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目标
缓解或控制患者眼部异物感、眼痛等不适症状,避免角膜进一步感染,或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药物治疗
1.睫状肌麻痹剂
常用药物:托品酰胺,作用是麻痹睫状肌、散瞳。适用于角膜反复糜烂、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眼痛、怕光、流泪等)严重的患者。副作用: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率加快等。禁用于青光眼患者。
2.人工泪液
常用药物: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用于润湿角膜,减少摩擦,保护眼表。适用于角膜受损者。副作用:眼睑瘙痒、眼部刺激、结膜充血等。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
3.局部高渗剂
常用药物:5%氯化钠盐水溶液,可减轻角膜水肿,促进上皮细胞恢复,缓解临床症状。适用于角膜反复溃疡、糜烂的患者。副作用:尚未发现。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
手术治疗
1.角膜溃疡清创术
可清除角膜坏死和受累的组织,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提高药物疗效,适用于角膜上皮溃疡的患者。
操作:消毒→麻醉→角膜上皮刀刮除溃疡及坏死组织→涂抗生素(如金霉素)眼膏;
优点: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暂时控制角膜刺激症状,延迟行角膜切削术或角膜移植术;
缺点:属于保守治疗,无法根治;
注意事项:术后要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遵医嘱使用药物、注意用眼卫生。
2.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TK)
用于切除角膜表浅部位由淀粉样沉积物所导致的混浊区,适用于角膜上皮反复糜烂的患者。
操作:术前检查→消毒→麻醉术眼→制角膜瓣、激光雕琢、复位角膜→裂隙灯就检查复位情况→戴护眼罩由亲友陪送回家;
优点:可恢复角膜表面的光整,消除反复发生的角膜上皮糜烂,改善患者视功能;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效果稳定好;
缺点: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有感染、角膜穿孔等并发症;
注意事项:术后要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药物,注意用眼卫生。
3.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
即用正常角膜代替全层病变角膜,是治疗本病的经典手术,几乎适合所有的患者。
操作:术前检查→消毒→麻醉→去除病变角膜、植入供体角膜、缝合→一段时间后拆线
优点:成功率高,可快速去除病变角膜;
缺点:创伤大,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供源有限、价格高;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注意事项:术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注意眼部保健。
4.板层角膜移植术(LKP)
适用于角膜浅层病变,而角膜深层基质无明显淀粉样物质沉积的患者。
操作:术前检查→消毒→麻醉→去除病变浅层角膜、植入角膜材料浅层角膜片、缝合→一段时间后拆线;
优点:移植排斥反应较PKP术发生率低,并发症少;
缺点:对术者要求高,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注意事项:术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注意眼部保健。
5.同种穿透性角膜中央-角膜缘成型术
移植角膜及供体正常的角膜缘干细胞,适用于角膜严重病变者。
操作:术前检查→消毒→麻醉→去除病变角膜、植入供体角膜和角膜边缘、缝合→一段时间后拆线;
优点:可减少或避免疾病复发;
缺点:需等待供源,价格高,对术者要求高,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注意事项:钻取供体角膜时要包括40%的角膜边缘;术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注意眼部护理。
其它治疗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用于角膜上皮反复脱落、怕光、流泪的患者。优势:
①将药物吸附在镜片上,能维持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药效时间;
②能阻隔眼睑、眼角膜之间的摩擦,有助于角膜上皮细胞修复,加速愈合;
③透氧率高、含水量高,可长期佩戴[6]。
治疗周期
本病多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不适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无法治愈;
- 若不及时进行规范有效治疗,可能会造成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多长时间复诊?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定期复查,进行角膜、视力检查。
冯浩
副主任医师
眼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红梅
主任医师
小儿眼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李川辉
主治医师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