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症眩晕一般可以治愈,主要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消除眩晕症状;重症眩晕治疗效果欠佳。
治疗目标
眩晕症的治疗目标是有效缓解眩晕,减少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既可以控制眩晕,又可以镇吐,常用于晕动病眩晕的患者。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口干等。闭角型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2、抗胆碱能药:如东莨菪碱,可用于伴有肢体震颤麻痹的眩晕患者。副作用为心率加快、口干、恶心等。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重症肌无力、严重心脏病者禁用。
3、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适用于眩晕伴有焦虑、惊恐者。副作用为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孕妇、新生儿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眩晕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不过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采用。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
1、前庭神经切断术:患者确诊为耳源性眩晕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该术。术后要注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感染。该手术的优势是可在消除眩晕的同时保留患者听力,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迷路切除术:适应症为患者持续性眩晕且伴有听力近乎完全丧失。该手术的并发症有同侧听力丧失、脑脊液漏、术后短暂的眩晕等。术后要观察耳部渗出情况,每日更换耳部敷料。
其它治疗
1、前庭康复治疗
对于前庭功能低下或前庭功能丧失而出现共济失调走路站立不稳、呕吐、眩晕甚至不能直立的患者,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常用的训练包括适应(通过跳舞、游泳等方法增强对前庭器官的刺激来提高患者对眩晕的耐受性)、替代(通过运动锻炼强化患者的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弥补受损的前庭平衡系统)等。
2、心理治疗
眩晕且伴有焦虑、恐慌、抑郁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而言,病程短,治疗及时的患者,需要短期治疗。病程长、病情重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则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对于周围性眩晕而言,一般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平衡障碍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眩晕症状可消失或减少出现,其他伴随症状也可一并减轻,预后较为良好。
多长时间复诊?
眩晕症经治疗后,若无明显不适,可3-6个月复诊一次。如果再次出现眩晕,要及时复诊。
梁发雅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高昆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山东省立医院
党华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