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虽然是一个常见病,有些人不以为然。比如开始的时候就是眨眼,很多家长认为是坏毛病、坏习惯没有予以重视,不及时就诊。可能开始影响不大,因为这个病是由从轻到重的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开始的时候很轻,损害很小,可能有很长时间的间歇,它不发作,对孩子确实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一个慢性抽动症,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多发性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对孩子影响是非常大的。
首先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比如说孩子学习的时候经常眨眼、咳嗽,他会紧张,怕老师注意他,怕同学笑话他。在课堂上也紧张,越紧张越控制不住,然后影响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这些孩子往往会逃避上学,而且影响他学习以后,作业完不成,入睡也很晚,第二天又起不来。学习成绩下降了,他就不想上学,逃学或者是恐学都会发生。
这对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心理造成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这些孩子往往特别自卑,行为变得退缩,自信心就下降了。他觉得不如别人,比别人差很多,是一个不好的孩子。总是做这些不好的动作,被人取笑、耻笑、嘲笑,他内心很紧张,就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说有焦虑、自卑的情绪。
另外还会出现社交困难,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跟人交朋友,严重地出现社交障碍。
另外对家庭、对父母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这些父母特别紧张、焦虑,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这个病,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成天的观察孩子的症状有什么变化,又出现什么新的症状。晚上睡觉一刻不停看着孩子,是不是又发生抽动了,这对家庭生活、夫妻关系有影响。
长期的治疗,可能对他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也可能会由于抽动症的病因不清楚,父母会相互的指责、埋怨。认为妈妈可能对孩子太严厉了,爸爸经常打骂他,学习上对他要求过高,他们就互相指责、埋怨。
抽动症的孩子一般智力是正常,有些是超常,智力正常的孩子,可以正常上学。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项检查或者实验室手段可以确诊这个病,所以这个病既容易诊断,又很难去确诊。
很多家长会有疑虑,你给我们看看就诊断了吗?有这个症状就是抽动症吗?
实际上这类精神类疾病,主要是通过现象学诊断,根据他的症状。比如有抽动的表现,抽动具有发作性、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可以时轻时重交替反复出现。
当一个孩子紧张、劳累,受到一些精神刺激、压力、被人关注的时候,就会严重。当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休息的时候就减轻,睡眠以后可以消失,具备这些临床特点。
但是检查也是必须要做的,为什么?因为要鉴别一些相关的疾病。
这些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液的检查,常规的要查一些抗链球菌溶血素 O。生化的检查,包括肝肾功、铜蓝蛋白、C 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等等。
这些检查是辅助临床,是要进行鉴别的,可以选择性做。最主要的是做一个脑电图的检查,与癫痫和一些发作性的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检查不要求全,只需要做,没有通过检查去确诊的。主要是通过临床,他的病史,还有他的主要症状、病程。根据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严重程度,除外相关疾病,就可以做诊断。
因为抽动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精神类疾病主要是通过现象学来诊断,就是从症状上判断。这个症状是反复的、发作性的、周期性的特点,是一种抽动的形式。
比如说单组的肌肉或者多组的肌肉抽动、表现在面部可以出现眨眼、耸鼻、咧嘴、挤眉眨眼、做鬼脸。出现在颈部,表现为扭脖子、点头、摇头。有的时候孩子发作非常频繁,很痛苦,脖子疼,可以引起颈椎出问题。
还可以出现耸肩、四肢的抖动,下蹲、蹦跳各种复杂的抽动形式。还可以出现发声,可以听到、看到,所以很容易识别。
家长最先看到,同学、老师也可以看到,说这孩子怎么回事?它是一种发作,是一种肌肉或者肌群的抽动,但不是抽风,所以家长不用紧张。如果发现及时就诊,看专科门诊就可以。
抽动症早期和后期的这些症状,应该说是大同小异的。
抽动大部分百分之八九十可能从头、面部开始、眼睛开始,可能眨眼就是它一个信号,大部分孩子是这样的。
但是少部分孩子可能就是发声,可能频繁地清嗓子、咳嗽,咽部痒,老咳嗽,但是没有痰。
是一种刺激性咳嗽似的,或者发出怪声、重复说话、骂人,有声音出现。
到目前为止抽动症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无论从临床还是试验的研究,基础的研究表明这个病和遗传关系比较密切。
抽动症是一组起源于儿童期的,以抽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组疾病。
这三个主要类型是一个谱系,一过性抽动可以发展为慢性抽动,随着病情的发展演变,慢性抽动也可能发展为多发性抽动,也叫Tourette综合征。
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少见的类型,比如说迟发性的抽动障碍,可能在成年期发病。这个在儿科相对较少,在成人医院精神专科里可以见到。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继发性的抽动。
比如说它是外伤引起的,感染引起的,脑炎后,或者它是由于遗传因素,一些相关疾病引起的等等。
还有一种类型在临床上比较棘手,叫难治性的抽动障碍。
