熟悉的朋友圈来说,发朋友圈时,每个人都会想收到尽可能多的“赞”,这就是一种“镜映”的需要。 我们渴望被肯定被关注,这是很正常的心态,并不代表我们不够坚强,更不代表我们不够独立。 但如果他人没有给我们理想中的回应,我们也可以试着共情他人的体会,或者在其他关系中寻找理解。 不必所有关系都重视,适当放弃。 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同事、上下级和陌生人等等。 自体感不足的人,可能会对每一类关系的处理方式都很上心,最后把自己弄得很累。 但其实,对于关系的处理,应该是“厚此薄彼”的,而不是“一视同仁”的。 如果你觉得处理各种关系让你很心累,那不妨可以检视一下, 哪些对你是重要的,能带给你力量的,你可以花心思和时间在这些关系上; 哪些是没那么重要的,容易消耗你的,就尽快让自己从这些不那么好的关系中抽离出来。 根据需要 ,去梳理自己的关系,这样才更能体会到关系中的美好。 图片 在好的关系中,形成“核心自我”。 核心自我(Cohesive Self),指的是一种“我基本上是好的”的感觉,是由科胡特提出的概念。 这种感觉,最初都是在关系中形成的。 在好的关系中,我们会体验到良好的感受,这些感受收集起来,就能变成滋养我们心灵的养分。 这些养分凝聚在一起,我们就有一个较为稳固的自我。 如果觉得自己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核心自我,那么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好的关系, 比如,包容接纳我们的朋友、适合的恋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好的关系,会帮助我们形成“我是好的”这种感觉,从这些关系里收获好的反馈,其实是在给我们补充“镜映”的需要。 这也是一个被看见、被照亮的过程。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没有过好的体验,那么可以试着反问一下自己: 过去那么艰难,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是不是有人给过你支持,是不是有人给过你肯定? 也许这个提问,会让你发现一些对你很重要但被你忽略的关系。 图片 其实自体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视角,来帮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 它让我们了解到,想要被肯定却又害怕表现自己,都是因为我们的自体太无力了。 有了这一层觉察,我们就能够从对际遇不佳的抱怨中抽离出来,转为关注自身的体验。 我们也可以改写原本等待被拯救的剧本,主动去迎接一些有益于我们的关系。 共勉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为何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5)

无论哪种类型,内在都渴望与伤害相反的体验,都对持续的温柔、细腻、温暖、体贴、甜言蜜语缺乏抵抗力。 很多爱恋,起初就是因为一点不起眼的细节坠入情网的。 比如对方给她夹菜帮她提包、对方在阳光下微笑、对方身上散发的香水味,甚至是烟酒味、鱼腥味,这都变成了爱的吸引。 当事人难以区分这到底算不算爱,还是某些其他,比如渴望依赖、渴望被重视、渴望拯救别人等。 细节背后都包含太多生命故事,一切爱的吸引,仅是满足那个孩子的愿望,而你并不知道。 此时往往会放大对方身上你想要的部分,也屏蔽了对方真实模样。 譬如忽视型喜欢无微不至的关注;捆绑型喜欢民主与尊重;虐待型喜欢温柔体贴或强势主动力量等。 这个“爱上”的过程十分忐忑不安,紧张、敏感、多疑、靠近又疏离、渴望又恐惧,显得那么别扭,继而又对此深感羞耻。 随着关系确立、时间推移,潜意识还会使用“诱导模式”。譬如: 忽视型开始不适应这样的关注,开始回避和疏离,结果就是对方真的开始忽略你。 捆绑型开始依赖或挑剔,结果就是对方真的开始批评、职责、压制你。 虐待型开始各种无意识“犯错”,一次次挑战对方底线,结果对方开始真的虐待你。 必须强调,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取决于对方的人格特质。倘若对方足够接纳包容,或对方恰好是受虐型、拯救型就能与你契合上。 而早年依恋创伤严重的人,往往没那么走运,再次遇上伤害的几率更大。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的性格底色,决定了你所过的生活 (1)

知乎有一个提问:你身边一年换 N 个工作的朋友,现在过得怎么样? 一位高赞答主在一年里换了 5 份工作,每份都不超过两个月。奔波劳累,生活和收入都极其不稳定,每个月都没什么余钱。 最终,她在第六份工作做了一周后,又打算找更心水的工作… 频繁的跳槽,浪费了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说,这样的状态,更让她越来越怀疑自己,对自己定位越来越不清晰,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非常迷茫焦虑。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工作,相同的是她的不满意。 职场上,类似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们为何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

