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盛夏已至,暑气熏蒸,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为动辄35℃+的气温叫苦不迭。
这种天气,在室外待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无论是通勤的上班族,还是奔走在上学路上的老人小孩都不好受。
为了降温避暑,大家各有妙招:冷饮西瓜冰雪糕,还有人一到家就冲个冷水澡,并称之为最好的降温手段。
诶,先打住,冷水澡真的更降温吗?先来看看科普再说。
答案是否定的。
洗个畅快的冷水澡,确实会让你在酷热的天气从身到心冰冰凉,但这种降温效果是短暂的,很快你就会觉得更加闷热不适。
因为排汗本身就是一种人类身体自然降温散热的过程,大量出汗时,身体的毛孔会自然开放,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也会加快,
此时如果突然遭遇冷水刺激,一开始身体表面的热量会迅速流失,让你感觉很凉快。
但很快,为了应对「快速降温」,身体就会自发调节状态,关闭毛孔,收缩血管,减少散热,甚至会为了自保而增加产热,导致核心温度升高。
所以洗完冷水澡后,你就会感觉更潮热,降温效果反而不如热水澡好。
用热水洗澡则恰恰相反,刚开始洗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热,没有冲凉水舒爽,但是热水能够扩张血管,促进毛孔张开,加快新陈代谢。
更有利于身体散热降温,而且热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当然这里说的「热水」指的是36~41度之间的水,这是比较推荐的温度,与人体正常温度接近或稍高,会更舒服,太热会加速水分蒸发,导致皮肤过干甚至瘙痒,太冷过于刺激也不利于降温。
而且洗澡不能太频繁,会破坏皮肤保护屏障,不脏的话一般两三天洗一次就行,天热汗多的时候可以每天洗,时间最好别超过30分钟。
Dr.京很能理解大家迫切降温消暑的渴望,也知道确实有人更爱冷水澡透心凉的短暂快乐,并且能够适应它带来的不适。
但是有一部分特殊人群需要警惕,千万不能冒险尝试冷水澡。
之前有无数新闻报道过这类事件:比如“40岁男子晨练后洗冷水澡,突发心梗猝死”“20岁小伙酒后洗冷水澡,心脏骤停死亡”等。
从这些新闻事件中,我们很容易就提炼出关键词——心脏。
是的,上文我们提到,突然被冷水刺激后,血管会急剧收缩,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如果本身就有心脑血管方面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就很容易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这部分人群一定要注意,别洗冷水澡!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Tips:
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大量出汗后也别立刻洗热水澡,热水和高温都会加剧血管扩张,再加上浴室闷热不透风的环境,很容易引起大脑暂时性缺血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倒的现象。
最好先休息30分钟~1小时左右,体质弱的人更要注意哦!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一些困惑。
明明江湖中流传着冷水澡的诸多好处: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少生病、防抑郁。
难道都是假的?
其实虽然部分好处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不全是「谣言」。
之前曾有研究发现洗冷水澡会让请病假的人数减少,但这项研究还缺乏更多的科学依据。
比如没有排除安慰剂效应,以及结果和提高免疫力的关联性较弱等。
所以不推荐大家盲目跟风用冷水洗澡来增强免疫力或者预防感冒,身体虚弱的时候这样做反而会加重病情!
但洗冷水澡可能确实会让我们更快乐。
Tips:
冷水刺激会让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这种激素能够收缩血管、加快心率,让人感觉精神振奋,提神醒脑。
同时,这种刺激也会增加多巴胺和β-内啡肽的分泌,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所以很多人会感觉洗冷水澡很爽。
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长期这样做,要是超出身体承受力可能会带来无法想象的伤害,体质不太好的人千万别贸然尝试!
毕竟解暑的办法那么多,咱也不缺这一个,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健康地过夏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肾著病
今天想聊的还是小方子。不要忽视小方子,实际上大方子是由小方子组成的,对小方子得心应手,有助于我们使用经方时更加游刃有余,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方药物的理解。这个方子是治疗肾著病的。
什么是肾著病?
