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及早规范治疗可治愈,应早期、足量给予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目标为达到治愈,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
1.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建议早餐空腹顿服,即一次将一天所需药量服下,较分次服用效果好。
(1)异烟肼:可杀灭结核杆菌,除严重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外,适用于所有人群,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肝损害,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加保肝治疗,如出现黄疸(皮肤、眼白部分发黄)应立即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
(2)利福平:可杀灭结核杆菌,妊娠3个月内禁用,妊娠三个月后及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肝损害及畏寒、浑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服用利福平时汗液及尿液变成橘红色,可不必担心。
(3)吡嗪酰胺:可杀灭结核菌,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尿酸升高、肝损害、食欲缺乏、关节痛和恶心,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4)乙胺丁醇:可抑制结核菌繁殖,常见不良反应为导致视力下降,禁用于儿童患者。
(5)链霉素:可杀灭结核杆菌,链霉素还具有耳毒性、肾毒性等,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儿童、老人、孕妇、听力障碍和肾功能不良等要慎用或不用。
2.抗结核治疗方案:
(1)强化期:前2~3个月为强化期,每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片四种药物联合应用;
(2)巩固期:后4~6个月为巩固期,每日连续应用异烟肼、利福平;或每周3次间歇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对粘连或干酪型患者,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应联合用药,适当延长疗程。
手术治疗
1.腹腔积液引流术:适用于存在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可穿刺引流出腹腔积液,可有效减轻患者腹胀等症状,可有效缓解腹腔积液导致的腹胀不适,术后注意休息;
2.肠粘连松解术:适用于并发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好转者,可通过手术解除肠粘连,优势是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呕吐等症状,但肠道手术有可能导致新的肠粘连形成,术后应注意加强护理,督促患者尽早活动,监测排气排便恢复情况;
3.病变肠段切除术:适用于发生急性肠穿孔、并发肠瘘经药物治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者,可将病变肠管切除,优势是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缺点是如肠管切除过多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后的消化功能。
治疗周期
1.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至少需要6~9个月,甚至需要1年以上;
2.手术治疗为短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1.结核性腹膜炎预后与具体病理类型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相关,渗出型预后最好,干酪型预后最差,如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
2.如未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患者可因腹膜脓肿、营养不良、遗留腹膜粘连等问题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长时间复诊?
1.在抗结核治疗的第1个月,建议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前1-3个月,建议每月复诊1次;此后可每3个月复诊1次,直至治疗结束;
2.手术治疗后,需要术后当天、1周、3周和2个月后进行复诊,对手术创口愈合情况等进行复诊检查。
冯浩
副主任医师
眼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宋斌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周红梅
主任医师
小儿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