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

别名:肝棘球蚴病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肝包虫病治疗

肝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药物治疗可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目标

肝包虫病的治疗目标为,摘除内囊和处理外囊,杀灭头节,破坏囊壁生发层,抑制肝包虫发育和增生。

药物治疗

适用于广泛播散的棘球蚴病,或因全身情况不允许手术、囊肿破裂、术中囊液外溢的患者。

1.苯并咪唑类药物: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等。

(1)甲苯咪唑:具有疗效高、毒性低、溶解度小等特点,可破坏囊壁的生发层与角质层,使角质层空泡化,杀灭头节并抑制绦虫的糖酵解,使囊壁萎缩、变性、发育停滞。但用药可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暂时性损害(药物性肝炎、氨基酸转移酶升高、黄疸等)和皮损(皮疹或皮肤瘙痒),偶见剥脱性皮炎和全身脱毛症或骨髓发育不良等。

(2)丙硫咪唑:可促进囊肿萎陷缩小,生发层完全破坏和角质层空泡化,并能使包囊虫活力丧失。丙硫咪唑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较轻微,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白细胞减少等。孕妇应禁用。

2.免疫调节剂:可使包虫萎缩并改善患者症状。常用药物如左旋咪唑和卡介苗等。左旋咪唑能增强细胞免疫,但是肝肾功能、肝炎活动期、妊娠早期或原有血吸虫病者禁用;卡介苗可激活宿主非特异性细胞防御功能,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及对本品有过敏史者暂不宜使用。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肝包虫囊肿穿刺内囊摘除术、肝包虫囊肿内囊完整摘除术和肝部分切除术。

1.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是避免囊液外溢和胆瘘的手术方法,为首选术式,但手术中外囊剥离具有一定难度,并受包虫囊肿的部位、大小和术后粘连的限制。

2.肝包虫囊肿穿刺内囊摘除术:适用于绝大部分包虫囊肿,但存在囊内胆瘘感染需长期带管引流和术后包虫复发的可能。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的特点。

3.肝包虫内囊完整摘除术:属于经典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关键是避免囊液外溢和头节的灭活。切开外囊壁,摘除内囊。切除凸出肝外的外囊壁,清理残留腔内的坏死组织,仔细缝合残腔内的胆管漏口。

4.肝切除术:是包虫囊肿根治性手术方法,适用于局限的单发或多发囊肿,或囊腔引流后残腔难以闭合者。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

5.肝移植术:适用于重症肝包虫伴有慢性肝衰竭及术后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可延长重症肝衰竭患者的生命,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及术后需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持续免疫治疗和(或)苯并咪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禁用。

其它治疗

经皮肝穿刺抽吸术:适用于体积较小、位于肝组织内的囊肿。可多次使用,达到杀灭虫体的目的。但囊肿和胆管相通的患者不适宜该治疗方式。

治疗周期

本病治疗通常需6个月~1年。

治疗后效果如何?

及时规范行手术治疗的肝包虫病患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造成死亡。未经及时规范治疗的肝包虫病患者,可因发生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囊肿破裂合并急性腹膜炎等而危及生命安全。

多长时间复诊?

建议3~6个月复诊一次。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