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晶结石预防需要注重代谢产物、多喝水、少吃含草酸盐和多嘌呤食物:1、注重代谢产物:结石的生成主要跟代谢有关系,代谢里面其中吃的饮食或者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高尿钙、高尿酸、高胱氨酸这些代谢产物都有可能影响尿液里面的结节。2、多喝水:预防结石办法是要多喝水,使尿液稀释,多喝水会使尿液里面的代谢产物钙、草酸、尿酸不容易沉积。每天要保证2500毫升水。3、少吃含草酸盐和多嘌呤食物:一般结石最多见的就是草酸盐结石,其次是尿酸盐,所以含草酸盐的食物要少吃一点,比如菠菜、西红柿。还有含多嘌呤的饮食,比如动物的内脏,海鲜类的食物,这些饮食的量要控制适当,尽量少吃。
尿常规检查就是查尿液也就是小便。它的检查内容包括尿液的外观,尿液化学检查,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外观
- 尿液正常情况下是黄色透明的
- 混浊的尿液可能意味着感染或大量结晶
- 红色的尿液可能是出血或药物引起的
化学检查
- 尿蛋白的检查
- pH 的测定
- 尿比重的测定
- 尿隐血的测定
有形成分检查
包括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结晶,尿液管型等有形成分检查。通过结合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炎症、出血或感染。
好冷,不想脱裤子,再憋会?你问过了你的尿了吗?其实你的尿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经常很多朋友憋尿人原因是没空、懒、忘了,又不经常没事的,平时会多注意的,然而转身好像健忘症又犯了~~
我们都知道,我们体内的尿液都在膀胱的这个器官里储存着,就好比如大水库一样。
如果总是憋着,你可能会……
1.尿失禁
这时候就好比如水库关闸门是关着的,水库的水位确一直在上升,憋的时候久了,关闸开关可能都不灵活了,该发水的时候发现水放不出来,不该放水的时候,水自动排出来。
2.尿路感染
当你的尿已经占膀胱最大的容量时,还在憋着,那么你膀胱壁血管就会受压,黏膜也慢慢变薄,这时候细菌就会很容易乘机入侵,,保不准会有细菌沿着尿道逆流而上,在膀胱繁衍做窝。
3.尿结石
尿液中含有少量的钙,如果一直在憋着尿,不让你的尿排出,那么尿液里的钙含量在膀胱力逐渐增加,慢慢地就会形成尿结石。
4.膀胱破裂
洪水也有爆发的时候,就好像水库破堤,当膀胱里的尿液达到了上限的时候,膀胱壁小血管可能会突然充血,发生破裂。
5.不孕不育
因为女性的身体结构比较特殊,私密部跟膀胱和子宫靠得都比较近,经常憋尿的话膀胱一方面处于充盈的状态,压迫到子宫,另外一方面容易让尿道里的细菌跑到阴道,会对以后的生育造成一定影响的。
而男性憋尿的话容易引起阳痿等,从而影响生育。
医生提示:
所以说能不憋就不憋,该放水时一定要及时,肆无忌惮花样憋尿,一时爽,但尿终究是留不住的,该放手时就放手。
肾结晶主要见于肾结石的早期。一般根据结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草酸钙磷酸钙,或者是尿酸钙结晶。
肾结晶以及肾结石的发病,与性别,年龄,饮食,种族,水分的摄入量以及相关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一是性别年龄。年龄越大,肾结晶以及肾结石的发病率越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由于容易出现尿路感染,所以临床感染性结石比较多见。
二是种族。美国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为1/1000.64,其中有色人种比白色人种结石的发病率少。
三是职业因素。长期久坐的患者,由于排尿减少,容易出现结石,肾结晶。
四是饮食和营养的关系。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对泌尿系统结晶结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饮食中动物蛋白摄入较多时,容易形成结晶及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磷酸钙结石。
五是水分的摄入量。饮水较少的人会使尿液中钙和盐处于过饱和状态,有利于肾结晶及肾结石的发生。
六是某些疾病与结石结晶的形成密切相关。如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遗传性疾病,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肾马蹄肾,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导致的梗阻,髓质海绵肾,与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尿症,高草酸尿症,以及尿路梗阻,也容易促进肾结晶及肾结石的形成。
七是尿液的改变。如尿液PH值改变,在碱性尿中易形成磷酸盐沉淀,在酸性尿中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晶。
8 岁孩子出现尿床的话,有可能是神经性的原因所导致的. 如果说仅仅只是一两次的尿床是不要紧的,可以给孩子好好的沟通一下,让孩子改掉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说经常性的出现尿床的话,需要及时的去医院里面进行检查,确定尿床的原因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治疗,如果是神经性的话,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或者是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平时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观察,尽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慢慢的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补充一些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一
什么是把尿把便?