就是腰以下沉重,冷,就像坐在水中一样,这水可不是“温泉”,而是那种冷浸骨的水。这个病呢,病变主要在腰腹肌腠上,尚未累及肾脏本身和膀胱,本质是“寒湿”留滞于肾旁边的“肌肉”、“皮肤”。
《金匮要略》是这样描述这个病的,我将其翻译如下:肾著病,患者身体沉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身体似乎有点浮肿,但不觉得口渴,小便通畅,饮食正常。这个病,病属下焦,一干活就会汗水直流,把衣服浸得又冷又重,长时间穿这种衣服,就会得病,腰重得像挂了五千块钱币一样。——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对于这个病,治法要点不在于温肾脏,而在于祛除腰部的寒湿。
四味药
对付肾著病,用四味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名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这个方子也是由“苓桂术甘汤”变化而来的,就是把方子的“桂枝”变成了“干姜”。
一般来说,水湿上冲,诱发上冲目眩、心悸之症时,应重用桂枝;水湿下注,导致腰以下冷痛时,应该重用干姜。干姜是这个方子中最核心的药物,味辛,性大热,无毒,为除寒散结,回阳通脉之品,尤其擅长祛除腰部的寒冷之气。
茯苓,白术在这儿起到的是祛湿,利水的作用。甘草在此守护胃气,而且干姜辛烈,也应该配伍甘草以缓解其烈性。
全方组成如下: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四味药,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服用后就能感觉腰部温暖。——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这个方子还有一套加减方法,腰部、下肢浮肿较明显,可以加杏仁,杏仁有促进肌部湿气回流的作用;气虚比较明显,可以加黄芪;伴有恶寒,四肢厥冷者可以与四逆汤合用。这个方子加上杜仲,桂枝,牛膝,泽泻后药力还会更强,名为肾着散,可以用来治疗腰冷如冰,腹重如物所堕的症状。
临床运用
“甘姜苓术汤”有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力。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寒湿淫滞引起的“腰部冷痛、酸重”、“下肢轻微浮肿”、“腰腿无力沉重”、“妇女带下清稀量多,小腹松坠无力”等等症候。
“甘姜苓术汤”证的舌多见胖大舌,苔白厚或白腻,或白滑,苔面布有一层黏液;脉多为沉脉,或滑脉。患者自觉困重,疲劳,身体有浮肿倾向。
使用此方,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小便与饮食,如果已经出现了小便无力,清长,寒湿入里,肾阳不足的情况,这个方子的力量就不够了,需要用肾气丸之类的方药。
药物为什么做成胶囊?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药品的剂型越来越多种多样。胶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剂型。俗话说,良药苦口。最初人们把味苦、口感不好或气味难闻的药物做成胶囊,减少患者服药时的不适。后来,随着胶囊技术的发展,胶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等。这些胶囊的主要材料是由明胶、海藻酸钠、甘油等组成的,浸泡于水中可逐渐变软、溶解。
根据胶囊壳的硬度,胶囊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根据胶囊的特殊用途,胶囊分为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一般来讲,胶囊在人体内的释放、吸收比片剂块,但比散剂慢。每种药物制成胶囊的药物剂型,总有其一定的原因,如药物刺激性大、味苦、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等,因此胶囊保护的不仅是药物,还是服用者。
胶囊可以用冷水服用吗?
有些人认为,胶囊不能用冷水,理由是冷水时胶囊不容易溶化,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胶囊药物在冷水中溶解肯定没有温水和热水中快,但是冷水送服胶囊后,药物进入人体胃肠道,体内温度37度以上,足以溶解胶囊,因此冷水不能服用胶囊纯属谣言。用冷水送服胶囊进入胃内,同样可以在人体释放胶囊内的药物,并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胶囊用热水就一定比冷水好?
使用水温过高,比如过热的热水送服胶囊固然可以很快融化胶囊,但带来负面影响大,这是因为较热的热水可能会使胶囊在未进入胃内即释放囊内药物,使得药物黏附于咽喉、食道等,如果是刺激性的药物可能会对咽喉、食道等产生一定的损害,又或者如果胶囊为肠溶性胶囊,使用热水送服可能使药物在未到达肠道即被释放,影响药物的吸收或疗效,甚至对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胶囊可以用冷水服用,以温水送服最佳,但切忌用过热的热水送服。
小结:敲黑板,划重点啦!
1.服药时水温有讲究的,并非温度越高越好,第一,过热的水引起喉咙不适,甚至烫伤自己。第二,水温过高,可能破坏药物结构,甚至直接导致药物成分破坏乃至药物失效。
2.推荐大家以不变应万变,温水服药,一般总是没问题的!
3.什么是温水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0℃-50℃的水称为温水,40℃以下可以称之凉水,50℃以上的水则称为热水.