就是经过多种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这一类比较少见。最多见的就是临床上那三种类型。
一过性抽动,也叫短暂性抽动、一过性抽动或者是习惯性痉挛等等,它的不同名称。
这个病是一个短暂的发作,可能持续四周以上,但是不到一年,从病程来说是这样的。它的临床表现稍微轻一点,但是也有多发的症状。
比如说有运动抽动,也有发声抽动,可以出现挤眉、眨眼、耸肩、摇头、四肢抽动,也可以出现单纯的发声,但都是以简单的抽动为主。
它是单一的,但是它可以有抽动、有发声,也可以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孩子如果出现了频繁眨眼这样的情况,就表明这是抽动症的信号。
在临床中,比如说一个发烧的病人,很可能是一个感染性疾病,发烧就是它的一个信号。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情绪不好,不开心,可能是一个心理疾病的信号。
眨眼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孩子频繁眨眼,控制不住,他可能患了抽动症了。
抽动症往往是不自主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组或多组的肌肉和肌群的抽动。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问题,应该尽早的及时的去看专科门诊。
比如说可以去儿童医院,专科医院看专病门诊,一般首选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
什么情况下适用粘合剂?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丙肝的治疗周期是多长?
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主要指七情过激。在一般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傢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生理现象,不足为病。但当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则可引起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失调而致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外在的各种刺激只有作用于有关的内脏,才能表现出情志变化。对男科疾病而言,情志因素大都导致功能病变,少数可致器质性病变。
(一)突受惊恐
平时遭受惊恐,或性交时意外受吓,或初婚时性交痛而畏惧,久久不能自解,以致出现阳痿、遗精、射精不能等。如《灵枢•本神》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萎厥,精时自下。”《临证指南医案》谓:阳痿“亦有因恐惧而得者。盖恐则伤肾,恐则气下也。”
(二)所愿不遂
失恋失意,思虑过度;或情志抑郁或夫妻不睦,精神紧张;或性欲不一致,同房不协调,忍精不泄,可见性欲淡漠、阳痿、早泄、悬痈、疳疮等。如清•俞震说:“少年新婚,欲交媾,女子阻之,乃逆其意,遂阴痿不举。”(《古今医案按•卷八•阳痿》)吴谦说:“疳疮多由欲火未遂瘦淋难。”(《医宗金鉴外科•卷九•下部•疳疮》)清•许克昌说:“悬痈多有忍精提气而成。
所谓欲泄不泄,化为脓血是也。”(《外科证治全书 卷三•悬痈》)
(三)悲哀太甚
遇有严重痛心之事,悲哀欲绝,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和其他病变。如《素问•痉论》曰: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瘦血也。”
(四)恼怒太过
口角斗殴,怒发冲冠;或郁怒于中,未得发泄,以致阴纵、阴缩、淋证等。如《血证论》说:
“前阴属肝,肝火怒动,茎中不利,甚则劑痛,或兼血淋。”(卷大•淋浊)
情志之误有“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两种情况。以不育症为例,可因各种情志因素导致不育(因郁致病);反之,长期不育,又可出现各种情志变化(因病致郁)。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此类致病因素,尤宜引起医者和病者的重视。
性生活是人类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则易引起房劳伤。房劳伤,又易导致其他一系列病变,其病根在于耗精伤气。因此,房劳过度,在中医男科的病因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房劳过度导致早衰、损寿
已婚者房事不节,纵欲无度,每夜必欲或一夜数欲;或年过四十,依然纵情恣欲,嗜而无厌,精耗气伤,而致早衰。《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又青年人受黄色荒诞小说、书刊、电影、电视等精神污染,沉溺于色情之中,频频手淫和遗精,也可导致房劳伤。古云:”荒淫无伦,精神耗散,意淫于外,欲火内扇,虽不交合,但精已暗泄,自促其寿命。”上述“半百而哀”、“自促其寿命”,即指房劳伤的后果是早衰和损寿。
(二)房劳过度引起虚劳、消渴、痨瘵
虚劳原因甚多,房劳伤是其主要者。《金匮要略》虚劳门“五劳虚极”,房劳伤即是其中之一。葛可久《十药神书》云:“盖因人之壮年,气血充聚,精液完足之际,不能守养,唯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嗜,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精液,则呕血吐痰,骨蒸烦热,肾虚,精竭形羸,颊红面白,口干咽燥,小便白浊,遗精盗汗,饮食艰难,气力全无。”房劳又易伤肾之精,导致阴虚火旺,诱发消渴,故元•朱震享指出:“真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丹溪心法•卷三•消渴四十六》)痨瘵每由纵欲而虚损,“瘵虫乘机袭人”之所致。故明•徐春甫有“凡人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瘵不可得而传。唯夫纵欲多淫,若不自觉,精血内耗,邪气外乘。”(《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痨瘵》)即可患“痨瘵”之说。
(三)其他
此外,尚有大病后过早交合,招致旧病复发的“房劳复”如《金匮要略》所言之伤寒后房劳复,《血证论》所言的失血之人,不忌房劳,而致的血证后房劳复者即是。又产后房劳而致的产后房劳复者亦有之。
