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中医神经内科

中医神经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李涛
李涛

李涛,男,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神经1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科至今。1995-1996年在法国里昂神经病医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与研究工作。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头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_抑郁状态,失眠、头痛、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疑难疾病有较多的诊治心得体会。曾多次参加外国重要官员疾病的会诊与治疗工作。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头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焦虑-抑郁症,失眠、头痛,脑供血不足,脑梗、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老年衰弱症,亚健康状态。
朱陵群
朱陵群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学习四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和北京市科研项目、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曾承担或参加了十多项国家攻关、重大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过十多项国家、教育部等的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头痛(前额痛、头顶痛、神疲、风寒头痛、头风病)、头晕(晕动病、老年眩晕、益肾宁神、清利头目)、失眠(不寐、多梦、不易入睡、心肾不交、养血安神、交通心肾、益气安神、重镇安神)、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头痛、眩晕、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老年人高血压、高血压肾病、平肝潜阳)、焦虑、抑郁、眩晕、健忘、痴呆、面瘫、震颤、癫痫(痫病、化痰开窍)等神经系统疾病,及中医内科杂症(病)。
张根明
张根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世界中联内科专业委员会理事,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多部医学著作。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焦虑、痴呆、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癫痫、多系统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脱髓鞘病、帕金森、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内科疾病。
周波
周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家传中医,广拜名师,曾拜师于山西两位“国医大师”及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学习中医,中医功底扎实,擅长运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头痛、失眠、头晕、脑血管狭窄、多系统萎缩等疾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梗死、脑血管病介入、头晕、失眠、中风、帕金森、痴呆等;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泻,便秘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
王建伟
王建伟

中医学博士,东直门医院睡眠门诊医生,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肾虚,脾虚,湿热,气血不和引起的失眠,脱发,焦虑,抑郁,头晕、头痛、痤疮,阳痿,早泄等各科病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肾虚,脾虚,头晕、耳鸣、头痛、湿热,早泄、阳痿,脱发,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痤疮,湿疹等。
王芳
王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心身医学博士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心身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首位获得SMART压力管理项目培训师资格的中国学者 专业领域:从事医学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近15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压力管理(减压)、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梦的疗愈、高效休息、自然睡眠的恢复、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尤其擅长处理青春期学生群体学业压力(考试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亲子关系压力。擅长治疗的精神心理疾病以及睡眠障碍有失眠、焦虑症、恐惧症、惊恐发作、抑郁症等。擅长综合运用心身疗法、中医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等治疗方法。对压力性失眠(遇到事情就失眠)、睡眠焦虑(担心睡眠)、安眠药依赖的减药停药治疗等有深入的研究。 自2016年回国至今,在全国各地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各类压力管理、睡眠健康培训及公益讲座近200场,参与人数近200万。 社会兼职: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生物节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奥地利针灸学会荣誉会员等。 发表文章、编写书籍: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近50篇,其中包括SCI收录杂志文章1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1.596,著有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哈佛大学SMART压力管理的专著《当压力来敲门——哈佛大学SMART压力管理本土化指导手册》,参与编写专业及科普书籍近10本,其中英文书籍两本。 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NIH-NCCAM)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合作)、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压力管理(减压),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梦的疗愈,预防疾病等亚健康状态的调整,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尤其擅长处理青春期学生群体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问题。治疗精神心理相关疾病,尤其擅长失眠(安眠药依赖的减药停药治疗等)、抑郁症、焦虑症(考试焦虑等)、强迫症、恐惧症(幽闭恐惧、社交恐惧等)、惊恐发作、嗜睡等的治疗。尤其擅长运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心身疗法、中医心理疗法、催眠、认知行为疗法等。
李庆
李庆

主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学历,目前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郁病及虚劳的中医调理及失眠,抑郁,焦虑,头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脑血管病等的诊治。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眩晕,失眠,肾虚、脾虚、阴阳不调、气血不和、湿气、耳鸣、便秘、肥胖、疲劳、抑郁,焦虑,头痛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王伟民
王伟民