如果你是个喜欢大ロ喝水的人,那就要注意了,水温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否则水无法在口腔中调节温度。
另外,大口喝水时,也意味着我们吞下更多的空气,容易导致胀气、嗳气和腹胀。
不过小口喝水也附带一些不利因素,好像口渴已经被抑制住了。
口腔中和胃中的黏膜反复接触水就会产生这种满足的错觉。这意味着有时一天内的喝水总量并没有满足身体需要。
另一个不利因素是,人会因此养成习惯,从来不会一次喝太多水,造成长期缺水。
一口气喝入大量的水和小口慢慢喝,其实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从生理上讲,只要摄入量足够,无论哪种方式(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方式)都会对身体产生良好的水合作用,区别只在于个人喜好不同而已。
所以无论是大口痛饮还是小口啜饮,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的身体还具有一种可以自发地选择饮料温度的本能,但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冷水和热水对身体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热水的不利影响最小。白开水的味道没有冷水好。热水,即使微温的水,也会马上产生满腹感。
这样,喝下去的量通常少于身体需求量。从植物和草本或茶中摄入的水(比如薄荷、美女樱、椴树)更易于大量饮用。
热水主要的好处是给身体带来热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为满足正常体温或与冷空气抗争而对自身产生热量的过度依赖。
因此,热饮对能量低的人、怕冷的人、老人或是患慢性病的病人元其有益。
热水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这就是人们愿意在早餐喝热饮的原因,热量有助于刚醒来的人体“发动机”动起来。
要尽量避免喝冰水。因为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不适,即使天气再热不要喝冰水。
最好是喝10℃左右的淡盐水,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会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身体能量低的人喝过冷的水,或大量饮用,或喝得太急,都会导致发或体力下降。排除这种状况,冷水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
由于低温,冷水会对身体产生刺激作用,使人充满活力。
在身体过热时比如从事剧烈运动、口渴感强烈、大量出汗时,冷水能使人恢复精神。而且冷水的口感较好,容易下咽。
体寒的人很多,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冷,也经常有人把宫寒和体寒弄混,这样是不正确的。其实体寒与宫寒是不同的,体寒的女性由于流产或者其他的缘故才导致了宫寒,但是宫寒的女性大多数都受了体寒的影响,不管是宫寒还是体寒,都是需要慢慢调理的。宫寒和体寒,是一个局部和整体的问题。宫寒主要是小腹部明显感觉到冷感。体寒是指身体阳虚,全身畏寒。
一、体寒和宫寒的区别
1、范围不同
宫寒仅发生在女性身上;体寒则男性女性都有。
2、对象不同
宫寒的对象是子宫;体寒的对象是身体。
3、症状不同
宫寒表现为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等;体寒表现为身体畏寒,怕冷,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出现经常性的腹泻,稀便,腹痛喜按等症状。
4、后果不同
宫寒一般为受精卵很难着床,即难怀孕;体寒一般是体弱气血不足,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则很少出汗。
二、如何去除身体里的寒气
1、喝姜汤
人不可百日无姜,由其是对于那些体内有寒气的人来说吃姜更能祛除寒气,由其是在淋雨之后,喝点姜汤更是避免寒气的最好方法。
2、经络灸
经络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好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去除寒气的方法,尤其是对手脚冰冷的人更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经络灸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中医学认为,疼痛主要是由于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所致。
3、避免淋雨
淋雨之后在人的头顶和身上有受寒的问题,如果经常淋雨的话,那么体内的寒气就会增加。
4、科学的饮食
冷、凉、寒性的食物都有可能会增加身体的湿气,因此要注意科学的饮食,由其是冬季的时候更不要吃寒性的食物,由其是一些反季节的食物都有可能会加重寒气的病情的。
5、科学使用空调
中医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会有寒气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常吹空调,空调的温度过低,从而引起感冒的问题。
作为女生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伤害身体的事情,身体出现问题要及时调理。
冬季到来,怎么养生?俗语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其实无论是富人和穷人,都应该在睡前泡脚养生,因为泡脚有诸多益处,可以温通经络,驱寒除湿、活血化瘀、促进睡眠。有人也许会问?泡脚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是否人人都需要泡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泡脚的注意事项。
下肢静脉曲张的人只适合洗脚,不适合泡脚。因为这种病人下肢本来就是瘀血状态,泡脚时间长只会使得血液向下肢灌注更多,加重局部憋胀酸重的感觉,对静脉曲张有弊无益。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泡脚时也要注意,因为有的患者并发神经病变,有人自觉下肢寒冷,有人觉得四肢麻木,这些患者泡脚时容易加入更多热水,导致足部烫伤,而引起糖尿病足,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是一个特别缠绵难愈的疾病。
说到泡脚,有人就用一个浅浅的脸盆,其实拿一个深木桶做腿浴更合适。中医里有十二经脉,足三阳经起源头部,终止于足部,如足少阳胆经走行于下肢外侧中线,就是裤子外侧的接缝处。足太阳膀胱经走行于下肢的后侧正中线,足阳明胃经走行于下肢外侧前缘。足三阴经起源于足部,终止于腹部,如足少阴肾经起源于脚心的涌泉穴,建议泡脚时木盆最好小而深,小是倒水容易,深是泡的时候可以淹没到小腿部,相当于泡了六条经脉,几十个穴位。