所有敏感之处,都是“内在小孩”的表达,而非成人的你。 所有不会和异性相处的都是那个孩子,那个曾经没有得到正确指引的孩子。 你不应责怪那个孩子,不应像当年养育那般对待他,相反,你要去靠近他、安抚他、拥抱他。 这会大大降低孤独无助感,不断进行,才会在下一段爱恋中不再强迫性重复。 那个“内在小孩”获得了足够的爱,尽管迟来了好多年,但它还是来了。 人在匮乏时遇见的爱是会有折扣的,是那个内在小孩的抓取,是求救,日后很容易理想化破碎,而在你充盈和成熟时候遇见的人才是可以彼此相爱、独立,客观,又能相互成就、创造的人。 所以,曾经的被伤害都是有价值、有功能的,它们都属于过去,以后的你要告诉自己: 我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伤害我! 我有足够资格享受别人对我的好而不愧疚! 我有足够的力量离开一段关系! 我要让这一切从此时此刻开始!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关系一好,就爱指手画脚 任何感情出现裂痕,都从小事开始。 而凡事喜欢指手画脚,可以排在第一条。 说说最近的事。 十一回家,我回了一趟老家。酒过三巡,我跟二叔聊起了最近的股市。他有一只股票拿了一年,赚到了不少钱。(没有鼓励大家炒股的意思) 突然大伯过来跟我喝酒:“你来劝劝你二叔,让他不要炒股了。” 我被cue得措手不及,有话想说,但是又咽下了。 本来已经沉寂的酒桌,又因为这个话题,变得七嘴八舌起来: “都说股票是骗人的,不能玩啊。”、“赶快卖了,见好就收。”、“做生意都亏钱了,还花心思炒股。” 事实上,今年老房子装修的钱,有一半都是二叔出的。而做生意亏钱,也是因为疫情原因,不是他可以控制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被亲戚过分热情的「关心」,堵得心烦意乱的时候。 怎么不回来考公务员,谈对象没啊,是时候把婚结了,给你妈抱抱孙子啊…… 其实,摆脱了小农经济的现在,亲戚之间联系不会太多。大家都忙着生活,全靠过年过节,到了饭桌上,熟络熟络感情。 靠血缘关系维系的亲戚,是一家人,但不一定是一路人。 但正是这样一层血缘关系,让很多事情变得复杂万分。 尤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一年回来不了两次,本来跟很多亲戚就不熟; 可那些沾亲带故的,却总是免不了要用自己长辈的身份,来教导晚辈一番,给他指一条“明路”。 并不是说亲戚们不好。 我们家族里的情况还算好的,绝对是“关心”大于“利益”,但如果总是强迫我们接受他们的建议和价值观,领他们的情,就成了一种绑架。 我认为真正好的关系,应当是不插手对方的选择,是「不为你好,只要你好」。 很多感情越了界,就是因为是在“为你好”。 上面亲戚的情况都是小事,“为你好” 可以有多可怕,大家看看下面这条报道: 因为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希望你考上更好的学校,你喜欢的传媒大学配不上你,所以我必须“帮你”改志愿... 多么荒谬的逻辑,多么“单纯”的理由! 荒谬到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单纯到让我怀疑她的动机。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以爱的名义渗透他人的生活,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是这世上最错误也最不讨好的事情。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倾诉太多,但是倾听太少 这一点我很有发言权。(反面素材不请自来) 有一次跟女票约看电影,选票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愿意看那部口碑很好的片子。 我从评分、导演、题材、剧情、视觉各个角度上,向她解释了电影A为什么更值得看。但一顿操作完,我喝了两杯水,她就是要看电影B。 正如我所预料的,我们在美好的周六晚上,看了一部烂片。 回家的路上,我终于问出了原因: “每次都是你说看哪部电影,你怎么都不问问我,想看什么呢?其实今天你说的我都认同,但我心里就是过不去。或者你也应该听听我的想法,周末除了看电影,是不是还有别的放松方式?上次去体育馆打完羽毛球,我说想玩旁边的蹦床,可你好像都没听见。”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在周末出去玩这件事上,一直是我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忽视了女票的需求。 很多关系中,我们习惯于向另一方倾诉,擅长于用各种修辞,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倾听对方这件事上,我们却更像个婴儿。 因此在很多对话里,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你听我讲”;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抢夺「倾诉者」的位置。 因为做一个「倾听者」太累了,我们得压住自己的表达欲,让渡自己的话语权,把对方推到一个更中心的位置,时刻保持共情和理解…… 而且你不知道,TA什么时候会停下来,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说话的机会。 不适的感觉不断在心里累积,将会慢慢消耗掉倾听者的耐心,和对这段关系的信心。 很多感情渐行渐远,有时候没有误会,没有背叛,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开始,都是沟通上出了问题。 一段长久且舒服的交流,应该像是打羽毛球—— 双方有来有回,你听我表达一个观点,我跟你吐槽两件事情,两个人都参与进去,互相表达和倾听。 如果我们观察身边那些拥有好人缘的人,他们都做到了降低自我表达的部分,去进入他人的立场和世界,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我们有两只耳朵,一只嘴巴,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用心倾听上。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刘庆雨医生寄语
希望我能为你拨开黑暗中的阳光,为你打开心中的一切美好!
刘庆雨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4338 次
总文章 2 篇
在线服务患者 458 次
患者评价 560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2-26 11:25: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