硕士研究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20年,曾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早年致力急性脑血管病及后遗症管理,近年关注并致力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睡眠障碍及脑血管病预防、老龄化与衰老方向。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急性脑血管病急症及后遗症,认知障碍疾病(疲乏健忘、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睡眠障碍(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头晕、眩晕、头痛、帕金森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科常见与疑难病治疗。 及内科常见病、男女更年期综合征、情绪波动、疲乏、头晕、肥胖、三高等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全程管理与中医药干预调理。
荆志伟
荆志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内科脑病临床工作十余年。师从王永炎院士和高思华教授,继承其脑系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防治、诊疗经验。曾跟从全国著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李俊龙教授,继承学习其临证经验。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脑病分会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癫痫、偏头痛、帕金森(抽搐)、共济失调(眩晕)、中毒脑病等神经内科脑系疾病。
钟利群
钟利群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科主任。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孟良,曾师从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及江南世医王慕康前辈。采用“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监测为辅”的双行路线。在很多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无效的病例中突破取得卓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中风病,特别是脑血管多血管病变的中医防治,以及小脑萎缩、痴呆、帕金森氏病、重症肌无力、脑膜瘤、头晕、头痛、失眠、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
中医神经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中医神经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小女孩来例假浑身不舒服怎么回事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早泄,一般在2-3分钟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帮忙看看检验报告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高血脂降下来后还会反弹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儿童有手淫的习惯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舌苔齿痕严重,大便不成型,胃不好 好打嗝,没精神好困,晚上睡觉身体出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人工服务,,,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这个晚上吃会发胖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手上皮肤下面长了一个小块 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 孩子说不痛不痒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宝宝3个多月可以吃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展开更多

中医神经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跑步后膝关节痛是怎么回事,跑步膝关节痛分几种,一种是正常的疼痛,正常疼痛它并不是完全膝关节疼痛或者是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也疼痛超过了你的负荷,膝关节肌肉、韧带都会出现短期的炎性反应,炎性的反应会导致胀痛,它是人体的反馈机制,提醒可能运动过量了。

  • 点击查看
    å

    1. 空腹吃药:相对而言,空腹一般是指餐前 1 小时和餐后 2 小时。一般来说,没有特殊规定的药物空腹吃好,因为可以延缓药物吸收,所以一般尽量空腹吃。

    完全空腹:是指清晨空腹将药服下,因为此时胃和小肠内的食物经过一夜的消化基本不存在了,又因空腹时,药物在胃内刺激胃液分泌,引起胃的蠕动,胃粘膜供血多,具备使药物充分吸收的条件,能快速发挥药效。

    2. 饭前服药:这并不意味着吃了药就可以吃饭,而是至少离进餐 15~30 分钟时间,因为如果离进餐时间太近,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会阻碍药物在体内流动和吸收,从而影响药效发挥。

    3. 饭中服药:避免药物和胃接触,减少胃肠道刺激和不良反应。有的药物与食物同服反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或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 饭后服药:饭后服用的药物利用食物的混合,能减少药物刺激。

    5. 早晨服药

    6. 睡前服药

    【常见口服药服用适宜时间如下:仅作参考】

    1. 空腹:驱虫药、鞣酸蛋白、降压药、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等);预防骨质疏松药(阿仑膦酸钠等);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盐类导泄药(硫酸镁、蓖麻油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等);治疗乙型肝炎药(恩替卡韦等)

    2. 饭前: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等);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瑞格列奈;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等);部分抗菌药物(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钙磷调节药;广谱抗线虫类。

    3. 饭中:助消化药(多酶片等);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肝胆辅助药(熊去氧胆酸);胰酶、丁胺乙醇、美洛昔康、奥利司他、曲美他嗪、卡马西平。

    4. 饭后:助消化药(碳酸镁等);维生素类(维生素 B12、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 B 等);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白芍总苷、硫酸氢氯奎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等);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呤、秋水仙碱等);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H2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贫血药;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消炎痛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溴己新、草乌甲素、软骨保护剂、碳酸钙、骨化三醇、双氯芬酸钠、洋地黄、黄连素、硫酸亚铁、盐酸小檗碱。

    5. 晨起:激素(早上 7~8 点服用)、抗高血压(若为一日两次,宜早上 7 点,下午 4 点服药,不可临睡前服用,以免夜间血压下降,清晨日间血压波动现象)、抗抑郁药、利尿剂(氢氯噻嗪一般为早 7 点,速尿为早 10 点)、驱虫药、导泄药、治疗骨质疏松药。

    6. 睡前:催眠药(睡前半小时);血脂调节药;缓泻药(睡前半小时);平喘药(睡前半小时);抗肿瘤药;铁剂(硫酸亚铁等,晚 7 点服用较适宜);阿片类镇痛药(二氢唉托啡、美沙酮、曲马多);驱虫药;沙利度胺。

    临床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加强服药时间的学习与经验积累,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发挥到最佳,毒副作用降至到最低。

  • 点击查看
    å

    毛细血管瘤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好发于出生 3 个月内的婴儿,由增生的血管内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好发于头颈部,大部分患儿在 5~7 岁时肿瘤可自行消退。

    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皮肤深红色斑块,轻度隆起,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指压肿瘤可褪色,轻度摩擦可引起出血。肿瘤累及眼睑时,可出现弱视和斜视。

    若毛细血管瘤瘤体较小、发展缓慢或不发展,并且无症状可不予治疗,随访观察;

