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肝损伤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是否有复合损伤,如脑、肺、骨损伤等。根据全身情况和合并伤的轻重缓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是单纯肝脏外伤的病人,在积极纠正失血性休克的同时,也要积极准备手术。其他原因所致肝损伤,主要在于对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1.适应症:因外伤所致的肝损伤,满足以下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以先采取用药物进行治疗。
(1)Ⅰ、Ⅱ级或Ⅲ级血肿(AAST分型)无活动出血,血肿不进行性扩大的患者;
(2)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患者心血管系统处于一个功能稳定状态),出血量不超过600ml;
(3)腹膜炎症状轻,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体检者;
(4)无腹内合并伤者。
上述情况可在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红蛋白、腹围的情况下,暂不手术治疗。
2.常用药物
(1)镇静止痛药:适用于肝损伤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等)、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
(2)血制品:当肝损伤患者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1000ml)时,表现为血容量明显不足,血压不稳定,红细胞压积(HCT)下降,除输液治疗外,还需输浓缩红细胞以提高携氧能力。
(3)抗生素:预防肝损伤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头孢类(头孢克洛缓释片等);如果是开放性肝损伤需要加用破伤风抗毒素。
(4)止血药物:适用于肝损伤的止血药物多采用促凝(如维生素K1、维生素K4等)、抗纤溶药物(如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联用,必要时联用小血管收缩剂(如新福林)。
(5)抗病毒药物:病毒性肝损伤主要采用核苷类药物(如阿糖胞苷、拉米夫定、齐多夫定、阿昔洛韦、地丹诺辛等)和干扰素。主要以破坏病毒转录,干扰或终止病毒核酸的合成为目的。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局部或全身性皮肤上突然成片出现红色肿块)等不适症状,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对该品不能承受者、精神异常或以往对细胞毒性药物出现精神反应者,静脉应用该品易产生精神症状,需慎用。
(6)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如可的松、强的松,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面部、鼻粘膜、眼睑肿胀,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孕妇、哺乳期女性慎用。
手术治疗
外伤导致的肝损伤诊断明确后,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处理原则是彻底止血、清除失去活力的碎裂肝组织、安置腹腔引流以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处理好合并伤。
急症治疗
外伤性肝损伤急救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
-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证输血输液通畅,避免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足。
- 在病情好转、平稳的情况下,做必要的检查,诊断明确后再做进一步治疗计划。
- 休克严重者可在输血、补液扩容的同时积极手术。
其它治疗
- 因酒精性因素造成的肝损伤,建议尽早戒酒。
- 因脂肪性因素造成的肝损伤,建议调整饮食习惯,以低脂饮食为主。
- 因药物性因素造成的肝损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或减少药物剂量,并适当使用保肝护肝药。
- 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清除因肝脏功能异常而导致废物和毒物的蓄积,使肝功能尽快恢复,降低死亡率。
- 肝损伤非常严重,普通治疗方法无效者需考虑肝移植。
治疗周期
肝损伤症状较轻者,充分休息后多可自愈。肝损伤疼痛症状明显者,经过治疗后,多可在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个别可反复发作数天。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肝损伤发作时,症状可以从出生后第1周开始,8周时缓解,3~4个月时逐渐消失。
治疗后效果如何?
肝损伤做到早发现,并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肝损伤严重者预后较差。如未经规范治疗,因外伤导致的肝损伤,严重者可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死于救治过程中。因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药物性以及自身免疫性因素造成的肝损伤,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因胆色素代谢障碍而使皮肤、眼巩膜、尿液等黄染的现象)、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肝脏肿大。
多长时间复诊?
- 未进行手术治疗的肝损伤患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
- 手术治疗的肝损伤患者应在术后1个月时复查手术恢复情况,后期可6~12个月复查一次。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