泡脚时可以准备一个刮痧板,以水为润滑剂,做做足三阴和足三阳经的腿部刮痧。刮痧的方向是从从上往下,小腿外侧、后侧、内侧各刮拭20到30次,刮痧时发现的结节和条索状物做重点刮拭,可以疏通经络。肥胖人群做足阳明胃经的刮痧有减肥的功效。拿刮痧板按摩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还有引火归元的功效,对于那些熬夜过多,容易起痘和口疮的人群非常有用。
泡脚的水并非越烫越好,一般水温控制在40-50℃即可,根据个人情况调节。可以在旁边准备一个热水瓶,随时加入热水。如果温度过高,皮肤感受迟钝的老人以及皮肤娇嫩的小儿容易烫伤。
好多老人喜欢在晚上饭后看电视时泡脚,往往因为精彩的电视剧而泡脚时间过长,如果没有及时添热水,凉水泡脚容易感冒,而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泡脚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在身体下部,脑供血不足发生头闷、眩晕等问题。
有人喜欢泡脚泡到出好多汗为止,其实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毛孔闭塞,很难出汗,而且中医认为出汗过多会耗气伤阴,冬天养生讲究闭藏,所以不必强求出汗,泡到后背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好。
好多人喜欢在泡脚的水里加中药,认为可以养生。其实加什么中药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证而定。如果有脚气的人,可以加点花椒,因为花椒有杀虫止痒灭菌的作用。手脚怕冷的人可以加肉桂、干姜一类性温热,通经脉的药材。患有风湿关节疼痛的人可以加鸡血藤、路路通这些祛风除湿的药材。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有条件,可以用一个大锅,将上面的药材先拿凉水泡半小时,然后多添水煎煮半小时,放到温热程度再泡脚。如果嫌天天煎煮麻烦,可以一次煮五天量,煮好放冰箱,每天拿出一份加热水泡脚。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发烧,爸妈总是说:“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父母总是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都是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烧,都会说一声:“多喝热水,发发汗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很有道理。然而,在医院,每次听到护士喊:“X医生,XX床病人37.6℃”,医生总是会说:“敷点冰块,物理降温”,却从来没听到过“喝点热水,给他盖上被子捂捂”。那么,发烧后哪种处理方法才是对的呢?
发烧,即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体温不升高,自觉全身或身体局部发热。造成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上将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常见的外感发热多是由风、寒、火(热)、暑、湿所致,如风寒束表之发热、风热犯表之发热、暑湿伤表之身热等。内伤发热多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的发热,主要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血瘀发热,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辈常说的“捂捂汗”,其实属于中医治疗中的汗法。通俗讲就是打开毛孔促进出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除的方法,即开泄腠理,宣发肺卫,解表祛邪。然而,出汗并不都需要“捂”出来。如:外感风寒之发热,常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多喝热水,发发汗”的方法,辛温解表,驱邪外出而退热。
而风热犯表之发热,“捂汗”之后虽有汗出而热势不退,甚至体温升高,出现烘热欲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冰敷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风热犯表,身热明显,汗出不畅,面红口干,用以辛凉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对退烧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大都针对的是邪气在表之外感发热,对于内伤发热,就不太适合。对于内伤发热,或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虚或阴虚之发热,再用发汗的方法,则会更加耗伤阴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缓解一时的热势,冰退则热势复来,甚至延误病机,出现严重后果。
程式《医学心悟》有云:“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对退热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对证使用,不可乱用。
夏季炎热,身体水分损失快,因此很容易就会口渴,很多人在夏季口渴时喜欢喝冰水,凉爽又解渴,但其实夏季解渴喝热水比喝冰水好。
为什么热水比冰水解渴?
因为热饮中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而这些小分子团的补充,又反过来会加快细胞的物理活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解渴应该喝热饮,自然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最佳。
为什么解渴不宜喝冰水?
冰饮料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冰饮料、冰水、冷饮等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夏季解渴喝白开水比喝饮料好
很多人喜欢喝饮料,但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引用饮料,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
而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既能迅速解渴,又不会引起肠胃不适。
“医生,我冬天每天都习惯用热水泡脚,但有朋友却说这不仅不养生还相当于“慢性自杀”?”