纵隔是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之后,脊柱侧面,上为颈部入口,下达膈肌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内包含了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等重要结构。当这个区域出现肿物时,会让患者和家属面临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做手术吗?
一、纵隔肿物的类型
纵隔肿物种类繁多,可以简单分为良性肿物和恶性肿物。良性肿物常见的有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等。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神经源性肿瘤常起源于后纵隔的神经组织,可压迫周围结构。囊肿类肿物则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形成,里面可能含有液体等成分。
恶性纵隔肿物包括恶性胸腺瘤、淋巴瘤、纵隔型肺癌等。淋巴瘤可以侵犯纵隔内的淋巴结,导致肿物形成,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纵隔型肺癌则可能与原发肺部肿瘤侵犯纵隔有关,病情往往较为复杂。
二、是否手术的考虑因素
(一)肿物的性质
如果是良性肿物,且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比如体积较小的囊肿,可能并不需要立即手术。医生通常会选择定期观察,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CT)来监测肿物的大小、形态变化。但如果良性肿物有增大趋势,压迫周围重要器官,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影响吞咽,或者引起胸痛等不适,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对于恶性肿物,手术往往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不过,在手术前需要综合评估。如果是早期恶性纵隔肿瘤,没有远处转移,患者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如果是晚期恶性肿瘤,已经广泛转移,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此时可能需要先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手术的可能性。
(二)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心肺功能、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对是否手术有重要影响。老年患者或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比如,一位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要进行纵隔肿物切除手术,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谨慎权衡手术的利弊。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手术中麻醉和操作对心脏的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
三、手术的风险与收益
(一)手术的风险
纵隔肿物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如果损伤大血管,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损伤神经可能引起相应部位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损伤喉返神经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另外,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问题。对于一些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恢复也需要密切关注。
(二)手术的收益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成功的手术可以切除肿物,缓解肿物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如果是恶性肿瘤,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时间。例如,早期胸腺瘤患者经过手术切除后,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即使是部分良性肿物,手术切除后也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肿物恶变或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
四、其他治疗选择
除了手术,对于纵隔肿物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对于淋巴瘤等对放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放化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放化疗过程中,可以使肿瘤缩小、控制肿瘤的进展。对于一些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手术切除困难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富血供的纵隔肿物,可以通过血管栓塞来减少肿物的血供,缓解症状。
总之,纵隔肿物是否需要做手术需要综合考虑肿物的性质、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和家属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以及其他可能的治疗选择,从而做出最适合患者的决策。在面对纵隔肿物时,不要盲目地选择手术,也不要因害怕手术风险而拒绝必要的治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是改善病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