把尿把便,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吧,就是双手放到孩子大腿下面,抱着孩子,让其对着马桶小便和大便,如下图所示,是经典的把便姿势。
这种方式是 1955 年尿不湿发明之前,小婴儿们小便和大便的方式,持续了数千年,目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是主流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孩子不用尿不湿,在孩子生后 1-4 周开始,就用这个方式排泄。
把尿把便在国外被称为 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简称 EC),也叫做 natural infant hygiene,大家如果要查相关资料,用这两个关键词。把便把尿非常形象,但是没有和这两个词完全统一起来。
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直译:排泄沟通)重点想强调的是,婴儿排便时,父母在此过程中提供亲切的情感和身体支持,所以有 Communication。
natural infant hygiene(直译:自然婴儿卫生),这个自然是和用尿不湿相对应的,也可以和 nappy-free(直译:不用尿不湿)等同起来。
二
把尿把便怎么被取代的?
之前把尿把便是婴儿主流的排泄方式,这种情况随着尿不湿的发明而改变。
1955 年尿不湿获得专利,1962 年,儿科发育专家托马斯·贝瑞·布拉泽尔顿(Thomas Berry Brazelton)博士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A CHILD-ORIENTED APPROACH TO TOILET TRAINING》,概述了父母应该避免过早地强迫孩子如厕训练[1]。
文章建议到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能意识到尿便,并愿意主动排泄时才开始训练,在此之前,完全使用尿不湿,让孩子随意大小便。孩子大约 2 岁左右(最早 18 月龄)开始进行如厕训练,这时孩子需要达到以下能力:
- 模仿成人的行为;
- 愿意停止四处奔走并坐下;
- 对把物品放置在适当位置的兴趣;
- 说“不”的能力,以便排便训练可以是他自己的成就,而不是他的父母。
这样的话,就是小朋友感觉“它”来了,去固定排泄的地方,在那儿大小便,然后看着“它”消失。
这种方式被认为孩子自控率高、训练时间短、退步率低,所以提出后,被美国儿科学会接受和推广。到 1980 年代,大多数美国儿童都在使用尿不湿,并且父母工作越来越忙碌,方便的尿不湿成为必须品。
在之后,把便把尿成为了一种不科学的排泄方式,一旦采用这种方式,被认为对孩子不好、家长不懂育儿,也成为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
三
把尿把便主要被认为不好之处在哪里?
它被认为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非孩子主动参与;另外这属于过早的进行了如厕训练,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导致以后压力大影响以后排便;孩子学习排便的反而慢。
那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一条条说。
是否是强制性的行为呢?
尽管把尿把便(EC)和 infant potty training(直译:婴儿排便训练)已成为同义词,但是二者并不是统一的,因为虽然大部分是强制的,比如家长定时排泄的做法,但还有其他的排泄时机选择方式,而这些时候,是孩子控制的什么时候排泄。
P.S.定时排泄的方式,也不是没有原则地制定几个时间点,而是根据孩子的生理表现。比如在新生儿期,根据自己孩子小便频率,定在 30 分钟或 1 小时一次,到孩子大些时,比如 6 月龄,就几个小时定一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按照婴儿的信号。有些婴儿从一开始就发出非常清晰的信号,而另一些则可能有非常微弱的信号,或者根本没有信号。
当孩子属于信号比较明确的娃时,在排尿或排便前,会出现某些面部表情、特定的哭泣、扭动或突然的无法解释的烦躁情绪,给家长以提示。
随着婴儿的长大,他们的信号变得越来越明显,有些婴儿经常指向看护人或便盆以表明需要。年龄较大的婴儿可以学习“ 便盆 ” 的手语等表示。
所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信号,进行排泄,是不属于强制性的排便行为,而是孩子主导的,大人抱起孩子来,就是当个辅助而已。
还有一种是通过声音诱导孩子排泄的方式,就是你说“嘘嘘/psss psss”等让孩子尿尿,很熟悉是不是?还能通过“嗯嗯/hum hum”的声音诱导孩子大便。
这种是家长主动控制,但具体方法是在孩子排泄时开始出声,等声音和排泄建立了联系,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诱导排泄。哈哈,感觉成了条件反射,不太喜欢也不赞同这种方式。
会让孩子更晚地学会排便排尿吗?
布拉泽尔顿医生(就是第 2 条里的那位教授)在文章中确实明确提出,过早地进行如厕训练,确实会导致孩子更晚地学会大小便。在研究中,有 108 名患儿到 4 岁时还没学会完全自主排尿便,这里面有 70%的在 18 月龄之前就进行了排便训练,所以,如厕训练不能过早。
但是大家要明确一点,布医生的实验是对孩子在不同的月龄,进行真正的如厕训练,得出的结果,不是和把便把尿孩子对比的。如厕训练怎么做?看文章:出现这 7 大信号,说明孩子可以开始如厕训练啦
所以,只能得出过早进行如厕训练会导致孩子学会排尿便更晚,得不出把尿或者把便会导致孩子更晚地学会大小便的结论。
相反,在 2017 年 Pediatrics [2]这篇文章中提到,9 名接受 EC 训练的儿童被认为具有更好的膀胱感觉和控制能力,排尿更加彻底。当孩子发育成长后,准备如厕训练时,做过把尿把便(EC)的孩子可以轻松过渡,并可以享受独立排泄的过程。
当然,因为这方面的对比研究太少,我们期望能有更多的证据,但是因为现在几乎都使用尿不湿,这样的研究会很难进行。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