今天门诊的时候,因为最近血压不太稳定而前来就诊的老李跟我说,他每到冬天就喜欢用热水泡脚,子女孝顺还给他准备了电动的泡脚桶,但最近听朋友说,泡脚不但不养生,还相当于“慢性自杀”,到底还该不该泡脚呢?老李心里很犹豫,所以就问了我开头的问题。
为了让朋友们都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将具体说说中医足疗及泡脚的好处与禁忌。
1、泡脚是中医足疗中的一种外治疗法
自3000多年前开始,足浴疗法就成为中医外治疗法中的一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晋代的《肘后备急方》。从这可以看出,中医还是很认可泡脚的保健作用的。
那么,泡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脚又被称为我们人体的“第二心脏”,也是离心脏最远的位置的一个部位,这就容易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末梢的循环不畅的情况。
但同时从中医的角度,我们的双脚穴位特别多,共有66个,而这些穴位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其他经络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脚趾部分对应的是鼻腔、眼睛和耳朵,前脚掌接近大母脚趾侧对应的是心脏和甲状腺,脚掌的中间部位凹陷处对应的是胃肠。可见保养双脚,从某一种程度来说,也是保养我们的脏腑。
中药足浴
中医讲究不通则痛,当我们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的时候,一方面是可以清洁脚部,去除异味,消除疲劳,驱寒保暖,另一方面,当用温热的水浸泡双脚的时候,就可以刺激双脚穴位的反射区,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改手脚冰凉的临床症状。#健康明星计划#
可以说,热水泡脚在中医上作为外治疗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刺激足部的六个经络的循环,达到营养全身的目的,还是适合大部分人群的,只要方法得当,那么,热水泡脚是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养生的。
2、热水泡脚的注意事项及不适宜人群
前面已经提到过,热水泡脚适合大部分人群,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适合每一个人,同时,泡脚也有着一定的注意事项:
1)选好泡脚桶:木桶的保温性比塑料桶和金属桶更好,建议选用木桶泡脚。
2)泡脚水温及时间:建议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泡15-20分钟,水位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
3)饭后不可立即泡脚:吃完饭后半小时内不适合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后再考虑泡脚,睡前或者晚上9点是泡脚的好时机。
4)不乱用中药泡脚:如需使用中药泡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否则反而可能会起反作用,比如体质燥热或者是患有热性疾病者就不适合用花椒泡脚;脚部有伤口者、身上有湿疹者、心脏衰竭者、孕妇就不适合用艾叶泡脚。
5)泡脚前后可适当按摩:泡脚前可用手抹茶足部,使其发热,再进行泡脚,泡脚以后可以对双脚进行简单的按摩,比如按摩涌泉穴。
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泡脚,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于一小部分人群来说,热水泡脚非但不养生,反而“伤身”,虽然不至于夸张地说“慢性自杀”,但确实“坏处”多过好处。#健康科普大赛#
1)有下肢缺血的老年朋友
正常情况下下肢的血液供应正常,热水洗脚就能起到保健作用。但有下肢缺血情况的朋友,使用热水泡脚提高了足部组织的代谢率,导致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缺血程度加重,就容易导致足部组织坏死。
下肢缺血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患有糖尿病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这类人群只能用不超过34℃的温水足浴。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此类人群可适当泡脚,但不适合长时间泡脚,因为泡脚容易出汗,出完汗之后回心血量会减少,对于心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3)足部或下肢有溃疡面、创面的人群
此类人群绝对不能在有创面的时候去泡脚,否则是雪上加霜。
4)足癣及皮肤病的患者
这类人群如果使用热水泡脚,反而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皮肤伤口已经破溃,一定要敞开了,同时保持干燥。
5)静脉曲张患者
当使用热水泡脚的时候,脚部温度升高,就会扩张下肢的静脉,使得静脉容量增加,进一步加重病情。
静脉曲张
总的来说, 脚部有着人体六十多个重要的穴位,又是离心脏最远的一个器官,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只要身体并无不适,只要方法得当,坚持用热水泡脚就能有一定的养生效果,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的,这也是中医所认可的,建议朋友们在寒冷的冬季,适当泡泡脚,调理调理身体!