    若不消退,影响功能和美观时,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根据毛细血管瘤的类型、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 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

    1. 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肌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僵硬、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下中最常见的一型,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的 60%。病因主要是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的结果,尤以下部颈椎即第 4 至 7 颈椎段最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在 30 岁以上发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其症状表现:

      • 根性痛: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的主要症状。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以向不同部位放射,如头、耳后或眼窝后部、肩、臂、前胸乃至手指,多局限于一侧。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患侧手指指端有麻木感。夜间症状加重,常影响睡眠。
      • 肌力减弱: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不得力容易脱落。
      • 颈部僵直:棘突、棘旁或肩胛骨有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压头试验为阳性。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颈部、肩肌肉张力增高或痉挛。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会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骨质增生的形成也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颈椎病患者中约 70%有椎动脉受累。50 岁以上头晕,头痛者。50%以上与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受累有关。

      • 眩晕,视物模糊。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
      • 下肢可能会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
      • 偶而也会有肢体麻木、感觉差情况。甚至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这些都是椎动脉瞬间收到卡压,瞬间造成脑供血缺乏引起的)
    4. 脊髓型颈椎病

      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 12-20%,也是目前许多骨科,和大夫非常头痛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因为他的影响十分严重。甚至可造成肢体瘫痪,脊髓型颈椎病致残率高。脊髓型颈椎病通常起病缓慢,以 40-60 岁的中年人为多。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往往和有无颈椎管狭窄有很大关系。

    5.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椎体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且往往会伴随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

      1.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 五官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等;耳鸣、听力下降;鼻塞等,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
      4.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5.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

  • 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要提前做好养生措施,让身体适应炎热的夏季,避免不适问题的出现。在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在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就要开始了,气温开始升高,并迅速的进入伏旱期,而在华北,东北地区,则将进入多雨季节。

    俗话说得好,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在天气炎热的季节,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味道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季节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

    小暑养生不宜剧烈运动,中医学中小暑时节讲究养阳气,所以大家要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儿,以及体质比较弱的人群,应该避免在小暑天气里做剧烈的运动,这样会很大程度上损伤人的阳气。但是少动并不意味着一动不动在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比较和缓的运动,比如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慢跑,感觉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不可以运动到大汗淋漓,这样容易导致身体脱水的状态。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更加注意。

    小暑节气起居养生也要有讲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调节好生物钟,避免在外边露宿,不能坐湿板凳。如果再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在小暑节气,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

  • 患者信息:患者陈某某,女,30 岁,公司职员,广州人,2020 年 4 月就诊。

    既往病史:

    6 年前开始出现鼻塞、鼻痒、喷嚏和流清涕等症状,每周持续 4 天以上。注意力不集中,夜间休息不佳。经过短期 2 到 3 周使用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扑尔敏、羟甲唑啉鼻喷雾剂等,虽治疗后好转,但症状仍反复发作,改善不够理想。父母均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的疾病史。既往治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扑尔敏、羟甲唑啉鼻喷雾剂等。

    专科检查:

    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鼻中隔向右侧显著偏曲,双侧总鼻道可见较多粘性分泌物。鼻内镜检查可见双侧下鼻甲肿胀,鼻中隔呈 C 型向右侧偏曲。变应原皮肤点刺提示尘螨过敏(+++)。

    诊断结果:

    患者由尘螨变应原引起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属于中重度,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推荐首先采用微创手术进行结构矫正。经过手术矫正偏曲鼻中隔,切除部份肥大的下鼻甲,改善通气情况。

    药物治疗:鼻腔灌洗一周,减轻鼻粘膜肿胀,减少鼻腔分泌物;口服开瑞坦 2 周,鼻渊通窍颗粒 2 周。减轻鼻部症状。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 2 周,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持续使用 8 周,改为间断使用。

    免疫治疗:畅迪 1-5 号滴进去按顺序舌下含服,之后使用 5 号滴剂维持使用一年,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及分析:

    对症药物治疗 2 周后,患者鼻部症状显著缓解,偶尔出现鼻塞、喷嚏等症状,体格检查见双侧鼻腔通畅,鼻腔干洁,鼻腔黏膜无明显肿胀,鼻部症状得到控制。将鼻用激素逐渐减量持续使用 8 周,配合畅迪滴剂,患者基本没有出现鼻部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睡眠有所改善。

    治疗 8 周以后,鼻用激素改为偶尔感冒或者症状明显时使用,患者基本不出现鼻部症状。治疗 6 个月以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睡眠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综合分析:

    患者确诊为尘螨变应原导致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显著的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经过微创手术进行结构矫正后,再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结合畅迪舌下含服脱敏,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的改善,证实鼻喷激素药物治疗结合免疫治疗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本例患者对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与鼻腔存在的结构性改变有关。我们因此首先推荐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进行结构矫正。外科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并非是治疗的常规,但对存在结构异常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价值。手术矫正后,患者对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从本病例患者治疗的结果可以看到,鼻喷激素药物治疗结合免疫治疗进行联合治疗方案保证了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和治疗的成果。目前患者感觉良好,继续使用鼻喷激素药物(间断使用)配合舌下脱敏治疗。

    小贴士:

    • 脱离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与变应原的致敏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已明确的变应原,如花粉、螨虫等应尽量脱离接触。花粉症患者在春秋等花粉播散期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活动或工作,应戴口罩。
    • 改善居室环境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应改善居室环境,不要饲养狗、猫等动物,不要使用地毯、羽毛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减少室内尘土,并且保持室内通风,经常晾晒衣物。使用空调,不可让室内外温差过大。
    • 科学合理饮食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忌烟、避免食用一切能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食物。慎食鱼、虾、蟹类食物。平时注意多吃补肺益气之物。
    • 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保暖,特别是季节交替时,衣着适宜,避免受冷空气刺激。
    •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患者很重要,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可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年龄、爱好,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以增强体质、适应环境为目的。
    • 做好环保工作人是生活的主宰,也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保护生活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随着新冠肺炎的出现和爆发,人们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诊断、预防、治疗越来越重视。

    传染病不像其他疾病,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性,让人们提起传染病,都很畏惧。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可以是患者本人例如乙肝、艾滋病,也可以是动物,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源就是鼠类。

    传播途径的种类很多,消化道、呼吸道、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

    有的疾病只有一种传播途径,例如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有的疾病有多种传播途径,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母婴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一般都是人。

    传染病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

    基本特征,是几乎每个传染病都具有的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等。

    临床特征,1 根据疾病发展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期。

    2 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

  • 诱发因素

    • 吸烟
    • 吸烟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者。吸烟可妨碍溃疡愈合、促进溃疡复发、增加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

    应激和心理因素

    •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更易患消化性溃疡。
    •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精神应激可引起溃疡复发或者发生并发症。

    重大手术,如烧伤、颅脑手术、Wipple 等术后常常发生溃疡。

    饮食因素

    • 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
    • 酒、浓茶、咖啡等饮品可刺激胃酸分泌,但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长期饮用可增加溃疡发生的危险性。
    • 必需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下降有关。
    • 高浓度盐可损伤胃黏膜,因此高盐饮食可能会增加患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

  • 胎盘早剥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产科急诊之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 0.46%~2.10%,围生儿病死率则为 200%~350%,具有发病快、预后差等特点,倘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将在极大程度上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2 诊断依据

    成立主要由产科专家组成的胎盘诊断小组,所有患者一经行常规胎盘检查后,立即将检查结果交由胎盘诊断小组讨论及确诊,并确认其胎盘早剥分度。一般情况下,胎盘早剥主要分为 III 度,即:

    • I 度胎盘早剥: 产妇没有任何腹痛或腹痛极为轻微,子宫的柔软度与大小与孕期基本一致,胎心率正常且胎盘剥落面积小于总面积的 1/4,此外,可在分娩后胎盘的母体面残留一定的凝血块;
    • II 度胎盘早剥: 产妇突发持续性的腰腹酸痛,子宫大小超出妊娠周,按压胎盘附着位置时,疼痛感会相应增强,此外,胎盘剥离面积为总面积的 1/3 或 1/2;
    • III 度胎盘早剥: 胎盘剥离面积大于总面积的 1/2,常常导致围产期产妇出现休克现象,以子宫硬似板状,胎位不清以及胎心音不清等。

  • 点击查看
    å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结肠癌的治疗当中处于核心地位,不仅早期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获得长期生存,而且对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较为局限的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

    术前讨论

    外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位置和分期以及患者既往患有的其他疾病情况,决定手术开口位置和手术方式,尽量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

    术前评估

    手术之前医生会先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包括心功能评估、肺功能评估、肝肾功能评估和营养状态评估。

    手术方式

    有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腹腔镜手术相对常规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较少。不同部位的结肠癌手术方式也不同,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以及乙状结肠切除术等。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除考虑疾病分期、患者年龄、淋巴回流情况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切除足够的肠管后仍能保证血供足以吻合重建肠道等。

    术后护理

    通常来说,患者术后适当禁食,此时需要提供足够的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当患者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考虑经口进食,开始应当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步过渡,注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

    术后康复

    应当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推荐患者术后即开始进行自主咳嗽、排痰及深呼吸等呼吸康复,目的是防止肺不张与肺部感染;此外,患者应当争取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粘连和预防血栓形成,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