在夏季,每一天都感觉像是生活在一个烤炉里。当人由于暴露在炎热的天气中而导致身体过热时,就会发生中暑。这是一种严重的状况,可能会损害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因此中暑也成为了一个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暑是由于在室外进行活动而没有适当的补水造成的。但是,当外面真的很热时,一个人甚至不运动也会造成中暑。
高温防范始终很重要。在热浪中,重视高温安全性和中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避免脱水
保持适当的水分可以帮助您的身体调节温度。
如果您需要去户外,要离开能立即补水的地方,这并不是要你在去户外之前先喝一口水,而是要你保持一整天的水分。您还需要考虑在高温下保持水分的方法。
停放的汽车可能致命
外面的温度很热,但停放的汽车温度会更高。停在阳光下的汽车温度仅需10分钟即可升高20度。请避免坐在不通风的过热的汽车上,也不要将儿童或动物放在停放的汽车中,即使您的汽车在阴暗处且窗户破裂也是如此。
穿着热
紧身的衣服或多层衣服都可能阻碍汗水从体内蒸发,出汗这是释放体内多余热量的重要步骤。
你需要获得额外的防晒保护,请考虑戴一顶宽边帽并涂抹防汗、防晒霜。
尽可能多地寻求空调或遮阳
虽然我们时常会想到户外去活动身体,但最好限制您在高温期间,在户外度过的时间。
如果您在户外工作,请确保经常休息,包括在树荫下补水和乘凉的时间。
在室内或清晨锻炼
剧烈的运动会使在炎热的天气中更容易中暑,因此您可能需要考虑将室外锻炼换成室内锻炼。
当温度过高时,最安全的运动场所是在室内的。如果您不能在家锻炼,请设置清晨的闹钟并计划进行清晨的户外锻炼,清晨往往是很凉快的。
重新考虑那些户外一日游计划
酒精不仅会损害您的运动技能和判断力,还会损害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在温度过高时,最好限制摄入的酒精量。
保护自己免受晒伤
除了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外,晒伤还会限制您身体的降温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前往户外之前,请务必涂上大量防汗、防晒霜,即使您打算整个下午都在泳池中也很重要。请记住,防晒霜会逐渐消失,因此您需要定期重新涂抹防晒霜。
如果发现中暑迹象,请立即拨打120。
多喝热水这个词真是听腻了!
头疼了,被劝多喝热水。
口渴了,爷爷奶奶说,喝热水最解渴。
似乎在有些人眼里,多喝热水就能包治百病。
但是在外国的影视剧中,却几乎没有看到过喝热水的情节,唯一用到热水的时候,也仅仅是为了冲茶或泡咖啡。
难道喝热水是中国独有的传统?
要说起中国人喝热水,还要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热水可不是人人都能喝得着。
宋元时期,出现了可以独立经营的茶楼,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喝茶。但是,由于把水煮沸需要烧更多的柴火,柴火只有做饭的时候才舍得用,普通人家并不能随时随地都能喝到热水或者热茶,所以一年四季都只能喝井水或者河水。
想喝热水怎么办呢,只能买。当时有商户提着茶壶沿街叫卖,老百姓想喝茶了,就买一杯,颇有点现在点奶茶外卖的意思。
其实,在几百年前,外国人也流行喝热水。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黑死病横行,他们发现喝生水更容易生病,而喝煮沸过的水却不容易得病,所以很多人开始慢慢习惯喝热水。
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优化了净水技术,才逐渐有了“直饮水”。
民国时期,西方细菌学说传入,人们意识到把水煮沸可以杀掉水中的细菌,于是知识界纷纷开始呼吁民众喝热水。
1936年,中国开展了新生活运动。人们喝热水有了固定的场所——熟水店,俗称“老虎灶‘’。
喝热水真正开始普及到千家万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爱国卫生运动。
这次运动号召大家喝热水要从娃娃抓起,这样的大规模的宣传推广,使喝热水这一观念传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
在那个时候,机关、工厂等都会设置开水房,方便大家接到滚烫的开水,再也不需要花钱买热水喝了。
喝热水有多流行呢,当年男女结婚时,要准备的物件之一就是暖水瓶。1997年,全国暖水瓶的产量高达2.66亿,可见中国人对于热水的热情。
所以啊,即使现在卫生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但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喝热水已经是难以更改的生活习惯了。
热水治百病,就是谬论。其实,不论是热水还是冷水,重点不是温度,而是是否卫生。
要注意的是,进入口腔的热水需要温度适宜,绝非是烫水,否则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那么哪些情况不能喝冰水呢?
胃部无法适应过凉的水
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有部分人在喝凉水后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能是肠道本身就比较脆弱,在进食低温食物时,会产生不适,这种情况还是乖乖喝温水吧。
牙齿敏感人群
如果牙齿敏感,不仅是冰水,就连吃酸吃辣也会感到疼痛,最好还是喝温水,减少对牙的刺激。
剧烈运动后
剧烈运动后不能喝冰水,指的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冰水,可以少量多次的喝一些温度较低的水,千万不可喝得太急。
冰淇凌头痛
有些人猛然进食冰淇淋前额和太阳穴会出现短暂的疼痛,医学上称为冰淇淋头痛,又叫做蝶腭神经节神经痛。这种痛来得快去得也快,预防冰淇淋疼痛最好的方法就是,慢点进食冰饮或冰淇淋。
冰水的卫生条件不达标
冰箱卫生条件不达标,没有定期清理,使储存在内的冰块或者冰水遭到细菌污染。这时候喝冰水出了毛病可真不是温度的锅。
最后,Dr.京想说,热水凉水,选择哪种是自己的喜好,不必妖魔化冰水,也不要迷信热水,根据个人接受程度喝温度适宜、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就好。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出现燥热不安、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中医认为,夏季养生应以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为主。以下几款简单自制的清凉中药露,可以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天。
一、菊花露
菊花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非常适合夏季饮用。将10克白菊花与10克白糖一同放入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浸泡片刻,即可饮用。菊花露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薄荷甘草露
薄荷甘草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咽喉痒痛不适、声嘶、咳嗽等症状。将100克薄荷与30克甘草放入锅中,加入3000毫升清水,加盖煮沸15分钟,取药汁加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三、西瓜翠衣露
西瓜翠衣露具有清暑解热、泻火除烦、利尿降压等作用,对于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高血压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将100克西瓜翠衣洗净,切细,放入锅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加蜂蜜即可服用。
四、荷花露
荷花露具有解暑热、清心脾、化痰止咳、除烦渴、爽精神等功效,适用于感受暑热、心烦口渴、喘咳痰血等症。将50克白荷花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液加蜂蜜调匀饮服。
五、藿香露
藿香露具有芳香祛浊、消暑化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将50克藿香与30克佩兰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20分钟,取汁液加蜂蜜调匀饮服。
六、三叶清暑露
三叶清暑露具有清热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实为盛夏消暑之佳品。将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50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分钟,过滤,再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搅匀,冷后代茶饮。
七、菊枣蜂蜜露
菊枣蜂蜜露清香爽口,具有美容、养肝、健胃、明目、清热、生津止渴和消除疲劳之功效。将菊花50克、大枣5枚、麦冬20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15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入蜂蜜拌匀即可饮用。
八、山楂麦冬露
山楂麦冬露有开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对中老年人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适用。将山楂、炒麦芽、麦冬各15-30克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取汁,再加入适量蜂蜜拌匀饮用。
九、荷叶三豆露
荷叶三豆露有清热解毒、利湿祛暑、和中健脾之功效,对脾虚湿重、慢性腹泻者尤为适宜。将荷叶15克、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50克放入锅中,加水煎煮至豆烂后,取浓汁加适量蜂蜜饮服。
夏季高温天气,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暑,这是一种常见的夏季疾病。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等。
中暑的高发人群包括长时间在室外工作或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除了高温暴晒,湿度过重或无法正常排汗也容易导致中暑。
中暑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中暑表现为体温升高、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可采取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等措施缓解症状。中度中暑可能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需及时就医。重度中暑可能导致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
预防中暑,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盐分摄入,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使用防晒霜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必要时就医。
中暑的治疗主要包括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轻度中暑可在家中自行处理,中度以上中暑需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暑患者康复后,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再次发生中暑。
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25岁的小陆在工地意外坠落,被2米高的钢筋贯穿胸部,生死未卜。然而,凭借医生精湛的医术和患者的坚强意志,小陆最终化险为夷,成功康复。
事发当天,小陆在工地作业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从2米高的地方坠落,被一根直径约2米的钢筋贯穿胸部。被送往医院后,胸外科唐海波医生迅速进行会诊,并决定进行急诊手术。
手术中,唐海波医生小心翼翼地取出钢筋,并对伤口进行探查和清创缝合。幸运的是,钢筋并未伤及内脏和骨头,小陆的生命体征也始终保持平稳。
术后,小陆表示,自己恢复得很快,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他感慨地说:“感谢医生,让我重获新生。”
唐海波医生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生的精湛技艺和患者的坚强意志。他还提醒大家,夏季高温作业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发生意外。
除了唐海波医生,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也积极参与了抢救。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命。
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夏季高温,不仅人容易中暑,宠物同样会“情绪中暑”,甚至出现攻击行为。本文将探讨夏季宠物中暑的原因、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宠物中暑和避免被咬伤。
一、宠物中暑的原因
1. 高温环境:夏季气温升高,宠物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导致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
2. 热量摄入不足:夏季宠物容易出汗,需要大量的水分来调节体温,如果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中暑。
3. 缺乏运动:夏季高温,宠物容易感到疲劳,缺乏运动会导致体温升高。
二、宠物中暑的症状
1. 呼吸困难:宠物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张口喘气等症状。
2. 体温升高:宠物体温会超过正常范围,甚至出现高温热射病。
3. 精神沉郁:宠物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4. 咬伤行为:宠物会因为中暑而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三、预防宠物中暑的措施
1. 提供充足的饮水:保证宠物随时都能喝到新鲜的水。
2.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外通风,降低宠物周围的温度。
3. 适当运动: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带宠物进行适量运动。
4.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避免在高温时段带宠物外出,尽量选择阴凉的地方活动。
四、预防被宠物咬伤的措施
1. 不要随意逗弄宠物:避免在宠物情绪不稳定时逗弄它,以免引起攻击行为。
2. 与宠物保持距离:与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被咬伤。
3. 避免接触宠物眼睛、嘴巴等敏感部位:这些部位是宠物容易咬人的地方。
4. 及时给宠物接种疫苗: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等疾病。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不仅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挑战,对准妈妈来说更是如此。在妊娠期间,准妈妈的生理负荷加大,机体代谢产热增多,体温比平时约升高0.5℃。这导致她们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不仅容易发生身体中暑,还可能引发“情绪中暑”。
### 身体中暑的预防
准妈妈在高温天气中要特别注意预防身体中暑。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情绪中暑的预防
除了身体中暑,准妈妈还可能受到情绪中暑的困扰。以下是一些预防情绪中暑的措施:
### 准妈妈夏季保健要点
准妈妈在夏季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准妈妈在夏季要特别注意保健,避免身体和情绪中暑,确保母婴健康。
中暑是一种由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症状主要包括:
1. 四肢麻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出现流汗、口渴、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四肢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 血压下降:中暑严重时,长时间体温超过38℃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并可能出现脸红或苍白、出汗、皮肤湿冷、脉搏微弱、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异常表现。
3. 散热困难:由于无法调节体温,患者会出现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体温可超过40℃。
4. 严重衰竭: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分流失,血容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低、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
5. 肌肉痉挛:大量出汗后,如果不补充盐或钙,会导致口渴、尿量减少、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对于轻度中暑,可采取离开高温环境、补充电解质等措施进行缓解。对于重度中暑,应及时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预防中暑,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孕妇。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水。
3. 适当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4.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时注意调节温度。
5. 饮食注意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冬季寒冷,家长们为了防止孩子受凉,往往会给孩子穿上厚重的衣物,殊不知这可能会引发‘冬季中暑’。‘冬季中暑’医学上称为‘捂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由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过度保暖会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出现大汗淋漓、口渴、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损害神经系统。
那么,如何避免‘冬季中暑’呢?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大汗淋漓、口渴、无力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孩子的衣物厚度。其次,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22-24摄氏度为宜。此外,还要避免使用电褥子等加热设备,以免孩子散热困难。
除了避免‘冬季中暑’,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增减衣物,以母亲衣着厚度为参考。
2. 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22-24摄氏度和50%-60%之间。
3. 不要使用电褥子等加热设备。
4.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5. 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
土参鸡屎藤,又称鸡矢藤、牛皮冻,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去湿补血功效的草药。它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深受民间喜爱。
在中医理论中,鸡屎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疾病。
鸡屎藤的药用价值在民间流传甚广,许多地区都有用鸡屎藤制作食疗的传统。例如,海南地区流行的鸡屎藤粑仔,就是用鸡屎藤叶和大米磨粉,加入红糖、椰丝等材料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养血安神的功效。
除了药用和食疗,鸡屎藤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攀援生长,枝繁叶茂,花色艳丽,是优良的园林植物。
然而,鸡屎藤的药用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许多珍贵的药用资源流失。因此,加强对鸡屎藤的研究和利用,对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中医药宝库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肉肠作为常见的食品之一,其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将带您走进江苏雨润集团肉肠加工企业,了解肉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江苏雨润集团是一家大型肉肠加工企业,其肉肠产品遍布全国各地。为了保证肉肠的质量,雨润集团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首先,他们确保肉源质量。所有原料肉都来自自己的生猪屠宰厂,并由当地农业部门派驻兽医进行检验检疫。在屠宰过程中,生猪要经过18道检验检疫关口,确保肉质的合格。其次,配料环节也至关重要。配料员严格按照产品配比进行配制,并使用安全卫生的原料。在腌制环节,他们采用先进的滚揉腌制法,保证肉质的口感和营养。最后,在生产过程中,雨润集团还注重卫生管理。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并定期进行抽查。这些措施确保了肉肠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雨润集团,其他肉肠加工企业也纷纷采取措施,提高肉肠的质量。例如,一些企业采用冷链运输,确保肉肠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还有一些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高了肉肠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肉肠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注意观察产品的包装、色泽和口感。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肉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食品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也进入了高发期。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某医院连续接诊7名因意外伤害而受伤的儿童。这些意外伤害包括烧烫伤、雷击、中暑、虫咬等,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烧烫伤是夏季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由于孩子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接触到热水瓶、热油等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烧烫伤,家长要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伤口,避免用手揉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若烫伤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雷击也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在雷雨天气,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大树、电线杆等高大物体,避免在室外活动。一旦发生雷击,家长要迅速将孩子转移至安全地点,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不能正常调节体温,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中暑,家长要教育孩子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休息。
虫咬也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蜂蜇伤、隐翅虫咬等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痛苦。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昆虫,一旦被咬,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感染。
夏季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